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尧不能接受这件事,他就不发一语,目光一直看着沈沅。

他不知道这些年来,他身上的气势越发的冰冷骇人,这样不发一语目光盯着一个人看的时候是很容易让人觉得心中害怕的。不过沈沅的性子到底还是倔强的,一如当年那个偏殿中的小少女。虽然她心中再害怕,可到底还是上前来对他行礼,叫他大伯。

李修尧又看了她一会,心中忽然就自嘲的笑了起来。

原本他想娶来做妻子的人,最后竟然做了他的弟妹?

他一个字都没有说,起身离开了李宅。

他原本和李家的这些人关系就很淡漠,这会儿又得知沈沅竟然嫁给了李修源,于是自此他就很少再回李宅,而是自己在外面置办了一处房子和一处山斋。平日住在京中的房子里面,闲时就住到山斋里面去住。

其后几年虽然他扶持长姐的儿子上位做了皇帝,在朝中的权势渐大,但他心中总是察觉不到什么快乐。

有些人就是这样,虽然只是一眼,但就能认定这是能陪你度过一生的人。但是现在,那个他想要陪自己过一生的人却成为了自己的弟妹。

这样的事实在太残忍,李修尧不想去想这些事,所以对于沈沅的事他也就不再去关注。但其实他这也是在逃避。

直至后来他偶然得知沈沅在李家过的很不好。

蒋氏苛待她,李宝瓶欺负她,特别是李修源,他心中竟然有他喜欢的女子,为了那个女子,成亲的这五年来他从来都没有踏进过沈沅的房门一步。他还纳了一个妾,对那个妾室宠爱异常。那个妾室还经常到沈沅面前耀武扬威。

李修尧忍不住,到底还是回了李宅一趟,想要见一见沈沅。

然后他就看到他心中的姑娘正蹲在水边用双手捂着脸痛哭。

那是个冬夜,夜风很冷。李修尧站在回廊上面,看着沈沅痛哭的背影,只觉得心中如同万箭穿心一般。

然后他看到沈沅站了起来,又想要往前走的意思。

但她的前面就是池塘。

李修尧心中一惊,只以为沈沅这是伤心之下想要投水,连忙快步上前去拉住了她。

然后他就看到沈沅满面都是泪痕。

心中越发的痛了。他就解下自己身上的斗篷披到她身上去,同她说了一句话:“人只有好好的活着,才能有机会让以往那些奚落践踏过自己的人得到应有的下场。”

他记得她当时面上的神情很震惊。不过他也不晓得接下来该对她说什么话了。

他原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更何况在沈沅面前,他总是觉得心中谦卑。

时下的人都重文轻武,沈沅也是出身,想必心中是看不起他这个武夫的吧?

他便看了沈沅一眼,没有再说话,而是转身离去。

不过到底还是没有真的离去,而是看着沈沅站在池塘旁边发了一会儿楞,然后又转身离开他才回去。

总要确定沈沅没有再投水的念头他才能安心。

回去的时候他心中忽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疯狂的念头。

让李修源和沈沅和离,然后他再娶沈沅,娇宠她一生。

依他现在的权势,李修源不敢不听他的话。就算李修源不听,他也有的是法子让他听。

不过大伯娶弟妹这样的事,也不晓得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是不在乎的,但是沈沅

李修尧迟疑着。

然后他就接到边境战报,瓦刺作乱。他领兵出征。

就算在战场上,他有时候都会忍不住的想起沈沅。不知道她现在过的怎么样,会不会又有轻生的念头?

因着走神,他手掌受伤,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痕。嗓子也被烟熏坏,声音嘶哑难听。

大捷之后,他领兵回京。

一回京他就让齐明去探听沈沅的消息,然后他就被告知,沈沅前两日竟然被人下了毒,李家人还嫌弃她,只不过随意的买了一口薄皮棺材收殓了她。并且都没有让她入李家祖坟,而是随意的埋到了一处乱坟岗。

