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似乎没有。

一则,是无人有瑾宁这么好的武功。

二则,没瑾宁这般机敏的脑袋。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二可之外,只有瑾宁是女将,混入茂城,女子确实比男人好使,男人会严谨盘查,但是女子多半不会。

第496章混入茂城

最终,三个男人向瑾宁妥协了。

靖廷叹气,一番叮嘱是少不了的。

既然要入茂城,就得做好各方准备。

鲜卑茂城的方言和大周乌蛮的方言十分相似,靖廷找了一名乌蛮人过来教她们说简单的茂城方言。

这主要是应付入城时候的盘查。

瑾宁脑子机灵,语言能力很强,学了两天,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对话。

可伶也还行,可俐学不来,只能往嘴巴里吞了一包粉末,整条舌头都黑色了,嘴巴张开,若非仔细看,会以为舌头被人割掉。

接下来的就是要制造入城的路引。

这路引比较复杂,临时伪造不来,陈大侠建议,抢。

靖廷认为抢不妥当,不如给点银子买三张路引,然后控制住那卖路引的人,等瑾宁安全回来再放。

三张路引不够,还得把李良晟那一份也给买下来。

陈大侠物色了几个人,一番重金利诱,但是鲜卑人不卖,两国交战,卖路引便等同引狼入室,遇到的这几名鲜卑人都很爱国,死也不卖。

最后,还是按照陈大侠的方案来做,不卖,那就抢。

抢完,陈大侠这暴脾气一时忍不住,给一人揍了一拳。

你们鲜卑人侵占大周国土还有道理了?还大义凛然地说什么绝不当卖国贼。

那是为了和平!

既然抢了路引,自然就逼问茂城里的情况,例如监狱,衙门等地方。

三人扮作道姑出发。

鲜卑人民风开放,女子一样可以做生意,但是不扮作商人,是因为扮作商人起码得有一个小商队,毕竟这是出远门而不是城内做营生。

而道姑就合适了。

鲜卑人信道多于信佛,城中道观很多,而且道人的地位也很比较崇高,入城的时候,也不至于会被一直纠缠盘查。

救李良晟,在瑾宁心里是很不愿意的。

但是,事关大局,必须得先救出他。

此去茂城不策马而是骑驴,一路沿途设有关卡检查,可见鲜卑人十分谨慎。

三人行色匆匆,样子疲乏困倦,掩去了一身的英气,尤其可俐这个哑女,下驴之后还装出柔弱的样子需要搀扶,关卡的人没有太为难,看了路引便让她们通行。

茂城是鲜卑的边城,和乌蛮相距大概六十里。

可以不经由乌蛮进入,而是绕山边行走,都是小路,不便于行军,因此鲜卑人虽设了卡,却没有重兵布防。

很多鲜卑人都现在从小路进入茂城,因为如果经过乌蛮,盘查十分严厉,出门的人都不愿意惹麻烦,且交战在即,只想加快回家。

一路走,遇到了很多鲜卑的百姓。

他们歇息的时候,会说起两国交战的情况。

鲜卑人对此战很有信心,也对战争表示了支持。

鲜卑地处荒漠,高山多,盘地少,利江通达到茂城之后,便拐了弯走,没有进入鲜卑其他州府,因此,鲜卑的交通十分不便。

种植业不行,水路货运走不了,注定了鲜卑人只能在这片荒漠上艰难地挣扎求存。

他们觊觎大周的水土丰美,觊觎大周的繁华盛世,所以,对发动战争,他们是全国上下,君臣百姓一心的。

瑾宁越听越觉得恐怖,当全国的人都凝成一股力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着锐不可当的势头。

