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神话传说,尧帝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天空中突然跑出了十个太阳,毒热的光芒将大地都烤焦了,所有的禾苗都晒干枯了,甚至地上的铜铁沙石也都快熔化了。

  这十个太阳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他们都是帝俊和妻子羲和的儿子,住在东海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字叫"扶桑",有好几千丈高,一千多围粗,这就是十个太阳的家。平日里九个太阳住在下面的枝条上,一个太阳住在上面的枝条上。他们轮流出现在天空中,一个太阳回来了,另一个太阳才开始出去值班,进进出出都由母亲羲和驾着车子相送。

  可是有一天,可能是他们早已商量好的,十个太阳一齐跑了出去,在天空中相闹不已,玩得开心极了。这一下子,大地可就遭殃了,到处是龟裂的土地,都处是干枯的河流。草木都枯萎了,冒出一缕缕轻烟,人民没有东西吃,饿得肚子直打鼓。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就把平时很有威望的一个女巫--女丑拖出去曝晒。这个女巫师想必是丑到了极点,否则决不会叫这样一个名字。大家心里是这样想的:都说巫师可以通神,我们受苦神和巫师都不管,现在来晒晒巫师,看你们管不管。可是十个太阳并不理会地上的一个小小巫师,照晒不误,没一会,就把女丑给晒死了。《山海经》记载说:"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卫居山之上。"

  可是女丑的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想中的雨水,万般无奈的人们只好祈祷天帝的慈悲了。天帝也觉得这样闹下去太不成样子,于是就让天国里面一个擅长射箭的神下凡救苦救难,他就是后羿。关于后羿射日的神话,我们在此以前曾经详细讲到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台湾高山族流传着一则神话,上古时天空中曾经出现过两个太阳,一位英雄把一个太阳射成了月亮。纳西族民间传说,远古时天空中一下就出现了九个太阳,也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与九日搏战,把其中一个变成了月亮,其余的七个变成了北斗七星。哈萨克族也有七日并出的传说。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旧地,人们发现了一块距今4300多年的石刻,画面上有许多人,看上去像军队,但它们都翘首仰望天空,而天空中赫然有两个太阳。

  这样大规模的记载决不是胡编乱造,它们都在向我们证明,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年代里,天空中的确出现过几个巨大的发光天体,它们看上去同太阳差不多,所以原始人才把它们统称为"十日"、"九日"、"七日"、"二日"等等。这些天体是什么呢?

  从一般的常识出发,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巨大天体,它们决不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因为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多度,一到夏天,人们都会热得受不了,比方说,以夏季30℃的气温来计算,如果增加10倍,它就是300多度,木材燃烧时的温度才仅有400多度。应该知道,我们人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是很强的,增加几度或减少几度对我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不过使地球的温度增加了几度而已,但我们已经有了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因此,古史记载的十日是不准确的,否则,地球早已不复存在了。

  常识又告诉我们,任何一颗巨大的行星都可以反射恒星的光和热,比如月亮,它可以反射7.3%的入射阳光,只要它距离地球足够近的话,都可以成为一个与太阳大小差不多的反光体。所以,我们可以断定,上古时所谓的"十日并出",准确地说应该是十月或数月并出,也就是当时天空中一下子出现了好几个月亮似的天体,从地球上观察,它们应该与太阳的大小差不多,如果它们与月球同大的话,当时应该距离我们38万多公里。有人解释说,数日并出的奇异天象是由地球另外一颗卫星造成的,它在围绕地球的运行中,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环行轨道越来越低,当它接近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燃烧、分裂,这种现象持续了数日。但我们根本就无法证明天空中曾经还有一颗地球的卫星。

  我们认为,数日(月)并出与上古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有关,也与我们假设的月球宇宙飞船的修复工作有关。

