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点点头,刘大爷忍不住伸手,颤颤巍巍的要摸那匹光泽奢华而大气的缎子,指尖还没碰到便备蒋氏拍开了,“别乱摸,你都没洗手,摸脏了咋办?”

“老婆子你今儿还真是无法无天了……”刘大爷悻悻的收回手,低声骂了一句。

蒋氏没有理会他,只道,“这么好的缎子,少说也要数十两银子,两位公子怎么说送就送?”

“你懂什么?这两位公子出身好着呢,我方才听他们与延宁说话,好像还不是咱们这儿人,是从京城来的贵公子!你说进城那地方,天子脚下,从那儿来的能是一般人吗?再瞧瞧他们的穿着,想也知道是大富大贵,估计也没把一匹缎子看在眼里,想送就送了。”

“京城来的贵公子?难怪如此大气!”蒋氏吸了一口气,又恍然大悟的道,“我说他们怎么如此大方,连延宁都叫我不必在意回礼的价值,能准备什么就准备什么……”

刘大爷皱眉:“你去问延宁了?”

蒋氏自然看得出丈夫的责备之意,这会儿她也有些后悔,但还是解释道:“我先前不知道这缎子对他们来说不值当什么,正为回礼而头痛,刚好延宁找我说要带他们出去走走,我就拉着他问了一下……”

“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拿去打扰延宁,你还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刘大爷瞪了蒋氏一眼。

蒋氏诺诺的应了,到底没再为自己辩解。

刘大爷又问:“延宁还说了什么?”

“延宁说没别的法子,备些吃食野味就行了。”蒋氏说完,又补充道,“我只是怕人家送这么厚的礼物,咱们一点吃食就打发了,未免太过寒酸。”

刘大爷又骂道:“果然头发长见识短!回礼看得是心意,又不是价值,人家那出身,你就是把家底掏空了去准备回礼,人家也是瞧不上眼的!”

蒋氏被骂得没了脾气,好声气的道:“那总要备礼罢,他们今天就要回去了,可得赶紧准备起来,你说回些什么?”

“自然是照着延宁说的,多备一些新鲜吃食。”刘大爷说着,眼角余光瞥见蒋氏神色有异,似乎对自己的安排有其他意见,也不等她提出来,便解释道,“你不知道,那江公子和曹公子啊,就喜欢吃咱们青青做的那些吃食,藕片和茶叶蛋,还有上回我跟青青给延宁送去的野兔肉,他们说可喜欢吃了,今儿来咱们家做客,说不得就是为了这个呢。咱们投其所好,不比送些虚有其表的东西更合他们心意?”

蒋氏点点头,但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他们不是客套话吗?人家从进城来的贵公子,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怎么被这点小东西迷了眼……”

“那你就不懂了,山珍海味,时时吃也就不稀罕了,反倒是咱们青青脑瓜子厉害,时不时想出些吃食,连他们都没吃过,既新鲜又好吃,当然更叫人感兴趣了。”

“那行罢,我待会儿去找青青,问问她能不能再做些方便送人的吃食。”

“尽管叫青青多备些能够当零嘴的吃食。”刘大爷说罢,似乎想到什么,沉吟了片刻后,又道,“不过光准备吃食也不好,上次不是得了一块牛皮吗?虽然不大,但是做一双皮靴还是够的,你去找出来当回礼罢。”

蒋氏先前还各种担心回礼太寒酸了,现在刘大爷出了主意,她又有些舍不得,忍不住道:“不能换个别的?这牛皮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我还想过几日请人给延宁做一双皮靴呢。”

“我能不知道吗?要是还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哪能把这牛皮送出去?”刘大爷瞪了蒋氏一眼,不耐烦的道,“叫你拿你就去拿,这么啰嗦,以后有机会再给延宁买一块便行了。”

蒋氏忍不住反驳道:“你说得容易,若不是正好咱们在镇上卖茶叶蛋,那人想吃,才用这块牛皮换了咱家的茶叶蛋,等闲谁家跑去镇上卖牛?”

