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华扬眉,又问了一句:“敢问尊姓大名?”

“你既不认得了,那再告诉你一次,到也无妨,奴家米小小,祖籍昆仑。”

这女子叹了口气,“我知好姐姐你想说什么,你这人一向心软,最看不得凡人吃苦。”

“说实话,若是我能选,我也不乐意与这么一个臭男人扯上任何一点关系,真担心将来我也染上他的臭味,想洗干净都不那么容易。”

第九百零二章 因果(两章合一)

女子面上露出几分说不出的嫌弃。

“我好好过我的日子,唱戏睡觉,悠然自在,已经有多年不曾涉足人世,要是他不主动来招惹,谁愿意理会他一介凡人。”

说着,女子到有些不耐烦,显得百无聊赖,又懒懒洋洋缩回椅子上坐下。

“姐姐法力高深,不必我说也该看得出,不是我想和这家伙纠缠,纯粹是走不脱,硬是要走自是行的,可他这魂魄就只能烟消云散了。”

外面一干老少听她轻轻悠悠的声音,齐齐打了个寒颤。

“哎,修行千年,也是不易,我哪里舍得她…因为这么个东西沾染因果,唔,姐姐要是有法子,自使来便是。”

方若华叹了口气,转头面对吴老太太,神色严肃,语气也极正经。

“据我观察,令郎的魂魄正与一女子纠缠在一处,彼此密不可分,现在那女子还被人压制着,所以暂且无碍,一旦压制不住,那女子恐会将令郎吞噬,到时候就再也无力回天。”

吴老太太完全没听懂,只急道:“可是我儿得罪了这位,这位仙姑?她要什么补偿尽管说出来便是,三牲祭祀也好,别的也罢,只要能放过我儿,让我做什么都行。哎,实不相瞒,陛下已经降了口谕,我们家天宝明年便要迎娶平远公主为妻,他可不能有事。”

那女子翻了个白眼,却再不肯理她。

方若华到很细心地宽慰老人家:“目前和我们交流之人,并非鬼魅,虽非人身,却的确是有点修为的仙家,有她在,贵府才能有如此太平,令郎也才安安分分地呆在屋里,否则看你们家丫鬟受伤的样子,恐怕阖府都不安宁。”

看吴老太太似乎听懂了些,方若华轻声道:“所以现在要紧的,不是把这位仙家驱赶走,而是闹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一般鬼魅能缠上一个人,很大的可能是这人和鬼魅有什么牵扯。”

说到这儿,方若华回头见杏儿几个丫头都十分好奇,干脆给她们科普了一下。

“你们若是三更半夜走夜路,晚上有什么人喊你们的名字,千万别应声,也别回头。还有在家里,如果是深更半夜有什么人在外面敲门,敲窗户,别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最好不要起身去开门,更不能答应对方进来,一旦你答应了,若来的是个鬼物,你便与对方达成契约,人家就能自由出入,你的小命,可就在人家手里攥着了。”

几句话吓得杏儿和吴家的人都脸色微变,脑子里浮想联翩,竟凭空生出许多揣测。

吴老太太神色紧张至极,小声道:“那我儿子已经招惹了脏东西,可如何是好?若是真人能解我儿危难,便对我吴家恩同再造,吴家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方若华沉吟道:“先把出事当日,跟着四少爷的人叫来问问情况。”

事实上,这位四少爷出了这么大的事,跟着的下人们谁也没讨到好处,全都被打了三十板子,如今在下人住的院子里养伤。

吴老太太命人把他们又提溜出来时,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被人拿冷水冲洗也不在意,伤如何同样不在意。

对他们来说,不怕挨打挨罚,是真怕从此以后就再也入不了主人家的眼,被抛到一边不闻不问,那可真是谁都能作践,比死还不如。

几个小厮都跪着,拼命忍住害怕,口齿清晰地道:“那天四少爷就是同三殿下和南安郡王三个人一起去猎场打了一天的猎,晚上又到碧雪楼喝了大半宿的酒,然后就回家了,确实没有去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厮们也是欲哭无泪。

“那天有三殿下在,小的们都没近身伺候,实不知怎会如此!”

一群人哀哀求饶,吴老太太面色阴沉,忍不住抬头去看方若华。

方若华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们几眼:“确实?”

