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母子(一)

申时正,戏班子唱完了戏,众宾客也一一起身告辞。

许徵一直跟在纪泽身边,和男客们待在一起。此时总算见到了许瑾瑜,匆匆打量一眼,关切地问道:“今天还好吧!”

许瑾瑜抿唇一笑:“嗯,一切都好。”

许徵放了心:“那就好。”迟疑片刻,又压低了声音问道:“陈元青一个人悄悄溜走了许久,之后一直不见人影。他有没有私下去见你?”

“没有。”许瑾瑜面不改色的撒谎:“我一直坐着看戏,后来嫌闷,就领着初夏去园子里坐了片刻,并未见到元青表哥。”

许徵也未起疑心,只叮嘱了一句:“总之,人多口杂,你凡事都谨慎小心。”

许瑾瑜柔顺的应了,心里却怅然叹息。

她那般冷硬无情的拒绝,一定伤透了陈元青的心。今后,他再也不会满心欢喜满怀热情的去威宁侯府见她了。许徵也不用再忧心忡忡了。

她的心里只有无奈和遗憾。

前世生离死别,今生擦肩而过。

他们两个,终究是有缘无分。

......

叶氏领着长媳袁氏一一送宾客,陶氏也不得清闲,一直忙到了傍晚时分。等客人全都走了,才算松了口气。也直到此刻,陶氏才察觉到陈元青整整半日都不见人影。

陶氏立刻打发身边的丫鬟去墨渊居找人。

陈元青和陈元昭最亲厚,只要陈元昭在府里,他十有八九也会在墨渊居。

等了一炷香功夫,陈元青回来了。

 陶氏笑着迎了上去:“元青,你这半天跑哪儿去了......咦?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不止是脸色难看晦暗,眼睛似乎也有些红肿,分明是哭过的样子。

陈元青长这么大了,哭过的次数用一个手都数的过来。陶氏又是心痛又是恼怒,急切地追问道:“元青,谁欺负你了?”

陈元青心情极差,实在挤不出笑容来:“娘,没人欺负我。”

“没人欺负你,你怎么会是这副模样。”陶氏压根半个字都不信:“是元白说什么了,还是元昭?你若是不肯说,我现在就去亲自问他们两个。”

陈元青无奈地苦笑:“娘,你别胡思乱想好不好。真的和大哥二哥没关系,我就是......就是心情不太好,一个人躲在墨渊居里待了一个下午。现在已经好多了。”

心情不太好?

陶氏楞了一愣,旋即皱起了眉头:“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心情不好了?”

疼爱儿子的方式有很多种。陶氏偏巧就是事无巨细凡事都要追根问底的那种人。心情好的时候陈元青乐于应付,心情很差的时候,遇到这么较真追问,可就头痛了。

陈元青怏怏地道:“娘,我现在不想说话。你就别问了,等过些日子,我心情平静些了再告诉你。”

说完,便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陶氏拧起了眉头,想了想,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叫巧娟过来。巧娟是陈元青的贴身丫鬟,陈元青的一举一动她最清楚。

“巧娟,元青今日下午是不是去了墨渊居?”

巧娟眼神略有些慌乱,却不敢不答:“是,少爷一直待在墨渊居。”

陶氏紧紧地盯着巧娟:“除了元青,还有谁去过墨渊居?”

巧娟垂下眼眸:“奴婢也不太清楚......”

陶氏冷哼了一声,打断了巧娟,声音严厉:“你胆敢说半个字假话,我立刻就命人叫牙婆子来将你领走!”

巧娟脸色一白,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了:“夫人开恩,奴婢哪敢哄骗您,只是少爷叮嘱过,今天的事绝不能向夫人禀报。其实,今日少爷私下约了许小姐在墨渊居见面。说了什么,奴婢就不清楚了......”

什么?

元青竟和许瑾瑜在墨渊居私会?

不管两人说了什么,这种事一旦传出去,陈元青的名声可就洗不清了。万一许家趁机赖上这门亲事怎么办?

