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皇后笑道:“那就承妹妹吉言了。”

叶氏故意露出了一个欲言又止的为难表情。

“妹妹可是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明知道叶氏是有意在皇上面前扮可怜,叶皇后也不得不接话茬。

这样的问话正中叶氏下怀,只见她柳眉微蹙轻叹道:“还不是为了元昭的亲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计

叶皇后和叶氏的话,果然引来了皇上的注意:“元昭要成亲了?”

太子和楚王也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过来。

尤其是太子,心中不免有些唏嘘。那么一个温婉美丽的少女,也怪不得陈元昭会动了成亲的心思。可惜啊可惜,他比陈元昭迟了一步......

叶氏露出一个略显无奈的苦笑:“臣妇这些家事,本不该在娘娘和皇上面前絮叨,惹的娘娘和皇上也跟着操心。可臣妇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整日为他的终身大事忧心。如今他总算有了中意的姑娘,可国公爷嫌弃对方家世低了些,不肯同意这门亲事呢!”

原来如此!

怪不得叶氏今天格外配合,原来是有求于自己。

叶皇后不动声色的想着,面上关切的问道:“哦?竟有这等事。元昭到底相中了哪家的千金?”

叶氏迅速的看了皇上一眼,才答道:“是威宁侯府的表姑娘,许家的二小姐。她的父亲叫许翰,曾经任过临安同知,三年前因病去世。如今家中剩下寡母和兄长,今年兄长要参加秋闱,便提前住到了京城来。”

叶皇后略一思忖,缓缓说道:“说起来,许家的家世确实低了一些,也怪不得安国公不肯同意这门亲事。以元昭的相貌人品家世,想娶什么样的名门千金都没问题。区区一个五品官的女儿,岂能配得上元昭?”

这是安国公府的家事,叶皇后和叶氏是亲姐妹,闲话几句无妨。皇上反而不便随意插嘴。

不过,皇上似乎对此事颇感兴趣,听的颇为专注。

叶氏眼角余光留意到皇上的神色。心里暗喜,脸上却流露出苦笑:“国公爷也是这个意思,说是要另外挑一个门当户对的名门千金。可元昭非许姑娘不娶,和国公爷为此生出了争执,甚至不惜要放弃世子之位......”

听到这儿,众人都是一惊,下意识的看向陈元昭。

真看不出陈元昭竟然还有这份毅力和决断!为了一个女子竟然放弃安国公世子的位!

越是冷情冷性的人。动起情来越是不顾一切啊!

太子冲陈元昭咧嘴一笑:“元昭。你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平日也算是怜香惜玉之人,比起你来也是自叹不如!”

孝之一字重逾千斤。足以压的人抬不起头来。陈元昭为了许瑾瑜,竟然和自己的父亲起了争执,这事要是传出去,不知会惹来多少瞩目。

楚王也忍不住笑道:“真看不出表哥竟是性情中人。”

叶皇后嗔怪道:“好了。你们两个就别跟着添乱了。这事非同小可。若是安国公坚持不允,元昭还坚持娶许家小姐就是不孝。说什么放弃世子之位。更是胡闹。要是被那些无事也要生非的言官御史们知道了,不上奏折弹劾才是怪事。”

叶氏眼圈红了一红,眼中似泛起了水光:“娘娘这话可算是说中我的心坎里了。我盼着元昭早日娶妻生子,却没想到会横生枝节。现在闹的这般光景。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美人含泪,楚楚动人。令人心怜。

皇上忍不住看了叶氏一眼:“你先别着急,此事总有解决的法子。说到底。是元昭娶亲,想娶一个中意喜欢的无可厚非。安国公这门第之见,不免太过偏颇了。”

听这话音,偏心的不能更明显了。

叶氏一脸感激的谢恩:“臣妇谢过皇上。”

然后,终于正大光明的有了对视的机会。

看着那双柔情似水的眼眸,皇上心里一阵心荡神驰,一句“不用担心朕下旨赐婚就是了”就要脱口而出。

叶皇后似是看出了皇上的心思,咳嗽一声说道:“这门亲事到底成与不成,还得看安国公的意思。这毕竟是安国公府的家事,本宫擅自插手,只怕会引来非议。”

身为皇后不便插手妹妹的亲事。

身为皇上,当然更不便插手臣子的家事!

皇上被叶皇后一提醒,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心里却不免有些遗憾和气闷,对安国公愈发不满。

陈元昭喜欢谁就娶谁,安国公百般阻挠是存了什么心?

