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轻的温玉恨恨地说道:“你等着,我偏进个前三给你看!”

温玉在刺绣上是个新手,只空闲在家时跟着张妈妈学过一阵子,自然比不得那些从小开始学女工的闺阁千金。但由于温玉在图样上做了些手脚,占了点新意,所以,虽然没进前三,但名次排得还是挺靠前的。

悲剧的,通今也没进前三。温玉去年考的时候,还觉得挺简单的。今年没了宋懿行所谓的内部资料,才知道通今考的范围竟然有这么广。她已经每天都在努力地看书了,还是有很多内容点没有看到。

但是绘画进了。温玉绘画科的年考成绩排在第三。

放榜后,宋懿行便来问温玉画了什么,怎么考的。温玉当然不告诉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才不会给他将计就计想对策对付她的机会。但即便是如此,宋懿行还是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看到了温玉年考时画的画:一幅奔马图。

经过去年音律年考那回事,温玉深切地明白了京学年考前三名的取人方法。为了确保联考时的胜率,前三名风格类型必须不同。同一类型的考生,即使优秀者再多,也只取其一。温玉的严派画风不及宋懿行,他们同时参考,她也画严风的话,肯定进不了前三,最多排第四。碰不过,难道还躲不过么?于是,温玉就避开严派山水的风格,转而画了现代大画师徐悲鸿风格的奔马图。虽然不是很擅长,但是现代化的画风,也足够标新立意了。

温玉画这幅图,本意只是对于京学年考取前三的排名规律对症下药,决定年考的时候画徐悲鸿的奔马。如果进联考的话,就画齐白石的虾趣。出奇致胜。但宋懿行看到时这奔马图时,却觉得温玉是在嘲讽他不敢骑马。当即抿嘴笑了笑,将画交回,便信步走了。

又到联考的日子,温玉想着此番进宫应该能遇上刘宜光,心中隐约有些期待和激动。出门前,让张妈妈帮她精心打扮了一番。还挑选了自认为最漂亮的几套衣服,带到宫里换洗。背着小包袱,到京学集合,在等候马车到来的时候,阴魂不散的宋懿行过来了。他瞅着四周无人,欺到温玉耳侧,低声说道:“穿这么漂亮,想见刘宜光?”

温玉瞥了他一眼,不理会他,把他当作一团空气。

“那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他没进联考。”

温玉呆了一呆,回眸看了宋懿行一眼。刘宜光去年绘画、通今、音律都是进的。因为他联考参加的三科,正好与她年考时报的三科一样,所以温玉记得特别清楚。

宋懿行无谓地笑笑:“他根本就没参加考试,一门都没参加……据说是,病了。”

“病了?”难道是陪胡卢王出去玩了一圈的后遗症?还是心疾又犯了?

“应该是假的。”宋懿行说道。

“为什么?”

宋懿行笑笑说道:“我猜的。”

“你……”

宋嘉言抵达京学,从正门口进来,便看到温玉与宋懿行站在一处,而且脸色不太好看。以为宋懿行还是纠缠着温玉不放,蹙了蹙眉,出声唤道:“懿行。”

宋懿行闻言,回头见宋嘉言来,应了声“大哥”,与温玉告了个别,便启步往宋嘉言处走去。宋嘉言将他唤到一旁,语重心长地告诫道:“二弟,虽说同学之间,正常往来,无可厚非。但始终男女有别,温小姐又已经与瑞王世子订了亲,该避嫌的地方,就多避着点。若被有心人拿捏着瞎传,岂不是徒生了不快?”

