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玩着,紫菱进来了:“小姐,夫人唤您过去。”

温玉心里一惊,看来她的猜测是对的,这位来的林太太一定就是她舅家的人了。见温玉起身,刘朝绪便将手上的牌一丢,说道:“我也去。”

与紫菱一起过来的红绡,连忙拦下刘朝绪说道:“夫人要和玉儿小姐商量送贺礼的事情,少爷不是搀玉儿小姐的份子么,就不要去了。不如趁这个时间,去洗漱沐浴好,呆会可以和玉儿小姐多玩一会牌。”

刘朝绪想想也对,跟温玉说了声“那你快些回来”,便跟着自己的丫环去洗澡了。

温玉来到陈夫人房中,一眼便瞧见右边下首的座上,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美妇人。皮肤白皙,脸盘像满月一般圆润光滑。体态微显丰腴,配上秀致的五官,颇有一种绰约的风姿。

一看温玉进来,那妇人便站起身来,略显夸张地说道:“这就是我们家玉儿了,一晃眼,就十年过去了……快让舅妈好好看看。”说着,便上前来拉温玉的手。

温玉抬眼瞅了瞅陈夫人。陈夫人见状,微微一笑,柔声说道:“玉儿,这位是你舅舅的妻子,也就是你的舅母。快见礼,不要失礼。”

温玉这才挣开林太太的手,恭敬地行了一礼:“玉儿见过舅母。”

“乖啊!”林太太一副对温玉十分喜爱的样子,直要将她往自己怀里搂。但温玉却是知道,自家跟舅家的关系,是十分恶劣的。

张妈妈也没少跟她抱怨过这位舅舅。温玉的外祖父林靖泽是举国闻名的大画师,但他生性比较清冷,不喜收徒。他年轻时候,身边有个丫环很有天份,又勤奋,林靖泽看着喜欢,便在空闲的时候教她。一来二去,便有了私情,生下了庶长子林均烨。

林家也是名门望族,,林靖泽又是这一房的独子,自然不能娶一个丫环做正室,当将来的当家主母。所以林老太太做主,另娶了官家千金李氏做正室夫人。李氏生了林夫人之后,才知道庶长子的存在。月子里受了刺激,留下病根,没几年就去了。林靖泽没有再续娶,只是抬了那丫环做姨娘。

林夫人从小没了娘亲,在老太太跟前长大。老太太过世后,跟在父亲身边学画。虽然是嫡女,但从小孤苦伶仃,没少受姨娘母子的气。林靖泽倒是对李氏夫人还有几分情义,对林夫人极为关照,最后传衣钵的时候,也是传了林夫人,没有传长子。为此兄妹俩翻了脸,不过那时候林夫人已经嫁到了温家,温家势大,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温家被逐出京,回了青州。林家曾派人来索要过林靖泽传下的东西,两家为此又大吵了一架,可以说是完全撕破了脸。林夫人之所以生病,以致病逝,也与这件事有关。所以,温如韬带女上京,找遍了亲友,也没有踏过舅家的门半步。如今自己在刘家住得好好的,舅妈忽然连夜登门拜访,不知道是为何而来。

林太太搂了温玉在身旁,说起家中的事情。“你舅舅是个只知道画画、双耳不闻窗外事的,竟都不知你们父女俩进了京的事情。你有一个表姐,比你年长一岁,还有个表妹,比你小两岁。年纪都差不多,你来舅舅家之后,可以与她们一处玩,也可以一起去坊里的闺学一处上学。”

温玉听得不由心中一跳,不是吧,难道舅家真的要接她过去?两家的关系这么恶劣,温家身上的罪官名声又没洗掉,接她过去一点好处都没有。难道是要落井下石,趁这个机会把她接过去虐待一番,报曾经的“一箭之仇”?

虽然温璧嫁到了刘家,但毕竟只是她的堂姐,而且她现在住的也是四房,而非长房,哪里及得过亲舅舅、亲舅妈关系近?如果林家坚持要接她过去,刘家也是无法拒绝的吧?

