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之后,夜姑打开一张字条看了看,登时有些哭笑不得,很是无语:“王家的人想知道二公子都读什么人的书,写了什么诗做什么?”

船岛上的暗潮汹涌,方若华和夜姑心里都有数,只是没人太当回事。

第六百九十九章 威慑 (两章合一)

“也许想更了解二公子的脾性,好投其所好,能更容易影响到他?”

夜姑嗤之以鼻,“他们也只敢使点这些个鬼蜮伎俩了。”

到如今,整个船岛差不多是方若华的一言堂。她掌控了难以抗衡的武力,在船岛上说一不二,无人可制约。

当然,这不是说她已经把其他家族都踢了出去,相反,她就是不懂,那帮水友也会告诉她想争夺天下,就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这方面,方若华做得还算不错,她很擅长用利益捆绑别人。

南安各大世家这两年获得的利益,比他们以前十年二十年加起来还要多上数倍。

好多家族的后辈子孙,都让方若华笼络到自己手下,已经养熟了,这些家族为了自家的孩子,大部分也就认了方若华的地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愿意成为方若华的附庸,只坐分利益。

就说王家,他们家的人大约还是有点不甘心,想自家掌控造船技术,炼铁锻钢技术,掌控整个船岛。

哪怕不行,他们也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和权力。

他们觉得自己玩不过强硬可怕的海王方若华,就指望怂恿二公子夺权,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二公子上位,他们想把对方握在手心里,岂不是容易得很?

如今家大业大,方若华一点也不觉得依附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小心思,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海龙军,海龙卫是她亲自挑选,认真训练,训出来的精兵强将,而且思想工作时时刻刻都在做,她只要牢牢掌控武力,那么她就是规则的制定者,所有人的动作,都会在她的规则下进行。

“只要军中不乱,就出不了大事,让他们闹一闹,也让我看看船岛上有多少人有小心思,不过,夜姑你盯着点,别真让他们把二娃给坑进去。”

方若华挑挑眉,笑道。

夜姑莞尔:“让徐老先生多给安排些功课,这人一忙,脑子就容易清净。”

这话到挺像真理。

就说方若华,她忙起来昏天黑地,连睡觉做梦都要掐着时间做,一个梦做不完便要起床的,脑子里绝对不会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想法。

方若华是真不担心方二娃会给他惹麻烦,更不担心王家的小心思。

“那些大家族的人,其实最吝惜生命,也最不喜欢冒险。”

家族大了,顾忌就多。

“只要我一直抱有压倒性的武力,他们想得再多,也只能想一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

很快,五月节便到了。

南安城四条主街道上都张灯结彩。

河面上的楼船与龙舟,个个挂红披绿,铺满鲜花,青楼花魁们的花船沿着长河入海,喧喧闹闹。

方若华这一日也略微装扮了一番,乘马车去码头,登上她亲自监督打造的军舰。

她这艘军舰是门面,做生意的时候把人往舰船上一拉,生意十有八九能成。

五月节在南安城百姓心中还是颇有分量。

大周朝越来越乱,豪强纷纷异动,各地乱军渐多,说不定什么时候,船岛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这一场大争中去。

在这之前,船岛必须上下一心,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内里不能乱。

想要达成这般局面,恐怕要时时刻刻让大家记住大棒的威力。

方若华想了想,干脆就找机会炫耀一下武力,这回五月节,便特意亲自率领手底下那些精力旺盛的军人们,举办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十分郑重其事。

离节日还有好些日子,码头上就被各色花球堆满,又布置了无数高台座椅,到了正日子,果不其然,整个船岛码头瞬间就挤满了人。

南安城的百姓蜂拥而至,可谓万人空巷。

人这么多,在治安方面就必须万分注意。

一大早,无数海龙卫的兵士就或者军装笔挺,或者便衣潜行,聚集在码头周围,一旦出现一丝异动,他们立即便会把异常消灭在萌芽状态。

“那些就是海王的舰船?”

