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筠,怎么了?”程文佑问。

姜筠低头见他已经把自己的鞋子穿上了,幽幽道:“我走不动了。”

程文佑好笑:“不是才走两圈吗?怎么就走不动了?”

姜筠道:“我腿软,一走就累。”

程文佑揉了揉她的腿,哄道:“筠筠再坚持两圈好不好?”

姜筠想也不想,果断摇头,她曾经试图练习说话,最后还是到了两岁才开口说话,这种事情急不得,她到了四岁,自然而然就会走了。

“筠筠,你看到刚刚来的那个哥哥了吗?他就是不努力,现在夫子都不理他,筠筠要是不听话,不努力,将来就会同他一样。”

姜筠:“......。”

这个例子竟让她无法反驳,也不知七皇子听到他哥这么说他会是什么反应。

结果当然是姜筠妥协了,被程文佑拉着又走了两圈又两圈。

姜筠越走越心酸,说好的两圈呢?又骗人家。

姜筠在含章殿长到五岁,这日她到含章殿去寻程文佑,忽然发现程文佑身边跟着一个陌生男子,那男子看起来三十左右的样子,身着一身黑色劲装,身材挺拔,棱角分明的脸庞,对着程文佑嘴角微微含着笑,程文佑对他也很是恭敬的样子。

“小......。”

姜筠躲在柱子后面对着巧荷比了个噤声的动作,趴在柱子上往那边看。

也不知这男子是什么人,她在这里四年了,也没见过多少人。

“殿下,再过半个月就要出发了,可有准备妥当?”陌生男子问。

姜筠愣了一下,要出发了?要去哪?

她在脑子中回想了一下,莫不是要去西北军营吗?她记得前世程文佑在军中待过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候走的她不清楚,只知道他十八岁带兵一举平了准备谋上作乱的鄢陵王,才再次回到定熙。

她扒着柱子的手有些紧张,然后就听程文佑道:“陈将军放心,一切已经准备妥当。”

姜筠顿时如坠冰窖,果然是这样的,前世程文佑就是跟着陈大将军去的西北军营。

陈大将军祖上是猎户出身,因救驾有功才被当时的穆宗带入定熙,做了太子府的一个长史,穆宗上位后,对陈府多番提拔,如今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陈家在定熙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勋贵之家。

提起这陈大将军,也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他最出名的自然不是他的家世,而是他那街谈巷议的杀妻案,相传他曾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只因她的妻子不堪忍受他在外面拈花惹草,整日哭闹。

他杀妻的缘由无可考究,可他的妻子是他亲手所杀却是事实,即便他身为当朝最受器重的大将军,也无法磨灭那段事情。

而程文佑跟在陈大将军身边多年,他的性情又有多少学了陈大将军的?

姜筠打了个哆嗦,知晓前世后来的事,她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她求程文佑几句他就能留下来,她忍不住心中酸涩了起来,低着头盯着脚尖,阳光映到地面上,她忽然觉得今日的阳光有些刺眼。

地面上突然多了两道人影,她一抬头就见程文佑和陈大将军到了面前,她下意识的往陈大将军看。

他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凶神恶煞,脸上的笑意似有若无,就这么看着她,姜筠突然有一种被人看透了的感觉,伸手揪着程文佑的腿,仰头看他。

“哥哥。”

她不敢低头,因为一低头眼眶里的泪水就会落下。

程文佑用拇指抚了抚她的眼角,没说话,他应该知道自己刚刚偷听到了他们说的话。

陈希然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小丫头,道:“殿下,微臣先行告退。”

程文佑看着攥着他衣服的姜筠,有些为难的看着陈希然。

陈希然淡淡道:“殿下不用送微臣,还是准备妥当些好。”

他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去,只是这后一句话却有些意味不明。

姜筠突然想到他曾经杀了自己的妻子,那定是不喜欢在谈论事情的时候被女人打扰,虽然她仅有五岁。

她有些紧张道:“哥哥,大将军是不是生气了。”

程文佑好笑的蹲下来,从巧荷手中接过帕子,将她眼角溢出的泪擦干净,问她:“你怎么知道他是大将军。”

“我听见你们说话了。”

程文佑道:“别乱想,大将军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他牵着姜筠的手往里面走,问她:“来找哥哥有什么事吗?”

“我来叫你吃饭,你忘了吗?”

程文佑笑了笑:“没忘,怎么还亲自过来了?”

姜筠低着头不说话,程文佑对着人吩咐让把饭菜送到含章殿来。

程文佑将姜筠抱到椅子上,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姜筠爱吃的。

姜筠拿着筷子,低头盯着桌上琳琅满目的珍馐,有些食不下咽。

程文佑见她仅仅是夹了一点米饭放到嘴里,叹了口气,放下筷子,道:“筠筠,今日大将军同哥哥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姜筠吸了吸鼻子,脸都快埋到碗里面了。

“筠筠?”