温玉正忐忑着,便听得陈夫人缓声说道:“玉儿现在与绪儿一起在京学上学,就不必刻意转去闺学了吧。”

闻言,温玉微微松了口气。看起来陈夫人也不希望她被接走呢!

林太太听了陈夫人的话,脸色微微有些不对。京学是出了名的贵族学府,就算是官家子弟,也不一定能进去。有钱无权的土财主自然进不了,但即使是位高权重,出不了巨额学费的,还是进不了。所以京学自来就是一个供天下学子仰望的地方,当然是小小一个区坊的闺学所完全无法比拟的。

“能在京学上学……自然是最好的。”林太太有些尴尬。她没有想到刘家竟然会这么大方,出资让温玉去京学。据闻从京学出来的人,个个都出类拔萃、气度不凡,即使是国子监的学子都无法比拟。

林太太低眉看看温玉,果是觉得这通身的气派,就不似乡下过来的姑娘。相比之下,她那两个饱读诗书的女儿,却显得小家子气十足了。于是,林太太便问起温玉,平日里都在京学里学些什么。

温玉便将每日学的课程都笼统地说了遍,却避过了每天下午的社团活动之事。林太太想想这些课程倒也普通,闺学里也会学,估计京学的与众不同并不在教学上,而是因为往来都是权贵子弟的原因。所谓近朱者赤,耳濡目染,接触得多了,气质自然而然就高华了。这样一想,不由更坚定了林太太接温玉回府的心。温玉在京学上学,平日里学子们总有些往来,说不定可以连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能结门好亲事。

“妹妹!妹妹!”正说着话,洗好澡的刘朝绪跑了进来,不满地嘟囔道。“我都洗好了,你还没好,怎么这么慢?”

陈夫人轻斥道:“绪儿,家里来了客人,不要失礼。快来见过你玉儿妹妹家的林舅母。”

刘朝绪一听是温玉的舅母,蓦然一呆,立时觉得不好,当即嚷道:“是要来接妹妹走吗?不行!我不让!”

陈夫人笑道:“别说傻话了,这哪里是你说不让就不让的事情。”

“不让!不让!就不让!”刘朝绪干脆耍起横来,拖了温玉就跑掉了。

第38章 为难

刘朝绪步履匆匆地拉着温玉回到房中,一进门,就气呼呼地威胁道:“你可别跟他们去了!”

温玉闷声说道:“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他们,才不跟他们走。”她是不想去,但她现在还只是个小孩子,这件事情,肯定轮不到她作主张。

刘朝绪却倒是放心了:“那就好,你不想去,我不让你去,娘亲肯定也不会让你去的。”

“嗯。”温玉只能先点着头了。她白吃白喝地在刘家住着,除开那一层不好意思之外,还是住得很惬意的。刘朝绪虽然有些少爷脾气,有时候很霸道,但跟他讲道理,他还是很听得进去的。堂姐温璧怀着身子,马上要临盆了,她不便经常过去打搅,但过去探望的时候,对她也是极好的。只是那林家,毕竟是她的舅舅,坚持要接她过去的话,恐怕陈夫人也不好直接拒绝。应该会派人去通知温如韬,让他出面处理吧?

果然不出温玉所料,林太太离开后,陈夫人便又唤了温玉过去,说道:“玉儿,你舅舅、舅母想要接你过去。按理说,你们是骨肉至亲,我不该不允。只是你父亲临行之前,郑重地将你托付给我们照顾,所以这事上,四婶也不好随意作主张。等你四叔回来,四婶便让他派人去京州,带信给你爹爹,看他作何安排。”

温玉点点头,说道:“谢谢四婶。”

“玉儿,来。”陈夫人轻唤了声。

温玉会意地走过去,陈夫人微启身,将温玉揽到身边,柔声问道:“在学里怎么样,学了些什么,有没有交到好朋友?”

