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转身看着妻子,半晌后问妻子:“我要是想去西域,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王虎的妻子不假思索道:“郎君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王虎又问:“你舍得孩子们?”

妻子笑道:“我们的孙子都大了,我们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王虎闻言笑了:“好。”王琼那样,老孟自然可以毫不犹豫的把她抛下,自家老婆虽说人老珠黄,可到底跟自己夫妻多年,让他丢了老妻,他还真舍不得。但让老孟一个人西域奋斗,他也放不下。

这么多年兄弟,两人多少劫难都闯过了,难道他能在老孟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丢下老孟?王虎第二天就去找了卫风,说是想要常驻西域都护府,陪着自己兄弟。

随着朝廷跟西域的生意壮大,的确需要人手在西域常驻,卫风感动于两人兄弟情,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郑玄知道这件事后,也没有上心,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小事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后来无数次后悔,为何在这时没多上心,多调查下孟继宗的死因,这样也不至于放走那厮!

王虎拿着任书,带着老妻和尚未娶妻的幼子,远去西域上任。那时候即便是王虎的妻子都没想到,她跟丈夫这一走,竟然也像孟继宗一样,一辈子都再没回中原。

等后来她看着丈夫、幼子跟随孟继宗,居然在中亚建立了一个帝国,大魏所有流向大秦(罗马)的货物,都要通过他们才能转入欧巴罗时,她不由感慨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他们在当祖父母的年纪,会远走西域,跟年轻人一样奋斗,最后居然真被他们搏出了一份如此大的家业。

第204章 王小四的亲事(一)

朝廷的两次西域之行,大致稳固了这条商道,不仅让朝堂官员们接受了朝廷这种"与民争利",也让西域、甚至是欧巴罗的商人都慕名赶来京城。

这时王珞改建京城贫民窟的效果就出来了,王珞把外域商人都收拢到她新建的外贸坊,干净整洁的街道、一栋栋簇新的小楼,整洁有序的居民,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些商人眼睛都直了。

他们都想买这里的房子,但在询问过才知道,这里是皇帝私有,只租不卖,而且商铺租期最多只能五年。众人不由暗暗惋惜,能千里迢迢来这里的商人都是有见识的,自然能知道这里后期价值有多大。谁都想趁着价格低的时候买入,没想王珞见识比他们更深,一开始就不答应买。

王珞、郑玄、虎儿坐在外贸坊二楼的一间包间里,看着来来去去的外域商人,郑玄偏头问王珞:“你想把剩下的坊市都改建成商业坊市?”

王珞摇头:“剩下的大部分我想改成居民区。”京城已经有东西二市了,王珞不跟东西二市的商人争利,这里出售的都是外贸商品,她准备将这里建成外贸商业的聚集地。商业区要有,居民区、娱乐区也要有,不然怎么吸引人?

这时虎儿突然“咦”了一声,指着不远处走来的两人:“阿娘,那是不是阿舅?”虎儿的舅舅很多,但能让他不加任何前缀的舅舅只有一个——王小四。

王珞和郑玄顺势望去,郑玄眉头微扬,王珞却微微而笑:“真是小四,他居然会带姑娘家出来了。”

街道上王小四和一名容貌俊美的年轻男子,带着一名头戴羃离姑娘在街上缓缓走着,两人按说也没什么过分亲昵的举动,身边还跟着一个人,但光是流转在两人之间的气氛,就能看出他们正在热恋期。

虎儿说:“阿娘,我让人喊阿舅上来。”

王珞摆手道:“他跟人家姑娘玩得好好的,我们别打扰他们了,万一吓坏了人家姑娘怎么办?”她抬头对郑玄说:“小四今年都十六了,难怪都知道带姑娘出来玩了。”

那位年轻男子是姑娘的兄弟?光看兄弟的长相,这位姑娘容貌应该不会太差。要是今天王小四是跟姑娘单独出来玩,王珞肯定会担心,但现在身边有人陪着,王珞就觉得问题不大。

郑玄不置可否,王小四算是郑玄和王珞养大的,王珞对弟弟纵容,郑玄对这妻弟却管得颇为严厉,寻常人家像王小四这么大的孩子,早有通房了,但王小四身边却只有稳重老师的小厮。

王珞看到阿弟带姑娘出来,第一反应是弟弟长大了,郑玄却看了一眼,示意陈敬去查一下这姑娘的身份,别是什么不入流的人。

王小四生活环境单纯,陈敬不过花了半个时辰,就打听到了那姑娘的身份,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身份,但不是什么高门大户的贵女,是一个翰林院的五经博士之女。

王珞问:“她的父亲是小四的老师?”

陈敬说:“不是,但这姑娘的兄长跟小郎君交情很好。”陈敬顿了顿,补充道:“这家人还不知道小郎君的真正身份,以为他只是寻常寒门子。”

王珞闻言眉头微蹙,“这不是玩弄人家姑娘感情吗?”

郑玄好笑道:“这算什么玩弄?他要喜欢的话,带回家给个名分不就行了?”只要是清白干净人家的姑娘,郑玄就不会反对,就如娇娇说的,王小四年纪不小了,郑赢跟他同岁,孩子都快生了。

王珞:“……”

郑玄低头看着妻子:“怎么了?”

王珞说:“我不想小四纳妾,他不适合。”

郑玄奇道:“纳妾还有合适不合适的?”

王珞点头说:“当然有,比如说您要纳妾,我肯定管不了,但小四不能纳妾。”就他那脾气,怎么压得住妻妾相争?与其让他后来陷于内宅纷争,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许。

郑玄莞尔:“你这醋坛子,我们老夫老妻多少年了,怎么还没事就爱喝口醋?”

