叶浅玉和阮正慧瞪大眼睛瞧着阮正祯,两人笑眯了眼,叶浅玉笑着点头说:“我家里的哥哥们也总是说我长得美,是我们清风街上的小美人。其实我自个知道,明子姐姐和瑶姐姐和慧慧长得才算美。家里哥哥们夸我,是因为我是他们妹妹,姐姐们说我长得美,也是因为我是她们的妹妹。嘻嘻,我早听同学说,我长得一般,不过是别人越瞧越欢喜的长相。嘻嘻。”

第一百三十章 巧遇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头挨着头说着话,时不时三人不约而同的相视笑了出来,如同又交换了什么小秘密一般的模样和神态。而石家的小爷们全压堆在一块,他们闹腾得动静太大,那个青年人每次从开了一半的门口经过时,他略停下来,只能是笑着轻摇头离开。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回头瞧见那压成堆笑闹的石家小爷们,瞧他们正玩乐得兴起,他们站起来悄然出了门。三人趴在楼台上听着下面说书夫子讲故事,一楼戏台前的人不多,说书的夫子是一个青年男子,他正用着沙哑的嗓音,说着一对有情人的起起落落。有情人历尽百折,终究还是不能成为眷属。这故事听得楼下人纷纷落泪不已,如此苍凉无比的人生起落,伤怀的都是易感的听客们。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年纪尚轻,长辈们慈爱兄姐们疼爱,他们都不曾经过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或许是饱餐后容易有睡意,而说书人沙沙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一般,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微微闭上眼睛,阮正祯听得无趣起来,他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环境。他回头瞧见那两个趴睡的人,赶紧低声提醒说:“囡囡,慧慧,这可不是能睡觉的地方。”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含糊的同时答他一句话,说:“我们只是养神来着呢,不睡,闭闭眼而已。”

阮正祯打量一下楼台上,那些三三两两趴在上面闭目眼养神的人,他心里略微有些放松起来,他守在叶浅玉和阮正祯身边,听着四周的人声。“砰”这个碰撞的声音,惊醒趴在楼台上面养神的许多人。叶浅玉惊讶的张开眼睛,望见戏台上说书的夫子。望见同样惊醒过来的阮正慧,她赶紧伸手安抚她说:“慧慧,没事,你看下面,夫子还在戏台上面讲故事。”阮正祯伸手轻拍她们两人,小大人般安抚她们说:“囡囡,慧慧,别怕,不过是林家人在的包厢里,玩闹得声音大了一些。”

石家的小爷们这时也跑出包厢房。一个个冲过来问阮正祯说:“祯祯,你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阮正祯伸手指指他们隔邻的包厢,低声说:“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只听到是从这里面发出的声音。”石家五小爷这时已招手叫来青年男子问:“谁家订下这间包厢?”青年男子低声说:“林家人。”他说完后赶紧闪避开去,而石家小五爷已经跟身边的弟弟们招呼说:“小二十六跑去找林家的少爷,走,我们去瞧瞧他。”

“小二十六,我们来了。”石家的小爷们叫着石家小二十六的名号。走在前面的石家小九爷这时已经伸手推开林家人所在的包厢。阮正祯好奇的跟在后面一块去看热闹,叶浅玉和阮正慧手牵手站在楼台边上,二楼包厢房里走出来的人,见到石家小爷们的动静,他们跟着往这边拥挤过来。阮正祯和石家小十四爷这时却从人群里面退了出来,两人过来后。阮正祯低声跟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说:“囡囡,慧慧,我们进包厢。”

他们四人进到包厢里面。石家小十四爷回手立时关紧包厢门。四人坐定下来,叶浅玉和阮正慧一脸紧张的神情瞧着他们两人,叶浅玉开口寻问:“林家包厢发生什么事,我们为什么要躲进包厢里面来?”石家小十四爷笑着摇头说:“林家包厢里面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林家人玩闹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推倒了一张桌子。现在人太多挤了过来。这样的场子,人多最容易出事。五哥才会让我带着你们进厢房来,有什么情况,他们一会进来跟我们细说。”

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安下心,两人转去窗子口处,她们往下张望起来,见到路上的行人,依旧走着自已的路。叶浅玉走了回来,坐在阮正祯的身边,听着他和石家小十四爷说起功课上面的事情。石家小十四爷笑着说:“读书过万,不如行路过千。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已去了,一些地方,比别的人要多一些见识。我后来听先生讲课,才知自已从前自以为长见识,其实不过是走马观花看了一回热闹,我从来没有把那些的事情,真正的落在心里的不多。

我读书功利心太重,读得太过浮躁,这样的我,按先生的话,我眼下瞧着是风光,可是后劲不足,如果照旧下去,我将来走不了多远。”阮正祯听得连连点头,他笑着说:“我祖父一直跟我们说,人不聪明不要紧,肯在正事上面,付出努力花心思就行。世上有这么多条的路,不必都一窝风去挤一条小路。祖父说,爱读书会读书的人,用心读好书做好人。不喜读书,选择一条正路,好好努力的经济,说不定也能做那一行的行首。”

叶浅玉第一次瞧着石家小十四爷顺眼起来,看着他一脸羡慕神情瞧着阮正祯,低声说:“祯祯,先生开明,我听人说,你父亲当年执着要参加科考,先生其实并不喜欢你父亲走上那条路,但是他还是成全了你父亲的愿望。我们家的情况和你们家不一样,我们家的人,不管有什么样的兴趣,男女都要修一定程度的学业,学得好不好,大人们只管瞧我们的态度端正不端正。我们家的男子,只要稍稍能读进书的人,一定都要去参加一次科考。

到如今为止,前面五个大哥都参加过科考,没有一人能过关。明年开始,六哥和七哥不能同现在这般跟我们出来玩耍,他们要沉下心思读书。而过两年后,我决定轻易不会出门跟兄弟们玩闹,要沉下心思,一心一意读通书。我们这一代兄弟,总要有人要过科考这一关。官路不好走,可是我们家大业大,官场不能没有一个石家人。”阮正祯听了这话跟着叹息起来,石家小十四爷不管喜不喜欢官路,听他的意思,只要过了科考的关,他就一定要往那条路上走。

阮正祯笑着说:“我不喜欢做官,我不会参加科考,不过我要参加先生过关考试。四叔跟我说过,先生过关考,比科考还要求严格,他从十岁开始准备,直到过关之后,他还要继续自修。我要读许多的有意义书籍,我要记住里面精深的人世大道理。我要跟祖父一样,做一个好先生教书育人。我过了年后,要按祖父的安排开始系统的读书,再过几年,我要跟四叔一样,开始进行游学各地,准备先生过关考试。”

叶浅玉听得入神起来,她从来没有见过阮正祯这样的一面,平日里只知他喜欢读书,却没有想过他早选择自已将来要走的路。叶浅玉第一次想着自已将来的要走的路,她越想越心里一片茫茫然茫无头绪。男子可以科考或者参加先生过关考试,而女子能选择得路太少,她所在的学堂里面是有几个女先生,都是不曾参加先生过关考试的人,她们只是府城名声不错的女子,学堂临时请来教导她们针线和厨事方面的事情。

叶浅玉年纪尚小,眼界只注意到自已面前的一寸地方。她听过府城的女子学堂里的事情,知道那里的女先生除去教导女子们针线和厨事外,最重要的是教导女子的礼仪规矩和闺事。叶浅玉觉得那些女子们将来要过的生活,距离自已实在太过遥远。她是不会过那种关在大宅门内的生活,她要象自家娘亲和嫂子们一样,要学会一技之子,将来可以养活自已外,还能分担家里经济重任。

石家小十四爷大约难得遇见一个愿意倾听他说话的人,他投缘的跟着阮正祯分享着一些事情。而阮正祯同样难得遇见一个有话可说,又能给自已好提议的人,他入了神的接受石家小十四爷的想法。叶浅玉把三姑六婆的行当细细想了一遍,她发现自已能选的行当稀少,除去牙婆、媒婆、药婆、稳婆这四个行当外,她只有给别人做店员的选择。年轻女子做店员,除去是自家的店面,别的店铺,为了免麻烦,是绝对不会请女店员,要请也会请成了亲的女子。

叶浅玉苦着脸起来,当石家小爷们推门进来,她还绷紧一张脸垂头思索着将来的路,结果发现在娘家时,大约学堂结业后,她只要跟着自家娘亲做媒婆这一条路可走。而将来的事,还真是无法想象。叶浅玉被阮正祯扯着站起来,听他提醒说:“林家那几位女子也跟过来了。”叶浅玉脸上赶紧浮起笑脸,她抬头望向走进来的人,她一眼瞧到人群中那张熟面孔,她伸手指着过去,叫道:“纪小六,你不在京城好好用功读书,几时跑到府城来的?”

