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母亲拦着,不让他来找自己,也不无可能。

薛月盈拧着眉心说:“表姐许是不知,那何员外不是好惹的。何员外背后有官权做靠山,如今得罪了他,他定不会善罢甘休。”

“傅家急着娶你过门,也是因此,是为了表姐和我们薛家好。”

事情若只关乎自己,潘娆或许还有些拧劲儿。但如今牵连了姨母一家,潘娆就动摇了。

姨母一家待她极好,若真因她而使姨母一家陷入难境,她是万万做不到的。

只是……

只是她心里是真的只有谢二哥。

若离别前他没给自己承诺,她必然会当往事如过眼云烟。可他那日那样情真意切和自己承诺,他又那样为自己一家奔波劳累,且她心里也满满都是他,她又如何能说放弃就放弃。

潘娆沉默不言,薛月盈又说:“还有姨母和表侄,如今他们都还下落不明。你若嫁了傅三爷,凭傅家在松阳县的势力,定能帮我们找到姨母。”

潘娆美目一动,嫩葱般的玉指瞬间攥紧了裙角。

显然,薛月盈这句话,戳进了她心窝里。

比起她和谢隽的那些山盟海誓来,娘和侄儿的安危,更为重要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二更~

第3章 【3】

一夜没睡,临近天亮的时候,表姐妹二人才将沉沉睡了过去。

如今是农闲,地里没活,且宁氏夫妻都宠女孩子,从来对薛月盈这个闺女都十分疼爱。

潘娆来了后,宁氏夫妻对潘娆的疼爱比对薛月盈的只多不少。所以,见她们表姐妹二人在睡,夫妻俩都不许别人去吵。

薛大媳妇和薛二媳妇在昨儿之前,都是对潘娆十分有意见的。觉得她一个罪臣之女,不该得到那么好的待遇。

可自从昨儿傅家派人来提了亲后,这妯娌二人就完全改变了态度。

也终于明白,凤凰就是凤凰,哪怕暂时落了难,也总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妯娌二人私下一商议,决定日后都捧着家里这个表姑娘,也好日后她吃肉,她们跟着喝汤。

潘家没败落的时候,潘娆就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可来了薛家后,寄人篱下过日子,她也有自知之明的,会尽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至于长辈嫂嫂们忙的时候,她在闲着。

哪怕宁氏夫妻宝贝她,从来不愿让她干活。

起得迟了,潘娆本就难为情,又见两位嫂嫂在厨房做饭,她卷了袖子,要去帮忙。

却被薛大媳妇推了出来。

“表妹金枝玉叶,哪里能干这些粗活?快和月盈去歇着吧。”又喊薛月盈,“小妹,你带表妹去院子里坐着晒晒太阳聊聊天儿,饭好了叫你们。”

薛二媳妇生怕在献殷勤方面落了下乘,日后讨不到便宜,正烧着火呢,也赶忙从灶膛里出来握住潘娆手说:“是啊,表妹,你只管歇着就是。这些活,嫂嫂们做。”

被从厨房赶了出来,潘娆挺有些不好意思的。

薛月盈过来把她带走了,走远了后,才悄悄说:“知道你要去傅家做少奶奶了,她们巴结你呢。不管她们,闲着更好。”

潘娆闻声,又沉默了。

其实夜里和表妹聊完后,她后来又想了想,觉得既然她曾救过这傅三爷一命,想来她在他面前能说得上话。那么,若是能见他一面的话,有些事情就可以当面说清楚。

那傅公子能多年来一直记着这个恩情,想来也是个良善明理之人。她把她和谢隽的事情当面和他说清楚,想必他会理解。

左右如今他提出要明媒正娶自己,不过也是解燃眉之急,是为了应对那何员外。等谢隽到了,有谢隽在,何员外肯定不敢再生什么妄念。

到时候,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而傅公子于她的恩情,她日后也会报答的。

当然,潘娆并不以为傅世安娶她是因为看上了她。她以为,他不过是为了报恩罢了,为了报恩,不惜以以身相许的方式救她出困境。

毕竟,据那张媒娘所言,他们二人不过就是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罢了。既是只有一面之缘,又何来情爱的说法?

