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九卿一听大吃一惊,房间里的人对风水堪舆最了解的莫过于叶九卿,他默不作声重新观看了良久,也叹为观止的点头说。

中间的山脉,东部有辽阔平坦的平原,这是明堂开阔,山脉的南和东南各有两条河流,被群山所分割,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

而此地山环水抱,气势如重屋,山地草茂树高,所谓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如今我们看这幅山水地图,犹如远眺山水,中间的山脉南北走向称为正势,来龙娇翔飘忽,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气势如虹连绵不绝。

“我们在万象神宫之中看见过九州龙脉图,如今除了最后一处被凌璇隐藏的龙脉之外,其他的都已经知道,既然这里是龙脉,到底是什么地方呢?”田鸡问。

“南北向的龙脉只有一条!”我深吸一口气说。

华夏大地的山脉有三条四列之说,起祖为昆仑,风水堪舆中称昆仑有三龙,南北向的龙脉分地络之阴阳,谓之中龙,这是一条众所周知的龙脉也是被公认的华夏龙脉。

“秦岭!”叶九卿脱口而出。

“对,就是秦岭,难怪我就说这么眼熟,我就住在关中,对这地方当然熟悉,就是这条秦岭龙脉,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周、秦、汉、唐代的绝代风华。”应悔元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

“龙脊之地!”叶知秋苦笑一声看向叶九卿。“爸,原来你也有疏忽的时候。”

“我?疏忽了什么?”叶九卿很茫然。

叶知秋说应悔元之前问过,让叶九卿好好回想彭家先祖可有留下什么话,叶九卿摇头说没有,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叶九卿没有在意。

彭家先祖埋葬于龙脊之地,而秦岭是华夏龙脉,贯穿南北的山势就如同一条卧龙的龙脊,其实彭家先祖早就暗示过埋葬于秦岭,只不过叶九卿一直没有想到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姬渠并没有得到九龙程瑞尊,可是却根据龙脊之地这四个字推测出彭家先祖陵墓的位置。

“对啊,我们在北邙山的姬渠墓中,看见过姬渠留下的壁画,其中一幅就是姬渠站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山上,想必姬渠是猜到龙脊之地指的就是秦岭。”田鸡说。

“就算知道是秦岭也无济于事啊,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秦岭有多大,龙脊之地说的是整个秦岭,彭家先祖埋葬在秦岭之中,就留下这幅地图,谁知道陵墓的具体位置。”叶知秋忧心忡忡叹口气。

“可惜随侯珠被姬渠拿走,彭家先祖把涅槃轮一分为二,估计是想借助随侯珠来感应埋藏于龙脊之地陵墓的位置,姬渠明明有机会找到那座陵墓的,可惜还是缘悭一面,秦岭纵横起伏一千多公里,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找一处陵墓,无疑就是大海捞针。”叶九卿眉头紧皱说。

“彭家先祖既然要留下线索,必定有所指才对,不应该只留下一幅如此笼统的地图。”我揉了揉额头自言自语。

朱七向前走了几步,伸手凭空缓慢的舞动,顺着他的指头,我看见朱七是在跟着地图上秦岭中的一处河流在勾画,开始还不明白朱七这个举动是什么意思,渐渐我的注意力也落在那条河流上。

闪耀着光晕的河道中湍湍流淌的河水一直蜿蜒曲折,在旁边还分出错综复杂的支流,朱七慢慢取下嘴角的烟杆:“你们看这条河流的分布像什么?”

