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若有所思道:“这临川王府…是病急乱投医了?”

如果威逼利诱只是为了赢,还能说是萧宏贪财的秉性如此,可要是百般手段都是为了输,这就内有深意了。

“陛下不愿见他,他想尽办法投其所好,又是送名贵的礼物、又是送庄园田产,可是陛下什么都没收,他当然是怕了。”

马文才在萧衍身边好一阵子,也了解了这位陛下的为人。

“陛下崇佛,内库空虚,临川王富可敌国,想要给陛下送钱却都不能,竟然用这种法子,呵呵…”

如果只是贪财或是好色,萧衍其实并不愿意为难这个亲弟弟。

当年齐昏侯昏聩,因怕功高盖主而杀了萧衍的父亲和兄弟,萧衍才一怒走上造反的路子。他一生最重家人,兄长死了,他就将自己的同胞兄弟当成儿子一样养,才把萧宏养成这样的性子。

可永兴公主那一番“控诉”实在太过让人心寒。

她说自己和自己的王叔乱伦,又说王叔许了她皇后之位,这两人一个是皇帝如珠如玉捧在掌心里养大的女儿,一个是百般宠溺给予富贵的胞弟,萧衍被此事伤得卧床好几天没有起身,可见有多痛苦。

从萧正德和柳夫人的事情,看得出萧衍在这种伦理道德上是有极高的标准的,说不定已经对萧宏起了杀意,恨他拐带自己的女儿,如果不见萧宏还好,要是见了他,才是这位临川王的末日。

可怜的是临川王根本没看清这位亲兄弟对自己最后的宽容,他以为这次和之前许多次那样,只要能见到自己的哥哥,再哭求讨好上一阵子洗刷自己的“冤屈”,对方就会待他一日既往。

他知道皇帝缺钱,有万贯家财却没办法送进宫里。

宗室和皇子们都不愿惹上麻烦,朝中大臣又恨不得这位国之蛀虫早点倒台,以谢举为首的士族清流都和这位临川王不对付,他一朝失去了宠幸,才知道之前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越发想要讨好自己的兄弟。

但是输钱给内监,再间接给皇帝送钱这样的昏招,想一想,也是可悲。

可惜马文才一点都不可怜他。

看着身边的梁山伯,他犹豫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你…现在还想扳倒临川王吗?”

往日临川王府势大,马文才不敢问这个问题,怕梁山伯以卵击石,毁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大好前程。

“虽知临川王是个蠢货,这辈子也不知被多少人利用…”

梁山伯目光幽静,似有暗光闪过。

“但我父亲的死,他脱不了干系。”

“身为人子,自是要血债血偿。”

他入御史台,最大的目标便是把临川王拉下马。

梁山伯的父亲梁新是为调查士簿而遇害,之后梁山伯也一直受到临川王府的追杀。

他如今当上了御史,查的越多,知道的也就越多。

临川王深受皇帝信任,权势滔天,当年有太多人投靠,也不乏有利用王府谋利或是庇护的,临川王一生作恶太多又不怕报复,怕是自己都不记得当年收了好处帮人入“士籍”的事了,就连对梁新和梁山伯下手的,也俱是王府的门人,不见得就是他亲自命令的。

但总归是借了临川王府的势,他没有亲手杀人,却递了刀。

“何况这位临川王…”

梁山伯冷笑着。

“他失势了,对梁国和梁国的百姓来说,才是天大的好事。”

马文才听完了他的话,便知道他心意已决,怕是已经筹谋了许久,就等着一击得手的机会。

“好,那我帮你。”

“我给你个能用的把柄。”

梁山伯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向马文才。

马文才被他看的有些赧然,好似不经意地抬起眼,看向远处的高台。

高台上,原本人人簇拥着乐山侯如今形单影只,抓着栏杆紧张地看着下面的赛事。

萧宏和几个子女都不亲近,乐山侯萧正则只知道王府里派人去接触了石虎,却不知道萧宏是想让石虎输。

知道父亲押了石虎,却意会错了的萧正则,全押了石虎赢。

“萧正则只是个乐山侯,却能一次输上几十万钱。人人都以为他是子债父偿,却不知萧宏贪婪吝啬,对几个儿子并没有那么大方。”

马文才说着完全不相关的话。

“这位乐山侯以前靠萧正德才挥霍无度,如今萧正德没了,他却依然能几日之内便抬了钱来还债,我好奇稍微查看了下他送来的钱…”