“玉囡囡,你一个女子穿着男装,跟一群男子出来玩耍,你有没有跟你外祖家的长辈请示过?”

第一百三十一章 喜相逢

叶浅玉和纪六里几乎是同时叫嚷起来,纪六里大步走过来低头打量着叶浅玉,低声说:“玉囡囡,你淘气了?”叶浅玉一脸气恼的瞧着他说:“纪小六,我大舅舅许我跟祯祯和慧慧跟石家的小爷们一块出来玩耍的,你才是那个背着大人淘气的人。你这叫做恶人先告状。哼,纪爷纪奶纪伯纪伯母,他们知不知道你来府城的事?”

石家小爷们一向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性,他们欢喜的瞧着眼前这一幕,瞧着林家那几位跟过来的几位小姐,一个个的粉脸都变白,人人的眼里都有妒嫉的神色,她们瞪眼瞧着正跟纪六里吵嘴的叶浅玉。石家小九爷伸手把上前要开口劝阻的阮正祯拉扯住,低声说:“祯弟,我瞧着他们的关系不一般,我们先在一旁瞧一会吧。”阮正祯依旧要往前靠拢过去,石家旁的小爷们堵截他的去路,气得阮正祯怒目望着面前的石家小爷们,那双手暗自握紧成拳头。

石家小十四爷眉眼含笑的挡在一脸着急神色的阮正慧前面,他低声说:“慧娘子,我瞧着玉娘子是认识他,她在他的面前,是吃不了亏。你在一旁瞧着吧,玉娘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们兄弟一定会上前帮她一把。”而这边纪六里已经开口说话了,他皱眉瞧着叶浅玉说:“我跟家里人提过,明年要来府城游学的事情。我把这一期的功课修完,又接到联系好学校的通报,临时决定快些赶过来瞧学校,过两天我就回家去,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回去。

玉囡囡,你记住这一次的错。你没有回家,不知道这件事情。又随随便便开口冤枉我,回去后,罚你帮我用心抄录两本书册。”叶浅玉颇有些苦脸的瞧着纪六里,她又想起自已刚刚苦恼的事情。转眼之间,她笑逐颜开的瞧着纪六里,那般麻烦的事情,自是要交给聪明的纪六里去为难,她就等着听纪六里的好方法。她笑着叫道:“六哥,我答应你抄录书册的事,不过。到时你也要帮我想一个法子,我回去后,再跟你说是什么样的事情。”

纪六里有些心怯的瞧着笑靥如花的叶浅玉。这小女子轻易不会叫他六哥,她长这么大,总共加上这一次,叫了他三次六哥。叶浅玉第一次叫他为六哥,是她五岁那年。独自在清风街口遇到一条凶狗,叫他帮着赶狗。第二次叫他为六哥,是前年,她要他帮着想法子,跟着她大婶子去娘家做客,瞧瞧农家的生活。而这一次叫他六哥。只怕那事情一定不少,要不,她不会笑得这般的谄媚瞧着他。

一厢房的人。原本是以为两个斗气的人,会继续斗下去。他们看热闹的人看热闹,想顺带利用这事,沾一定情份的人,正在用力想着法子。圆满去解决这件纠纷。结果谁也没有想过两个当事人,转折会来得这般的突然。他们黑着脸对上一番后,两人竟然互相笑逐颜开的面对对方。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两个吵闹历害的人,转眼间变成喜相逢起来。阮正祯兄妹欢喜的挤过来,他们挨在叶浅玉的身边。

阮正慧笑着对叶浅玉说:“囡囡,他是你清风街上的哥哥吗?”叶浅玉刚刚叫了一声‘六哥’,她点头笑着说:“慧慧,他是我邻居家的六哥,你可以跟着我一块叫他为六哥,他人很好,性情好,待人好。人品优秀杰出,品貌在我们那无人可以抵挡、、、、、、”叶浅玉想着将要求纪六里的事情,她恨不得把她知道的所有好话,都安在纪六里的身上,只图他能为自已谋划好一条阳光大路。

“停,玉囡囡,你的话过了,我没有你说的这般好。”纪六里赶紧叫停下来,他知道要由着叶浅玉往下说去,她实在找不到什么话时,她能直接把死的说成活的安在他的身上。叶浅玉笑着把阮正祯兄妹介绍给纪六里,又按石家小爷们的年纪,一一指给纪六里认识。纪六里随手指指身后一个一直笑容可掬的年轻男子,笑着说:“这位是林家的五爷,他是我在京城的同学,这一次一块来府城游学。

这些少爷们和小姐们,是他的兄弟姐妹,我今天才见到他们,人还认不全,还是由他介绍给你们认识。”叶浅玉瞧一眼那几个笑容满面瞧着她的林家小姐,她伸手拉一把阮正慧,往靠近过来石家小十四爷的身后避过去,她总觉得那几个女子笑得让人心冷三分。房里挤满人,林家几位小姐瞧着退开的叶浅玉,她们笑着跟在兄长的身边。只有纪六里和阮正祯两人打量了一眼,退到石家小十四爷身后的两人。

石家小五爷这时笑着说:“这间厢房宽敞,大家互相挤挤坐下来说话。”石家的小九爷连忙出去招呼人送茶和凳子,乐喜楼不亏为府城第一楼,立时有川流不息的人送东西,先送来一张桌子和一张放在窗子边上茶几,又送来许多凳子,接着送来茶水和各类点心,最后那些人退了下去。叶浅玉拉着阮正祯兄妹挤坐在茶几边上,石家小十四爷瞧见后,赶紧挨着他们坐下来,正好把四个位置坐满下来。

石家小十四爷很快被人拉去和纪六里坐在一块,两个风姿不一样的男子,各有各的妙不可言的风雅仪态。林家几位小姐的眼神,既羞则怯意怜怜的来回在他们两人身上打转,那位人称府城第一美人兼第一才女的小姐,她的年纪并不大,正好十四年华。从林家几位小姐的炫耀话语中,听得出她们就读京城有名的女子学府,一个个都是等到满了十三岁,学业完结后,才从京城返回府城的家中,如今都在等候着相亲,完成婚娶大事情。

纪六里给石家和林家人拥护着坐下来后,他一直笑意朗朗的跟着石家小爷们和林家的少爷们侃侃而谈,他们从各自游历天南地北的风景,说到各处的习俗,再说到各地女子独有的风姿风貌。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一听到大家提及女人,他们两人不约而同的皱起眉头。不管石家的少爷们,还是林家的少爷们,瞧着他们都是一脸喷笑的模样。林五爷笑着跟众人说:“我和六里同学几年,他最不爱听人提及女子的事情。

其实这真不是什么怪癖,实在是一心想要靠近六里身边的女子,一个个太过吓人。我瞧见许多女子望见六里时的神情,那一对对的眼珠子都恨不得直接挂在六里的身上,我瞧得心里都跟着发麻,更别提六里这个当事人。明明六里对着她们一个个冷若冰霜,偏偏那些女子一个不甘心失败,想着法子都要撞到他的身上去。你们别说,我跟着六里在一块时间久,我现在脚步都轻快许多,眼光都比从前锐利许多,那躲闪功夫更加的历害。”

林家的几位年纪大的小姐,听见林五爷的这番话后,那一个个的眼光都如水一般荡漾开去。纪六里年纪不大,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可是林家的长辈们早早发话,女儿们的嫁妆一定会厚重。如果她们看中的男子的家世不太好,但是本人有前程,长辈们也愿意成全她们的姻缘。林家的几位小姐各自盘算开去,自觉得纪六里刚刚待她们还算得上温和有礼节。她们抬眼望着窗子边坐着叶浅玉,今日无风,窗边依旧寒凉,那个小女子的容颜都未曾长开。

林家的几位女子,一个个都忘记原本林五爷出门时,只肯带着在家的兄弟们出门,不愿意把她们带着一块出来。是她们去求了家里长辈们,才跟着一块出了这一趟门,顺带认识暂住在客栈里的纪六里。她们瞧过纪六里待叶浅玉的不同,只是听两人多说两句,那绷紧的心,彻底的放下来了。一来,纪六里年纪轻,也到了可以定亲时。二来,叶浅玉满脸稚气,还寄居在外祖家,瞧着就是邻家兄妹的情谊。