“娘娘说的是。”叶氏的声音里透出几分软弱和无助:“我说起此事,也是一时有感而发,并没有借此为难娘娘的意思,请娘娘放心。”

皇上听着这样的话,心里颇不是滋味,面上不免显出了几分。

叶皇后看在眼里,只得转了话风:“妹妹且不用担心。此事也不是没有商榷的余地。安国公也是为元昭考虑,这才不肯应允。只要说服了安国公,这门亲事自然水到渠成。”

叶氏强自打起精神,挤出一个笑容:“多谢娘娘宽慰,我回府之后,自会和国公爷慢慢商议。”

叶皇后笑着安抚道:“妹妹不必心急,哪有父亲不疼惜儿子的。安国公再不情愿,想来也拗不过元昭,迟早是会点头的。”

这话乍听没什么,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尤其是那句“哪有父亲不疼惜儿子的”,如同一根刺,扎的人心里一阵阵刺痛。

叶氏暗暗咬牙,下意识的看了陈元昭一眼。正好迎上陈元昭冷冽讥讽的目光,叶氏心里猛然一跳,竟不敢和他对视,很快移开了目光。

皇上听了叶皇后的话,似乎也有些触动,忽的张口道:“皇后,你下一道凤旨,为元昭赐婚。”

叶氏眼睛一亮,正要谢恩。

叶皇后却出人意料的出言反对:“皇上,若是安国公同意这门亲事,臣妾下旨是锦上添花的喜事,也能成就一桩美满姻缘。可现在安国公摆明了不愿意,臣妾再下凤旨,可就大大的不妥了。安国公自然不能抗旨不从,心里一定十分不喜,将来就算许家小姐嫁到了安国公府,也难免心中存着隔阂。时间久了,一家人离了心,岂不遗憾?家业和睦才能兴旺,这个道理皇上自然比臣妾更明白。”

皇上哑然。

不得不说,叶皇后实在是好口才,一番话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谁也挑不出错处。就连皇上也指责不了什么。

可道理是一回事,感情是另一回事。

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理由,皇上很想为叶氏母子撑腰。

下旨赐婚这类事是皇后的职责,皇上贵为天子,一言一行都有万众瞩目,当然不能做出不符合礼仪法度的事情来。这个时候,叶皇后就该知趣的将事情揽过去,将一切安排好......

以前那么多年,叶皇后都表现的贤惠得体,今天是怎么回事?

皇上心里不快,偏又不好流露出来,神色淡淡的点了点头:“皇后考虑的细心周全。直接下旨赐婚,确实不妥。”

叶氏暗暗咬牙。

这些年来,她和安国公夫妻形同陌路,早就离了心。无论陈元昭娶了哪家的千金,安国公也不会高兴,所谓的家业和睦,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一些,叶皇后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这么说分明是故意给她添堵!

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头。

叶氏纵然满心怨怼,也只能忍气吞声,软言应道:“娘娘的话说的有道理,赐婚不是小事,确实该慎重一些。”

叶皇后从容一笑,尽显皇后雍容风范:“妹妹能谅解我的难处就好。这既然是家事,妹妹不妨和安国公慢慢商议。若是安国公一直不肯点头,妹妹再来找我也不迟。”

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就是皇上也无从挑剔指责。

叶氏咽下所有的闷气,笑着应了声是。

当事人陈元昭,倒是显得格外淡定自若。

叶氏和叶皇后斗法,他无需掺和。他很清楚叶氏的性子,既是打上了凤旨赐婚的主意,这道凤旨十有八九是跑不了的。

......

皇上有一堆政务还没处理,坐了片刻,便摆架回了崇政殿。

天家夫妻父子,和普通寻常人家远远不同。皇上先是喜怒无常掌握生杀大权的天子,然后才是丈夫和父亲。有皇上在,谁也轻松不了。

送走了皇上之后,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叶皇后目光微闪,含笑道:“我和妹妹独自说些体己话,你们几个小辈在这里自行说话吧!”

太子等人一起应了。

叶皇后站起身来。叶氏也正有独自和叶皇后“沟通”的想法,含笑起身,随着叶皇后一起去了内室说话。

到了寝室后,叶皇后屏退了所有宫女。

姐妹两个相对坐着,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急着说话,像是在比谁更有耐心。

到底是叶氏有求于人,率先沉不住气,张口打破沉默:“我所求的不过是一道赐婚的凤旨。对娘娘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娘娘又何必百般为难。”

没了外人在场,叶皇后也懒得再装什么姐妹情深,眼底闪着冷意,似笑非笑的看向叶氏:“一道赐婚的凤旨对我来说,确实易如反掌。可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帮你这一回。不如妹妹仔细想一想,说给我听听如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易

叶皇后果然不肯放过任何讥讽打压她的机会。

叶氏早有心理准备,闻言心里虽然恼怒,脸上却不流露半分,依旧软言恳求:“我只有元昭这么一个儿子,娘娘是元昭嫡亲的姨母,这么多年也是一直疼他的。如今我不过是求娘娘为元昭赐婚,娘娘若是迟迟不肯点头应允,试问别人会怎么想?”

