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云翼也很低调,一共就带了四个随从,似乎已经等候多时,看见沈青桐,忙就策马迎上来。

“王妃!”

沈青桐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只回头对赵凛说:“谢谢你送我到此处,前面马上就是大越境内,你们国境也不太方便,而且师兄那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善后,想必也正需要人手,你就先回吧!”

“是!”赵凛也不坚持,拱手道:“那王妃您自己多加小心!”

“嗯!”沈青桐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赶在他转身之前,就又赶紧说道:“我怕这期间京城里会有什么变动,所以就把赵刚他们留在京城了,等回京之后我就遣他们回去,不过墨玉和墨锦那两个丫头我要多留一阵!”

这都是她和裴影夜之间的事,赵凛也不逾越,直接应下:“好!属下会转告陛下知道的,王妃保重!”

说完,又和云翼各自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招呼了,然后就调转马头原路返回了。

沈青桐回头目送他走远。

这一次着急赶路,她不能坐马车,就换了男装,跟着赵凛他们一起骑马赶路,所幸她的骑术并不差,再加上有裴影夜准备的良驹,这一路上倒也算顺当。

一直目送赵凛一行走远了,沈青桐才从远处收回目光,策马走到云翼面前。

云翼挠挠后脑勺,咧嘴一笑:“王妃!”

沈青桐微微吐出一口气,心中了然:“王爷让你来接我的?”

“是!”云翼痛快的承认,“您出京城那天王爷就来了密信,说是您近期要去北魏一趟,因为不确定您的归期,就让属下随时注意着了。这阵子王爷还在南境,战事繁忙,他顾及不到这边,就说如果王妃您比他先回来,让属下在此接应,暂时先安顿您一下!”

沈青桐终于听出点儿头绪来了:“前段时间你就一直在这附近?”

云翼又咧嘴笑了下,没承认也没否认。

沈青桐略一回想前面发生过的事,心里立刻就将真相猜透了七八分,虽然说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但——

依着西陵越的为人,这样的事他的确是干得出来的。

原来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顺水推舟的在布局了。

既然他思虑如此长远,再推演下去,沈青桐对他现在的处境反而相对的放心许多——

他连这边都一早开始动手布置了,定国公那么大的一个麻烦杵在那里,他也不可能全无防备的。

沈青桐定了定神,这一路悬着的心慢慢的落了下去几分。

她缓缓的吐出一口气,冲着云翼一扬眉:“京城里还没有人知道我来了北魏吧?”

云翼道:“就算现在不知道,北魏国中这么轰轰烈烈的闹了一场之后,消息应该也很快传回去了。”

沈青桐道:“魏皇那边会帮我掩饰,他会做出我一直留在魏都的假象。王爷这边是怎么安排的?我能去找他吗?”

云翼道:“战场凶险…泗水县城里属下已经布置好了院子,请王妃先过去,属下一直听着王爷那边的消息呢,一旦王爷凯旋,会第一时间送您回京的。”

沈青桐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她也知道自己就算赶到战场那边也未必帮得上忙,甚至还有可能给西陵越拖后腿,反而是这里——

应该是怎么也不会有人想到她会一个人隐身在泗水县城中的。

“那好!进城吧!”沈青桐颔首,示意他带自己进城。

云翼这次做事还是很小心的,他出来接人,为求方便,自然是几个人轻装简行骑马的,但是在城外的一个岔路口旁边的小道上去提前准备了一辆半旧的马车。

沈青桐上了车,他们几个乔装成家丁,赶着马车进城。

泗水县城里的给沈青桐安排的住处是一个二进的小院子,里面丫鬟仆人都准备好了,并且外松内紧,安排了二十多个暗卫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守在暗处。

沈青桐倒是不担心老皇帝和西陵丰那些人会发现她人在这里,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休息了一晚上之后又写了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一方面通知赵刚他们回北魏,另外又把墨玉和墨锦两个丫头给召了来。