王珞听到“老”字,轻啐一声:“你才老!糟老头子!”

郑玄:“……”

陈敬低头忍笑,虎儿却哈哈大笑,阿耶可不是老头子了吗?

王珞回宫之后,召来了王小四身边的仆役,详细询问王小四这几天的所作所为。从仆役口中她知道了更多消息,这户人家是王小四在去年正月十五时遇上的,当时他想要一个花灯,猜不出谜题只好放弃,结果他还没离开,就听到有人解开了谜题。

王珞笑问:“解开谜题的是那位姑娘?”

仆役点头说:“是。”他有些忐忑的解释说:“这是也不是小人有意瞒着娘娘,而是四郎君平时跟那位姑娘十分守礼,他只跟姑娘的兄长出门,昨天是第一次带着那位姑娘出门。”

王珞道:“小四年纪也不小了,知慕少艾也是难免的,只是该有的分寸你们也要提醒他把握好,别让他坏了人家姑娘的名节。”

仆役连声应是,心中有些奇怪,四郎怎么坏了人家姑娘名节了?既然他这么喜欢,纳回家不就得了?

王珞没多说什么,即使她手上有那户人家的详细资料,她也没告诉任何人,她以为王小四会过段时间才来找自己,但没想王小四三天后就来找她了。

王珞是皇后,王小四是外男,按理他没那么容易见到王珞,但王小四是郑玄和王珞带大的,郑玄对他跟儿子也没什么区别,所以王小四要见王珞很容易。

王珞正在书房看书,听说阿弟来了,她欣喜的迎了出来,“你今天怎么来了?”

王小四揉了揉后脑,对着王珞傻笑说:“阿姊,我想让你帮我个忙。”

“哦?出了什么事?”王珞让王小四坐下,“手头没钱了?”她猜测的问,郑玄管王小四管得紧,郑赢都成亲、能自己做主了,王小四还只能月月拿零花钱。

“我有钱呢。”王小四摇头,他虽不像郑赢一样,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但姊夫每月给他的月钱也不少,足够他用了,他腼腆的说:“阿姊,我喜欢上一个姑娘。”

王珞问:“你想跟那位姑娘成亲?”

王小四苦恼道:“是,我想跟她成亲,但我一开始隐瞒了自己的身份,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她挑明。”

王珞问:“那姑娘是寒门,父亲只是一个五经博士,你确定真要娶她?”

王小四不意外阿姐会知道自己心上人的身份,他对王珞说:“阿姊,你不是说过,只要我喜欢,娶谁你都答应吗?”

“我是说过这话,但是你要明白,你想娶的这位姑娘,娘家连大嫂、二嫂都比不上,更比说三娘了,这样的姑娘真能适应我们这样的家庭吗?”王珞提醒王小四说:“大嫂、二嫂成亲那会,我们家是什么情况,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王朗给长子、次子选的妻子,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家中家境富裕,姑娘本身也是家中长女,贤惠得体大方,除了出身也没什么挑剔的地方。而三郎的妻子杨氏,是杨夫人娘家的姑娘,弘农杨氏长房嫡女,从辈分上来说,差了三郎一辈,她是郑玄的外甥女。

不过世家联姻本就不怎么讲究辈分,那位姑娘父亲目前已经是四品高官,而翰林院五经博士还是最末层的官员。那位姑娘在家也不是长女,而是备受宠爱的幼女,小门小户规矩也不大,所以小姑娘被养得很有几分骄纵任性。王珞对那个女孩儿本身没什么偏见,她就担心王小四日后要后悔。

以小四的身份,后悔了也能重来,可那个姑娘人生能重来吗?这不是害了人家一辈子嘛?王珞也不跟王小四迂回,直接把自己的担心给王小四说了,她对王小四说:“我是说过,你可以娶你自己喜欢的人,但我还是希望你在同阶层内挑个喜欢的姑娘,而不是越阶层。”

女孩子高攀嫁人不是福气,尤其是他们家情况又这么复杂,上头压着几重婆婆,小四还是陈国公世子。郑玄登基以后,把连襟都册封了国公,自然也不会落下老丈人,王朗被册封为陈国公,王小四是他唯一的嫡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世子。

王珞的话让王小四低下了头,他沉默了好一会后,才语气低沉的说:“阿姊,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也不想害了月娘,可是我——”

王珞问:“你还是想娶她?”

王小四点头说:“阿姊,月娘很聪明的,家里的规矩她一定能学好的。”

王珞轻叹一声:“就算她能学好,可你有没有问过她,她愿不愿意为了你去学呢?”

王小四低声说:“我跟她说过我们家的情况,说我有两个阿娘——她听完就哭了,她还问我难不难受——”大家都羡慕自己身份高贵,月娘是除了阿姐以外,第一个心疼自己的人。

阿弟的话让王珞心酸不已,她犹如幼年那般搂住了阿弟的肩膀,“小四对不起——”父母离婚,受伤最深的还是小四。

王小四看着阿姐眼眶微红,忙手忙脚乱的说:“阿姐你不哭,我真不难受,阿娘成亲,我还多了一个疼我的大人,我真的很开心!”

王珞想了想道:“我正好约了二娘初五去寺庙进香,你去跟玉娘说,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先见见面。”

王小四双目亮闪闪的看着王珞:“阿姐,你愿意为我提亲了?”

王珞道:“求娶求娶,我们还没求,怎么指望别人会答应?要是人家不愿意嫁女儿怎么办?”王珞私心不看好这段婚姻,所以不想马上答应,她再次警告王小四:“小四,女儿家的名节最要紧,你千万不能害了人家姑娘知道吗?”