李修尧当时就冲到了那处乱坟岗,在齐明震惊的目光中,用铁锹挖开了埋葬沈沅的那处坟地,打开了棺盖。

就算她死了,他也想要再见她一面。

棺盖打开,就见她面如金纸,七窍流血,形容可怖。

但李修尧一点都没有被吓到,而是轻柔的将她从棺材里面抱了出来。

除却那年她被一条蛇惊吓到从树上失足掉下来的时候他抱过她,这些年他再没有抱过她一下。但是现在,他终于可以真真切切的将她抱在怀里了。

然后他就惊觉她身子还是温软的。当他抖着手指伸到她的鼻端下面时,他感觉到了很微弱的呼吸。

他当时真的是欣喜若狂,连忙叫齐明去将太医院最好的周医正叫过来。

周医正过来了,成功的将她救活过来。但周医正也告知他,沈沅毒已入骨,双眼已经失明。而且就算他再如何的施救,她最多也只有一年的命。

李修尧转过头,看着静静躺在床上的沈沅,目光暗沉,难掩心痛。

他让齐明送走了周医正,又让人去查到底是谁给沈沅下的毒。

是李修源那个名叫梁庆云的妾室。她想要取代沈沅成为李修源的正室,所以就给沈沅下了毒。

李修尧得知之后,就让齐明找来了这世间最狠的毒,然后亲手喂梁庆云吃了下去,看着她在他面前哀嚎,痛的满地打滚,最后七窍流血而死。

她让沈沅遭受了那样的痛苦,那现在,他就百倍千倍的替她讨回来。而李家的那些人,蒋氏也好,李修源也好,李宝瓶也好,但凡欺辱过沈沅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随后他将沈沅安置在了自己的山斋里面。然后他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年时光。

这一年中,他总是急急的处理掉手上的公务,然后就奔赴山斋,同沈沅一起听春日花开,夏日虫鸣,秋日松涛,冬日落雪。

她失明了,她看不清他的相貌,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李修尧却觉得心中安稳。

他不想让她知道他到底是谁。因为在沈沅面前,他心中到底还是觉得有几分卑微的,他担心沈沅心中会看不起他武人的身份。特别是当她知道他其实是她大伯的时候

于是在沈沅追问他姓名的时候他只告诉她,他叫做玉郞。

玉郞是他的乳名。这世上除却他的母亲,再没有人会知道了。而在沈沅追问他如何会救她的时候,他也撒了个慌,说自己是经过乱坟岗的时候忽然发现她。看她还有一口气,所以这才救了她。

好在沈沅也没有起疑。因为这时候她对他越发的依赖了。

不过李修尧对沈沅还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他心中觉得,他能这样的待在沈沅身边,同她一起说话,教她抚琴就已经很好了。特别是每次他来到这山斋的时候,总能看到沈沅坐在窗子后面,扬着脸对他笑的样子,他就觉得心中满是幸福和满足。

这世间再没有什么事能比得上这些了。

但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年的时光悄然而过。

这一年间他寻遍了天下名医,找遍了各种珍贵的药材,可这些到底还是留不住沈沅的性命。

他看着沈沅在他的怀中闭上了双眼,亲耳听到她说若有来生,但是其后她没有力气再说下去就闭上了双眼。

他叹息,开口沙哑的叫她沅沅。

他从来没有叫过她沅沅,哪怕就是这一年中两个人独处的时候。但是沅沅这两个字,在他的心中已经翻滚了不下千万次。不过现在他终于叫出来了,她却闭上了双眼。她甚至压根就可能没有听到。

他颤着双唇,吻住了沈沅已经冷下去的双唇。眼泪水悄然落下。

其后他再无心朝政。

当世上最在乎的那个人在自己的怀中闭上双眼,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是能让他开心起来的呢?所以最后当李太后命人赐给他一杯鸩酒的时候,他几乎是笑着喝了下去。

腹中绞痛的时候,他微笑着在想,他总算是体会了当初沈沅受过的痛。

他记得她临终的时候说过四个字,若有来生。只是,沅沅,若有来生,你会怎么样呢?

在闭上双眼的那一刻,李修尧心中想的是,沅沅,这一辈子我们总是在错过。若有来生,我希望我不会再错过你。

我愿用我的一切,换你我来生的一次相逢。到时我一定会牢牢的抓住你,再不会让你受今生这样的苦和痛。

 

 

第173章 谢蓁蓁番外

当谢蓁蓁带着丫鬟和嫁妆回到家,下人通报进去的时候,谢父和谢母吓了一大跳。

两个人走出来,就看到庭院中放满了箱笼之类的东西。

谢父虽然只是国子监的一个博士,俸禄也微薄,但他只有谢蓁蓁一个女儿,所以谢蓁蓁出嫁的时候,他还是竭力的给她凑了六十八抬嫁妆出来。但是现在,这满院子的嫁妆

谢父定了定神,问谢蓁蓁:“这是怎么回事?”

谢蓁蓁不说话,只是走过去,然后忽然就跪在了谢父谢母面前。

谢父谢母都吓了一跳。谢父忙弯腰来扶她,又问她:“有什么事你只管说,何必要跪下?”