两天之后,抵达茂城外。

排队入城的队伍不是很长,开战之后,在外谋生的鲜卑人已经陆续回了家,瑾宁看了一下,排队的也就约莫二十来人,且分成两队,一左一右接受查验。

而城门的兵马布防却十分严密。

城门外,一左一右都各有八人持刀站立,眸光锐利地审视着入城鲜卑人。

而城门里,有一名武将策马守着,两排约二十人的兵士守着,还不算走来走去查验的城门小兵。

初步估计,城门可见的有五十人左右。

瑾宁知道,肯定还有其他布防,因为城门二楼瞭望台上,放置弓箭台。

如果身份被识穿,她们几乎是无路可逃的。

可伶有些紧张,因为她的茂城方言虽然练得还行,可有些发音不太准,若因此连累了郡主,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她站到了另外一条队伍,如果自己被识穿,便装作与郡主不认识。

一步一步地前移,终于到了瑾宁。

瑾宁手握拳头横在胸口微微躬身,见了个礼,然后取出路引递过去。

查验路引的是一名高大的兵士,鹰钩鼻,眼窝很深,眼底有锐光。

“圣姑姑从哪里回来?”他用鲜卑话问瑾宁。

圣姑姑是鲜卑人对道姑的尊称。

瑾宁按照原先准备好的说辞回答,“从乌蛮来。”

守卫想是随口地问,“乌蛮现在情况如何?”

瑾宁道:“乌蛮的大周狗官带着商人逃出城,现在洪烈将军已经占据了乌蛮,我在乌蛮之时有幸见了洪烈楠将军一眼,他骑在黑色骏马上,很威风地带兵出城去。”

瑾宁这话说得无比荣幸,笑容忍不住露出来。

守卫微笑,“是的。”

他把路引递给瑾宁,扬手放行。

洪烈楠带兵出城前去鳌头,这事在军中不是秘密,在乌蛮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可若从其他地方来的,就未必知道了。

瑾宁拉着可俐上前,指着她的嘴巴,“她舌头长疮溃烂割掉了,说不出话。”

可俐张开嘴巴,咿咿呀呀,但是发不全音。

守卫看了她的路引,也一并放行。

那边,可伶也递上了路引。

守卫问:“从哪里来?”

可伶道:“从乌蛮来。”

这话一出,可伶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咬掉。

她竟然用大周话来回答。

瑾宁和可俐本来已经在牵驴走着,听得这话,瑾宁把手摁在了腰间,她的鞭子,就缠在腰带里头。

守卫看了可伶一眼,然后走过去跟那策马的武将说了两句,随即,可伶也被带了过去。

可伶脸色微白,但是,依旧努力稳住自己,上前对那武将握拳横胸行礼,用鲜卑话道:“将军好!”

本来她发音不太准确,但是这逼到了关头上,反而说得特别准。

“大周话说得不错!”那武将居高临下地盯着她。

可伶道:“回将军,我在大周蓟州长大,十五岁才回茂城,之后就一直在乌蛮。”

她目不斜视,声音镇定。

“圣姑姑既然从蓟州回来茂城,为什么又要去乌蛮?”武将问道。

原先在蓟州长大十五岁才回乌蛮是可伶临时杜撰的,所以当武将这样问的时候,她没有办法很流畅地用鲜卑话来表达。

第497章脱身

可伶沉默了一会儿,武将已经手持长剑,眸色冷冽。

瑾宁慢慢地走过去。

兵士长矛一伸,指向了她,“站住!”

瑾宁慢慢地拔下簪子,递给了兵士,“给将军看!”

一名兵士拿过簪子,看了他一眼,与身边的几名兵士说了一句话,然后走到武将的面前,递上了簪子,指了瑾宁一眼。

武将接过来,看到上头刻着的火符,他一怔,迅速抬头看着瑾宁,瑾宁冲他微微点头,又指了一下可伶。

武将下马,走到瑾宁的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把簪子递给她,“圣姑姑慢行!”