云翼一般不在这边,都是隔几天才过来看一眼。

他本来就缺心眼又大线条,肯定不指望他来帮着置办些什么用品,倒是院子里的管事婆子十分周到,把什么都想到了。

沈青桐无事可做,静下心来便细细的问了他南边南齐边境上的问题,这才知道,原来当初赶在齐崇回国之前,齐岳的生母周贵妃就伙同联合了部分朝臣,以休养为名把皇帝劝到了行宫小住。南齐的皇帝本来就昏聩又沉迷酒色,太后当权,他几个月不上朝也是常有的事,太后也没当回事,等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行宫那里早就人去楼空了。虽然只是个架子皇帝,那也到底是皇帝,太后按住了消息,没让外传,等齐崇回国之后,这位南齐太子大约是被卫涪陵刺激得不轻,回国之后一改往日里对太后抵触的态度,甚至是有点半胁迫太后,祖孙二人统一了意见,直接决定放弃皇帝,可是皇帝驾崩的诏书还没发出去,皇帝和周贵妃等人却在数十里外竖起一面大旗,打着要讨伐“乱臣贼子”的旗号,联合了几个州县的驻军起事了。

他们那边有皇帝坐镇,自然是一呼百应。

太后和齐崇把控朝廷,周贵妃和齐岳挟天子以令诸侯,双方对峙起来。

卫涪陵还是相当有心计的,知道齐崇和西陵越和沈青桐关系匪浅,他们后面就是大越境内,她怕腹背受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建议齐岳率先对大越用兵,拿下两座城池,借着地势的关系,得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关卡作为背后的屏障,同时集中全力对付朝中的太后和齐崇。

这一场战事一起,就打得如火如荼。

虽然齐岳在文韬武略方面都远不及齐崇,但是他手里握着皇帝这张王牌,相当的有优势,双方互不相让,竟是打得十几艰难。

西陵越紧急往南境夺取失地,但是那个地方南齐人恰到好处的守住了天险屏障,他要攻克也不是十分容易,再加上因为战乱,附近山头上落草为寇的一些“匪徒”顺势而动,也屡次造成了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场战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进了腊月,天气渐渐的冷了,眼见着年关将近,士兵们也有点儿无心恋战,再加上天寒地冻,要安抚附近刚迁徙过来的失去家园和土地的百姓,西陵越就只能暂缓战事,先安抚百姓,一边安排着想等了过了年,开春再说。

沈青桐在泗水县里,为了不想暴露行踪,几乎是足不出户。

北方的冬天分外寒冷,腊月的最后几天,鹅毛大雪连着下了几天,院子里虽然有仆从们每天不断的清扫,也是转眼就要落一层,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天气才慢慢放晴。

隔着院墙,能听见外面家家户户准备新年的热闹。

沈青桐裹着厚厚的大氅站在廊下,看仆从去打屋檐下的冰凌。

墨玉从屋子里走出来,叹了口气:“这个年,王爷回不来,看来王妃得一个人在这里过了!”

沈青桐笑了笑,手隔着厚重的大氅笼在腹部上,淡淡的道:“也不算一个人!”

第447章 喜事

墨玉低头看她的肚子。

还不到两个月,还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墨玉想想也还是略有几分后怕:“好在是之前没出什么事。”

扪心自问,其实回想自己千里奔波往北魏走的那一趟,沈青桐也是捏了一把冷汗的。

虽然她没想到一个新的小生命会这么迫不及待的到来,但哪怕是念及对上一个孩子的孩子愧疚,她也是毫不犹豫的想要竭尽全力将这个孩子维护好。

不为别的,只为了她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

墨锦从屋子里出来,塞了个刚暖好的汤婆子给她。

沈青桐拢在大氅底下,双手抱着,暖融融的感觉飞快的染遍全身。

她问:“南边这两天有什么新消息吗?”

“暂时没听说!”墨玉道:“这天寒地冻的,又赶上年关,士兵们都无心恋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战事怎么都要拖过明年开春去了。”

沈青桐笑了笑:“是不急!”

墨玉琢磨了一下,立刻就领会了她的话里有话,递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王妃这是什么意思?一开始您不是还担心定国公会趁机给王爷使绊子吗?这场战事,难道不是越快结束越好吗?”

沈青桐道:“他就算是再想使绊子,也不敢公然挥军和朝廷的军队动武的,最多就是暗中做做小动作,一开始担心,是怕王爷那里没防备,别吃了他的暗亏。”

对西陵越,她还是放心的,只要他有心防范,那么定国公就算想要暗算他,也并不容易得手。

“这场战事,说到底症结锁在也只是因为南齐的内斗和他国中的夺嫡之争,齐岳最大的敌人和目标还是齐太子齐崇的,咱们这边无关痛痒,暂时先缓一缓,但齐崇为了尽早稳定国政和人心,却肯定是会不遗余力的争取速战速决的,等他那边肃清内忧,届时他国中因为刚刚内耗,必定也经不起外战的,派人议和和归还城池是必然之举。”

墨玉恍然大悟——

她家王妃和王爷这是在等着捡漏呢!

