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属于棋盘山和辉山来龙,为长白山之余脉,经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层层脱换,千里迢迢绵延而来,我从包里拿出地图,再对比这里山势就不难发现。

整个辽东其形状酷似虎头,辽东湾一带为虎口,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为虎上腭,营口至旅大为虎下腭,而盛京恰恰位居虎眼之位,难怪凌霄此处是虎眼穴,其虎目圆瞪,虎视中原,乃是天人感应,物象寓天机。

“看样子清太祖在定都盛京之前,并非是随意挑选的,从皇宫建筑特点来看,清太祖对中原文化极其向往,传闻他深信风水堪舆之术,可能未必是空穴来风。”我看着眼前起伏的山势感慨万千。

“关于选址定都盛京,先辈还流传,太祖爷屯兵辽阳期间,有大臣来报,有五彩凤凰落于沈水之阳,天降祥瑞,光芒四射,引百鸟朝鸣,久聚不散。”图尔占在旁边点点头说。“凤凰不落无福之地,其落脚之处必是风水宝地,因此,太祖爷决定顺承天意,速迁都盛京。”

“你们看见皇宫四方的石塔了吗?”白近抬手指着山下对我们说。“清太祖在修盛京皇宫之前,先在皇宫的东西南北四方修建兴国四塔,上一次我带凌老爷子来这里,他老人家看了之后叹为观止,说此四塔巩固基业,护国安泰,明为镇慑、称霸四方,暗乃拢聚、汲取王气,禳除诸煞乖戾。”

“从风水上说,这四塔的确是神来之笔,大有侍卫庇佑之象,如此再看盛京皇宫,前有沈水和运河,玉带水缠腰,兜抱环绕皇宫,侍卫、朝拜之象俱集。”不得不承认这里风水的确难得一见,说了半天没听见叶九卿的声音,转头看向他。“为什么突然提及风水?”

“此地风水霸道,想必清太祖必得高人指点,不光仅仅是盛京皇宫,就连这里的阴宅也大有学问。”

叶九卿一边说一边抬手指向远方,西南方的清永陵属于悬龙结穴,一字并葬清太祖的五位祖先,其风水格局为五龙捧圣,捧得真龙问鼎中原。

而盛京皇宫的东面是福陵、北面是昭陵其风水含义是,东陵天柱山顶天立地,称霸建业,以擎起清朝万代江山,北陵蓄水罗城堂局,吸纳财气,富养国力,以绵延八旗子孙。

“清太祖选址定都在盛京,在风水上可谓花尽心思。”

“爸,我们是来看东路皇宫格局的,您怎么说到风水上去了,这完全不沾边啊。”

“清太祖既然如此看重风水,那么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时,必定也会以风水为主,难不成清太祖留下的线索和风水有关?”我终于明白叶九卿的提示。

“对,清太祖就是在风水上大做文章,包括他亲手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也是如此。”叶九卿点点头。

“风水地相我是半吊子,莫非你看出了端倪?”我连忙问。

“关键就在下面的十王亭,是按照大清八旗的顺序排列,之前还没觉察到,放在盛京皇宫之中,这学问就大了。”叶九卿说。

“满清八旗由来已久,是从原来四旗扩充而成,本无高下之分,后来加强皇权,正黄旗与正白旗归皇帝统属。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图尔占在旁边解释。

“是啊,关于大清八旗我还是挺了解的,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驻防守土,一般都是两黄居北,两白旗居东,两蓝旗居南,两红旗居西。”白近也有些疑惑不解说。“这个似乎和风水玄学没什么关系吧?”

“风水堪舆我知道你从来没兴趣,不过最简单的阴阳五行你应该还记得吧。”叶九卿笑着问我。

“金木水火土。”我茫然点头。

“这阴阳五行又是怎么排列呢?”叶九卿继续问。

“按着五行学说,北方黑色属水,南方红色属火,西方白色属金,东方绿色属木,中央黄色属土。我回答。”

“那你再看看下面十王亭的排列。”叶九卿笑着说。

“两黄居北,黄属土,而北方属水,这方位不对啊”我眉头一皱。

“是相克!”叶知秋突然兴奋不已说。“八旗方位的布置是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把象征土的两黄旗放在北面去克北方所属的水,把象征水的两蓝旗放到南面去克南方所属的火,把象征金的两白旗放在东面去克东方所属的木,把象征火的两红旗放在西面去克西方所属的金。”