  中国关于后羿射日神话出现的时间很晚,有的资料说,"十日并出"在帝俊一尧帝时期,有的资料却说在女娲时期。根据现在的研究证明,帝俊一尧帝神话系,黄帝一女娲神话系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属于殷民族的神话系,一个是属于周民族的神话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错乱呢?原来,不同的民族原本都有自己的神话信仰,当一个民族战胜了另一个民族时,战胜民族所信奉的神与神话,理所当然成了社会上普遍信奉的神与神话。而战败民族的神话,除有一些被胜利者吸收以外,其余绝大部分在历史的演变中消失了。大家知道,中国最初的几个奴隶制的朝代是夏、商、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神话成书于西周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周民族所信奉的神就是黄帝、伏羲、女娲系列,因为他们是战胜者,所以神话保留下来的也最多。但是,周族以前的殷商民族,他们虽然战败了,但由于时期尚近,因此他们信奉的帝俊、尧帝信仰也在社会上有所流传。我们推测,后羿射日的神话很可能是殷民族的神话,后来却被周民族继承过来。

  当明白了中国神话以上特点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考证一下后羿射日的时期问题。殷民族的帝俊时期,相当于周民族的女娲、伏羲时期,所以在有些记载中就把后羿射日的神话与女娲的神话混合起来,变成了女娲射日,宋代《路史·发挥一》引《伊子·盘古》就说"女娲补天射十日",在《淮南子》中也有这样的倾向,比如将后羿的事迹与女娲的事迹相混合。这两套神话系统的混合,恰恰说明它们的时期差不多。还有一点,不论是按黄帝神话系列,还是按帝俊神话系列,后羿射日都发生在"天地分离"引发的大洪水之后。

  那么,十日(月)并出与女娲补天有什么关系呢?

  以上我们曾说过,形成月海的物质来历不明,它不可能来自月球本身,甚至不可能来自地球或太阳系。再者,月海的总面积大得可怕,加起来有1125万平方公里,如果月海真是高智慧生物的一项工程,那么这项工程也过分浩大了,光凭月球本身的力量在短时期内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们作一个更加大胆的推测:十日(月)的出现是为了修复月球。被击伤的月球向他们的同类生物发出了求救信号,散居在其他星系的飞船闻讯赶来救助,他们带来了修复月球所需的物质,这就是月海表面有一些岩石和土壤比太阳系还要古老的原因,它们并不来自太阳系。这些赶来的救助飞船与月球飞船合力将月球损坏的部分修好,然后各自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几个与月亮大小差不多的星球,由于它们距离我们与月球距离我们几乎一致,因此看上去果然与太阳一样。当月球系统的生物用极高的温度熔化构成月海物质的时候(大约需要4000度的高温),由于工程浩大,大量热量向四周辐射,地球当然也能感觉到这种热量,而当时人们区分太阳和月亮主要凭热量感觉,这就更加造成天空中出现的物体是太阳的错觉,所以才有"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记载。

  以上的推论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在射日的时候,天空中有一种很热很热的东西(大约是石头一类的东西)落下来,中国的各种史籍记载很多:

  《山海经》(今本无,《庄子·秋水箱》成玄瑛注引)曾记载说:"羿射日,落为沃焦。"

  《文选》注引云:"尾闾,水之从海水中出之也,一名沃焦,在东大海之中。尾者,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族聚之处,故称闾也。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之,莫不焦尽,故名沃焦焉。"

  屈原《楚辞·天问》王逸注曰:"界仰射十日,中其九,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

  《玄中记》云:"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也,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也。"

  所有这些记载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射日时天上曾落下过东西;二是这些东西像石头而发烫,温度很高。许多人都将这些记载理解为陨石的撞击,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种推测与许多历史记载不相吻合,挂一漏万。我们认为,十艘或数艘宇宙飞船在修复月球的过程中,在熔化构成月海的物质时,很可能由于不慎将一些物质落入地球,造成古人记载中的"沃焦"事件。

  至此,我们将"后羿射日"、"女娲补天"、"东海沃焦"等几则神话,按照它们内在的逻辑规律,并将它们放到我们的大假说之下,既作为证据,又作为假设的线索。事后我们发现,这些神话惟有这样解释,才能使它们显出活力,才能揭示到神话的本质上去。如果我们将每一个神话都孤零零地去对待,那么这些神话就是死的,就没有了系统。所以,那些只会感叹中国神话不如古希腊神话有系统的专家、学者们,为什么不去换一下脑筋想一想:难道神话的系统只有古希腊一种模式吗?中国"天"神话的逻辑性这样强大,它为什么就不可以作为一种模式呢?