“可是——”她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王爷那边一直拖延,朝中越皇陛下不会不高兴吗?”

沈青桐冷嗤一声——

皇帝恐怕不只是不高兴,趁着这个机会,宫里弹劾西陵越的奏章只怕已经比山高了。

那边战事一直拖延无功,西陵钰暂时不上朝参与政事,西陵丰能不借题发挥?

“山高皇帝远!”沈青桐道:“安王和裴影鸿私底下有过一次谈话,他应该知道齐太子受了我的恩惠,他现在弹劾王爷是一回事,但绝对不会往自己的手上招揽烫手的山芋,所以现在至多也就是让老皇帝对王爷不满,那里的兵权却肯定暂时不会换人去接手的!”

现在南齐那兄弟里打得如火如荼,战局一天一个样,谁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或者是什么时候就出结果了。

万一最后是齐崇赢了,那么南境主帅是西陵越的话,但冲着这份人情面子,他也得把两座城池归还,好好说话,但如果是换了西陵丰或是别的什么人去接手的话,那就未必了,虽然在国内损耗严重的情况下,齐崇未必还想再和大越起干戈,万一兵权被夺,西陵越为了增加夺位的筹码而要求与他合作呢?

而如果最终南齐方面是齐岳取胜,西陵丰等那时候再建议更换南征主帅也不晚,并且还更保险一些。

墨玉对这其中深远的弯弯绕绕并不十分理解,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想了想,感慨道:“这两年是真不太平。”

北魏叔侄争位,南齐兄弟内斗,大越更不用说了,父子兄弟窝里反,更是明里暗里打得不可开交。

但好在北魏朝中经过裴影夜这两年明里暗里的使劲,总算是把摄政王留下的残局收拾得差不多了。

至于南齐,虽然沈青桐更看好齐崇,不过千里之外,那并不关她的事,她也懒得关心。

在廊下又站了一会儿。

北境天寒,小半个时辰下来,手里汤婆子就渐渐地冷了。

“又阴天了,不过看着样子,年前应该不会再下雪了!”墨玉道:“外面天凉,王妃进去吧。”

“好!”沈青桐把汤婆子递给她,转身往里走。

廊下有些浮冰,她脚下就格外小心,低着头慢慢地走,等跨过门槛进了门,方才转头对墨玉道:“前两天让你送的信送出去了吗?”

“已经交给云翼了,他应该已经差人去送了!”墨玉道,说着就又皱了眉头,盯着她的肚子道:“王妃您也是的,知道王爷在战场上,这消息也不瞒一瞒,省得他记挂着您还要分心。”

沈青桐笑了笑,打着哈哈道:“这不是要过年了嘛,总归得添点儿喜气。”

这一次诊出有孕的消息后,沈青桐吃惊归吃惊,却一开始就没动别的心思。

上回出事之后,西陵越患得患失的厉害,经过这些事,她也是看出来了他要将她留在身边的决心。

有生以来,沈青桐只在自己父母的事情上钻过牛角尖,她也不去过分的矫情。

本来上回闹翻,她也不是冲着西陵越的,虽然因为常贵妃和皇帝的事,现在对他们议论的声音不少,可既然西陵越执意不放手,她也就懒得再一意孤行的去和他为难了。

他不惜一切的还想要她,而她其实也不排斥和他在一起,尤其——

她也是真的不愿意再看到他为了自己的事情去挣扎痛苦了。

因为不能出门,这个年沈青桐就过得相对冷清了,不过她从来就不是个爱热闹的人,所以倒也不觉得怎样。

本以为南边的战事可能要拖到春日回暖,却不想年关刚过,那边的战事就提前结束了。

结果在意料之中,南齐皇帝驾崩,太子齐崇继承大统,就连一直垂帘听政的太后都隐退于朝堂之外了。

齐崇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朝臣百姓,随后为了表示友好,主动归还了之前被齐岳攻下的两座城池,派出使臣前往大越求和。