瑾宁握拳横肘在胸前行了个礼,对可伶打了个眼色,可伶连忙过去,也学瑾宁这般行了一个礼,便转身走了。

武将盯着她们走出约莫十步遥,扬手传人,压低声音吩咐,“跟着她们,不可跟丢,本将亲自去禀报巴刺大人。”

“是!”兵士得令,迅速回了城门小屋,与几人换了衣裳快速跟上。

三人走出大概半里远,可伶才松了一口气,“妈啊,可吓死我了,我这脑子都快糊掉了。”

可俐也是吓得够呛,“可伶,你尽量不要再说话了,免得惹人怀疑。”

可伶道:“知道了,对了,郡主,我们现在去哪里?”

瑾宁步伐较快,道:“先投栈住下来。”

三人在城中寻了一家客栈,客栈比较大,连着饭馆,出入人很多。

可伶觉得不妥当,道:“郡主,我们是不是该找僻静的客栈?这里出入的人多,我们又是道姑打扮,出入肯定引人注意的。”

瑾宁微微一笑,“图的就是热闹,热闹一点不好吗?我们还能顺便体验一下鲜卑的风土人情。”

二可对视了一眼,这个节骨眼上,体验什么风土人情啊?麻溜地把人给救了,然后走啊。

三人进去,开了一个房间。

一楼是饭馆,人很多,热闹非凡,推杯换盏的食客不亦乐乎。

二楼三楼都是客栈,这算是城中一所比较豪华的客栈了,建筑有点偏大周的风格。

小二带着三人上了二楼,左转最后一个房间。

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一张大床,还有一张躺椅,三个人住就合适了。

小二提了一壶水进来,配备了鲜卑的黑茶叶,道:“圣姑姑慢用。”

“行,你出去吧,有需要会叫你的。”瑾宁打发了他走。

小二退了出去,顺势把门关上。

可伶在躺椅上睡下来,舒服地叹了一口气,“这地方真不错,自打出了京城,一路行军,又打了一场仗,累得要命,今日得好好享受半个时辰才出去。”

瑾宁却开始翻包袱了,道:“可以躺一会儿,但是不能太久,我们不能住在这里。”

可俐一怔,看着她道:“不能住在这里?那为什么我们要进来?”

“一路有人跟着我们,你们都没发现?”瑾宁道。

二可跳了起来,紧张地道:“不是吧?这么快就被盯上了?”

“那火符应该是被看出来了,这簪子是我之前套崔氏的时候伪造的,想必是有破绽,我们离开城门不久,便有四人尾随我们来到这里。”

“那我们得赶紧走了,不过,人在外面盯着,怎么走?除非大开杀戒!”可伶道。

“不能大开杀戒。”可俐看着瑾宁,“郡主可有办法?”

“当然,否则我为什么要进来?”瑾宁笑道,“现在,你们找出衣裳,我们接下来不做圣姑姑的打扮,不过,也得乔装。”

“不过,我们怎么出去啊?”可伶疑惑地问道,“这外头有人盯着呢。”

瑾宁找出衣裳之后,折叠放在床上,落下了帐幔,再出去喊小二,命他送吃的上来。

小二送了几个小菜上来之后,瑾宁给了打赏,道:“我们赶路许久,累了,吃完之后要休息一下,没有吩咐,不可惊扰。”

“是,圣姑姑!”得了打赏的小二哥急忙应道。

“快吃,吃了准备走!”瑾宁招呼二可过来。

可俐却担心地道:“这饭菜会不会下毒了?”