陶氏头脑嗡的一声,气的咬牙切齿:“这个元青,真是太糊涂了!怎么能做出这种私相授受的事情来。那个许瑾瑜也太过不知羞耻了,怎么能私下去见元青?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做事没点分寸......”

陶氏大发雷霆,巧娟吓的噤若寒蝉,根本不敢出言辩解。

这事怎么能怪许家小姐?

明明是少爷主动约许小姐见面的啊!

陶氏发了一通火气,总算稍稍平息,又问道:“今天的事,除了你知道,还有谁知情?”

巧娟不敢隐瞒,小心翼翼的应道:“墨渊居里的侍卫也都知情。还有二少爷,不知怎么提前回了墨渊居,也见到了许小姐。”

陶氏深呼吸口气:“今日的事不准向别人透露半个字。我若是听到什么流言蜚语,唯你是问!”

最后一句,语气森冷。

巧娟战战兢兢的应了一声,起身退下。

巧娟一走,陶氏阴沉着脸独坐了许久,然后亲自去了墨渊居。

......

陈元昭见了陶氏,半点都不意外。

陶氏也不绕弯子:“我是为了元青的事来找你。他年龄还小,热血冲动,难免会做些昏头涨脑的事。今天的事我自会好好管教他,烦请你约束墨渊居里的人,让他们不得将此事随意外传。”

陈元昭神色不变,只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陶氏顿时松了口气。

陈元昭素来一言九鼎,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墨渊居上下都是陈元昭的亲兵,只要陈元昭一声令下,无人敢泄露只字片语。今日陈元青和许瑾瑜私下见面的事,也就不会传出去了。

陈元昭似是看出了陶氏的心思,简短地说了句:“放心,元青很快会想通的。”

他原本也担心陈元青热情冲动,和许瑾瑜私定终身。不过,许瑾瑜已经干脆果决的拒绝了陈元青的情意。真正困扰他的,反而是另一桩事......

“元昭,说出来不怕你见笑。你二叔去世的早,我这辈子也没别的指望,只盼着元青能有出息。元白在兵部任职,你如今掌着神卫军,只有元青 最令人忧心。”陶氏叹道:“他不愿习武,想读书考科举,我都由着他。可这终身大事,是万万不能由着他胡来的。那个许家小姐相貌确实生的好,可家世实在不值 一提。没了父亲,只有寡母和兄长。要是结了这样一门亲事,将来非但没有岳家提携,反而要处处照顾许家......”

陶氏越说越憋闷。

不管如何,她都绝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这些话,陈元昭太熟悉了。

前世陶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言犹在耳。为了区区一个女子,陈元青竟要休妻辞官弃母,私逃出京城。

他狠狠训斥了陈元青一通,命人将陈元青软禁在府里,又亲自去见了许瑾瑜,厉言警告。

那个瘦弱苍白的美丽女子,满脸涨红,挺直了腰杆反驳。口口声声说对陈元青绝没有念想。

他当然不信!如果她什么都没说过没做过,陈元青怎么会做出那样的决定?

再后来的记忆,实在痛苦不堪......

陈元昭眼眸暗了一暗,将浮上脑海的念头挥开。

陶氏絮叨了一通之后,心情终于平静了一些,见陈元昭面无表情,不由得略略有些尴尬:“打扰你这么久,我也该回去了。”

这府里上下,谁不知道陈元昭的脾气?冷面无情,一天说不了十句话。墨渊居一直都很安静。她刚才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陈元昭只怕早就听的不耐烦了。

陈元昭起身,送陶氏出去。

陶氏刚走,叶氏身边的丫鬟珍珠来了:“二少爷,夫人请你去世安堂一趟,说是有要紧的事商议。”

陈元昭不耐的皱了皱眉。

叶氏还能有什么要紧事和他商议?说来说去,无非是成亲的事罢了。

......

不出所料。

到了世安堂,叶氏便笑吟吟的张口道:“元昭,今日府里来了这么多名门闺秀,你可有中意的么?”

不等陈元昭回答,叶氏便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我今日倒是相中了几个。现在一一说给你听,你喜欢哪一个,我立刻就让人登门提亲。第一个是左丞相府上的大小姐,是正经的嫡出长女,容貌明艳落落大方。还有礼部赵大人的女儿,教养极好,十分端庄。还有......”

