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香?”皇帝皱了皱眉,“丹增何时开始吸食?使用乌香者,是否都会如丹增一般神智迷乱而致大开杀戒?”

老太医拈了拈颔下长须,“乌香自六朝始传入中原,于痢疾有卓越疗效,元朝时,浙地名医朱震亨便提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而后,医者们对于乌香的使用开始变得极其慎重。

不过,因乌香是贡品,除却权贵,世人却大多并不知乌香其物。

至前朝,中原乌香种植扩大,下层接触者增多,时有人服食乌香,亦有服食过量神智迷乱者,或持刀剑奔走,或言有欲害其性命故四处躲藏者,或肢体抽搐口吐白沫者…不一而足。辅国公服食乌香时间较短,一时错了量,以致神智迷乱,持刀杀人。”

听到太医详细的解说,皇帝却仍不曾松开眉头:“可有其它药物会加重乌香效用?”

听到皇帝这话,太医一愣,下意识便欲追问皇帝何出此语,不过,最后到底压制住了自己的求知欲,摇头否定:“加重乌香药效的药物,臣不曾听说过。”

皇帝侧头看向李德全:“把那药粉给他。”

李德全弯腰将一包白色粉末递到老太医手中,又安静地退回原位。

“你且看看,这粉末是什么?”

老太医仔细辩认着纸包中的粉末,观色、闻味、辩尝…经过一番仔细甄别,老太医一脸赞叹,“不想有制作这般精良的麻沸散,只不知道是哪一位高人所做?”

皇帝脸色一松,笑了:“这高人不别人,却是你的小师妹。”

“小师妹?”老太医一愣,而后很快反应过来:“皇上可是指当年孝懿仁皇后身边的大宫女?”

皇帝点了点头,自榻上起身,走到御案边,抬手拿起御案上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老太医:“这是你方才查看的麻沸散药方,经秦珍改良后可通过呼吸麻醉,你看看,这药是否会加重乌香药效。”

老太医接过药方,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低头沉思半晌后,抬起头:“皇上,根据这方子制出的麻沸散,与其说是麻沸散,不如说是蒙汗药。”

皇帝抬头扶额,无奈:“你只说功效如何?”

老太医不敢再多废话:“以臣多年所学…只要吸入这药粉,人立即便会陷入昏迷…此散不会加重乌香之效,反而能压制服食过量者的狂悖之举。”

皇帝放下手,皱着的眉头完全松开:“如此,便好。”

班弟顶着一张哭得鼻红眼肿的脸求见皇帝,求皇帝为他做主时,皇帝便告诉他:“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牵扯别的部落,而是将那引诱丹增服食乌香的人找出来。”

又将早备好的药包交给了班弟,“此药可抑止乌香之效,你可带回。”

本欲借机打压蒙古各部的班弟接过药包,铩羽而归。

看着班弟狼狈离去的背影,皇帝眯了眯眼,“朕倒要看看,你是否会将那用乌香控制丹增的沙俄使者杀了泄愤。”

四阿哥的大帐里,看着闲适安然的茹蕙,犹豫了许久的寻冬终于没忍住问:“姑娘,听说昨儿要杀咱们的那个丹增疯了。”

茹蕙的目光终于自手中古玉上移开,挪到寻冬身上。

“疯了?”茹蕙冷哼:“他早就疯了,要不然怎么会没缘没故的就跑来杀咱们。”

“奴婢就怕科尔沁亲王降罪到咱们身上。”

“为什么要降罪我们身上?”

“丹增发疯前曾见过我们。”

“他此前见过的人多了,怎么就要说是我们的原因?再说,咱们采摘野菜的地方僻静无人,正为此,丹增才敢明目张胆率众围杀我们,除了咱们四人,何人知道他曾见过我们?”

寻冬张了张嘴,默然。

茹蕙看了一眼不再开口的寻冬,再次拿起桌案上另一件新玉,迎着光,仔细辩识——四阿哥留下的功课,让她学识玉。

茹蕙当然清楚,不论是查郎阿、小贵子、寻冬,他们都会将昨日的事禀告给皇帝与四阿哥,也是为此,她会将那白色药粉拿了两包出来放在外面。

她不担心自己喂食丹增黑色乌香毒液之事被人查觉,因为她的鼻子在第一次与丹增起冲突时就已告诉她,那个蒙古男人在服食乌香。

乌香的香味太独特,即使她只在秦嬷嬷那里见到过一次,也再不可能弄错。

她知道喂了乌香液后,丹增一定会发疯,不过,她没想到,发疯后的丹增会将跟随他的十个蒙古人全都杀了,茹蕙只能将一切归结到丹增本性暴戾之上。

蒙古贵族对于治下,比起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康熙来说,是完全可用粗暴来形容的。这种粗暴在面对生死完全归属于他们的奴隶时,更是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一路过来,仅仅只与那些蒙古贵族们接触了几次,茹蕙便已看到了好几次暴力事件。