“嗯,我明白了。我会注意的,多谢大哥提醒。”宋懿行顺眉顺目地应下。

宋嘉言看着这个自小说乖巧懂事、聪明优秀的弟弟,在心底长长地叹了口气。在得知宋懿行也想娶温玉的事之后,他开始留心他们之间的事情。在西山猎场那一回,宋嘉言也是在的。所以,虽然宋懿行从不曾提起,但他也是知道他曾经救过温玉一命的。而且他也从苏叶那询问得知,去年年考准备期间,宋懿行每天都陪温玉在书楼看书,帮助她备考。温玉的通今能进联考,全赖有他的提点。就算是温玉与刘宜光订婚之后,他也一如既往,对温玉格外照顾。

在宋嘉言看来,他这个弟弟是极好的,如果温玉也有意,他也是愿意退让,放手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但是,温玉态度坚决,不肯嫁宋懿行,那他也不能太偏袒弟弟。只能尽量提醒告诫,让他得放手时且放手,但愿他能早日想通。

宋嘉言今年表现“正常”,年考时报的三科:作诗、论文、剑术,都进了联考。本来他想报博古,但由于宋懿行报了,他便主动给弟弟让行,改报了作诗。温玉得悉时,便不由地暗暗叹息:正因为有这样习惯忍让的兄长,才会出宋懿行这种一“利”当先,咄咄逼人的弟弟吧。

刘朝绪被父亲带去学做生意了,没参加今年的考试。刘四小姐本是进了作诗的前三,但今天却没来。丹宁伯府派人来说,四小姐前两天感了风寒,这几天咳得厉害,来不了。所以,温玉进了宫,身边也没个相熟的人。她今年的联考,仅绘画一门,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多,在考期上就非常宽松。大多时候还是呆在自己屋里写写画画,呆得闷了,便出去走走,看看别人的考试情况。

这天午后,温玉正斜在榻上小憩,被窗外一个女子的呼唤声吵醒了过来。听说话,是京学的一个女考生,在唤另一个女考生一块去校场看剑术的比试,还隐约提到“宋大公子”怎么怎么的。温玉想到宋嘉言是要参加剑术联考,反正自己也正闲得发慌,不如去看看吧。一直都难以想像,宋嘉言那么温温吞吞的一个人,竟然会长于剑术。

温玉赶紧下床,对着镜子稍微打点了一下仪容,出门正巧碰到那两个女学生出门,便打了声招呼,加入她们的队伍同去。来到校场的时候,剑术考试刚刚开始。考场上刀光剑影,两人缠斗得正酣。

考场设在校兵台之下,裁判们在台上坐着,居高临下地看考生们过招。考场大约有现代的一个篮球场大小,以红毡铺地,看客必须站在红毡之外。

看的人很少,或许是因为同时有好几门开考的原因。而且国学的人要来看的话,肯定是在看台上看了。所以看的人,除了温玉她们几个,也便只有零星的几个男生,看模样,似乎也是京学的。

温玉跟着那两个女生,找了个位置站好,抬头便看到了右前方的宋嘉言,才知道她们应该是刻意找了这个离宋嘉言近的地方。

“宋大公子!”其中一人略带兴奋地唤了声。

宋嘉言一直注意看着台上二人的过招。今年采取的是循环淘汰制,这两人中的一个,必定会成为他的对手,所以先看清他们的剑路,到时候对起招来,才能得心应手。这会儿听到唤声,回过头,朝二人轻颔首打招呼。继而看到温玉,略微一怔,随即付之微微一笑。

场上两人打完,裁判宣布胜负,又点了一组人上去。那两位小姐见还不到宋嘉言,便上前去问他是怎么个考试规则。温玉并没有走近去,因为站在这个位置也能听到他们说话,而且她在校兵台上的观众席上看到了瑞堇公主。

瑞堇公主赐婚给了去年联考时惊艳金銮殿的蓝冠宜,婚期定在明年开春。但是,温玉在台上和候考区都没有看到蓝冠宜的存在,于是有些吃不准瑞堇公主来看剑术考试的初衷,难道是来看宋嘉言的?她与宋嘉言之间,仍然藕断丝连、余情未了么?