而若是报恩,一切就好说了。

潘娆想,昨儿她把话都和张媒娘说了,也不知她告没告诉傅公子。又想着,若是没告诉的话,那今儿傅家会登门送聘,不知这傅公子来不来。

潘娆正凝神想着心事儿,就见薛家院子外头匆匆推门走进来一个妇人。

“来了,傅家人来了。带了好些东西,果然是大户人家,真是大手笔。”

薛月盈一听,比潘娆这个准新娘还高兴,转身就朝堂屋喊她娘。

宁氏闻声走出来,与那前来报信的妇人说了几句。而后,转身对薛月盈说:“你和娆娘先进屋去,我出去迎一迎。”

潘娆因来了薛家后就没出过薛家大门,那妇人也是头回见潘娆。一见到人,眼睛就跟长在了潘娆身上一样,挪不开了。

潘娆注意到了她的眼神,有些窘迫,不过,倒也大大方方朝她微福身子,算是回了个礼。之后,她就跟着薛月盈进屋去了。

那妇人目光一直追随潘娆而去,直到人进屋了、瞧不见了,她才“啧啧”两声说:“这十里八村的美人我也见过几个,可哪个能和你外甥女比?怪道呢,她一来,就把傅家那财神引来了。”

宁氏也不好夸自家人,只能谦虚说:“是你过奖了,她是好看些,可也没你说的那么好看。依我瞧,你家翠绿也不错,周正又水灵。”

那妇人憨笑:“可莫打趣我了,我家翠绿哪能和她比。”

宁氏不想继续谈论这个,忙把话题岔到了别处去。而后,二人一道出门迎那傅家人去了。

傅世安没来,是傅大奶奶桂氏和张媒娘来下聘的。

傅家果然财大气粗,大手笔,聘礼把薛家整个院子都塞得满满的。薛家颇富,庭院很大,可即便是这样,还是被塞满了。再多点的话,怕是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宁氏倒不在意聘礼有多少,她见傅家没有长辈来,心里多少不好受。

傅家长辈若是不同意,外甥女嫁过去,怕也得遭罪吧。

桂氏来前得了小叔傅世安的提点,所以,才坐下来就说:“小叔娶妻,乃是大事,原该婆婆和太婆婆来的。只是,太婆婆年事已高,挪不动身子,而婆婆最近忽然感了风寒,在家中吃药歇息。如今傅家阖府内务皆是我打理,故就托了大,走了这一趟。”

“薛夫人,可莫要因为我年轻,就觉得我们傅家没诚意啊。”

本来桂氏不说,宁氏的确是觉得傅家没诚意的。可桂氏大大方方把话挑明了,宁氏反倒觉得傅家是坦诚的。

故而,再没什么不满意的了。

“大奶奶说的哪里的话,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们家的诚意,我自是看在眼里的。其实我也没别的要求,只希望我这外甥女日后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只要准姑爷能待她好,比什么都好。”

桂氏笑说:“这个夫人烦请放心,我可以担这个保。日后我待潘姑娘会如同待自己亲妹妹一样,会和她一起把傅家内宅打理好。”

几番交谈下来,宁氏觉得这个傅大奶奶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日后娆娘和这样的妯娌相处,想必也会十分愉快。

宁氏留傅家人吃饭,被桂氏婉拒了。桂氏说这回娶亲娶得太急,家里很多都需要布置打理,就不耽搁时间了。

又说,日后就是一家人,聚个饭的机会,有的是。

见此,宁氏也不再挽留。

傅家人正要走,潘娆却从西屋撩帘子走了出来。先朝客人们福了下礼,而后问张媒娘:“请问媒娘,昨儿那话,您可和傅公子说了?”

张媒娘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脱口而出:“什么话?”