王小四连声说:“不会,我一定不会!我都没跟她单独相处过。”

王珞闻言神情缓和,看样子也是个守礼的人家,不过他们还挺看重小四的,不然不会对小四这么好。

第205章 王小四的亲事(二)

王小四离开之后,王珞又把陈敬叫来,让他再次去打听赵家的情况,尤其是赵氏月娘的脾气性情,最好能找到近身伺候的人不动声色的打听。

陈敬恭敬的应了,他心中暗忖就算是太子选妃,也顶多如此了吧?

王珞这举动,不止陈敬这么想,就是虎儿都是这么认为的,他酸溜溜的说:“阿娘,将来我成亲,你也顶多做到这程度了吧?”

没想王珞反驳说:“你成亲我才不会这么费心思,你的太子妃自然是由你自己决定。”

什么?虎儿满脸震惊的看着阿娘,她不是自己亲娘吗?怎么连自己亲事都不管了?

王珞道:“你是国朝的储君,未来的一国之君,如果连太子妃这种小事都不能自己做决定,你将来还怎么管理国家大事?”王珞对小四和虎儿是两套标准,小四是自己的小甜甜,将来承欢膝下的;虎儿是将来要放出去的,哪里能一样?

虎儿:“……”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王珞扑哧一笑,搂着儿子说:“亏你阿耶还老说我醋,我哪里你醋?连你舅舅的醋你都吃。”她吃的醋,大部分都是郑玄自己脑补出来的,要说能吃醋,谁比得上这对父子?

虎儿不服气的反驳:“阿舅的婚事你更不用操心,觉得那姑娘不适合当正妻,就让阿舅纳妾好了,这有什么好操心的?”

王珞摇头说:“你阿舅不能纳妾,尤其是不能纳月娘为妾。”

虎儿不解的问:“为何?”他知道阿娘不喜欢阿耶纳妾,但也没想过阿娘连小舅纳妾都要管,毕竟他外祖父、大舅、二舅、三舅都有妾。

“因为他管不好后院。”王珞一点都不看好王小四纳妾,他就适合找个情投意合的妻子,一夫一妻的和和美美过日子。纳妾只会让他后院鸡飞狗跳,小四是自己宠到大的孩子,她舍不得他这么折腾。

她目光落在坐姿端正的儿子身上,虎儿容貌酷似自己,言行举止却越来越像郑玄了,王珞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说:“你是有分寸的孩子,阿娘也多劝你,但你要知道家和万事兴,再贤惠的女子也不会喜欢丈夫纳妾的。”

虎儿说:“阿娘你放心,我有数。”虎儿对自己未来妻子的人选,已经大致限定了一个范围,“那要是那姑娘不合适,您准备怎么做?”

王珞笑道:“她才多大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合适不合适?”她顿了顿说:“现在先看她家人的态度。”

虎儿想到郑赢成亲前,阿娘把他妻子接到身边教了两年,莫非她也准备这么对阿舅的妻子?他若有所思的问王珞:“阿娘,我要是将我未来的妻子接到宫里来,你愿不愿意教她?”

王珞正在喝水,听到儿子的话,她赶紧放下茶盏,不可置信的问儿子:“你有喜欢的姑娘了?”王珞都惊呆了,虎儿才多大?就有喜欢的人了?她儿子有这么早熟吗?

虎儿说:“我哪来喜欢的姑娘?”

王珞提醒儿子:“你不是问我,愿不愿意教你你未来的妻子吗?”

虎儿说:“我还没看上具体人选,只限定了一个大致范围,等选好了,我想把她接宫里来。”

王珞:“……”郑玄的种没错了,看中的人都喜欢接到身边养,她好奇的问虎儿:“你觉得哪家姑娘适合当你妻子?”

虎儿道:“我还要再看看,过段时间跟你说,反正不急。”

王珞对儿子彻底无语了,等郑玄下朝回来,她将这事跟郑玄说了,“真不愧是您儿子。”

郑玄笑道:“我儿子还能不像我吗?我们这样不好吗?你看我多疼你。”

王珞一想也是,从小一起长大,更利于感情培养。王珞也不奢求儿子一夫一妻,就像她之前从来不奢求郑玄一夫一妻一样,但她希望儿子跟妻子感情越深越好,自古对皇后好的帝皇也不是没有,夫妻感情好,她儿子日子才能过的顺遂。

她喃喃的说:“我十六生虎儿,等虎儿十六岁的时候,我三十二岁,这么说,我最多三十五就要当祖母了?”似乎也挺好的,她抬头看着郑玄:“郎君,等虎儿有了孩子,我们就出去玩好不好?”

郑玄道:“你想出去玩,我明天就可以带你去,要等他生孩子做什么?”

王珞一想他们夫妻出行,要带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她立刻摇头说:“我就说说,不想真出门。”

郑玄知道她是不忍劳民伤财:“等过几年,我带你去江南走走。”郑玄一直在开发江南,他总要亲自去一趟的。

“好。”

王珞第二天把二娘叫来,跟她说了王小四的事,二娘第一反应就是不妥,那姑娘跟小四身份差太多了,又是家里宠大的幼女,嫁到了王家,她能忍受王家那个环境吗?二娘眉头微蹙:“要不我去劝劝小四?”

