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又说错了,扶苏不是太子,他只是公子,而且叶九卿说过,众所周知的扶苏陵不过是衣冠冢,真正的扶苏墓在那儿没人知晓。”我摇摇头严峻的说。“可见有人找到了真正的扶苏墓。”

“这事……咱们连天下共主黄帝的墓都给刨了,人家挖了扶苏墓,关咱什么事,你干嘛要盯着常赫不放?”田鸡问。

“能让花惜双陪同的人,又有几个是寻常人,上一次花惜双让我们找陆乔墓,结果牵扯出万象神宫,你不认为今天遇到花惜双和常赫很蹊跷吗?”我若有所思说。

“你意思是,花惜双故意让我们看见常赫?”宫爵眉间一皱。

“我们能遇到的事,我已经不相信还有巧合,花惜双和常赫出现在这里,一定有其他原因,真正的关键还不是常赫,而是他手中的那块玉蝉。”我揉了揉额头说。“常赫不是捡漏,对古玩应该是行家,他多半知道玉蝉的来历,可花惜双让我看,她应该清楚,我一定会看出那块玉蝉的主人是谁。”

田鸡摸了摸下巴,还是一脸疑惑:“让咱们看玉蝉,无非是让我们知道找到扶苏墓,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让你盯住常赫的原因,这中间定有蹊跷,至于原因我暂时还想不通。”我重重叹口气说。

“或许我能猜到。”宫爵停在后面说。

“猜到什么?”我和田鸡转身问。

“秦始皇在关中修建神庙让十二祖神安息,他宁可分开藏匿和氏璧和随侯珠,也没打算去神殿唤醒祖神,但这个秘密,秦始皇无比会传承下去,这关系江山永固,他只会告诉一个人。”宫爵抬头看我。

“继承地位的人!”我猛然张开嘴恍然大悟。“秦始皇沙丘驾崩之后,知道神庙秘密和位置就只有扶苏。”

可惜胡亥弄权逼死扶苏,相信神庙的秘密也随着扶苏的死而销声敛迹,但还有一种可能,这个秘密或许一直伴随扶苏长埋地底,找到扶苏的墓,或许就能找到神庙的线索。

第316章 儿女情长

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事告之应悔元,他也大为震惊,但对有常赫的来历,他也一无所知,不过应悔元老练,交代姜无用立刻安排人监视常赫和花惜双的一举一动。

晚上才看见田婉清带着薛心柔回来,两人有说有笑,薛心柔知书达理而且脾气秉性和田婉清相投,甚得田婉清喜欢。

“这好事估计也快了,我看你得提前挑挑日子了。”吃完饭我们在院中闲聊,宫爵突然冲着田鸡戏谑。

“什么好事快?”田鸡一脸木讷。

“那天你跪在地上,背的那个什么十三经,你再给我背背。”我在旁边插诨打科。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田鸡老实,也不多想,张口倒背如流。“让我背这个干嘛。”

“对了,你小子不孝啊。”我呲牙咧嘴的笑。

“我怎么就不孝了?”田鸡有些着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自己什么情况心里还没数啊。”宫爵掰着指头浅笑。“你就六十年的命,这儿给你减去二十年,还剩下四十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赶紧娶媳妇安了你妈的心吧。”

“我娶媳妇……”田鸡憨憨一笑摇头。“我是数着天过日子的人,娶了谁都是祸害别人,再说了,谁能瞧的上咱啊。”

“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可是应家独子,应少只要开口要娶媳妇,你应家的门槛都会被踏平,谁稀罕你能活多久,就冲着富甲天下的应家,你就是娶十个都成。”我乐呵的笑出声。“话说回来,现在不是有人瞧你挺对眼的嘛。”

“谁?”田鸡茫然的问。

我和宫爵都看向院外,陪着田婉清在园中散步的薛心柔。

“心柔?怎么可能,人家那儿会看的上我。”田鸡脸一红。

“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她才认识你几天啊,你爸一句话不对,她敢为你掏枪,这心里要是没你,人家凭什么这么做,你也不瞧瞧就你这个榆木脑袋,也不知道多大的福分,能让薛心柔瞧上你。”宫爵笑嘻嘻对田鸡说。“你没瞧见,你妈有多喜欢薛心柔啊,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生女儿呢。”