温玉知道陈夫人这个时候提起京学的事情,无非是让她记得这边的好,让她知道留在这里,远比去林家那样的小门小户要好得多。温玉也是想留在这里的,在一一回答了陈夫人的问题之后,小小声地说道:“绪哥哥说,只要我不想去,就可以不去。”

“嗯。”温玉肯定地说道。“玉儿不想去。”

陈夫人用半是哄,半是肯定地语气说道:“那就不去。”

远在京州的温如韬接到信,便告了假立即赶了回来。温林两家之前已经断了往来,林家突然又这样热络起来,实在太匪夷所思了。进京后,他便去了趟林家。

林家夫妇请了林家族里的长辈过来,当众为前事道了歉。说衣钵传给谁,自然是林老先生说了算,是他们夫妻俩太小家子气,才计较这些。现在知道错了,是诚心改过。而且现在林家毕竟已经是温玉除了父亲之外最亲的亲人了,他们实在不忍心她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孤苦伶仃地寄居在别人家里。

“妹夫你一直在外地,或许不知情。陈夫人虽然客气,但底下的丫头婆子们说得可难听了。”林太太说道。“我那日,等在刘家的客厅里,便听得几个小丫头在背后嚼舌根。说我们玉儿与刘家非亲非故,却一直赖着不走,白吃白住……我本也是禀着探望玉儿的心思去的,没想到却听着这么些浑话,我这才定了决心,一定要接玉儿回来,可不能让她独自在那,受了委屈都找不见人说。”

温如韬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虽然觉得陈夫人不可能会亏待了温玉,但刘家毕竟是高门大户,人多嘴自然杂。陈夫人约束得了自己房里的人,却也难保外面的人不会闲言闲语。而且刘家长房那边,对温家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并不明朗,把女儿放在那边,确实也不是上上之策。

见温如韬不说话,林均烨便给妻子使眼色。林太太会意,连忙让人去将两位小姐唤来给温如韬行礼。

看着两个与温玉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儿,一口一个地唤“姑父”,温如韬又确实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既是亲戚,能和则和,没必要非惦着旧恨、老死不相往来。

回到刘家,温玉还没从学里回来,温如韬便将张妈妈唤了过来,问她温玉在这边住得可好。张妈妈说道:“陈夫人疼爱小姐,万事比着另外几房的小姐来。小姐在京学上学,又有绪少爷照拂,自是极好。”

“那府中可有闲言闲语?”

张妈妈说道:“这……倒也是有的,都是私底下在说,一直没让传到小姐耳朵里。不过……老爷去京州,为什么不将小姐带在身边?女孩子家,没个亲人在身边,实在可怜。”

张妈妈有此感慨,也是因为昨日遇见四小姐之故。那一日,张妈妈去绣坊领针线,路上遇到几个凑在一起闲话的丫头。说的便是温玉的事情,说她白住在这里,出入竟比几位堂堂正正的伯府千金还气派。还有人说温家早就不行了,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在侯府好吃好住的,自然是亲舅舅也不认了。还有说四夫人的意思,是要将温玉嫁给四少爷的,温家这是早早地将女儿卖给刘家,便撒手不管了之类的。

张妈妈越听越气忿,正想上前斥责几句,却见得旁边小楼上的帘子打起来,有人啐了一句,骂道:“有这些闲话,就到温家小姐、到四夫人面前说去,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吵,打扰我家小姐清静做什么!”

张妈妈认出说话的是四小姐身边的大丫环燕草。燕草的话刚说完,就有个丫环回了一句,说道:“我们又不知道四小姐躲在楼上,怎么就是我们打搅四小姐清静了,怎么就不是四小姐偷听了我们说话?”

她一说,旁边便有丫环扯她的衣衫。在几个丫环你推我攮地走的时候,另有一个丫环仿若关切地说道:“我们说的是四房里那位,四小姐可别往心里去。”

燕草骂了声“不长眼的小蹄子”,回眸的时候,瞧见了张妈妈,似乎怔了怔。缩回头与帘子里的人说了几句,又探出头来,说道:“妈妈别介意。近来管得松,这些小蹄子们就越来越离谱了,我回头就告诉大夫人,非严惩她们不可!”