听叶知秋说完,我这才反应过来,万万没想到大清八旗居然是按照阴阳五行来布置,不过细想也合情合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兵法战阵,八旗是清太祖所创,传授他八旗的人一定就是白家先祖。

玄学的起源就是从月宫九龙舫开始,白家先祖掌握这些不足为奇,传授给清太祖是排兵布阵的办法,这和几千年前,传闻中九天玄女传授黄帝龙甲神章如出一辙,清太祖就是靠着白家先祖指点,精心设置的八旗劲旅才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十王亭是根据五行方位来修建,清太祖运用阴阳五行之术到底想传递什么呢?”我揉着额头来回走动。

其他人对玄学浑然不知,也帮不上忙,见我和叶九卿一言不发思索,也没人出声打扰,叶九卿挠挠稀疏的头发,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叶哥,辽东这天气我担心你这身子骨怕是受不了,来,喝一口暖和暖和。”白近把随身带在身边就酒瓶递过去。

叶九卿估计是真被冻着,二话没说接过去喝了一口,可放下酒瓶的时候,叶九卿整个人突然愣住,酒从瓶口全流淌到他身上,可叶九卿还是一动不动站着,手中依旧还举着酒瓶。

我走到他身边时,发现叶九卿全神贯注看着酒瓶,嘴渐渐的张开,我不知道一个酒瓶为什么会让他看的如此入神,下意识望过去,这才意识到,他看的并不是酒瓶,而是透过酒瓶看见了山下的盛京皇宫。

叶九卿手一松,酒瓶摔落在地上,他有些激动的缓缓抬起手,在我面前比划出一个圆,大小刚好把盛京皇宫圈在里面,然后声音有些颤抖的问:“你看见了什么?”

第720章 太极八卦

我透过叶九卿比出的圆看见了盛京皇宫,但还是不明白他此举的含义,但忽然发现盛京皇宫的格局竟然是一个硕大的圆,刚好被叶九卿圈在中间。

“圆?”我眉头一皱不知所措问。“你到底看出什么来了?”

“平时你挺通透的,怎么突然和田器一样了。”叶九卿看着自己手圈里的盛京皇宫笑着说。

“叶叔,您这话是说我笨啊。”田鸡无可奈何苦笑。

“这不是笨不笨,是眼界的问题,别局限在一处地方,要纵观全局才行。”叶九卿说完走到图尔占身边,指着山下皇宫的一处地方问。“皇宫南边的石柱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我知道,那叫大世面,盛京城里流传了一句几百年的老话,不到城里见不到大世面,这大世面俗称大十面,在皇宫没有修建之前,这里是盛京古城中心。”

“中心”叶九卿若有所思点头。“这么说先有大十面,然后才有的盛京皇宫?”

“大十面真正的名字是石经幢,之前是盛京古城的中心,皇宫修建之后,刚好在大政殿院内西南角,为八面石柱形,由天盖、幢身、幢座三部分组成。”

图尔占对此了解的很清楚,一五一十告诉叶九卿,石经幢天盖为八角亭檐式,上为瓦垄纹饰,下为檐枋,幢身八面,每面竖刻阴文五六行不等,共有五百个文字,但大部分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幢座八面各有力士凫兽浮雕像,因其八面加上顶、底座,故人们俗称大十面,作用相当于石碑,雕刻满语咒文。

叶九卿点点头,手指向左移动,停在一处地方继续问图尔占:“和大十面对应的那个亭子又是什么?”

图尔占瞧了半天才看明白,脱口而出说:“那是井亭,下面是八宝琉璃井,井亭之上有孔,光线照射到井底,形成铜锣大小投影,所以八宝琉璃井又被称为罗儿天,这口井历经三百年至今没有枯竭,至今还能从里面取水引用。”

叶九卿听完后,又重新举起双手,再一次比划出一个圆,依旧把盛京皇宫圈在中间,然后对我说:“你瞧瞧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的位置,看看像什么?”