转而似是想起来般,拍了下自己脑门,骂自己说:“瞧我这记性。”但又说,“只是,如今姑娘就要嫁与傅公子为妻,那些说不说,都不要紧。想来,傅公子是不会在意那些的。”

“或者,待姑娘嫁去傅家后,自己和傅公子说罢。”

潘娆见她这样说,只以为她是怕事,故而不敢说。所以,一时她倒也没再说什么。

桂氏细细打量潘娆许久,心里眼里满满都是欢喜。

眼前这个姑娘,和她家小叔,当真十分般配。

眼前这姑娘玉面修身,胸前鼓鼓,腰身细细,又正是一个女子一生当中最好的年纪。撇开这容貌不说,这通身的气质,任谁一看,都知道出自大户之家。

若非她家落了难,想必这等妙人真不是他们这等商户人家攀得起的。

又想着,她和老二媳妇无甚可说,日后得了这样一个弟妹,倒是可以说到一处去。

桂氏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表达了自己对潘娆的好感。潘娆忙以礼回应,处处周到。

傅家人走后,宁氏也忙张罗起来。

好在薛月盈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嫁衣嫁妆,都是已经备好了的。如今,正好先挪过来用。

没见到傅世安,又出不了门,潘娆纵有一肚子的话,也不好说。

连着两夜整宿整宿失眠,心里一直盼着谢隽能及时赶过来。可她度日如年,盼了两天两夜,也没得到有关谢隽的半点消息。

直到第三日一大早,潘娆被表妹薛月盈和两位嫂嫂簇拥在屋里梳妆打扮,她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要嫁人了。

而那个人,不是谢二哥。

外面天一点点亮起来,村里人似乎都来吃席看热闹了,渐渐的,外面庭院人声鼎沸。

等听到外头有吹吹打打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潘娆回神,才发现,自己早已穿上了一身大红嫁衣,也梳好了新娘头。镜子中的自己,肤白胜雪,乌发如墨,正是自己想象中嫁人时候的样子。

腕上的那玉镯子还在,潘娆忍不住摸了摸。

也没时间让她想太多,只听外头跑进来一个小女孩,笑嘻嘻说:“新郎官来了,骑着大马儿来了。新郎官可真好看呢,迎亲队有好多人,可气派了。新郎官已经到门口了,他马上就要进来接新娘子了。”

然后,潘娆就被嫂嫂们盖上了红盖头。她眼前突然一片红,什么都看不见了。

模糊中,听见原本属于庭院的热闹忽然到了房里。有一堆人在起哄,她虽看不见,但本能能感觉,有个高挺的男人站在她面前,因为她似乎闻到了一股陌生的冷香。

清清凉凉的,有些好闻,至少这样干净的香味她是不排斥的。

傅世安在两家亲友的起哄声中,笑着伸出自己的手,轻轻攥住了那双柔弱无骨的小手。

一点点的攥紧,似是试探一般。见她没拒绝,最后,他把那双手包在了自己掌心。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

第4章 【4】

潘娆头上盖着红盖头,什么都看不见。

其实当那温热触到她手的时候,她本能是想抽回的。但考虑到,此刻人多,若是她别别扭扭,怕是会让傅公子难堪。

所以,即便心里知道不该这样,但她还是忍住了,手任他握着。

只是她十分不习惯,此刻身子僵硬,手也僵硬。

傅世安一身红色喜袍,长身玉立,与她之间就隔着一人的距离。即便她此刻头上盖着红盖头,但她的不安和窘迫,他也能感受得到。

他略垂眸,望着人,握住那双柔荑的温热大手没松开。

这是宁氏头回见到傅世安,见他模样和品性皆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宁氏心中实在宽慰。望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宁氏既高兴又不舍。

“傅公子,我这外甥女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没吃过苦。若是日后娇气了些,你可要多担待着。”

傅世安忙笑说:“这是自然的,还请姨母放心。”

朝身边望了眼,虽然此刻看不到红盖头下那张玉莲般清纯又美艳的脸,他也说:“能娶潘小姐为妻,是我的福气,自当百般呵护,哪有让她受半分委屈的道理。”

这话像是说给宁氏听的,实则是说给潘娆听的。

其实他有更多山盟海誓的话想和她说,只不过,眼下人多,不便说。但也不急,待得晚上洞房花烛的时候,有多少话不能说?

到时候,他想亲口问问她,当真不记得他了么?