府城的普通人家,流行娶进门的女子的年纪要比男子稍大一些,人们觉得这样才算是一桩好姻缘。虽说世家人觉得女子年纪比男子稍小为好,可是挡不住世家适龄男子少,她们当中还是有一些人嫁进普通的人家。林家的几位小姐原本以为自已的亲事,在府城是没有多大的着落,到头来,长辈们还是要到京城里帮着找寻一番,谁料今日见了纪六里后,一个个芳心暗动起来。她们随后瞧见了石家小十四爷,那容貌长得不弱于纪六里,却少了纪六里身上那种风格。

林家几位小姐一个个瞧着纪六里,一个个越想越把后面的事,想得风光旖旎起来。男子那一桌上原本没有人会在意几个女子的神色,林家的几位小姐相貌瞧着是不错,那位第一美人自有一股娇怜风姿,却还是无法真正的入了石家小爷们的眼,他们是喜欢那种爽朗性情的女子。再说石家的女子,一个个长得也能出来见人。可惜林家几位小姐的眼光太亮,石家的小爷们感觉到后,他们互相笑着传达了笑意,一个个为自家的小十四爷庆幸起来,这一次,总算有人能抢了他的风头。

第一百三十二章 知事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先听着房内人说话,结果少爷们那话题从高谈阔论一下子转成风花雪月韵事,令他们失了兴趣。林家几位小姐说话,一个个语调温婉动听,只是那话里有话,难以去猜测话里真正的意思,他们终是没有心思听下去。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瞧着外面的天色尚早,而石家的小爷们一个个兴味盎然,实在不是告辞的好时候,他们只有三人凑在一起低声说着话。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感觉到厢房里面,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他们三人惊讶的抬眼打量着众人脸上的神情。

石家的小爷们眼里有着满满的笑意,他们的脸上还有故意流露出来淡淡的嘲讽神情。而林家的几位少爷们的脸上有着明显的尴尬神色,他们一个个眉眼微垂着,仿佛正听着身边人说话。纪六里神态自若,他侧着头和石家小十四爷说着话,他仿佛没有感觉到身边人不妥的神色。林家的几位小姐,脸上有着浅浅的粉色,她们的眼神互相闪烁躲避着。叶浅玉和阮正祯交换下眼神,他们伸手拉着阮正慧一块站起来。

阮正祯笑着对房内人说:“天色不早了,我们要回家了,先跟大家告辞,失陪了。多谢石家哥哥们款待我们来乐喜楼玩耍。”石家小五爷站起来说:“玉娘子,祯弟,慧娘子,你们再玩耍一会,戏台一会还有杂耍看,看完后,我们送你们回家。”叶浅玉辈份高,她笑着轻摇头说:“天色不早了,我和慧慧两人回去还要帮着大人们做一些家事,只能失陪了。我们出门叫一辆马车,可以直接送我们回家。就不劳烦石家的哥哥们多跑一趟。”

“我跟马车一块去送他们回去,我正好要认认玉囡囡外祖家的门。”纪六里站起来笑着跟众人说,在众人讶异的眼神里面,他已经走到叶浅玉的面前,低声说:“走吧,难得你这么懂事一回,做哥哥的成全你。”叶浅玉冲着他直接翻了一个大白眼,阮正祯以小主人的身份在一旁笑着说:“纪六爷,请。我老祖和祖父一定会很高兴见到你。”石家小十四爷这时笑着站起来说:“还有我呢,我想和六里兄再亲近一会。我跟着去送他们,马车一直候在下面。”

林家的几位小姐站了起来,等着那个人回头望进来。而那个人却头也不回的往外面走去。林五爷很快的跟出去,能听到他们两人低声在外面对了两句话。林五爷再进房来,他一脸笑对房内人说:“我有事,要失陪了,先走一步。你们大家慢慢来。”随着他们几人的离开,石家的小爷们和林家人之间浮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沉闷气氛,林家那位年纪大的少爷,笑着站起来说:“天色不早了,又伴着家里妹妹们出门,我们要早些归家。失陪了。”

林家人一离开,厢房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石家的小九爷笑着说:“我瞧着只有那林五爷的为人行事还不错。别的林家少爷们一个个太清高,个个都是狗眼看人低的神色。他们在京城多年,仿佛非常了不起的模样,瞧得我想吐。一家子的姐妹,竟然为了一个男人暗地里争风吃醋。我们要跟长辈们,我们家的兄弟是绝对不能迎林家女子入门。一个个心眼窄小算计自家人,这样的女子进石家,只会坏了我们石家的好门风。”

石家五小爷伸手轻拍他一记说:“小九,你也不瞧瞧现在在什么地方,什么话都随便往外丢去。”石家小九爷轻叹息一声说:“多谢五哥提醒,这人长大了,就是没意思,说话都要多注意一些。”“噗”石家的几个年纪小的小爷们全笑起来,一个个笑着摇头说:“九哥,你的话时常说得粗疏,可那理我们听着顺。这长大了,就是没意思,过两年九哥娶了娘子,才会再一次觉得有意思起来的。”“噗”石家小五爷赶紧侧过头去,刚喝的一大口茶水正好喷落地。

林家五爷陪着坐上石家的马车,车内叶浅玉打量纪六里好几眼,她一脸正色说:“小六,你来了府城,纪大哥纪大嫂在这里租有院子,你为何不去他们那里住几天,要住在客栈啊?”“噗”石家小十四爷笑了出来,笑着说:“玉娘子,你管得真宽。”叶浅玉瞪他一眼说:“我这叫管得宽吗?我现在瞧见了他,我要不多嘴提醒他一句,我回去以后如何去面对纪爷纪奶和大伯伯母四人。我现在多嘴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管他去不去他大哥家里,我都能直面小六家里人了。”

林家五爷一脸惊讶的神色瞧着纪六里脸上的温和神情,听着他解释说:“大哥大嫂最近正是事多时,他们夫妻两人加两个孩子,已经忙不过来。我这要是去他的家里面住,这不叫给人添乱吗?再说,我们明天还有同学过来,到时我在客栈里接待他,方便大家商量着行事。”叶浅玉一脸了然的神情瞧着他,笑着说:“小六,你开始说的过两天走,是骗人的话啊?”阮正祯伸手扯扯叶浅玉,他笑着说:“囡囡,纪六爷另有安排,我们不懂,就不多话。”

纪六里一脸赞赏的神情瞧着阮正祯,他跟叶浅玉说:“玉囡囡,你遇事还是要多跟阮少爷学,你太一根筋了。”“噗”石家小十四爷再次笑起来,他深有同感的跟纪六里说:“玉娘子的性子直爽,我们家兄弟就爱跟这样的女子相处。我觉得她这样好,女孩子算计来去,最终算计的是自已。”纪六里微微皱眉瞧着石家小十四爷,他一脸不赞同的神情说:“小十四,玉囡囡性子不错,可你也不能说这样的话来哄她。女子有点心眼好,总比没心眼给别人算计好。

她是一个实心眼的人,你待她好一分,她就想着一定要还你一寸。她慢慢的大起来,以后类似这样的哄人的话,你还是少在她面前提起。”林家五爷听着纪六里这明显提防石家小十四爷的话,他打量一眼那个转眼间,便笑眯眯跟那对兄妹挨着一块说话的小女子。那个小女子笑容烂漫稚气,完全是一个没心没肺没心眼的小女子。纪六里诚心袒护着她,林五爷瞧着这石家小十四爷待这个小女子都有些不一般,只是他尚年轻,未曾感觉出来什么。

林家五爷在半路下了马车,他同纪六里约好相见的时辰。叶浅玉等到马车行到避风处时,她笑着问纪六里说:“小六,林五爷没有请你住他家吗?”纪六里白她一眼说:“林五爷自然是再三邀请我,可我连自家大哥家都不去住,怎么会去住到别人的家里去,我那不是等着回去时找骂吗?”叶浅玉听他这话,拍手笑了起来,笑得纪六里黑沉一张脸瞧着她。石家小十四爷和阮正祯兄妹两人瞧着纪六脸变脸,三人都有些紧张的盯牢他。

只有叶浅玉轻笑起来说:“小六,我瞧着你,幸好是住在客栈里面,要不林家的这些小姐们,我瞧着一个个的心眼奇多,你又生得俊俏多才学,她们一定会时不时借着端茶送点心的机会去看你。那样的一来二往,说不定你等你回家时,就不得不带上一位林家娘子。”纪六里这下子容忍不了,他直接伸手要拍向叶浅玉的头,石家小十四爷伸手挡住他。纪六里瞧一会石家小十四,他淡定的收回手,笑着说:“