“像一条龙!”我脱口而出,河流是龙身,而分支组成了龙的其他部位,若是站在远处仔细辨认,如同一条游弋在秦岭山脉之中的潜龙。

朱七再往前走了几步,手指指向龙头的部位,房间中由光晕组成的地图都是淡蓝色,是因为那九枚玉猪龙在吸收夜明珠的光亮最后,把雕刻在里面的纹路全都投射出来,但唯独这幅地图之中有一处地方确是红色。

位置不偏不倚刚好在河流组成的龙头上。

“画龙点睛!”朱七深吸一口气回头看着我们。“这条龙原本是没有眼睛的,而这处红色的点正好在龙眼的位置,彭家的先祖并不是没有留下标记,画龙点睛,这处地方就是整个地图中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埋藏彭家先祖陵墓的所在。”

第636章 秦岭龙眼

我们刚看到一丝希望,但很快叶九卿舒展的眉头又重新皱起,偏头看向应悔元:“在在关中几十年,这里没有谁比你清楚秦岭,在秦岭里面有多少条河?”

应悔元嘴张合一下,回头看看身旁的田婉清,两人半天都没有回答上来。

“叶叔,您这问题还真把我爸妈给问住了。”

田鸡一本正经对叶九卿说,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传统意义上秦岭以南是南方,秦岭以北是北方,而在秦岭深处的山顶有古冰川遗迹,这些冰川也是很多细小河流的发源地,有很多甚至连名字都有没有。

至于大一些的就侏儒秦岭北部是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南部是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可华夏最大的两条河流支流在秦岭又有很多分支。

“叶叔,您这问题估计谁都答不上来,岂不说那些没有名字的河流,就是有记载的,秦岭有七十二峪口,大多河水源于分水岭,就是说有名字的河流至少就有七十二条,至于较小的峪囗和沟囗多达数百。”田鸡摊着手回答。

“那咱们又回到了原地,就算知道龙眼的位置就是彭家先祖下葬的地方,可这条龙是由河水组成,地图上又没有文字标识,谁知道这是哪一条河,而且看地形,这条形如潜龙的河还在秦岭深处,估计连名字都没有。”薛心柔大失所望。

“宫爵,你可好好看看,咱们就指望你了。”叶知秋转头对宫爵说。

“指望我什么?”宫爵一怔指着九龙程瑞尊说。“你该不认为,这器物上还有什么机关吧。”

“你怎么一天到晚都惦记着机关,朝歌不是说过,彭家先祖是月宫九龙舫上的人,即便要留下线索也只会留给特定的人,上次万象神宫的位置不就只有你能看见,我是让你看看,这地图上有没有什么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和提示。”叶知秋说。

宫爵想了想估计也认为叶知秋说的有理,重新仔细看了半天,摇头回答:“没有啊,我看见的和你们看见都一样。”

“是啊,这一次怎么如此顺利,按理说彭家先祖是想让月宫九龙舫上的人得知涅槃轮的下落,传递线索应该很隐蔽才对,为什么这一次我们都能看见?”田鸡挠挠头有些想不通的样子。

叶知秋的话还提醒了我,凌璇留下的万象神宫地图一般人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只有神域中的神族才能辨识,彭家先祖留下藏匿涅槃轮的下落,而且这条线索没经过任何处理,难道他就不担心,被人得到九龙程瑞尊之后,阴差阳错放对了玉猪龙位置,让这幅光晕地图显现出来。

然后……

我突然一怔,即便看见这幅地图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和我们如今一样一筹莫展,根本没有然后。

“彭家先祖留下的线索根本不是给彭家后人,而是给月宫九龙舫,我们能看见这幅地图也无济于事,就算知道涅槃轮埋藏于龙眼位置,可是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这处龙眼的地点,但是月宫九龙舫上的人却可以!”我恍然大悟的淡淡一笑。

“月宫九龙舫上的人能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田鸡一脸茫然。

“对。”我笑着点头。

“你怎么知道?”叶知秋问。

“还记得我们找到万象神宫时,凌璇布置在万象神宫之上的巨大羽龙图案吗?”

我笑着看向其他人,记得当时我站在红白山最高的地方,从山崖边俯视,皎洁的月光中,红白山下那些规则的石条拼凑出一个巨大的羽龙。

这条庞大的羽龙亦如镶嵌在沙海之中,我即便站在最高的山巅也无法看清这条羽龙的全貌,羽龙静埋黄沙之下千年,仰望天际像是随时准备展翅高飞,这是凌璇留下的标示,万象神宫就在这条巨大的羽龙下面。

当时我就很疑惑,凌璇是怎么修建出这条巨大的羽龙?