“真的假的,我怎么就没瞧出来。”田鸡挠挠头看着远处的薛心柔。“我就感觉和她在一起吧,挺紧张的,手脚不知道该往哪儿放,跟着你们我就自在的多了,至于我妈,她是性情中人,对谁都挺好啊。”

“难怪你妈都懒得说你,就你这脑子,估计你妈都没指望应家有后。”我无力的摇头苦笑。

“说我干嘛,那你们呢,都老大不小了,没想过娶媳妇的事?”田鸡一本正经的问。

“对哦。”我看向宫爵,扔了一颗石子过去。“你说你长的吧挺俊俏,按理说也是招蜂引蝶的主,怎么就没瞧见你对谁有过意思?”

“无聊。”宫爵白了我一眼,不想理会我。“天天和你们搅和在一起,我就是想,也得有机会才行,我们身边有女的吗?”

我突然一愣,嘴角慢慢上扬,坐到宫爵身边,一把搂住他:“我怎么忘了这茬子事,我给你说门亲事。”

“你给我说门亲事?”宫爵用力想推开我。

“叶知秋啊,她不就是女的,你想啊,你是我兄弟,她又是我妹,如果你娶了叶知秋,这事就完美了。”

“叶知秋……”宫爵噗呲一口笑出声。“我和她见一次吵一次,你撮合人也动动脑子行不行,我要真娶了她,你说往后我们吵架,你是帮我呢,还是帮她呢?”

“知秋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打小和她一起长大,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个性有些强,但人没的说,谁娶了她那是天大的福分,肥水不流外人田,你给考虑考虑。”我把宫爵搂的更紧。“上次咱们去锦西,我话说的重,怕是伤到了她,还寻思着回去怎么见她呢。”

“得,这福分我担不起,你还是找别人吧。”宫爵说。

“你这不是乱点鸳鸯嘛,知秋喜欢的人是你,在万象神宫人家都说出来,你怎么就不开窍呢,要我说,你就该和知秋在一起,你们两才叫般配,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多好。”田鸡偏着头说。

“青梅竹马很好吗?”宫爵瞪了田鸡一眼。“闭上你的嘴,操心好你自个的事。”

“知秋喜欢我?不会吧,我一直把她当妹妹看,再说了,也没瞧出她有这个意思。”我说。

“知秋都把话说的那么明显,你还要别人怎么才叫有意思,你也不想想,叶掌柜可是把他所有的一切全给了你,叶知秋可是他亲生闺女,却什么都没留给她,你也不琢磨琢磨这中间的原因。”田鸡说。

“能有什么原因?”我茫然的问。

“叶掌柜把你当自己儿子看,全都给了你,就是指望你往后会娶知秋,你跟着叶掌柜十多年,他可是老狐狸,这笔账叶掌柜可不是没算过。”田鸡说的有板有眼,感觉他好像比我通透的多。

“心柔。”宫爵突然大声冲着园子里喊。

薛心柔转头看向我们这边,田鸡立马把头埋下,好像都不敢和她对视。

“怎么了?”薛心柔问。

“他有事想给你说。”宫爵指着田鸡对薛心柔说。

“我,我没,没事给她,她说啊”田鸡慌了神,在下面拉扯宫爵的衣服,结结巴巴说。

“让你闭嘴,你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既然这么喜欢说,找薛心柔说去。”宫爵打开田鸡的手冷冷说。

我也想看田鸡笑话,冲着薛心柔直招手,薛心柔和田婉清说了几句后,走到我们身边坐下。

“你要给我说什么?”薛心柔一本正经问。

田鸡抬头,手指着宫爵,犹豫了半天,嘴角蠕动了好久:“哦,我,我是想问你,一年多没见了,这一次回来,你有什么打算。”

