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传玠犹豫了一瞬才道:“算了吧朱姑娘,事已至此,回天乏术了。”

李大夫也觉得朱元实在是多事惹人讨厌:“别逞强了,到时候染上瘟疫,反而害死更多人!”

这种小姑娘就是如此,本事没有野心大,一心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其实只是惹是生非的麻烦精罢了。

朱元有些不大耐烦了,见张昌华抱着的张和不断抽搐呕吐,便没有理会顾传玠快步走到了张昌华身边蹲下来,翻过了张和的身子让她侧身卧着,耐心的替她清理起了呕吐物。

李大夫没有料到朱元如此顽固不听劝,忍不住对着顾传玠道:“顾公子,此女如此胆大妄为,实在是置城内百姓安全于不顾,只怕要生出大事来......”

遇上这种人,既然真的如此想要表现她的医术和仁慈,那就一起跟着得了瘟疫的那些人被烧死算了。

也让她知道知道,沽名钓誉强出头是个什么下场。

顾传玠迟疑着不能下决定。

他当然是想要救下张昌华和他女儿,但是如果真的因为救他们两个闹的太大的话,牵扯进别的百姓,又似乎得不偿失。

再说,张昌华的事出了差错,也只能怪他自己抱着孩子跑的太远遇上了朱元,耽误了一晚上,实在怪不得别人。

至于朱元......

的确是有些可惜,不过也只能这样了。

他这样想着,正要说话,就见一辆马车停在了身边。

认出这辆马车的来历,他不由得有些色变,疾步上前正要说话,就听见里面传来几声咳嗽声,而后传来沉稳的男声:“顾公子的事还未办完吗?”

顾传玠的表情变得谨慎而小心,怔了怔便迟疑着说:“瘟疫疫情事关重大,李大夫说这个冰人已经药石无灵,可是有位朱姑娘还是在替病人诊治......”

“我都已经听见了,也看见了。”里头的人似乎笑了笑,吩咐了一句什么,马车上便下来了一个十七八左右的年轻人,对着顾传玠行了礼,便径直道:“顾公子,我们公子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位朱姑娘既然敢以身涉险,自然该让她尽力之后再看结果。”

朱元心念一动-----听语气,顾传玠好像很忌惮马车里的人。

马车里的人究竟是谁?

“胡大夫,请您过去一道看看。”那个年轻人对着另外一辆马车拱了拱手,自己转过头看着顾传玠道:“顾公子,我们公子说,他身边的大夫医术不错,或许能帮上朱姑娘的忙,可尽力一试,请您成全。”

姓胡的大夫?!

朱元将张和嘴里和鼻腔的异物都已经清除干净,终于可以直起身来看一眼身后的情形,只一眼,她便垂下了头。

真的是胡元冲!

这位一直跟在那个一直都死不成,差点成为她的丈夫的皇子身边的名医。

他出现在这里,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现在坐在另一辆马车里出声解围的,必然就是那位最后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活下来而且登顶了的那位皇子了?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朱元牵了牵嘴角。

正文卷 五十七章·疑心

李大夫气的跳脚,他不知道马车里的人是什么来路,也不敢对顾传玠生气,只好冷笑连连:“这小姑娘简直是自寻死路,我都说那个病人已经没救了,她竟然还一意孤行,置其他人的性命于不顾,真是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苏管家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反驳:“不是的,朱姑娘是个有分寸的人,若是不能治,她是不会开口的。”

做大夫的最怕别人质疑自己的能力,李大夫立即冷笑反问:“你的意思是,我行医了几十年,竟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

绿衣就啧了一声:“比什么比?你们大夫不是就是要治病救人的吗?如果我们姑娘真的治得好,那不就是多救了一条人命?你不开心,还跳脚干什么?”

李大夫气的够呛,正要发怒就听见自己的童子咦了一声:“见鬼了,师父,那个小姑娘......”

真是少见多怪,死个把瘟疫的病人不是常见的事吗?还值得这样惊奇,李大夫不耐烦的转过头去说:“我就知道这人胡闹,快......”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吞进了肚子里,看着已经在张昌华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的小姑娘,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怎么会?!