二娘没提让小四纳妾的事,她跟王珞的想法是一样的,家里别的男人都能有妾,就王小四不能有,尤其不能纳月娘为妾,她是王小四第一个心上人,要么两人就成亲,要么就分开,如果将月娘纳为妾室后患无穷。

“他这会在兴头上,我们要是泼了冷水,他心里不舒服,对将来的妻子不上心怎么办?”王珞太了解自己弟弟了,他是绝对没胆子跟月娘私奔的,但如果现在逼着他跟月娘分手,他肯定会惦记月娘一辈子,不利于他跟他未来妻子的感情培养。

二娘叹气:“养孩子真操心,难怪娘娘不愿意多生孩子。”她孩子也一天天的长大,虽还不大娶妻的年纪,也要操心的事一样不少,将来成亲更是操心。

王珞说:“无论生几个孩子都操心,你多生也是一样操心,等老大年纪大了,还能帮你操心下面的,我家那个——”王珞想到儿子,叹气说:“他不让我操心一辈子就是孝顺的。”

二娘道:“太子稳重得体是太傅都再三夸奖的,娘娘不用担心。”郑玄只一个儿子,前几年还不是有人要让郑玄让郑赢归宗,现在随着虎儿长大,在朝堂崭露头角,那些声音就淡了,因为虎儿的表现太让人满意了,这样的储君顶得上十个皇子,大家现在最大的指望就是虎儿能早日成亲,早日生下太孙。

到了跟赵家约定的那天,王珞轻车简从,带着二娘、四娘去了赵家女君常去的佛寺,三人虽没暴露身份,可佛寺的知客迎来送往,不用看主人,光看王珞三人伺候的下人,就知道这次来的客人身份不凡,赶紧准备了上好的厢房让三人休息。

跟时下贵夫人喜欢初一十五去进香的习惯不同,王珞很少进香,她更爱跟两个姐妹去自己别院散心,大家聊聊天、说说话,比别的地方都自在。二娘、四娘也比王珞带的不怎么爱跟别的贵夫人交流,因此三姐妹虽身份高贵,但见过她们的人,也只有几个可以入宫的外命妇。

因此寺庙的知客只猜到三人身份尊贵,却不知道王珞身份尊贵到了极致,因此知客也没告知主持,让她关闭寺庙。

王珞三人来的早,赵家女君则比约定时间早到了一刻钟而已,一路上她拉着女儿的手说:“你这次过去,要好好跟四郎姐姐相处,他是他姐姐养大的,长姐如母,你要把她当半个阿家尊敬。”

月娘红着脸点头:“小四跟我说,他是把他阿姐当母亲看待的,我跟他说,等我们将来——我一定跟他好好孝顺他姐姐。”

赵母都没想到女儿居然跟四郎说这种话,她不由头疼的揉揉额头:“八字还没一撇,你就说这种话,也不知羞。”

月娘不服气的说:“我喜欢小四,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赵母道:“你这脾气,等去了婆家,一定要改了,不然也不知道要受多少苦。”月娘嘟哝了一声,赵母瞅了女儿一眼,“你说什么?”

月娘摇头:“没,我没说什么。”

赵母达到寺庙时,正是寺庙人最多的时候,赵母左右张望,月娘眼尖,一下看到了王小四,她对王小四挥了挥手,露出了一个明朗绝艳的笑容。

正陪着王小四等候赵家人的陈司籍——现在应该称呼陈尚宫看到月娘的笑容,不由怔了怔,她抬眼看了王小四一眼,想不到四郎还是个好美色的,撇开赵姑娘的家世不提,这份容貌,也就皇后能压过她了,王家那几个娶进来的媳妇容貌都远远比不上。

陈尚宫神情严肃、气韵端庄,赵家娘子第一眼就注意到她了,她心中微凛,这就是四郎的阿姐?看着似乎不怎么好相处啊。

月娘看到陈尚宫也有些怯生生的,王小四先给陈尚宫介绍赵家娘子和月娘,陈司籍恭敬的行礼道:“钱娘子、赵姑娘。”赵家娘子姓钱。

陈尚宫这一行礼,让钱娘子和赵月娘都愣住了,两人下意识的望着王小四,这亲家阿姐是不是太多礼了?

王小四解释说:“这位陈尚——陈娘子是我阿姐身边的女——”王小四额头冒汗,一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陈尚宫。

陈尚宫微微而笑:“我是伺候主母的下人,我姓陈,两位称呼我陈媪就好。”

王小四、钱娘子、赵月娘:“……”三人看着气度端严的陈尚宫,怎么都叫不出那声陈媪。

钱娘子不由心中忐忑,身边伺候的下人都如此,这四郎的长姐到底是什么身份?

第206章 王小四的亲事(三)

陈尚宫领着众人往王珞休息的后院走去,钱氏来这间寺庙进香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进入这里,寻常这里都是闲人免入的。

王小四小声对月娘说:“你放心,我三个姐姐可和善了。”

“三个?”月娘吃了一惊,“你不是说你只有一个姐姐吗?”四郎平时提的最多的就是自己阿姐,她一直以为四郎只有一个姐姐,他居然有三个姐姐?