但谢蓁蓁却不肯起来。

谢母这时已经在流泪。

女儿忽然回来,还带了自己的嫁妆回来,任是谁都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蓁蓁,”谢母一边流泪,一边问着,“是不是李家休弃了你?”

当初她就不同意谢蓁蓁和李修源的亲事。当时她就看不惯蒋氏那个高高在上的样子,觉得是谢蓁蓁高攀了他们家。无奈谢蓁蓁一心要嫁李修源,对她的劝说压根就听不进去,但现在

谢母一把抱住了跪在地上的谢蓁蓁,哭天抹泪的:“我苦命的女儿啊。”

女子被人休弃总是不好的。往后她要怎么办呢?

谢蓁蓁倒没有哭,只是很平静的说道:“不是李家休弃了我,是我自己主动要同李修源和离的。”

谢父谢母吃了一惊,忙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谢蓁蓁却紧抿着唇,如何都不肯说了。

最后还是谢父长叹一声,对谢母说道:“蓁蓁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既然是她自己主动要同李修源和离,那必定是有她的原由,我们又何必一再追问?”

说着,又转头对谢蓁蓁说道:“总是你在李家过的不高兴才会主动要和离。和离了便也罢,这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往后你就在家安安心心的住着。为父虽然清贫,没有积攒下什么东西,但养活自己的女儿总是不成问题的。”

谢蓁蓁忽然就泪流满面。

她抱住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哽咽着说道:“是女儿不孝,当初没有听您和母亲的劝告。往后女儿就在您和母亲面前尽孝,再不离开一步。”

谢父叹息着,抬手轻拍着她的背。

其后不久,谢父上书离职,带着谢母和谢蓁蓁回了故乡。

他们是经由水路回去的。正是秋日,倒颇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意境。

谢蓁蓁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青山沉默不语。

谢父走过来,给她披上了斗篷,叹息一声,同她说道:“孩子,过去的事又何必再去想?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将来。这世上总没有过不去的坎。”

谢蓁蓁泪盈于睫。

等回到故乡,祖宅还在,虽然破旧,但雇人修葺一番之后倒也是焕然一新的。

宅子前面有一处不算小的庭院,谢父就将如何布置这庭院的事交给了她。谢蓁蓁便整日忙着这些事,倒也无心去想以往的那些事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春日,她在庭院里面栽种的那些花都开了,姹紫嫣红一片。这时候她才忽然惊觉,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想起过以往的那些事了。

她回过头去看父亲和母亲,就看到他们两个人正站在一株芍药花面前,面上带笑的看着。母亲还伸手指了一朵粉色的芍药花在对父亲说着什么。

谢蓁蓁忽然就笑了起来。

有什么关系?她在想,她还有父亲母亲,还有往后大把的时光,何必要一直徘徊在以前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上面?

其后她见镇上没有好的学堂,同父亲母亲商议之后,他们就开办了一所学堂。

几年之后,学堂的名气越发的大了,十里八乡的人都到这里来上学。

谢蓁蓁原就学识高,经由父亲同意之后,她就做了一名夫子,每日授课,日子倒也过的充实。最重要的是,她心中平和。

后来有一日,她接到了李修源的一封信,是从岭南之地来的。

她当时垂眼看着那封信,看着信封上面自己熟悉的笔迹。

她以前是很喜欢李修源写的字的,还曾特意的去学过,但是现在

她笑了一笑,也没有拆开信,只是将信投到了面前的火盆里面。然后她起身站起,走到门外,双手拢袖站在廊檐下,看着空中飘洒的雪花。

这是今年的初雪,远山近处都笼在细小若柳絮的雪花中。

她在想,那个人终究是同自己没有关系了。至于以前的事,一辈子这样的长,总是要经历许多事的。那几年的时光,只不过是她一辈子中经历过的一件事而已,有什么好郁结在怀的呢?而且现在想来,她也从来不后悔那个时候喜欢上李修源。

最好的年华,最情窦初开的年纪,她体会过心悦一个人的感觉。若这般说来,她倒是谢谢李修源了。不过这个人从此之后与她再无关联了。

后世传闻,蜀地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女夫子,一生著书无数,育人无数,不过她一辈子孤身一人,并未成家。也有人说,总是女夫子实在太杰出,这世间并无一个男子她能看得上眼的,所以倒是宁可一辈子孤身一人了。

就有明智的人说,不管如何,这世间的事,大抵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需自己过的开心就好,又何必去在乎世俗的眼光呢?若这般说来,这位女夫子是当得上女中豪杰这四个字的。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权戚之妻到这里就算是全都完结了。小天使们,我们2018年江湖再见。

元旦会开的新文,阁老继妹不好当,欢迎小天使们过来翻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