正月初九,捷报传来。

初十,沈青桐一行就踏上了回京之路。

第448章 风波动荡

天寒地冻,路上不是很好走,沈青桐也没有勉强,所以走得很慢,一直走了十多天。

云翼没跟着回来。

但得知她怀了身孕之后,西陵越不放心,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揣测怀疑,他没敢让云鹏过来,而是另外又派了四名心腹的暗卫过来。

之前北魏宫廷之中动荡的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和西陵丰等人都以为沈青桐是瞒天过海被西陵越送去了北魏京城暂避。

那里不是大越的地界,又有裴影夜全力相护,他们鞭长莫及,谁都束手无策,渐渐地也就打消了在沈青桐身上再做手脚的打算。

沈青桐这一行仍是乔装成从外地回京省亲的人家,走了十二天才与京城遥遥相望。

当天夜里,一行人在小镇上的一家客栈落脚。

临睡前沈青桐仍是询问西陵越那边返京的行程:“今天有新的消息吗?从时间上算,他那边应该是两三天以前就已经抵京了吧?”

“没有呢!”墨玉道,把她刚用完的汤碗收走:“这些天咱们一直在赶路,居无定所,所以接收消息不太方便。不过前面眼见着就是京城了,应该是没什么事的,否则这一路上是不可能一点动静和迹象也不露的。”

如果京城那边真的有什么局势上的大变动,这两天他们也偶有遇到从京城出来的行人,并没有听到任何不利的消息。

沈青桐想想也是,就没再说什么。

和客栈的房间小,夜里只能留一个人守夜,刚好墨玉身体不太舒服,晚上就由墨锦留下来陪着沈青桐的。

大冬天的,这屋子里又只有一张床,两个人就睡在了一起。

沈青桐睡在里侧,墨锦睡在外沿,枕头底下放着从不离身的短刀。

因为怀孕了,这段时间沈青桐格外的疲乏,再加上赶路辛苦,夜里就睡得有些沉。

可墨锦的警惕性很高,下半夜突然听到一点细碎的动静,当即抓了短刀在手,悄无声息的掀开被子下了床。

她谨慎的朝门口挪去,还没等挪到门边,门栓就被人从外面挑开。

墨锦于是想也不想的直接提刀刺过去。

门口那人却居然很警觉,身形一侧,居然就堪堪的给他躲了开去。

墨锦是暗卫出身,伸手相当不俗,一刀刺空,她甚至都没有收招,反手往回一拉,又补了一刀。

那人似乎早知道她不好对付,同样也不硬拼,又是顺势后撤半步,抬手去擒她的手腕。

因为刚刚过完年,有许多回京探亲的人出京,这客栈里住了不少人。

墨锦见对方是一个人,未免闹大了暴露行踪,就没喊人,奇怪的是拿人也没声张,两个人来回走了两招,里面床上的沈青桐却已经被惊醒。

“墨锦,住手!”她低声的喝止。

墨锦微微迟疑。

这时候,隔壁的墨玉也听到了动静冲出来,一边掏出火折子,看清楚来人,她也是一愣:“王爷?”

西陵越穿了身藏青色的便袍,身上什么也没带,只是因为赶夜露过来,带了浑身的寒气。

他松开墨锦的手腕。

墨锦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就进屋去点灯。

西陵越直接命令墨玉道:“去让他们收拾准备一下,马上走!”

“是!”墨玉没问原因,直接就答应了。

西陵越举步进了屋子。

墨锦有些局促。

沈青桐看她一眼,道:“你也先出去吧!”

“是!”墨锦带上门走了出去。

沈青桐坐在床上没动。

西陵越走了过去,他也没碰她,直接拉起被子将她裹严实了。

因为怀孕,沈青桐这段时间格外小心,虽然胃口不好,但补品什么的也都强迫自己吃,她把自己养的很好,一眼看上去就气色不错。

西陵越坐在床边,伸手去蹭了蹭他的脸。

他赶了半夜的路,虽然衣物上沾了很重的寒气,手掌的温度却是火热的。

“还好吗?”他问。

“嗯!”沈青桐点头,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你怎么没在京城?大晚上赶过来,是出什么事了吗?”