张妈妈想到这件事情,心里便不免唏嘘。人都说四小姐性子差,爱计较,却也实在没个人护着,着实艰难。温玉明明有父亲在,却像个孤女一样寄居在别人家里。

“这个……”温如韬沉吟着。“我再想想,你忙去吧。玉儿来了,就带她过来。”

第39章 决定

温玉回到伯府,便由张妈妈领着去见温如韬。几个月不见,温如韬的精神倒是愈见得挺拔了。年前的病弱颓废之气荡然无存,颇有些怀才得遇,意气纷发的味道,看来在京州那边混得相当不错。

“爹爹。”温玉快步来到温如韬身前。

温如韬揽过比离别前已然长高小半个头的女儿,轻拢她的肩,柔声问起这些日子的情况,包括在府中如何、在学里又如何。

温玉想要留在府中,自然是拣好的说。尤其提起在学里的情况,更是说得眉飞色舞。

“京学与别的学堂不一样,不是一天到晚,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先生们一点都不严厉,对我们都很关心,很注意因材施教。学的东西也不死板,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大多都是让我们自己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学里还有各式各样由学生们自己建的社团,每天都有活动,好有意思的!”

温如韬摸着女儿的小脑袋,柔声说道:“玉儿学得高兴就好。不过你四叔四婶花了重金让你进京学,你可别光顾着玩,浪费了他们的一片苦心。”

“嗯,玉儿知道的。除了跳舞一直学不好外,其他功课都被先生夸奖过的!”温玉微带自豪地说道。

温如韬夸奖了温玉几句,便提起了林家这件事情。“……你舅舅和舅母想接你过去,与表姐表妹一处。虽说之前我们两家不亲,但亲戚毕竟是亲戚,能和回来,自然是和回来最好。多门熟络的亲戚,今后你议亲也多份底气。”

听温如韬的意思,是决定让她去舅舅家了。温玉虽然心里不免有些落寞,但还是点点头说道:“玉儿都听爹爹安排。”

温如韬搂了搂温玉说道:“如果爹爹将玉儿带去京州的话,玉儿就无法再在京学上学了。京学是个许多人想进都进不了的好地方,从京学出来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个锦绣前程。舅舅家既然是主动想与我们和好,应该也不会亏待你。表姐妹间,若有不和,也暂且忍着。一年后,爹爹定来接回你,从此父女相伴,不会再让你独自寄居在别人家里。”

“嗯。”温玉点点头。

这天晚上,温玉还是住在原处,温如韬住在外院的客房。第二天早上,温玉起床时,便被告知刘朝绪知道了她今天下学就会被接去林家的消息,已经在刘传耀和陈夫人跟前闹了起来。

温玉穿好衣服,急急忙忙地过去。在门外远远地就听见刘朝绪不满地大声嚷嚷道:“妹妹说了不想去林家的!林家不是好人,会欺负妹妹的,你们不能让她去!不能去!”

“林家是玉儿的舅舅家,怎么会欺负她?”陈夫人苦口婆心地劝慰道。“玉儿只是去林家住而已,平日里上学还是与你一起。若真在林家受了委屈,我们马上接她回来,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是不让妹妹去林家!”刘朝绪说什么都不肯温玉去林家。“你们一定要妹妹去的话,我也要去!”

“胡闹!”刘传耀斥道。“妹妹的舅舅家,与你何干!你要去,就马上备车把你送去你舅舅家!”

“我不!我就要跟妹妹一块儿!要么不让妹妹走,要么就我们两个一块儿去!”

正闹着不可开交,红绡唤了声“玉儿小姐”来了。温玉刚走进去,刘朝绪便冲了过来,正嚷了两声“不许走”。有小丫头在外面唤道:“温家老爷来了。”

刘传耀便让陈夫人好生劝着,自己起身出了去。陈夫人哄刘朝绪先吃早饭,和妹妹一起去学堂,其他的下午再说。刘朝绪却是不肯,一定要得到确切的回答说温玉不去林家了,才肯吃饭。

陈夫人无奈,遣了红绡过去刘传耀那边问。直到那边说温玉不去林家了,刘朝绪才罢休。坐到上学的马车上,刘朝绪抹抹之前吵囔时眼角挤出的泪花,拍拍胸脯说道:“放心好了,爹爹和娘亲就我一个儿子,我说什么,他们还不得依着我!我说不让你走,就一定去不成的!”