“我听见了,大将军说你再过半个月就要走了。”

程文佑把姜筠抱到怀里:“筠筠,哥哥要去西北军营历练,那边都是男子,不好带你过去,你留在定熙等哥哥回来好不好?”

程文佑看着姜筠一脸忧伤的表情,心中也非常难受,只是他向来不爱将这些表现在脸上,当日他做主将筠筠留在身边,那时筠筠才一岁,如今一眨眼的功夫,她都五岁了,卫国公府老夫人从去年就在皇祖母面前提起要将筠筠带回卫国公府。

她渐渐大了,养在他身边确实有些不像样子了,他若留在定熙,管旁人说什么,他不舍就是不舍,筠筠是自己养大的,自该养在自己身边,可西北军营却是他不得不去的地方,他若是走了,怎好留她一人住在这广阳宫中。

卫国公府终归是她的家,又有他安排,任谁也不能欺负他的筠筠。

马车行驶在宽敞的道路上,穿过几条街道,停在了卫国公府。

“殿下,到了。”

程文佑伸手替姜筠理了理衣裳,车外仆人掀开车帘,程文佑抱着姜筠下车,马车外面李掌设和巧荷带着几个平日里伺候她的小宫人站在外头。

李掌设笑着过来牵着姜筠的手道:“小姐,这就是卫国公府了。”

卫国公府门口列着两排戟架,站着几个仆妇在那里张望着,为首的是卫国公府老夫人何氏最器重的卢妈妈,能把她派来等着自己,也算是对自己的看重了,只是没想到程文佑也来了。

那卢妈妈能得姜老夫人器重自然是有眼力的,她虽未见过程文佑,可也知道眼下送三小姐回府的就是当今太后最宠爱的孙子,睿王殿下了。

她连忙带人过来对着程文佑和姜筠行礼,卫国公府的人显然没有料到程文佑会亲自送姜筠回府,不然就不会只派个妈妈在这里守着了。

卢妈妈看着被李掌设牵着的姜筠,笑着迎过去道:“三小姐可回来了,老夫人和夫人已经念叨您很久了。”

姜筠淡淡的对着卢妈妈笑了一下,既不疏离也不亲近。

按老夫人吩咐,三小姐回来是要先带去见她的,卢妈妈让人将姜筠带回来的东西搬到卫国公府为她准备的院子里去,又看着马车后跟着的宫人,那齐整的站的一排,不用想都知道是从宫里头出来的。

想到前些日子老夫人还特地命自己寻了合适的丫头放到三小姐的院子里,还有大夫人往三小姐院子里放的人,这下只怕都要不中用了。

姜筠牵着李掌设的手跟在程文佑身旁,李妈妈在前头领着路,往姜老夫人的松画堂去。

穿过花园,正要沿着抄手游廊过去,就见卫国公带着卫国公府的二爷三爷连同大公子赶了过来,想来是刚刚大管事派人通知了他,才赶了过来。

“微臣不知殿下到来,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卫国公躬身行礼,后面跟着的人也一齐的矮了半截身子。

程文佑摆摆手道:“卫国公不必多礼,本王今日也是送筠筠回府。”

卫国公直起身,看着站在程文佑身后的姜筠,叫道:“阿筠。”

又想到女儿这么些年并未见过他,轻咳了声道:“阿筠,我是你爹爹。”

姜筠当然知道他是自己爹爹,这卫国公长相儒雅,耳根子软,前世他对姜筠不是没有过关心,只是他向来不爱管后宅之事,加之枕头风听多了,对这自小养在成国公府的女儿就不甚亲近了,也正因如此,才助长了温氏的性子,姜筠对他无甚好感,可没好感归没好感,他还是自己这具身体的父亲。

姜筠松开李掌设的手,上前弯身行礼:“女儿给爹爹请安。”

卫国公慈爱的看着姜筠,对这刚回府的女儿如此知礼还是很满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姜筠:“我怕。”

程文佑:“怕什么。”

姜筠:“听说陈大将军杀老婆,你跟在他身边,万一也学会了怎么办?”

