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明德帝下退位诏书,移居承乾殿。

五月初,三皇子登基,改元为天福。

天福二年,三月。

扬州城又是一年春好处。

那场宫变已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可对于扬州城的百姓来说,谁当皇帝对他们影响不大,只要动乱别波及到他们这里,扬州城照样是一派烟柳繁华。

沈晚对镜剪了剪额前的刘海,大概至能浅浅覆盖住眉毛处方止住。搁下剪刀,她靠近了铜镜,仔细看了看眼角下方,之前那条一寸见长的疤痕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如今已变得很浅很淡,稍用些胭脂水粉便可遮盖过去。

又拿起眉粉给两侧脸颊处打了暗影,让整张脸看起来更瘦削些。透过镜子再看了看裸露在外的皮肤,因她每日坚持在外头晒个最少个两时,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现在的皮肤已不似从前的娇嫩白皙,自然是黑了不少。再次看向镜中那张脸,与之前便不大相同了。

沈晚便收回了目光。拉开抽屉拿出一摞书稿,再将剪刀等利器放在抽屉里锁好,她回头看了眼还在床榻上翻着书页的英娘,轻声嘱咐道:“英娘,娘有事要出去一会,你在家乖乖的,不要下床到处乱走,听见没有?娘马上就回来。”

英娘仰起脸乖乖的点了点头:“好的娘。”说着又低头去翻书页。

刚过两周岁生辰的英娘,在沈晚眼中是异常早慧的。不知是不是源自书香门第的缘故,英娘性子沉静,自打小就鲜少哭闹。尚小些时,除了吃喝拉撒会有些动静,其余时间大抵是睁着黑珍珠般的眸子自顾自的玩着手指;待稍大些,沈晚为了方便教她读书认字,便将动物植物花草等画了小像,下方写上名字,订成一册教她辨认,自此英娘便对那小册爱不释手,便是睡觉时也要将小册放在枕边闻着墨香方可入睡。瞧着甚是乖巧可人。

拿着一摞书稿,沈晚便锁了门要往墨香斋的方向去。不成想刚一转身,一抹鲜亮的红色不知从哪冷不丁窜出来,吓得沈晚头皮都发麻了一下。

那厢也被唬了一跳,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吓着你啦?”

沈晚揉了揉太阳穴缓了缓情绪,然后绕过他,脚步不停的超前走去。

孟昱奕这个二世祖,她真是受够了他。

偏的他不依不饶,几步追上来,非要赶在沈晚跟前转了个圈:“你倒是看看小爷我啊?你都没见着小爷今个有什么变化吗?”

沈晚不得不停住脚。抬眼大概一扫,她狐疑:“你一身大红的,是今个大婚吗?”

一股怒气直冲孟昱奕脑门,气得他脸色忽白又忽红。

“你是不是瞎!”

“还烦请让开些。”

孟昱奕侧身让开一条路。

沈晚快速移步走开。

不消一会孟昱奕又跟了上来,锲而不舍的问:“你不觉得小爷一身绯衣特别彰显那盖世英姿,像极了那傲然立于天地间的悟空?”

沈晚加快了步子。

“话说,那《悟空传》的结局是啥呢?那悟空最后怎么样了呢?他反抗成功了吗?他……”

沈晚耳边的嗡嗡声一直持续到踏进墨香斋那刻。

墨香斋的里间,冯茂接过沈晚手里的稿件,大概看了遍,点了点头,便取了一百两银票递交给沈晚。

沈晚接过叠好放于袖中,也颔首示意了下,刚要如往常般转身离开,那冯掌柜的突然叫住了她。

沈晚疑惑的回头。

冯掌柜的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开口问道:“不知郁娘子下个话本中可否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见沈晚面露不解之色,冯掌柜苦笑道:“郁娘子可知外头都唤您什么?都唤您为毒悟空。三个话本,三种悲惨结局,实在是……实在是让些心软的娘子哭的肝肠寸断,已有些娘子的相公扬言若在下的墨香斋再敢接毒悟空的话本子,便要砸了墨香斋的招牌……在下实在是为难啊。”

要说她的话本在扬州城内也甚是畅销。情节跌宕起伏,看的一群痴男怨女们是如痴如醉。刚开始翻看时,娘子们是当成一苦尽甘来的言情话本来看的,而男子们大都是当做一建功立业的穷小子逆袭的励志话本来看的,谁都是打着大团圆的结局往后翻去,哪个能想到书页的最后一句简直能令他们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瞎?!