“不是,我说的阿姐其实应该算我三姐,我有四个姐姐。”王小四说,“不过我是我三姐和三姐夫养大的,跟另外三个姐姐不怎么熟悉,我还有三个兄长。”

月娘听得都愣住了,她一直以为四郎只有一个姐姐,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他说他排行第四,是家族排行。毕竟王四郎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他不是寻常人家出生,家里应该是大家族。

不过时下有不少世家子会娶寒门女,可是光看四郎平时出门都没什么人跟随,幼年又是姐姐、姐夫养大的,就算是大家族也应该不是受宠的,想来两人成亲也不会有人会反对。

四郎的继母应该巴不得四郎娶个寒门女吧?她就想等两人成亲以后,她就跟四郎住在娘家,他没有爹娘、她有爹娘,她爹娘可以疼爱他。

可看现在四郎阿姐身边仆役的架势,他们似乎猜错了四郎的身世?四郎不是那种寻常世家子?月娘神情忐忑的跟在陈尚宫身后,小手紧紧的攥着钱氏的手。

月娘担心,钱氏心里也担心,比起月娘的单纯,钱氏是早看出四郎家世不凡。毕竟他身上的衣服布料做功都是顶顶好的。月娘是她小女儿,因她自小长得好的缘故,钱氏一直存了将女儿嫁入高门的指望。

她倒不是想让女儿牺牲自己帮扶家里,她只是不希望女儿跟自己一样受苦,虽说她夫婿大小也是官,家里也有两个帮工,可她每天还是忙得脚不点地,天天卯时不到就要起身准备一大家子早饭,晚上临睡前还要考虑明天给大家做什么饭菜……

她真舍不得自己从小疼爱到大的女儿过这样的生活,因此在王四郎对女儿有情思时,她是乐见其成的,甚至还推波助澜了一番。她想过四郎家境富裕,但只想过他们可能并不仅仅只有富,还有贵……

钱氏步履沉重的跟在陈尚宫进入了寺庙内最僻静的小花园,花园里坐着三名容色出众的贵夫人,尤其是坐在中间的那位,容色之美,让钱氏和月娘两个女子都看呆了。

还是陈尚宫一声轻咳,才让钱氏回神,她慌忙拉着女儿跪下行礼:“见过夫人。”等膝盖跪地,钱氏才懵了,她怎么带着女儿跪下来了?

莫说钱氏懵了,就是王珞都愣了,她虽是皇后,可除了每年一度的宫宴外,她平时很少受人跪礼,她见钱氏呆愣愣的看着自己,忙让侍女将两人扶起来,王珞微微而笑:“钱娘子不必多礼。”

她目光落在头低的都快埋到地里去的月娘身上,语气缓和的跟钱氏叙着家常:“这位是月娘吧?长得可真好看。”王珞真心实意的赞美,她都不知道小四居然是个颜控。

王家的孩子容貌都好,但大郎、二郎、三郎的妻子相貌都只属于端正耐看,称不上美人,这月娘却是柳眉杏眸、粉面桃腮,活脱脱一个娇俏可爱的小美人。

二娘和四娘也跟着一起点头微笑,她们都没想到月娘居然这么漂亮,难怪小四会喜欢,这么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就是放在身边看着也赏心悦目啊。

钱氏闹了个笑话,脸都红了,幸好王珞给了她台阶,她顺势笑道:“您过奖了,我们家只是看得过去而已。”

这时王小四也上前给钱氏和月娘介绍自己三位姐姐,钱氏听说王小四有四位姐姐,长姐身体不好,常年在家休养,今天来得是二姐、三姐和四姐,而从小养他长大的是三姐。他家中还有三位同父异母的兄长和一位同母异父的兄弟时,钱氏总觉得这家庭似乎在那里听过,但又想不起在那里听过。

王朗和崔氏和离的事,当年在大夏勋贵间闹得沸沸扬扬,但也仅限于勋贵,离钱氏这种普通家庭差太远了,钱氏听是听过,但也就一听而过,顶多感慨这大户人家还不必上他们普通人家,大户人家常有夫妻离婚的事,他们普通人家夫妻都是过一辈子的。

等后来郑玄登基,谁都知道圣人宠妻如命,谁敢说皇后娘家的闲话,没人提起,钱氏就更想不起来了。王小四说自己父母离婚后各自婚嫁,大家也感慨过,但京城离婚再嫁的夫妻也不少,大家也没往皇后娘家去想。毕竟陈国府是什么门第?那种在云端上的人又怎么可能跟他们有接触?

钱氏就是觉得奇怪,既然王四郎有长兄长嫂,怎么今天来的只有姐姐,没有嫂子?

王珞看出了钱氏的疑惑,她对钱氏笑着解释说:“四郎是我养大的,他的事都是我操心的,所以今天才让四郎约你们过来说话。”她抬手对月娘招了招手,月娘顺从的走过来,王珞态度和善的问了她好几个问题。

大多都是她今年多大、平时在家喜欢做什么,然后再慢慢聊到女子都喜欢的服饰打扮方面,月娘一开始还很拘谨,但很快就在王珞语言带动下,渐渐放开,虽不算彻底恢复本性,但也开朗爱笑,跟王小四偶尔对视时也是落落大方。

王珞和二娘、四娘互视一眼,三人对这孩子还算满意,主因还是月娘长得好,跟王家门当户对的人家,想要找出这么好颜色的姑娘也不容易。

四郎是三人疼爱的弟弟,她们对四郎没有任何要求,就像王珞跟儿子说的,四郎是她用来承欢膝下的,所以只要他喜欢的,三人都愿意满足她。

王珞先前反对是担心门第相差太大,而月娘这孩子要是自尊心过重的话,两人婚后容易不幸福,但现在看她性情天真,行事还有点虎,王珞觉得还行,还是可以教调的。

二娘等钱氏离开后,问王珞说:“娘娘,您怎么看?”