玉囡囡,你是从那看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世家里面自有外院招待男客,内院住着的小姐们,那有这么方便,那能时不时来一个端茶送点心看男客。你不相信,就问这位小十四爷?”石家小十四爷脸微红起来说:“我们家的自是分外院和内院,我们兄弟姐妹大了后,也是分开两处居住。姐妹们会来外院看嫡亲的兄弟,可是不会单独去客院瞧男客,除非来的是自家外祖家的人,姐妹们才会结伴去探望一次两次,还要跟家里长辈请示。”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惊讶的瞧向石家小十四爷,阮正祯开口说:“外面的人,不是个个说你们石家管孩子最宽松吗?”纪六里瞧一眼叶浅玉,见她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拍着手说:“我知道了,为什么你们世家的规矩多,都是因为你们的爹爱乱来,一个正娘子外还要多上几个小妾,然后外面说不定还要养几个美貌女子。结果一家人除去认识嫡亲的兄弟姐妹外,个个都弄不清自家爹在外面给家里添了多少的兄弟姐妹。”

石家小十四爷听叶浅玉的话,张口结舌瞧着她,想说反驳的话,想起自家父亲身边的几个姨娘,还有姨娘们生的那一堆的孩子,他的神色黯淡起来。纪六里却大笑起来,他冲着叶浅玉竖起拇指说:“玉囡囡啊,这样的歪理都能给你找出来。世家的规矩,是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持家经验,怎么到了你的嘴里,成了男人花心定下的规矩?”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灿烂鲜花

纪六里望一眼明显不服气的叶浅玉,她故意扭头去跟阮正慧说着悄悄话,可惜她的小脸上那种斗气的神情,让车内的人都瞧得明明白白。纪六里有些无奈的再望一眼她,侧头过来正好望见石家小十四爷眼里的笑意,他笑着和他打听起府城里所有学堂的事情。

石家小十四爷一脸正色的和纪六里说起府城里的学堂,他原本只是想介绍一下各学堂众所周知的情况,后来他见纪六里用心听着讲话,而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同样是一脸兴味盎然的神情瞧着他,他讲得兴起,把他所知的一些学堂趣事,顺口说了出来。

马车停在距离阮家不远的街道上面,而石家小十四爷的话还未讲完,听他说话的三人,依旧一脸盼望他再说下去的神情,瞧得他笑起来说:“我们先下车吧,这样的趣事,一时之间,我也讲不完,而且事情真假,早已不可辨识。我相信玉娘子认同的人,绝不会是口舌多的人,才敢这般放肆的把暗地里流传的传言说出来,增起六里兄对各学堂的认识。只是六里兄,你为何一定要知道府城所有上了官府记录学堂的事例呢?”

纪六里伸手扶着叶浅玉下了马车,又和石家小十四爷一块把阮正祯兄妹扶助下了马车,他回头笑着对石家小十四爷说:“十四爷,你是一个爽快人,我信玉囡囡愿意跟随出去玩耍的人,在一定的范畴内,能做到守口如瓶。其实我和我的同学要做的事情,说来也很简单,我们在明年六月之前,要游学所有府城在官府记册上的学堂。当然有的学堂只是泛泛一天则过,而有的学堂则需要我们多呆几天。

我们先来的同学。要利用府城学堂放假之间的这些日子,把以后在各学堂需要花费的时间,大略的定下来,供给京城里先生参考决定,所有需要多知一些学堂的事情,还请十四爷赐教。”石家小十四爷听出纪六里语气里的慎重,他望着走在前方正说得热闹的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他低声说:“六里兄,是不是上面的人,派你们下来考查府城学堂的情况?”纪六里微笑的瞧他一眼。说:“我们只是听从先生的安排,来府城各学校增长我们自已的见识。”

纪六里这般官方的话语,反而让石家小十四爷认证了他的想法。他笑着说:“我们石家有祖训,家里人可以从事先生的行当,绝不许家人去插手教化的事项。因此几代以来,我们家里人,反而没有谁去选先生这个行当。只能当一个普通先生的清贫。使有心想走这条路的人,他想处越清楚越望而却步。”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已经走到阮家的院子门前,阮正慧快步进门去通知阮家大舅有客人到。叶浅玉和阮正祯留下来在院子门口等候客人,他们两人望见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两人停在不远处的路边,两人的神情瞧上端肃认真。阮正祯诧异的跟叶浅玉低声说:“你猜那两人说什么话?我还是第一次瞅见石家小十四爷和人这般严肃的说话。”叶浅玉打量一眼纪六里,她笑着说:“小六做任何的事情。都不会白费劲。

游学?也用不着来府城游学,他肯定是有别的正事要忙活。祯祯,有空时。好好的跟小六学学这些本事,我们街上的老人家说,小六就是家世太过普通了一些,他要是世家的子孙,家里人愿意下功夫花心思去培养他。凭他的聪明才智,年纪轻轻时已能扬名天下。我不知老人家说得对不对。但是我的小叔曾经在家里跟我们说,街上难得出这么一个极其聪慧的孩子,他给一条街的人,都长了面子。大约是因为这样,大家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个上着竿子的夸耀他,他们的眼里心里,只要是他走过的路上,路的两边都会开满灿烂的鲜花。”

“噗”阮正祯笑瞧着叶浅玉说:“囡囡,我瞧着纪六爷很是让着你,你何苦只要提及他,你那话里话外都掩蔽不了,那立时要喷出来的挑剔味道。”叶浅玉自觉得自已现在待纪六里很是心平气和,她听着阮正祯的话,一脸怔然的神情,伸手指着自已的鼻子,冲着他问:“祯祯,你觉得我看纪小六很不顺眼?”阮正祯肯定的点头,叶浅玉一脸不相信的神情瞧着他,摇头喃喃道:“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待他已能经够好,我刚刚还在人前叫了他‘六哥’。

你要知道从前我可不会这般待遇他,我通常不会去搭理他。他刚刚当着你们的面,这般没面子的训导我,这要是放在平日里,我会开口反驳他。你看,这次我也容忍下来,没有当着你们的面,直接开口反驳他。我还笑脸相迎他,客气的和他说话。他说他要来家里拜访, 我虽然觉得他的态度太过随意,好象恰巧在外面遇到我,瞧见的人多,他出于礼节顺便行事。可是我心里多少还是欢喜,毕竟他连他大哥家都未曾通知一声,他还记得要给予我一家人小小的面子。

我心里高兴着呢,我怎么会瞧他不顺眼,我瞧他很是顺眼。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觉得纪小六的面目不可憎,他长得还真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清新可人。”叶浅玉说到后面,她直面着阮正祯,眼里都有着明显的委屈神色,她一脸你一定要相信我的神情。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走近过来,正好听到叶浅玉的说的话,被人以清新可人夸赞着,他的脸当时就黑沉下来,石家小十四爷侧头过去闷笑好几声。

阮正祯瞧着走近的两人,他用各种眼神暗示叶浅玉赶紧转弯说话,可那说得兴起的人,却没有看懂他的意思,她停下来仔细打量阮正祯的眼睛,小心翼翼的寻问:“祯祯,你用力眨着眼睛,是不是眼里吹进了沙子?来,我帮你吹几下。”阮正祯一脸的懊恼神色瞧着她,直白的跟她,说:“我没事。纪爷和小十四爷已到家门口了,我们两个做主人家的要迎客进门。”叶浅玉回头瞧见纪六里皱眉头望着她,见到她望过去,那人冷着脸对她说:“

放假时,你来我家多抄写几本书册子,你要多记一些四个字的词,免得等到你要用时,你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便乱七八糟乱用一通。嗯,到时我会仔细给你解释词句的真正意思。幸好,眼下这里只有我们四个人在。要不,听你说话的人多起来,我们清风街上一条街上人的脸面,都给刚刚的那一下子丢完了。”叶浅玉一脸愤愤神色瞧着纪小六不放,她低声说:“纪小六,我刚刚是夸你,你怎么能说我等了一街人的脸面。

我们一条街上人的脸面,只有那么的薄吗?那会经不起我的一句话。纪小六,你是瞧我不顺眼,没事瞎编着来吓我。哼,你爱没事找事做,我可没有那种闲功夫。”叶浅玉颇为想不通,她抬头还要跟纪六里继续辩论一通,阮正祯这时伸手轻捏她一下,暗示她暂时不要说话。他做出手势笑着请两位客人入院子门。两位客人刚走进院子门,阮家大舅和阮正慧迎了出来,纪六里立时笑如春风起来,他一脸恭敬的执弟子向阮家大舅行礼问好。