沈晚心下莫名一叹。

痛,大抵是因她无情戳破了世间男儿虚伪的一面罢。

转而看向冯掌柜的,轻声道:“无事,若掌柜的为难,此厢交易就此中断便是。”说着,便要去掏袖中的银两。

冯掌柜的忙摆手:“别别,此件小事不足为患,在下能处理好。郁娘子要记得常来光顾啊。”外头那些娘子哭归哭,那些男儿们骂归骂,可只要毒悟空一出新书,他们买书的速度却是比谁都快。

沈晚轻笑一下算是应下,便转身离去。

孟昱奕疾步紧跟:“你放心,只要小爷我一日在扬州城,别人就休想找悟空的茬,谁要是敢说你半句不好,小爷我……”

“冯掌柜的,”沈晚停住脚,回头看向冯掌柜:“能不能烦请掌柜的让令公子就此打住,莫要步步紧随?实在是守寡在身,不便与外男走得过近。”

冯掌柜的黑着脸将孟昱奕拖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木有二更了……

第74章

这场政变中,要说哪个人的结局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那就莫过于是原兵部侍郎顾立轩,也就是如今皇宫内院的顾公公。

霍相大人扶持三皇子顺利登基,之后整个汴京城便陷入了一片腥风血雨的清算中。可哪个心里都明清,这场清算名义上打的是清算叛军,但实际上又何尝不是清算政敌?

而顾公公作为叛出霍党的头号政敌,众人原以为他此厢完了,少不得被那心狠手辣的霍相千刀万剐了去。没成想都天福二年了,人家顾公公不但好生生的活着,还异常顺利的干掉了皇宫太监头子吴桂,一跃登上了太监总管的宝座,成了如今圣上身边的红人。

此刻已是日上三竿,本该是上朝的时刻,天福帝却在寝宫左拥右抱,纵情声色,好不快活。

怀里美人抬起削葱根般的手指,万种风情的剥了颗葡萄送到了天福帝嘴边,天福帝就势张嘴,连葡萄带着那葱白的指尖一块含住。看着那美人媚眼如丝的娇嗔,天福帝享受的眯起了色眯眯的小眼,心下满足的喟叹,这才是帝王该享受的日子啊。

似突然想到了什么,天福帝觑向不远处杵着的顾立轩,干咳两声,方慢腾腾的开口问道:“朕上个月不就发诏书令各地征选美人入宫吗,怎么还没到京啊?”

顾立轩趋步近前,躬身道:“回圣上的话,快了,最迟不过十日便可到汴京。圣上福气无疆,奴才可是听说了,来的这批美人可有几个是天香国色呢。”

听到天香国色四字,天福帝两只色眼简直能冒出实质绿光来。

“好,好,你这差事办的极好!要到时候真如你所说,有那天香国色,朕就赏你,赏你……”天福帝突然清醒了过来,这顾公公一家还在奉相命讨饭呢,他这厢要给那顾公公赏赐,岂不是明晃晃的跟那霍相对着干?

见天福帝支吾了两声‘赏你’之后就没了下文,顾立轩忙跪下道:“为圣上办事是奴才的本分,圣上要是因此而赏赐,岂不是折煞了奴才?”

天福帝满意他的识趣,一挥手就让他出去候着了。

顾立轩出去不大会,就听寝宫里隐约传来那迫不及待的啧啧亲吻声。

顾立轩垂眸掩下眼底阴翳之色。

转头看向旁边的小太监,顾立轩一撩浮尘,眼神示意了下寝宫内。

小太监会意,忙躬身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顾立轩遂悄悄离开了养心殿,径直往太上皇所在的承乾殿而去。

刚走到承乾殿,恰巧遇见要进去给太上皇送汤药的奴婢,顾立轩接过汤药,眼神示意那奴婢退下。

偌大的承乾殿空荡荡的,除了寝床上仰躺着呼哧呼哧喘着气的太上皇,再无一人。

见到拿着汤药进来的顾立轩,太上皇猛地睁大了眼,呜呜的怒声从他歪斜的嘴里不断传出。他此刻究竟怒骂的什么,顾立轩一个字也没听得清,唯一能看得见的是从那歪斜嘴巴里流出来的浑浊口水。