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拼凑如此庞大的图案,需要极其精密的仪器测量方位,稍一不慎修建出来的东西会严重变形失真,可我看见的这条羽龙却完整的无可挑剔。

最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凌璇修建这条羽龙的用意,因为这东西即便是修建出来,也没有人能看见全貌。

“因为凌璇修在万象神宫上面的羽龙图案,根本就不是给其他人看的,只有居高临下在天空俯视红白山的时候,才会看见这条用石头拼凑出来的羽龙。”宫爵在我旁边解释。

“红白山的羽龙是这样,秦岭深处这这条潜龙又何尝不是。”我淡淡一笑指着光晕勾画出来的地图。“彭家先祖把涅槃轮下落的线索留给月宫九龙舫上的人,别忘了,那是一艘可以在天空中翱翔的船,其他人即便阴差阳错解开了九龙程瑞尊,以当时的能力是不可能找到龙眼的位置,只有月宫九龙舫飞临秦岭上空搜索,才能看见这条潜龙的全貌。”

“既然找到办法那就简单了,秦岭在关中,我安排人乘飞机对秦岭进行俯拍,相信在这些照片中能找到地图上的龙眼。”应悔元说。

我们在三门峡逗留了七八天,朱七交代贾岩重新封堵了黄河河道下的古墓,而应悔元让姜无用留下,着手开始准备修建虢国古城的事宜,等到一切处理妥当,我们打算返回关中。

临行前一晚,朱七竟然来向我们告别,应悔元试图挽留:“七叔,这么大的发现,您真不打算和我们一道去?”

朱七伸开手,看着自己断指摇头:“人不能言而无信,我说不再沾染探墓就不能出尔反尔,我来这里是为了完成先祖遗愿,如今事情总算是有了进展,如今还差铭刻在九州鼎上的部分,我也没几天活头,希望能在闭眼之前,把这桩心事给办了。”

“七爷,九州鼎失传已经快两千多年,您这一时半会上哪儿去找啊。”田鸡一脸憨直说。“要不您还是跟我们一起吧,青铜宫里藏匿的真正九州鼎,应该也和月宫九龙舫有关,先找到涅槃轮,指不定在龙脊之地会有青铜宫的线索。”

“七叔,如今事情已经明朗,我和悔元还有您老的先祖都是那艘船上的人,算起来我们也是同气连枝,既然大家都是为了找寻先祖留下的秘密,您老经验丰富,留下还能指点我们。”叶九卿声音诚恳。

“是啊七叔,先找到彭家先祖留下的东西,咱们回头再一起帮你找青铜宫,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照应。”田婉清拉着朱七的胳臂笑言。

“这事我也琢磨过,的确是担心时间不够,既然在咱们先祖留下的东西都和那艘船有关,如今大家又共聚一堂,相信这就是缘分,九龙程瑞尊已经显现出确切的位置,有没有我,你们都能找到那地方,我就不跟着去掺和,咱们兵分两路,我开始追查九州鼎的下落,等到你们完事以后,咱们再汇合,这样也能节约时间。”

涅槃轮和神域图对我来说都至关重要,神域图的线索留在朱七身上我倒是挺放心,朱七担心自己时日无多,刚好现在我最欠缺的也是时间。

“七爷考虑的周到,去秦岭山高路远,担心七爷的身体怕是吃不消,而且七爷在圈里威名远播,他想要追查九州鼎,势必会事半功倍,与其上七爷跟着我们颠簸劳累,还不如就依了七爷的意思。”我漫不经心插话,然后看着朱七说。“就是九州鼎遗失时间太长,不知道七爷打算从什么地方下手?”