马文才拿了祝家那几船废铁,对这种事比旁人都要精通。

“那些钱不对,乐山侯在偷着私铸官钱。”

他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幸灾乐祸地表情。

“不过,我觉得…”

“你大概是有本事让‘临川王府’私铸官钱的。”

第351章 真假币

当日的赛马会, 石虎输了,由七号的骑手得了冠军骑。

倒不是马文才贪图临川王府的钱打黑赛, 而是在比赛前出了这样的事,又被马文才直接揭开了, 石虎的心理状态自然发生了变化。

赛马是要求人马的精神都高度集中的项目,他有点魂不守舍,当天便丢了第一, 但也没跌出前三去。

临川王府输了不少钱, 乐山侯也跟着输了不少, 平日里和乐山侯不对付的纨绔子弟们明面上尽情地对他嘲笑, 背后却又羡慕他投胎投的好。

也只有临川王府能让他这么挥霍。

赛马会又过去了, 这一次马票和门票卖的更多,马文才和内监的官员一起向萧衍这次的账目, 不敢出声。

有了这笔固定收入, 萧衍的私库也充盈了不少, 因为这个,他对马文才越发和颜悦色了, 甚至给了他块腰牌,能让他自由出入宫中和台城。

萧衍随意翻了下账本,就发现了萧宏的名字。

“临川王又输了?”

萧衍看着账本,恨铁不成钢地骂:“他倒还有心情去赌马,就为了那点蝇头小利!”

连续几个月临川王都在输钱, 数字又这么庞大, 萧衍看了几个月账目, 当然知道自己的弟弟输了多少。

他知道萧宏家大业大,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他就是气恼萧宏不把心思放在正道上,颇有点怒其不争的意思。

他在气头上,内监的官员不好替临川王说话,马文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临川王这次派人接触上个月冠军骑的事情说了。

萧衍当了一辈子皇帝,一听马文才的禀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眼神渐渐回暖,停下了对临川王的咒骂。

“他就知道伤我的心,现在又想着要挽回…”

萧衍的语气颇有点像是含怨的妇人,“这是瞎胡闹!”

他又翻了几页,见乐山侯也输了这么多,气笑了:“乐山侯是怎么回事?跟着胡闹,一起给我这伯父送钱?”

萧衍知道萧正则的秉性,若说临川王是故意送钱他还信,但是乐山侯?

他能不抢别人的钱就谢天谢地了!

“也许是吧。”

马文才见钩子已经被咬上了,笑着说:“这几个月输的都不少,每次输了钱都是直接抬过来的,几辆牛车都装不完,一看就是早就准备好的钱。”

临川王府输钱也没人敢上门要账,都是他们什么时候趁手什么时候送来。

马文才之前帮过萧正德,之前又替临川王说好话,萧衍把他当成心腹,觉得他是真正为自己心情着想的好孩子,此时也就只以为马文才是替萧正则说话,怒哼了一句:

“萧宏那样,必定顾不上儿子,乐山侯哪里来的那么多现钱?不会是又做了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吧?”

皇帝刚说完就觉得自己猜的不错,刚想宣殿中御史觐见,就听得外面禀报御史大夫王简求见。

王简是梁山伯的顶头上司,又是朝中掌握机要的言官,求见皇帝必不是小事。内监官员和马文才请求退下,萧衍因为弟弟送钱的事情心情有些低落,挥挥手准了。

马文才离开殿中时,恰巧和御史大夫王简碰了个照面,见他手里拿着奏疏,遥遥向他拱了拱手。

王简看到了,也向他颔首。

御史大夫王简进了殿里,一进门便跪下了。

“启禀陛下,之前陛下让御史台调查的私铸钱一事,有眉目了。”

他低着头,又说:

“只是要确认,还得请内监官和白袍骑配合。”

“内监官和白袍骑,怎么扯到他们?”