得了瘟疫的病人他见得多了,也知道有些病人的确是命好能撑得过来,可是刚刚这个小姑娘明明已经病入膏肓,不停呕吐抽搐接连高烧不退,她分明是没救了的,怎么就活过来了?!

胡元冲也睁大了眼睛,顾不得其他快步向前,到了张和的身边一把拉起她的手搭上她的脉,片刻之后他便忍不住又惊又喜的看着朱元问她:“姑娘真是会医术,你用的是什么法子?”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身上正好有些解毒的药丸罢了。”朱元站起身来,见张昌华喜极而泣,便对上了胡元冲探寻的目光:“您应当也看出来了,这位小姑娘,其实不是得了瘟疫,而是中了毒。”

张昌华怔住了,看着朱元有些不可置信,啊了一声就瞪大了眼睛:“可是......村子里不少人也都得了这病......”

这种大范围的得了同一种病的事,不是瘟疫互相传染是什么?

中了毒?

一村子的人不约而同的都中了毒吗?

“真是一派胡言,大放厥词!”李大夫克制不住,从惊奇中回过神来就皱起眉头来:“张家村感染了瘟疫人尽皆知,你现在说不是瘟疫就不是?!”

李大夫心里有些不高兴,被一个小女孩接二连三的抢了风头实在是很不能忍。

这个小丫头看来只不过是仗着身上的药才特别罢了,其实恐怕根本没什么能耐,他嗤笑了一声。

胡元冲却微微点了点头,转过头去不知道跟马车里的人说了什么,很快就又折返回来对着顾传玠和朱元道:“我看我们现在还是要去村子里一趟。”

顾传玠面色铁青,看了朱元一眼,神色不明。

朱元却并没有什么感觉似地,微微点了点头。

她原本没有打算出头的,顾传玠设局如此精妙,耗费如此多的精力,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嫁祸襄王,获得张家人的感激。

现在朱家的事还没有解决,她并不想就对上顾传玠,现阶段她也不是顾传玠的对手。

可现在不同了,有了这位尊贵的皇子在,当然是该出头的时候就要出头了,反正顾传玠不能怎么样她。

顾传玠面色极差,坐在马车上靠在软枕上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说话,可是身边的下属却忍不住哼了一声:“明明一切都很顺利,可偏偏遇上个中途蹿出来的捣乱的......”

他很是厌烦的说道:“真是不知死活,当初在青州,要不是您暗中让李大人相助,她哪里有那么顺利,现在竟然过河拆桥!”

顾传玠的眉眼冷淡中带着十二分的疏离,他知道朱元这个人很会看人脸色,她在朱家常常被算作牺牲和舍弃的那部分,从来都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因此她察言观色的本事是一流的。

她没道理看不出来,自己这回对张昌华的事的志在必得,一开始也显然没有打算出头,可是她为什么忽然又改了主意?

想到这件事,他的目光变得更加冷漠,淡淡的抬手止住了下属的抱怨,顺口问他:“不要管她了,一个女人罢了,碍不了我们的大事,倒是襄王府那边,都准备好了没有?”

襄王荒淫无道,又残暴不仁,是个名声十分不好的藩王,时常都被参奏,可是他毕竟是当今圣上仅剩的一个叔叔,皇家哪怕是当他是个摆设,也不会轻易对他如何。

顾传玠却厌恶极了他。

上一世这个人就处处跟他做对......

当然,襄王还娶了朱元,这也是一个缘故。

他不要的东西,再不济也不该落在这样不堪的人手里。

想到这里,他脸色变得更差。

朱元也是,他本着上一世的那点愧疚和怜悯,原本是想让朱元的日子变得顺利些好过些的,提前除掉襄王,也能免得朱元以后再重蹈覆辙。

可是没想到他这样费心布局,却险些被朱元给捣乱计划。

属下愤愤不平的停住了,急忙对顾传玠保证:“公子放心,早几个月前就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开始准备了,襄王府的那几个属臣向来助纣为虐,我们的人在其中一撺掇,他们很快就上当了,张家的事,谁来也只会查到襄王府头上。”

这样便好了,顾传玠敲了敲旁边的小几,若有所思的忖度了片刻,才吩咐属下:“去帮朱元找人的事,不要忘了。”

如果朱元说的是真的还好,如果她说的不是真的,那么事情就有意思了,朱元的性命也不能再留。

他知道先机,所以如今才能走这么多棋,布置好如今的棋盘,如果有人同样也知道,那他的布置岂不是全都要被打乱重来,添上许多未知的麻烦?