瑾宁坐下来,道:“不会,他们如果要杀我们,在城门就已经动手,他们不动手,只是想知道我们入城做什么,想必如今已经有人去禀报上头,所以才会命人看着我们,等到指示之前,不会下毒或者对我们出手,我们得抓紧点儿吃完就走。”

三人一顿风卷残云。

自打行军以来,吃饭就没有斯文过。

吃完之后,麻溜换衣裳,开始乔装,瑾宁扮作男儿,二可则是小厮打扮。

“我们三个人,必须轮流下去,在路安街的大路客栈汇合,你们都记住地方了吧?要不要再拿地图给你们看看?”瑾宁道。

“不用,记得了。”二可道。

“那好,我先下去,把房间开好,等你们来汇合。”瑾宁把圣姑姑的衣裳塞到了床底下,这身装扮已经不合适,露陷了。

她打开门,过道里刚好有人出来,一家几口,带了孩子,还有一位老太太,步履蹒跚。

瑾宁上前搀扶,“老人家,下楼梯仔细一些,我扶您吧。”

这句话,说都不甚准确,但是老人家耳背,听了一些,笑着道:“多谢年轻郎。”

那走在前头的夫妇回头看了她一眼,也冲她微笑道谢,他们各自抱了孩子,也不方便回头搀扶老人家。

一路下楼梯,瑾宁都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扶着老人家。

到了一楼,人声鼎沸,来往杂乱,瑾宁一副怕人家推搡到老太太的样子,扶着她就往外走。

门口,一左一右守着两个人,做寻常百姓打扮,瑾宁扶着老太太从他们身边走过,一点都不引人注目。

出了客栈的门,瑾宁与老太太站在远处等那夫妇抱着孩子过来,便转身走了。

瑾宁顺利脱身。

她直奔大路客栈而去。

因两国交战,这里几乎没有大周人,因此住店也不需要路引了,尤其是小客栈,基本不讲究。

瑾宁顺利开了房间,且要的就是二楼靠街的位置,躲在窗后盯着路上,看有无可疑的人跟上来。

第498章击杀

没多久,二可陆续到来。

瑾宁一直盯着,发现二可也无人跟随,那就是暂时安全了。

二可自己开了房间,就在瑾宁的隔壁,让人感觉她们三人不是一块的。

晚上,等客栈都安静下来了,她们才聚在一块,分析情况。

“茂城设有牢狱的地方只有三个,从大图上看,分别位于东南西三个方位,所以,我们明天分头行动,在这三个地方的附近蹲守,尽可能地接触到交班的牢头或者狱卒,打听里头的情况。东南向三个方向,你们各自选。”

可伶可俐分别选了东南两个方向,瑾宁则去西方。

瑾宁再叮嘱道:“如今茂城的大将军,是洪烈麾下的巴刺将军,此人十分精明,狡猾,他有可能猜测到我们入城的原因,所以,我们打探清楚之后,要马上汇合,实施营救,千万不可能单独行动。”

“好,知道了。”二可应道。

“都去睡吧,养精蓄锐!”瑾宁打发她们回去。

“那郡主也早些休息。”二可下去了。

瑾宁和衣躺在床上,鞭子放在床头,入城的时候不能带武器,这鞭子在腰带之下,只要不搜身,基本不会发现。

她心里是很复杂的。

救李良晟,这对她来说,像一个笑话。

但是,却又不能不救。

两军一旦对战,李良晟死不足惜,但是,却绝对会拖累了大周军士。

和李良晟一同来的,还有他的舅舅。

瑾宁猜测,那些人已经全部死了。

他们的作用不大,不可能要挟到大周的任何一人,留着无用。

这般静谧的夜,其实杀机四伏。

越是这样的时候,瑾宁越不能安静下来。

她心里甚至闪过一个疯狂的念头。

李良晟活着,在敌人的手中,对大周军会造成威胁。

但是,如果他死了呢?

一个死人,会激起大周军对鲜卑人的愤怒之心,用复仇的心情来打这一仗,胜算高很多。

李良晟死,对于大周,百里无一害。

她一直认为,自己对江宁侯夫人的恨意超过了李良晟。

但是,其实不是,在这一刻她心底涌现出前世的那一幕,她对李良晟恨之入骨。

夫妻一场,他的淡漠,冷酷,绝情,无一不诛心。

他杀的,是他的结发妻子,是他的孩儿,他虽不是下手之人,但是他其实比任何人都可恨。

他与她成亲,是被强迫的。

若是这样,只一味冷落或者休妻便是。

为何要利用她为他建功立业?