几个小厮都赌咒发誓。

方若华便道:“好吧,那也无妨,若真是没什么因果,这事不难解决,一会儿我调一些香,就在你们少爷房间里点燃,我晚上会住一晚,看看情况。”

吴老太太自是千恩万谢。

方若华做事向来利索,很快就调了些香,让吴家的下人准备好。

天一擦黑,吴老太太便守在四儿子的房门前,死死拽着方若华,寸步不离。

每日一到夜里,都是吴天宝闹得最凶的时候,不是唱戏就是喃喃自语,有时候自己和自己都能吵起来,总让守门的下人们提心吊胆,一宿都不敢熄灯。

今天晚上却有点特别。

吴天宝显得很安静,并膝端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个绣绷,认认真真刺绣,偶尔一抬头,白日里的冷艳妩媚也变作温柔贤淑。

吴老太太看得心里发慌,刚想开口,却见自家儿子轻声笑起来,小声道:“天宝,姐姐终于睡了,你开心不开心?你放心,我会对你好的,让你和我融为一体,从此再不分彼此。”

眼看着儿子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自己的手腕,目光却直直盯过来。

噗通,噗通。

吴老太太的心狂跳。

其他人也觉得浑身不自在。

这中邪是确定无疑了,像眼下这等状况,吴老太太都不敢再让娘娘来省亲。

否则万一此事传扬出去,那可是大罪,他们吴家再家大业大也承受不住。

吴老太太一时绝望,泪如雨下。

那吴天宝身体猛地一震,脸上露出点儿无奈:“我说妹子,怎么跟你说不通呢,你若想复仇,待他死了下去地府,想怎么都由你。”

“还是说,你是当真想和他续一段姻缘?要不我给你和他施个和合术?保证他一心只念着你想着你,对别的女人再也没兴趣,你非要吞了他算什么,还不够油腻的呢,难吃死了。”

话音未落,那张脸又变得极为冷漠,没有一丝表情:“我偏不!”

“凭什么他就能高高在上得玩弄旁人,欺辱别人,我偏要他生生世世受我压制,永生永世不得解脱。”

“姐姐,你要是有闲情雅致就跟着我,盯着我,反正我与他契约已成,他是逃不掉的,就看咱们谁能熬得过谁?”

两姐妹在屋里斗嘴,外面吴老太太简直快疯了,她的宝贝儿子可熬不住!

方若华摇了摇头,低头看吓得瑟瑟发抖,硬是咬紧牙关不松口的几个小厮,轻声叹息:“你们到是忠心耿耿,可你们再不把知道的都跟我说清楚,你们少爷恐怕就不是丢掉一条性命的事了。”

其中一个小厮愣了下,半晌,鼓起勇气抬头,小声咕哝道:“其实,少爷那日除了和三殿下他们喝酒,还去,还去…拜祭过倪,倪姑娘。”

吴老太太听见这话,猛地一皱眉。

吴家其他人脸色也不大好。

房间里登时传出一声嗤笑,吴家所有人噤若寒蝉,一时都不敢吭声。

许久,老太太才叹了口气:“冤孽,真是冤孽!”

“倪姑娘原是住在附近豆腐坊的女儿,经常来吴家送豆腐,我们四少爷爱吃,那倪姑娘长得好,虽则是小户女,却花容月貌,比大家千金还漂亮,少爷见了她,便喜欢调戏两句,偏偏这姑娘性子桀骜,对少爷爱答不理的,少爷迟迟上不了手。”

“南安郡王和三殿下,见过我们少爷在她手底下吃了好几次亏,就嘲笑了几句,弄得我们少爷很是懊恼,就起了戏弄之心,故意做出深情款款的模样勾搭人家,我们也帮着少爷试过两回英雄救美,虽然那个倪姑娘有点犹豫,可我们少爷有才有貌,对她还那般热情,没两个月,倪姑娘的态度就软化了不少。”

“三个月前,我们少爷喝多了酒,让南安郡王家的世子爷一鼓动,就使坏把倪姑娘叫去了河边,世子爷,三殿下,还有其他几个公子,借着酒劲欺负了那姑娘,事后,三殿下说滋味还行,想让世子爷在外面置个宅子,让倪姑娘安顿下来,好方便他以后来往。”