萧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也知道私铸钱不是小事,连忙派人去把内监官和白袍骑拦下,让他们回来。

就在等候他们回返的时候,王简递出了那本奏疏。

南朝其实并不缺铜,之前在天监初年也曾铸造过质量高技术佳的五铢钱,铜价高昂而物价轻贱,于是这些五铢钱因为质量太好、厚重且铜含量高,一推行出去就立刻被富商豪族搜刮一空,毁钱铸器,结果流入民间的反而极少。

萧衍曾经几次铸钱,但每一次增铸皆是如此,不说别人,便是临川王萧宏,便有三间库房皆为铜钱,串钱的绳子都烂了,所有的铜钱都散落在箱子里。

这些贵人把新铸的钱囤积,改用残破的铜钱或是汉末的铜钱,再加上南梁贵族大多信佛,佛像和寺庙耗铜甚多,这些铜钱更是无法流通,民间无钱可用,最后梁国不得不放弃铸造铜钱,而以铁铸钱,来减缓民间缺钱的问题。

铁五铢的推出缓解了缺钱的压力,却也带来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私铸”。

铁价贱而易得,私铸并不是难事,也不容易被发现,否则之前也不会有祝家去捞镇龙铁的事情,但是梁帝一直在打击私铸钱,并且全面禁止铜钱流通、推行铁钱。

只有铜钱禁止流通,那些贵人手里的铜钱用不出去而停止囤积铜钱了,钱荒和铜荒才会停止。

如今铁钱刚刚才投入市场,但民间流通之多已经超过官府铸造的数量,而且这些铁钱良莠不齐,有些根本就是劣币,数量又颇为庞大。

铁钱才开始推行,如果直接废掉这些劣币势必会造成恐慌,皇帝也只能让御史台悄悄去查源头。

御史台里有梁山伯,马文才自然是早早接到了皇帝要彻查私钱的消息,这几个月的铁钱便暂时不敢出手。

有祝英台提醒,他也看出了这势头不对,铁钱迟早有不值钱的那天,所以获取的财富大多换成了金银和实物,只有往外花的时候才用铁钱。

恰巧乐山侯私铸铁钱的事情露了马脚,马文才顺势往前一推,就把自己私铸铁钱的纰漏按在了乐山侯的头上。

御史台、或者说梁山伯顺着铁钱的流向去查,最后便查到了乐山侯那里。

临川王有铜钱三库,最不缺的就是铜钱,虽然皇帝禁止铜钱流通了,但每次赌马输了,从临川王府出去的钱依然还是铜钱,而且是质量高的五铢钱。

一枚五铢铜钱抵得上十几枚甚至几十枚铁钱,可官府定下的兑换率却是“一比一”,几乎没人愿意用铜钱,皆是用铁钱,临川王用铜钱付赌资,一方面是铜钱多,另一方面是为了讨好皇帝,向皇帝献铜。

但乐山侯的钱却全是铁钱,而且是簇新的铁钱,质量却不佳,用的不是铸币司的模范。

御史台早就想扳倒临川王,有了这么个“疑点”,立刻尽全力去查。

最后查到乐山侯几次用这些簇新的铁钱,都是为了付赌马的赌资,而他用的铁钱,也大多流入了牛首山大营和内监之中。

王简入宫,就是想请天子开内库、彻查乐山侯这几个月送来的铁钱,彻查乐山侯用的是否是私钱,毕竟入内库的铁钱都有账目可依,不似流入民间的那般难查。

如果真是私钱,那即便不是乐山侯私铸铁钱,也有同谋的嫌疑。

根本不需要王简去“彻查”,萧衍心里就已经认定了这事乐山侯逃不了关系。他这边在使着劲推行新钱,乐山侯在后面给他拖后腿,萧衍气都是后槽牙都痒,等马文才和内监官一来,立刻就命人开了库。

赛马会的所得宫中七、白袍骑三,两边将乐山侯那边送来的钱和铸币司的钱模一验,果真是私铸钱。

御史大夫心中大喜,要求梁帝彻查此事。

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乐山侯有这个胆子和本事私铸铁钱,这蠢货之前跟着萧正德为非作歹,萧正德好歹有手段有势力,但这萧正则就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让他花钱他会,让他造钱却没那个脑子。

王简条条指责都指向了临川王身上,而临川王府也确实有这个实力。

“陛下…”

王简见皇帝还在犹豫,一咬牙,将最近得到的不确定消息也说了。

“要铸铁钱,必定要有铁。陛下可想过乐山侯哪里来的这么多铁?总不是在临川王府砸锅卖铁吧?”

“臣怀疑,临川王府一直有私藏兵器,兵器数目之多,甚至足以改造铁钱!”