王珞想了想道:“先让陈尚宫教她一段时间规矩,我看这孩子挺聪明的,规矩应该很快就学透,学透了规矩,就让她跟我学怎么办女学。”

王珞觉得这姑娘性子挺虎的,现在年纪还小,要是好好培养,说不定能培养出一个职业女性。女人有了事业,就不用拘于内宅,依王小四的脾气,夫妻间也不会有大矛盾了,王珞也是苦心积虑为幼弟盘算了。

第207章 王小四的亲事(四)

王珞和二娘、四娘说了一会王小四的亲事的各项事宜,见时辰不早了,三人也起身准备回家。

没想三人还没走出别院,就见一身长玉立的身影,背对她们站在院门外,二娘和四娘都愣住了,两人互视一眼,识趣的退下。

二娘和四娘不禁感慨,这么多年,圣人对娘娘是越发看重了,帝后的感情让两人十分羡慕。她们夫妻感情也好,但夫君也不可能想到在下朝后来接他们。

王珞则走向来人,“郎君你怎么来了?”虽然郑玄登基了,但王珞还是习惯称呼郑玄郎君,郑玄也习惯了。

郑玄伸手揽住她的纤腰,“来看小四的未婚妻?”

王珞点头笑道:“那姑娘长得真好,难怪小四会喜欢,我看了都喜欢。”

郑玄听到这话,就知道她是答应这门亲事了,“那我让王家和礼部去准备。”

王珞笑了笑,“不急,先看赵家是什么反应。他们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勉强。”

郑玄挑眉:“这门天上掉下来的好亲事他们还会不愿意?”

“又不是所有人家都愿意高攀的?”王珞抬头看着郑玄,“当初您来提亲,我阿娘还担心我嫁过去会受委屈呢。”

郑玄当然知道自己岳母喜欢没事瞎担心,当初她没再嫁时还常会挑拨离间,亏得自己决断,趁早把她嫁了,他轻轻一笑:“岳母现在不会担心了吧?”

“那是因为郎君好。”王珞伸手揽住郑玄的手臂,头靠在郑玄臂膀上。

夫妻两人一人低头微笑、一人仰头巧笑嫣然,美得就跟一副画一样。

钱氏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里越发心惊,她们刚从王珞出来,就发现整个寺院都没人了,钱氏心中诧异,想拉着女儿赶快走,都发现自己头上一根簪子落下了,她猜是刚在落在院子里,就带着女儿回来想找簪子,没想遇上这一幕。

如果说王珞只是气度尊贵,让人一看就身份不凡的话,那郑玄的一身气度便是凌厉的让人不敢直视,钱氏带着女儿直愣愣的站在远处,双脚不敢再向前迈一步。

月娘小脸都白了,四郎跟自己说过,他阿姐很疼他,姐夫虽说在课业上很严厉,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很疼他,小时候还时常抱着自己玩。可看到这样的郑玄,月娘再不知世事,都不觉得他这样只是有些严厉。

“钱娘子?”陌生的声音响起。

钱氏和月娘寻声望去,就见一名气度儒雅的中年男子站在两人面前,月娘立刻躲到了母亲身后,赵家条件不怎么好,可月娘怎么也算官家小娘子,被父母娇养在深闺,没怎么见过外男。

那中年男子见月娘躲到了钱氏身后,不由笑了笑说:“在下方慎行,钱娘子可是在找这根簪子?”方慎行的声音不算太尖细之声,但也比寻常男子要柔软许多,如果钱氏见过内侍的话,肯定马上能判断出这是内侍,钱氏没有,内侍这种人离她太远了。

钱氏见他手中捧着一只木匣,匣中摆放的正是自己遗落的簪子,她不由红了脸,“这是我的簪子。”也不知为何,总觉得自己这样很丢脸。

方慎行引着钱氏往她们的骡车处走去,他神态从容、钱氏举止窘迫,月娘却有些好奇的望着方慎行,这人是谁?也是四郎阿姐的侍从吗?

方慎行看出了月娘的心思,他微微而笑道:“赵姑娘,奴婢是郎君的下人。”郑玄登基以后,身边的心腹内侍依然是方慎行,没有换别人,大家都羡慕这老小子运气好,居然能伺候两任帝皇,陈敬和柳习文更多时间在王珞身边伺候。

月娘小脸一下红了,她没想到这人居然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心思,方慎行引着钱氏、月娘走到骡车前,又有几个粗使小内侍过来,替两人拿小凳子,让两人垫着小凳子上车。

钱氏浑身不自在,话说这位亲家阿姐就没有丫鬟了吗?怎么用的全是男人?

王珞身边的确丫鬟不错,她出门爱轻车简从,侍从人数不能删减,就能从丫鬟方面删减了,因此王珞今天出来也就带了陈尚宫一人,别的都是兼职侍卫的内监,刚才那么多丫鬟全是二娘和四娘带来的。

王珞身边没丫鬟,陈尚宫自然不可能离开,就让方慎行去招呼钱氏和月娘了。方慎行对钱氏笑道:“钱娘子不必太在意我们,我们都不算男人。”

不算男人?钱氏傻眼了,他这是什么意思?

方慎行笑而不语。

钱氏满头雾水的回到了家里,等看到了丈夫,她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他是太监!”

“什么太监?”赵翰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妻子。

钱氏对赵翰林说:“我们今天去见了四郎的姐姐。”

赵翰林诧异的问:“姐姐?不是母亲和嫂子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家郎君成亲是娘家姐姐做主的?四郎又不是父母双亡。

“四郎是姐姐抚养长大的,他的婚事也是他阿姐做主。”钱氏问赵翰林,“郎君,你可知京城有什么勋贵人家,家里有姐妹四个、兄弟四个,父母各自离婚,幼弟是三姐抚养长大的?”

赵翰林隐约觉得这家庭结构有点耳熟,“你问这个做什么?”

“四郎家里就是有姐姐四个、兄弟三个,他是她三姐抚养长大的。”钱氏不明白为什么是三姐,而不是长姐?不都说长姐如母吗?难道不是同母?

