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卢王却打断温玉的话,沉着声音说道:“逝者已矣,就不要再提了。”

“舅舅……”温玉看着胡卢王,满眼的“我不信”。虽然胡卢王已经尽量地使自己的神情显得沉痛,但温玉知道,刘宜光,一定还活着!

胡卢王被温玉的目光看得不忍直视,最终无奈地叹声说道:“丫头,你也是知道的,宜光的病……不要强求了,就这样吧。”

温玉听出他的意思,忍不住泣声说道:“……舅舅也不帮我们了吗?”

胡卢王伸手拍拍温玉的肩膀,柔声说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要因此耽搁了,好好地生活下去吧。”说着,听到外边又有了声响,胡卢王将车窗帘掀起一角看了看,回眸与温玉说道。“回去吧,找你的人来了。”

温玉回头往外面看了看,果然便看到夜色中静静着站立着一条沉默而熟悉的身影。温玉默默地看着,在准备下车的时候,犹豫着回身问胡卢王说道:“舅舅……没有东西要给我吗?”

胡卢王看着她期盼的目光,迟疑了半刻,说道:“没有。”

温玉的目光快速地黯淡下去,张了张嘴,轻轻地说了句什么,便转身下车去了。等她走出好远之后,胡卢王才想起她方才说的,是“保重”两个字,心中暗自叹道:这丫头……

宋懿行站在原本温玉藏身的巷口,看着她走近,然后一起看着胡卢王的车驾进入瑞王府,看着那朱漆大门重重地合上……宋懿行方才开口说道:“你太冒昧了,若是让皇上认为你不相信刘宜光已经过世,就会惹不必要的麻烦上身。”

温玉幽幽地说道:“这一点,我当然想到过。我与胡卢王舅舅怎么说也曾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就像是我的长辈一样。如今,宜光纵然身故,但我们之间的情义尚在,我来见舅舅,一诉心中的苦楚与思念之情,也是说得过去的……”

听她说得冷静,宋懿行知道她必定也是周全地考虑过的,也不再汲汲于此事,轻声说道:“很晚了,回去吧。”他一早便料到,胡卢王来朝,温玉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去见他。他早早地从婚宴上出来,到温家一看,果然温玉不在。在巷子里找到她时,他也没有直接唤她,只是陪着她等。因为他知道,不让她见上一面,她是绝对不会死心的。

温玉坐了会车,觉得心头憋闷,便说要下车步行回家。虽然已经开了春,但深夜里还是有些春寒料峭。凉凉的风吹拂在脸上,有一股寒意一直沁入了心底。温玉抬头,望着天边的星星,深深地呼吸进一口深夜的气息,忽然觉得,有些想通了。自己终还是不会为了刘宜光放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那就这样吧……照着正常的步子,回归到自己的轨迹上,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吧。

胡卢王在京中住了小半个月,便打道回国了。离京那一天,温玉像进京时一样,到城门处恭送。等到那华丽的车驾渐渐地远去之后,温玉还在用力地挥手,作别。回头,看着陪同她前来的宋懿行,问道:“你的任上就那么闲,可以时不时地跑出来一趟?”

宋懿行淡然笑道:“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里及得上玉儿妹妹重要?”

温玉知道,是温如韬拜托他多看照着些她的。宋懿行在温如韬面前表现得那已经完全不能用尽善尽美来形容了,以致于温如韬现在看宋懿行的目光,完全是看金龟婿的目光。在家中时,温玉自然也没少听得温如韬慨叹说,怎么就认了兄妹,不然的话……

“我想成亲。”温玉说道。

宋懿行是何等聪明的人,自然一听就明白温玉是什么意思了,当即便说道:“我回头就去准备。”

“有几点,我要先说明。”

宋懿行早有心理准备,坦然说道:“你说。”

“第一,我不喜欢你。只是觉得我们在一起合适,对两家父母也好。”

宋懿行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换而言之:“还有呢?”

“第二,我祖父时曾有个爵位,只是先前有事被先皇收回了……”

“我明白。”宋懿行表示他懂得怎么做。“还有第三件么?”

温玉犹豫了一下,说道:“第三,不同房。”

宋懿行的脸色微微变了变,说道:“这样的话,怕是瞒不过双方家长吧?不如换成同房,但不同床,如何?这样,我倒还能找些理由向娘亲解释。”

温玉沉默了半晌,说道:“好吧。”

“那就这样说定了,等我说通皇上那边之后,就请父亲到你家提亲。到时候,可不许反悔!”