他的骄傲,他的自矜,为什么在功劳面前,全然不见?

甚至她想,如果前生成亲之前,他说无法跟她共度余生,她会成全他。

可他没有这个勇气违抗父亲的命令,他怕世袭之位,会给靖廷抢了去。

哪怕是今生,他依旧懦弱,他大可以说一声不娶,而不是与长孙氏和长孙嫣儿整那些粗陋的把戏羞辱她。

出征之前,她说服自己,这都是前生的事情,不是在今生发生过的,她可以憎恨他们,但是没有报复的必要。

可那是对江宁侯夫人。

不是对李良晟。

她一直压着这份愤怒,说服自己好好过今生。

可如今,在这静谧的夜里,她想到竟要用自己的生命犯险去救他,她觉得千般不公,也激发了心底的恨。

显然,如今杀了他是最好的选择。

李良晟完全没有实战经验,逃跑的经验也不见得有,就算最终顺利救了他出来,逃走的时候也会被他拖累。

想起他那公子哥儿的性格,瑾宁心里就一阵来气。

前生第一次出征,他从京城一路抱怨,足足半个月,没有停止发他的哥儿脾气。

逃亡,会比行军更艰辛,他真的会拖累人。

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虽然知道不理智,可心头的恨还是剧烈燃烧。

是杀,是救,至今她也没有得出一个最终决定来。

子时过,瑾宁才勉强入睡。

只是梦里刀光剑影,一场恶战,总是会梦到前生回江宁侯府里的那一幕。

醒来,是浑身的冷汗。

天色还没彻底亮,静坐窗边好一会儿,才看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太阳出来之后,她穿衣打扮整齐,便开始出发。

她不和二可打招呼,直接就走了。

她出门没多久,二可也先后出发,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向走。

第一天蹲守,三人都无功而回。

牢头和狱卒交班,并非是从大门出入的,而是另外有小侧门出去的。

瑾宁等了一天,还没叫交班的人出来,便在附近转悠了一圈,竟发现后面有个小侧门,写着狱卒专门,她才知道蹲错了。

晚上行事不方便,她先回了客栈。

晚上与二可交流了一下,翌日再蹲守。

这一天,总算有收获了。

有三名狱卒从里头出来,瑾宁咬着一个包子就上前,“三位大哥等一下。”

三名狱卒见被人拦住,打量了瑾宁两眼,其中一人问道:“什么事啊?”

瑾宁赔着笑脸说:“是这样的,我大哥在里头,我能不能送点饭菜进去?”

她说着,就往其中一人的手中塞银子。

银子这个东西,六国通用,可兑换成他们的铜钱。

这银子还不轻呢。

三个狱卒客气了点儿,问道:“你大哥犯什么事啊?”

瑾宁苦兮兮地道:“就是偷了点儿东西。”

“小贼?那何金是吧?”狱卒想起来了,是那小贼。

“是,是何金!”瑾宁连忙道。

“今日是送不成了,明日一早来吧,就在这里等我们就是。”狱卒冷道。

瑾宁大喜,“多谢大哥,多谢大哥,明日见着,还有孝心。”

说着,她拍了自己的袖袋一下,里头银子叮当响。

方才说话狱卒道:“那行,明日记得来,备下饭菜,莫要耽误太久。”

其中一名狱卒拉过说话的那人,在一旁轻声细语。

瑾宁竖起耳朵听,听到他说什么大周狗之类的,问怕不怕。

瑾宁警觉起来,李良晟是在里头吗?

本打算明日进去看一下的,如果说李良晟真的在里头,那干脆明日就营救或击杀。

不过,得确保李良晟在里头。

她眼珠一转,道:“三位大哥放心,我不会乱走乱看的,更不会出去说里头有一个大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