  十日(月)就是月球智慧生物系统的宇宙飞船的假说,并非故弄玄虚,事实上,月球智慧生物之间的往来一直持续到唐代。从汉代以后,由于人们天文知识的进步,许多天象的记载更为精确,人们再也不会将月亮误认为太阳,所以我们在汉代的史书中发现有数月同出的天象。这种精确的记载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比如,《隋书·天文志》记载:"太清二年五月,两月现。"时间是公元548年6月;《新唐书·天文志》记载说:"贞观年,突厥有三月并现。"时间是大约公元618年前后。而这些记载如果放到远古时期,肯定会被认为是数日同出。

第十二章 人类的第一代文明

   "神"不但创造了人,而目还教育了人,于是有了人类的第一代文明--"中介文明"。《周易》、中医、金字塔都是第一代文明的遗留物。然而,这一切都毁于一场大洪水,高山上牧羊人的后代没有能力将第一代文明继承下来,而是发展起另外一种文明,那就是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

  "中介文明",是我们的第四个假设。

   第一节 文明的曙光

  我们关于人类的起源、天地分离、史前大洪水、修复月球等等的假设到此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与我们今天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人类文明问题。

  我们人类一直有一种误解,认为当前的文明乃是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它的标志就是文字的出现。然而,按照我们的假设,人类的文明本应该有两个,它的划分以大洪水为界,前一个文明应该称之为第一代文明,也叫"中介文明"(至于什么是中介文明我们以后要谈到);后一个文明应该称之为第二代文明,也叫物质文明。我们今天正处于第二代文明当中。

  关于第一代文明,我们是这样假设的:从人类被制造,到大洪水的毁灭,中间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大约几千年),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想孕育一种文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这一代文明如果从旧石器时代算起孕育了整整60多万年),因此第一代文明并不起源于人类自身的创造与积累,而是来自于那些创造我们的"神"的教育,应该说人类第一代文明的老师是"神"。这样一来,在人类的第一代文明当中就包含了来自宇宙深处某些文明的因素。

  我们承认,这个假设仅仅是对人类在公元前400多年前,文明突然达到一个让历史不解高峰的推测,它本身没有多少直接资料作为证据,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合理的推论,希望对此有兴趣的同仁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民族,不论他们居住在北美洲还是大洋洲,也不论他们是居住在山区还是平原,在他们的早期文化里面都有关于"人神相杂"的记忆,许多民族都用一种美好的心情来回忆这段历史。比如古希腊神话就把它称为"黄金时期",也有的民族把它称为"金太阳时期"。据说在这个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大地物产丰美。更重要的是,人与神的关系很好,人经常去神的家里去串门,神也时时光顾平民百姓的寒室,《定囗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记载说:"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多么让人羡慕的时期!

  正是在这样美好的关系中,"神"完成了对人类的早期教育。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

  在古代秘鲁的神话中,有一名叫拉科奇亚的天神,他从太阳降临到地球上,是他创造了地球上的人类,同时还教给人类许多的知识。

  哥伦比亚布恰印第安人的神话说,当人类被创造之后什么也不知道,有一天来了一位天神,"他们正同一个刚从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来的人谈话,这个人样子很怪,留着与他头发一样美丽的长胡须……这位神传给当地人一些实用知识。

  在墨西哥的神话中,也有一位天神突然从东方出现,教给当地人法律、医学和种植玉米的技术,后来他乘着"蛇形筏"杳然而去。

  日本北海道有一种奇怪的白色人种,被称为阿依奴人,他们的血型相当奇怪。这个来历不明的民族有一则神话说:"勇敢智慧之神曾降临北海道的北部。他那闪亮的金属飞船,白天呈银灰色,夜间却是火红的,当飞船升上天空时,发出雷鸣般的巨响。"这位大神在人间停留了几个春夏秋冬,教给人们务农、做工、艺术和智慧。