我透过叶九卿的手望出去,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刚好并排对称,但大十面在东路,八宝琉璃井在西路,被中路的御道分割于南北两边。

“我真没瞧出什么来?”我一筹莫展回答。

“那我再提醒一下你,玄学之中以山北为阳,山南为阴,而中路的御道刚好对着咱们如今站着的这座山,难道你还没明白其中含义?”

“山北为阳”我眉头微微一皱,按照叶九卿的提点,盛京皇宫中的大十面应该为阳,而八宝琉璃井为阴,想到这里我忽然大吃一惊。“中间的御道不是分南北,而是”

“分阴阳!”叶九卿笑着点头。“你现在明白这个圆是什么意思了吧。”

我一时间被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清太祖在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时,采用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术,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清太祖用这样的方式意欲何为,现在才恍然大悟,清太祖其实是在暗示阴阳五行。

而阴阳五行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就是叶九卿比划出来的圆,整个盛京皇宫的布局其实就是一个太极,中间的御道把皇宫分割成阴阳,也就在太极中分成两仪。

我一边说一边伸出手,顺着御道在空中划出曲线,太极中的阴阳犹如两条鱼形,而在鱼头各有小圆,其中白色一边小圆呈黑色,黑色一边小圆呈白色,白象征阳,黑象征阴,以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而在盛京皇宫之中,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刚好对应着阴阳鱼眼。

“两仪生四象,既然盛京皇宫是暗合太极,那四象又是什么?”白近很好奇问。

“传闻中不是说清太祖在修建盛京皇宫之前,在东南西北四方修筑护城四塔,巩固基业护国安泰。”我不慌不忙指着皇宫四方说。“这东西南北的四塔,其实就是清太祖在暗合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象生八卦,那八卦呢?”宫爵越听越吃惊。

“八”图尔占都大惊失色。“盛京皇宫东西南北不多不少,刚好八道大门。”

“齐全了,两仪、四象和八卦都有了,这就是清太祖想传递的秘密,让传承龙脉宝藏的人知道,整个盛京皇宫其实是太极。”叶九卿点点头说。

“难怪太祖爷要求对皇宫不树、不改和不修,就是为了保存皇宫太极的格局,可一个靠建筑暗示出来的太极又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呢?”图尔占自言自语。

“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叶九卿深吸一口气苦笑一声回答。“就是说太极能代表天下万物,什么可能都有,如果不能揣摩出清太祖的意图,我们就是站在这儿海枯石烂也未必能想出缘由。”

“皇宫是太极,大十面和八宝琉璃井分别代表两仪,四塔为四象,八门对应八卦,接下来”我舔舐一下嘴角沉默了片刻后说。“清太祖若是想要展现的是太极的话,不用这么麻烦,他似乎在一步一步引导应该站在这里的人往后面想。”

“这都已经知道是太极了,还能想什么?”薛心柔说。

“八卦后面就是六十四卦啊,太极虽然千变万化,可不全都在这六十四卦之中。”田鸡不以为然说。

“先天八卦!”叶九卿猛然抬起头,冲着田鸡笑笑。“你小子有时候还是挺通透的。”

“我说对了?!”田鸡憨憨一笑。

“清太祖想传递的是一个卦象,这个卦象就隐藏着龙脉宝藏的线索,所以他才会在不显山露水之间修建这样的皇宫,因为他想把这个卦象和皇宫巧妙的合二为一。”叶九卿说。

“那也不轻松啊,周易六十四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既然盛京皇宫是一个太极,任何一处地方的变化都会成为新的卦象,而且卦象还在不停的变化,谁知道清太祖留下的到底是什么?”叶知秋说。

“我寻思没有那么复杂。”白近在旁边深思熟虑说。

“你有什么看法?”叶九卿问。

“叶哥,你想啊,大清皇族虽然能征善战,可是这周易始终是中原的精髓,汉人几千年都没有把周易搞通透,你认为关外的满清八旗能一时半会学会周易?”白近说。

“你说的也有道理。”叶九卿点点头。

“清太祖的确要求皇子习得汉文经典,就连兵书最早也是研读三国演义,供关公为武神,至于周易玄学也有涉猎,但是满清历来重武轻文,所以这些汉学在当时即便研习,但也不会精通,更不用说是博大精深的周易八卦。”图尔占也在旁边赞同白近的说法。