本想继续捉弄田鸡,他的话还说到点子上,从和薛心柔重逢后,因为处理田鸡的事,一直都忘了问她。

“对啊,这次回来有什么计划吗?”我认真的问。

“我还是想去一次罗布泊,想看看能不能找出点线索。”薛心柔坐到我们身边说。

“罗布泊暂时去不了。”宫爵把关于罗布泊的真相一五一十告诉了薛心柔。“那处坐标显示的地方,有强大的干扰,进去的人必死无疑,再解除干扰之前,我们没办法靠近那里。”

“而且在核爆的威力下,才让神秘的遗迹出现,我们即便能去那地方,也没办法找到那处遗迹。”我点点头说。

“那现在怎么办,神庙的线索暂时没有进展,罗布泊也不能去,我们总不能就这么没有目的的等着吧。”田鸡说。

“等下去太被动,倒是还有一件事可以做。”薛心柔说。

“什么事?”我们问。

薛心柔把她的包拿过来,从里面拿出一本硬皮笔记。

“我回去后,认真看了爷爷的笔记,很震惊爷爷居然真的找到了月宫九龙舫存在的证据,我想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因此翻看了爷爷留下的所有资料。”薛心柔一边把笔记翻开一边对我们说。“可惜爷爷的研究资料,大多在去美国之前都遗留在了国内,当时兵荒马乱,估计第一手研究资料已经被损毁,只带走了唯一的一本。”

翻开的笔记中什么都没有,当翻到中间时,有一副手绘的图案,看上去并不完整,像是某个图形的其中一部分,而且纹路和线条都很奇异,一时间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从笔记上的时间推算,爷爷在去昆仑金阙之前,一直在考古研究一件事,但因为笔记中没有文字记载,只有这幅图,所以我推断,爷爷的研究应该和这幅图案有关。”

“薛教授一直都在研究和找寻月宫九龙舫,正是因为他相信月宫九龙舫的存在,所以才会受邀去昆仑,这说明在去昆仑之前,薛教授应该是发现了月宫九龙舫存在的证据。”我接过笔记说。

“笔记我翻看过很多次,除了这幅图案之外,在笔记的末页还有一个名字。”

我连忙往后翻,看见薛心柔说的那个名字。

季云生。

“这个人你认识吗?”田鸡问。

薛心柔摇摇头,告诉我们,她翻查薛书桥遗留的资料和文献,并没有关于这个叫季云生的只言片语,或许这个人会知道一些事情,她这一次回来,除了打算去罗布泊外,另一件事就是想找到这个人的下落。

田婉清端着一盘水果和应悔元走过来,田鸡抬头问应悔元:“爸,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季云生的人?”

应悔元细想了片刻摇头:“问这个人干什么?”

田鸡把薛心柔的事告诉应悔元,我把笔记上的图案递到他面前,他和叶九卿齐名,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这不像是中原的纹饰,而且残缺不全,我也分辨不出来。”应悔元认真看了很久摇头说不知。

“就一副残缺的图案和一个名字,茫茫人海怎么找啊?”田鸡抿着嘴焦头烂额。

应悔元沉思了片刻,重新看看笔记上的图案,对我们说。

“你们也别着急,我认识一个知识相当渊博的人,特别是对文物断代上,相当有见识,明天你们去见见这个人,或许能有些收获。”

第317章 灵山

应悔元向我们推荐的人叫殷蝶,说起这个人,应悔元推崇有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人无所不在,一直以来,应悔元若遇到难事或者疑惑,都会想此人请教,从来没有让应悔元失望过。

能让应悔元大加赞赏,言语中流露全是心悦诚服的敬佩,想必这个叫殷蝶的人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直到应悔元带我们见到殷蝶时,我甚至都有些怀疑应悔元是不是说的有些夸张。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年岁的女人,一脸书卷气,不过脸上没什么血色,她的眼睛清澈干净,完全看不到世俗的繁杂,倒是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