吴老太太和吴家其他人都恨不得堵住耳朵,不听这些肮脏事。

小厮声音也发抖:“那倪姑娘却是个烈性的,当天醒来又哭又闹得想要逃走,后来发现自己走不脱,就自己找了绳子把自己吊死在了屋里,等被人发现的时候,身子都凉了,世子爷把人直接草席一卷,扔到了乱葬岗,还是我们家少爷拿出银子来给置办了一口棺木下葬。”

“那一日,少爷和三殿下他们喝过酒,就自己找到倪姑娘的坟前哭了一场,说了什么我们都没听见…当天晚上便出事了。”

一时间,吴天宝的房门外安安静静。

吴家众人也不知该说什么。

吱呀一声,大门洞开。

吴天宝竟从屋里走出,左右下人都吓得退后几步,连老太太也不敢上前。

吴天宝轻笑,不看这些人,只看着方若华:“这就是人间的富贵锦绣,里面埋得全是累累白骨,在世间修行,姐姐可要眼睛睁大一点,心放亮一点,否则搅进红尘苦海,真就无法超脱了。”

“我这妹子化身倪姑娘来到世间,谁曾想竟受了这般委屈苦楚,神魂不稳,受了重创,我阻拦这事,不是因为我觉得我妹子不该复仇,只是怕她陷入魔障,沾染上不该沾染的东西,多年苦修毁于一旦,对我们来说,人间这一遭,吃苦也好,受罪也罢,都是苦修而已,不必太放在心上。”

“但是很显然,我这妹子,不觉得此事能这么轻易放过去,那么也只好请你们自求多福了。”

所有人又是害怕,又是恐惧,转头看方若华。

方若华也得承认自己无法可想。

“不知道你们家四少爷答应了那姑娘什么,两个人因果纠缠得非常深,真用强硬的手段剥除二人,令公子也是魂飞魄散的下场。”

吴老太太整个人瘫软在地,左右媳妇婆子连忙扶住,养尊处优的老夫人不知多少年没有这般愁苦。

偏偏吴天宝还幸灾乐祸地笑道:“你们这位吴公子是解脱不了了,还有什么南安郡王,三殿下,恐怕一个都逃不过。”

吴老太太脸色惨白。

南安郡王且不说,三殿下可是皇子,吴家卷入这等事情,说不得得被抄家灭族!

吴老太太到罢了,吴家其他人这会儿都恨不得这个祸害赶紧死了,才解心头大恨。

哪怕吴家上下都惊吓过度,方若华的神色却平静冷漠:“此事我不会管,也管不着,不过我看倪姑娘从不曾给吴天宝说话的机会,今天,哪怕此人罪大恶极,我还是破个例,管回闲事,给他一点时间。”

说着,她便把袖子里的乌鞘宝剑取出,不顾它反对,将其挂在了窗户上面。

这宝剑一挂,屋内窗帘乱飞,帷幔翻滚,动了良久才又恢复平静。

吴天宝终于露出少年男子姣好的脸,就是怔怔傻傻地看着窗外。

吴老太太哀嚎:“天宝!”

吴天宝整个人一震,张了张嘴,声音嘶哑:“我,我!”

他连说了两个我,愣是说不出下文,扑通一声跪下,闭上眼睛静默无语。

吴老太太心惊胆战:“天宝,你道歉,你给倪姑娘道歉,你说你错了,你求她,求求她!”

吴天宝却闭着眼一言不发,良久才从口缝里挤出几个字:“那夜我答应你任凭处置,我说话算数,任你处置…你吞了我吧。”

他声音嘶哑得厉害,却很平静,也不抬头,也不起身,只是跪着。

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只有砰砰的心跳声。

许久,一阵风吹过,就听咔嚓一声,有什么东西断裂,只见一截断簪落地。

“嗤!”

随着冷笑声落下,风卷青烟从屋子里滚出,消失在半空中,唯独留下一点回音。

“你个畜生不如的东西,也配!”