温玉看他一副壮志满满的样子,想到他刚才闹得一个天翻地覆,不由“哧”地笑道:“哪有你这样,要胁自己父母的?”

刘朝绪“哼哼”了两声,表示心中的不满。“你不愿意去,他们还让你去,就是他们不对。那什么林家的,早该来一个,就赶走一个了!”

听他说得仿佛他跟林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温玉不由轻轻抿着嘴笑。不过,之前林温两家闹成那样,现在突然又说这门亲戚要和回来,实在可疑。她如今虽然在伯府里住着,但离了伯府,就什么也不是,到底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被他们看上了?难道还盯着外公传下来的那些东西,只是现在转而走怀柔的路线了?

一转念,忽而又想到前些天遇到宋懿行的事情了。那家伙说什么刘家留她,是要让她当童养媳,他还会尽快把她救出来之类。之前没想到这一层,现在一想,倒还真是他一说完,第二天晚上林太太便寻上门了了。难道还真是他暗中做的手脚?可是,他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而已,竟然能叫动林家帮他做事,那也未免太神通广大了吧?

到了学堂之后,却仿佛要印证温玉的这一想法似的,刚进教苑,苏叶便上前来说道:“小玉,你可来了!一大早,宋家二公子就派人送了东西过来给你。”

苏叶这么一说,温玉才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多了一个方方正正的锦盒。“宋家二公子?”温玉不解地反问。

“是啊,一大早就派人送了来。”苏叶推攮着温玉,说道。“快打开看看是什么?”

温玉在苏叶的催促下打下了锦盒,发现里面是包装整理的四个小盒。一一打开之后,其中两盒是糕点,一盒是切成小片的瓜果。另外还有盒盖得比较严实,温玉很费劲地打开,却发现是盒羹汤。还带着丝丝暖气,仿佛刚出锅不久。

“宋二公子为什么送吃的给你啊,小玉?”苏叶奇怪地问。

“……应该是让我转送给四姐姐的吧?”温玉支吾着说了句,便将盒子都盖回来,将整个锦盒放到旁边去了。

苏叶蹙着眉说道:“我听说,宋懿行和刘朝苓闹翻了,他最近和建平侯家的小姐走得很近……他让你转送吃的,难道又想和好了?”

“谁知道呢?”温玉兴致寥寥地应了声。

她可看出来了,方才那盒瓜果,里面有大半是切成小块的木瓜。想到他之前说她得再养上两年,不由在心底暗暗骂了声:这个流氓!

这天下了学,刘朝绪拉着温玉的手一起往外走。还先让人去外面探探,有没有林家的人来接温玉。等出了门去,温玉却大吃了一惊,因为她看到,张叔驾着他那辆破旧的马车等在外面。

第40章 理论

“张叔?”温玉惊奇地唤了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刘朝绪自然亦步亦趋地跟上,睁着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一身旧衣裳、却穿戴得异常干净整齐的张叔。

“小姐。”张叔从车上跳下来行了一礼,柔声说道。“老爷派我来接您回家。”

“回家……”温玉怔了怔。不去林家,改回家了么?“张妈妈呢?”

张叔笑笑说道:“她一早就已经回去了,在收拾房间。刘家还给了两个丫头过来,也都在家里等着了。”

“哦。”温玉点点头。虽然家中清贫,比不得刘家的奢华富贵,但在自家总与在别人家里不同。也没刘府的那么多些规矩,自在许多。

张叔从车下取了小木凳出来,温玉踩着爬上车。发觉旁边有个身影在她之前,一下子窜了上去,抢先钻到车子里去坐着了。温玉睁了睁眼睛,便有刘府的人急匆匆地过来唤道:“少爷,您怎么也上去了,那是去温家去车?”