殷蝶的房子远在郊外,四下没有可以走动的邻居,诺大的房间里全是堆积如山的书卷,应悔元说殷蝶喜静,从不和人来往,终日都在这里博览群书。

我们好不容易才能在房间里找到可以站立的地方,去的时候已是艳阳高照,可屋里光线昏暗,厚厚的窗帘阻隔了阳光,让这里看起来没多少生气。

殷蝶的样子有些疲倦,看了我们一眼,又重新转身坐到灯下,她应该是挑灯夜读一宿,若不是我们登门打扰,真不知道她会看到什么时候去。

殷蝶对我们似乎没什么兴趣,甚至都不愿意抬头多看我们一眼,应悔元或许是知道她个性,也不介意,把薛心柔带回来的笔记,放到殷蝶面前。

“悔元有一事不解,冒昧打扰,还望能指点一二。”

能让应悔元礼贤下士,可见此人并非滥竽充数之辈,殷蝶全神贯注看着手里的书,翻开的笔记就在她旁边,眼睛都没瞟一眼,房间里是长时间的沉默,似乎在她眼里,除了手中的书,其他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丝毫兴致。

我们不知所措的站在房间里,应悔元似乎很习惯这样的沉默,在下面悄悄摆手示意我们稍安勿躁,到底站了多久,也不清楚,反正感觉脚向灌了铅。

看着对面女人全神贯注的样子,我突然想起封承,心里暗暗苦笑,读书人向来都自命清高,越是有学问的越是不屑与凡夫俗子交往,在学问方面,封承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不过对面的殷蝶更甚,难怪要一人远离俗世独居,估计是曲高和寡难觅知音。

殷蝶终于放下手中的书,瞟了一眼旁边的笔记,我瞧不出她脸上有什么兴趣,应该是觉得我们站在房里打扰了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殷蝶目光短暂的停留在笔记上,很快又回到她自己手中的书上。

宫爵和田鸡还有薛心柔面面相觑,明明是来问笔记上的图案出处,可殷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没有人明白。

“日月所入?”应悔元眉头一皱,神情有些吃惊。“难不成是……是灵山?!”

“这图案和灵山有关?”我也大吃一惊。

“什么是灵山?”田鸡问。

“在大荒西经中曾记载过一处地方,传说中那里是日月所入。”我解释。

“日月所入?怎么入?”宫爵也茫然不解。

“日月交替,两者拥有不会相交,而传说中的灵山,日月会同时出现在天空。”应悔元在旁边说。

“日月同时出现在天空?这,这不可能啊。”薛心柔说。

“没见过不代表不可能,何况我们经历过太多不可能的事。”宫爵冷静下来看向我。“这个灵山在什么地方?”

“没有人知道,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我摇摇头和应悔元对视。“应叔,您见多识广,关于灵山您可有耳闻?”

“传说中的地方虚无缥缈,虽然知晓但谁会去在意一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地方。”应悔元摇头说。

我们不约而同把目光看向沉静的殷蝶,她看见笔记上的图案后才提及灵山,应该不会是信口开河,可殷蝶清高寡言,而且看样子对我们的到访很不舒服。

僵持了很久,估计是嫌我们太烦,丢掉手里的书,再瞟了一眼旁边笔记上的图案,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一个繁体的灵字。

“灵,巫也,以玉事神,霊字下面就是一个巫字,灵山实际上指的是巫山,巫者,事鬼神,男曰觋,女曰巫。”殷蝶虽然不耐烦,但如数家珍张口而来。“故而有灵山十巫之说,那是一个极其神秘未知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真正见到过。”

“那,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薛心柔疑惑的问。

殷蝶都懒得回答我们,转身从堆积如山的书海中,抽出一本扔在我们面前,上去一看居然是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载的地方?”宫爵一脸愕然。“这,这和笔记上的图案有什么关联?”

“难得灵山真的存在?”田鸡也大为疑惑。

“灵山并非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崇尚巫术的部落,这个部落的图腾便是这笔记上的图案。”殷蝶指着残缺的图案说。“这些线条并非是中原所有,有很久远的历史,介于蛇和龙之前的图腾,线条都是又两种颜色交替,是代表相互缠绕在一起的蛇。”

“山海经中倒是提及过一个地方,叫巫咸国,记载中这里的国民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或许就是这个图案的雏形。”我若有所思点点头,但眉头皱的更紧。“从未有人证实过山海经的真实,既然这个图案和灵山有关,难不成这世上真有一处日月同天的地方?”