萧宏难得低声下气的和谁说话,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向别人低头。

“二郎,你也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一府的美人,怎么会和她搅和在一起?你就行个方便,偷偷把我带进宫里吧。”

他看着面前的“侄儿”,连连哀求:“我保证不连累你,只要你把我带进宫,我见了阿兄、渡过了眼前的难关,必定重谢你!”

萧宏费尽心思请来的“座上客”不是别人,正是二皇子萧综。

有了永兴公主的事情,萧综也变得谨慎了不少,萧宏在这里不住游说,他却一直沉吟不语。

他心里清楚父皇对这位王叔还没死心,但因为被女儿伤的太深,刻意逃避和萧宏见面,唯恐女儿恨极之下说的话是真的。

但为了那一点“心软”值不值得自己赌这一次,他不敢下决心。

“二郎,王叔待你不薄吧?你要的船、要的人和兵甲,只要我有的,我都设法给你了。大郎是太子,我对你和对他有什么不同你看不出?你和正德交好,能替他向阿兄求情,为什么就不能帮我?”

萧宏除了对皇帝就没这么低声下气过,此时也有了几分火气。

“就算是过河拆桥,你这也拆的太快了!”

“现在王叔见父皇,未必是好事。”

听见萧宏连“过河拆桥”都说了,萧综也不能再做锯嘴葫芦,脸上神色变了又变,劝说道:

“父皇可能还没有消气。”

“所以我才要进宫亲自去伸冤啊!”

萧宏差点没跳起来。

“我和永兴一点苟且都没有,凭替她什么背这个锅?”

“关键不在于发生了什么,是父皇相信什么!”

萧综见萧宏已经完全听不进人言了,心里也有些烦躁,脸彻底冷下来。

“王叔既然要见,那我就想法子让你见,只是如果结果不尽人意,王叔别怪我…”

他话还未说完,门外突然有管事欣喜若狂地在禀报:

“王爷,宫中送了信来,说是陛下要驾临我们府里,让府中准备午宴!”

萧宏乍一听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直接推门出去,再三询问,又拿了宫中的手谕来看,果真是皇帝要来,顿时疯狂大笑。

“哈哈哈!我就知道阿兄不会厌弃我!这几个月落井下石的贱人,都等着我回头一个个把他们踩死!”

他志得意满,再看向屋里的萧综就有些倨傲的神色。

“二郎,本是来求你帮忙的,不过现在看来,是不需要啦!”

萧宏也不愿和萧综扯破脸,当即哄着他:“我知道现在这样的时局你还愿意来看我是不容易,王叔也不会让你空手回去,等会儿我让管事的带你去我的宝库,你挑上几样带回去,就当是王叔的谢礼。”

这是要打发他了?

萧综挑挑眉,也不想皇帝来时和他撞上,应下了萧宏的好意就要走。

没一会儿,管事的来了,他跟着管事的入了萧宏放珠玉的库房,随意挑了几套头面准备回宫送给母亲。

谁料刚出了游廊,突然就被斜地里冲过来的人堵了个正着。

“二皇子!”

萧正则心急火燎地伸手拦住萧综。

“二皇子,救救我!”

第352章 随王伴驾

在褚家找上萧综之前, 萧综只不过是后宫里一个还未成年的皇子,皇帝已经多年不进后宫, 他的娘亲也不太受宠, 褚家的主动接近给他的幼年时期提供了不少帮助。

临川王便是由那时候的褚家牵线搭桥, 他贪财好色, 只要投其所好,这位王叔也愿意给予方便,说到底, 双方不过是互惠互利的关系罢了。

至于萧正德, 不过是恰好知道了一些事情, 以为捏到了什么把柄。他心情好, 就给他点方便,心情不好, 就随便糊弄过去,左右萧正德不过是个蠢货,对方的把柄更多。

他对临川王萧宏尚且没有多少真情实意, 对着这个连萧正德都比不上的败家子更是没有什么好脾气,只不过对方把他拦了,他也不好马上就抽身离去。

耐着性子一听, 萧综眉头紧紧蹙起:“你说什么?你在铸钱?”

乐山侯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他怕的不是铸钱, 而是怕惹了事让他父亲责罚, 连忙将事情兜了个底朝天。

“本来还是好好的, 谁知道这段时间一直有御史在查, 昨天早上坊里设法递了消息过来,铸钱的作坊被带兵的封了。”

他心里七上八下,“御史台的人没兵,来的是北府兵。北府兵只听陛下的,我是瞒不住了…”

“难怪父皇突然要驾临临川王府,怕是为了你私铸官钱的事。”

萧综恍然大悟,再看乐山侯就像是个傻子,“你哪里来的人手和铁器铸钱?你动了临川王府的什么?”

