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从儿子找了一个刚刚考上大专的女大学生对象,这一家子都不免发起愁来。

高兴当然很高兴,儿子有能耐,能找这么好的一门亲,根本不用家里费事,简直不能再好,而且两个人谈对象的时候,女方还没有考上,后来考上了本地的师专,也没有嫌贫爱富,还是愿意和自家儿子结婚,这品行实在是没什么好挑的。

如今读大专的女学生,想要找个特别好的对象那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的儿子虽然也不差,相貌堂堂,为人也踏实,跟父亲一样在皮鞋厂上班,可和人家一比,那可没有多少优势。

女方家里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但是特别疼爱女儿,人家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女儿准备结婚,人家特意凑钱给买了个缝纫机,因为那姑娘心灵手巧,特别会做衣服,有个缝纫机能当大用。

对方既然陪嫁,自然想让男方也准备些东西,手表和收音机人家都没提起,只说要辆自行车,有辆车小两口见面就方便,否则一个读书,一个上班,连见个面都不容易。

这要求提得挺合理的。

如果换成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这笔钱怎么凑也不可能凑得出,但这两年厂子效益好,钱还是存下了一点,买辆自行车肯定要借一点,可紧吧紧吧不是不行。

女方那边不是不清楚情况。

可去年的时候,李兴的二弟要起房子,管他们家借了一百,现在儿子娶媳妇也要花钱,就只能东拼西凑的,李兴的二弟到是还了几十,但他也拖家带口的不容易,让他立马全还上那也不现实。

一辆自行车,差不多的要小二百,但自行车票也花了不少钱才弄到,而且结婚也不是一辆自行车就能了事。

发愁了半天,眼看着女方家里都开始变得很不高兴,当妈的顾棉害怕儿媳妇就这么没了,脑子一热,便给自己的女儿去了一封信。

第三百八十六章 家务事

“你怎么能找若华借钱!”

李兴脸上通红,烦躁的要命,“你赶紧再给她去一封信,就说家里钱凑够了,用不着她的。”

顾棉嘴唇动了动,有些羞愧,却没有开口。

李兴翻出根烟,放在鼻子上闻了闻也没有抽,半晌叹了口气:“当初咱们留下德子,把若华送去插队,就很对不住她,前些年妈病了,家里紧张,一点都没帮上人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不说想想法子让孩子回来,你到还有脸伸手管人家要钱,做人就没有这么做的!”

他和妻子带过来的女儿是没什么感情,为了儿子要牺牲若华的利益,他肯定会做,但他也不是坏人,做了这等事,不是不愧疚的。

顾棉这个当妈的,更不可能不愧疚,叹了口气,点头:“行,我明天再写封信。”

隔日,顾棉从厂子里回来,做好饭给家里的男人和孩子吃了,就准备去邮局,还没出门,未来亲家严家夫妇两个,还有他们儿子李宏的对象就登门拜访。

如今的规矩,其实谈对象双方父母都见了面,大体上不出大事,就算是成了,可这回严母的脸色却有些不对,坐下寒暄几句便道:“我们家莉莉和李宏谈对象,我看李宏老实厚道,是个良配,但我们莉莉是独生女,她的婚事我一早就决定不能太寒酸,家里不富裕,可我也不能委屈了女儿,就准备给她置办一台缝纫机,既然我们置办了,那男方至少也得买个大件才是,我看自行车最好,实用,不知道亲家公,亲家母觉得如何?”

李家夫妻面面相觑,顾棉一咬牙,笑着答应道:“应该的,应该的,亲家母放心,我肯定委屈不了两个孩子,回头就给他们买一辆自行车。”

看她答应,严母略蹙了蹙眉,才点了头。

李宏咬了咬牙,也松了口气,偷偷去看严莉莉,两个人一对视,都有些发愁,严莉莉使了个眼色,约好老地方见面就老老实实地闷声坐着,一言不发。

送走了严家几个,顾棉想了想,轻声道:“要不然等等看,也许若华…”

李兴脸色难看,一拍桌子道:“别说了,我再想想法子去借钱,总之,你别乱动心思,反正我没脸用那孩子的钱!”