阮家大舅嘴里说着:“不敢当,不敢当。”的话,人赶紧往一侧稍稍闪开纪六里的行全礼节。叶浅玉有些惊讶的瞧着纪六里这么快恢复常态,见到他和石家小十四爷欢愉跟阮家大舅说着话,她稍稍停滞不前站在原处。阮正祯退后两步,低声在她的耳边劝告说:“囡囡,上门来的都是客,祖父可不会喜欢你在家里跟识礼节的客人争论不休。我瞧着这位纪六爷不会跟你一般见识,我听他的话里话外,都是一心的为你好。

我们大家都要跟纪六爷学学,你瞧他原本瞪眼瞧着你,可是他一见祖父的面,笑得可亲近自然大方。别说祖父喜欢这样的客人,我瞧着都觉得纪六爷实在是太让人欢喜。”叶浅玉对着阮正祯实在说不出口,纪六里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好。他只是近几年太会隐匿自已的浮躁,以至于人世间都说他行事端正如君子。而叶浅玉虽说受阮家老太爷的教导,她在为人处事上面,比年少时还是有些进展。可是老人家一向疼爱她,她还没真正的学会掩饰自已的神色。

纪六里越来越有长进,他为人行事往滴水不漏的方面发展。他从前还会跟她斗嘴,辩一个高低黑白出来。如今只会笑容可掬的跟她细细的说着道理,他一脸非常容忍她孩子气的表情。叶浅玉瞧一眼伴在阮家大舅身边笑逐颜开的纪六里,再瞧一眼她如果不低头,他一心还要继续帮着纪六里说话的阮正祯,她苦着小脸点头说:“祯祯,你放心,我不是小心眼的人。”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实话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叶浅玉记得这一句话,可她的小心眼里却咽不下这口闷气。她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傻子,象纪六里这样聪明的人,她如果抓不住这次的机会,那么以后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地点,她都无法真正的回报得了他。

叶浅玉眼珠子转过一圈后,她忍不住满眼的得意神情,她做不到的事情,纪家一定有人有本事做得到。纪六里来了府城,他没有去找纪大哥。哼,这便是不敬兄长的大错。叶浅玉欢喜的笑起来,她的眼珠子又转了好几圈。

她望见阮家大舅招呼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进书房说话,她立时拉着阮正祯兄妹往阮老太爷的院子跑去。三人去给阮老太爷夫妻请过安,陪着两位老人说了好一会儿话,,阮老太爷听见叶浅玉提及,叶纪六里特意来阮家拜见长辈们,他先和阮家大舅去书房说事情,一会,他会过来向他和阮老太请安。阮老太爷夫妻双双笑着夸说纪家人会教育孩子,这孩子有才学又懂礼节,阮老太爷吩咐下来他要留客用餐。

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三人是笑着出了阮老太爷夫妻的房,他们三人走出房门时,隐约听到阮老太太的咳嗽声音,三人停下来细细倾听着,里面只有阮老太爷欢愉的说话声音。叶浅玉和阮正祯两人指使阮正慧去做跑腿的事,他们两人要去书房看书写字。叶浅玉落后阮正祯一步进书房,阮正祯在桌前桌定下来,她笑嘻嘻的走近阮正祯的书桌前,顺手帮着他把练习的纸张摆正出来,还把笔架上的银豪细玉碎花米亲手递自到他的手里。

叶浅玉立在桌子边,她往砚台里稍稍加注一些水,便帮着阮正祯磨起墨郑阮正祯一脸惊讶的神情。他抬眼瞧着叶浅玉的神色,想想开口说:“囡囡,你去写自已的字,我自已会磨墨。” 叶浅玉只是冲着他淡淡一笑,她轻轻摇头后,便一脸肯定的神色对阮正祯说:“祯祯,外祖父一向教我们做事情,一定有始有终,才算圆满完成一桩事情。我这一次一定会用心的帮你磨好这次的墨汁,让你书写起来格外的顺畅。”

阮正祯听了她的话。他把手里的笔,重新放回笔架上,他抬头望着叶浅玉。一脸认真的神情,说:“囡囡,你有什么事要我做,你现在说给我听。我能帮你做的,我一定会帮你做。当然。这不会包括帮你写大字交功课这类的正事,你说吧。”叶浅玉听了他的话,她依旧不紧不慢的磨着墨,表情平和的笑着说:“祯祯,你能帮我做一件,天知地知我们两人知的事吗?”她说完这话。停下磨墨的动作,她一脸期盼的神情望着阮正祯。

阮正祯原本端肃的神来,多瞧了叶浅玉几上。他赶紧低下头去说:“囡囡,我不会帮你做坏事。”叶浅玉听出阮正祯语气里的软化,她立时笑起来点头说:“祯祯,我那会叫你帮着做坏事,我是要你帮我行正义之事。来。你帮我快快写一封无名人的书信给纪大哥和纪大嫂两面三刀人,通知他们纪小六已经来了府城。他暂住在客栈里面。你快些写好,我去街口找一个不认识的车夫送信过去。”

纪六里听叶浅玉这话,他瞧着叶浅玉的神情,他只有进行最后的努力,他问叶浅玉说:“你一定要这样做吗?你一定要做这种损人不利的通风报信小人事?你一定要让纪六爷一见家人找上门,就知是你做的坏事的事情?”叶浅玉听他的话,还是相当肯定的笑着点头,说:“嘻嘻,我就是要做这样的件事,纪小六纵使能猜出来是我坏的事情,他当着纪大哥纪大嫂的面,一定也拿我没办法。再说,纪大哥和纪大嫂他们两人如果知道是我通风报信,绝对不会出卖我。

嘻嘻,我是斗不过他,可是挡不了我的人缘好,从小到大,纪家的人就愿意帮着我。有纪大哥和纪大嫂在,他们一定能管得了他,能把他约束得死死的。祯祯,行了,你别露出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神色,你快些写。这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不容易出事。反正万一事败,以纪小六的德性,一定只会找我这个罪魁祸首算账,他不会乱迁怒到别人的身上。”阮正祯终究无法违背叶浅玉的执着,他不得不按照她的说法,写了一张前后无落名的字条。

叶浅玉和阮正祯两人从角门出去,他们特意绕开阮家大舅书房前的直路,而是从书房背面多绕一圈子的弯路,两人顺带躲过返回来的阮正慧。他们两人从院子门口经过时,嘴里特意说着要去找张牛和张娟两人说话。叶浅玉和阮正祯两人做完了自以为的正事,两人想想还是跑到张牛和张娟家里打一转身,结果去发他们的家里,这两人果然在外面忙活没有回来。叶浅玉和阮正祯两人匆忙的回家,等他们来到书房时,阮正慧已端坐书桌面前。

她抬头瞧着他们问:“客人来给老祖请安了,你们去哪里了?怎么不等我一块去。”叶浅玉和阮正祯两人瞧着略微生气的阮正慧,他们三言两语顺着她的话,交待了突然想起来去瞧瞧张牛和张娟的事情,两人再多说两句好话给阮正慧听,哄得她很快的眉开眼笑起来。三人正闹得欢腾,阮家大舅过来招呼他们三人去陪客人。阮老太爷夫妻的房内气氛热闹着,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这样的人,只要他们有心愿意去做,一般都能做到宾主尽欢的程度。

叶浅玉笑瞧着纪六里说话,她满脸满眼的笑意。纪六里瞧见她的神色,他的眼里很快的闪过愕然的神色,叶浅玉刚刚还对他置气着,以她的性情,可没有这么快就消气。只是叶浅玉能笑脸相对他,他还是觉得这个小女子总算长大了,懂得体谅别人。纪六里冲着叶浅玉回了一个大大的笑脸,闪亮了一房人的眼。阮老太爷夫妻惊艳过后,赶紧打量房内两个小女子的神情。叶浅玉依旧眼神清亮着,她正笑容可掬的望回纪六里。

阮正慧的年纪小,她一脸兴奋的神色瞧着纪六里,说:“纪六爷,你笑起来可比你冷着脸要俊美。难怪石家的小爷们说你长得不比小十四爷差。”纪六里瞧一眼闷笑中的叶浅玉,他瞪了她一眼后,他一脸正色的对阮正慧说:“阮小姐,你过奖了。小十四爷的风雅胜过我许多。”他转回头如常的向阮家老太爷请教起来问,很快房内恢复初初的那种热闹亲切气氛。叶浅玉伸手轻捏一下因为失言一脸懊恼神色的阮正慧的手,她笑着对她轻摇头。

