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女人和孩子也能当兵?!”

“你们也知道女人和孩子不能当兵?那为何在牛首山大营里有这么多女人和孩子?”

陈庆之冷着脸反问。

那副将被喝问噤了声。

“别的大营不好有女人和孩子,因为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但白袍骑异于别处,此处要豢养大量的战马,除了负责作战的骑兵外,还需要给马准备豆料、清扫马圈和喂马的马夫,这些照料战马的差事,亦可交予妇人与孩子去做。”

陈庆之顿了顿,又说:“清理马圈照顾马匹都是繁重的工作,尤其是这次陛下赐下的三百匹白马,若是有所差池,更可能全家获罪。所以我才需要遴选体格健壮、意志过人之人,今天留下来的虽然也有妇孺,却远胜旁人。”

“女子和孩子参军者虽少,却也不是没有先例。我身边的花将军来自魏国的怀朔,魏国北方六镇大多是军户,孩童从幼时起就接受成为骑兵的训练,直至成年便为国征战,即使是女子也要在后方提供后勤。”

陈庆之对身边的花夭拱了拱手。

“花将军,可是如此?”

花夭知道他是想为校场里的女人和孩子过个明路,以免日后有人拿他留下这些人刁难,于是点了点头,朗声道:

“正是如此。我大魏一日为军户,世世代代便是军户。无论男女老幼,皆为战生,皆为战死。”

在这里的士卒大多连字都不认识,更不知道魏国当兵的竟然是世代为兵,顿时哗然。

好男不当兵,他们现在虽然硬要赖在这里,不代表要把世世代代的命都系在军中啊!

陈庆之自然看懂了他们的意思,安抚道:“当然,我梁国不是军户制,诸位虽然入了白袍骑,却不会世代为兵。骑兵训练困难,从孩童时起便训练很适合,可若是成年后有了其他出路,我也不会阻拦。”

陈庆之一眼看过去,见大部分留下的孩童都有十来岁了,算是半大的少年,唯有一个靠着黝黑汉子的孩子看起来尚且年幼,微微皱了皱眉,问孩子的父亲:

“你这孩子看起来岁数尚小,你欲让他和你一起当兵吗?”

孩子的父亲听到主将问他,一想现在的世道苛捐杂税之重,一咬牙点头道:“启禀陈将军,我这儿子岁数尚小,却从几年前起就开始在学我家传的手艺。我早些年本是铁匠,擅制铁器,也能钉马掌制马具,我的孩子以前一直给我打下手,也会些微末的本事。”

若不是习惯了炉火,他也不能在这样的高温天坚持下来。

“只是现在大营的工坊里没有生铁,也没有工具,我这一身本领没有用武之地,才在这里当个普通的士卒。”

“你若会制作马具和马蹄铁,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我会替你找来。”

一听说这群人里还有这么个人才,原本在树荫下纳凉的马文才站起身来,缓缓走过来。

“只是我需要你尽快开炉炼器,你可能做到?”

那铁匠出身的士卒重重点头。

“可以。”

“你叫什么名字?”

马文才问他。

“回使君,小的叫石虎。”

“石虎,你等会儿寻个主簿,将你开炉需要的东西列个单子,让主簿转交给我,我会尽快给你置办齐。”

马文才看了看他身边的妻儿,“你的妻子和孩子都可以在大营中的坊中服役,专司修理、制备白袍骑中的军械马具。”

石虎不知道这马文才是什么来历,一时不敢应下,还是陈庆之介绍:“这是陛下派来的参军马文才,日后也是你们的主官。”

石虎不知道什么参军,但也知道皇帝派来的不会是小官,当即欣然接受了他的安排。

事已至此,这一次“选拔”便已经告了尾声。

陈庆之以身作则,没起刀兵便淘汰掉了大多数的凑数之人,剩下的都是做好心理准备,既能随魏国人护卫、又愿意骑马作战的青壮之年。

大营里被淘汰的人虽然怨声载道,却也知道这个白面书生一样的中年将军不是好对付的。

这样炎热的天气,如果每天都拉着他们在校场上晒几个时辰,不死也要脱层皮,更别说那个笑眯眯的少年郎带着的北府军实在是吓人,还不如趁现在收拾东西离开,好歹还能留条命。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展着,马文才从傅歧那里弄到了一些生铁和马具,徐之敬举荐的兽医孙秀之也从丹阳匆匆赶到,开始着手医治大营里的马匹。