吴天宝身体颤了颤,肉眼可见地苍白憔悴下来,形容枯槁,终于落泪痛哭。

方若华一时也有些意兴阑珊,又带了点奇妙的,古怪的恶意,看着他道:“大概还有一年多的寿命吧。”

就是不知道那位三殿下和南安王爷会是个什么下场。

第九百零三章 风流(两章合一)

吴家的事悄无声息的,外人竟全然无知。

不过到也很正常,满京城上下都在忙活娘娘们省亲之事,但凡是娘娘的娘家,不是出奇得喧哗热闹,就是隐隐低调下来。

吴家自也不敢让流言传出,万一要是坏了吴贵妃的大事,那便是一个家族的罪过。

方若华本以为对方怎么也要强令她把那作祟的鬼魅处理掉,没想到这一家子却没再提起此事。

宫里也没有变故,那位三殿下照样有聪明灵秀的评价,满朝文武见了只是夸赞罢了。

这位殿下虽非皇后所出,却养在皇后名下,算是和她最亲近的一个皇子。

到今年为止,皇帝成年的皇子一共四人,三皇子生母为静嫔,早年是皇后宫里的宫女出身,不过娘家到挺争气,静嫔的兄长中了进士,目前在外升任知府,在皇帝面前也挂着号,算是个很有能为的臣子。

静嫔本身的性子也安静温柔,正和皇帝的心意,算得上得宠。

皇后亲子早逝,如今无子,几个皇子里到唯有三皇子与她最亲近。

加上这位三皇子自小聪明伶俐,敏而好学,也得皇帝的看重,今年二十有一,已经到六部当了两年差,六部官员们对他评价还挺高的。

皇帝又在去年初为他选定了当朝太傅富春之女为妃。

三皇子妃在所有妯娌里面出身也是数一数二。

满朝文武虽然还不敢太确定,可若是不出意外,三皇子继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天一日日暖起来,方若华忙着给幻真观上下更换春衫,心里多少有点关心那件事的后续,也就听了一耳朵关于三皇子的事。

正好这日黛玉从贾府躲出来,躲到幻真观陪方若华,就提到前几日她遇见了三皇子妃,那位皇子妃似乎挺不喜欢她,感觉很奇怪。

桂荷的脸色极不好,一时气急,也忘了避着自家小姐,就急声道:“三天前在翠微苑,睿亲王妃办赏花宴,我们小姐也去了,结果就碰见了三皇子妃,看她那架势,一个劲儿地挤兑我们小姐,话里话外觉得我们家小姐想攀龙附凤,她哪来那么大的脸…”

一句话未说完,桂荷也觉得不对,人家是王妃,不是她能随便指责的,到底住了口,可一口气堵在心口怎么也下不去,难受的要命。

方若华蹙了蹙眉:“玉儿和三皇子妃有什么过结不成?”

桂荷气道:“我们家小姐连见她都没见过几面,哪里会有过结!”

因为方若华的关系,睿亲王妃也非常喜欢黛玉,但凡办个宴会,总爱叫她去玩。

一开始都是方若华带着小姑娘去,到如今,黛玉已经是睿亲王府的常客,不光是睿亲王妃,圈子里其他夫人对黛玉的印象也非常好,她轻易没遇见麻烦。

三天前,睿亲王妃新修整了园子,又值春暖花开,一冬过了,正该聚一聚,便请了不少夫人小姐一起逛园子喝茶聊天。

贾府忙着给修园子,也闹腾得很,黛玉接了帖子便也去了。

睿亲王府的园子,黛玉也不是去过一次两次,都不必特意招呼,与几个手帕交小姐妹坐在一处念念诗文,说说笑笑,到是惬意得很。

黛玉正和几个小姐妹讲从自家师姐那儿看到的一本话本,是一个提刑官四处破案的故事,难得她说那么多话,讲得趣味横生,所有人都听得着了迷,就看到三皇子妃绕了一圈,竟然朝着她们走过来。

未婚小姐和已婚的夫人们虽说都参加游园会,可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圈子,除了和婚前小姐妹交往的,显少凑在一起。

黛玉和三皇子妃不熟,平时也没什么交往,不过到也没失礼,随大流和她见礼罢了。

却不曾想,这皇子妃一见黛玉就板起一张脸,上下打量,就和打量一块儿肉似的,连脸上的笑也很浮于表面:“你就是林姑娘?久仰大名,果然是生了一副好相貌,我身边最漂亮的这个,都和你没办法比,怪不得你这姑娘这么会讨人喜欢。”