纪家人的相貌,在清风街上实在算长得不错的人家,男的容貌端正,嫁进门的女子,一个个的相貌娇美。这一代人里面,纪六里的相貌最出众的人,而且是随着他年纪的增长,他的容貌越更显得俊美起来。纪老太都曾望着一脸灿烂笑颜的纪六里,一时难以闪开眼去。她警戒过自家的孙儿,在外面尽量不要对人随意露出笑脸。叶浅玉抬眼望见纪六里眼里掠过的恼怒神色,她暗笑起来,轻声对阮正慧说:“慧慧,你不过是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

你安心下来,外祖父和大舅要罚你写大字静心,我和祯祯陪你写。”阮正祯自从进了这个房间,他一直小心闪避着正面对上纪六里的眼神,他笑着跟房内人打过招呼后,便一直沉默的候在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的身侧。他如今听到叶浅玉的话,想到她刚让自已做过的事情,再瞧一眼一脸放松起来的阮正慧,想着按叶浅玉这般解释,他和她做的匿名报信事件,都能往光明磊落行事方面靠近过去。

阮老太爷一向喜欢有志气有志向的年轻人,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两人和尊敬的长辈们说话,一向都只会说那种言必有据的话。阮老太爷瞧得满意起来,他喜欢儿孙们交往这样的年轻人。他心花怒放打量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顺带瞧一眼显得格外沉默的阮正祯,他望见闪避着纪六里的眼神,老人家暗自皱眉,记下阮正祯不对劲的地方。

阮家人用餐时间一般比较早,尽量体贴到老年人的需要。阮家人用餐时,不许交谈,却习惯餐后去旁边的小客厅里坐坐,一家人在一块说说话。阮老太爷实在欢喜纪六里和石家小十四爷这两个年轻人,他招呼阮家大舅把他藏着的好茶,拿出来请两个年轻人品尝。阮家大舅乐意瞧见阮老太爷高兴,自是满心欢心的拿好茶招呼两个年轻人。

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留置在饭厅,她们一块收拾起桌面,很快,两人瞧着干净的桌面,一脸愉悦的神情瞧着对方。两人出了饭厅,抬眼便瞧见小春叶带着一对双手提满礼物的夫妻行了过来,叶浅玉抬眼瞧见那两人,欢喜的奔过去叫嚷起来:“纪大哥,纪大嫂,你们来看我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罚则

夜,冬天的夜,冷气往拼命的往人的身上浸入。客人们兴尽而归,阮家大舅夫妻陪着阮老太爷夫妻说了一会话,他们又去书房瞧过三个看书的孩子。阮家大舅伸手轻拍一下三个孩子的头,他轻叹息一声,拉走一脸担心神色的阮家大舅母。

阮老太爷立在书房微开的门口,他瞧着烛光下,三个低头认真看书孩子的小模样,他的心瞬息间一软,转而孩子们后面的书架上,立时又硬朗起来了。他沉着脸大步走进书房,三个孩子瞧见阮老太爷进来,他们立时站起来的孩子,恭敬的向他问好请安。

阮老太爷冲着三个孩子摆摆手,示意他们三人坐下来,他静静的来回打量三个孩子的神色,阮正祯明显显得局促不安起来,他非常羞愧的认为自已行了暗事。而叶浅玉神态自若如一,她不曾觉得自已做错了什么事,最多是叫人传信给纪六里的兄长。阮正慧的眼睛红了起来,阮老太爷还未曾开口,她已经先站起来说:“对不起,老祖,我在客人面前说错了话,丢了长辈们和自已的脸面。”她的话一说完,那眼泪立时倾泄下来,她用双手硬捂住嘴巴。

阮老太爷叹息的瞧着她,他走过去轻抚下曾孙女的头发,低声安抚她说:“慧慧,有些话是不能直白的说出来,实话也会伤到别人的颜面。你现在年纪小,说了就说了,只是你要记得,你身为女儿身,是不能在随意去评论一个男子的容貌。女孩子比男子要更加注重自已的名声和自身的修养。好了,天色不早,你别哭了,先回去睡觉,我和囡囡还有你哥哥另外有事要说。”阮正慧一步三回头的出了书房门。直到阮老太爷开始瞪她,她才小跑着离开。

阮老太爷静静的瞧着阮正祯,瞧得他低头颇有些羞愧的把自已做过的暗事,从头到尾说了出来。他在讲述中,不经意的把事情发生时当事人的主次关系转换了一下,叶浅玉成了一个彻底无辜人,她不过是旁观了事件的发展。阮老太爷瞧一眼在一旁听了阮正祯的话,又不敢插话进来,只急得红了一双眼睛的叶浅玉。他心里感觉到一阵安慰起来,叶浅玉并未曾安心接受下来阮正祯的用心。

阮正祯是阮家曾孙辈的长孙。阮老太爷对他还是寄予了厚望。阮家将来纵使不能在他的手里兴旺发达,但眼下瞧着他端正的品性,阮家也绝不会在他这一代败家。叶浅玉听阮正祯把责任往自已身上拼命拉扯。她心里觉得不安极了。可是阮老太爷一直不动声色的观察他们两人,她没办法插话进去,她急得要跳脚起来想大声音的说出来,“错的人,是她。”可惜阮老太爷和阮正祯两人都不给她机会说话。而她在阮老太爷面前,她要努力的保持住端正的站姿,免得到时阮正祯被她再次拖累到重罚。

阮老太爷瞧一眼阮正祯诚恳认错的神情,再望一眼一脸过意不去神色的叶浅玉。他沉声说:“正祯,君子不行暗事,你如今可知错?”阮正祯沉静的点头说:“我知错。”阮老太爷瞧着他暗自在心里叹息一声。这个孙子为人处事太过端良,这样的品性,绝对是不能走官路。阮老太爷瞧着阮正祯问:“正祯。你的父亲在你这个年纪时,他跟我说,他将来要做一个清正的官员。你呢,你将来要做什么?”

阮老太爷的话太过跳跃,阮正祯一下子怔住。听阮老太爷提及自已的父亲,他小脸上满是孺慕的表情。他认真想想抬头对阮老太爷说:“老祖。我要传承祖业,我要做一个象老祖和祖父这样好的先生,我要教出的弟子,要如老祖的弟子一样,多年后,大家还记着做先生的人。”阮正祯的眼神一时光亮起来,他的小脸上满是紧张的神情,他小声音问:“老祖,我应该如何的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做一个好先生?”

阮老太爷一脸慈爱的瞧着他,笑着说:“教书育人是百年大业,我们做先生的人,在品性上面,一定要对自已要求严格。以德以才学服人,才是做先生的正道。阮正祯,你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不过你可以从现在开始要求自已。既然知道自已这次做的事情,实在不够光明磊落,幸好你们没有坏心想真正的用来伤人。明日开始到你们放假前,大院子里的清扫事情,全交给你了,你明天就要早起,在上学堂前,要把院子打扫得干净。”

阮正祯听后立时点头认罚,叶浅玉却不愿意他一个人担了两个人所有的责任,她的嘴巴动了好几下,在阮老太爷的利眼相逼下,终是不敢随意开口说话。阮正祯不断的递眼色给她,示意她不要多说话,在阮老太爷转过身后,他忙拉扯住叶浅玉,拼命的冲着她轻摇头。叶浅玉瞧着阮老太爷要迈出房门,她叫嚷起来说:“外祖父,那不关祯祯的事,是我求他写的字条。我在家里时,常跟纪小六斗气,我每次输了,纪家的人,多少会帮着我。

我那时只想要纪大哥纪大嫂知道纪小六来了府城,他们知道消息后,我到时可以跟他们告状,顺带出了我自个的一口闷气。祯祯一直都不许我做这事情,是我一定要他帮着做,因为纪家的人都认识我写的字。外祖父,我知道我错了,我原本可以处理得光明磊落,我可以直接去跟纪大哥和纪大嫂说,而不是背地里玩这样一招。外祖父,我认罚。每天早起,我会打扫院子,你别罚祯祯,他一心为我着想,我不能让他受罚。”

阮老太爷听了叶浅玉的话,他在房门口停了停,才转身折回了书房。他进门后,仔细打量一眼叶浅玉脸上的神情,他转而开怀的笑了起来,拍手说:“好,我们阮家的人,一向有担当,一个个都不会逃避自身的责任。祯祯没有坚持住自已的立场,反而顺从你的提议,行下他自个觉得不妥的暗事,他理当受罚。而你行事太走偏锋,同样该罚,罚你每天写五十张大纸,你认真写上十天,祯祯便会少罚他清扫一天院子。”