顾立轩眼神露出些许嫌恶,又有些许快意。

搬了把椅子,顾立轩惬意的坐着,边拿汤匙搅动碗里汤药,边撩着眼皮看床上那瘦骨嶙峋的太上皇。

“奴才今个前来,是因为霍相大人让奴才过来给您传个话,说当年北疆一案另有冤情,如今也该到了沉冤昭雪的时候。所以大人决定让吏部重审此案,必定不惜一切代价揪出幕后做鬼之人,以此洗刷十万大军身上的冤屈。”

太上皇目眦欲裂。

顾立轩动作一顿,看着太上皇突然意味深长的一叹:“齐五代,霍起。太上皇,如今大齐朝已经是五代了……”似乎觉得此番刺激不够,顾立轩又无不恶意道:“太上皇可知,如今圣上在哪,又在做什么?怕是太上皇做梦也想不到,此刻的圣上正在养心殿内纵情声色,好不快活着呢,至于今日早朝谁人主持,太上皇还用咱家来提点?”

太上皇嘴里呜呜的声音愈发凄厉,顾立轩怜悯的看着,缓缓吐出五个字:“亚父南向坐。”

见太上皇暴睁双目,俨然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顾立轩好心解释:“便是太上皇想的那般,圣上为表彰霍相的劳苦功高,下旨亲封霍相为亚父。金銮殿的宝座下,圣上还特意为霍相大人一把重金打造的太师椅,也就比龙椅稍小了些罢。”这便意味着当朝宰辅霍殷此后上朝不必北向面君,却是南向面臣。

太皇上状若疯狂,目色赤红骇人,不顾一切的扭动着身体似乎想跟面前的人同归于尽。

顾立轩只怜悯的看着。

最终太上皇颓然的停下挣扎,他盯着顾立轩,浑浊的眼睛冒着沉沉的光。

顾立轩俯下身体靠近他,一字一句道:“太上皇怕是想问我这厢所图为何罢?便是告诉你也无妨,我图的,自然是顾家的千秋万代鼎盛!”

太上皇目露疑惑。

顾立轩笑了声:“太上皇不也怀疑我家阿虿的血脉吗?”

太上皇目瞪口呆。

顾立轩坐直了身体,垂眸继续搅动碗里汤药,然后舀起一勺递到太上皇嘴边:“霍起,便是我顾家起。”

淮阴侯府近些月来,隔三差五就有些肤白貌美的娘子被送进去,可往往没待上半日功夫却又被送出来,这进进出出来来回回的,别说外头的人私下传些流言蜚语,就是府内的人心里也是有些嘀咕的。

秦嬷嬷担心是侯爷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想让张太医过来给他把下脉,可每每见了他们侯爷那张冷的仿佛能下刀子的脸,便硬是将要脱口的话憋了回去,半个字都不敢提。

霍殷以为,两年多的时间,早就消磨了他对那个娘子的所有感觉,无论是爱意或是恨意,都早被时间冲淡了去。可近月来,每当他要亲近其他娘子时,明明那个小娘子模样已经淡忘,在这一刻却总能莫名其妙的眼前浮现出她的影子,当真是令他即刻兴致全无。

推开身下那正颤着睫毛一脸娇羞的美貌娘子,霍殷难掩郁燥的从床榻起身。

拢了拢身上半敞的白色绸缎中衣,他看也没看床榻上那个正满脸疑惑和惊惶的娘子,几个跨步至榻前案几,抓起案上琉璃酒盏猛地往嘴里灌了一口。

抬手猛地朝地上掷了酒盏,而后厉喝:“秦九!”

秦九忙推门而入。

“送出府。”

“是,侯爷。”

不消片刻,刚在床榻上还娇羞万分的娘子就哭哭啼啼的被人拖了下去。

霍殷闭眸长长吐了口浊气。可能是上辈子造了孽的罢。

这日,借为圣上出宫办事之际,顾立轩回了趟顾家。

此时顾家正好讨饭归来,见着顾立轩,不由又惊又喜又悲。

“好了爹娘,我出宫的时间不多,让我单独跟虿哥说会话。”顾立轩安慰了他爹娘两句,目光便直直定在刘细娘怀里的阿虿身上,殷切中带着丝野望。

顾母擦了泪,连声说好,就让刘细娘将孩子递给他。

顾立轩便抱着阿虿进了里间。

关上门,顾立轩蹲下身子看着阿虿,抬手捏捏他小脸颊:“还记不记得爹爹呢?”