她身边带着两个女子,都梳着发髻,显然是妇人,低眉顺眼,很是恭敬。

两个妇人长得都端正清秀。

黛玉一听也有些恼,当即也笑道:“皇子妃生得比黛玉美貌得多,自是更讨人喜欢。”

她也懒得和旁人斗气,更何况林如海从来不希望她为了自己去做什么交际,只要快快活活的就好,就算对方是皇子妃,黛玉不喜欢就不搭理,说完随便找了个睿亲王妃要她过去说话的借口,转身便带着小姐妹们走人,回了睿亲王妃身边去。

这里是睿亲王府,黛玉是贵客,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睿亲王妃的眼睛。

之后睿亲王妃就把黛玉带在身边,没再离开眼前,更是但凡三皇子妃要插话,她就都给拦了。

说起来,黛玉其实也没吃亏受气。

这会儿桂荷告状却告得理直气壮,哪怕被阻了,还是小声咕哝:“还皇子妃呢,都什么品性,我们家小姐又不该她又不欠她的,更不攀着她,凭什么受人气!”

事情已经过了,黛玉心宽,到不怎么当回事。

睿亲王妃却不觉有些愧疚,连着往贾府送了好些珍贵的布料,药材,首饰。

到让王熙凤,王夫人她们又多想了好些乱七八糟的。

连王夫人都把有点动摇。

林黛玉在她眼里有一百个,一千个缺点,可她得贵人喜欢这一条,就是宝钗比不上的。

幸好王夫人其人自视甚高,并不觉得自家宝玉需要仰仗将来媳妇娘家的势,而且她觉得他们王家就是最好的靠山,有他哥哥在,宝玉就不缺底气,没必要在娶妻上强求锦上添花。

和林家的势比,王夫人此时到觉得薛家的财也不差,再者,择儿媳妇,谁会不喜欢宝钗?哪个婆婆会喜欢林黛玉?真娶进门,宝玉还不一颗心都给了那个林丫头。

除了送礼物去贾府赔礼,为了这个,她在方若华面前也不免有些愧疚。

“说起来这位三皇子妃出身很高,嫁入皇室一年有余,在诸妯娌里,也算是头一份得上面宠爱,性子略有些桀骜,可交际能力还是不坏,在圈子里的名声并不差,谁能想到她怎么就忽然对林姑娘这么大的敌意。”

睿亲王妃在幻真观一口气灌了三杯茶,心下还有些不悦。

她答应过若华照顾黛玉,却还让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受了委屈,怎么可能痛快。

方若华若有所思,心里的气到消了一点,勾了勾唇角笑道:“哪里关姐姐的事,不过,我到觉得这位三皇子怕是要大难临头。”

睿亲王妃愣了一下,回到家和自家丈夫提起此事,睿亲王也有些意外,想了想也只是道:“无论哪个皇子上位,总不至于薄待了我这个皇叔,咱们一视同仁,不远不近地处着便是,无需多虑。”

说完,睿亲王想起最近宫里的情况,又叮咛了句,“近来宫里不太平,听说平真公主闹得天翻地覆,光是宫女太监就死了一打,连太后都头疼,我以前愣是没看出这平真公主竟这么能闹来,你最近少进宫吧,万一被她冲撞了,得不偿失。”

睿亲王心存戒备,可宫里却难得地和谐起来。

宫妃们个个忙省亲事宜,连斗嘴吵架的都少了,这等时候,人人都要脸面,谁也不想节外生枝,万一省亲之前生事,挨了上面的罚,再闭门思过,省亲不成,那可就是里子面子全没了。

三殿下也很安分,还特意送了份礼给黛玉,直言是代三皇子妃赔罪。

黛玉本不想收,只觉得不妥,也有点膈应,可贾家那边已经收了,她也不能说什么,对方又是皇子,不好太让人家下不来台。

三皇子送礼赔罪后不久,就有三皇子妃卧病的消息传出。

方若华听闻消息,心下恼怒,冷笑:“他们夫妻两口子斗气,却斗到黛玉身上,果然是皇室子弟,欺负人的手段竟这般娴熟。”

三皇子送礼赔罪的举动,在他看来或许没什么,但对和三皇子新婚不久的三皇子妃来说,却是打了自己的脸面。

三皇子为什么赔罪?因为他给自己的妻子定了罪!