温玉正暗自琢磨着,忽然场上起了哗声,刚想回眸过去看出了什么事情,听得耳旁宋嘉言一声疾呼“玉儿小心”。随即便贴入了一个温暖的胸膛,一条有力的手臂揽上她的腰,带着她侧旋开一步。刚自站定,温玉就看到一柄明晃晃的剑从侧旁“嗖”地一下呼啸而过,跌落在几丈开外。

温玉刚定了定神,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场上过招的两名少年快步跑了过来,关切地询问道:“这位小姐,没事吧?”

从他们道歉的话中,温玉才知道刚才是他们在过招的过程中,其中一人的剑被另一个打飞,正巧往她这边飞来。若不是宋嘉言就在旁边,及时带开了她,不然即使那剑是未开锋的,以当时的去势,她非受重伤不可。

第106章 寻衅

宋嘉言见温玉发呆没说话,以为她受了惊吓尚未回神,担忧地蹙了蹙眉,轻责那两人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若伤到人了可如何是好?”

那两人连忙道歉。

宋嘉言虽然心中有些怨责他们差点伤了温玉,却也知道这事不能全怪他们,毕竟只是个意外,他们也不是有意的。“你们先继续考试吧,我陪她到旁边坐一会,你们下回注意点。剑术考试不是以胜负作定论,不要太执着。”

那两人连声应“是”,转身回去找监考官问怎么算,是不是要重新打过。

温玉回过神,轻声道谢:“我没事,多谢宋公子相救。”其实这次与上回遇狼袭一样,她都没有正面看到,所以并不是特别害怕,最多只是事后想想,有些后怕而已。“我自己到旁边坐会就行,宋公子考试重要。”

宋嘉言点点头,注视着她去到旁边休息区的座上坐定之后,才转身回了原位。那两名被方才那一幕吓到的小姐也醒过神来,过来陪温玉说话,宽慰她。温玉只说自己没事,心中却在想,考场这么大,这该是要多倒霉,那被打飞的剑就偏要往她站的地方飞。

那两名少年考完试之后,又来温玉面前嘘寒问暖了一番。温玉忙说“没事”,为了让他们安心,还特意留到了剑术考试全部考完。那两人又与宋嘉言一起,送温玉她们回宫。

第二天就是此次联考的最后一天,也是温玉的绘画科开考之日。温玉提前一刻钟到了考场,检查了一下笔墨纸砚,还有洗笔的水盆。有考场的随侍宫女过来问道:“请问小姐需要哪些颜料?”

温玉想了想,虽然她是准备画水墨画的,但是难保到后来忽然想用颜色。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不如先要几种备着。于是便与宫女说了几种常用的颜色,正说着,发现有人走过来了。回眸一看,却是盛装的瑞堇公主。温玉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瑞堇公主打量了温玉一番,由于她的身量比温玉高小半个头,所以颇有些居高临下的感觉。她的唇角微微一抿,说道:“你就是温玉……瑞王府将来的世子妃?”

温玉听她口气有些不善,心想难道是因为昨日宋嘉言救了自己的原因。于是,小心地回答说道:“是的,皇恩浩荡,民女承蒙圣恩,才得配良缘。”

瑞堇公主笑了一声,倒也没多少怒意,反而是轻视嘲笑之意居多:“既是良缘,那就好好珍惜吧。”说罢,便在温玉旁边的座上坐下了。照例有宫女上前来问她,要准备的颜色。

时辰差不多了,先生下来检查了一遍画纸,以防有人夹私,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便吩咐开画了。时间是两个时辰,画得快的,可以提前交。

温玉就是属于画得比较快的,半个多时辰就画好了,拿起来端详了一会,感觉还是挺满意的。准备盖个印章,等墨渍风干之后,就交上去。忽而感觉旁边有人走过,紧接着眼角的余光看到有一团墨汁泼了过来。温玉一惊,下意识地抬手去挡,想护住画。

“扑”的一声,墨水撞击在手背上,飞溅起朵朵墨色的花,在温玉的身上和画上都落下了痕迹。当然,由于温玉下意识地挥手一挡,大部分的墨汁还是被挡了回去,飞溅到了旁边那人的衣襟之上。

“你怎么回事?”瑞堇公主的声音不满地响起。

侍立在旁的宫女便厉声喝斥道:“好端端的,竟敢泼公主殿下一身墨,还不快跪下认错领罚?!”