不过蒋氏也只是嘴上抱怨,刘大爷发话了,她还是立刻开了柜子把牛皮找出来,仔细包了包,又把江景行送来的包裹拆下来装自家送的回礼,看起来总算体面了些,蒋氏这才满意了,把东西收拾好,才关门去了灶房。

灶房里,李氏已经换下来了,轮到王氏掌勺,刘青一丝不苟的在旁边指挥:“二婶,可以多放些油,油热了再把野猪肉一块一块放下去,两面煎成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蒋氏在旁边看了会儿,见刘青把步骤都说完了,才放心的拉了刘青的手臂,低声道:“青青,你过来一下,奶有事同你说。”

刘青先前眼角余光就瞧见,她奶这次再回灶房,脸色已经不像先前那般心事重重,反而多了一份轻松,想必难题已经解决。因此刘青也不担心,乐呵呵跟着蒋氏到了一旁。

“你哥哥这两位同窗过来,还准备了贵重的礼物,咱们也要回礼,没什么好送的,好像他们喜欢咱们家做的那些吃食,奶的意思是叫你多备些方便送人的吃食,全当作回礼,你可有想法?”

“若是我做的吃食他们真喜欢,这样备礼也好,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口味?”

“我听你爷说,你们上回送给你大哥的吃食,他们也尝了,都很喜欢呢。”蒋氏笑眯眯的道,“因此我想,上次做的那些吃食,这次也可以备一份,然后再看看添些别的。”

刘青想了想,道:“上次送的是麻辣藕片,梅菜扣肉,香辣兔丁和茶叶蛋,这次我可以再做个猪肉丝,当零嘴吃。”

蒋氏点头,又问:“还有别的吗?”

刘青心下诧异,这么多东西她奶还觉得不够?但刘青没有问出来,她仔细想了会儿,一时匆忙,倒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当零食的小吃,干脆道:“咱们准备这么多熟食,他们要是吃不完,多放几日就要坏了,倒不如再送点腊肉腊野鸡这些,说不定他们过年还能吃这个。”

听刘青说得在理,蒋氏自然也认同,当即笑道:“行,就准备这些罢,这几样小菜我待会儿叫你婶子他们去弄,不过你说得那个什么猪肉丝,就只能你自个儿动手了。”

“奶放心,吃完午饭我就做这个。”

祖孙两正商量着正事,冷不丁一个洪亮的声音自门外传来:“青青,鱼抓回来了,好大一条草鱼呢!”

刘青便看了蒋氏一眼,蒋氏笑道:“行了,想看就出去看罢。”

于是刘青便出去了,刚走到门口,刘延林已经拎着木桶走过来,刘青冷不丁低头一看,滑不留手的东西在桶底摆动,刘青被吓了一跳,连连往后退了好几步,指着刘延林道:“不要过来!”

刘延林一头雾水,还是蒋氏走近瞧了一眼,忍不住笑道:“多大的人了,连黄鳝都怕。”

刘青一点都不心虚,抗议道:“谁叫它长得跟蛇一样。”

刘延林这才恍然大悟,跟着蒋氏一起嘲笑刘青:“只是长得像罢了,黄鳝又没毒,被它咬了也没事。”

说着,刘延林往前走两步,试图让刘青接受桶底的小家伙。

刘青吓得又退了两步,连连摆手:“别过来,你们把它处理了,切成小拇指长的一段一段。”

刘延林见她是真的怕,才停了脚步,点了下头,又问:“鱼要怎么切?”

“抓了几条鱼?”

“两条啊,一条草鱼,一条黄鱼。”

刘青让刘延林把黄鱼抓出来给她看了大小,顿时有了主意,道:“草鱼切成鱼片,跟上回的一样,黄鱼只要去鱼鳃鱼鳞鱼肚,其他的我来切。”刘青心想着既然蒋氏他们如此重视今天的客人,她更要花些心思了,不知道松鼠鱼他们吃不吃得惯。

*************************************************

刘家今天备了两桌,因为江景行和曹声扬身份实在不一般,怕自家村里那些汉子说话举止没个分寸,冲撞了贵人,干脆就分了两桌吃,索性另外一桌是来吃杀猪肉的,准备一桌子的猪肉,就够他们吃得满嘴流油了,也没什么厚此薄彼的。