第153章 劝婚

宋懿行与温玉的婚事意料之中地遭到了皇帝的反对,反对的理由自然是结义兄妹不能再结为夫妇,这是有违人伦之道的。但是基于这一点,朝中的老臣和勋贵们都是知道这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先皇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军旅途中落难,在西南山区为一名异族少女所救,认了御妹。后来又纳她为妃,封了惠妃。所以皇帝是不能用这个理由来反对的,只是真正的原因大家也心知肚明,还不是因为温玉是刘宜光的未婚妻,皇家的媳妇,怎可外嫁?

宋懿行却是知道更深一层的原因,那便是温玉或许已经是刘宜光对这里的唯一眷念了。若她还在这里守着空房等他,他就有可能回来。倘若她出嫁了,也就断了他唯一的念想,他就真的再也不回来了。从这一点来说,皇帝肯定会反对到底。

宋懿行略一思索,便去找了淑妃娘娘。隔日,淑妃娘娘便袅袅婷婷地去找皇帝了。在后宫里,梁淑妃不是最年轻的,也不是最美貌的,但却是最会说话的。去年又刚生了小皇子,正当受宠的时候,但最近皇帝却不太想见到她,因为见到她,她肯定会帮宋懿行说情,他不想听。

这会儿皇帝歇在御花园里,远远地看到她过来,本来想起驾走人的。却听得小皇子奶声奶气地唤了声“父皇”,皇帝的腿却是迈不动了。

小皇子刚满周岁不久,长得虎头虎脑,玉雪可爱。最重要的是,正在牙牙学语的小家伙,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父皇”。想到这,皇帝心中就分外自豪,也只有他生的皇儿才会这么聪明,听听这“父皇”叫得多么字正腔圆。

“皇上,怎么看到臣妾就要走呀?”梁淑妃等皇帝抱过小皇子后,才不满地嗔怪。

“怎么会……我之前没瞧见,后来瞧见了,不就停下来等爱妃了么?”皇帝有些结结巴巴地解释。

“原来是臣妾误会皇上了。”梁淑妃马上笑着原谅了皇帝,招手让宫女将熬好的莲子羹端上来,从莲子羹的特殊做法说起,渐渐地就说到了宋懿行的婚事。

皇帝一听,果然是这个来历,不由沉了脸,将手中的汤匙也撇了开去,龙颜大为不悦:“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今后就莫再提起了。青瑜不懂事,跟着乱胡闹,爱妃难道还不懂么?”

想到青瑜公主,皇帝就满腹的郁闷。从小到大,他是多么地疼这个女儿,没想到,一出嫁,就真真正正成了宋家的人了。他不同意宋懿行的婚事,她便跟他闹,居然还说他“不近人情”、“不可理喻”,真快把他给气死了!

“臣妾当然懂,臣妾是为皇上着想,所以才来劝皇上的。皇上想一想,现在皇上之所以反对,给出来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是义兄妹。但皇上也是知道的,这理由只能私底下说说,不能对外说。若是宋家那小子铁了心要娶温家丫头,这事传扬了出去,大臣们知道了的话,那皇上该如何自处呢?”

皇上哼了一声,列出了另一个理由:“我皇家订下的媳妇,聘礼都下过了,我不让她再嫁,谁敢有异议?!”

“这就有问题了,皇上。”梁淑妃柔声说道。

“什么问题?”皇帝一拧眉,龙颜不悦。

“皇上说温玉是皇家的媳妇,那也就是瑞王府的女主人。她还在温家住的,那便是温家的女儿,皇上这么说,是不是要将她接去瑞王府住?”

提到瑞王府,皇上的脸色倒是隐约变了一变。

梁淑妃也是善于察颜观色的人,一见如此,便知有了端倪,连忙继续说道:“皇上再想想,如今世子过世,瑞王生活不能自理,皇上将王爷接进宫就近照顾,是理所应当。但倘若王爷有儿媳妇在,而且还提出将公公接回,以尽孝道……”

皇帝不由陷入了沉吟,梁淑妃说得不错,如今瑞王府空置,他将瑞王接到身边。倘若瑞王府再次有了主人,道理和情理上来说,瑞王都该回去。虽然瑞王在清醒了半天之后,又恢复了迷迷糊糊的状态,但谁又知道今后某日他会不会又突然脑子清楚过来,到时候再说些什么始料未及的话,就麻烦了。

梁淑妃看了看皇帝的神情,又说道:“其实,皇上……就算允了他们的婚事……倘若皇上做了主婚人,婚期定在什么时候,还不是皇上说了算?”