刘朝绪从车里探出头来,不满地说道:“现在还早,我去妹妹家玩一会不行吗?再吵,我便住在妹妹家,再不回去了!”

这话一搁,刘家的家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只能驱车亦步亦趋地跟在那辆破旧的马车后面,辘辘地往温家所在的长平街而去。

长平街是平民居所,现下又正值晚饭时分,外出工作一天的人们都纷纷回到家中。所以在刘家的马车驶入永川巷的时候,惊动了许多人端着碗出来围观。

车停下后,刘朝绪抢在温玉前面窜下车,不请自入地跑了进去。温玉快步跟进去,就看到刘朝绪在每个屋里探头探脑地观望了一阵,然后转回温玉面前,嫌恶地说道:“这里这么破,怎么住人,还是回我家去住吧?”

温玉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就知道你家好,我这也好着呢!虽然旧一些,但住起来是一样的,而且还可以经常出去玩的。”

“这样啊……”这么一说,刘朝绪又觉得能够经常出去玩,那么件艰苦一点,似乎也是可以忍受的。“那我也在这里住几天!”

“你也要住这呀……这是我爹爹的房间,我的房间,还有张叔和张妈妈的房间。”温玉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指给他看,然后摊摊手,说道。“你要住就只能住厨房了。”

刘朝绪不由瞪了瞪眼睛。

张妈妈听到说话声,从厨房里出来,说道:“小姐回来了……小少爷也来了,别站在院子里说话,先进屋里坐吧。”

温玉的房间,外面有隔了半间出来当作小茶厅的,张妈妈便让紫菱带着他二人进去坐。紫菱显然有些不痛快,本来陈夫人调她到温玉身边,并将她提了大丫环,她还高兴了一阵子。没想到,现在温玉离了府,她竟也得跟着来。原以为温家再不济,应该也是个殷实的小户人家,没想到竟然破败成这样,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她虽然是个丫环,但从小在刘家长大,平日里也是锦衣玉食,何曾受过这样的清贫?虽然临行前,陈夫人有再三叮咛,但想到今后就得在这样的地方窝着,她就满肚子不痛快。

紫菱将温玉他们领进屋,差了小钗去奉茶,自己便借着去收拾温如韬的房间,提着扫把到一边歇着去了。

刘朝绪转着脑袋在屋子里扫视了一遍,说道:“我跟你一起,住这屋子好了。”

“还有紫菱和小钗呢!你住这了,她们住哪?”

刘朝绪不由沉下了脸,温玉见状,连忙又说道:“又不能晚上出去玩,何必跑来跟我们挤呢?以后逢着学里公休日时,就借故来看我,到时候咱们再出去玩。”

“……好吧。”刘朝绪勉为其难地点头了。

虽然温玉走了,平时在家里就没有人陪他玩了。但他也是个很讲道理的人,温玉去舅舅家,他是不依的。凭什么要去舅舅家,不住他家,他家有哪里比不上那个林家?!但现在是回她自己家,他总不好再吵再闹了。而且温玉住在外面,他也多个理由多到外面走走。只是这个地方太破了些,他觉得得想个法子修缮修缮,不然妹妹住在这,多难受啊!

直到刘家派人来催了,刘朝绪才依依不舍地回去,离开前还约好明天还是一块儿去学里,让温玉在家里等他的马车来接。温玉想着蹭他家的车,可以节省张叔的劳力,也便答应了。但怕他家的马车来这破巷子里太张扬,便约好在路口等。

刘朝绪走后,温玉才问起温如韬的去处。本以为他告了一天假,现在应该是赶回京州任上去了。不想张妈妈却告诉她,说温如韬是去京州辞任了,今晚或者明晨就会赶回来,以后就都陪温玉在这里住着了。

温玉闻言,一时怔怔地说不出话来。因为她不愿去舅舅家,刘朝绪也闹着不让她去,温如韬又不想带她去京州而误了她的上学,所以就选择自己辞任回家。这样虽然顾及了刘家那边,又与林家留了日后往来的余地,但是这样一来,耽搁的却是他自己的前途。