叶浅玉对自已被罚写大字,是相当的认可,她觉得既然自个做坏了事露了馅,受罚是应该的,只是阮正祯这个受牵累的人,被罚得太过严重。她依旧想和阮老太爷说说轻罚阮正祯的事,结果老人家不听她多说一句话,他快步出了房门,回头吩咐他们两人说:“明日开始,你们去学堂前,要把我罚你们的事情,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你们做得不好,我会加罚另一方。”他的话,打破了叶浅玉的设想,她本想着早起帮着一块打扫院子,如今她担心起自已会拖累到阮正祯。

‘偷鸡不着蚀把米’叶浅玉听过街上人这般的说闲话,如今她便落到了这般的境地。傍晚时,纪六里的兄嫂来到阮家,叶浅玉瞧见他们自是万分的欢喜,她家觉得没有荒芜她的小心思。她陪着纪大哥夫妻进到客厅,听着纪大哥对迎出来的阮家大舅说,天冷了,他们夫妻两人特意来看阮家老太爷夫妻,顺便送些家常礼物请两位老人家品鲜。叶浅玉听这话的,她赶紧和阮正祯交换下眼神,她是满脸的笑意,而阮正祯是一脸的涩然笑意。

阮家的客厅里面,这时坐着的都是聪明人,这样的时间地点,人人猜测纪六里的兄嫂一定是得到有心人的通知,才会赶在这个时辰匆忙的来这一趟。大家先注目的瞧着叶浅玉,见到她正微微的侧过头和纪家大嫂说话,她的神态自若如一。叶浅玉从小到大跟纪六里争霸成了习惯,她不觉得自已做错了什么事情。只有阮正祯难得做这样的一件暗事,他过不了自已这一关,他的神色里多少露出了一些明白的内容。

厅内,纪六里的眼光漫过叶浅玉,瞧见她抬眼望着他时,那一脸死不悔改的神情,他的心里多少明白了几分实情。他望一眼那一脸局促不安闪避他眼神的阮正祯,他的视线转回到叶浅玉的脸上,他暗自在心内叹息一声,这个小女子还是不知事。纪六里笑着跟自已兄嫂解释两句,说自个早已书信给他们交待了情况,那信他们如果没有收到,那这两天一定也会送达。纪六里瞧见兄嫂释怀的神情,他的心稍稍定了下来。他笑着对阮老太爷和阮家大舅告辞说:“天色已晚,我兄嫂过来了,我同他们一块回去,今天多谢你们一家人的款待。”

纪家大哥顺势接了纪六里的话,笑着向阮家人提出告辞。阮老太爷和阮家大舅自是不会拦阻别人一家人的早相聚,他们笑着挽留他们两句。纪六里离开前深深的望一眼叶浅玉,才跟着纪大哥纪大嫂一块离开。叶浅玉受罚多日后,才明白纪六里那深深的一眼含义。

第一百三十七章 摇摆

清风街冬日的早晨,给予人一种清透的感受。各家的院落里,都有了轻悄悄的脚步声音和说话声音。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早起,三人在院子里打过一趟拳脚,给晨起院子里的阮老太爷夫妻请安。他们听见隔壁叶家的动静,叶老爷的声音清晰的传过来,说:“老二家的,老哥哥老嫂子都喜欢喝的那口汁,你备下没有?”

阮老太爷夫妻听见叶老爷的吼声,夫妻两人相视一笑,听着隔邻又传来的妇人说话声:“父亲,你安心,伯父和伯母爱喝的汁水,我早已备好了。母亲昨晚吩咐要做一道味淡的甜果子,珍珠一大早上已做好了,等一会凉下来,我们会装在盒子里备用。”

阮老太爷夫妻带着三个孩子往叶家走去,叶老爷果然已经候在敞开的院子门口,正往这边张望着。三个孩子笑着上前给他请安,叶老爷笑眯了眼,受了孩子们的请安。他的眼睛无总中落在自已孙女微湿的额头上,微皱眉说:“囡囡,你一大早上又淘气了,快去找你娘亲,叫她把你身上的汗擦拭干净,天冷别受凉。”叶浅玉笑着随意涂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嘻嘻说:“爷,没事,我身上没有汗渍。”

叶老爷立在院子门口,笑着跟阮老太爷说起话:“老哥哥,一会用完早餐,我们去找纪老哥好好的手谈一局。”阮老太爷笑着点头说:“好,我一会也要跟柏老哥好好的手谈一局,昨日我赢他一子,柏老哥今日说一定要继续来一局断输赢。”两位老人家笑开怀望着对方,两人的眼里都有着小小得意神色,昨天他们两人都赢了对家一子。阮老太爷自从来叶家过暖冬,叶老爷陪着他认识了清风街上的许多老爷子。他跟着交了许多的棋友。

阮老太爷的日日行程安排的紧密,白日里除去中午会安睡一会外,几乎都在跟棋友们手谈。阮老太太跟他相比,反而是常在叶家院子的时间多,最多跟纪老太太相聚闲坐喝茶说话。而三个孩子是跟着阮老太爷夫妻住在一个院子,只是他们三人通常用上午时间写功课,别的时间,由叶浅玉领着从街头玩到街尾,阮正祯兄妹结交了许多朋友。阮正祯跟着叶怀茗兄弟常闪开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他们跟着同样年纪的少年人。上山下海无所顾忌般的玩乐。

叶浅玉瞧着立在院子门口,未曾移身一步的叶老爷,她笑着大声音说:“爷。你挡着院子门口不让人进去啊。”叶老爷这才注意自已所在的位置,他连忙移开身子,向着阮老太太说:“老嫂子,请进,先去火边暖暖身子。”阮老太太带着三个孩子进了院子门。叶老爷笑着转头对阮老太爷说:“老哥哥,用早餐是稍稍早了些时间,我们两人往街尾漫步过去,顺带去通知柏家老哥,我们今日在纪家等他来的事情。”

阮老太太进了叶家的院子门,叶老夫人迎了过来。她笑着说:“囡囡的爷爷,这次又把嫂子挡在门外了。老嫂子,你下次别给他面子。你直接叫囡囡伸手推开他进门。囡囡的爷爷,难得遇到如老哥这般投缘的人,他只要说起那方面的话,从来不会管身边的人和事。”阮老太太和叶老夫人非常有默契相对的笑起来,她们这些日子去纪家和纪老太说起这样的事情。纪老太也是深有同感,觉得自家的老爷子沉迷手谈时。他是绝对不会去管外面是刮风下雨类的小事。

两位老太太坐在屋檐下的火堆边上,阮芷送上温热的白开水,她没有瞧见两位老爷子的身影,笑着说:“父亲和爹两人出去散步了?”叶老夫人笑瞧媳妇说:“你父亲有你爹陪着,一定是找棋友约时辰手谈去了。一会你问问在那里手谈,要是在隔壁的话,你们早早的搬几盆火过去暖暖房子。”阮老太太在一旁笑着说:“我听着象是他们昨天已经订好在纪大嫂的家里手谈。”

叶老夫人微皱眉起来,她见阮老太太瞧着她的神色,她低声解释说:“纪大嫂前些年摔倒过一次,自那以后,她的身子一直有些不太好。今年瞧着还算可以,其实还是大不如从前。如今经不住人多吵闹,偏生她又是一个喜爱家中热闹的人。他们下棋的人,一局完后总是会冲动的大声音争持起来。我昨日瞧着纪大嫂的脸色开始还不错,后来都有些发白起来。我一会过去接她过来,和我们一块说说话。”

叶家和纪家相邻多年,两家人一直相处融洽,两家从前有不合衬的纪六里和叶浅玉两人,随着他们长大,纪六里近年来,反而颇能包容叶浅玉性情。再也没有出现那种为了争一块饼,差点要动手打架的事件。当然,如今不管是纪六里还是叶浅玉,他们两人坚决不承认自已曾经有过那种失礼的行为,最多是认下两人年少轻狂时的确吵过架。阮老太太颇有些羡慕的瞧着叶老夫人笑着说:“有这样的邻居,日子过得舒畅。”

阮芷觉得嫁进叶家这么多年,这个冬天是她过得最好的冬季,阮老太爷夫妻能来江怀城过暖冬,是她的第一喜,而更加让她喜出望外的事,她没有想到自已双亲能适应清风街上的热闹人情味,这是她的第二喜。叶大美前些日子书信过来,今年她要留在府城,等着儿子一家人过年回来团聚,要年后,才能回去陪双亲住一些日子。阮芷妯娌三人接到叶大美不能归来的消息,都暗自欢喜起来。