  古巴比伦的历史学家拜罗斯在他的著作中曾说过,远古的时候,一位名叫奥安奈斯的人定期出现在人们那里,向他们"传授文字,教给他们各种技术--教给他们建筑城市、建筑寺院、制定法律、讲解几何学原理"。

  在初期基督教经典以外的圣经《爱诺克书》中,也有向人们传授知识的神奇人物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作者,把这些神奇的人们叫天使。一位天使"阿扎赛尔教给人们大刀、小刀、盾牌、甲胄等东西的制造方法,教给他们看背后的方法。还有巴拉凯亚尔教给他们观测星辰,克卡拜尔教符号,台姆拜尔教观测星象,阿斯拉蒂尔教人们月亮的运动"。

  另外,在上古社会里不少民族都把文化的出现与神相互联系,例如,古埃及的自然宗教里就把月神当成是文化和智慧之神加以崇拜;在古希腊神话里象征智慧和文化之父的天神是俄尔市斯。

  事实上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原始民族总是把每一项文明成果的出现归结为神的教导,例如:在中国历史上神农氏乃是一位伟大的神灵,国人对他情有独钟,许多创造发明都记在他的名下,《管子·轻重篇》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食谷,而天下化之。"《易·系辞传》记载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析木为耜,揉木为来,末褥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另外在《淮南子》里神农又成了中医的发明者。

  以上是见于比较严肃的史书记载,而在志怪野史当中,神农的事迹也有很多,例如,《绎史》卷五引《新书》曰:"神农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拾遗记》中也记载说:"(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炎帝者,神农氏也。

  关于人类早期文化出现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当今的考古学家们。按照人们今天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旧石器时期大约开始于六十万年以前,到距今1万多年以前的时候,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但从考古挖掘的实物资料看,人类在漫长的旧石器时期,文化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可是,到了大约1万多年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人类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牧业、酿造业、烧陶业、冶金业、天文学、数学等等就好像在一夜之间冒傣来的一样。现在我们还搞不清楚这种文化突然进步的原因,因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文化中间缺少了过渡型(后面我们要详细谈到史前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继承性问题)。

  以上是来自于上古神话中的记载,这些记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类的文明起源于神的教育。但像这样的记载我们是否可以完全相信呢?应该说,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够完全相信这些记载的。

  但是,在人类的文明史当中真的存在一些让我们至今拿不定主意的实证性东西,有的是文字记载,有的是实物资料,有的是历史遗址,在这其中我们发现许多文明时间、文明程度与我们已有的历史知识对不上号的东西。

  1562年,在西班牙人入侵美洲时,有一位名叫迭戈德·郎达的随军牧师,他下令将记载玛雅文明的、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珍贵文献统统付之一炬,并将掌握玛雅文字解读的僧侣全部处以火刑。这样一来,玛雅文明就基本上消失了,只残留下"德累斯顿手稿"、"巴黎手稿"、"马德里手稿"、"格罗里耶手稿"四种原始文件。由于这些原始文件都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而当年能够读识这些文字的僧侣又被杀害,所以至今无人能够解读这些原始文献,使玛雅文明成了世界一大谜案。现在人们了解玛雅文明,凭的是一些遗留下来的建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口头传说。

  从现在发现的玛雅纪年碑上看,玛雅的文明史应该起源于公元前3113年,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竟和中国的文明史差不多。但根据《玛雅人编年史》看,玛雅的文明史一直可以上溯到1万多年以前。

  玛雅文明留给后人的最大谜团是关于他们的天文历算。玛雅人有十分优秀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准确地知道地球年是365.242129天(现在的准确计算是365.242198天),按照这个历算精度完全可以沿用6400万年而不用更换。人们实在搞不清楚,这个原始民族如何能有这样高深的历算知识?