或者长姐是庶女?钱氏没想过王珞是庶女,她看着那么尊贵的人,也不像是庶女,庶女也不能嫁给那么气势不凡的男人为妻。

钱氏不认为四郎的三姐是妾,光看那男人对他三姐的态度,就不像是妾室,再说四郎一直喊姐夫的,侍妾的弟弟哪有资格喊姐夫?

“他三姐的夫婿看起来尊贵非凡,绝对不是寻常人。”钱氏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他们身边居然有好多内侍伺候。”

“内侍?”赵翰林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你确定是内侍?”赵翰林再消息不灵通,也是朝堂的官员,之前四郎说自己有个姐姐,父母离婚,他是姐姐带大的。世家婚姻,夫妻离婚后各自婚嫁的常见,赵翰林也没当回事,现在一细想,他怎么就这么蠢!满京城有几个姓王、又是父母离婚,幼弟是姐姐、姐夫养大的孩子?

钱氏见夫君如此,不明所以的点头:“是啊,那位领我们去骡车的人说,他们不算男人,不算男人应该就是太监吧。”

赵翰林喃喃道:“父母离婚、从小被姐姐养大……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钱氏看着脸色突然煞白的丈夫,奇怪的问:“你这是怎么了?”

赵翰林苦笑地说:“我知道四郎的身份了。”

钱氏愣怔的问:“什么?”

“四郎是陈国公世子,王皇后最宠爱的幼弟。”赵翰林摸了一把脸说:“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我们家高攀不上。”

王小四的真正身份让钱氏呆了好一会,等她回神,她不可置信的问:“你说四郎是陈国公世子?”

赵翰林微微颔首:“我早该想到的,他姓王父母又离异,京城能有几个这样的世家子?”四郎以前从未说过自己有这么多兄弟姐妹,他不离口的只有他姐姐,他们以为他只有一个姐姐,自然也不可能跟陈国公府对上。

钱氏见赵翰林嘟囔着说不结这门亲事,她不由说:“为什么不结亲?皇后今天来看月娘,对月娘可和善了,一看就知道她看中了月娘。”

赵翰林道:“王皇后是何等人?她的想法能被你看出来?她要是看上了月娘,就不会不显露身份了。”

钱氏反驳说:“她说是让我们回去考虑考虑——”钱氏若有所思:“我还奇怪她怎么说让我们考虑考虑?原来是因为四郎的身份不一样。”

赵翰林一听钱氏说,皇后让他们好好考虑考虑,不假思索道:“皇后果然和善!居然肯放我们月娘一条生路!”

钱氏勃然大怒:“你说什么!什么放月娘一条生路,这门亲事有什么不好!”

“齐大非偶你懂不懂!”赵翰林没好气的说:“王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人家王三郎一个庶子娶的都是杨家的嫡女,四郎身为陈国公唯一的嫡子,他会愿意儿子娶寒门女?”

“怎么不会?要是人家不娶,皇后会特地来见我?”钱氏这时脑子格外清晰,“四郎要是只是纳妾,就不会有今天这一出了。”

“就算娶妻也不成!”赵翰林说:“我们是什么门第?月娘去当世子夫人不是闹笑话吗?”

钱氏冷笑:“你自己当自己是笑话,我可不当我们月娘是笑话!我的女儿将来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夫人,超品的诰命!”赵翰林说的高攀不是福的话,钱氏压根不放在耳里。笑话!高攀不是福气,难道低嫁和门当户对就是福气了?

她跟这糟老头子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可她也没觉得幸福过。刚嫁人就要操持一大家子吃穿住行,上要侍奉公婆、下要照顾小的,老头子回来什么事都不管,只要袖手等吃喝就行,别的事都是她干。

钱氏厌透了这种生活,她转身正色对女儿说:“月娘,你别听你爹的。你跟王四郎是两情相悦,他都愿意为了你说动了皇后,让皇后来见你,说明他心里是真心有你的,那你就要好好伺候他。”

月娘本来被王小四的身份惊得六神无主,阿娘的话无疑犹如一根飘来的浮木,月娘不由自主的抓紧了钱氏的手:“阿娘,你是说四郎心里是有我的?”

“他当然心里有你,不然他为何要娶你为妻?”钱氏斩钉截铁的说:“他那个身份就算要纳妾,我们家能反抗吗?”

月娘摇头,她没听过王四郎,但她知道陈国公世子,那是被圣人和皇后当儿子养大的弟弟,也是皇后唯一同父同母的胞弟,这样的人就算纳自己为妾,也是她高攀了。

钱氏说:“他现在愿意明媒正娶你,还不是心里有你吗?”月娘微微点头,钱氏又说:“我们今天也见了皇后,那么祥和尊贵的人,如果你跟四郎好好过日子,好好侍奉四郎,她可能会为难你吗?”

月娘再次摇头,她无法想象皇后那仙子般的人会为难自己。

“既然皇后都不会为难你,你怕什么?”钱氏虽是小门小户出身,可女人天生在宅斗方面有天赋,陈国公夫人跟陈国公是半路夫妻,两人都没生孩子,这样的阿家就是摆设。陈国公身为家翁,也不可能去为难媳妇,月娘在家里要做的就是抓紧夫婿的心就可以。

四郎那样温柔纯善的人,只要月娘好好跟他过日子,他肯定不会有二心,只要夫妻齐心,外人想法如何重要吗?别人都只是亲戚而已。月娘要是肚子再争气些,多生几个儿子,她这地位就彻底稳固了。

第208章 王小四的亲事(五)

赵翰林说不过妻子,只得对女儿说一句:“高门大户踩地捧高、三妻四妾是常事,你要嫁了王四郎,将来受了委屈,我们也不能帮你做主。”说完便拂袖离去。

月娘回头茫然看着母亲,她今年也才十四岁,还是跟半大孩子,被父母的分歧闹得心里惶恐,她不明白明明之前大家都喜欢四郎,觉得四郎家境好、人也好,对她肯定好,怎么突然四郎换了一个身世,阿耶又不喜欢了?