叶皇后唇角的笑容凝住了。

这个别人,指的当然不是文武百官,也不是勋贵宗亲,而是皇上。

这么多年来,叶皇后一直对陈元昭慈爱温和,有大半都是做给皇上看的。叶氏一如既往的有心计。今天进宫,故意在皇上面前提起了赐婚的事,皇上很明显上了心。

若是她执意不肯颁这道凤旨,皇上心里会怎么想?

她苦心维持了这么多年的贤惠得体,岂不是功亏一篑......

想及此,叶皇后暗暗恼恨不已,皮笑肉不笑的应道:“妹妹真是好算计。这是看准了我不得不点头同意此事了。”

叶氏轻轻松松就扳回了劣势,微微笑道:“其实,此事对娘娘来说有百利无一害。一道赐婚的圣旨,既能维持娘娘在皇上心中贤惠大度的皇后形象,又能换来我们母子的忠心拥护。眼下秦王风头日劲,只要元昭肯全心全意辅佐太子,秦王的野心必不能得逞。孰轻孰重,以娘娘的睿智,当然会有所决断。”

叶皇后抿紧了唇角。

如果不是为了太子着想,这么多年来,她何必一直忍气吞声装着贤惠大度来讨好皇上。每次看到陈元昭那张英俊冷厉和皇上隐隐肖似的脸,她的心里就憋屈不已。却还要装作亲热温柔的嘘寒问暖。

做皇后做到这份上,也实在太窝囊了!

太子貌不出众贪念女色性情温软才能平庸。秦王却一日一日的显露锋芒广结党羽,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这么下去,太子的储君之位只怕真的不安稳了!

陈元昭年纪虽轻,却手握重兵,又深得皇上偏爱,将来迟早是军中第一人。若是陈元昭肯全力辅佐太子对付秦王。绝对是一大助力。

而她要付出的。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张赐婚的凤旨。

这笔交易,实在很划算!

憋闷窝火是免不了的。不过,比起太子的地位。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赐婚的事,也不是不可以。”叶皇后神色一缓,语气也随之缓和了几分:“不过,也不必急在一时。我总要先见一见许家小姐。再选个合适的机会赐婚。”

堂堂一朝之后,该有的体面是不能少的。若是连见都没见过许瑾瑜就赐婚。传出去不免被人取笑。

费劲口舌,总算是说动了叶皇后。

叶氏暗暗松口气,脸上也有了笑意:“娘娘说的是。一切随娘娘安排就是了。”

叶皇后看着叶氏满脸的笑容,既觉得刺目又觉得气闷。淡淡说道:“若是没别的事,你就先跪安吧!”

见一回气一回!果然还是少见面的好。

叶氏见好就收,起身告了退。

......

陈元昭和叶氏一起回了府。

叶氏一脸欢愉的笑道:“元昭。皇后娘娘已经松了口,说是等见过了许家小姐。就选个合适的机会赐婚。”

陈元昭拧着眉头,神色间有些不快:“皇后娘娘还要召见许瑾瑜?”

“要赐婚,也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召见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叶氏不以为意的应道:“总之,此事交给我,你就不用操心了。”

陈元昭眸光一闪,冷不丁的问了句:“你向皇后娘娘许诺了什么?”

叶皇后之前百般刁难,和叶氏密谈之后就改了主意。很显然,叶氏“功不可没”。

叶氏傲然笑道:“如今秦王势盛,太子的储君之位岌岌可危。我对她说了,只要她肯下旨赐婚,你就会全力辅佐太子对付秦王。这笔交易,她根本拒绝不了。”

果然如此!

陈元昭扯了扯唇角,眼里却没什么笑意:“母亲睿智,令人佩服。”语气里透出淡淡的讥讽。

这话音听着不对劲。

叶氏笑容一顿,试探地问道:“莫非,你不看好太子?想暗中投靠秦王?”