阿虿眨眨眼看着他,似在回忆,又有些茫然。

顾立轩指指自己:“我是你爹爹。爹爹,爹爹。”

“爹爹。”阿虿口齿清晰的甜甜唤道。

顾立轩当即喜得眉开眼笑。他仔细观察着阿虿,小小年纪目光沉静,似乎已经开始记事,不似其他无知孩童的懵懂无知,瞧着颇有一番龙章凤姿之态。光是单单看上一眼,便知是个聪慧小儿,将来定当不凡。

顾立轩胸中激荡。从怀里小心掏出一张宣纸,展开来后,递到阿虿面前,他无比郑重的看着阿虿的眼睛:“阿虿,你仔细看好此人,千万要记好他的模样。若有朝一日碰上,你一定要表现出亲近之意,听清楚了吗?”

阿虿看了会画像,又看向他爹爹,似有不解:“为什么呢?”

“不用问为什么。”顾立轩强调道:“你只需记住,一定要表现出你甚是亲近他,知道吗阿虿?”

阿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继而看向画像,隐约觉得画像上的叔叔,长得甚是威武。

在家统共待了不过一刻钟功夫,顾立轩就动身离开了。

顾立轩离开后,刘细娘偷偷问过阿虿他爹爹可是偷偷跟他说过什么话。阿虿摇了摇头,没有说。因为他爹爹与他约定好,此事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秘密,谁也不能告诉。

天福三年,秋。

流年在平静的岁月中总是过得飞逝,犹如指间的小鱼儿,稍不留神便被它从指缝间悄然溜走。

一转眼,连英娘都三岁多了。

虽是初秋时节,可扬州城的八月依旧夏热未消,窝在屋里都能闷得人喘不上气来。

又是一个闷热难解的午后。

沈晚索性就放弃了伏案写稿的想法,带着英娘来到杨柳低垂的堤岸,在树荫下沿着湖边慢慢走着,感受湖风吹来的凉爽气息。

湖面波光粼粼,午后的阳光轻轻浅浅的打在湖面,反射出星星点点耀眼的金光。

湖的中心有不惧热的年轻男女荡船游玩,在湖面的一片金光和倒映的云彩上缓缓划动小船,看着美景,吹着湖风,撩动着湖水,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扬州城,真是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见柳枝低垂,沈晚看了身旁的英娘,心念一动,便折了几枝,有些不甚熟练的给编了起来。

却在此时,听得噗嗤一声嘲笑声自身后传来。

听得此声,沈晚嘴角略有些抽搐,她都不用回头就已知道来者何人。

却充耳不闻,自顾自的低头继续编着柳枝。

手上一空,没等沈晚反应过来,却听得一阵戏谑的男人声音:“你就得了吧哈!瞧着也是个贤淑模样的,没成想却笨手笨脚的,连个草帽都编不好。”

沈晚一见他,就觉得有些头疼,不由怀疑的看他:“我看其他人家像你这般大小的少年郎都是日夜寒窗苦读的,怎么就你一天到晚的闲逛?难道你就不需要进学?”

三两下功夫将草帽编好,孟昱奕俯身将草帽给英娘戴上,甚是夸张的张大嘴说了句真好看,直待见那英娘抿嘴笑了,这方直了身体,环抱双臂于胸前,挑眉看向沈晚甚有自傲之意。

“小爷我家财万贯,还用苦哈哈的去进学?便是将来要做官,那便捐一个就是,对小爷来说,那就是眨巴眨巴眼的事情罢了,甚是轻松。”

沈晚看向他的目光中有种一言难尽之意。

然后她牵起英娘的手,抬脚就走,坚决要离此类人远一些。

孟昱奕赶紧跟上去:“哎哎,别走啊,小爷话还没说完呢!你刚叫谁少年郎呢,小爷下个月可就行弱冠之礼,从此以后便是英武非凡的男儿了!对了,念在你特别关照我姑丈生意的份上,小爷的弱冠之礼就勉为其难的邀你参加了。你可别忘了啊,下月初九,千万记得来金陵啊……”