傅世安玉面修身,容貌极好。此刻又温柔体贴,眉眼含笑,在薛家人和秀水村村民面前,尽数敛了行商时狡诈诡谲、心狠手辣的一面,倒真成了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的文质公子了。

宁氏对他挑无可挑。

再不舍,今儿也是外甥女出嫁的大喜日子,不能误了吉时。

宁氏说:“时辰差不多到了,新郎官快快背新娘上花轿吧。”

宁氏话才说完,外头堂屋忽然冲进来两个小孩,一男一女,三五岁的模样。两个人正是薛家大房和二房的孩子,也就是宁氏的孙儿孙女。

不知是不是他们娘亲教的,只见两个孩子进来就一人抱住傅世安一只腿,亲昵唤他姑父。

男孩子大一些,口齿也更伶俐,张口就和傅世安讨喜钱。

薛家在秀水村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宁氏夫妻两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劳,攒了些钱。或许三个儿子吃过苦,但这俩孙辈,却是半点苦没叫他们吃过。

不但没吃过苦,日子过得也比同村其他小孩好很多。宁氏实在不明白,又不缺吃又不短穿,怎生这般眼皮子浅?

她不必多想就知道,肯定是那两个儿媳妇教的。

“虎子!不许胡说!”宁氏冷了脸,十分难堪。

傅世安从小就随他父亲走南闯北,人情世故自然懂。见这薛家姨母生气了,心里明白她在意的是什么,所以,他弯腰抱起脚边的两个孩子来。

一手一个,竟毫不费力。

“当然,当然是给你们备了礼物的。”傅世安倒没骗他们,他的确是让管家准备了好几份厚礼送薛家人,人人都有,而且都是投其所好。

只不过,他心里只有妻子,一来薛家,自然就直奔新房来了。

想来,管家这事还没办。

宁氏面露尴尬,和傅世安说:“傅公子别见怪,小孩子没见过世面,倒是叫你笑话了。”

傅世安却说:“是姨母见外了。以后都是一家人,实在不必客气。”又说,“我也有一个侄儿,和他们一般大,日后若是姨母方便,可以常带他们去做客,也省得我那侄儿一个人实在孤独。”

目光四下扫了一圈,见屋里有不少人在,傅世安索性直言道:

“今儿是我与娘子大婚,婚事虽操办的急了些,但好在有乡邻们捧场,也不显冷清。有些急,一时摸不清你们的喜好,故而只能俗气些,送些银钱。我与管家都交代了,只要今儿来吃席的,人人都有封红。”

说完朝身边小厮悄声吩咐了一句,让他即刻去让管家妥办此事。

来吃席,这薛家大方,本就不必随礼钱。没想到,傅家更是财大气粗,竟还倒送银子。一时间,村民们个个喜不自禁,直夸薛家厚道、傅家大方,更是不吝啬对新人的祝福和赞美之词了。