  还不止这些,玛雅历法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对金星格外注意,他们能准确地算出一个金星年是584天,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法去推算金星的运转周期,1000年仅有1天的误差,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天文学成就。看一下玛雅人计算月亮、太阳、金星的奇怪公式:

  (月亮)20×13×2×73=260×2×73=37960

  (太阳)8×13×5×73=104×5×73=37960

  (金星)5×13×8×73=65×8×73=37960

  你会怀疑这些公式是用电脑推算出来的。不要忘记,这些成果出现于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那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像中国、印度等也才刚刚结束落后的原始状态,文字才刚出现在地球上不久。他们的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玛雅文明给后人留下的另外一个疑点是精美绝伦的金字塔建筑。目前,人们在古印第安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金字塔建筑,并且在加勒比海也发现了海底金字塔,它们与埃及的金字塔遥相呼应,给人类留下了千古不破之谜。过去,人们从埃及金字塔保护法老尸体的事实推测,所谓的金字塔仅仅是作为帝王陵墓而建筑出来的。然而,考古学家却从玛雅金字塔里挖掘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精致的透镜、蓄电池、变压器、太阳系模型碎片和其他不锈钢及合成金属制成的机械、工具等,这些东西的出土使人们给"金字塔是陵墓"的推测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这些物品所代表的文明程度来看,它们并不亚于我们现代的文明。

  埃及金字塔就像耸立在地球上的巨大问号,默默地等待后人来解答。几千年过去了,人们只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号:

  吉萨金字塔的高度乘以10亿,大致相当于地球到太阳间的距离;穿过这座金字塔的地球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这座金字塔的底面积除以两倍的塔高,刚好等于著名的圆周率3.14159;整座金字塔坐落在地球各大陆重力的中心。你能说所有的这些都是出于巧合吗?

  关于建筑金字塔的技术问题同样是一个无头的谜案。整座金字塔由26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重达12吨。现代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来古埃及人是用什么办法把这12吨重的石块滚来滚去的。据估计,建造大金字塔时埃及的居民应该有5000万人,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劳动力。可是,据专家们估计,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全世界的总人口才有2000多万人,当时的埃及是从哪里调集来如此多本来就不存在的劳动力呢?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人多人少,而在于建筑金字塔时的技术问题。要搬动这些重12吨的石块,光有木头滚子是不够的,因为在金字塔的四周围根本没有可供开采的石料,必须从很远的地方运输。即使我们承认古埃及人是用木滚子来搬动这些石块的,如果勤劳的工人们每天完成搬动、砌好10块石头这样了不起的工作量,那么他们把260万块石料砌成雄伟的金字塔,也大约需要25万天,即664年。可是要知道,金字塔只是一个法老的陵墓,他是无论如何也活不到664岁的。所以可以肯定,在建造这些金字塔时曾经使用了我们目前并不知道的起重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1998年7月,金字塔里又传来惊人消息,一支埃及考古队在清理当时建筑金字塔工人的工棚时曾发现,当时不少工人受到过很好的医疗待遇,其中一位工人曾做过脑瘤的切除手术。大家知道,脑外科手术即使是现在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而这位工人在脑手术后竟然又活了十几年,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1900年,一些渔民从水下60多米处一艘公元前1世纪沉没的古希腊船中打捞上一些奇怪的金属片,这些金属片如今陈列在雅典国立博物馆内。从外表上看,这是些铜质机械零件,考古学家瓦勒里奥斯·斯泰斯在1959年将这些碎片组合起来,发现它竟然是一个十分精密、复杂的齿轮装置,它有3个轴,40个齿轮,其中有一个主齿轮竟然有230个齿牙和9个大小有序的刻度。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个计算月亮和星辰位置的仪器。这些东西看上去做得十分地道,工艺水平很高,谁会相信在2000多年以前希腊人已经在使用精密的机械装置了?(见图十三)

  (图十三)