就算那个人是他上一世觉得有所亏欠的朱元,也绝对不能有任何特殊。

正文卷 五十八章·不欠

张家村乱成一团,知府衙门专门要了调令去部院里调了兵,将村子给封住了,只许进不许出,准备烧村,百姓们惊恐不已,除了死了的和老弱病残,全都想尽法子要冲出来,可是全都被困在其中不得逃脱。

隔着厚厚的马车帘子,顾传玠听见朱元和胡元冲商量着要进村去查明情况,忍不住微微挑了挑眉。

小皇子也插手了,这件事他注定不能专美于前,那这个时候,就只能尽量弥补,他掀开帘子跳下了马车,朗声道:“我也进去。”

张昌华闻言皱着眉头回过头来,没料到他如此说,有些迟疑。

顾传玠却言辞诚恳:“村子里这么多的百姓,若是真的不是瘟疫而是中毒,那这牵涉的人何其之多?官府险些便要烧村,百姓们无端受这无妄之灾,晚生一定要查个明白,好回去禀报姨父,请姨父作主。”

看起来就是一个特别有正义感的少年罢了,张昌华感动的点了点头。

朱元和胡元冲没有什么异议,两人进了村子里,先替这些争先恐后要逃出村子的人诊治一番,确定没有染病的带到一旁,另外病的实在重的先行给了解毒的药丸。

胡元冲是名医,对待这种场面早已经驾轻就熟,可他没想到朱元小小年纪,面对病人的各种异状竟然也能安之若素,不由便有些诧异。

等到这些能冲到前头的人都处置的差不多了,他们才按照张昌华的指示,找到了其他被困的人。

顾传玠一直跟着张昌华,等到了张家祖宅,也是头一个冲进去帮着找人寻人的,倒是一点都不怕被染上病。

连胡元冲也不得不点点头,对朱元赞叹:“姑娘年纪轻轻而医术精湛,顾公子也舍身为人毫不胆怯,如今的年轻人,可真是了不得。”

朱元只是微微笑了笑。

等到晚间的时候,通过后来官府派来的大夫们和胡元冲的商议,终于认定了朱元之前的说法,张家村并不是发了瘟疫,而是因为牲畜首先得病,村民食用了这些有毒的牲畜,所以才惹出了这场风波。

可是问题又来了。

就算是那些牲畜得了病,被人吃了,也不该闹出这么大的事来。

因为根据朱元和胡元冲的说法,这病人跟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只有长期跟得了病的牲畜接触,或是服食了得病的牲畜,才会得病。

张昌华当即就忍不住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

他忍不住对着顾传玠道:“这一切都是阴谋!原本我还以为他们只是想骗我们一家进来送死,这瘟疫原本就是天灾,可是现在看来,那些人更恶毒!其实这些事都是他们做的,什么村子发瘟疫,他们只不过想借着这件事弄死我们!”

顾传玠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众人也都面面相觑。

张昌华忍无可忍,咬着牙冷笑:“襄王残暴不仁,不把人命当命,弄死了我祖父,现在轮到我们了......”

顾传玠正扶着刚进门的张显麟,听见张昌华这么说,吓了一跳,急忙道:“张先生,话可不能乱说......”

“我没有乱说!”张昌华怒极:“我们原本就是被我二叔写信诳来的,若是你们不信,问问我二叔就知道了,到底是谁指使他骗我进来!明明知道村子里死了这么多人,却还写信骗我进村,我不信若是没人逼迫,我二叔会如此对我们!”

这就牵涉到人命官司了,还是一村的人命官司,尽管早听过襄王残暴,可是众人还是忍不住都瞠目结舌,觉得不可置信。

这可不是小事啊,如果真是人为喂药导致家畜生病,继而感染了人,那得死多少人?