“爷爷一直都在研究和追查月宫九龙舫的下落,为什么笔记中会留下残缺不全的灵山图腾?”薛心柔喃喃自语。“而且图案残缺,可见爷爷他也没看见过完整的,灵山和月宫九龙舫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关系,或许还真有些关联。”我来回走了几步说。

“什么关联?”宫爵问。

“月宫九龙舫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天下共主把月宫九龙舫奉为神明,不惜在昆仑修建冰宫供奉,我们之前推断过,月宫九龙舫真正的关键不是这艘船,而是船上的人……”我揉了揉额头说。“事实上,就连黄帝也坚信,船上的是神。”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灵山和月宫九龙舫还真有关联。”应悔元慢慢点头说。“山海经中记载,灵山的巫咸国很特别,灵山群巫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是说,在灵山的巫师掌控者长生不死的办法,而且灵山有一处天梯,巫师从天梯从此上下于天,宣神旨,达民情之意,从描述中看,灵山群巫更像是侍奉神的仆人,关键就是灵山群巫侍奉的是谁。”

“不死药……就是长生不老,月宫九龙舫上的神恰巧也具有这样的能力,薛教授在去昆仑金阙之前,一直都在研究灵山,很可能灵山群巫供奉的正是月宫九龙舫上的神。”宫爵说。

“关于灵山,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或许也能证明这个地方的存在。”殷蝶说。

“还有什么事?”我问。

“在山海经说,描述灵山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叫突窳的神兽,突窳是蛇身人面,后来被杀,但最好被群巫用不死之药救活,而救活的突窳变为龙首。”殷蝶拿起桌上的笔记,指着上面残缺的图案说。“窫窳是蛇身人面,符合远古部落对蛇崇拜的特征,而在巴国曾经就有一一个以蛇为图腾的氏族,这个图案上的线条久远,绝非是中原所有,但两条交缠的蛇却隐约有龙型,可见这个图案在演变的过程中,受到过什么启示因此发生了改变。”

“突窳在救活后变成龙首,其实可以看出这个部落对图腾崇拜的转变,从最开始的蛇变成了龙,说明灵山群巫见过龙。”我说。

“羽龙!”田鸡脱口而出。“如果灵山群巫供奉的是月宫九龙舫上的神,那他们一定见过被九条羽龙拉行的船,从而见过龙,所以图腾崇拜才会发生改变。”

“就算这一切推断都成立,可现在的问题是,灵山在什么地方?”宫爵忧心忡忡对我们说。“要知道,灵山只在山海经中被提及过,山海经成书于先秦,距今两千多年,可从未有谁能证实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东西,即便是真的有,日月同天的灵山又怎么哪儿呢?”

“我爷爷应该是发现了些什么线索,至少这残缺的图案能说明,或许灵山作为一个远古部落,的的确确存在过,可惜现在我们掌握的资料太少。”薛心柔从我手里接过笔记,翻到最后又看见那个名字。“爷爷不会在如此重要的笔记中,随便留下一个名字,这个人应该是知道些什么,当务之急是要找到这个人。”

见到殷蝶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大的收获,应悔元向她道谢后,也不再打扰,正准备带着我们离开,我站在门口突然停住。

重新走回去,从身上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殷蝶面前。

“你既然博古通今无所不知,那你知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

殷蝶很不耐烦的瞟了一眼,忽然神情大变,她居然会对除了书以外的东西感兴趣,把桌上的蟠螭兽纹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了片刻后,吃惊的看向我。

“雷营卫千户的信物!这东西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第318章 幕后人

听到殷蝶脱口而出的话,我远比她还有吃惊,看着对面这个睿智博学的女人,忽然感觉,似乎她真如同应悔元说的那样,博古通今才富五车,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这枚扳指是我们在碣石金宫中找到的,后来被解天辉戴在手指上,大小刚好合适,我一直在揣测解天辉的身份,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人的来历莫名的好奇。