虽然刚才那一幕发生得太快太突然,但温玉也是看到有人站到她旁边,冷不防地往她画上泼墨的。而那个人,就是瑞堇公主。

“不是我。”监考先生闻声赶了过来之后,温玉解释说道。“我的墨好好地在这里,怎么可能是我泼的?”

那宫女扬声说道:“谁说只能用自己的墨泼人了?”

瑞堇公主不给温玉分辨的机会,也不给那监考先生调解的机会,厉声说道:“泼本公主一身墨,居然还不肯认错。不过是个六品小官的女儿,你以为赐了婚,攀上了瑞王府,本公主就得高看你一等吗?来人,去把瑞王世子刘宜光给我找来!”

温玉本以为是昨天宋嘉言救了她,瑞堇公主心有不满,就借机寻她的事,找她的麻烦,不想竟将矛头转向了刘宜光。连忙说道:“我们尚未成婚,我的行事与世子无关,公主何必迁怒于人?”

“怎么无关了?你们订了婚,还是父皇下旨赐的婚,你有失德败纪之处,损的就是瑞王府的颜面!好了,本公主现在一身墨,没心思与你多说。”说着,瑞堇公主回眸对候在一旁的宫人说道。“将她带上,回宫!”

“你……”温玉略作迟疑,终还是没有挣脱上前来拉她的嬷嬷,选择跟她们一道去瑞堇公主的寝宫一趟。她怎么说,也是皇帝御赐的世子妃,瑞堇公主再怎么娇纵,也不能因为这样这件说也说不清的事情而对她怎么样。离开的时候,她看到了同场参考的宋懿行,他微微蹙起了眉头,却没有说什么。

瑞堇公主似乎也察觉到什么,回眸看了宋懿行一眼。宋懿行见状,恭敬行了个拱手礼,瑞堇公主轻抿唇角,似笑非笑地说了声:“算你识相。”

回了寝宫,瑞堇公主便把温玉晾在殿上,自己沐浴更衣去了。温玉越来越觉得瑞堇公主此番没事找茬,似乎是冲着刘宜光去的。这样,她就有些想不通了。瑞王府这样的情况,刘宜光又是淡泊的性子,与世无争,没道理会与瑞堇公主有矛盾。

很快,便有嬷嬷从外面进来禀报,说刘宜光已经到了。瑞堇公主的贴身丫环出来说道:“公主吩咐,让世子稍等片刻。”

这一等就是一刻多钟,瑞堇公主终于换了新衣珊然而出,等宫女奉上茶后,才吩咐姑姑可以带刘宜光进来了。闻言,温玉便转眸紧盯着门口。果然不出片刻,便看到刘宜光快步走了进来。他一身银白色暗纹的天青色缎衫,衬得一张过于白皙的脸,显得愈发得消瘦憔悴。

他进来后,第一时间寻到温玉的所在,见她只是身上沾了些墨渍,并不见受罚的痕迹,隐约松了口气。转眸望向瑞堇公主,轻声问道:“公主派人寻我来,是什么事情?”

瑞堇公主抿了抿嘴,伸出一根指头指了指温玉,说道:“她,是你的未婚妻吧?”