陈元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叶氏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皱眉低语道:“元昭,你可别犯糊涂。秦王再好,毕竟在出身上就差了一筹。太子既占嫡又占长,只要不犯大错,皇上也不好废黜了太子。站在太子这一边,风险要小的多。再说了,皇后毕竟是你的亲姨母,有这一层牵扯不断的关系,就算你有心投靠秦王。秦王也未必敢信你......”

陈元昭淡淡应道:“我自有主张,不劳母亲费心了。”

叶氏被噎了一下,半晌才道:“也罢,反正辅佐太子的话是我说的,就算将来你反悔了,皇后娘娘也怪不到你头上。”

顿了顿又道:“至于你父亲那一边,你也不用多管。胳膊拧不过大腿,凤旨一下,他再不情愿也得乖乖点头。世子的位置也是你的,谁也夺不走。”

陈元昭神色冷然:“我已经和你说过了,这世子之位我不要。”

叶氏笑不出来了,眼中的怒气一点一点聚集。她努力压抑着心里的怒火,竭力心平气和的说道:“元昭,你是安国公府唯一的嫡子,谁也抢不走你的世子之位。你要也罢,不想要也好,这都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陈元昭定定的看着叶氏,眼里浮起了熟悉的嘲弄和冷冽。

叶氏被他冷凝犀利的目光看的有些心虚,下意识的移开了目光。

陈元昭果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所以才会对世子之位满心怨怼不屑一顾吧!

她当年的一时冲动,造成了今天无可挽回的局面。他的身世永远见不得光,也是安国公心头一根拔不出的刺。可安国公再恨再怒,也不敢动他们母子分毫。

不能正大光明的做大燕朝的皇子,已经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愧对儿子。这安国公世子的位置,绝不能退让。

这么想着,叶氏心里的愧疚渐渐散去,重新抬眼看了过去。

没等她张口说话,陈元昭便淡淡说道:“今日进宫,母亲辛苦了,早点休息,儿子先告退了。”说着,便转身离开。

不用问也知道,陈元昭肯定要回军营。

叶氏反射性的追了两步:“等吃了晚饭再回军营吧!”

陈元昭头也未回:“不用了。”短短三个字的功夫,已经大步走远。挺拔笔直的背影透着冷漠疏离和拒人千里。

叶氏追之不及,愣愣的看着陈元昭的身影消失不见,一脸颓然。

前尘往事浮上心头。

......

当年的她,貌美倾城才学出挑,倾慕她的少年不知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悄悄恋慕的人是大燕朝的太子,也是她的姐夫。

而太子,心里也是有她的。

每次到叶家来,太子看向她的目光里总闪着惊艳热切的光芒。囿于礼数,她从未和太子独处过。不过,每次对视间心里总是溢满了甜意。

她想,等她及笄之后,太子就会娶她过门吧!

太子妃是她嫡亲的长姐,姐妹两个感情还算亲厚。姐妹两个共嫁太子,也算一段佳话。她不会和太子妃争宠,只要能做太子侧妃,长伴在太子的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可她万万没料到,等来的却是赐婚安国公世子陈玹的圣旨。

她不敢置信,呆若木鸡的接了圣旨,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哭了三天。然而哭的再久也无济于事,她嫁入安国公府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无可更改。

身为太子妃的长姐回府为她添妆,她忍不住诘问:“父亲说这道赐婚的旨意是你一力促成的。大姐,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是你的亲妹妹,你为什么要把往火坑里推?满京城谁不知道陈玹是个贪念女色的绣花枕头?”

太子妃冷冷一笑:“你不嫁给他,难道还想嫁给太子,和我共侍一夫不成?”

笑容里透出傲然不屑,还有怨怼和嫉恨,脸孔扭曲而可怕。

“你和太子眉来眼去,难道以为我是瞎子看不出来?”太子妃的声音里满是怨毒:“你比我年轻貌美,若是任由你嫁到太子府,将来太子登基,这皇后到底是我来做还是给你?你以为我会给你这样的机会?”

“叶珺,想和我斗,你还不够资格!”

她泪脸满面,泣不成声:“大姐,我从没想过要和你争抢皇后之位。我只想嫁给太子,伴在他身边......”

“养虎为患的蠢事,我怎么肯做。”

太子妃叶瑶端庄秀丽的脸上满是快意的冷笑:“叶珺,你凭什么以为我会大度的将丈夫让给你?将来太子身边纵然有再多的女人,其中也不会包括你!你就老老实实的等着嫁到安国公府吧!以你的美貌和手段,或许陈玹能多宠你一阵子。就算你受了冷落,也不用担心,我这个做姐姐的一定会给你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