“我经营一家当铺,收到这枚扳指,瞧着特别一直想知道这东西的来历。”扳指涉及太多的秘密,不能随随便便轻易说出来,我随便编了一个理由搪塞。“你凭着一副残缺的图案就能知道是灵山的图腾,可见你的确是无所不知,不知道能不能告诉我,和这枚扳指有关的事。”

殷蝶的眼神变的兴奋,不再像刚才那样平静淡泊,动作慌乱的在屋里的书海中到处翻找,看样子有些焦急。

“我终日在这些书卷中找寻和还愿真相,等到所有的谜团被解开,渐渐让我失去了最初的动力和兴奋,但在众多谜团中,明朝的雷营卫是让我为数不多感兴趣,并且没有揭开真相的事。”

“明朝真的有雷营卫这样的组织?”田鸡也走了回来。

“明朝从嘉靖年开始,朝廷积弱国力开始衰败,但事实上明朝真正衰亡的原因,自始至终都不是外患,而是内患。”殷蝶一边找寻着什么,一边对我们说。

“你说的事明朝的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独揽大权,最终导致明朝走向毁灭?”薛心柔问。

“几个宦官能成什么事,再大的权也是皇家的,能给就能收,明朝耳熟能详权倾朝野的宦官还少?个个看上去只手遮天,到头谁有善终了?”殷蝶反问。

“那是为什么?”宫爵急切的问。

“明朝到后期,其实皇权已经旁落,庙堂之上虽有天子,可发号施令的已经不是帝王,真正操控明朝的另有其人。”

殷蝶话一出口,我们全都震惊不已。

“架空当时的帝王,控制明朝?”我眉头一皱吃惊的问。“有这么大本事,干嘛还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个当皇帝不是更妥当。”

“当皇帝能得到什么?”殷蝶突然转身问我。

“权力、财富以及天下……好处太多了,上下五千年,多少人争夺这个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不想天下尽握。”我回答。

“既然你说的这些东西,一个帝王就能得到,那你有没有想过,能控制帝王和一个朝代的人,还会把这些放在眼里吗?”

……

我一愣突然无话可说,殷蝶又转身开始在书海中找寻。

“明朝军制为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五千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而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四十八处,其中亲军卫就有十二个,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殷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到了嘉靖年,锦衣卫已经俨然是禁卫军中最庞大的建制,从七品的小旗到正三品的指挥使,等级分明装备精良,京畿防卫大权基本全由锦衣卫在控制……包括皇帝的一举一动。”

“你是说锦衣卫其实并不是受命于皇权!”应悔元也大吃一惊。

“锦衣卫一直公开的身份是侍卫仪仗,就是皇帝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仪仗队,你们见过把持京畿军权的仪仗队吗?”殷蝶不以为然反问。

“是随时随地都留守在皇帝身边,不是保护,是监视和控制。”我慢慢张开嘴,然后吃惊的问。“既然凌驾于皇权之上,那又是谁在统领锦衣卫呢?”

“雷营卫。”殷蝶没有回头,抬手指着桌上的那枚扳指。“雷营卫就是嘉靖年出现的,隶属于锦衣卫的一个秘密组织,文史之中并没有记载,但在明朝的一些言官遗留的文书中鲜有提及,这是一个极其精锐和神秘的组织,控制着锦衣卫最核心的权利。”

“雷营卫既然真的存在,到底当时的朝廷有没有承认这个机构?”薛心柔问。

“承认……”殷蝶不屑一顾的笑了笑。“终日身边刀斧手跟前跟后的皇帝,还需要他承认吗,不过倒是有言官上谏,说雷营卫权力过大,危急社稷安稳,动摇国之根本,结果上谏的文书还没送到皇帝手中,言官已经被满门操斩,不过悠悠众口难堵,雷营卫虽然秘而不宣的存在,但知道的只有极其少数的人,不过从那个时候开始,雷营卫开始用另一个办法控制皇权。”

“什么办法?”田鸡问。

“宦官,扶持宦官掌权,明朝就是从嘉靖年开始,宦官独揽朝政,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东西两厂。”我恍然大悟说。