李宏也连忙道:“妈,你别着急,咱们再攒几个月也就够了,我和莉莉商量商量,结婚之后晚一点再买,要不然把婚期延长都行。”

其实家里父母双职工,他也在厂子里工作,工资加起来不低,只是前几年家里接连有人病倒,欠下不少钱,这才显得捉襟见肘,再过两年一定能缓过来。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邻居家的王大姐扯开嗓子喊:“李兴,顾棉,你家来客人了。”

声音里着实透着兴奋。

李兴应了声,就赶紧出去,顾棉也跟着探头,一出门便看到外面不远处停着辆军用卡车,上面还坐着几个年轻军人,其中一个站在车下正和王大姐说话,转头看到他出来,便转身几步上前,敬礼问道:“你好,请问你是李兴同志吗?”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李兴更是愕然:“是,我是李兴,解放军同志找我,有什么事?”

孔尚松了口气,把随身携带的大箱子拿过来,笑道:“是方若华同志托我给你送了辆自行车过来。”

李兴、顾棉:“…”

包装得非常好的纸箱子被打开,去除泡沫,里面就露出一辆一看就很高端的自行车。

和现在商场里卖的那些自行车不同,它的做工更精致,同时具备结实耐用和美观两个特点,李兴一时间几乎看花了眼。

孔尚简脑子里回想了下方若华让他说的话,一本正经地介绍道:“这是京城机械厂的最新试验产品,一号飞翔牌自行车。”

说着,指了指车把下面的银色翅膀的装饰,“你们看,这里的一就是它的标号,第一批自行车一共一百辆,这是第一辆。”

如今自行车在大城市中已经不算特别罕见,但这样精致漂亮特别的自行车,显然还是十分吸引人眼球,李宏此时便恨不得扑过去骑上走一圈,最好还能去接自家对象一起晃悠一圈。

一群看热闹的邻居啧啧称奇。

“方若华,是顾棉带过来的那个闺女吧!”

“看来如今真是有出息了,当初看着挺文静的小姑娘,真看不出来。”

“那孩子还和我们霞霞是同学!”

李兴和顾棉一时间手足无措,对着孔尚一个劲道谢,“真是麻烦解放军同志了。”

孔尚特意在左邻右舍处打探了下情况,又和李兴交谈了几句,三言两语就把两个人的现状,还有性格套了个干净,别看他是方肖的保镖,可也是个人精,对付个老实巴交的工人还不手到擒来?

该做的做完,他也就没有多呆,把方若华写的信递给顾棉,便告辞而去。

顾棉赶紧从家里拖出个大箱子,拜托孔尚带给若华,这些东西都是她一点一点积攒的,有布料,有鞋帽,还有她亲手做的酱,一直打算给女儿邮寄过去,但是一直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今天脑子一热,再也顾不得什么。

孔尚也没拒绝,好声好气地应下,接了东西直接上车走人,他一走,李兴两口子勉强应付了邻居们的各种羡慕之情,回到家相对而坐,半晌,顾棉才慢慢地打开信封读信。

方若华的信只有一页纸,言简意赅交代了自己这几年的情况,在公社当老师,轻松得很,后来考上了清大,如今在京城上学,一切都好。

一边看信,顾棉就压抑不住心酸,眼眶发红,低声道:“好,这就好。”

李宏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地骑着车子去接了严莉莉,如今有个新鲜事立时就能传得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严家当然也知道李宏有个同母的姐姐考上了清大,知道他结婚,还给他送了一辆特别漂亮的自行车过来。

严母想了想,叹了口气,终于把一点不甘不愿给吞了回去,不再多说什么。

第三百八十七章 四年

当初严莉莉和李宏谈对象时,两个人门当户对,都是工人家庭出身,但是严莉莉学习好,能学得进去,一恢复高考就考了个好学校。

李宏却不是读书的料,也参加了高考,却名落孙山,即便在工厂里的活还留着,照样是个光荣的工人,但总觉得有点配不上他们家女儿了。

严家是厚道人家,女儿就是中意李宏,两个人感情好,严母也说不出不让女儿嫁的话,夜里却总是翻来覆去瞎琢磨,前阵子看李家连买辆自行车都推三阻四的,她便越发不痛快,一直到现在,总算是顺了气。