刘宜光看了温玉一眼,冷淡地说道:“是。”

“她泼了本公主一身墨,你说,该如何处置啊?”瑞堇公主徐徐地说着,侍立在旁的宫女便捧着那件墨染的衣服,去到刘宜光面前,让他过目。

刘宜光面不改色,漠然说道:“公主按制处理即可。”

“冲撞公主,罪名可大可小。念在她是你的未婚妻,将来就是我们刘家的媳妇份上,就从轻发落,拖下去,打四十杖好了。”

普通人打个四十杖不死也去半条命,温玉这个身体还是个小女孩,都不需四十杖,估计打个几杖就没命了。

刘宜光当然也听出来了,瑞堇公主就是要针对他,沉声说道:“你要怎样,才能放了她?”

瑞堇公主品了口茶,好整以暇地说道:“要我放她,不罚她也行,你替她陪罪。”说完之后,她又慢悠悠地加上一句。“要跪下来,磕头!认错!”

刘宜光脸色一变,温玉忍不住说道:“公主,一人做事一人当,犯错的是我,何必为难世子?”

瑞堇公主一眼瞥过来,冷冷地说道:“因为……你不配!”

“是,我是小官的女儿,人微言轻,死不足惜。堂堂公主当庭杖毙联考考生,我就不信公主能够全身而退。就算侥幸无事,也管不住煌煌众口。公主自恃身份,不愿与民女说事,却要因为民女而为人诟病一生,岂不好笑?”

瑞堇公主听得柳眉一拧,说道:“多谢提醒!将这个牙尖嘴利的臭丫头拖下去打!别打死,给她留一口气。”

“你……”温玉不知道瑞堇公主到底为的是什么,竟然这么不理智。她此番是代表京学府进宫参加联考的,她父亲是今科的探花,就算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私下乱用刑,也必遭弹劾。更何况,刘宜光颇得皇帝的溺爱,真打了人,皇帝也不一定全站在她那边。

在宫女嬷嬷们过来抓温玉的时候,温玉忽瞧见刘宜光的脸色苍白中透出几许铁青来,额头隐约有冷汗冒出。温玉心知不妙,恐怕他的病又发了,连忙左右躲闪掉宫女们的“魔爪”,急唤一声“世子”,快速奔了过去。在刘宜光捂着胸口倾身倒下的时候抱住了他,顺着去势抱着他跪倒在地,让他靠在自己肩上。一边匆匆忙忙地从怀里摸出药瓶,倒了一颗药丸,喂他服下,然后紧紧地抱着他,等他缓过气来。

温玉只觉得一颗心突突地猛跳,手心不停地沁着冷汗,一边不停地庆幸还好,真是还好!幸好那天他们在京学府匆匆分别,温玉带着出门的药并没有还给他,一直随身带着,不然今天……今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及时救治……

瑞堇公主见状,冷哼了一声:“少用苦肉计……”话音未落,便有嬷嬷快步进来禀报:“公主,太子殿下来了!”

第107章 告白

“太子?”

瑞堇公主抓了温玉回来找刘宜光的麻烦,事先预料到过宋懿行会来、皇帝会来,或者皇后会来,独独没有想到太子会来。“请太子殿下进来。”

太子快步进来,目光在殿上匆忙地环视了一圈,见温玉抱着刘宜光跪坐在地上,脸色紧了紧,急声问道:“没出什么事吧,皇姐?”

瑞堇公主看到了跟在太子身后进来的宋嘉言,一扬眉,不悦地说道:“怎么,你们是来救人的?”

太子没有立刻回答瑞堇公主的话,反而来到温玉面前,忧心忡忡地询问刘宜光的情况:“怎么样?”