潘娆就站在傅世安身边,自然懂了傅世安此举的意图。

姨父姨母好面子,且屋里又有不少人在。两个表侄不懂事,竟当着村民们的面问傅公子要钱。此事若传出去,不知原由的人怕是会以为姨父姨母把她嫁给傅公子,是为了钱。

这话好说不好听。

傅公子想来是摸清了姨父姨母的品性的,所以绝口不提钱的事,只说是备了礼物。而另外一方面,对前来贺喜的村民又出手大方,不吝钱财。

傅公子此举,既挽回了薛家颜面,又让村民们记上了薛家的好。于薛家来说,自是百利无一害的事。

潘娆生在官宦之家,人情世故之事,她也略懂。所以,但见傅世安这般为人处事,心中还是对他生了好感的。

只此一举,她便看得出来,这傅公子不但心地良善,也是通透聪明的。而为人处事上,更是滴水不漏,哪怕有人把局面弄得很糟,他也能不慌不忙的周全应对。

潘娆想,这样通情达理之人,想来和他坦诚相待说道理,也是不费事的。

这样一想,连日来的阴霾,也就渐渐散去了些,她心情也忽然好起来。

外面吹吹打打的一直没停,拿了傅家钱的村民,更是卖力捧场,一路把迎亲队送到村子口。

还在秀水村的时候,薛家人一直都跟着。等出了秀水村,就只有潘娆一人坐在花轿里了。外面依旧热闹,而她耳边却清静了许多。

手里抱着一个象征着平安的大红果子,潘娆此刻心思倒不在嫁人上,乱七八糟的,想了很多。

有谢隽,有父兄嫂嫂,但此刻想得更多的,自然还是母亲和侄儿。

秀水村离松阳县大概一个多时辰的路程,等到了傅宅大门口,已经巳时三刻。婚礼虽操办得急了些,但傅家丝毫没怠慢,大房二房娶妻时有的,这回也都有。

而此刻傅宅内,更是人声鼎沸,喜气洋洋,十分热闹。

婚事虽办得急,喜帖也是前两日才发出去。但因傅世安在这松阳县是很有头有脸的人,愿意给他长脸捧他场子的人很多。

跨了火盆,拜了高堂,之后,潘娆就被牵着去了新房。

大奶奶桂氏二奶奶何氏,此刻都陪在新妇身边。新房里挤了不少人,大多是傅世安的酒肉朋友,都起哄让傅世安赶紧揭盖头,他们想一睹新娘芳容。

一旁喜婆按部就班说了许多吉利话,最后,才到掀盖头这一步。

“请新郎官拿了喜秤,挑开新娘盖头。从此以后,平安喜乐,携手白头。”

傅世安手里握着喜秤,静静立在潘娆身边。到了这一步,他心里反而有些紧张起来。

这一切太美好,美好的有些不真实。

就像那水中的月亮一样,他怕一碰,就碎了,什么都没有了。

“老三你还愣着干什么?快掀盖头啊。”傅二奶奶何氏催促。

桂氏也温柔笑着说:“是啊,新娘子想来闷坏了,快掀了盖头。”

桂氏的话,让傅世安无暇再想许多,直接用喜秤一挑,盖头落了下来。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张绝色倾城的脸。

一时间,方才满屋的躁乱,戛然而止。

潘娆这张脸,哪怕是在京城那种富贵云集之地,都数得上一二,何况在这“穷乡僻壤”的小县城。见过些世面的,倒还稳得住,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皆看得呆住了。

傅世安明显有些不愿意了,方才端着的温柔性子,立马没有了,露出了他本来的清冷肃戾。

“外头好酒好菜都备好了,既是闹过了洞房,便请移步外院吧。”他声音清清冷冷,说的是漫不经心,但赶客的意思非常明显,态度也很坚定。

没人不知傅公子手腕,自然不敢得罪。真有那几个不识趣想赖着不走的,也被身边的人拽走了。

一时间,屋里又安静下来。

傅世安这才转身,换了副语气同潘娆道:“先委屈你在这歇息了,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找大嫂二嫂。”又招呼两位嫂嫂,“劳烦大嫂二嫂了。”

何氏有些嫉妒潘娆长得好,只一旁生气,懒得说话。桂氏端庄大方些,只让傅世安这个小叔放心,说她会好好照顾新妇。

傅世安很是放心桂氏,但却不放心何氏,临走前,意味深长冷冷扫了她一眼,以示警告。

何氏很怕这个小叔,她不敢整什么幺蛾子。不过,她也不想继续呆在这里,让这两张好看的脸衬得她一文不值,等傅世安一走,她也走了。

桂氏解释说:“老二媳妇要去招呼女客,我陪你一会儿。”

潘娆不傻,自然看得懂人眼色。不过,她肯定不会和这个傅二奶奶计较的。

傅家于她有恩,她也没资格在人家家里耀武扬威。

所以,潘娆笑着对桂氏说:“大嫂去忙就好,不必陪着我。我一个人呆在这里,没事的。何况,有丫鬟照顾,我有事唤她们就好。”

“你们两个过来。”桂氏喊了侍奉在一旁的两个丫鬟。

两个丫鬟走近了后,桂氏对潘娆说:“这两个丫头是老三挑选来伺候你左右的,这个叫采荷,这个叫捧菊。日后你有什么吩咐,只管指派她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