这是在做什么?对三皇子妃来说,这是丈夫为了另外一个女人打自己的脸!

想来很长一段时日,三皇子妃都不再愿意出现在公开的社交场合了。

方若华一看三皇子的做派,沉吟片刻,便交代人盯着点这位三皇子的手下,也要监控京城舆论。

她扎根这个小时空以后,做得第一件事是绘制地图,把京城大街小巷都记清楚。

第二件事便是建立情报网,控制舆论。

方若华自己没刻意,可本能地就这么做了,事后回想也不得不承认——她确实变化不小。

自三皇子妃病了没两日,京城便出现传言,传言说三皇子无意间看到林如海千金,又看到她的墨宝,倾慕她才貌无双,世间难寻第二人,欲娶她为侧妃。

正因为此,三皇子妃才会生气。

像这等桃色八卦,流传最快,伤人也最厉害,而且通常对男人的影响小,尤其是三皇子这般身份的,可这流言真闹起来,黛玉却一准深受其害。

不过,流言不曾起,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三皇子殿下不慎在相好的青楼名妓闺房里喝醉了酒,来了一出裸奔,从烟花巷一路裸奔了两条街才让巡逻的士兵抓住,也不知是谁第一眼就认出这是三皇子殿下,登时消息就爆炸一般传扬得人尽皆知。

这下子哪里还有人关心三殿下想娶哪家的千金当侧妃?关心三皇子妃是不是因为这个气德和三皇子闹毛病,又生了病?

黛玉连名字也没露,此事便如小小入海的水花,悄无声息地泯灭掉。

方若华着人继续盯着这位三殿下,接下来却没出任何幺蛾子,他特别低调,哪怕人人都知道这位被皇帝拎去骂了一顿,还是好像没事人似的,照样办差,照样生活,还和三皇子妃的感情肉眼可见地好起来,日日守在三皇子妃的屋里,还亲自给妻子喂药。

京城一干王孙子弟,私底下都说这位三殿下真是个聪明人。

有些生养了纨绔儿子的父亲,不免感叹几句皇室的教育果然了不得。

换成别的权贵子弟遇见这等事,被气死都不是不可能,哪里会像三殿下一样不动声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京城没有任何人知道,到是方若华那帮水友很清楚,都是他们家主播的手笔。

水友们略有些惊奇:“还以为三妹你会尽可能地拉更多闺秀千金们入场,只是一个林妹妹卷入其中,那自然会坏了名声,可是法不责众,卷入是非的人一多,也就不算什么事了,没想到我们三妹居然直接去寻罪魁祸首的晦气。”

方若华失笑:“以前,说不定我真会像你们说的那般处理此事。”

一个人处于弱势,顾忌很多的时候,做事就要权衡利弊。

如水友们所言,扩大流言范围,没有损伤到那位三殿下,那帮龙子凤孙们就只会当个乐子,不会下力气追根溯源,大家都安全。

千金闺秀固然被平白无故地牵扯进去,有些冤枉,可真到了那份上,谁还管得着别人?

方若华也不是做不出这等事,但只要有更好的办法,她便不愿意退而求其次。

“这位三殿下本就风流名声远扬,想来对这等风月之事,也不会在意。”

“哈,姐姐可真有趣。”

窗外忽然传来一人轻笑,方若华缓缓回头,便看到一头上长了两个小龙角的红衣女子。

神态和吴家四少爷的神态有点像。

红衣女子掩唇一笑:“别误会,我可不敢监视姐姐,刚刚去拜过我家尊主,路过姐姐这儿,才想过来和您说句话。”

方若华还未开口,红衣女子又笑道:“不知道姐姐发现了没有,这京城忽然变得好拥挤,我出门所见所闻,十分不舒坦呢。”

“就是提醒姐姐一声,只盼着太平无事,咱们这些经历过风雨摧折的可怜人,最怕的就是乱了。”

话音犹在,人影消失,方若华关上窗户上床睡了。

第九百零四章 龙凤(两章合一)

京中流言起时,黛玉忙着读书、学习、管家、收拾林家祖宅,完全不知情。

三殿下的风月事掩盖住一切时,她到反而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