沈晚停住了脚。

孟昱奕差点没刹住车撞她身上。赶紧后退两步,抬手用力搓了搓有些发红的耳根。

沈晚抬头看他,这才发现初见时那个头尚还与她比肩的少年郎,如今竟然已高出她一个脑袋有余。现在她要看他,便需抬头仰着脸方可。

是啊,三年了,不知不觉都三年了,当初的尚待稚气的少年郎,如今已是声色浑厚目若朗星的成熟男子。

沈晚心下突然就有些警惕。不知是不是过往的阴影太过浓厚,她对任何与交往过密的成年男子都有着莫名的戒备。

孟昱奕被她打量的不自在,扬了扬脖子,故作镇定的扯着嗓子瓮声瓮气道:“看什么呢,这么看小爷,是不是被小爷的英武之姿给迷住了?”话刚尽,沈晚面上尚没什么,反倒是他自己涨红了脸。

沈晚冷漠丢下句;“以后烦请孟公子离我远些,不胜感激。”然后拉过英娘,头也不回的走开。

直待远处的影子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孟昱奕从仿佛回了神,顿时捶胸顿足,又是懊恼又是跺脚,仰天莫名长啸了声,然后又握拳朝自己脸轰了两下,惹得不远处过来此地乘凉的人频频回顾。

孟昱奕想,他大概是疯了罢?疯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木有二更……

第75章

这两年来悟空的文章由扬州城向外扩散,渐渐的传遍了江南,而其文章的画风也逐渐转变,由开始的男性视角,慢慢过渡,到如今已完全是女性视觉。从古至今,完全以女性视觉来做文章的,可算是凤毛麟角,而悟空的文章能敢于踏出这一步,着实不易。

沈晚看了看手里的书稿,这是她刚写完不久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想了又想,她还是觉得如今火候不到,若现在发表诸类女性自立自强挑战男性权威的文章,未免也太过刺痛世人的神经。

叹着气将书稿压在抽屉最底层,沈晚想,还是再写上两年言情话本吧。

略一思忖,沈晚决定下手《梁祝》,因为她觉得这个故事是有些代表意义的,祝英台敢于打破世俗藩篱女扮男装与男儿比肩学习是其一,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平等婚姻是其二,而其三……沈晚缓缓研磨,其三便是她敢于反抗权贵的勇气和无畏。

怕是沈晚和冯掌柜的都没想到,《梁祝》一问世,便使得扬州纸贵,然后以让人难以预料的速度飞速向周边辐射,短短不过一年的时间,墨香斋名声大噪的同时,悟空也被世人熟知。

这是沈晚万万没有想到的,同时这也是她就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她乔装去了墨香斋,十分郑重告诉那冯掌柜的,务必对她的身份守口如瓶,连性别都需告诉外界是男子,冯掌柜的当她顾忌守寡的身份不愿多惹是非,便满口答应。最后临走时,沈晚又道接下来两年间她不会出新话本,也不会再踏足墨香斋了,望那冯掌柜的见谅。

冯掌柜闻言大惊,虽有心劝说,可转念又想写不写毕竟是人家娘子的自由,他这厢着实不该多加置喙。遂叹口气,便应了。

天福五年。

又是一年春好处,原来不知不觉,她在扬州城已度过了五个春秋。

这两年沈晚果真如她所说般,没有再动笔写过一篇话本,闲暇时候,她或是看看闲书,或是种种花草,亦或带着英年在扬州城内四处走走,逛逛,领略扬州的动人风景,感受扬州的人文之美,日子过得倒也十分惬意。

要说这平静的日子有什么变数,那便莫过于令沈晚头疼的那孟昱奕。这两年来他常常不请自来,来了之后便殷勤的不像个二世祖模样,又是挑水扫地又是给花草浇水除杂草的,偏的不会干还瞎干,几乎是来了几回就给沈晚的花草浇水浇死几回,看的沈晚都眼疼心疼。

譬如此刻在拿着锄头在院里挥汗如雨的孟昱奕,倒是乖觉不浇水了,可一锄头下去,半片珊瑚花的根都没了,气得沈晚直抚胸。

二世祖知道错了,杵在原地,一手拄着锄头,一手挠挠头,甚是不好意思。

沈晚立在屋门口看他:“孟公子,我这真的是庙小,能不能烦请您这厢以后别来了?”