“李宏这个姐姐看起来还挺照顾弟弟,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托人送自行车来,她有能耐,考上京城里大学的,将来都差不了,只要她随便帮衬一把,李宏也不会差,你既然喜欢,那就赶紧把婚期给定了,都老大不小的。”

严莉莉其实比李宏还大三岁,今年二十五,要不是考上了大学,都要让人说是老姑娘了。

方若华收到原主母亲的电报,知道原主的那个弟弟要结婚的时候,正和几个教授一起准备论文,等她把送给原主弟弟的贺礼寄回去时,她关于自动化技术还有计算机技术的论文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不小范围的关注,在国内,尤其是清大,她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如今不说自己拥有项目组,至少她再次充当重要助手,直接参与某些教授,甚至院士的重要实验项目时,学生们无论新生老生都视若寻常,不当新鲜事看待了。

……

四年后

方若华坐在会议室最后面的沙发上,就如一个勤勤恳恳的助理人员一样低着头,腼腆害羞,默默把各种资料传递给前面负责谈判的领导。

三个小时过去。

领导抓住德方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里,一个又一个的漏洞,步步紧逼,成功以极为优惠的价格拿下一整套冶金设备。

德方的工作人员擦了擦汗,苦笑着竖起大拇指,摇头道:“厉害,厉害!”

他们中文不算好,但是只这四个字,还是让忙碌奔波了半月有余的冶金厂诸位领导都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丝得意来。

德方一众工作人员被招待去用餐,总工程师钱学进一把抓住方若华的手来回摇摆:“方顾问,您不愧是中央派下来的人才,真是太感谢您了!”

上个月省厅驳回了厂子这边关于引进设备方面的预算报告,给出的预算根本就完全不够,还派下来一个小年轻,甚至是个女的做什么顾问,中南冶金厂这边简直快要暴躁地直接把人打一顿轰走!

没想到这女人是相当不简单,花了不到一天就收服了总工程师,花了三天时间否决了数个提案,又花了十天时间从各个公司中选出来了一个条件不是最好,态度不是最好,价格全却最高的公司决定引进设备。

当时众位领导已经快疯了,就那报价,打死他们,他们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上面不可能给批下那么多资金,结果也不知道这位女士动了什么手段,居然成功把报价杀掉了十分之三不说,谈判过程中她远程遥控,竟然还逼得对方折戟沉沙,做出种种让步,给出的条件简直不是一般的好。

几位领导看方若华的目光简直像在看神仙,拐弯抹角地说了一大堆的话,企图探听出对方的底细,看有没有本事把人留下。

这种人才,要是能笼络到自家的锅里,花多大的代价也值得!

即便后来上面明确说明人家方同志还没有毕业,将要继续深造,而且还是中科院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也不能死心,简直把挖墙脚的技术运用到了极致。

要知道,如今想找一个懂技术,又熟悉西方商业规则,还精通数国语言的精英人才有多难。

总工程师就差没有抱着方若华的大腿,死皮赖脸,耍赖也不让她走的地步。

方若华哭笑不得,好声好气地应付完,赶紧脱身回学校。

清大的毕业生即将毕业,一众同学们差不多都有了好去处,像他们这些名校毕业的毕业生,就业不愁出路,起点比别人高得多,此时自然是意气风发的很。

方若华宿舍里这几个还没有确定去向,只知道三个人都想留在京城,最差也打算去省厅,具体去哪里目前尤未可知,方若华回来一次不容易,沈淑提议四个人一起聚一聚,就在学校附近新开的一个小饭馆里,其他人也没反对。