叶老爷夫妻近年来觉得女儿的姻缘不如意,而所生的儿子远在外地,母子也不是那么的亲近。他们老人家在一些小事情上面,便格外的纵容女儿起来。而叶大美从前未嫁时,她在叶家就有极其的主事权,这嫁人之后,最初的年月,只要是她所说的话,叶老爷夫妻和叶大田兄弟都会一一的遵从。近年来,叶大田兄弟年长,孩子渐渐长大,在自家孩子事情上面,有了自已的主见,由不得她如从前那般的指手画脚。

叶老爷夫妻比从前还要格外疼爱女儿,他们多少带着一些补偿的心里待着这个女儿。他们每次都会劝说家里人要多多体谅叶大美的处境,有些小事情,可以多让让她。阮芷妯娌三人是极其好相处的人,可是做母亲的人,太多数都会有护着自已的孩子行为。而叶大美总觉得她们妯娌三人对孩子管教太过松散,以至于孩子们一个个都不听话。前一阵子,因阮老太爷夫妻来过暖冬的事,叶老夫人专门跟三个儿媳妇商量如何让两位老人家宾至如归。

叶老夫人大约说着这样的话,她又想起自家的女儿,随口又说了一些话:“家里的孩子们的年纪不小了,却一个个性子倔强,我瞧着他们一个个都不亲近自家的姑姑。你们做娘亲的人,个个家里都有侄儿侄女,将心比心,你们私下里也劝劝孩子们。家和万事兴,过年前,他们姑姑有空会回来小住一些日子,他们做晚辈的人,还是要主动去多亲近她,说来说去,他们也只有这么一个姑姑。”

叶老爷夫妻两人只要不涉及到叶大美的话题,这一对夫妻在儿子儿媳孙儿女面前,算得上是非常慈爱的长辈。可惜只要提及他们的女儿叶大美,两人脸上都会不由自主露出警戒的神色,仿佛担心家里人会无意中伤及他们女儿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的心里面,他们总觉得女儿未曾真正长大,如今又过得这般的不顺,还是需要他们捧在手心上怜惜的人。

阮芷妯娌三人都是有孩子的人,多少明白两位老人家的心思,只是听了这样的话,三人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些愤然,叶大美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孩子们与自家姑姑亲近与不亲近的事,总不会是一方造成的原因。何况这样的事情,做娘亲只会为自已的孩子打抱不平。阮芷想着将来过暖冬的阮老太爷夫妻,又想到叶老夫人刚和她们商量如何招待她双亲的事,她強忍下到了胸口那口闷气,又赶紧用眼神阻止两个弟妹开口说话。

她笑着瞧向叶老夫人,说:“母亲,你这一向的身子不好,就别操心这么多。远儿兄弟们一向都很尊敬他们的姑姑,只是他们年纪大了,平日里少在家里,才显得没有这般的亲近他们的姑姑。”刘翠香和林宛兰两人在一旁笑着点头,林宛兰笑着说:“母亲,他们兄弟只有一个姑姑,那有不亲近她的,只是他们男孩子年纪大了,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亲近家人,也只会在心里面存着。”叶老夫人想着孙子们大起来了,一个个的确不象从前那般亲近人,她笑着赞同的点头说:“

唉,男孩子总不如女孩子亲近人,你们瞧瞧囡囡上次在家过假期,她可是跟家里人所有的人,都亲近的不得了,她爱一个劲的抱着我的老胳膊摇摆,把我摇晃的老骨头都要散了架子。”

第一百三十八章 章眼光

叶老夫人和阮老太太在院子里转着圈子漫步,两人说着孙儿孙女的趣事。两人的话题渐渐偏及清风街上的人,顺带提及隔邻纪家院子门口,最近常出现的一些容貌秀美的小女子,偶尔有小女子会跟叶家人借问路打听一些事情。

两位老人家都是经世事的老人,提及纪家院子门前的小女子,两人便相向而笑。阮老太太笑着说:“纪家小六郎,容姿出众才品出众,他不知将来会花落何家?”“噗”叶老夫人听阮老太太说得有趣,她忍不住笑了出来,笑着摇头说:“不管那朵花如何的飘落,一定不会落在如今就来院子门前的小女子家里。”

叶老夫人说得极其的肯定,引得阮老太太坐下起来瞧着她,好奇的打听起来说:“亲家,你如何这般确定这事情?我瞧着那些小女子,一个个相貌不错,瞧着家世也不会弱。她们现今只是年纪太小,过于热情冲动,等到她们年纪稍稍增长后,也会行事稳重起来,将来也能算得上是良配。谁家都有年少轻狂的孩子,长大后极其出色的例子。”叶老夫人轻笑了出来,她点头赞同凑近阮老太太低声说:“其实我瞧着她们,多少有些羡慕她们,这般直白的表达自已。

这般的冲动激情,年老之后,自已想起来,都会觉得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叶老夫人的话里面有着淡淡的羡慕,她年少的时候,可没有如今的小女子这般活得有趣,她天天为了家计,忙碌得没有空闲打量自已。阮老太太明白叶老夫人的真正话意,她笑眯眯的摇头说:“她们还算有些小聪明,懂得借着各种的借口。来一个男子的家门前转悠。只是谁也不是傻子,她们也在纪家门前转悠的太久了,以至于一些人记住了她们的面孔。

年少可以轻狂,只是要看值不傎得?为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容貌,寻各种理由来探访,实在是太过轻浮,这必然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姻缘,这般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阮老太太说到后面,她的神色严肃起来,她倾听起厨房那边的声音。叶浅玉和阮正慧两人进了厨房帮忙做家事。两人清脆的笑声传了出来,阮老太太轻舒一口气说:“囡囡,慧慧两人大了。两人性子都这般的比同年纪小女子知事晚,以前我觉得着急,如今觉得如此尚好。”

叶老夫人一听便明白阮老太太话里意思,她笑起来说:“我家大田说,我们家的人和囡囡自小瞧习惯纪家小六容貌。反而能象常人一般的自然待他。这一条街上的孩子,都是顺着纪家小六的多。只有我们家的囡囡,从来瞧他不顺眼,偏偏纪家的人,同样纵容她如此待纪小六。你再住久一些日子,便会瞧得清楚。纪小六除去自家人和囡囡外。他待那家的女子都是一个样子,他只有在囡囡面前略显得不同,独独能容忍着囡囡的性情。”

阮老太太听叶老夫人对她说话。越说越说得直白起来,她心里自是高兴,更加关注起叶家的孙儿们和曾孙叶家兴的情况。叶老夫人年纪大后,三个儿子媳妇互相处得好,待他们两位老人家孝顺。这小日子过得顺畅,她的眼光先是放在孙儿们的身上。后来随着叶家兴的出生,她的眼光和一家人一样,都随着小人儿打转起来。恰巧王珍珠娘家这几天有喜事,她带着孩子回娘家沾喜气,一家人都觉得没有那个小小孩子的叫闹声音,家里都太过安静。

叶老夫人兴味盎然的跟着阮老太太说着孩子们的趣事,而阮老太太会顺带说些叶浅玉和阮正祯兄妹的趣事,两位老人家凑在一块越说越有话聊,引得林宛兰借着添了柴火的机会,站在一旁听了两句话。她回头进了厨房,笑着跟阮芷和刘翠香两人说:“大嫂,你应该早早请伯父伯母来过暖冬,我进叶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瞧见母亲同人有这么多的话要讲述。”叶老夫人和纪老太太平日交往多,两位老人家却都不是多话之人,相处时静坐居多。

阮芷听得林宛兰的话笑了起来,她瞧一眼厨房里的那两个小女孩子,见到她们一脸兴味的神色,便笑着对她们两人说:“囡囡,慧慧,你们自个出去玩耍吧,这里不用你们帮手了。”叶浅玉望见阮芷瞧过来的神色,她心下一慌,赶紧低头装作要整理菜叶,可惜还是躲不过去。叶浅玉笑嘻嘻的拉着阮正慧离开,她在厨房的门外,笑着跟阮正慧说:“走吧,娘亲要跟婶婶们说悄悄话,觉得我们两人碍了她们的眼。我们去后门,我们去守着小六回来算帐。”

阮芷在厨房里听着自家混帐女儿的话,那握着菜刀的手,一下子用力重起来,那力度听得刘翠香皱眉起来。她劝慰说:“大嫂,囡囡是实心眼的孩子,我们大人说话,本来也是要避着她们两个小孩子,你用不着生气。”林宛兰轻笑起来,笑着说:“大嫂,你别担心囡囡,我们家囡囡几时在纪家小六面前吃过亏,纵使她会在纪小六面前吃亏,有纪家伯母和纪家大嫂帮着,只有纪小六跟她认错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