正中央的高台上,贵宾席的位置坐了七八个容貌与中原人大不相同的男人。

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个,年纪约二十余岁,一身贵气,五官深邃而昳丽,固然是异族的长相,但那却是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好的容貌。

此时这个美男子目光落在港口停泊的十艘巨大战舰之上,心神动荡间不禁起身,简直目眩神迷。

“好漂亮啊!”

“不只是漂亮。”

年轻男子身边的长者神色复杂,叹了口气,“咱们扶旻国最好的船,也没有人家最差的快。”

他声音里不禁透出一点遗憾。

扶旻国乃是岛国,天然对强大的战舰充满了欲望。

这时,号角声响起,分外嘹亮。

码头上的说笑声渐渐小了,看台之上,贵客们更是屏息凝神。

十几艘军舰缓缓驶出港口,行动灵活而迅捷,默契十足,巨大的船简直如海面上最灵活的海鸥,时而并肩一字,时而排做一排。

“真是灵巧,这要训练多久,才能有这样的默契?”

正沉吟间,只见军舰瞬间加速,浪花翻滚,划出一道白线。

百姓们其实不大懂这些军舰的意义,却还是不自觉心跳如雷,气血上涌。

这时海面之上忽然有巨大的木质战船迎风而来。

这些战船都是三层高,外形美观,线条流畅,速度也非常快。

年轻男子看得很仔细,小声和身边的人交谈:“这些战船我们的工匠也能打造吧?”

长者点点头:“虽然可能价格高昂,耗时也长,但应该可以。”

年轻男子笑了笑:“总算让我不那么自卑…”

话音未落,就见数艘战舰从迷雾中冲出,飞速地撞向木质战船。

“啊!”

左右百姓齐齐惊呼。

年轻的异国男子也心下大惊,见到木船上的水手们纷纷消失,猛地站起身:“这是干什么?那是…火炮?”

军舰再一次显露出完整的身形时,船头和侧舷上忽然出现黑洞洞的炮口。

异国的这些人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但这念头未免太离奇,只让人不敢信…

下一刻,瞬间大炮轰鸣。

年轻男子心中一震,只见那些迅疾迎风破浪而来,威风八面的木战船瞬间炸裂,爆出一团火光。

“呼!”

如此精准的炮击,如此可怕的威力…

看台上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一直到步兵们开始登台炫技,大家才回过神,重新把心思收拢好。

本想步兵们应该也是操练一番,耍一耍刀枪棍棒,炫耀下箭法武力。

不过步兵们只是齐集一处,绕场一周,不急不缓地走过。

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轻视这些海王麾下步兵的战斗力。

只看他们明明人数不多,却愣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浩然气势,让人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浓烈的杀气,就知道这些人不是花架子,个顶个都是上过战场的好手。

“海王威武!”

整齐划一的怒喝声冲天而起。

码头上众人沉默。

方若华立在军舰甲板上,举目眺望,一时也有些感叹,这是她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底,着实是不容易。

身后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吼叫。

最后巨大的战舰起航。

两边波浪翻滚。

后头密密麻麻,看不到边际的战舰变换阵形护航前行。

扶旻国的那年轻人,猛地站起身,直直地看着站在船头的女人,喃喃自语:“好…威风。”

岸边看台上,南安城世家大族的当家人们,远远望去,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就在刚刚那一刻,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舰队,这样的兵士,都属于那个女人,就有纳头便拜的冲动。

这些人个个都位高权重,习惯了站在最高处,俯瞰一切,有的更是连圣上都见过,如今面对这个并未显得高高在上的女子,竟觉得他们心中的圣主明君,在这位面前,也许也会自惭形秽。

莫名其妙的念头,也真是让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就在码头高处看台上,赵易寒带着两个姑娘,看着方若华在排列得整整齐齐,个个身体修长,孔武有力的兵士簇拥下,站在舰船甲板上。

他目光早周围百姓们的脸上,眼睛上一扫,心里一跳,血忽然就热得沸腾起来,他连忙低下头,用力按了按眉心,有些无奈。

可男儿大丈夫,如何不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统领千军万马,得万民敬仰?