这话说得皇帝心念一动,如果温玉要成亲的消息传到胡卢国去,刘宜光知道了,会不会出来阻止呢?

皇帝考虑了几天,终于同意了宋懿行与温玉的婚事,却把婚期定在了一年之后。宋懿行也不介意,只要皇帝肯松口赐婚就行,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议了。反正温玉现在对他还多有排斥,就算早早地成婚了,也没法同房,还不是看得见,吃不着,与未婚夫妻也没什么区别。挑了个好日子,高高兴兴地去下了聘,便开始谋划着该如何亲近对自己多有抵触情绪的娇妻。

岳父大人那边的工作,他一早便做好了,还想方设法,高价将与温家比邻的宅子买下,让两家比邻而居,方便往来。逢年过节,更是走访得勤快。更重要的是,宋懿行已经开始全面着手调查温家爵位的事情了。两年前,在宋懿行的暗中使力下,他的父亲宋华坤已经当上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利用职务之便,很容易便查到了当年的事情。宋懿行每一次过府来,都会带来事件的新进展。以致于温如韬一见着他,便眉开眼笑,仿若见着了大救星一般。

这一日温玉去了店里,回到家就被告知“姑爷”过来了,去到堂前,果然见得宋懿行正与温如韬在说爵位之事。温玉过去请了安,问了好,便准备回房去了。温如韬却唤住温玉说道:“玉儿,你也坐下来听听。”

温玉看看宋懿行,迟疑着点点头坐下。

宋懿行说道:“我前些天,想办法去内务府翻了卷宗,这件事情基本上算是明了了。当年毒杀太子案早已查清,是贾太后和何贵妃想让康王继承皇位,所以伙同冯大学士、贾御使设计谋害太子。此事本与温家无关,但谋害太子,罪名太大,按制株连九族。贾家、何家和冯家,都是被诛了九族。温大伯娶的妻子,不巧正是贾御使的孙女儿,所以被连坐了进去。按照本朝的惯制,就是温璧小姐也已经不在九族范围之内,与岳父大人更是无关。只是当初正逢着祖父大人传爵,将爵位传给了温大伯,先皇便出于定罪先夺爵的制度,将爵位给收了回去。而事实上,温家的安平侯,与我家的盛阳侯是一样的,都是世袭不替的。”

“真的?”温如韬大喜过望,他只道自家的爵位与丹宁伯一般,是传一代降一级的,没想到,竟是世袭不替的。

宋懿行颔首:“我翻了内务府的记录,确实是这样没错。中书省那也有,但是四阁的案宗里却没有了。也就是说,在对外诏告之前,被押下了。我估计,大概对外诏告也赶上了株连那时候。多种不幸的巧合,造成了温家如今的情况。虽然于法于制都可以要求皇上归还爵位,但现在提,触怒皇上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目前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缺一个可以水到渠成的时机。”

“好,好,此事不急,我们从长计议好了,有劳贤婿了。”温如韬已经高兴得合不拢嘴了。想不到自家的爵位,竟然也是世袭不替的。只要时机到来,就可以向皇上表奏,他就可以继承爵位。到时候,他贵为安平侯,女婿是盛阳侯,一门尊荣,到时候温家可算是重新扬眉吐气了。

温玉坐在旁边看他们俩一个“岳父大人”、一个“贤婿”,交谈甚欢,还有越谈越投机之势。当又谈到他们在任的吏部和礼部的情况了,温玉便起身说先回房去了。温如韬见状,恍然顿悟地拍了拍头,自嘲道:“看我,都老糊涂了。贤婿难得过来一趟,却被我拉着说这说那的……”温如韬哂然笑了两声,便让温玉陪宋懿行聊聊,自己起身先出门去了。

温玉暗自腹诽温如韬所说“难得来一趟”,天可怜见,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往这边跑一趟,这都叫“难得”的话,她真不知道什么叫作经常了。

“玉儿。”宋懿行很主动且自然地坐到温玉身旁,温声问道。“有阵子没去铺子里瞧了,最近情况怎么样?”