西陵越脸上表情没什么大的改变,却也没瞒她,如实道:“我一开始就没跟着队伍一起返京。”

沈青桐更奇怪了,眉头紧皱着看他。

西陵越道:“有人已经率先发难了,三天前南征的军队回朝,刚在城外驻扎下来,宫里就有禁军带了父皇的口谕过去,打着龙心大悦看,犒劳军三日的幌子,要变相的将我软禁在军中。”

“他们要控制你?”沈青桐也跟着倒抽一口凉气:“到底怎么回事?你刚从南方战场上下来,即使城池收复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你才刚回京,他就明目张胆的软禁你?”

这样的过河拆桥,明显不妥的。

西陵越的唇角勾起一点微冷的弧度,也不怎么在意的道:“西陵丰以为你人还在北魏,他说服了父皇,趁着年前北魏刚刚经历一场浩劫的机会对北魏用兵,趁火打劫,父皇怕我站出来反对阻止,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我控制起来了。”

南征的军队才刚回朝,他们却巧妙的抓住了时机,当机立断的就对西陵越采取了行动,这说明这件事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皇帝和西陵丰都一早就计划好的。

西陵越道:“按照正常的速度,攻打北魏的密旨昨天就应该已经到达北疆军中了,不过路途遥远,云翼那边暂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回来。”

沈青桐倒是不担心北疆方面的问题,只是皇帝和西陵丰这么明显的站在了统一战线,她现在更担心的反而是朝中的局势。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飞快的将整个事情串联起来想了一遍,沈青桐问。

西陵越笑了笑,有些神秘也有些古怪。

沈青桐狐疑的盯着他,然后西陵越才又抛出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安王自请亲往北疆军中督战,今天一早已经领五万精兵出发了。”

西陵丰是个文人,他做主帅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堂堂大皇子,亲自前往监军却很能鼓舞士气。

可是,只看西陵越的这个表情,沈青桐就十分笃定的知道,这件事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

第449章 回来就好!

上次沈青桐一怒之下借齐崇的手去杀了沈和,那件事西陵越知道,却没过问。

她一直以为他只是没插手,直到这次她从北魏回来看到云翼在边境出现才突然发现不对劲,后来她问云翼了,云翼也没隐瞒,上回她让齐崇的人去杀沈和,西陵越紧跟着就派了云翼带人暗中赶了过去,等齐崇的人一得手,他的暗卫就迅速将军中沈和的人和皇帝的人全部处理掉了。

本来在军中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大换血,是不太可能的,但显然西陵越在这方面早就布局好了——

之前他在北疆坐镇与北魏梁王对阵的时候就已经虏获了军心,并且也在军中培养并且留存了自己的心腹力量,再加上当时战事上面大获全胜,他这个主帅在士兵中间本来也就是有威望的,这所有的因素积攒起来,就将一件看似绝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沈和死后,整个北疆的驻军其实已经完全落入了西陵越掌控当中了,不仅没有在军队中引发动乱,甚至连消息都封锁全面,朝廷方面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

就算皇帝当时也很谨慎,特意叫人查看,又派遣了心腹过去做监军,并且这位监军也尽职尽责的定时传信回京去禀报驻军的状况,可云翼一直在北疆军中,在暗卫的控制下,山高皇帝远,那位监军也完全无可奈何。

这件事,西陵越偷梁换柱,在衔接上可以算是做得天衣无缝了。

现在西陵丰鼓动了皇帝对北魏宣战,并且亲自带人往北疆支援战事——

西陵越在军中做的手脚,他不太可能知道,如果知道了,也不可能指头落网往北疆军中去。

甚至于——

“确定安王是往北疆去了吗?”沈青桐问。

西陵越摸摸她的头发,面上表情平淡得很:“可能性不大!”

沈青桐也不觉得他会去北疆:“但是现在他手上有了可用的兵力。五万人,不多,但在某些关键的场合,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两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各自心领神会。

西陵越进屋有一会儿了,身上的寒意散得差不多了,他拿过旁边沈青桐的衣裳帮她穿戴:“不仅仅的这次他借机从父皇手上抽调的五万人,这些年他在封地,自然也经营有他自己的势力,如果孤注一掷的话,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沈青桐配合他,飞快的穿戴整理:“那我们呢?回京城吗?”

“嗯!”西陵越点头:“不叫他看见一网打尽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出手的,既然他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趁这次的机会,我们也收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