“九州鼎最后的下落,据传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帝出巡泗水彭城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薛心柔在旁边说。“自此九州鼎再无消息,这两千多年来,想找到九州鼎的人不计其数,可都不了了之。”

“周穆王最先发现九州鼎上面的秘密,想必对此物一定格外看重,九州鼎本来是用于祭祀天地鬼神,每逢重大祭祀都会开启太庙,按理说见过九州鼎的人应该很多,可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楚王还在问鼎轻重,就连诸侯王都没有见过九州鼎,我猜想恐怕九州鼎早已不在周室的太庙之中。”朱七目光睿智看着我们说。

“七爷,您是说,周穆王在得知九州鼎的秘密以后,就悄悄藏匿了九州鼎?”叶知秋蹙眉,样子有些疑惑。“如果周穆王要藏匿九州鼎的话,最好的地方就应该是他的陵墓了啊,可我们在里面并没有发现九州鼎。”

“其他东西周穆王还能藏,但九州鼎是万万不能,众所周知九州鼎是权力的象征,周穆王即便想把九州鼎一同陪葬,怕是后世天子也不会答应,九州鼎传承了夏商周三朝,是国之重器,也是君王身份的象征,没有了这东西和失去江山无异。”朱七摇摇头深思熟虑说。“我猜想周穆王之后九州鼎就应该被转移重新藏匿,而这个秘密周室天子一直秘而不宣,世人都以为九州鼎还在太庙之中。”

“七叔,这样算起来,九州鼎消失的时间就更长了,这一时半会毫无头绪的,您怎么追查啊?”应悔元问。

“不管周穆王把九州鼎藏在何处,都必须祭祀,势必会有记载,周室重礼,祭祀是头等大事,一定会有记载。”朱七深吸一口气面色沉稳。“我刚好认识一个人,或许能从他身上打探到一些线索。”

第637章 不期而遇

我们都很好奇的看向朱七,九州鼎遗失后再无音讯,可我瞧着朱七的样子似乎有几分把握的神色。

“七叔,难不成有人知道九州鼎的下落?”应悔元大吃一惊问。

“怎么可能,但凡九州鼎有丁点消息,多少人会趋之若鹜,行当里找月宫九龙舫的人,都比找九州鼎的要多,就是因为月宫九龙舫还有传闻,可从来没有关于九州鼎的消息。”朱七摇头。

“那您不是说,有人可能知道线索吗?”我连忙追问。

“我有一位朋友,并非是圈里的同行,此人身份特殊,我答应过他不透露其身份,不过此人的祖辈咱们可都认识。”

“谁?”

“不准。”

“盗魏襄王的那个不准?!”叶九卿大为震惊。

朱七点点头,直言不讳告诉我们:“我打算从竹书纪年上着手,这本史书上记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史料,我之所以知道九龙程瑞尊,就是因为竹书纪年,我那位朋友从中发现了线索转告给我,不然的话,我拿着一块贝壳,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七叔,这事您干嘛去找外人啊,您去四方当铺找封承,他手上有竹书纪年的抄本,而且还是完整的,以封承的学问,您朋友能琢磨出来的事,他一样能有所发现。”叶九卿说。

“封承学富五车,我早有耳闻,不过这事封承还真干不了。”

“为什么?”

“因为他手中不可能有完整的竹书纪年。”

……

我们一愣茫然的相互对视,叶知秋疑惑不解说:“七爷,上次我听封叔说起过,现在流传于世的竹书纪年都是残本,只有他手中的抄本是最完整的。”

朱七把烟杆放到嘴角,应悔元连忙帮其点燃,朱七吸了一口烟后才对我们娓娓道来,竹书纪年是记载于竹简上而故名,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

不准在盗魏襄王墓的时候,发现这批竹简,开始并没有在意,随手查看几块后,就意识到这东西非同小可,不准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墓室之中把竹简上的内容倒背如流。