“还好,不过……”温玉每每总不想与他多说话,但是每次他一与她说话,自然而然地便有了要说的话。“前些天,旁边墙根下堆放的砖石被移走,空出来一丈方园的空地,我想利用起来。”

“嗯,有什么打算?”宋懿行问道。

温玉说道:“我准备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做成一个儿童乐园……”

宋懿行从旁认真的听着,他的理解能力每每让温玉惊叹。她所说的都是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他却都能理解,而且每每还能提出很好的建议。越相处,温玉便越是觉得他是个商业合作的好伙伴,至于会不会是好夫君……还有待磋商。

第154章 笄礼

温玉的及笄之礼安排在十月中,温如韬在家中宴请亲友以示庆贺。本来只算进了丹宁伯府和刘传耀家,没想到却闻风来了许多预想之外的人,就连青瑜公主,也挺着大肚子过来凑热闹了。

温家现在住的宅子,还是当初温玉用游戏社赚的第一桶金置办的。温如韬有了官职之后,家中也只是添了些仆妇,平常时候并不觉得拥挤,所以便将钱都用去购置田产了,一直没换大宅子。只是偶尔逢着庆宴的时候,便会深深地觉得宅子小了。今天却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顿时觉得站都快站不下了。

宋懿行见状,当机立断,找了两个工匠动工拆墙,将温家的宅子和他买在旁边的宅子打通。当在大堂上拖延时间的温如韬得到传讯说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将如云的宾客带去赴宴时,便看到两家之间凭空地出现了一道精致的垂花门。温如韬一时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当着众位宾客自然不好明言,目光在门上略略停留了一会,便引着宾客们过去了。

宋家的宅子与温家差不多大小,但是单纯作为后院来说,却是相当地宽绰。苏叶都有些好奇地拉着温玉说道:“小玉,你家似乎变大了些?”

丁浅如“哧”的一声笑道:“笨死了!明显是将两家打通了!”

苏叶分辨了一下,左边是刘朝绪家,这边……“宋家?”

“除了小玉未来的夫家,还会有谁家来着?你啊,有了芽芽之后,真是越来越笨了!”

芽芽就是苏叶女儿的小名,五月里生的,长得跟苏叶很像,眼睛大大的,特别机灵。温玉的及笄礼这么大的事情,她也带着小女儿过来凑热闹。郭连熙放心不下她那个毛燥的性子,也只能跟过来看着。于是他们成了导致温家人满为患的元首之一。当然虽然郭连熙跟了来,却也是无法跟着苏叶一起到内堂去的,于是只能再三拜托温玉一定要多看着苏叶一点,别让她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青瑜公主也有了身孕,一般而言,孕妇都特别喜欢小孩子,但青瑜公主却很看不上苏叶的女儿。见大家都围着小芽芽逗弄,不由哼哼地说女儿最麻烦了,她怀的一定是儿子。

苏叶也哼了一声,说道:“女儿好,我喜欢女儿!生了儿子,以后娶个媳妇气你!”

青瑜公主毫不示弱地还击:“女儿不也一样,嫁个穷酸秀才,苦一辈子!”

于是这两个“妈妈”和“准妈妈”便就着儿子好还是女儿好这个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着火药味越来越浓,温玉连忙出面打圆场说都好,生儿生女一样好。于是这两个便齐齐地回过头来,异口同声地问道:“那小玉,是你的话,你喜欢生儿子,还是生女儿?”

“呃……这个……”温玉完全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她答应与宋懿行成亲,但那是因为双方长辈都这样希望。而且刘宜光对她的放弃,以及她对家人朋友的无法放弃,让她非常颓丧,从而有些自暴自弃,想着干脆就这样算了。虽然算是认了命,但她却也还没有认认真真地想过自此与宋懿行做真正意义上的夫妇,更别提生儿育女了。但是这会儿为了让她们俩息战,温玉只能昧着良心,说道:“自然是想先生一个儿子,再生一个女儿了……有子有女,才能称得上‘好’么!”