“所以我认为,清太祖如果想要用盛京皇宫传递一个卦象的话,不会那么复杂搞出什么变化,要知道他只是想及时把龙脉宝藏秘密传承下去,万一搞出来的线索,传承的人看不懂怎么办?”白近指着山下认真说。“因此这个卦象一定能很容易看出来才对。”

我也认为白近说的中肯,可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看出来,为什么这座历经三百年的皇宫,从来就没有人觉察到其中的秘密呢。

“咱们来的就不是时候,这么大的雪,下面皇宫全都被覆盖住,什么也看不出来啊。”田鸡心急如焚说。

“也是,盛京的冬天就是这样,这雪一下就没个停,得等到开春才能看清楚皇宫的全貌。”白近无奈苦笑一声对叶九卿说。“叶哥,天公不作美,你这身子骨再冻下去可不是办法,要不咱们先回去再从长计议。”

叶九卿看看我,意思是让我拿主意,我最后望了被银装素裹的盛京皇宫一眼,无可奈何叹口气示意先回去。

和其他人转身折返,发现宫爵还一个人屹立在山巅。

“别看了,先回去吧。”田鸡对薛心柔说。

“你们过来!”薛心柔忽然声音变得有些激动,拾起树枝在雪地上画了几笔,然后抬头问:“这个是不是周易八卦里面的符号?”

我们围上去,低头看了一眼,我和叶九卿顿时大吃一惊,薛心柔对周易完全不了解,但她竟然在雪地中画出了一个。

“这是周易八卦中的坎卦!”我震惊不已问。“你在哪儿看见的?”

薛心柔站起身指着山下的皇宫,顺着她手指的位置,我们看见她所指的正是大政殿和十王亭的东路建筑群。

之前被大雪覆盖的道路陆陆续续被清理出一半,从山顶俯瞰下去,那些被清理出来的道路并不是规整的,而由-、两种形式组成,竟然如同八卦中的阳爻和阴爻。

这些道路刚好分布在十王亭之间,被清理出来的正好就是薛心柔写在雪地中的坎卦。

“原来藏匿在这里!”叶九卿欣喜若狂。“十王亭之间的道路可以组成上下两个不同的卦,组合在一起就是清太祖要传递的卦象,现在只要等着下面的人把所有道路全都清理出来,就能知道这个卦象是什么了!”

第721章 井卦

我们站到山崖边,等着皇宫中的人清理完成十王亭和大政殿之间的道路,从我们站立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看见,这些道路竟然真的组成了一个卦象。

这才是清太祖不树、不改和不修真正的原因,是为了确保这个卦象不会受到任何改变。

“上面是坎卦,那下面是什么卦?”白近很好奇的问。

随着道路逐渐被清理干净,剩下的道路在雪地中呈现出的符号。

“下面的是巽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叶九卿低头一想对我们说。“清太祖想要传递的是井卦!”

周易八卦我涉猎并不多,倒是旁边的宫爵,因为学习机关术对八卦有很深的研究,在我身旁说:“井卦为震宫五世卦,井不可移动,象征静止。”

“清太祖留下井卦,井不可移动,莫非是在暗示皇宫中的井。”我连忙看向图尔占。“盛京皇宫中有多少口井?”

“那就多了,至今还保持下来的都有十来口,更不用说是垮塌荒废的,具体有多少口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图尔占回答。

“盛京皇宫中清太祖只修了东路的大政殿和十王亭这片区域,如果线索和井有关,也应该在这个区域之内。”叶九卿继续追问。“东路建筑群中有多少口井。”

图尔占不假思索回答:“刚好有两口,因为东路不是皇族饮食起居的地方,用于处理政务,因此留在东区的井是用于防火,就在大政殿的东西两侧。”

“八九不离十,这两口井就是我们要找到的地方。”叶九卿连忙招呼我们下山,让图尔占带我们前往那两口井。

回答盛京皇宫之中,当我们站在井边时,叶九卿用手触摸井沿,顿时脸色大变:“这井被修葺过?!”