回到学校,方若华进入小饭馆的时候,其他三个人已经到了。

现在条件虽然还是差了点,但是各地已经有了各种私人开的饭店之类,尤其是京城,只要有钱,即便是冬天想吃点蔬菜也不是什么大难题了。

四年过去,当年青涩的学生也多了几分成熟,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连腼腆的朱云也忍不住喝了两杯酒,话多了不少。

谈理想,谈未来,谈对生活的憧憬。

谈着谈着,沈淑看了看方若华,笑道:“方同学你这是打算一直留在学校里读书,一口气继续读下去了?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

今年方若华同学跳过研究生考试,已经成了物理大拿杨旭教授最得意的弟子,正经的清大博士。

显然身为同班同学的几个,其实心中也不是没有一点酸涩。

方若华还没说话,朱云瞥了她一眼,也笑道:“你和你对象好好谈就行了,可别把我们方同学往沟里带,人家身兼重任呢,哪有时间谈什么对象,有那工夫多做几个实验岂不是更有意义!”

冯青也插了两句嘴,把话题带开,方若华隐约觉得这里面有点儿事,不过她也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去追问,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

说实话,这四年大学生涯和她一开始预想的有些不同,过得实在太充实,充实到一年到头在宿舍里也没待几天,也就头一年半和几个舍友相处的时间较长,如今几年过去,说是舍友,其实生疏得很,快毕业要聚会,聚一聚无妨,到是没有深入谈话的必要。

一顿饭吃完,方若华提前付账,起身准备把几个舍友送回学校去,临到学校门口,沈淑忽然叹了口气,冲她轻声道:“对不起。”

方若华:“…”

第三百八十八章 那些我不知道的

撂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沈淑扭头就跑,眨眼工夫就远去没了人影,方若华满头雾水。

朱云和冯青对视一眼,冯青咳嗽了声,干脆拉着方若华到一边站住:“你还记不记得,咱们第二学年的时候,学校里传说你是资本主义千金大小姐,自己来上学,还带着两个丫鬟一个小厮,说你平时不自己洗衣服,每隔几天就有人来帮你收拾,打扫卫生也有别人做,出入还车接车送,说你思想不进步,经常旷课,不能给你评奖学金,更不能让你当入党积极分子。”

方若华一愣,连忙摇摇头,简直惊悚:“还有这事?”

她都忙得好几年没正经开过直播,偶尔开也是让人帮忙搜集资料,弄得水友们怨声载道,哪里有心思关心学校的八卦?

可是她自以为在学校里这几年顺风顺水,老师,教授器重,学弟学妹爱戴,同学们不说对她的事迹高山仰止,但至少也要有那么几分尊敬。

冯青噗嗤一声乐了:“就是你这态度,简直气死个人,这些流言一开始是沈淑传出去的,不过她到也不见得就是故意要闹大,只是心里不痛快,随便说说,抱怨几句,没想到越传越离谱,后来她也后怕不已,好几天躲着你走,又拉不下脸来给你道歉,纠结的不行,偏偏你根本就没把这些当回事,也是让人气得慌。”

方若华这下才真有些意外,她一直以为自己宿舍里十分和谐,不敢说一点矛盾也没有,但是她绝对和任何人都没闹过矛盾。

冯青咳嗽了声:“其实不关你的事,当年咱们班的班长蔡奋斗不是喜欢你吗?沈淑喜欢蔡奋斗,看见他对你献殷勤所以心里不痛快,嘴上就没有把门的,胡说八道了几句。”

方若华惊讶:“蔡奋斗?”

她到有印象,学习成绩不错,参加各项活动都很积极,毕竟是班长,可是自己和他可没有任何交集!

冯青仔仔细细地看了她好几眼,确定她是真没有察觉,登时无语:“…”

朱云也有点意外,诧异道:“你不知道班长喜欢你?怎么可能,全班都知道啊,不对,连外班的都有很多人知道!”

冯青也道:“他有一段时间天天帮你打热水,还请你去看电影,你做值日他都要帮忙,时不时要和你讨论功课,那么殷勤了,你还看不出来?”