“……也对!”这两个总算是认可了,然后马上就和好了,开始交流各自从各处听来的教养孩子的方法和心得体验,然后又追着温璧问一直生儿子,是不是有什么诀窍。温玉在旁边听得,不由感慨真是时光如梭,当初她们相遇之时,都还只是稚气未脱的女童,这一恍眼间,都已经是妈妈级的人物了。

这一天,一直热闹到了深夜,宾客们才陆陆续续地告辞回转家门。宋懿行随同温如韬一起送走所有宾客之后,对温如韬说道他今晚就住在旁边,所以并不急着回去。

温玉回屋梳洗时,听小钗来说“姑爷”过来了,便重新穿上白天里穿的衣衫,从里屋出来,在茶室里见他。“玉儿。”宋懿行唤了一声,并不见外地隔着小茶几坐下,从怀中取出一沓纸放在桌面上,轻轻地推到温玉手边,柔声说道。“你上回说的儿童乐园,不是遇着了难处么?我这几天考虑了一下,试着画了下细节图,你看一下,是不是你想要的,有没有哪里需要改正的?”

温玉一阵迟疑,拾起那沓图纸来翻看。自打店铺旁边那块地空出来之后,温玉便想在那建一个小型的儿童乐园。东市附近的那个私塾,招的大多是普通商家的孩子们。下学之后,有些贪玩的,便三三两两结伴从东市逛着回家。如果在这里建个乐园,肯定会将这些孩子们吸引过来玩。温玉倒也并不打算将这个乐园收费,只是想为自己的玩具店多吸引些人气过来。

但是她将滑滑梯等一些在现代非常常见的设备画出来找人做时,那些工匠们却完全无法领会她所想要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也曾有一两个试着做了,做出来的却十分稀奇古怪,所以,这个计划就不得不暂且搁浅,从长计议。

温玉一张一张地翻看着,越看越是惊奇,从宋懿行画的细节图来看,他分明是完全可以领会她的意思的,而且画得非常细致。同样是古人,为什么那些工匠们却是怎么说都理解不了,而他却能了解得这么透彻?难道这家伙,跟她一样,也是穿来的?!

宋懿行见温玉看了之后,就一言不发,不由问了一声:“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温玉抬眼打量了他一番,冷不防问道:“where are you from?”

“……”宋懿行一时呆住了,看看温玉,见她一脸严肃的样子,似乎是认真地在与他说什么事情。不由心想,难道她在考验他?不妙,若是让她知道他连她说什么都听不懂的话,会被她嫌弃吧?琢磨再三,宋懿行还是决定问道:“你刚才说了什么,我一恍神没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见他这个反应,温玉便知是自己多虑了。只是他分明没有听懂,却死鸭子嘴硬,偏要装作没听清楚,温玉不由暗自觉得好笑。当即将那句英文重复了一遍,然后好整以暇地看他怎么办?

宋懿行这回是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但问题是确实听不懂,怎么办?思量再三,说道:“玉儿说的是胡卢国的土话?”

温玉认真地说道:“是我自己编的暗语。”

宋懿行的表情囧了囧,随即哂然笑了笑,问道:“不知,是什么意思?”

“就是,听不懂就别装的意思。”

宋懿行的神情有些发滞,温玉却忍不住抿嘴笑了。宋懿行从旁看着,可算是有点明白了。原来自己的小妻子是喜欢笨拙一些的人,她之所以不喜欢他,是因为他之前一直在她面前表现得太过精明,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看来,今后在她面前,得藏拙一些才行。

宋懿行讪然笑了笑,然后将话题转回到儿童乐园之上:“前些日子,有位通州的朋友来京,介绍了一位能工巧匠。若是这图纸画得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便请那位匠师先试着做一个看看?”

温玉点点头,说道:“画得对的,做做看吧。”

得到认可之后,宋懿行微笑着将图纸收回怀中。温玉瞧了瞧他,忽而问道:“你刚才说,通州的朋友?”

“……是啊,有什么问题?”宋懿行一边回答,一边便开始转着脑子想“通州”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想温玉问的却是:“你不是说,你没有‘朋友’这种东西么?”

“呃……”宋懿行本来想说对方硬要当他是朋友,他也没办法。随即想到自己这么一贯得“聪明伶俐”、“没心没肺”,估计她又要不喜,对他就会愈发得排斥。所以将到了嘴边的话吞咽了回来,然后显出一副谎言被揭穿的模样,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果然,温玉便觉得他似乎顺眼了许多。想了想,又问道:“你不会骑马……也是假的吧?”

宋懿行略作迟疑,坚持说道:“这个,真不会。”

“又装?”温玉瞪着他,不满地说道。“去长平的路,是你赶的马车。我不信你马车赶得那么熟稔,却不会骑马!”