温玉回答说刚服过药,气息正在逐渐地恢复平缓,太子的脸色这才有了好转。一直等到刘宜光幽幽地醒转过来之后,他才启步去往瑞堇公主面前,说道:“皇姐息怒,你有所不知。”说罢,他便倾过身,拊手到瑞堇公主耳侧轻语了两句。

瑞堇公主闻言,脸上闪过一抹惊异之色,随即看向刘宜光和温玉的表情就多了些幸灾乐祸。略作思虑,佯作大度地摆摆手,说道:“既然太子殿下帮你们求情,今天的事就这样算了。下次行事把眼睛睁大些,别不识身份,不知人的高下之分,给点恩惠,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自然是没有人应她的话。

“走吧。”宋嘉言蹲下身,帮着温玉一道扶刘宜光起来,却发现刘宜光沉着身子,似乎不愿意起来。心知有异,也没有坚持扶起他。不出片刻,殿外典仪官的一声高唱:“皇上驾到!”一袭明黄色的衣袍快步走了进来。皇帝进来后,不顾跪地的太子和公主,径自问道:“宜光怎么样了?”

得知瑞堇公主竟因为温玉“不小心”将墨泼到她身上的事情,而迁怒到刘宜光身上,还要他跪地认错,从而致使他心疾复发。不由勃然大怒,罚公主禁足一个月,面壁思过,抄写经书十卷。随即赶来皇后也痛斥瑞堇公主任性妄为,又给她加了一个月的禁足期。瑞堇公主也不敢多有怨言。

刘宜光在宫里,是有自己的住处的,就在东宫附近,与其他皇子们一道。那里,温玉是去过的,就是选妃当日,刘宜光带她找到宋嘉言的地方。

皇帝召了御医,给刘宜光看过病,确定服药及时,并无大碍之后松了口气。朝中还有事,皇帝再三叮咛御医尽心医治,方才离开。宋嘉言在卧室里陪着刘宜光,温玉跟着御医去抓药。抓了药回来,在药房看着宫女煎药的时候,宋嘉言过来说道:“温小姐,宜光有话要与你说。你进去吧,这里有我。”

温玉点点头,将手中的扇子交给宋嘉言,净了手,便进到卧室,来到刘宜光的床前。刘宜光已经将屋里的侍女都遣出去了,只两人面面相对。他靠坐在床上,气色比想像中的要好些。他抬眸看看走近的温玉,微微红了脸,羞愧地说道:“发病是假的……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温玉一怔,眼圈倏的一红,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扑朔着掉落下来。

“别……别哭。”刘宜光慌乱地坐起身,拉着温玉在床前坐下,怜爱而慌张地轻拥她的双肩,将她揽到自己怀中,就像发病时温玉拥着他那样。随即又警醒到什么,急急忙忙地松开,退开一段距离,愧颜说道。“对不起,让你担惊受怕了。”他是知道自己的突然发病,将温玉吓得不轻的。当时她挣脱宫女嬷嬷的钳制,冲过来抱她的时候,脸色发青,环在他身上的手不住地发颤。他无力与公主相争,只能装病拖延时间等到皇帝赶来。却因为自己的思虑不周,害她受了惊吓,思至此,他心中便无限羞愧。取出帕子,想为她拭泪。却又想到在外院煎药的宋嘉言,手在半空中悬了一会,转而将帕子塞到了温玉手中,让她自己来。

温玉接过帕子,侧过身去,用帕子拭眼角的泪水,一边愧疚地说道:“都怪我,是我连累了世子。”

刘宜光轻轻摇摇头:“她是因为我才找你麻烦的……她见不得皇伯伯对我的疼爱越了太子去。”

“……是因为太子选妃那天的事情么?”

“不是。”刘宜光低声说道。“她之前就与我不对付了。我在宫中有住处,除了住的地方不叫东宫之外,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比照着太子来的。明里暗里,自然会有些风言风语。皇后与太子知道我的病情,自是不会计较。瑞堇公主不知道,怕我越了太子的位置,便经常找我麻烦,只是……”

刘宜光没有说下去,温玉却是知道。往常瑞堇公主找他麻烦,他肯定是置之不理。毕竟皇帝护着他,瑞堇公主也不敢直接把他怎么样。如今有了温玉就不同了,她抓着温玉对付,就有无数的方法让刘宜光不痛快了。