方若华:“…”

眼见一群连男人手都没拉过的单纯小姑娘,把她当恋爱白痴,方若华表示自己有点冤枉。

打热水什么的,自己也经常帮同宿舍的,不同宿舍的同学打热水好吗?那不是同学情谊吗?

还有电影,明明是请了好几个人一起去,难道不是英语课的那位老师拿到的电影票,让学生们去学习一下?至于讨论功课,天知道找她问问题,讨论功课,借笔记的学生有多少?

冯青笑得不行:“算了,算了,总之你就知道,当初班长喜欢你,沈淑喜欢班长,所以才传了些你的坏话,不过都是过去的事,后来你越来越厉害,可没人敢打你主意,现在班长有对象,沈淑也另外有对象…”

“噗嗤!”

提起沈淑现在的对象,冯青又笑,“她现在的对象是老来打探你情况的那个潘潇,当年也暗恋过你,哈哈哈哈,也难怪沈淑几年过去又介意起来了!”

方若华登时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自己可是一向不怎么有男人缘,从小到大喜欢的人没几个,喜欢自己的那更是少之又少,怎么到这个时代到成了香饽饽。

冯青和朱云对视一眼,摊摊手故意吐出口气,拉着方若华慢慢向学校里走去,小声道:“真不知道你是真迟钝,还是故意捣乱,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在咱们清大是何等的声名赫赫?”

不愧是清大,的确能培养人,这两个或者稳重或者害羞的,四年下来也活泼开朗了不少。

方若华眨眨眼,丝毫不谦虚:“我是有点名气。”

这个绝对不用谦虚,前两年不好说,这两年方肖身边的新助手过来找她,随便在学校里抓个人,上到老师,下到工作人员,都能问出她的详细情况,哪个班,哪个宿舍,现在可能在哪儿,清清楚楚。

如果换做网络发达的时代,她绝对有成为网络红人的潜质。

尤其是今年跳过研究生,直接考了杨旭教授的博士生,更是在校园内引来一片热议。

“若华。”

三个人正低声说话,申长胜步履匆匆地过来,略微有些喘息。

朱云和冯青本来都很大方开朗,一看见他立时红了脸,冲方若华摇摇手,转头就跑。

方若华:“…”

好吧,申长胜身材好,气质好,长相好,文质彬彬,难怪文青才女们喜欢。

“方专家让我给你捎来的资料,你看看。”申长胜把资料递过去,一时却不肯走,“听说下个月你要跟一汽的李工回h省,要回大王庄村吗?正好我也有点事要去那边一趟,一起走吧。”

说着,他就口水横流。

“你到是消息灵通。”

方若华扫一眼就知道这小子想什么,这两年村子里发展很快,新建的厂子就有三个,一个是本来就有的罐头厂扩展而成的食品厂,另一个是农业公司,建造生产基地,还有一个是录音机厂,同样是方若华提供的技术资料,这一回方若华跟着工作组一块儿回去,就是从自家亲爹那里拉了投资和技术顾问,打算和赵建国商量,扩建录音机厂生产随身听,还打算建一个实验室。

那个食品厂就是勾的申长胜一年到头总想回大王庄的,最主要的原因。

厂子里有方若华从京城找到的一个祖上是御厨的老厨师,专门负责研制新菜,所有的新菜里面,有的可以变成食品厂的锤头产品,对手艺要求太高,无法批量生产的则直接进入村食堂。

方若华觉得,以老厨师如今劳模一样的热情,将来总有一天,大王庄的食堂会变成需要预约一年时间的著名美食餐厅。

“去吗?”

申长胜死死盯着方若华。

方若华不去,他可进不去人家老厨师的私人小厨房,而且他更想吃的是方大小姐和他老人家双剑合璧做出来的绝鼎美食。

一下子笑起来,方若华忍俊不禁:“那就去。”

“嗯,我带胖子一起。”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人物

吉州县城

天寒地冻,刚刚下了一场大雪,雪如飘絮,天地苍茫间一片寂寞的白,家家户户上班的人都尽可能地穿上厚实的棉衣,有那么个把踩着自行车来往的行人,总免不了招来诸般羡慕的目光。

好在如今也不比前些年,家里置办不起轻便的羽绒服,能买棉衣御寒的人家到是多起来,再不济,称些棉花早早做一身总是行的。

乔二虎裹了裹身上的警用大衣,还是冻得手脚僵硬,忍不住缩着脑袋向后面蹭了蹭,徐茂林看着不像样,一脚踹过去。

登时被踹得一个踉跄,乔二虎苦着脸:“又冷又累,等了快半个小时了。”

“等着!”