蒙古贵族的奴隶穿得差,吃得差,做为主人的财产,他们的生死系于主人的喜怒,生命没有任何保障,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茹蕙相信,如果不是在随驾出巡,这一路过来一定会有奴隶死在那些蒙古贵族手里——她曾亲眼看到,一个蒙古贵族拨出刀,要杀另一个蒙古贵族的奴隶,只因那奴隶趴伏在地的身体拌了他一下,让他出了丑,好在最后旁人以随驾出巡,不可随意杀人之语制止。

茹蕙不知道的是,丹增所杀的十个蒙古人不是奴隶,而是蒙古族武士,那些蒙古武士来自科尔沁各个家族,他们是科尔沁的武装力量,丹增这一次的杀戳之举留下的后患可不小,毕竟,能成为亲王近身武士的一定是有着一定实力的家族,如今他们的子弟无辜被杀,他们便是无法杀了丹增替自己枉死的子弟报仇,心里也必定会留下怨恨,这怨恨未来会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

八月甲申,上次马尼图行围,一矢穿两黄羊,并断拉哈里木,蒙古皆惊。

四阿哥醉熏熏被苏培盛扶进帐,茹蕙与寻冬熟练地替四阿哥换衣、洁面、喂茶。

被安置在床上躺好,一直很乖的四阿哥伸手一把将茹蕙抓进怀里抱住,也睨着一双醉眼一个劲儿傻笑。

茹蕙调整好位置,让自己躺得更舒服,见他睁着眼不肯睡觉,便问道:“爷乐什么呢?”

因为喝醉了,四阿哥的反应比平时慢了不少,过了一会儿,他才理解了茹蕙说了什么,然后,再次笑了起来。

得,醉傻了!

茹蕙冲寻冬挥挥手,示意她去睡觉,自己也闭上眼——一个醉鬼,不用搭理他。

“阿玛威武!”

昏昏欲睡之际,骤闻暴喊会如何?

吓屎了好吗!

四阿哥一声大喊不仅将茹蕙将坏了,便是屏风外值夜的寻冬都被吓得披衣跑了进来。

“姑娘!”寻冬放下手中的灯台,看向一脸郁闷在四阿哥怀里挣扎的茹蕙:“爷怎么啦?”

茹蕙挣了半天,腰上的胳膊却像铁箍一样一动不动,她不得不放弃地软下身体,一边艰难地用手揉着耳朵,一边叹气,“你今儿也听到了,皇上行围时大发神威,震服了蒙古诸部,这不,这位爷估计现在还为这事儿兴奋呢,做梦都在喊皇上威武。”

看着一脸郁闷的茹蕙,寻冬忍不住笑了笑:“爷看着是睡着了,姑娘也睡吧。”

茹蕙苦笑:“我都快睡着了,被他这一嗓子喊得,魂儿都快被吓飞了,幸好我的心脏是十岁,要是五十岁,指不定就吓出毛病了。”

寻冬噗一下笑出了声。

看着寻冬的笑脸,茹蕙也忍不住笑,笑完了又叹:“我也是癔症了,到我五十岁的时候,估计早被四爷丢到脑后了,就算想要被这样吓着的可能都没有。”

寻冬默然不语。

茹蕙叹完,摇了摇头,“得,几十年后的事谁知道会怎样,现在说这些,全是杞人忧天,你去睡吧,有事了我再叫你。”

“好。”

茹蕙睁着眼想了一会儿,到底身体尚且年幼,很快便睡了过去。

黑暗中,四阿哥睁开眼,将小小软软的身子又往怀里揽了揽。

如果此时有人看到四阿哥的眼睛,一定会吓一跳,深沉,清明,完全没有一丝醉意。

抬目扫了一眼屏风外,四阿哥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然后再次闭上眼,这一次,他才真正地放松下来,然后,睡着了。