温玉明白,求取功名对于温如韬和现在的温家来说,是一件何等重要、何等迫切的事情。没想到却在温如韬的路刚刚走顺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出了这样的岔子……虽然放弃京州的职务,不一定就阻断了他的求取功名之路。但是他在那边可以接近政事,又可以交些官场上的朋友,这些便利,都不是窝在这个小院子里寒窗苦读可以得到的。

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课间时分,温玉便托学里的仆役给宋懿行传话,约他在小花园的问心亭里见面。宋懿行准点前来,一见着温玉,便笑盈盈、温柔备致地问道:“这几日送的食物可合胃口,还有什么想吃的,但管与我说,我一定会尽力为小玉儿办到。”

温玉不想与他多虚与委蛇,直接问道:“那个林家,是不是你找来的?”

“林家?”宋懿行略作沉吟,便问道。“玉儿说是如意画馆那个林家?”

“是。”温玉颇有些咬牙切齿地应道。这家伙脑子转得这么快,看来林家无缘无故找上门来,果真是与他逃不开干隙!

“那不是你舅舅家么?”宋懿行说道。“虽然是庶出,但怎么说也是你唯一的亲舅舅。你们父女远来京城,在京中无有依傍,投靠舅舅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住在非亲非故的刘家,算什么道理,别人会笑话我的。”

“我住刘家,与你有什么关系?”温玉气闷不已。

“当然有关系。你以后嫁了我,被人知道……”

不等他说完,温玉便气极地打断他的话:“别莫名其妙地自说自话!我的事还轮不到你作主!你最好适可而止,不然,我对你也不会客气的!”

第41章 威胁

“哦,对我不客气?”没想到宋懿行却反倒是来了兴致,眉眼一弯,又笑眯眯起来。“怎么个不客气法呀?”

温玉横了他一眼,懒得理他,警告完了,转身就走。不想那家伙却兴致勃勃地跟上前来,问道:“是不是又要在你那小册子上悄悄写些我的事情,然后绵里藏针地讽刺我几句?”

温玉暗暗哼上一声,不理会他,让他一个人在那自说自话。

“玉儿啊,你做事总是这样鬼鬼祟祟,怎么、就不能光明正大些么?”宋懿行倒是语重心长起来。“你瞧你瞧,这会儿,又在心里面偷偷骂我了,是吧?”

温玉忍不住横了他一眼,他怎么又知道她在暗中骂他,这家伙未免也太会洞察别人的心思了吧?!不过明明知道别人在骂他,他还非要找上门来故意招人厌,真是太恶劣了!

“你们那个小册子,是每月出来一册吧?第二册快要出来了吧?有写我么,有找到东西写么?需要我提供素材么?”

“停!”温玉忍无可忍地叫停了。退开两步,蹲下身,从旁边拾过一块小石子,在两人之间歪歪扭扭地画了一条线,正声说。“宋二公子,你认为我做事鬼鬼祟祟,不够光明正大,那今天咱们就摊开脸,把话给说白了!”

“我跟你一点关系都搭不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我与你们宋家退了亲,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我不会再进你宋家门,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说什么‘娶我为妾’之类的话。我一点都不喜欢你,不想跟你扯上任何关系,别说是妾,你就算是要娶我做正妻,我也不稀罕!”

“我会与你的事情保持距离,也请你不要再暗中插手安排我家的事情!你送来的那些东西,我回头便托人一并给你送回去。宋二公子是聪明人,应该不会再做自讨没趣反蹭一鼻子灰的事情吧?”

丝毫不留情面地说完这一段话,温玉才抬眼瞅宋懿行的表情。一般情况下,温玉自诩是个脾气极好、又很讲情面的人,但对于宋懿行这样你骂他一句、他还当奖赏给收了的牛皮糖,还真是不说不重话就不行了。

宋懿行表情不改地听完后,略作沉吟,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