不准看的越多越发现上面记载的东西匪夷所思,竹简上记载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史料,但是和正统的史记却出入很大,史记都是历代君王在书写,到的有多少真假就不得而知,而竹简上记载的却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史料。

不准在牢记竹简内容之后,便放火焚烧竹简,因为走得仓促,竹简并没有被完全烧毁,就是流传后世的竹书纪年残本。

不准回去之后将竹简的内容誊写下来,上面记载了很多君王下葬的情况,不准根据这些记载找到不少大墓,并且把完整的竹书纪年抄本交由后人传承。

“而这期间,不准的后人也有过抄本流传出去,但仅仅只在咱们盗墓这个行当中流传,不过上面所记载的大多是无足轻重的内容,想必就是封承收藏的抄本,但真正完整的竹书纪年还在不准后人的手中。”朱七吐了一口烟雾说。

“那您老怎么就断定竹书纪年里就一定有关于九州鼎的下落呢?”田婉清问。

“你是搞考古的,不准在魏襄王墓里没有烧毁的竹简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穆天子传,我问你,在我们看见周穆王的陵墓之前,你认为穆天子传说的是什么?”朱七反问。

“穆天子传是记载周穆王巡游事,以日月为序,虽名为传,实属编年,但神话色彩强烈,考古学家一直认为穆天子传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田婉清回答。

薛心柔在旁边很冷静说:“在考古史上,对于穆天子传还有另一个说法,认为这是一本伪书,上面记载的内容荒诞无稽,毫无史料价值。”

“结果呢,事实是不是完全颠覆了你们的想象?”朱七语气很平静,他轻描淡写对我们说,在竹书纪年上记载的九龙程瑞尊如今就摆放在我们眼前,而关于周穆王的生平,这个东征西伐最后驾乘八龙之骏的天子到达昆仑,并且见到传说中的西王母。

这无疑让竹书纪年平添了神话色彩,可事实上这一切我们在黄河河道下的古墓中全都一一证实。

“可见竹书纪年上所记载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事,为什么会穆天子会单独成书,可见这份关于周穆王的编年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残本中记载的内容如今已经证实,可在完整的竹书纪年中,关于周穆王的生平还有很多没有公之于众,之前我并没有在意,如今看起来,这些记载或许对于找到失传的九州鼎有很重要的关联。”朱七说。

“七叔,您这位朋友到底是什么身份啊,如此的神秘,您对我们都缄口不提,既然是不准的后人,这可是真正的盗墓世家,怎么会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人呢?”应悔元很好奇的问。

我也暗暗感觉诧异,朱七与世无争坦坦荡荡,当初得知应家有寿命诅咒,二话没说就把水晶长箫交给田鸡,后来对于我们,关于朱家先祖遗留的秘密,他也是巨细无遗全都说出来。

如此重要的事朱七都没有丝毫隐瞒,偏偏他这位朋友却能让朱七在我们面前只字不提。

“你们不要猜测,我朱七虽不是君子,但尚能磊落,扪心自问无事不可对人言,只是我和这位朋友是莫逆之交,我答应过此人绝对不透露他的身份,我向来重诺,何况是答应朋友的事,又岂可出尔反尔。”朱七吸完最后一口烟,收起烟杆老成持重对我们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就此别过,待到你们从秦岭回来的时候,我自然回去遇你们汇合。”

叶九卿和应悔元还有田婉清也不再挽留,估计是知道朱七的性子说一不二,把朱七送到门口,朱七停下脚步摇摇头:“不成,我都这把岁数了,指不定晚上躺下去,第二天就爬不起来,朱家虽然有后,但我不希望卷入其中,朱家先祖的秘密不能断送在我手里。”

朱七说完从身上小心翼翼把两个贝壳拿出来,让我们把上面的图案存留一份以防万一,然后他把贝壳留下,自己带着抄绘下来的图纸离开。

直到朱七的背影消失在我们视线中,应悔元叹息一声:“七叔怕是真的日子不多了,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留给我们,他这是在交代后事啊。”