第35章

康熙四十年,随御驾出巡以来,茹蕙境遇可谓坎坷。

最初为四阿哥顶缸,好在解了乌兰县主心结到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在围观鄂温克人所驯养的驯鹿,莫名其妙与丹增结仇,就有些冤了。再后来不过跟四阿哥出门骑了一次马,便被皇帝抓了壮丁扔到费扬古榻前侍疾,一忙便半月。最后,不过稍微离营地远了点儿,采采野菜,便被丹增围杀…

一桩桩,一件件,可累倒霉至极。

总结完一系列衰事,茹蕙长叹——她只要出帐,必无好事。

听到茹蕙的叹气声,刚刚收拾妥当的四阿哥放下手中经书,起身走了过去。

“出帐无好事,蛰居有自在。”看着桌案上茹蕙写的几十个大字,四阿哥啼笑皆非,伸出手指在昂着脑袋的茹蕙额上扣了一击:“没事儿尽瞎琢磨。”

揉着着扣疼的脑门儿,茹蕙白了四阿哥一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这是在三省吾身呢:做人太不成功了吗,被自家主子爷拉去顶缸?出帐前心里祈祷不虔诚吗,为什么出门便无好事,遇到一个脑子有病的蒙古亲贵?脑门儿上写着好欺负三个字吗,所以一再被当成软柿子捏?”

四阿哥以拳抵唇,垂目轻咳了一声。

茹蕙斜睨一眼某个心虚的男人一眼,哼了一声,不为已甚,适可而止,放过了略尴尬的四阿哥。

看茹蕙将那页写着“出帐无好事”的宣纸移到一旁,低头继续练字,四阿哥想了想:“再歇两日,圣上便要返京,真的不想看看大兴安岭的绮丽风光?”

茹蕙坚决摇头。

“连绵起伏的群山。”四阿诱惑。

茹蕙摇头。

“清澈洁净的河流。”四阿哥不放弃。

茹蕙顿了顿,再摇头。

“无数飞禽息安居的湿地。”四阿哥再接再厉。

茹蕙咬牙,连连摇头,干脆用手捂住了耳朵。

四阿哥唇角轻勾,伸手将茹蕙捂耳朵的手拿了下来:“神奇的极乐山上有可治百病的药泉。”

茹蕙猛地回过头,狠瞪四阿哥。

“真不想看?”四阿哥坐进桌案后的椅子,伸手将恼得眼见便要挠人的茹蕙抱起放在腿上,四阿哥轻哄:“这两日连皇阿玛都放下了手中政事带人出游了,爷也空出了时间,真不想出去?”

像个孩子一样靠在四阿可胸前的茹蕙咬唇,一脸犹豫:“真的不会惹出事来?我总觉自己定是惹了哪路神仙不高兴,这两个月真的很不顺!”

看着一脸纠结的茹蕙,四阿哥忍笑:“放心,有爷镇着,诸邪辟易,定然万事顺遂。”

这位还是一如既往的臭屁,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茹蕙撇撇嘴,最后到底点了点头:“先说好,若有什么,可不能赖我头上啊。”

看着一脸惊魂未定的小家伙,四阿哥又好笑又心生不忍:“丹增已被遣送回科尔沁,你且安心便是。”

“真的?”闻得此言,茹蕙顿时大喜,忍不住再次求证。

“科尔沁亲王在丹增的大帐里找到了致其神智迷乱的乌香,虽然御医用药将丹增救醒,可惜人已完全傻了,连话都不会说,科尔沁亲王无法,只能让人将他送回科尔沁,以后,他便要在痴傻中渡过余生了。”

说到丹增的下场,四阿哥眼中泄露出一丝笑意,不论是为着茹蕙被欺压被围杀,还是为着与他相交密切的罗卜藏衮布,丹增被废于四阿哥来说都是一件快意的事,也无怪乎他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心情。

仔细想想,此次出巡,最倒霉的两件事都源于丹增,如今他不在营地里了,茹蕙心里真的放下一块大石头。

“那咱们今天去哪儿玩?”

清澈几可见底的湖水清晰倒映着岸边一棵棵葱茂的树木,如雾的水气在湖泊上空漂浮,如一匹匹轻纱飘荡着,缠向湖边山林里繁茂的树木,时有鸟啼声自林中传出,间或有飞禽的身影自上空飞过,其中不乏美丽的丹顶鹤、黑颈鹤,更有鹰隼搏击长空,啸声清唳,震奋人心…

入目所见如诗如画,如置仙境,茹蕙一手紧揪着四阿哥的袖口以免跌倒,一脸向往仰望着天际飞鸟的身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

她是想化身自由自在的飞鸟?