程文佑:“乖,听话的孩子就不会被杀。”

第6章 姐妹

“好好好。”卫国公一叠声的夸了好几个好,对着程文佑奉承道:“阿筠如此懂礼,多亏了殿下教导有方啊。”

“筠筠自幼乖巧懂事,此次若不是本王要去西北军营,也舍不得将她送回卫国公府。”

这句话已经挑明了他的态度,你们卫国公府要好好对待姜筠,卫国公哪有听不懂的。

只是他想着阿筠是他女儿,不用睿王殿下吩咐,他也会对阿筠好的,毕竟当年若不是成国公府来闹,他也舍不得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送出去。

卫国公本想让卢妈妈带着姜筠去见姜老夫人,将程文佑请到中堂去,却被程文佑拒绝了,他是来送筠筠的,可不是来同卫国公府拉关系的。

到了檐下,程文佑立身低头对着姜筠叮嘱:“筠筠,哥哥马上就要离开定熙,你乖乖的,李掌设和巧荷在你身边会照顾你,若遇见什么难题,就让李掌设拿着牌子去宫中给太后请安。”

这话程文佑先头已经同姜筠说了好几遍了,这会当着卫国公的面又说了一遍,卫国公拱手道:“小孩子家的哪里有什么难题能劳烦太后的。”

程文佑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门内有小丫鬟撩了帘子,程文佑道:“哥哥走了。”

李掌设过来搂住姜筠,卫国公又连忙跟着将程文佑送了出去。

正房中姜老夫人一听外头说睿王殿下也来了,愣了一下,要站起来,又听说睿王殿下走了,脸上微微泛着笑容,看向一旁的国公夫人温氏。

睿王殿下亲自送姜筠回来,就代表他重视姜筠,这也合了当初她要把姜筠要回来的心思。

温氏的脸上也堆着笑,道:“老夫人念叨了这些日子,总算是把人给盼回来了。”

坐在她对面的二夫人何氏笑了一声道:“可不是嘛,要说咱们阿筠,那可是府上小姐里的头一份,大哥的嫡长女,这么些年一直养在宫中,连老夫人也是逢年过节的才能在太后宫中见一见,如今总算把人给盼回来了,大嫂你要照顾阿筠,也不用嫌弃整日无事可做了。”

这话可算是戳着温氏的心窝子了,她是续弦的国公夫人,那前头还压着个许芷玉,就算许芷玉已逝,可她留下个姜筠闹心,这些年一直养在宫中,说是甚得太后喜爱,这也便罢了,当年她嫁过来时,这府中的中馈被二夫人一把手的攥到了手里,二夫人何氏是老夫人的亲侄女,这些年无论她怎么暗示,老夫人都只做听不见。

她堂堂一个国公夫人,不能把持中馈,每每提起,还要被二夫人这个弟妹奚落一番,说她是庶女出身。

温氏心中气急,面上还要堆着笑道:“二弟妹这话说哪里去了,我是阿筠嫡母,自然要照顾阿筠的。”

二夫人嗤笑一声:“我不过是提醒大嫂一句,还是悉心照料我们阿筠,这孩子可是在宫里头长大的,照顾的不好,太后那里若是不满意了,到时候可是要牵连咱们整个卫国公府的。”

三夫人万氏手里端着一个杯盏,浅啜一口,淡淡的看着两个嫂嫂打嘴仗,也不掺和,大房和二房为了中馈之事向来不合,大房是名正言顺的国公夫人,吃了续弦的亏了,还没嫁进来,这中馈就让何氏接了手,何氏女重利,这中馈让她接了手,岂有再还出来的。

按理中馈也是该给大夫人的,可惜二房何氏是老夫人娘家侄女,老夫人偏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左右轮不到她三房,她只消看戏就好。

姜老夫人道:“好了,都少说两句。”

二夫人何氏刺了国公夫人几句,心里舒坦,笑眯眯的喝茶。

国公夫人温氏转头看向门外。

姜筠站在那里看着程文佑的背影消失不见,定了定神,才跟着卢妈妈往里面走。

她一到里头就感觉所有人的视线都看着她,正中檀木雕福禄寿挂屏前的木雕花罗汉榻上坐着一个老夫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容高贵。

姜筠松开李掌设的手缓缓上前给姜老夫人行礼:“孙女给祖母请安。”

老夫人笑着向她招手:“好孩子,快过来给祖母瞧瞧。”

姜筠走上前去,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下,眼里不自觉的露出满意之色:“筠丫头可还记得去年祖母在太后宫中看你?”