孟昱奕脸色一僵,然后又嬉皮笑脸:“那可不成,悟空的结局我还不知道呢,小爷我断不能这般轻易放弃。”

沈晚看着他,他也看着沈晚,那专注的目光又亮又灼,里面他一直小心藏着的东西怕是压不住多久了。

不由想起冯掌柜前不久对她隐晦的提起,孟昱奕因拒婚跟家里闹翻的一事。当时说起此事,冯掌柜又惋惜又遗憾,说那女方家世何等显贵,品貌又如何出众,嘴里又说着不解,不解他那侄儿为何要断然拒绝这般好的亲事。他虽嘴里说着不解,可看向沈晚的神色中,却格外的意味深长,明明没有做错事,可在这样的目光中总隐约让她有种无地自容的错觉。

是啊,她不过一容貌平凡的寡妇,门第不显、岁数偏大还带一孩子,如何敢肖想江南如意织造坊的少东家?江南如意织造坊是皇商,做的大都是皇家生意。

再看向孟昱奕,对上那双隐含情谊的灼亮眸子,沈晚便渐渐冷了心肠。如果她未曾经历风霜,或许她还敢凭着一腔无畏之心去尝试一段前途未卜恋情,然而有过那般千疮百孔的经历,如今她又如何承担的起感情上任何纠葛?哪怕仅是一丝一毫,于她而言怕都是一场灾难。

“孟公子。”

不带丝毫感情的三个字令孟昱奕心慌了下,手脚也有些无措起来。

“是不是我将悟空传的结局……”

“对对对,我得去给你买些花草来!可惜了这珊瑚花,都怪我笨手笨脚的……我,我再去买些回来!”慌乱的扔了锄头,孟昱奕逃似的飞快冲出了门,竟是不敢再听沈晚多说半个字。

沈晚在屋门口立了会,然后转身回屋,研磨铺纸,挽袖提笔飞快写下三个字——悟空传。

孟昱奕买完了花草,又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磨蹭了很久,这才再次鼓起勇气来到了沈晚家的大门前。

敲了门后,不多会大门便被人从里面打开,不等他多说半字,手里便被塞了一摞东西,然后只听砰的一声,门便在他面前又被人重重关上了去。

孟昱奕僵硬的低头看向手里的一摞纸,悟空传三个字刺的他双眼发痛,痛的他想吼想叫……也想哭。

捧着悟空传孟昱奕失魂落魄的回了墨香斋,脸上神情似哭似笑。冯掌柜的见此情形,心里隐约猜得什么,却未多说什么,只让人安排了车,当日就让人送那孟昱奕回江南。

坐在马车上,他看着手里的一摞书稿,只觉得相当刺目,刺的他连心都隐隐发痛。他想将其一页页撕碎了去,可又不舍得,便索性折叠起来放在了荷包里,想来便是眼不见为净吧。

到了江南归家之后,孟父见他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也着实头疼,索性给他备了些银两,让他外出游玩些日子权当是散散心。

孟父只当他儿子会在江南周边游山玩水,怕是做梦也没想到他儿子连招呼都没打,当天就揣了银两北上去了。

孟昱奕其实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离那扬州城稍远些,因为离得太近,总觉得心痛。所以就干脆北上罢,一南一北,这般总够远了吧?

二月份的扬州已然天气回暖,可此时的汴京城还处在风雪交加的严寒中。

今日早朝,霍相定下了几条□□定国之策,并令众大臣下达地方官员,严格监管实施。

众臣无不应诺,如今的大齐朝堂,已然是霍相的一言堂,至于龙椅上的那位……众臣余光扫过那空荡荡的位置,心下无不冷哂,怕是不知窝在哪个宫里日夜笙歌吧。

又处理了几本大臣上奏的奏章,见再无政事上奏,霍殷冷淡扫过一眼殿下众臣,沉声道:“既然无本奏,那今日早朝毕,退朝。”