花夭干脆就住在了牛首山大营里,领着魏国使团里原本的马奴,每天指导大营里的士卒如何照顾这些北方来的宝马。

陈庆之向宫中禀报了这次选拔的结果,由于被淘汰的人数实在太多,牛首山大营还需要在外招募新兵,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好在陈庆之是萧衍的亲信,后者虽然有些犹豫,但是还是准了他再募两千新兵,优异者上马作战,其他的练为步卒。

原本一切都还算顺利,可是到了制局监这里,却又碰了壁。

白袍骑名义上直属于皇帝,但皇帝却不能直接练兵募兵,举凡器仗兵役之事,都由制局监管辖。

之前朱吾良靠吃空缺、卖马肉赚足了油水,这里面若没有制局监的支持绝不可能成事,如今陈庆之一下子剔除了十之六七的人,又清算了剩余的战马,制局监的诸官就越发不满。

是以,当陈庆之和马文才一起去重新更定白袍骑的军簿时,制局监中就对他们诸多刁难。

制局小司看完陈庆之递来的军簿,更是嗤之以鼻。

“你这将军,真是胡来,白袍骑里怎么还有女人?军中怎么能让女人打仗?这不是瞎胡闹么?不批不批,回去改改再来!”

白袍骑情势复杂,如果单独逐退这些当兵的家人,就等于全部逐退不要了,即使不立刻逃脱回家,以后也会消极怠工没有士气。

陈庆之废了老大的功夫才定下如今的格局,自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马文才见这人刁难,料想应该是如今的白袍骑断了他们的油水,正有意拿皇命出来弹压他们,却见陈庆之在他发作之前抢先开了口。

“使君所言差矣,谁说女人就不能骑马作战?”

他看着面前的主官,笑着抚须。

“魏国的送嫁将军花夭,本就是太武帝拓跋焘年间女将军花木兰的后人。现在她还得了陛下的应允,要为我们白袍骑训练骑兵…”

“你都说了是后人,现在哪还有女人从军的!”

刁难的人不耐烦地道。

“咦,使君难道不知吗?”

陈庆之故作诧异。

“这位花夭花将军,就是女人啊!”

第337章 验明正身

陈庆之说起花夭的时候,马文才就知道他要拿花夭祖上那位虎贲将军花木兰说事。

毕竟现成的例子在这里, 之前建康还因为《木兰辞》而热闹过一阵子。

“魏国的送嫁将军花夭, 本就是太武帝拓跋焘年间女将军花木兰的后人。现在她还得了陛下的应允, 要为我们白袍骑训练骑兵…”

看吧,他就知道。

古往今来能叫上名号的女将军,除了上古时期的妇好, 也就这个出身北方的花木兰了。

可惜这位制局监的小司完全不想搭理陈庆之,听完之后还嗤之以鼻。

“咦,使君难道不知吗?这位花夭花将军,就是女人啊!”

就算再抬出花夭也是…

马文才看着陈庆之上下翕动的嘴唇, 突然拍了拍耳朵。

“我听到什么?”

马文才心中发慌,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慌什么。

“花夭是女人?”

他是听错了吧, 子云先生说的难道不是花木兰?

和马文才一样错愕的还有制局监的官员,此时他脸上的表情就像是看到了有一只牛在天上跑、有一只鱼在面前飘一样。

“陈将军是在说笑吧?”

那官员愣愣地说,“魏国派来的送嫁将军, 怎么会是女的?”

“如果那花将军是女人,使君可否破了此例, 给牛首山大营行个方便?”

陈庆之顺势一问。

那官员的八卦之心似是占了上风,也不管是不是要刁难这位新任的白袍骑将军了, 抚掌道:“那我就跟你打了这个赌,若是那花将军是个女人,你白袍骑要人给人, 要录谁录谁!”