姜筠点点头:“孙女记得的,祖母还送了孙女一个手镯,孙女一直带着呢。”

她抬起胳膊扬了扬手,露出了腕上的景泰蓝镶红珊瑚手镯。

二夫人夸道:“阿筠真是个孝顺的。”

姜筠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二夫人何氏一身木兰青双绣缎裳,头上插着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耳朵上挂着一对白玉耳坠,二夫人容貌普通,穿着打扮上只做端庄得体,能嫁给卫国公府二爷,也多靠老夫人的这层关系。

入府后为二爷生了两子一女,她所出的两位公子一位在卫国公府行一,一位行三,大小姐姜篱也是她所出,当年姜筠的母亲入府多年不孕,倒是让卫国公府的长子长女全都出在了二房。

姜老夫人先是指着温氏介绍:“这是你母亲,刚刚说话的是你二婶,你母亲旁边坐着的是你三婶。”

姜筠听了走过去一一见礼,温氏目光复杂,何氏又是夸奖了她一番,只姜筠知道她夸自己不过是为了气温氏罢了,这两人向来不合,这辈子刚一见面,就能感觉出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万氏对她倒是真心的一副长辈看晚辈的样子,目光和善。

同上一辈初回卫国公府时不同,那时姜筠是被成国公府送回来的,温氏高傲的摆着嫡母的架子等姜筠过去行礼,何氏也没有如这辈子这样对她大加赞赏,虽然没有改变五岁回卫国公府的境况,可一切却是不同了的。

如今她是养在宫中深得太后喜爱的小姐,仅凭这一点卫国公府的人就不敢对她怠慢,更何况今日程文佑亲自送她回来,又在她身边安排了李掌设,怎么可能如上辈子一般,回府后院子里全是老夫人和温氏的人,开始时温氏的人对老夫人的人还有所顾忌,到后头院中的人见姜筠不受老夫人喜爱,越发的放肆,连使唤都使唤不动了,推三阻四的。

那会还是二小姐姜筝时常过来,那些丫鬟仆妇在姜筝在的时候不敢放肆,姜筠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了那么一点。

外头传来通报,说是小姐公子们过来了。

帘子被挑开,大小姐姜篱带着弟弟妹妹们进来。

老夫人慈爱道:“这些个猴儿,说是要看筠丫头,一齐的休假不去了。”

为首的大小姐姜篱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梳了个双丫髻,两髻环着淡粉色小簪花,眼角微微上扬的双凤眼,远山眉,容貌随了卫国公府二爷。

她最受老夫人宠爱,进门对着几位长辈行了礼,笑盈盈的对着姜筠道:“这就是三妹妹吧。”

大小姐姜篱是个笑面虎,前世偶尔会为姜筠说几句话,姜筠那时还是挺感激她的,只是如今的姜筠却是瞧得清楚,这大小姐姜篱就是表面对她笑对她好,暗地里没少怂恿姜简欺负她,姜简任性刁蛮,心思不正却不聪明,常常被姜篱利用的团团转。

前世姜篱不满卫国公府二爷的宠妾陶姨娘,陶姨娘有孕时,姜篱命人挑拨姜简前去寻陶姨娘麻烦,陶姨娘是姜简二叔的小妾,能有什么恩怨?偏姜简没脑子,失手将陶姨娘推进水中,十一月的冷水,便是普通人下去也要掉半条命,更何况陶姨娘挺着六个月大的肚子。

陶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流下来时头发指甲都长全了,是个男孩,陶姨娘自己也没挨过去。

陶姨娘的命不值钱,那肚子里的可是姜老夫人实打实的孙子,姜简便是卫国公府嫡女也免不了吃了一顿家法,被禁足了三个月。

彼时达到目的的姜篱也不过是心情愉悦坐在凉亭中描绘院中的景物,嘴里淡淡道:“姜简,不过是一条好狗罢了。”

那时姜筠正被心情不畅的温氏故意刁难,扯断手串让她在花园里将珠子找齐,恰好听见了这句话,回去后就决定离这个大姐远一点,那可是两条人命啊,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没了。

姜筠和姜篱之间互相拱手问好,姜篱拉着姜筠的手道:“来,我为你介绍。”

姜篱挨个的将屋里的平辈介绍了一遍,姜筠一抬眼,就见姜筝歪着头,笑嘻嘻的瞧着她,姜筝是三房唯一的小姐,万氏是尚书左仆射夫人的亲妹妹,三爷惧内,三房只有万氏这么一个夫人,三房仅有一位小姐和一位公子。

第7章 姜筝

万氏对姜筝很是宠爱,她今日穿一身嫩黄衫裙,生的一双桃花眼,柳叶眉,见姜筠看向她,笑盈盈道:“三妹妹好。”

姜筠回了一礼,就见姜筝拽着她身后的一个小少年道:“你个小木头,不是说要来看三妹妹的吗?怎么这会不说话了。”

姜筠一看她拽着的是三公子姜络,三公子是何氏所出,同姜筝这个堂姐的感情甚好,姜筠对他小时候的印象不深,只记得长大后的姜络个性清冷,平日里沉默寡言,如今看来,便是小时候就是这样了。

此刻他让姜筝拽到了前头,恰好站在姜筠面前,眉头微微皱起,道了声三妹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