“对,大政殿东西两侧的井都被修葺过,而且还不止一次,因为是用于防火,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检修,这是皇家指定的规矩,登记在册的修葺几乎历代都有。”图尔占点点头。

“那就不对啊,如果清太祖把线索藏匿在和井有关的地方,可这里历代都被修葺,如果有什么秘密,早该被发现才对。”我眉头一皱继续问图尔占。“关于这两口井可有不寻常的记载?”

“没有,因为是用于防火,这两口井连通的是沈河,终年水位不竭不溢,到了嘉庆年间,沈河水位下降,这两口井才第一次见了底,当时留守盛京皇宫的先辈曾下去清理过井底,据说井深大约有几十米,井底除了沉积的河沙之外别无他物。”图尔占巨细无遗告诉我们。“后来因为时间太长,井壁出现破裂,还专门派人重修了这两口井。”

“什么时候的事?”叶知秋问。

“道光年间。”

我们一听,之前的喜悦和激动瞬间荡然无存,如果这两口井和清太祖留下的线索有关,那如今线索应该被毁掉,但若不是这两口井,可在东路建筑群中没有其他的井。

“清太祖留下井卦,从卦象上看,指的应该是井才对,要么就是清太祖疏忽大意,没有预料到自己留下的线索会被销毁,要么就是这个井卦中还有其他的含义。”叶九卿摸摸下巴若有所思说。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从卦象看人靠水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有德而勤劳自勉之意。”宫爵来回走了几步说。

“说来说去还是和井有关,白家先祖是不可能留下大清龙脉宝藏的线索,唯一的希望就是清太祖这条线,那不成线索到这里就中断了?”薛心柔忧心忡忡说。

“周易八卦我虽然不懂,但是从小封叔也让我背读过,井卦是周易八卦中第四十八卦,但我记得井卦的卦象原文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叶知秋在旁边犹豫了半天开口说。

“井卦的原文”我眉头微微一皱,低头细想。“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对,井卦的原文是说,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叶知秋点点头对我们说。“井卦的原文并非是指井,而是指改建井。”

叶九卿听到这里,眼睛忽然一亮:“改建邑落就是修建城池,和清太祖在盛京修建皇宫吻合,至于改建水井”

“不是修建皇宫时才修建的水井,而是改建的!”我恍然大悟连忙问图尔占。“盛京皇宫在修建之前,这里是不是有其他的井?”

图尔占皱眉冥思苦想半天,头开始不住的点动:“有,还真有这么一口井,原来的井在大政殿的后面,因为妨碍了皇宫的布局,被太祖爷封闭,原本是打算填平的,因为太祖爷的不树、不改和不建,导致这口被荒废的井一直还保留在封石之下。”

叶九卿立刻让图尔占带我们去,走到大政殿的后面,看见和地面齐平的封石,田鸡找来工具,我们帮忙撬开封石后,一口废弃的古井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里可有人下去过?”我问图尔占。

他摇摇头,若不是今天我们提及改建的井,他都不记得这里还有这口荒废的古井,虽然盛京皇宫历代都有修葺,但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这块区域因为清太祖的汗谕,根本没有改动,即便是修葺也只是地面上的建筑,地下的一直都原封未动。

“我下去探探。”田鸡摸出绳索系在身上。

我打着手电光往古井里照射,发现井并不深,田鸡没一会就顺利的下到井底,摸索了片刻后田鸡抬头大声说:“下面有一个八卦图案,好像可以转动,这地方蹊跷,我瞧着应该有戏。”

“可以转动的八卦图案”

轰!

宫爵的话刚说到一半,井下传来轰鸣声,宫爵脸色大变:“你是不是转动了八卦?”

“怎么突然渗水了!”田鸡在下面声音有些慌乱。“我随便转了一下就从井底开始冒水。”

“清太祖把线索就藏在这口井里,地方是找对了,可那个八卦是机关,我就忘了多说一句。”宫爵大吃一惊说。

“别站在上面说话啊,下来帮忙,再磨蹭这里就要被淹”田鸡的声音突然变得惊诧。“井底好像在下沉!”

这是找到月宫九龙舫唯一的线索和希望,如果错失恐怕就再没机会看见那艘船,我二话没说顺着绳子爬下去,发现原本干涸的井底大量的水正在涌入,而且和田鸡说的一样,感觉井底在缓缓的下陷。

我和田鸡蹲在水里试图转动下面的八卦,扑通一声,宫爵也下来,让我们前往别要再乱动,她把手放到八卦图案上,面色越来越凝重,转头对我和田鸡说:“马上上去!”