“不用说了。”陈元昭没什么表情的打断叶氏:“我谁也没相中。”

叶氏笑容一僵,眼里的怒意一闪而过,旋即强自按捺下来:“如果没有相中的也无妨。过些日子,我让袁氏设一个赏花宴,多邀一些待字闺中的千金闺秀登门,总会有相中的。”

陈元昭扯了扯唇角,声音冷然:“不劳母亲费心了,我暂时不想成亲。”

叶氏所有的话都被噎了回去。脸色忽红忽白,十分精彩。

陈元昭依旧神色冷淡:“母亲若没有别的吩咐,儿子就告退了。”

说着,便转身离开。

叶氏霍然起身,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给我站住!”

陈元昭脚步一顿:“母亲还有何吩咐?”

第六十三章 母子(二)

陈元昭连头也未回,声音冷淡低沉。

一副拒人于千里的冷漠!

叶氏心里怒火涌动不息,强自压抑着低声道:“元昭,我是你的亲娘,为你操心终身大事,是理所应该的事。你就非要这样和我说话吗?”

亲娘?

陈元昭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声音里多了几分讥讽:“父亲曾亲口允诺过,让我自己决定终身大事,这一点,母亲该不会忘了吧!”

不提这个还好,提起五年前的这桩事,叶氏更是怒从心头起。

什么自己决定终身大事!分明是安国公有意纵容!

陈元昭不肯亲近女色,若是不逼着他娶亲生子,难道要一直这么孤身一人?

“元昭,你也老大不小了,别人在你这个年龄,早已有了子嗣。”叶氏放软了语气,试图说服陈元昭:“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总得娶妻生子。你领着神卫军,时常要领兵出征。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个好歹,连个血脉都没留下。你让娘怎么办?”

陈元昭终于转过身来,神色却毫不动容,眼里的讥讽之意更浓了几分:“母亲这么急着让我娶妻生子,是不忍见我一人孤独寂寞,还是为了我早点有子嗣,和长房一较高下?”

赤裸裸的话如利箭一般,深深的戳中叶氏的痛处。

叶氏再也无法维持优雅从容,美丽的脸孔浮起愤怒的潮红:“陈元昭!你就是这么和自己的亲娘说话吗?忠孝悌义,你的孝呢?若是被那些刻薄的言官知道了,参你一本忤逆不孝,看你今后还怎么领军打仗!”

陈元昭挑眉,似笑非笑的应道:“母亲这么聪明,怎么肯做这等蠢事。我们母子一体,我若是被人指责不孝,母亲的颜面又要往哪儿放?今后在安国公府里,只怕要少了三分底气。”

叶氏:“......”

母子两个,沉默对峙。

陈元昭的冷静,和叶氏的愤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知过了多久,叶氏终于率先打破了沉默:“以前你任性我都由着你的脾气。不过,这一回可由不得你。你今年必须定下亲事!”

陈元昭扯了扯唇角:“母亲不如先和父亲商议一番。若是父亲点头,那儿子只好从命。”

叶氏再次哑口无言。

安国公巴不得陈元昭一直不娶妻。这么一来,请封世子的事就可以一直拖延下去......这一点,陈元昭也一定想到了。

可他就是不肯成亲!

难道,他不想要安国公世子的位置?

不可能!谁甘心将世袭的国公爵位拱手让人。她满心为陈元昭着想,他怎么就不懂她的一片苦心?

陈元昭转身走了。

这一次,叶氏没有叫住陈元昭。

她独坐了许久,面色变幻不定,眼神渐渐冷厉。不管如何,这安国公世子的爵位都是陈元昭的,谁都别想抢走!

......