“等她禁完足出来,就该大婚了。”刘宜光轻声说道。

温玉明白他是在宽慰她。他装犯病倒地,刻意等到皇帝来了才肯起来,就是要这个效果。瑞堇公主是皇后所出,太子的胞姐,皇帝宠爱她,自不会罚得太重,最多不过禁足思过之类。两个月后,就是年后了。瑞堇公主在三月出嫁,过了年就得开始筹备婚礼。这样一来,她自然没时间来寻刘宜光的麻烦了。

“药好了。”宋嘉言在外面唤了声,亲自端了药进来。

温玉起身将床前的位置让给宋嘉言,宋嘉言却将药碗递给温玉说道:“你看着宜光服药吧,瑞堇刚才差了人过来找我,我过去一趟。”

刘宜光闻言惊异地问道:“嘉言,你与瑞堇不是断了往来了么?”

宋嘉言苦笑一声:“有些事、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温玉抬眸看向宋嘉言,他却匆匆转开目光,说道:“我先过去了,去得晚了,她估计又要生气了。”说完,他便转身出去了。温玉却也有些明白了,宋嘉言约莫也是感觉出她与刘宜光之间的异样情愫了,然后,他选择了主动退让。

温玉端着碗在原地站立了片刻,回身坐回到床前,徐徐搅拌汤匙,低眉轻轻吹散氤氲其上的热气。这一刻,只有汤匙偶尔撞击到瓷碗壁上发出的一声声断断续续的脆响。刘宜光看着温玉的眉际,忽而有些脸红,轻声说道:“我自己来吧。”

当他伸出手,想去接过药碗的时候,温玉的手却往后撤了撤,避开了他。“温小姐……”刘宜光有些不解地喃喃低语。

温玉低眉沉吟片刻,似乎是作了一个决定,再次抬头看向刘宜光,认真地说道:“世子,请让我照顾你。”

刘宜光当然不会认为温玉只是在说让她服侍他喝药,洞悉她话中的意思,不由心潮翻滚,一时间失了言语,不知道该作如何反应。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一段两人晨昏相伴,寝食与共的日子,那是他生命中最欢乐的一段时间。以致于在温玉离开之后,他一直郁郁寡欢,小病不断,精神也日渐弥差。分明只是回到了以往的日子,对着以往的庭院、以往的书画,却觉得空荡荡、冷清清的,心里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失落得难受。

他让锦书送白狐给温玉的那一天,其实他也去了。但是却没有下车,一直坐在车里,掀了车窗的帘子往外看,希望能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直到锦书出来,才恍然醒悟:就算有再重要的客人,官家小姐也是不会到门口来迎接的。锦书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只是摇头。

事实上,他又何尝不想将这赐婚弄假成真,从此两人相依相伴,秉烛夜谈,红袖添香,只是、只是……直到温玉再次唤了声“世子”,他才醒过神来,对上温玉的目光,脸色愈红,嗫嚅着说道:“我的病……活不过二十岁。”

温玉略微一怔,随即坚定地说道:“那我就陪世子到二十岁。”

刘宜光的神情顿了顿,似乎有了几分感动,却还是摇了摇头:“不,不要……那样我就会怕死了……”

“那世子就为了我,努力地活下去。多活一天,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就多一天。”

“我……我不能害了你……”刘宜光的目光有些闪动,心里在激烈地交战着,原本坚若磐石的决定已经有了些许动摇。

“倘若世子有个不恻,我会……另嫁。”

刘宜光脸上的神情动了动,先是惊异,随即是愕然,再是不舍和释然。他虽然也一如寻常男子,希望自己的妻子对自己从一而终,但是确实这样、确实只有这样,他才能解开心结、释开胸怀,去接受一个女子走进自己的生活,而没有后顾之忧。