“为什么?”

“田鸡不小心触动了这里的八卦机关,周易八卦有多少变化,这机关就有多少种变化,但只有一种是正确开启的办法。”

“你知道如何开启?”我焦急问。

“知道的只有两个人,清太祖和传承这个秘密的人,最麻烦的是,这口井并非是荒废的,而是被阻隔,一旦无法正确开启,水位很快蔓延上来,而且井底直接连通地下河道,清太祖为了防止有人阴差阳错发现这里,所以才设计这个机关,如果不能解开的话,井底和藏匿在此的秘密会被河水冲走!”

“我们三个人的重量只会加剧井底的下陷。”田鸡反应过来。

“我们上去后,你怎么办?”我看着宫爵问。

“你们留在这里帮不上任何忙,对于机关只有我擅长,再说下去我们三人全都要死在这里。”宫爵加重语气说。

田鸡从来不会丢下我们自己逃生,可这一次他居然推着我往上爬:“真想帮宫爵忙就别留在这里添乱,我们停留的时间越长,她就越危险。”

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要留下宫爵一个人以身犯险,还是惴惴不安放心不下,但继续拖延只会让这里形势更加危急,一咬牙和田鸡爬了上去。

回头看见宫爵深吸一口气,整个人潜入被水淹没的井底,水位越来越高,伴随着低沉的塌陷声,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可井里没有任何反应。

我有些按耐不住,担心宫爵会有什么意外,正打算下去救她,忽然看见井水泛起涟漪,宫爵从下面浮上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大口深吸一口气,她抬起的手中正握着一个长方形的铁盒。

轰!

又是一声低沉的轰鸣,井水突然间开始下降,形成一道快速的漩涡,宫爵猝不及防被井水所吞噬,就在她将要被卷入水底的瞬间,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水位瞬间回来,宫爵的身体悬吊在深不见底的井中,她低头看了看下面,抬头时对我露出感激和信任的微笑。

我长松一口气,不由自主跟着她一起笑,忽然笑容凝固在脸上,我曾经救过宫爵很多次,但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如今我握着的是归墟女王的手,如果我松开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即便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可对于我来说,还是那样不安和惶恐。

我还是把宫爵拉了上来,甚至分不清到底心里在想什么,我努力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或者说是借口,为什么还要救她,我和她之间早晚都会面临你死我活的那一天。

最终我归结于她手里还拿着那个清太祖留下的铁盒,那或许就是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线索,也是我找到月宫九龙舫最后的希望,我如果松开手,恐怕将会和那艘船彻底的失之交臂,或许这样想能让我不至于太纠结和矛盾,但我不清楚,下一次我还能为自己找到什么样的借口

第722章 索伦杆

宫爵把手中的铁盒交给我,浑身湿透冻的一直发抖,白近连忙让我们返回他家中,我们换好衣服出来时候,其他人都围坐在火炕旁,中间的桌上摆放着宫爵从井底找到的铁盒。

叶九卿找来东西擦拭几下,这才发现黑漆漆的铁盒竟然在灯光下闪耀出金光,等到整个盒子被擦拭干净,原来那竟然是一个被淤泥所覆盖的金盒,最上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大清龙纹,一看就知道是大清皇族之物。

叶九卿担心还会有机关,把金盒交给宫爵,她琢磨很久才小心翼翼在我们面前打开,里面放着一支不起眼的锡棍,两头中空上面没有纹饰和文字。

在锡棍的旁边有一张卷裹发黄的绢布,宫爵小心翼翼的从木盒中拿出来,在桌上缓缓展开,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宣纸上是一幅画,而且还是一副很奇怪的画,最上面是一只凶神恶煞的白虎围绕着一个银色的圆盘,而画面的左边是一只老鼠和一只马尾部相连,却各自望向前方,在老鼠和马的上面又是一只冲天而起的龙,而画面的下面是我看不懂的星宿图。

“这这是什么?”田鸡看了半天迷惑的问。“一个文字提示都没有,一根锡棍和一张绢布能有什么用?”