方二娃和十几个学校里提高班的学生,肩并肩站在一艘银白的舰船上面。

他们穿着同样的校服,佩戴徽章,站得整整齐齐,个个昂头挺胸。

耳边仿佛还在回响着炮火声,又仿佛是停了。

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风声和浪涛的翻滚声。

方二娃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下面无数百姓的注目,狂热的视线让他不自禁地站得更直,身体更显笔挺。

他不自禁和所有人一样,目光追寻自己的姐姐。

不知道站在姐姐那个位置上,被这么人憧憬,期待,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他以前从来没有意识过,她姐姐在南安城的地位。

船岛是很大,但在这上面,他的姐姐方若华只是做些乱七八糟的生意。

和他姐姐来往的多是商户,而且和三教九流都打交道,平日里也没有前呼后拥,吃喝虽精致,却也普通,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家女做派。

只看架势,还远比不上他见过的八、九品的官员。

方二娃的印象中,大人物出行,那都要黄土铺地,清水遍洒街道,提前净街,百姓都不能凑到眼前,他姐姐又算什么?

但是就在这一刻,方二娃心里忽然一热,第一次开始觉得,其实,权力就在他身前不远处,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

这等念头一出,方二娃吓了一跳,一颗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越跳越快。

一阵冷风卷着酸涩的海水,扑了他一头一脸,方二娃才猛然清醒,略一低头,掩盖住神色间的慌乱和羞恼。

真是会胡思乱想,他要读书科举,要考秀才,将来要入朝为官。

一应流程走完,典礼结束,方若华却没回去,反而坐着软轿子下了战舰,到码头上与民同乐。

之后还有不少娱乐节目。

没想到方若华刚回到她的专属看台,就见扶旻国的使臣,那个年轻人忽然长身而起,冲着她走过来。

左右侍卫齐齐上前阻拦。

隐藏在暗处的侍卫神色紧绷,却没想到,这年轻人一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大周官话:“海王殿下,鄙人扶旻国国主李文瀚。”

随着他的话音,他整个人带出一点激动,大步上前,伸手把自己肩膀上一条银色的长链子拽下,露出一颗紫色的,色彩绚丽的宝石,双手捧着高举,大声道:“这是我扶旻国国宝,药心石,习武者煮水服用,能功力倍增,小王愿以此为聘礼,求娶海王。”

方若华:“…”

这位国主显然武功不差,声音极大,周围看台上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鸦雀无声。

扶旻国国主神色紧张,又带着几分激动和期待:“海王殿下,我李文瀚发誓,海王若嫁我为妻,做我扶旻皇后,从此我便与海王共治扶旻,一半疆土,尽数给你。”

众人:“…”

这下子,连夜姑都心动。

只要她家夫人嫁回人,广袤沃土便是自家的。

扶旻国虽是偏远,可一点也不穷,有金银矿藏在,富贵得很。

国土面积虽然不算辽阔,可到底也是一个国家。

而且在海外白得一块地盘,怎么想也不是坏事。

这位国主看着还挺诚心诚意。

方若华自是不知道自家的手下已经有了把她卖掉的心,只是哭笑不得。

“多谢国主厚爱,只是若华没有嫁人的意思,我船岛与扶旻国向来交好,希望以后永为兄弟之邦。”

小国主一愣,登时垂头丧气,郁郁不乐。

这场闹剧由看台上传扬开来,很快就闹得人尽皆知,在场这么南安城百姓,想藏住消息也藏不住。

一众百姓一时间也不知该气愤还是夸一夸这个小国主有眼光了。

唔,还是很有眼光的,不过,显然海王不大可能嫁给一化外之人,即便对方是个一国之主也不例外。

第七百章 尴尬 (两章合一)

一场军演,不知震慑了多少宵小之辈。

王家的三公子,四公子陪在自家几个长辈身边,也被邀请过来,坐在高高的看台上。

从大炮轰鸣,兵士对战开始,王家几个老人就趋于沉默,许久才回过神,略略蹙眉,互相使了个眼色,低声交谈。

“前年弄那个演习时,舰船还没有如今的一半,那什么大炮,也没有这么精准吧?”