宋懿行一时有些语塞,沉默了半晌,方才语气沉重地说道:“我是会骑,只是……不太敢骑。我开始学骑马的时候,才六岁,有次从马上跌下来,被马踩断了腿……”见得温玉脸色一变,连忙放缓了声音说道。“幸好那时候年纪小,又有名医帮忙接骨,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病根。只是我有些被吓到了,骑马是学会了,却是一直不怎么敢骑……所以,干脆就装不会了……”

温玉闻言,心里沉了一沉,若真是如此,那当日,他帮她驱赶马车追往长平,会不会太勉强了些……正感到有些愧疚,听得宋懿行从旁慨叹着说道:“希望这位匠师能够不负所望,将儿童乐园建造出来……也算是,我送你的及笄礼物了。”

温玉回眸看着宋懿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第155章 婚事

匆匆又是一年过去了,刘宜光恍若真的在这个世上消失了一般,音讯全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温玉时常会想起刘宜光曾经说过,太医说他活不过二十岁。如今算起来,今年,他应该有二十一岁吧,会不会他已经在胡卢国悄悄地逝去了……

他们当初立下的约定犹在,但她却终还是没有陪他走完最后这一段路。他是不是认为只要她看不到、听不到他的死讯,她就不会难过……会不会这就是他坚持留下她的原因?

诚然她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很美满,家境日渐好转,父亲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她还有一个贵为侯爷、又对她关怀倍至的未婚夫婿。从外人看来,天底下最美满的人生也不过如此了。而事实上也是,她对着宋懿行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有时候,会让她自己都觉得害怕,害怕会不会就这样渐渐地忘记了曾经存在着那样一个人……

温玉的儿童乐园在三月里正式落成了。京城的人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新奇的东西,一时间吸引了很多人过来看热闹,但却是没有人愿意放孩子进去玩。后来还是小外甥刘承悦听闻了这边有好玩的东西,跑来看热闹,却发现竟是自家小姨的铺子,当即引了头,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进去玩。见他们玩得高兴了,而且还有学过腿脚功夫的伙计在旁边看护,并不会让孩子们出现危险状况,这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去。

刘承悦小的时候很害羞,见到生人就会钻到母亲或者祖母怀里躲着不出来。后来弟弟刘承喜出生之后,或许是家里投注在他身上的关心少了,便经常吵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混世小魔王。进了京学之后,更是成了一个小头目,带着几个小伙伴,打架翘课什么的,都没少干,完完全全就是当年刘朝绪的翻版。

温玉也是京学出来的,知道京学的作息,自然知道他是翘课出来的。便让店里的伙计抓他出来,让他回去上课,不然以后都不让他玩了。在温玉面前,刘承悦倒是挺老实的,也不敢吵闹,软声求了几句,发现说不动,便苦着脸回去了。毕竟他对儿童乐园的兴盛有功,温玉也不想太打击他,便让紫菱取了一盒糖果送去给他,让他好好上课,下学了再来玩,还给他做好吃的糕点。刘承悦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上课了,今后,便是每天安安份份地上完课,再过来温玉店里报道。

当初赐婚的时候,皇帝粗粗地将温玉与宋懿行的婚期定在今年八月中。但当宋懿行向皇上请旨明确具体的良辰吉日的时候,皇帝却几番推拖,迟迟不肯下旨。青瑜公主在三月底也生了个女儿,这可把一心想生儿子的她给郁闷到了。虽然婆婆一直说女儿也一样好,但她就是心里不爽快。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竟然还听说了皇帝想悔婚的消息,不等出月子,便去皇帝面前闹了一番。

对于推拖的原因,皇帝当然不能明言,只说日子得好好选一选,莫要着急。既然皇帝这么说了,宋懿行马上去找国师算了日子,在八月里挑了一个无可挑剔的良辰吉日报上去,请皇帝批复。皇帝自然想再拖拖,宋懿行却也有两手准备,这个时候梁妃娘娘再从旁软言相劝,无非是世子过世已经一年多了,而且当初皇帝赐婚的圣旨也下了,现在却拖着小夫妻俩的婚事不让成亲,那岂不是有悖于“君无戏言”这句话么?

皇帝这下可算是明白了,他是给绕进去了!若是当时他咬定皇家的媳妇不外嫁,倒也罢了。问题是他都下旨赐婚了,再拖着不让成婚,那就是他自矛盾,好没道理!