徐茂林却是精神抖擞,腰梁笔挺,又用力把自己身边的车擦得干干净净。

可不光是他们这些公安在等待!

今天一大早县城上下都活动起来,县高官,县长,齐齐聚集在车站门口,军区招待所昨天就做过彻彻底底的清洁,就连县城的卫生都打扫得比以前还要干净得多。

京城那边今天要有大人物过来。

上面打算迁一个汽车厂到本县,当然,候选目标不光是他们县城,还有好几个小县。和别的县城比,自家的优势不算明显,最多就是交通还算发达,位于几个大城市中间,算得上是交通要道。

县里的领导为此开会开了小半个月,下定决心务必争取让国家大型汽车厂落户本地。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徐茂林关心的是,前阵子他给县委的人开车,无意中听对方说漏了嘴,这回同样来来县城的还有京城申家的人和秦家的人。

申家且不说,秦家老爷子是中央委员,地位颇高,底下的孩子们也是个个有出息,这回来的是秦家的小孙子秦明,虽然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但是上能通天。

徐茂林本来不关心这些,但最近也时常看书看报,对这些事还是有点了解。

他这几年眼看着和自己一起退伍入公安局的那位,从队长的位置走到局长的位置,又去了省厅,平步青云,心里终于也长了草似的难受,奈何县城这种小地方,本来大案要案也不多,他那位老战友到是抓住机会破获了两起要案,累积功勋,上面愿意给他加担子,但是这里面没他徐茂林什么事。

熬了这些年,他熬走了老战友,结果上面指派了新的队长,年轻有为,还有学历,经验虽然不丰富却聪明踏实认真,做得也很不错。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难道他要和那些不求上进的同事一样,混吃等退休不成?

他刚三十多岁,还很年轻,他的人生刚刚开始,总不能就这么一事无成。

正好他开车技术好,这一次抓住机会过来给京城来的那位开车,只要搭上关系,也不必说什么提携的话,只要上面知道他这个人,知道他的本事能力,难道还怕没人赏识?他徐茂林自信整个公安局内,能力可与他比肩的也没有几人!

正沉思间,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进了站,不多时,无数乘客拎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蜂拥而出,片刻工夫整个车站就被黑乎乎的人头堵得满满当当。

半晌,一行穿着中山装的男女徐徐而出,前面县委的领导登时凑上去寒暄。

徐茂林略略整理了下衣服,面无表情,却是直起身体,一副沉稳有度的模样,至少和他身后那些做警卫工作的同事比,他形容气度都要过人一等。

“李工,欢迎欢迎,赶紧先安顿下来,等一下我们一起去食堂吃点东西。”

李华笑应,转身介绍和他一起来的几位同事,比较重要的是人民日报的崔记者,计委的谢主任几个,最后又介绍方若华:“这位是我们聘请的专家,方若华同志,她现在是清大的博士生,那几位年轻同志都是她的助手。”

申长胜拽着小表弟秦胖子一起往后面缩了缩,都是一副助手模样,显然不打算应酬,李华就没特地点名他们两个的身份。

反正这俩就是蹭蹭吃住,没别的事可做。

县里的几位领导满头雾水,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各路豪杰会汇集在他们这小小县城。

当然,奇怪归奇怪,耽误不了大家好好招待。

一行人慢慢上了车。

徐茂林盯着方若华那张似乎没有变化,又似乎完全不同的脸,身体僵硬了一下,也幸好他已然不再是当年总是自以为是的徐茂林,马上反应过来,并没有露出任何马脚,但心中的滋味却是五味杂陈。