“明明去秦岭很有可能找到涅槃轮,即便只有一半,可还是有让人长生的希望,七叔竟然只字不提,这世间能乐天知命的大有人在,可是知道有长生不死的希望,还是不为所动的怕凤毛麟角,这等气节我叶九卿自愧不如。”

“七叔断指明志,不再沾指探墓,他是重诺之人,即便是任何人梦寐以求的长生也泰然处之,真希望在七叔有生之年能帮他老人家完成最后的愿望。”田婉清声音低沉。

第二天一早我们离开三门峡,临走的时候贾岩来送行,应悔元已经安排妥当,贾岩跟随姜无用负责打点处理新建虢国古城,对此贾岩感激不尽。

我们回到关中应悔元的宅子,就看见门口停了一辆军车,应悔元看了车牌一眼就笑颜逐开,转身对叶九卿说:“刚好,给你引荐一位我的朋友。”

“他平时日理万机,怎么会突然到关中?”田婉清在旁边说。

应悔元富甲天下,人脉自然很广,认识军队的人也在情理之中,我并没在意,刚走进门老远就看见一位身穿军装的人坐在里面喝茶,能进应悔元的宅子,而且还如此从容大方,想必此人和应悔元应该交情颇深,而在军人的对面坐着一个穿便装,不苟言笑的男人。

“悔元,你的客人我们不方便见,别说我们来这里。”叶九卿突然停住脚步。

应悔元一愣,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点点头示意田婉清带我们去后屋,我见叶九卿一直埋着头,神情严峻凝重,很少看见他如临大敌的样子。

到了后屋我才走到叶九卿身边问:“坐在屋里喝茶的军人你认识?”

“爸,您该不是在别人手上犯什么事了吧?”叶知秋笑着问。

我跟在叶九卿身边二十多年,在这个人的字典中就没有怕这个字,天王老子叶九卿也不买账,即便如今老了,还不至于变的唯唯诺诺胆小怕事。

叶九卿一直默不作声加快脚步往前走,直到他确定不会被人看见才停下来:“117局的人!”

……

我们顿时一怔,难怪叶九卿会退避三舍,万万没想到在这里居然会遇到117局的人。

“叶叔,您是说穿军装的那个?”宫爵问。

“不是,是对面的那个人,我在117局的时候见过他。”叶九卿神色低沉回答。“怪事了,117局的人怎么会来悔元这里。”

“不成,我得去提醒我爸。”田鸡有些慌乱。

“别去,你爸不知道反而更好,他为人处世很是通透,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里清楚,你这去提醒反而让悔元乱了阵脚。”叶九卿连忙阻止。

最后一次和117局有交集还是在东海的钻井平台上,当时117局正在转移,之前有近卫在的时候,我还能和117局抗衡,如今只剩下我这个连记忆都没有的人,要面对的是拥有无上权力的机器,怎么看我都没有丝毫的胜算。

117局突然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且还是来找应悔元,我心里暗想,如果是冲着我们来的,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看情形应该和我们没关系,可到底又和应悔元有什么关系呢?

第638章 兵临城下

“田器,你跑什么地方去了,我都等你好些天了。”声音从石径前面的凉亭传来。

我们抬头望去,从里面走出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我一眼就认出那是乔方,在金陵的时候多亏了有他帮忙。

“方子?!”田鸡一怔半天没回过神。“你怎么来这里了?”

“我跟我爸一起来的,他来找应叔谈事,好久没见到你,就顺道过来看看。”乔方还是很阳光的样子,认出我笑的一脸灿烂,只是看见宫爵的时候有些诧异。“我们是不是见过?怎么感觉这么眼熟?”