皇帝郁闷了一阵,但想想这都过去一年多了,倘若刘宜光还在意温玉的话,也早就回来阻止了,不可能至今都没有一点动静。看来这张王牌留着也是没有用了,罢了罢了,就这么着吧,免得被朝臣们非议。于是,皇帝御笔一挥,宋懿行与温玉的婚期便着着实实地定了下来,在八月十二。

温玉从温如韬手中拿到婚书时,恍了好一阵的神,没想到,这样,就真的要出嫁了。转念想想,宋懿行确实没什么不好。以前觉得他品行不端,又爱拈花惹草,但如今却是收敛了许多,基本上都不曾听闻过他又与哪家小姐来往密切了。他原本在礼部任职,去年左迁到了户部,温如韬也在差不多时候升了正五品的吏部郎中。吏部和户部的寮府位置离得非常近,所以宋懿行每天下了任,便与温如韬一道回家。

宋、温两家的宅子,自从那日客满临时打通了院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封上。如今宋懿行五天之中,倒有三天是住在那边院子里的。他与温如韬早晨一起上任,傍晚一块儿回来,感情好得真像是亲父子似的。知情的同僚们都对宋懿行赞不绝口,说他孝顺、有心,温如韬对于这个女婿也是极为满意的,每每这种时候,便会笑得合不扰口。温玉暗暗叹道,既然父亲喜欢他,那就这样吧!所谓女婿如半子,以后有这么个聪明能干的女婿扶持他,却也是好事。

收了婚书之后,温玉也便开始为婚礼作起了准备。嫁衣她自己是不会绣的,宋懿行便说他家会准备好送过来给她的。各种彩礼,该送多少该收多少,她也是完全不知道的。宋懿行便说没事,他母亲会列个清单,所有步骤都按上面来就成。关于置办多少酒席、宴请哪些宾客,也由宋家一力承担包办了。

温玉觉得与宋懿行在一起的最大好处,就是万事不需要她操心。只需说了声,他自会马上帮你办得妥妥帖帖的。但温玉却也是喜欢将万事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所以总觉得这样她很不安心,但渐渐的,她也有些习惯了。人果真都是有惰性的,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

五六月以来,天气越来越炎热,即使在屋子里,只穿着兜衣再套一件纱衣,都会觉得热。一走动,更是浑身汗津津的。宋懿行不知道打哪弄了些冰块来,给温玉放在屋子里降温消暑。于是,温玉便整日窝在屋子里,懒洋洋的,哪也不想去。一个月躺下来,人先胖了一圈。

这一日,宋懿行来与温玉说婚礼的进程安排。在门口等了一会,才被丫环领进去。宋懿行进去后,便见温玉已经从榻上起身,在临窗的位置坐着,而且还披了件绸制外衣。从露出的衣角看来,在他进来之前,分明是穿着纱衣的。就是为了不让他看去一点春色,竟然在这么热的天也要披上一件衣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她不怕生痱子么?宋懿行心中颇不是滋味,照这个样子看来,她还真是真打算新婚之夜也不让他碰她哪!

宋懿行想了想,没说什么,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不动声色说起自己的来意来。却故意将短话长说,罗罗嗦嗦的扯了一大通。天气本来就热,温玉急急忙忙之下披的绸衣又是不透气的,不一会,便热得够呛。而且宋懿行进来之后,紫菱她们便出去了,都没有人帮她打扇子了。温玉终于忍不住摸了扇子过来,自己扇了两下。果然她一扇,宋懿行便问道:“很热吗?”

温玉顿时有些发窘,却也知道这家伙绝对是明知故问!当即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还有要说的事情么,没有的话,我想睡一会了……”说完,一抬眸,便见他用灼灼的目光盯着自己看,身体的温度倏的提高了不少,脸也跟着发红,责道。“看什么呢,还有事就赶紧说,没事了就可以出去了,我要被热死了。”反正他也是知道自己是刻意穿上这么一件的,所以也不再掩饰。

“没有了,你休息吧。”虽然她因为受热而呈现出淡粉色的肌肤很诱人,让他很想搂过来重重地亲上几口,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万一惹恼了她,横出意外就不好了。绝对不能功败垂成,再忍忍就好,等娶进家门了,就好办了。难不成,还会因为他亲近一下,就闹着和离么?宋懿行收回目光,告辞出来,走到门口的时候,想了想,又回身说道。“若还是介意,下回我就在帘外说话好了……”虽然他从在外间的茶座说话,变成进到里屋说话,也是努力了很久的成果。但是从长远看来,这个时候必须以退为进,要表现得大度、体贴、全心地为她着想,才好换取她的好感。

果然,温玉闻言之后,神情隐约动了动。宋懿行便留下一个温柔宽厚的笑容,转身出去了。他虽然走得潇洒,其实心里头直犯嘀咕,这都一年多了,她难道还惦着刘宜光么?当初是为了让她答应成亲,便将所有条件都应了下来。但若是成婚后,真不让他亲近的话,首先他母亲那一关便过不去了吧?