温玉也不催着他马上作决定,将吹得已趋温热的药汁,用汤匙盛了,送到他唇边。刘宜光迟疑了一会,终还是张开嘴吃了下去。浓稠的药汁进口,热意一直沁到心底,脸上再一次地熏红,支吾着说道:“给……我三天时间。”

温玉知道他能松口不立时拒绝,便差不多算是答应了。当即心中释然,唇角浮起一抹会意的微笑。刘宜光看着不由有了片刻的失神,忽然觉得自己在这十七年来,从这一刻开始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第108章 决定

温玉联考时候画的那幅虾趣图,虽然被瑞堇公主泼了点墨,但所幸运气好,墨水滴落的位置比较靠底部,不仔细看,还是挺像刻意画上去的散落在水底的石子。所以,也并没有太破坏整幅画整体上的美感。

这个时代的绘画,多是画人或者画风景,偶尔有画花鸟成名的,却也是极少数。温玉的这幅虾趣图,竟将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动物画得栩栩如生,每一只虾都似有自己的表情情绪似的。却是他们前所未见,当即大为称奇,提为了第一名。

这成绩是温玉始料未及的,有些喜出望外。但更让她心情大好的,自然是将宋懿行挤出了前三,让他也尝了尝排在第四的滋味。让他在年考时故意给她使绊,不想让她进联考!

联考的奖品比年考优胜的奖品要丰盛的多,除了一锭黄金之外,还有一套文房四宝和一套最齐全的各色作画颜料。那颜料足足装了一个匣子,估摸着数,也有上百种。丁浅如和潘凝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颜色,看她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温玉便提议说找个地方大家一块儿画画去,试试新颜色。

“好啊!好啊!”她们自然是全声附和。

正凑一块商议作画的地点,远远地看到宋懿行过来。温玉抿抿嘴,想找话嘲讽他几句,忽有学役快步过来,恭声说道:“温小姐,有人找,正在锦春院等候。”

“锦春院?”云湘楼、锦春院,都是京学府接待外界来客的地方。“外来的……难道是世子?!”当日刘宜光说容他考虑三天,今天正是三日之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今天,就是他决定他们要不要在一起的日子!想到这里,温玉连忙将所得的奖品全部交给丁浅如代拿,自己跟着学役,快步往锦春院走去。

若说走进院门之时,温玉还怀了忐忑之心。那当看到湖心亭中那一抹熟悉的浅青色人影之际,温玉的一颗心更是提到了嗓子口。脚步在廊桥之下略作停顿,用隐隐带颤的声音唤了声“世子”。

刘宜光听到唤声,从湖水里收回目光,起身迎了出来,低低唤了声:“玉儿……”

他的声音虽轻,但温玉却是听到了。从这一声“玉儿”中,她明了了他考虑三天后得出的结论。心头不由一记痉挛,随即从心底蔓延起一股又酸又甜的奇怪滋味,充斥了整个胸腔。仿佛快透不过气来。

“世子……”迈开脚,脚步虚浮地步上廊桥,朝着刘宜光半走半冲地过去,心中有种难耐的急切。但当两人相逢在廊桥中间,四目相对,却一时无言,任凭红云悄悄染上玉颊。虽然已经差不多得到了答应,但温玉还是轻声问道:“世子的答案是……”

刘宜光没有回答,而是沉默着从怀里取出一个细长的锦盒,递与温玉。温玉迟疑地接过来,心想莫非是送给她作为庆贺联考第一的礼物?刘宜光看出温玉的迟疑,柔声说道:“打开看看。”

温玉依言打开锦盒,里面却是一道圣旨,迟疑着取出圣旨,缓缓地展开。刘宜光从旁说道:“我想爱你,想与你在一起,但是又怕命短留下你一个人一世孤苦。而且嫁入皇室,孀居后再嫁不是易事,所以我必须先请得圣旨,求得皇伯伯首肯,免得他到时候为难你。我还派人去告诉舅舅,万一到时候皇伯伯还是为难你,就请他出面,帮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