“你当然见过,在金陵的时候,我们三个是一起的。”田鸡苦笑一声。

“宫爵?!”乔方显得很吃惊,上下打量一番。“宫爵不是男的嘛,什么时候变女的?”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是男的。”宫爵白了乔方一眼。

我和乔方打招呼后,看见叶九卿向我递眼神,居然在关中遇到117局的人,而且还是跟着乔方的父亲来找应悔元,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我们一无所知,叶九卿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从乔方嘴里探听点消息。

“乔方,你这是休假把,大老远跟着你爸来这里,我也有好久没看见你了,这一次多住些日子,田姨给你做好吃的。”旁边的田婉清心领神会。

“田姨,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我都把这儿当自己家似的,这一次不是休假,而是部队接到命令调动,我特意来看看您和应叔。”乔方有礼有节回答。

“部队调动?”田鸡眉头一皱,大为不解看着乔方问。“你现在隶属于金陵军区,关中是兰州军区的管辖,这八竿子都打不到,你怎么会被调动到这里?”

“这一次是联合行动,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调派的原因,只知道兰州那边很多部队都在向关中集结,我是在测绘部队,估计是有什么演习吧。”乔方回答。

“两大军区联合行动,这规模挺大的啊,怎么一直没听到关于这方面的消息。”田鸡问。

“是突然接到的调派命令,部队之前也没有收到任何风吹草动。”

“你的部队现在驻扎在什么地方?”

“后柳镇,已经驻扎了快一个多星期,可奇怪的是一直没有接到上级下达的任何命令,但是后柳镇陆陆续续有大批部队经过,看番号全是兰州军区那边最精锐的作战部队。”

“作战部队?!这么大动静难不成真是演习,可是兰州军区的演习都是在西北荒原进行,跑到关中来干嘛?”田鸡当过兵,听到部队的事估计格外感兴趣。“你知道参加的部队大致有多少人吗?”

“连命令都没有接到,协同部队到底有哪些谁能清楚,不过我看见过从后柳镇经过的部队番号,这一次出动的应该是集团军,估计人数少说也有五六万。”

田鸡继续和乔方攀谈,我们默不作声的对视,军队的调动属于机密,但和我们完全不相关,但是和乔方父亲来的却是117局的人,不知道这一次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和117局有什么关系。

“好了,怎么站这儿就说开了,你和乔方是战友,又好久没见了,你先带乔方下去叙叙旧,我先带着他们去休息。”田婉清和颜悦色笑着说。

田鸡估计也明白是要他把乔方带走,点点头带着乔方离开,叶九卿面色更加凝重:“117局从成立到现在,自始至终只在做一件事,就是追查月宫九龙舫的下落,这一次突然出现在关中,难不成也和月宫九龙舫有关?”

“叶哥,先回去休息,等到悔元回来看看是什么情况。”田婉清说。

回到房里叶九卿还是惴惴不安,来回在房间走动对我们说,以他对117局的了解,为了保守这个部门的机密,117局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主动和外界接触。

何况117局本身就有自己的警戒部队,而且还是从各个部队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战斗力可想而知,完全不需要调动正规军。

“爸,您意思是说,这一次部队大规模的调动和117局有关?”

“乔方说他到现在都没有接到命令,而且事前也毫无征兆,如此大动静的部队调派,不可能一点风闻都没有,除非是事出突然,但能在短时间内调派集团军,而且还是跨区域集结,除了117局之外,我实在想不到还有谁拥有这么大的权力。”

“该不会是冲着我们来的吧?”宫爵说。

“会不会是我们在三门峡的事被117局获知了,所以”薛心柔一边说一边摇头。“不至于啊,我们这才几个人,真想抓我们犯得着调派作战部队,而且还是至少有五六万人的集团军,117局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们了吧。”

“真是冲着我们来的,恐怕早在三门峡就该动手了,我们根本没机会回到关中。”我深思熟虑说。

“婉清,乔方的父亲是什么来头?”叶九卿问。

“他叫乔武,是军区测绘信息部队的师长,和悔元是发小,或许是长年累月测绘地质的原因,乔武对文物古器很是痴迷,经常来找悔元和我讨教文物方面的知识,但我可以肯定,乔武绝对不会是117局的人。”田婉清说。

刚说到这里,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应悔元急匆匆推门进来,转身关上门后,神情焦灼看着我们:“出事了。”

“悔元,怎么了,你慢慢说。”田婉清拉着他坐下。

“看样子我们一时半会怕是去不了秦岭。”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刚才我从乔武口中得知,军方突然大规模调动,包括他在内的金陵军区在内,一共有三大军区同时向关中集结,呈扇形在迅速完成包围部署。”

“包围?包围什么地方?”