“我哪里敢动我阿爷的东西!这不是给别人坑了嘛!”

乐山侯现在想一想也太凑巧了,也醒悟过来自己是被坑了。

萧综耐着性子听下去,才知道几个月前突然有人找上他,说是有个私铸铁钱的坊主找来,想把自己的作坊让出去,所有的模范和工具都是现成的,有人有铁就能开工。

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原本那坊主是和萧正德合作的,但萧正德如今“死了”,这坊主没有了靠山,这生意继续不下去,就来找萧正德的弟弟乐山侯萧正则,要拆伙了。

那坊主手上有萧正德贴身的信物,乐山侯也知道他兄弟总是有钱,却不知道钱哪儿来的,他虽是萧宏的子嗣,但萧宏对几个孩子并不大方,他眼红之下,就接了这座私铸的作坊。

有了全套的工具和模范虽然可以铸钱,但他却没有铁器,他就拉上了和父亲交好的兵库司主官的关系,去买了兵库司里淘汰下来或是未入库的兵器,再炼成铁钱,各自分赃。

兵库司里尝到了私铸铁钱的好处,送来的兵刃越来越多,再用铁钱添置劣等武器入库,梁国久不打仗,兵库司里的兵刃本就有不少自然损毁,一时半会根本查不出有问题。

可现在御史台查封了他的工坊,势必就会查到工坊里作为原料还没处理的那些废弃兵器,说不得还会把兵库司的事情给捅出来。

临川王府和兵库司有勾结,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全看皇帝还想不想救临川王府。

萧综听完了乐山侯说的来龙去脉,根本就不想管了,恨不得掉头就走。

这么明晃晃设下的局,也就萧正则这蠢货会下套子,还一次套了两个。

“你确实被人坑了,现在向我父皇认罪的话,也许还有救。”

念在临川王府还有用的份儿上,萧综干脆给萧正则说明白了:“这就是专门给你们王府设的局,谁都知道只靠你没办法弄到兵库司的兵器,少不得最后要扯到王叔身上。”

“萧正德的信物来历也存疑,听说之前搜查柳夫人住处时一片狼藉,说不得就有什么有心人得了萧正德在那里的随身物件,柳夫人和萧正德都不在了,这些信物实在算不得什么证据,也就你贪欲太甚,轻易就信了。”

他想想那些兵刃居然给毁了炼成了铁钱就一阵肉疼,恨铁不成钢道:“铸钱能有多少收益,你身为临川王之子,就靠这点不成器的‘买卖’发财,说出去都丢人!”

“二皇子,我听说陛下来的,肯定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他一听就吓得汗如雨下,抓着萧综的袖子不愿放手,“殿下,你是陛下的儿子,求你替我求求情,我真是被人坑了啊殿下…”

萧综硬生生将袖子在乐山侯手中拉出来,语气已经没有刚才那么客气:“就连王叔都不敢让外人知道我和他有来往,这个时候我替你求情,你们府里还要安上个私下里结交皇子的嫌疑。”

“我给你指条路,你将这件事向王叔说了,等会儿我父皇来了,你们父子两个一起认罪,父皇素来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说不定还有条活路。”

他知道自己父亲心软,直接去求饶反倒还有希望。

萧综甩甩袖子走了,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乐山侯却全然听不出萧综的好意,只觉得对方在嘲讽他蠢。

他不像兄长萧正德那样和皇帝有多年的义子情分,也不像自己父亲那样和皇帝是亲生兄弟,他本来就是临川王众多的儿子之一,既不占长也不是嫡,完全不相信皇帝会为了本就没有的情分饶了他的命。

更何况如果父亲知道他用自己的名义找了兵库司,第一个先打死的肯定是他,都不需要皇帝开口。

萧正则想起自己兄弟萧正德出事,父亲进宫哭求将自己摘了个干净、还要皇帝大义灭亲之事,完全不觉得二皇子出了个好主意。

皇帝来王府,肯定是因为他铸钱的事情兴师问罪的,他们都不过是敷衍!

萧正则咬了咬牙,亲自去找了府里的管事,问清了皇帝要来的事情,而后匆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