方若华一身军绿色的皮风衣,里面是雪白的羊毛衫,护腿的长筒皮靴,仪态优雅,数个英姿勃发的青年男女如众星捧月般跟随在她的身后,县里领导客客气气对待的这些京城来的人,和她交谈时也是自然而然地垂下头,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尊重来。

这就是他的前妻。

徐茂林到也不是后悔和方若华离婚,只是但凡是人,面对这般局面都会有些不是滋味,如果此时方若华生活落魄,哪怕只是不那么好,也许他都能轻轻松松地当眼前的女人是熟悉的陌生人,什么也不去多想,最多有一点怜悯愧疚,但凡有机会,都愿意做个不为人知的好人雷锋,暗地里伸手帮上一把。

当然,为了不让她难堪,他是绝不会主动露出什么来。

奈何现在他的前妻离开他之后,就腾翔于九天之上,变成了不可触也不可及的存在,他又怎么可能不觉得别扭?还有一点难以接受!

此时,徐茂林早就忘了一开始的心思,只想着不要露出什么破绽,只想着一会儿要表现得云淡风轻才好。

如果要交谈,该说什么?

说说家乡,说说乡亲们,对于别的,最好不要提,态度要平平淡淡。

徐茂林在心中想了无数个打招呼的方式,车开到招待所,他下车开车门,方若华领着一行人低声交谈,头也不曾抬,轻盈远去。

她身边一个年轻的,眉眼很眼熟的男子到是扫了一眼过来,轻描淡写地道谢。

第三百九十章 显摆

徐茂林盯着这一行人的背影,看着他们进入招待所,别人不知道,他却觉得脸上有一点热。

这一路上想了一肚子的话,想着怎么在方若华面前表现得淡定且从容,却从没想过,原来人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也是,她怎么会注意一个下面县里的司机?

“茂林哥。”

徐茂林深吸了口气,就想跟其他司机,警卫人员一起到附近的茶馆喝杯茶暖暖身体。领导们都跟着进了招待所,还不知道要待到什么时候,在冰天雪地里冻着非冻出一身病不可。

他还没走,便听月英叫他,回过头一看,月英穿着厚实的棉袄,深一脚浅一脚地跑过来,气喘吁吁,走到他面前一脸无奈加气愤地道:“茂林哥,我又被姓王的批评了,他还要扣我工资,真是,厂子里的工资每个月都拖延,还要扣,扣什么扣,再扣下去,我外婆连想吃点肉都不敢去割一块儿了。”

徐茂林无奈地按了按眉心,安抚道:“你就用些心,不要三天两头地翘班,也别老把厂子里的碎布头拿出去用,他找不到借口,自然就批评不到你!”

“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再说了,那些碎布头谁不拿?不拿白不拿!我在外面做头花的小生意,到比挣个死工资来钱更快呢。”

王月英蹙眉,有些不满意。

徐茂林怔了怔,又劝:“你若是喜欢,那就干脆不要在厂子里做了,自己出来做生意也不错,缺少本钱的话我还有些积蓄。”

虽然他觉得还是安安稳稳地在纺织厂工作比较好,为了给月英安排这么个工作,他也是托关系,走人情没少费力气,但是如果月英一定不喜欢,让她自己做生意到也无妨。

如今不像以前,个体户虽然还是让人觉得不稳定,到是渐渐多起来,月英想做的话,也是一条出路。

王月英蹙眉,又有些游移不定,使劲按了按头,一跺脚:“再说,再说。”

看徐茂林一脸疲惫,她也有些心疼,轻声道,“茂林哥,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不是说这一次接待的领导的里面有重要人物,好好工作,让他们都看看我家茂林哥的本事!”

这几年王月英的性子也不和以前似的,总那么倔,说话谈吐,待人接物都有些长进,至少知道心疼人。

只是此时此刻她的这番话,听在徐茂林的耳朵里,却只让他觉得无奈,遇见方若华的事,到底不想和月英说,徐茂林搓了搓脸,笑着拍了拍月英的头,让她去忙,自己一转身钻到茶楼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