宋夫人虽然也挺喜欢温玉,但要是让她知道温玉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估计会翻脸吧?毕竟对于父母辈来说,对于儿媳妇再喜欢,也是抵不过抱孙子心切的。看来他必须再好好计划计划,新婚之后,可得好好地过才行……

第156章 出阁

八月以后,天气就渐渐地不那么热了,婚期也一天一天地临近。温玉除了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慨然,大多时候倒也没怎么样,反倒是宋懿行日渐紧张起来。

他先是以筹备婚礼事情多、担心温家这边忙不过来为由,安插了两个丫环到温玉身边服侍。温玉的东西并不多,有紫菱和小钗拾掇,还有张妈妈从旁帮忙足矣。那两个来的丫环所能做的也无非就是端茶递水之类的杂事,温玉也没有多计较。反正他那边的人,这时不过来,等嫁过去了,总是要过来的。

后来又是每天都不定时地过来报道一次,就像是现代学校宿舍宿管阿姨每天晚上的突击查夜似的。京城的婚庆习俗中,有夫妻二人婚前一月见面会不吉利的说法,所以他也不进门来,每次就站在外面说话。但却是一定要听到温玉在屋里回话之后,他才放心地回去。

直到婚期前一天,他也照常不误地跑过来隔着门说话。这天为温玉送嫁的娘家小姐妹都已经过来,见着宋懿行这举动,不由笑着打趣说道:“侯爷这么紧张兮兮地,莫非怕新娘子跑了不成?”

宋懿行在窗外“呵呵”笑笑,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啊。我先回去准备了……玉儿,我明天来接你!”他的声音,说到后来有抑止不住的激动。温玉听在耳里,心中却有种异样的滋味。他这几天每天都会来隔着门说上几句话,不多,就一两句。温玉原本觉得他的这种不放心,是对她的怀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怕她临阵反悔。所以有时候会不耐烦的直接说话,让他早早地好回去了。但是这会儿想到这场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婚礼,却只有他一个人在期待,却又觉得有几分愧疚。

由于送嫁的必须是未出阁的姑娘,所以苏叶和丁浅如都不能来,来的只有潘凝云和温玉舅舅家的表妹。虽然温玉家如今与舅舅家关系也不亲近,但到底这门亲还是重新走起来了。又是给温玉送嫁这样的大事情,若是娘家没有人,掉的也是温玉的份。

丁浅如也是年前出嫁了,几个小姐妹中只剩了潘凝云云英未嫁。她近来在学中倒与刘朝绪有了些往来,两人一起在游戏社中也渐有了话题。但他们二人也是凑得不巧,当初是陈夫人看不上潘家,如今却是潘家看不上了刘家。潘家之所以眼界高起来的原因,自然便是她的姑母潘夫人的儿子宋嘉言成了当朝驸马。但潘凝云今年也有十六岁了,确实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不好再耽搁下去了。据她说月前姑母潘夫人给她说了门亲事,对方是正二品神策将军的小儿子。潘凝云过来陪温玉待嫁这段日子,除了羡慕温玉能嫁宋懿行之外,其余的时候便是抱怨这门亲事。

“我偷偷去看过那个徐公子了,长得又高又壮,像头熊一样……我看到他就害怕,怎么能够嫁给他呢……”潘凝云一脸苦恼。“但姑母说,他家里是正二品的官,是看在大表哥的面上才肯娶我。我是走了多大的运,才能攀上他家,爹爹和娘亲也都让我去接近他……但是我看到他就好害怕……”

温玉知道她向来胆子小,刘朝绪虽然强横,为人却是温和的,而且生性善良,与潘凝云倒是还合适。但若是配个性子粗糙的武夫,倒也是够呛。温玉便拍拍她的手,柔声说道:“若实在不愿意,便与你爹娘说清楚。毕竟你是你爹娘的女儿,他们终究还是会疼你的。”

潘凝云想了想,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