  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在世界各大洋的大陆架上发现了许多沉没到海洋里去的文明遗址。然而正如大家知道的,大陆曾经发生过多次巨大的变迁,最近一次也离我们有1万多年了,大约发生在人类记载的大洪水时期。就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大陆文明遗址、城市沉入海洋的事件,那么,这些沉睡海底的文明究竟是哪家的文明呢?不可否认,它们展现出来的建筑技术实在无法用我们今天的历史学来解释,因为它们太古老了。

  在秘鲁海岸边水下200多米深处,人们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1968年以来,人们在米尼岛一带水下发现了巨大的水下石头建筑群,有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门洞……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模样与秘鲁史前遗址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巨石墙十分相似。这些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气势雄伟,没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建筑技术是根本无法建造出来的。

  1974年,苏联的一艘"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八张海底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腐败的海草外,还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台阶……它们沉没的时间也是在大约1万多年以前的某个时期。

  本世纪中叶,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百慕大三角洲地带的海域西面,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宇塔,它的底边长300米,高200米,其塔尖距海面100米。据研究,这座金字塔比埃及的金字塔还要古老。

  不用说,神话记载的历史肯定早于文字记载的历史,而我们注意到像金字塔一些的实物证据的时候,也是因为它们在内容上反映出来的文明程度与我们现在的历史研究不相符合。因此我们推断,在文字记载的历史出现以前,人类社会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文明史,当时的文明程度很可能并不亚于我们今天的文明程度,这从大量史前实物资料中可以得到证明。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以上这些人类文字史以前的文明遗迹,不难看出,它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的脱节。所有的史前文明遗迹,都包含着极高的知识水平,像玛雅人留下的历算、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古老的中医等,无一不是知识的凝聚物。但是另外一方面,从考古学来看,当时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都十分低下,大多数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

  第二,应用技术与理论研究的脱节。从现在发现的史前文明看,大多数是一些实物,虽然这些实物中体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像搬动建筑金字塔石块的起重问题、玛雅金字塔坛庙的设计问题、埃及木仍伊的防腐问题、中医的中草药治病问题、针灸及经络问题等等,但相对的理论研究却至今没有发现,没有一种文字和传说可以告诉我们当时的天文学理论、几何学理论、机械制造理论和中医中药理论,按当时的社会发展,这些理论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史前文明存在严重的应用技术与理论研究脱节的现象。

  史前文明的这两个特点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我们关于史前文明来历的假设有相当的合理性。在人类的初期,大脑的智力还没有完全的开发,不可能接受高深的理论。因此,人类最初文明的教育者,他们主要传授给人类一些实用的技术、知识,以帮助人类渡过早期的困难时期。

  然而,人类的第一次文明却被一场意外的灾变给打断了,那就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洪水。现在的文明是在大洪水以后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第一次文明的蛛丝马迹

  我们相信在文字出现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高度发达的文明,除了以上这些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大量的现象上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说当时有一位大大有名的人,名字叫偃师,有一次,偃师去拜会西周穆王,身边跟着一位长得十分英俊的男人。偃师对周穆王介绍说:"这就是我造出来的一个能歌善舞的人,他的舞姿十分优美,他的歌喉十分动听。"周穆王大喜,就让他歌舞助兴。果然,此人舞技高超,舞姿优美,博得满堂喝彩。但舞着舞着就出了毛病,这位俊俏的舞男开始向周穆王的姬妾们大丢媚眼,暗送秋波。穆王大怒,喝令卫士们将偃师推出斩首。但师急忙辩解说:"请大王息怒,这个人不是个真人,他只是我造出来的一个机器人,是假的。"周穆王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个假人。偃师为了保命,上前一把撕掉舞男的头,果然,里面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确是个机器人,里面五脏俱全,再次结合起来,依然能歌能舞,取下心则不动不语。至此,周穆王才相信是真的。