“清太祖留在盛京皇宫之中的东西,而且藏匿的如此隐蔽,多半和大清龙脉宝藏有关,这处地方非同小可,想必清太祖在留下线索的时候也一定会很谨慎。”我深思熟虑说。“这个线索是留给清太祖选择好传承秘密的人。”

“清太祖把宝藏的秘密留给了多尔衮,可是清太祖驾崩的时候,他才九岁,相信那个时候清太祖也不会把详细的事情告之给多尔衮。”叶知秋说。

“就是说,多尔衮和我们一样,即便能找到这个金盒,其中的秘密也必须自己去领悟。”薛心柔说。

“但显而易见,清太祖不会留下太过艰深的线索,他首先要确保传承这个秘密的人可以领悟,就是说,清太祖坚信多尔衮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奥义。”叶九卿点点头说。

“多尔衮能看懂的东西,那我们也应该可以看出些明堂啊。”田鸡挠挠头说。

“那不一定,多尔衮是满人,他从小接触到的风土人情和我们截然不同,这些线索在我们看来或许是一头雾水,但多尔衮或许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宫爵摇摇头说。

说到这里,我把那根锡棍递到图尔占面前,他是八旗后裔,如果多尔衮能领悟的东西,他也应该可以领悟,我问图尔占可知道锡棍代表什么。

图尔占接过去看了片刻,眼睛一亮兴奋激动说:“这好像是索伦杆子啊。”

白近一听连忙把头探过去,端详一会后也点头:“没错,和索伦杆子一模一样,干嘛要在金盒里放一个缩小的索伦杆子呢?”

“白叔,什么是索伦杆子?”宫爵问。

白近推开窗户,我们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出去,看见他家四合院东南角竖立着一根松木杆子,大约有一丈五尺,座底有夹杆石,杆顶端安放着锡斗。

“那就是索伦杆子。”白近说。

“这东西干嘛用的?”田鸡问。

“在关外说话得注意点,这可不是什么东西,在满人眼里这就是神杆。”白近关上窗户一本正经对田鸡说。“索伦杆子又称通天杆,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

田鸡向来心直口快,估计这屋里还坐着一个八旗后裔的图尔占,知道自己说错话,憨憨一笑:“我真不知道,您老可别介意。”

“这是我们满人的风俗,你不知道不要紧。”图尔占也算和气,没和田鸡计较。

“那您老给咱说说,这索伦杆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薛心柔连忙追问。

图尔占提到索伦杆子,神情很虔诚恭敬,一五一十告诉我们,满族人祭祀索伦神杆是很神圣的传统和习惯。

索伦杆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立上,来年二月二日解除,立杆都在族中长门或立在家族族长家庭四合院影壁后,高低不等,一般都是松木杆,在最上面的斗内放上猪下水和五谷杂粮,让喜鹊、乌鸦等鸟类来吃,这叫做神享。

我听完心里疑惑不解,清太祖要留下的明明是大清龙脉宝藏线索,可为什么要在金盒里留下一根象征索伦杆子的锡棍呢,虽然图尔占说的时候一脸恭敬,可我怎么听,所谓的索伦杆子就是用来喂鸟的东西,这玩意和龙脉宝藏八竿子也打不着。

“为什么满人要专门立索伦杆子来喂鸟呢?”叶知秋好像生怕说错话,想了半天才问出声。

“这个和清太祖有关。”白近在旁边回答。

“和清太祖有关!”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全都看向白近。

白近点点头看着手中的锡棍告诉我们,相传,当年明朝总兵李成梁率军攻破了常常袭边作乱的王杲屯寨,王杲是清太祖的外祖父,清太祖也做了明军的俘虏。

李成梁见还是孩子的清太祖机敏伶俐又乖巧可怜,便免其一死并留在帐下做了书童,专门侍侯自己。

一天晚上,清太祖侍服李成梁洗脚,不期然间发现这当朝一品大将的脚心有一颗红痣,无意中他告知李成梁,说自己的脚心有七颗红痣。

说者无心,听这有意,李成梁对此大为震惊,而偏偏这个时候在北京的钦天监在观察天象时发现辽东有王气出现,断定这里会出皇帝,为此,朝廷立即派员来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