“对,扶持宦官有两个好处,宦官再有野心可无子无后,不怕宦官能做大,而且宦官掌握再大的权利,也终结不敢推翻皇权,第二个好处就是,宦官在皇帝身边,就名正言顺,操控皇权的人,只不过换汤不换药,用宦官替代了锦衣卫,并且最后成立东西两厂,实际上大明江山早已名存实亡。”

“那这枚扳指是属于谁的?”宫爵上前一步追问。

“雷营卫的千户为正五品,在明朝任命五品以上官员,需要皇帝诏书,雷营卫虽然秘而不宣,但既然是军队建制,因此官员任命都有备案。”

殷蝶终于从书海中找到一份文书,走回到桌边展开,继续对我们说:“雷营卫是精锐之师,可以调动三大营和节制地方军队,因此在任命的时候,有特殊的诏书,就如同这份文书中的记载,千户需要持有扳指信物和腰牌,两者纹路吻合才能行使权力,而这枚刻有蟠螭兽纹的扳指,是授予一个叫解正的千户。”

“解正?!”我和宫爵还有田鸡立刻相互对视。

也是姓解,不知道这个解正和解天辉有什么关系,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解天辉的先祖才对。

殷蝶找来印泥,用扳指沾染上,盖在文书上,和上面预留的蟠螭兽纹丝毫不差。

“解正在嘉靖年,曾经上书朝廷,要求调派三大营和雷营卫巡查海防,而当时倭寇之患相当严重,这份文书内容倒是无可厚非,不过解正上书应该只是走走过场,根本不需要朝廷的同意,但这份文书却透露了雷营卫的存在,以及其中一个千户解正。”殷蝶说。

我们默不作声的对视,按照文书上的时间,正好是三大营和雷营卫出现在老龙头的时间,看来解天辉在碣石金宫中,告诉我们关于雷营卫的一切,都是真的并没有编造杜撰。

“但这里面有一件我始终没有想明白的事。”殷蝶神情有些遗憾。

“什么事?”我们问。

“我一直在研究和关注真正的明史,收集了很多文献,在解正上书要求巡查海防的五年之后,我又在另一份文书中看见他的名字。”

“上面写的是什么?”

“是兵部下达的安抚和嘉奖文书,上面记载解正在巡查海防时,拒倭寇于海防,身先士卒寸土不让,最终战死疆场。”

“解正死了?!”我一怔,大为疑惑,在碣石金宫中,我只看见遗留的那套锦衣卫服饰和戴金丝面具的假人,我依稀记得,戴上金丝面具斩杀赤井嘉隆时,恍惚中看见过一些画面。

最后赤井信成带着残余的倭寇攻入碣石金宫最深的地方,在石台上,有三个锦衣卫奋力拼杀,中间的人戴着金丝面具,看不到这人的容貌,可其余两人的模样很陌生,但我可以肯定,这两个人中绝对没有解天辉。

但我们到达那里时,并没有发现锦衣卫的尸骸,如果解正在碣石金宫战死的话,那应该有人带走了他的尸体,这同时也说明,有人最终活着离开过碣石金宫。

“雷营卫的信物很重要,人在信物在,人死后信物就会作废,解正的尸体被送回京师并被厚葬,可是后来我居然发现了两件匪夷所思而且异常离奇的事。”

“等等,你刚才说,解正的尸体被送回京师?”宫爵突然打断殷蝶。“是谁把解正的尸体送回去的?”

“一个戴金丝面具的锦衣卫。”

“……”我们顿时愣住,事实上我们应该能猜到这个结果,只不过从殷蝶嘴里说出来,还是有些惊愕。

“我反复翻查文献和记载,发现真正统领雷营卫的并不是解正,而是这个戴金丝面具的神秘人,而且这人在锦衣卫的职务却并不高,不过是从四品的镇抚使,但从文献上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这个人实际上掌控着雷营卫至高无上的权力。”

“等一下,你刚才说但凡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在朝廷中都是记载的,你既然能查到雷营卫的其中一个千户是解正,那这个从四品的镇抚使又是谁?”我异常紧张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