  《论衡》中有一则记载说到了鲁班。关于鲁班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能工巧匠,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东西。据说,鲁班很孝顺,因为他常不在家,家中老母难免孤独。为了给老母解闷,鲁班竭其心智,发明了一套本头马车,上面有一个木头人负责驾驶。说来奇怪,这木头人真的可以驾驶马车四处走,像活人一样。有了这辆神奇的马车,鲁班就放心不少,每当他去上班时,就让母亲坐上车四处游玩。然而,有一天,鲁班下班以后没有见母亲回来,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母亲的影子,此时鲁班才觉大事不好,把母亲给弄丢了。所以史书记载"鲁班巧,亡其母"。

  《三国志》的故事也是大家熟悉的,因为《三国演义》乃是中国一大名著,没有读过的人恐怕不多,没有听说过的几乎没有。《三国演义》中曾说到诸葛亮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牛或马都是木头做的,里面有机关,能爬山涉水,不饮不食。可惜,自从三国以后,再没有一个人知道"木牛流马"的制造过程,这种东西实际上是失传了。

  以上所举的三个例子,都记载于中国的史籍当中,你说这些记载可信吗?我想有些人会感到十分为难,如果说它是假的吧,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而且关键是古人为什么要骗人呢?如果说它是真的吧,又不太可能,毕竟上述的记载是在讲述着某种机器人,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不论在西周,还是战国,还是三国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根本没有达到可以制造机器人的程度。于是,我们今天多数人会采取以下的方法:把它想象成古人卓越的幻想能力,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能完全说服自己吗?

  在此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讨论。当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先有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古人比今天的人绝对落后,今天的科学文化肯定比昨天更先进。"进步"这个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用时间来衡量。那么这个观点正确吗?

  先不说别的,只拿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来说,以上的观点就未必正确。我们现在在学术上总是说,由于古人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故而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因此发展起原始的宗教崇拜。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回头看一看,实际上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很可能比我们今天的人要先进,今人"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观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思想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以往态度的批判。

  可能有人会说,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与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两回事,我们比他们更先进、更高级。我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论,甚至被自己发明的理论搞得晕头转向,当我们搞一些语言上的小把戏时,就觉得自己在进步,可惜宇宙或自然根本不会被这些小把戏改变,也不会去理会这些儿童游戏。从本质上说,我们今天的保护自然思想与古代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根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道家理论为其指导,保护自然是出于自愿,而今天我们却是出于环境的压力,完全是被动的。你说谁先进谁落后呢?

  还有我们以上所举的针灸的例子,古人因为落后而发明了针灸,我们因为先进而解释不了落后的东西,难道我们可以在教课书里这样写到:由于我们过分先进,所以目前只能证明针灸是实用的,但却不知其所以然,科学的发达使我们已经不可能理解针灸的理论了。像类似先进的科学不能解释落后文化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坚持今天比过去高明,一味认为原始人一定落后的观点恐怕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但是,科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渐进的,是逐渐积累而成的,就以我们这一代物质文明来说,西周时不可能出现机器人那应该是肯定的,甚至在三国时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的机械装置,也是确定无疑的。那么,以上这些人的制造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与我们这一代文明对不上号的发明创造正等待后人去解答,我们随便举一些例子,为了对读者负责,也为了严肃起见,我们首先从那些肯定无疑的事实人手:

  现代的人类文化史研究证明,中国的石器时代大约结束于距今天4000多年以前,从那以后,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金属时代。这是一个科学的定论。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个结论根本不能算是最后的结论。

  此前,我们曾举过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青铜片的例子。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类事情决不仅仅发生了一次。本世纪7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从陕西临渲姜家寨原始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两件青铜器,做工极为精美,显示了很高的制造工艺。然而,由于姜家寨遗址属于原始石器时代,它距离我们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个时间段正好和推测的金属时期相差2000多年。怎么办呢?当然是不予公布!但坚持真理的人毕竟还存在,考古学家唐兰在后来的论文中还是把它公布于众。

  许多人都感觉到史前文明历史的存在,但总也找不到切实的证据。实际上,证据不是不存在,而是因为种种人为的因素被藏了起来,学者们是怕"误人子弟",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呢?

  从以上例子中,许多人都感觉到:恐怕现代研究者关于史前文明程度的推论并不是正确,石器时期很可能存在一种现代科学证明不了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