四阿哥回头,目光复杂地看着茹蕙。

直到那道遨翔天空的身影投入山林,再无踪迹,茹蕙方始一脸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转头看向四阿哥:“四爷,这里真美。”

看着那张晦饰了容色的脸上,灼灼生光的双眼,四阿哥敛起眸底深色,伸手摸了摸茹蕙的头顶:“听爷的话没错吧?”

“嗯。”茹蕙重重点头:“多谢爷带我出来。”

茹蕙晶晶亮盛满感激的眼神,逗得四阿哥情不自由一乐,心头最后一点不豫终于如烟消散,他伸手一拉茹蕙:“走,跟爷去骑马。”

“只是骑马?”茹蕙被牵着走,疑惑地问:“不打猎吗?”

“打猎?”四阿哥自查郎阿手里接过疆绳,“皇阿玛说了,以后这片区域禁断行围,再不许打猎了。”

噫?!

皇帝前几天不刚组织一次大型捕猎活动吗?怎么又不让打猎了?

果然是帝王的心,海底的针吗?

茹蕙正纳闷儿呢,却觉腰上一紧,却被四阿哥一把抱起放在了马鞍上,而后,这位爷腰一踩马蹬,翻身便上了马背,坐在了茹蕙身后。

“驾!”

四阿手上疆绳一抖,一声轻喝,驼着两人的骏马顿时如箭便射了出去,马背上,茹蕙的身体猛地往后一仰,重重撞在四阿哥胸前。

轻笑一声,四阿哥一手持缰绳,一手空出环住茹蕙往怀里再带了带,“坐好,不要分神。”

起、伏、跳、跃…气宇轩昂高壮神骏的奔马,在一望无际的林野里肆意飞跃,如蹄生腾云,如肋长翼翅;似风驰,如电掣;欲追云,往逐月…

无数林木向着身后飞退,一只只飞鸟被惊起,飞向天空,与在高速上平稳行驶的汽车不同,坐在高速奔行的马背上,眼见着几乎是擦着马身掠过的一棵棵林木,与迎面扑面的风,一切的一切,都让茹蕙几近窒息。

与上一次被带着在草原上缓行不同,这一次,马背上的四阿哥似乎是在释放某种压抑的情绪,于是纵马飞驰。

从最初心生惊骇,到不久后情绪陷入亢奋,茹蕙仅仅用了几分钟时间来适应。坐在马背上,身体前倾,浑身紧绷,在巅簸中体味惊险,于速度中释放愤郁。速度,带着深入灵魂的震撼,让茹蕙如放飞的飞鸟,无拘无束,在林野中自由飞翔。

不知跑了多久,也许是一刻钟,也许是半个小时,跨。下的骏马已是鼻息粗重,汗水潺潺。

四阿哥终于一声长吁,手上缰绳一紧,拉停了身。下骏马。

茹蕙也终于自那种飞翔的虚觉中醒过神来,飞快回头。

黑亮的眸子带着火辣的热烈、兴奋的渴盼、挣脱束缚的得偿所愿,灼灼生辉,耀人眼目,四阿哥握着缰绳的手狠狠一紧,几乎让缰绳勒进皮肉,却根本毫无所觉。

从不曾被如此动人心魄的目光注视,以至这一刻,四阿哥除了喘息着盯着那双似要灼穿他心脏的眸子,竟是讷讷难语。

“我一定要学会骑马!”火热眸子的主子盯着他,这样宣誓。

“爷教你。

“嗯。”美丽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月芽,小小的身体伏在他的怀里,轻叹:“谢谢爷!”

仅仅是轻不可闻的三个字,却让四阿哥紧紧揪成一团的心脏骤然一松,抬手摸了摸茹蕙的头顶,四阿哥策马走上一片坡顶,举目四顾,脚下,是成片的山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深深吸入一口气,带着林木泉气的纯净空气充斥着他的整个心胸,如斯壮美江山,让人怎能不心为之争,神为之摧…

查郎阿带着另外几个侍卫远远停在几棵大树这下。

“主子爷今天这是怎么了?带着一个人还跑这么快?”

“是啊,这跑得也太快了,我们差点没追上。”

“爷平日可少有这般放纵的时候,这是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了?”

“也有可能是不高兴的事。”

“不定是谁惹得爷心生怒气,爷才会跑马发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