瘟疫这东西又不是控制的住的,虽然这些大夫们说不是人传人的,可是谁知道哪些畜生得了病,哪些畜生没得病啊?

乡下的百姓们又舍不得弄死那些看上去没事的家禽,这岂不是真的叫人去死?

众人都没料到还会牵扯出这么多事甚至牵扯出襄王来,一时全都愣住了。

顾传玠看了看胡元冲,最终还是对张昌华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还是要查查清楚。”

会查出什么结果,朱元根本已经不觉得意外,她只是隔得远元的,跟张显麟对视了一眼。

少年张显麟如今才十六岁,却已经是解元之身。

按理来说,官府不该罔顾解元的性命,就算是要封村烧村,也该先看看这位解元情形如何的。

是不是针对张家,如今似乎已经没什么疑问。

可是张昌华气愤得跳脚,张显麟却若有所思,静默不语。

顾传玠既然已经表态会让他的姨父知府彻查,其他人自然没什么好再说的,胡元冲和朱元各自开了一张药方,商榷过后中和了一下交给了顾传玠,便打算告辞离开。

张昌华拉着张显麟对她感激不已,朱元摇了摇头,并不居功:“我原本只想救阿和的,是那位贵人发话让我来,我才来的村子里,所以你们实在不必谢我。”

她这么说,张显麟又抬头看了她一眼。

聪明人之间从来都是心照不宣的,他对着朱元拱了拱手,轻声道:“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是朱姑娘有能用得上我们的地方,我们一定万死不辞。”

读书人的承诺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可信,可是张显麟的却又不一样,朱元顿了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顾传玠极不容易才控制住了心里的愤懑。

他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如果张昌华没有乱跑遇上朱元的话,那么今天一切都不一样。

他身边当然带了知道这病怎么治的大夫,可是自从朱元当众说出了这瘟疫的来源之后,他的大夫就不那么好出来露面了。

不然的话,他一个来襄阳做客的公子,恰巧出现在医馆遇上张昌华,身边还带着刚好知道这病怎么治的大夫,怎么看都显得有些太刻意了。

而施恩当然不能太刻意。

所以辛辛苦苦大半年,所有的便宜最后竟然归了朱元,好处全都被她给占尽了。

他上辈子欠朱元的,以后就再也不欠了。

正文卷 五十九章·王妃

朱三太太觉得最近实在是诸事不顺。

朱元说给她几天时间考虑,就当真给了她几天时间,这几天里,什么动静也没有。

可是没有再发生什么祸事,朱三老爷却也几天没有任何消息了。

她天天想法子想去看看丈夫,但是什么法子都试过了也无济于事,人家苏同知根本就软硬不吃,一口一个这是大案子就打了回来。

她心里郁郁沉沉,朱老太太却气定神闲,见她心神不宁还冷笑了一声:“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压不住事,那个死丫头不过是先声夺人罢了,你看看她现在是不是偃旗息鼓,毫无动静了?”

她目光阴鸷,提起朱元的时候忍不住还是动了情绪:“等老大回来了,一定要她好看!”

朱三太太勉强笑了笑:“那个死丫头这几天都没什么动静,我想去同知府求见,同知府也总是敷衍......”

朱三老爷到底是有把柄在人家手上,朱三太太皱起眉头满心担忧:“娘,您说......要是我们跟她认个错......”

朱三太太一句话还没说完,朱老太太已经一口唾沫啐在了她脸上。

“付氏那个短命的都死了,一个小杂种而已,我会怕她?!”朱老太太怒气迸发:“你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说老三不会有事,就不会有事!”

从前要是朱老太太说这样的话,朱三太太也就信了,可是现在朱元握住的是三房的命脉,三房的死活可就在朱元的一句话上。

三太太出了房门满心幽怨,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阮嬷嬷亦步亦趋的跟着她忙低声道:“三太太,我看大小姐这事儿真是邪门的很,老太太是没亲眼见着大小姐给孟老夫人和苏公子她们治病,她真是说什么就灵验什么......”

三太太烦闷不已,思索再三就吩咐阮嬷嬷:“你去同知府一趟,就说是我说的,问问......问问大小姐有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