两人击掌为誓, 那小司更是击掌后就站了起来, 要看陈庆之该如何证明花夭是个女人。

刹那间,马文才悟了。

子云先生足智多谋,肯定已经料到了制局监的人要刁难,所以故意将人挤兑到这个话题上,再来设计这个小司认赌服输。

要想证明花夭是个女人,最快的办法无法是问花夭本人。花夭如今就住在牛首山大营照顾战马,必定提前串好了话,只要这小司一问,花夭承认自己是个女人,他便只能应承下来自己的诺言。

至于花夭是男是女,他一个魏国人,说完话拍拍屁股就要回北边去的,他武艺高强,也不会有几个人敢听了这个传闻后去证实,不过是一句戏谑的话,却诓来大把的好处,好计好计!

“不愧是日后的无敌将军!”

马文才心悦诚服。

可他没想到陈庆之不按理出牌,根本没带着这小司去找花夭,而是去了隔壁的中书省。

制局监就在台城之内,旁边是诸多理事的衙门,陈庆之为皇帝传达御命在台城中来回了几十年,即使是中书省的官员见到他来了也是满脸笑意,更别说最近正得势的马文才也跟着他一起,越发以为又是来传御令的,所以客客气气的问他来找何人。

陈庆之知道他们是误会了,也不解释,直接要找谢举谢侍中。

谢举的地位已经如同宰相,陈庆之却是说见就可以见到,那小司脸色变了又变,显然心中已经怕了。

待陈庆之顺利见到谢举,后者一问他来的来意,顿时笑了起来,点头承认:“是,梁国使团中人人皆知,那花夭是个女人。”

“子云先生真是厉害,竟连谢使君都打点好了!”

马文才在心中暗叹。

“制局监离中书省如此近,何必舍近求远去问花夭?谁又敢说谢使君会说谎?妙哉!”

“真是女人?”

小司不敢置信,“他们魏国难道没有男人了吗?那花将军为什么要穿着男装,扮成男人?”

“花夭是太武帝时巾帼英豪花木兰的后人,那花木兰解甲归田后才得以成亲,军中有个同袍入赘的花家,所以后人皆为花姓。那花木兰天生神力,以后诸代,这种天赋常常会在她的血脉中出现,是以每当有人能举起家传的磐石剑,京中太武帝一脉的元氏皇室就会征召他们,无论男女。”

谢举解释着,“力大无穷这种天赋,在战场上有着以一敌十之能,所以花家的孩子,无论男女,皆是从小习武。但力大无穷又是女子的将军,在北魏唯有怀朔花家这一族,这名头也太过响亮…”

“是以,为了能在战场上出其不意,花家子孙往往用化名在外行走,行军打仗时,女子也做男人打扮,如此一来,谁也不会注意到敌阵里做先锋的将军有万夫莫敌之能,往往一个照面就已经被斩于马下。”

谢举笑着,“这已经是花家后代的惯例,魏国军中人人皆知,所以不会刻意提起花将军的身份和性别。我等梁国使臣入乡随俗,也就不便四处宣扬她是女人。”

哇,这谢使君也是能编之人!

马文才已经被他们这波操作惊呆了。

那小司还是有些不信,可却不敢直接说谢举是瞎扯,但脸上的神情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谢举会跟制局监的人解释是有意卖陈庆之和马文才一个人情,对这个小官却没什么好耐心,他见这人似乎还有些不信,嘲弄道:

“你就算不信我的话,也该知道魏国这送嫁将军一直和兰陵公主同进同出,形影不离,这兰陵公主是来和亲的,何以能和送嫁将军过从如此亲密?概因那花夭是个女人的缘故!”