陈元昭出了世安堂,却并未回墨渊居,在树下停住了,伫立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周聪和其他几个亲兵远远的守着,无人敢上前来打扰。

不知过了多久,陈元昭忽的张口道:“周聪,过来。”

周聪大步走上前来,等着陈元昭吩咐。

陈元昭性子冷厉,平日话语不多。身边的人也大多沉默少言,免得惹来陈元昭不快。周聪胆大心细,做事沉稳周全,是陈元昭最信任的心腹。

不管陈元昭下什么样的命令,周聪都会面不改色的听令行事。

可这一次,周聪却结结实实的楞住了。

陈元昭淡淡吩咐:“去暗卫里挑两个身世清白的,安插进威宁侯府。我要知道许瑾瑜的一举一动。”

周聪:“......”

他没听错吧!

将军这么慎重其事的往威宁侯府安插眼线,竟然是为了一个闺阁少女?!

这是太阳要打西边出来了吗?英明神勇的将军,终于开始留意女子了吗?

陈元昭瞄了一脸错愕的周聪一眼,略有些不耐:“收起你那副蠢样。元青喜欢那个许瑾瑜,二婶不愿结这门亲,今日亲自求我,我已经答应了。让人盯着许瑾瑜,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将军,这种事你以前从来都不解释的好吗?

周聪迅速的收敛了所有表情,应了一声是。

神卫军共有五万将士。这些将士先忠于大燕,其次才忠于陈元昭。陈元昭除了五百亲兵之外,还暗中养了三千暗卫。这三千暗卫,才是陈元昭真正的底牌。

按着大燕朝的规矩,诸皇子亲王可以有一千亲兵,武将勋贵们等级不同,可以拥有的亲兵数量也各自不同。暗中蓄养侍卫当然是大忌,一旦揭露出来,就是“意图谋逆”的重罪。可事实上,拥有暗卫的人绝不在少数。

周聪领命之后,并未退下,低声问道:“将军,今天是在府里歇下,还是回军营?”

陈元昭没有犹豫:“回军营!”

偌大的安国公府,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冰冷的牢笼。除了陈元青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真正关心他的人。

神卫军营,才更像他的家。

.......

出府做客也是件耗费体力的事。邹氏回了府之后,只觉得全身疲累,不过,精神倒是极好。

“瑾娘,今日下午看戏的时候,你跑哪儿去了?”邹氏问道。

许瑾瑜将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我不喜欢看戏,嫌太吵了,领着初夏在园子里坐了片刻。”

邹氏嗔怪道:“之前我就叮嘱过你,在国公府做客要事事谨慎些。你这么一个人独自跑到园子里,万一遇上男客怎么办?你又生的貌美,若是遇到轻浮浪荡之人可就糟了。”

虽说话语不中听,可毕竟是为了她着想。

许瑾瑜乖乖认错:“娘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日后一定小心。”

邹氏轻叹一声,忍不住多絮叨了几句:“今天午宴的时候,我和陶氏坐了一席。她一开始说话还算热情,可说着说着就不对劲了......”

邹氏将陶氏说过的那些话学了一遍,末了又叹道:“我一开始也没多心,听到最后一句才听出话音来。陈三公子这些日子常往威宁侯府跑,实在太扎眼了。只怕是他娘心里觉得不痛快,有意扔话头给我听呢!”

言下颇有些遗憾之意。

陈元青生的俊俏,性子有活泼爽朗,家世也极好。若是许瑾瑜能嫁得这样的夫婿,确实是好事一桩。

可惜以许家的家世,眼下是攀不上安国公府的。

许瑾瑜没将陶氏的反应放在心上。

她已经严词拒绝了陈元青,今后大概也没什么交集了。陶氏怎么想,与她有什么相干?

许徵却气的俊脸泛红:“这位二夫人真是欺人太甚!明明是陈元青主动登门,又千方百计的想见妹妹,我们许家什么时候想高攀他们安国公府 了?就是他们登门提亲,我也不会同意!陈元青做事恣意妄为,只顾自己喜好,根本不顾别人想法和感受。冒失冲动,轻浮肆意,幼稚不成熟,这样的人,根本就配 不上妹妹。将来我一定要挑一个比陈元青好十倍百倍的妹婿,气死那个狗眼看人低的陶氏!”

许徵显然是气的狠了,连“狗眼看人低”也说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