“喏。”众人齐拜,而后迅速躬身朝两侧退三步,让出中间一条通道。

霍殷从太师椅上起身,大步下了殿,而后步履从容的打众臣中间而过,隐约带着上位者不怒而威的气势。

直待霍相走出了金銮殿,众臣方鱼贯而出。

秦九早早的在殿外候着,见他们侯爷一出来,便赶忙上前递了鹤氅又撑了伞。纷繁的大雪几乎是片刻就在伞面上积了薄薄一层。

霍殷一言不发的大步走向宫外,秦九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

侯府的四驾马车早就候在宫外,两列侍卫披甲执戈候在两侧。霍殷出宫后就径直上了马车,几声骏马嘶鸣后,马车就缓缓启动,两列侍卫就纷纷踩蹬上马,策马紧步跟随在马车前后。

这两年霍殷位高权重叱咤朝野,凡是反对他的便少不了被诸多血腥手段镇压,因而结的仇家也不少,明里暗里的刺杀也就更在所难免。

所以,一旦他们侯爷出府,秦九就会安排两列全副武装的侍卫紧随,万一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行那刺杀之事,便会毫不留情的当场格杀。

不知为何,霍殷总觉得此刻心里有些烦躁,突然的就有种焦炙感,就仿佛是即将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他偏的抓不住个中要领,让人心烦意乱。

皱着眉一把将车窗的软帘扯开,外头的冷风便忽的打了进来,迎面的凛冽冷风倒是吹散了些许躁意,令他清醒了些。

此时的汴京城正是天寒地冻的,城内鲜少有百姓外出,便是有那寥寥几人,也大抵都是不得不出来讨生活的劳苦百姓。

霍殷大概扫了眼后就要将软帘放下,却在此刻,目光不期然扫到远处巷尾的一抹极为耀眼的绯色,冰天雪地里想让人不注意都不难。

霍殷盯着那抹身影的时间稍微长了些,其中一侍卫敏锐的将目光射向那抹颀长的男人背影,而后打马上前,低声询问:“侯爷,此人可有不妥?”说话间,手已握紧了腰中佩剑,一旦从他们侯爷这得到肯定答案,必要第一时间杀过去让其斩于当场。

霍殷回了神,见那抹身影已消失在街口,便道了声无事,挥手令他退下。

皱着眉刚想收了目光,正在此时,出现在街口那方正讨饭的一行人冷不丁撞进他的眼底,令他当场僵了脸。

侍卫见了那行人,无不坐在马上躬身垂头,喘气声都轻了很多。

此刻正在雪地里踩着积雪跟着大人慢慢走着的小儿郎,仿佛有感应般突然抬起了头,待见到前方正朝着他们方向驶来的高大奢华的马车时,不由露出羡慕之色。待看清了马车里坐着的那面相威严的男人后,仰起的小脸怔忡了会,然后湛黑的眸子中流露出浓浓的濡慕之情。

霍殷盯着那张肖极了其母的那张脸,死死盯了片刻后,然后猛地一拉软帘,毫不留情的隔绝了双方的视线。

闭着眼狠狠吐了口气,霍殷手握拳头猛锤了下马车侧壁,心头郁燥难言。

每当他快要忘记那个狠心娘子模样的时候,这张脸便要不期然的跳出来提醒他,无情的告诉他,曾有这般的一个娘子,弃她如敝履,避他如豺狼。越想淡忘,却越是印象深刻,焉能不令他愤怒恼恨?

回府之后,霍殷冷声吩咐了句,无事莫要打搅他,便抬脚去了寝室歇息去了。

秦九也知他们侯爷今个见了那孩子,只怕是又想起种种往事,只怕此刻心烦意乱,无心处理公事。赶忙应下后,他就嘱咐院内众人做事轻手轻脚,莫要打搅侯爷清净。

大概过了会,管家刘全匆匆过来,秦九忙眼神示意他禁声,指了指里头示意侯爷正在歇息。

刘全赶紧止了脚步,指指庭院一角,秦九回头看了眼寂静无声的厢房,便轻手轻脚的走到庭中。

秦九低声询问:“刘管家可是有何急事?”

刘全面上有些为难,似不知从何说起,琢磨了会,方苦笑道:“其实我也不知要不要跟侯爷禀告此事,毕竟这两年侯爷不再让咱们禀告有关顾家的任何事……”虽不让人禀告,却没下令将盯梢的人撤回。也是这两年间的确那厢没什么异样,他回不回禀都影响不得什么,可现今有些情况了……倒是令他左右为难,是禀还是不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