钱氏摸着女儿的头:“别听你阿耶的,你嫁了别人,他也不会替你做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要是女儿过得好,娘家过来沾点福气;嫁的不好,娘家人躲都来不及,谁会在乎你?爹娘还能养你一辈子不成?”

钱氏的话就是时下大部分女人的现状,月娘并未觉得母亲说的有错,她的堂姐长姐出嫁后,在夫家受了委屈,也不见家里长辈有为她们出头,就是叮嘱她们熬,都说等熬成婆婆就好了。

钱氏摩挲着女儿白嫩如玉的手:“月娘,阿娘不会害你的,你嫁给四郎后,就好好跟他过日子,听他的话、听皇后的话,皇后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说什么,你只要笑,不要答应不要拒绝。受了委屈也忍着,再委屈还能有过阿娘这样的日子苦?”

钱氏知道自家地位跟王家天差地别,女儿嫁进去肯定会吃苦,钱氏拉着女儿来到厨房,“月娘,你看这个厨房,自我嫁到赵家开始,我一天大半时间就花在这个上面了。”

赵家也有帮佣,但帮佣每天光干粗活了,一家子吃食、每季的衣衫……都是她要每日操心的。“你阿耶说高门大户踩低捧高、三妻四妾,难道普通人家就没这些了?我们家穷着那样,你阿耶不是还有阿回?”

月娘错愕的瞪大眼睛,阿回是他们家以前的一个女仆,十几岁卖身到他们家,养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被阿娘卖了,她都不知道阿回以前是父亲的通房。

钱氏叹了一口气:“但凡男人没有不好新鲜的,四郎是个好人,好人容易多情,男人多情有多情的好处,只要你对他好,他就不会薄待你。大户人家给你受苦,不外乎就是骂你几句,骂几句不疼不痒的,你忍忍就过去了,还能有整日在家劳作苦嘛?”

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如果今日看上月娘的是圣人,钱氏怎么都不会让女儿嫁过去,但王小四不一样,他一看就是能让月娘托付终生的,“以你阿耶现在的官职,不嫁四郎,你也顶多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你这辈子也跟我一样,你要受这种苦吗?”

“我不想。”月娘脱口而出。

钱氏说:“那你就跟四郎好好过日子。”

月娘困惑的问:“阿娘,我不知道怎么好好过日子。”她以前跟四郎在一起很开心,现在四郎身份显露,她反而不知怎么跟四郎相处。

“你不知道就去问四郎,你们是夫妻,他是你的依靠,你不懂的都可以问他,他肯定会替你安排好的。”钱氏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跟男人好好相处,反正女人以夫为天,她就听四郎的话,“如果皇后愿意教你,你就先听四郎再听皇后的。”

月娘听得似懂非懂,钱氏拍着女儿的手说:“这些事我以后慢慢跟你说,你只要记得一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你立稳之前,谁来求你,你都不要理会。”

月娘吃惊的瞪大眼睛,“娘,你让我别管你?”

钱氏说:“你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你能不管我?”

月娘道:“当然不能!”

“我现在好手好脚,不用你管,等我老了,干不了活了,那会你也正经站稳了,只要手头漏点什么,就足够我过活了,你还要担心什么?”钱氏满不在乎的说,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对女儿说,“等你当了世子夫人,你那几个嫂子也会捧着我,不敢再偷懒,我日后就能轻松了。”

月娘扑哧一笑,“阿娘!”

“别笑。”钱氏轻拍女儿的手,“咱们女人生到这世上就是受苦,要是有福气的,就在娘家享受一段时间,没福气的在娘家也就是丫鬟,等嫁了人就是当老妈子的命,伺候公婆、夫婿,孩子……”

钱氏生了五男三女,夭了一男一女,别的孩子都平平安安长大了,但除了月娘,别的孩子都是她阿家带大的,孩子大了各自成亲,跟她也亲近不起来,钱氏心里最疼的就是月娘。

她就指着女儿能过好日子,女儿日子越好过,她日子也好,届时她有女儿补贴,有儿子伺候,她这辈子还求什么?钱氏美滋滋的跟女儿说着自己的想法,月娘见阿娘满脸发光,也跟着一起微笑,她喜欢小四,阿娘说嫁给小四好,那一定是好的。

钱氏以为女儿要嫁入王家后,才跟着一起学规矩,哪里想到第二天王小四登门时,听说他们家答应了亲事,下午就送了一个态度和善、举止脱俗的女官过来,王小四对月娘说:“月娘,这女官是阿姐教调出来的,她为人和善,是阿姐特地给我们选的,你别怕她。”

月娘仰头看着王小四俊美的容貌,甜甜笑道:“你送来的人,我都不怕。”她不信四郎会害自己。

王小四见月娘纯净欢愉的目光,他微微一笑,柔声说:“月娘,我会对你好的。”

月娘点头道:“我也会对你好的。”

两人到底现在连未婚夫妻都还不算,两个年轻人你看我、我看你,说了一会话,王小四便离开了,月娘则转身进入房间,跟着女官开始学习世家的规矩,她要好好跟着女官学规矩,不能给四郎丢脸。

王小四离开赵家后,缓步往陈国公府走去,自父亲被姊夫册封为陈国公后、他被册封为陈国公世子后,他就主动搬到了陈国公府跟父亲和继母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