这解释相当给力,连马文才都差点信了。

见谢举已经不耐了,那小司哪敢再多问,狼狈的跟着陈庆之一同回了制局监。

陈庆之被皇帝外派接管了这么个烂摊子,人人都以为他已经失去了圣宠,所以制局监的人也敢对他诸多刁难,可现在连谢举都对陈庆之颇为耐心,他哪敢再刁难?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陈庆之是要人给人,要登记入簿登记入簿,他们甚至还给陈庆之多空了几十个亲兵的空缺,其实就是让他吃空饷的。

陈庆之哪里不知道他这些小伎俩,不过这空缺他也有用处,自然却之不恭。

马文才原以为这一趟和陈庆之过来,必要他做个黑脸弹压制局监了,没想到事情这进展的如此顺利,待回了牛首山大营时,还是啧啧称奇。

此时的牛首山大营已经今非昔比,闲杂无关的人等早已经被驱逐出营,留下的都是精壮之士。陈庆之还费了些功夫,接着御史台的便利,去找了当年被朱吾良排挤出去的第一批白袍骑骑兵。

这些骑兵离开白袍骑后大部分过的穷困潦倒,听说牛首山大营换了主将,歪风邪气也一扫而空,大多都选择了回到军营。

这些人约有三百余人,皆精于骑术,又能养马,立刻解了燃眉之急。

马文才也没有放弃“假公济私”,借着大营里募兵的时机,悄悄安插了不少自己与裴家的人马,充作新兵。

有傅歧的帮忙,那铁匠铺也在大营中立了起来,如今制局监又拨了一批军械和马具,堪堪够用。

只是兽医那边的进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剩下的战马大多非伤及残,这天气又十分酷热,伤口更加容易感染,就连被徐家举荐来的孙秀之都有些棘手,没有将它们治好的信心。

为了这些马,孙秀之几乎天天都住在大营里,又向骑兵出身的花夭和魏国的马奴们请教各种北方如何照顾战马的经验。

马文才回到牛首山大营时,花夭正在帮孙秀之医马。

这些马儿有不少伤口已经溃烂,未免感染扩散太多,只能将已经腐烂的腐肉割除。孙秀之又不似徐之敬那般养了药蛆,唯有用刀斧割除这些腐肉,这些马又不是死物,被割了伤口哪能不挣扎?

于是力大无穷的花夭就成了孙秀之最好的帮手。

马文才远远的见着花夭将那几匹马的腿脚捆住,硬生生将马按在地上,任由孙秀之割肉、上药、包扎。

她或是抱住马的脖子,或是按住马的脊背,从头到尾好似轻松无比,若不是那些马不住抖动着肌肉又嘶鸣,恐怕马文才真以为那些马温驯无比。

眼见着一匹马挣扎着要用头去撞孙秀之,却被花夭一只手硬生生按在了地上,马文才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鲁汉子,谢使君和子云先生也真是敢扯!

寻常女子连靠近马厩都觉得脏,连祝英台那样不拘小节的女人见了高头大马都会害怕,可看着眼前这一幕,说花夭能举起这些瘦马他都信,怎能说她是女人?

也就是谢使君帮着撒这样的谎,才让人不敢反驳。

另一边的花夭看到马文才来了,笑着和孙秀之说了什么,等把这几匹马伤口医完,便整了整衣襟,向马文才走去。

她靠着马文才家财万贯,这马文才如今在她眼里就是地上的财神爷,她巴不得将他供起来才好。

只可惜自己没有倾城之貌,否则要能靠脸把他迷得七荤八素跟她回怀朔去,岂不是大妙?

想到这里,花夭第一次为自己过于英气的外貌可惜。

马文才解决了一桩心事心情大好,于是和花夭闲谈间,便把此事当做笑话说与花夭听。

“你说好不好笑?你是没见到那小司的眼珠子,好像当场要掉下来。”

他摇着头笑道:“谢使君和子云先生也是狭促,这样的话他们也敢说出来。你若在外面听到什么风声,可别生气。”

他这是什么情况?

“你不是知道我是女人吗?”

花夭莫名其妙地看着马文才。

“我对什么风声生气?”

马文才眨了眨眼。

“在我回国之前,那天夜里?”花夭眼睛里闪过一丝奇怪的光芒,“还有那次我擦身,你看到了我束胸的绷带…”

咦,她怎么忘了南人生性羞怯,其实她还能用这种手段赖上!