“可不是,哎,真是日新月异…”

以前他们王家的造船厂,那是南安城最大的造船厂,大周朝廷也对他们家很是看重,太爷寿辰,陛下甚至会派内宦官送来赏赐。

虽说现在家里景况也不差,甚至更好,出去更体面,但各种约束也让人难受,不自在,老人们实在免不了要怀念当初。

而且海王是越来越用不上王家的老技术了,王家的那些老工匠,不是彻底投了人家海王,学到最新的技术,改头换面,就是被排挤出核心圈子,只能在外面打打下手。

现在已经不是海王离不开王家,而是王家不能离开海王。

几个老人叹了口气,一抬头,却见家中小十和小十一,还有他们两个的小侄子意气风发地立在海王旁边,身量笔挺,精神抖擞。

又想到王家旁支的几个小辈,从家里选了几个容色绝佳的庶女,精心调、教,打算说给方家那位二公子,一时到泄了气。

这帮孩子也似模似样地玩上了花样,可折腾来折腾去,竟然都是拿方家人当主君看待,那简直是择一个明主来依附的架势!

“算了,如今咱们都成了一把老骨头,说不定什么时候便入了土,儿孙自有儿孙福,那里还用得着咱们操心?”

他们私底下念叨几句,方若华不痛不痒,这会儿正好偷闲,干脆亲自领着敢千里迢迢跑到南安的,这位大胆的国主,并一众外邦来的客人们,慢吞吞在街上参观。

像船坞,铁厂等地,是不能外人细瞧,便是知道他们别管怎么看,也看不出个什么,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保密规定摆在那里不是闹着玩,方若华也必须严格遵守,到是这船岛新建的大街上,诸般盛景,众人想怎么欣赏,就怎么欣赏。

码头附近的新街,东面是一座百货商场,西面是一座商品小市场,中间还夹着一片旧货中心。

正值五月节,老百姓们穿着家里最好的衣服,呼朋引伴而来,便是再吝啬的人家,这种时候也不免给妻儿添上一两件新衣,买两份新鲜吃食。

街市上人流汹涌,摩肩接踵,彼此之间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凑在一起说三句话便成熟人,聚在一起议论哪位大家的戏文演得最好,今年帆船比赛何人能夺得头筹,兴致上来,就不免拿出一两文钱赌一把,凑个热闹。

南安城平时禁赌,一年也只有五月节,春节期间,管制还松缓些。

这位小国主左顾右盼,看的眼睛几乎都不够用。

还没到上午,他几个随从手里,肩上就已经大包袱,小包袱一大堆。

李文瀚非常热情,几乎把方若华捧得如天上仙女一般。

方若华就更热情,也吹得李文瀚像是天人下凡,拯救扶旻于水火之中,那意思,扶旻若是没了他,也许明天就要亡国似的。

“海王殿下富有四海,麾下水军之勇,无人可比,若是文瀚能比得上万一,也不虚此生了。”

李文瀚激动得脸颊发红。

方若华笑了笑,神色谦逊地道:“国主何出此言?若华早知国主之名,您十一岁继承王位,虽遭遇贤王篡权,却隐忍不发,十五岁时隐姓埋名到大周求学,连拜名士为师,汉学功底身后,连当今陛下都夸您的志气,年不过十八,就一举驱除作乱的贤王,统一扶旻,何等的了不起!”