“秦岭。”

我们顿时目瞪口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不知所措:“包围秦岭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不过看样子连乔武都不清楚,好像事情很机密,既然秦岭被军方包围,我们不但不能进入秦岭,而且也不能对秦岭进行高空俯拍。”

“三大军区同时集结包围秦岭”叶九卿眉头一皱,双手背在身后走了几步。“我们刚才发现龙脊之地,如今突然秦岭被封锁,难不成是冲着龙脊之地来的?”

“爸,应该不可能啊,龙脊之地的秘密我们是通过破解九龙程瑞尊才知道,这东西除了我们,根本没有其他人看过,不应该有人知道龙脊之地的秘密才对。”

“知秋说的对,我们前几天才发现九龙程瑞尊藏匿的线索,可刚才听乔方的话语,他接到调派命令是半个月之前,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没找到黄河河道下的陵墓位置,这两者之间应该没有联系才对。”我说。

“我们要去秦岭,117局刚巧就在这个时候封锁秦岭,这事也太巧合了,如果117局并不是因为龙脊之地,那又是什么原因让117局这一次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调派三大军区的部队封锁秦岭呢?”薛心柔喃喃自语。

“117局?怎么又和11局扯上关系?”应悔元大吃一惊。

“和乔武一起来的那个人我认识,是117局的人,能在短时间内调派三大军区封锁秦岭,也只有117局才有这样大的权力。”叶九卿面色更加低沉,看向应悔元问。“他们为什么来找你?”

“说来也奇怪,乔武向我打听可有关于秦岭之中遗迹的传闻,我当然说没有,乔武好像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跟他一同来的那个人叫郭巨,他希望我顺同部队一同前往秦岭。”

“让你去秦岭干什么?”

“我之前盗墓的事甚少有人知晓,可这个叫郭巨的对我却了如指掌,他直言不讳说,我既然是关中应龙,在这个地界上没有比我更熟知如何探墓的,他让我前往秦岭探寻一处古迹。”

“你怎么回复的?”田婉清问。

“我当然是推脱,可是郭巨说这不是请求,我必须前往,乔武在旁边解释,这关系重大我必须听从要求,否则”

“这还有没有王法,敢威胁到应家头上,我倒要去问问,否则会怎么样。”田婉清勃然大怒。

“应家富甲天下,可是和117局比起来什么都算不上,117局可以让应家继续富可敌国,同样也可以让你们一无所有,这就是权力,我劝你最后别去问,我很清楚否则的后面是什么。”叶九卿重重叹口气。

“我也寻思这个叫郭巨的人来头不小,还从来没有人胆敢公认挑衅应家,更别说是明目张胆的威胁,我瞧着就连乔武对此人都无可奈何,我担心节外生枝就推说身体抱恙,答应三天之后前往后柳镇和他们汇合。”应悔元一脸沉稳对我们说。“这还不是让我最吃惊的事。”

“还要什么?”我追问。

“我装着若无其事问郭巨,既然需要我帮忙,总得先告之到底探查什么古迹,他居然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应悔元停顿了片刻,深吸一口气说。“他要我在探查龙脊之地!”

第639章 有朋自远方来

应悔元话音一落,屋里瞬间鸦雀无声,我第一个反应就是看向叶九卿,他反应过来想都没想就摇头:“彭家先祖留下的秘密从来没有外泄过,我连凌汐和知秋都没有告诉,又怎么可能告诉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