“你,你在说什么?”

马文才一听到“那天夜里”,再想到自己曾被她压于身下,眼神终于慌张起来,瞠目结舌道:

“你,你难道真是女子?”

“我是啊!”

花夭干脆的一点头,又抓过马文才的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

“你看,我一点喉结都没有。”

说罢,她又拉着他的手,从她的喉间再往下移。

“今日天热,我没穿束衣,我虽女扮男装,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你摸一摸就知道啦…”

她有意逗弄马文才,抓着他的手,眼见着要按在自己的胸前…

什,什么束衣…

什么绷带!

马文才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奔头顶,将他烧的头晕脑胀,脸上热的要炸裂开来。

他“唰”地一下收回了自己的手。

“你,你胡,胡…”

胡扯!

第338章 露水姻缘

“马文才, 你今日也宿在宫里?”

祝英台看着终于有时间出宫的好友, 突然感觉到一阵惆怅:“自从你做了那个什么参军, 我们几个就聚少离多了…”

天可怜见,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为什么要经历这种事两次?

就跟后世大学毕业的室友各奔东西,因为忙于工作而聚少离多, 最后相忘于江湖有什么区别?

“说起来, 花将军来的也少了。”

祝英台突发奇想, “你们白袍骑现在可缺人?我那里闲的很, 没事的时候我也可以去帮忙。”

“她要练兵,哪里能天天来。”

听祝英台提起“花夭”, 马文才的眸光不自然地闪了一下,装作若无其事道:“说到花将军, 你可听到外面有什么奇怪的传闻?”

“传闻?”

祝英台面色一变,压低了声音问:“是不是花将军又和兰陵公主怎么了?”

自从兰陵公主入了京, 有关送嫁将军和兰陵公主的绯闻就没断过, 外国公主入京这种事放之古今中外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更别说兰陵公主到了建康后并没有和其他公主一样入了宫, 而是像是个客人一般在建康城里四处参加起社交, 完全没有作为和亲公主的自觉。

渐渐的,各种传言四起, 有的说这位公主不愿给几位皇子做妾, 也有的说公主在路上和自己的送嫁将军相爱, 为此不惜拖延和亲的时间。

再加上之前光宅寺和临川王府里花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被传的有鼻子有眼, 后面那种传闻简直是尘嚣之上。

偏偏有了这种传言,兰陵公主和那位送嫁将军一点都没有避嫌,越发坐实了这种猜测。

听说自己的男神可能有了喜欢的人,祝英台心里还难受了好几天。那个兰陵公主她也见过,长得漂亮不说,还有股这时代女人少有的飒爽之气。

“兰陵公主和花夭?”

马文才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祝英台说的是什么,表情有些古怪。“兰陵公主和花夭不是外面想象的那种关系。”

“真的?”

见马文才说的言之切切,一直对马文才盲目信任的祝英台顿时喜出望外,眼睛里像是有星星在闪烁。

她在古代这么久,旁边相处的又大多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年轻人,要说少女心没萌动过那肯定是骗人,

可这个时代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审美观喜欢的不是娘炮就是神经病一样的“狂士”,身份高贵有教养的毫无责任心可言,身份低有才能的又不是偏激就是自卑,就连马文才都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梁山伯虽然和她审美观相符,可他过的太压抑了,和谁在一起都有些过于照顾和迁就别人的感觉,这让花夭有时候难以将他和历史中那个为祝英台呕血夜奔的梁山伯联系在一起,每每对他刚产生点感情的火花就莫名熄了。

她两辈子都没活到二十三岁,还是适婚的年纪,可现在一天到晚都是男人身份行走,要想找个合适又可靠的人谈个恋爱却很难。

花夭就是个很好的心仪对象。

他的五官过于精致深刻,和主流的审美完全不符,自己不必担心他像是褚向一般被众人追求,他的美只有自己欣赏,很难惹上什么桃花债。

他是个军人、有高强的武艺,会骑射能却接地气,还能过日子,大部分女孩都有个英雄梦,又担心英雄不顾家,花夭完全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