她这言谈举止,诚心诚意,扶旻的人一听,都心生感动,觉得海王居然如此了解他们扶旻国主,简直让人脸上有光,李文瀚也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几乎要把方若华当生平仅见的知己。

夜姑:…扶旻的使臣一到,也不知道是谁叫他们给通读了一遍各种介绍扶旻国主的资料,还说人家小国主简直是个倒霉蛋,竟被人逼得在自己国家待不下去,只能跑到大周避难。

要不是那个什么贤王自己作死太过,扶旻的大臣们也不会想到要把国主再给找回去。

自家海王前阵子还说,扶旻内乱很好,越乱越好,不乱起来,好多生意都不能做。

现在到是夸奖的话说得如此流畅。

好吧,自家夫人确实不是脸皮特别薄的人。

不多时,李文瀚决定采购一批棉布回去,带着手下人兴致勃勃地去作坊看布料的质量,方若华清清闲闲地从夜姑手里要了一杯热茶喝,看夜姑好像对小国主有那么一丁点同情怜悯,不禁一笑。

“还是要承认,能做一国之主的都挺麻烦,就陪他逛了这半天街,简直比应付南安城那些乡绅大族还要累,三句话里就有一句试探,满心满眼都是咱们的舰船,真是难应付。”

夜姑:“…”

避开方若华,李文瀚看到柜台上堆积如山的布料,吩咐底下人去买,神色间也略带几分遗憾。

“这位海王殿下口风真紧,真不好忽悠。”

他当初在大周的京城,连皇帝都敢忽悠,还忽悠走不少铁器匠人,大批量的物资,碰上这位海王,却是绞尽脑汁也难达目的。

“她实在是很有资格来做我们扶旻的王后,许她一半国土,本王半分也不可惜。”

反正那一半国土还在乱臣贼子的手里攥着,暂时没有拿回来。

李文瀚又摇了摇头,“可惜,真可惜。”

他身边的长者,也是扶旻国师,闻言失笑,摇了摇头戏谑道,“难得,以国主如此的美貌,竟也有女子能抵抗得了。”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扶旻将军竟也耸了耸肩:“海王在练兵上也是个大行家,很值得学习,唔,联姻是好办法,海王不愿意下嫁,咱们嫁一位贵公子过来也不坏,王室中人,个个美貌,相信海王一定能相中。”

一文一武,两个左膀右臂已经开始浮想联翩,把王室那些相貌好的公子筛选了一遍,几乎只是很短的时间,就选出七八个文采出众,一定讨女孩子欢心的公子哥。

国师点点头:“回头请国主亲自把公子们的画像画出来,送给海王看看。”

李文瀚还没吭声,作坊里装作挑选布料的探子已经瞠目结舌。

这是明目张胆地要使美男计!

再看看李文瀚的容貌,几个探子都觉得他们海王太不容易,这样的美人计,想要抵挡估计也是十分困难吧。

别管两边私底下怎么吐槽,下属们怎么崩溃,明面上方若华与李文瀚还是达成了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协议。

例如扶旻的一个小海岛可租借给方若华的船队,用做中转。

方若华答应低价售卖布匹,成衣,精盐甚至粮食等物资,大批量收购扶旻的木料,药材等。

至于船,最好的当然不会卖,但是次一等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就算先进的船方若华不出售,可那些拿以前的战船改造的淘汰品,在李文瀚看来,也是十分之先进,还很够用。最重要的是,采购也比自己造要便宜得多,还省时省力。

双方都很有合作的心。

方若华是一直想开拓市场来着。

船岛一开始生产出来的东西,内部就能消化掉大部分,随着产能越来越高,库房里的各种产品积压成山,算是急需销路。

乱世将至,无论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还是想更进一步争天下,钱财都不可或缺。

方若华手握金砖,依旧不嫌弃钱更多些。

练兵最是耗费钱财,何况她练的兵,绝大部分还是最耗钱的海军。

那些舰船看着威风,短短时间就足以让她称雄海上,但都是金子银子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