只是刘家好久都没这么热闹过,碗筷和桌椅都不够,去隔壁借了好多东西来,那一桌杀猪饭就摆在院子里,中午太阳好,院门关起来风倒也不是很大,一群壮汉喝酒吃肉,吃得浑身发热,更不觉得冷了。

比起院里那一桌,堂屋就显得十分和风细雨了,江景行和曹声扬颜值高,举止优雅,吃饭的动作看起来都十分享受,刘大爷他们见了,自然也不好意思太过粗犷,一个个收敛了举止,变得斯文起来,刚上桌的大菜,不久没人抢,反而各自斯文有礼的谦让着。

虽然自家习惯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入乡随俗,刘大爷等人时不时在旁边劝菜劝酒,江景行和曹声扬自然也应几句,此时见蒋氏带着大孙女进进出出的上菜,便道:“刘奶奶,不必张罗了,叫大家一起吃饭罢。”

蒋氏被江景行喊一声奶奶,顿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连连道:“锅里还有两三个菜,上完了我们就去吃饭,你们慢慢吃,不必管我们。”

江景行瞧着蒋氏身后的小姑娘,今儿大半功夫都瞧见她在他们眼前晃,反倒是自家同窗的亲妹妹,除了刚过来时碰到了一次,之后人影都没瞧见,这时便忍不住转头看向刘延宁,问道:“延宁,先前在村口碰到的那个小姑娘,怎么一直没看到她了?”

“江公子问的是青青?”不等刘延宁回答,刘大爷忍不住先问了,心里既惊讶又惊喜,他就说这个孙女有造化,同样的年纪,大孙女来来去去,都不知道露了多少回脸,贵公子印象更深的,还是就碰了个面的青青。

可见姑娘家也要聪明懂事,更容易叫人留下好印象。到以后相看婆家,也更有优势。

刘大爷倒是没想着这贵公子能瞧中自家孙女,不说人家这出身和地位,自家孙女再能耐,现在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小姑娘,长得是玲珑可爱,但还没长开呢,说这个为时过早。

但刘大爷还是忍不住激动,能被贵公子记住,可见自家孙女是真的出色。

刘大爷问完,才想起来对方应该不知道青青的名字,便张嘴准备介绍,却不想江景行已经点头,笑道:“常听延宁说起令妹,今日一见果真机灵可爱,只是从进门起,便没再瞧见她了,一时有些疑惑。”

“青青在灶房做饭呢。”蒋氏想也没想的道,“待会儿做完饭,我叫她过来。”

江景行诧异的挑眉:“这一桌菜,都是小姑娘做的?”

“是呢,这丫头就喜欢琢磨吃食,那想法还真是稀奇古怪。”蒋氏觉得这些菜式都是孙女想出来的,她也都会做,只是小孩子体力不够,做不了这么多菜,才叫其他几个儿媳妇掌勺,但跟孙女做出来的也没什么区别了,因此回答的十分肯定。

江景行是真的惊讶了,以前刘延宁常把他妹妹挂在嘴边,江景行不是不信,但觉得以刘延宁妹控的程度,他说的话估计只能信个七八成,再说就算这样,也显得小姑娘很能干很不一般了。

没想到刘延宁一个字都没有夸张,小姑娘能干的超出了他的想象。便忍不住笑道:“看来还是延宁有福气,真叫人羡慕。”

刘延宁先前还本能的警惕起来,觉得江景行对自家妹妹的关注太多了,他到底跟江景行相处的时间不短,这人看着温文尔雅,对谁都一副和风细雨的样子,实则云淡风轻的很,如果说曹声扬是言语举止中让人觉得不近人情,那江景行就是骨子里透着疏离,两人关系好得同一个人,可见其本质也是同一类人。

因此,数着江景行今日一共旁敲侧击的打听了自家妹妹三回,刘延宁便开始警惕起来,看江景行的眼神活像他要跟自己抢妹妹一样,正准备说点什么转移他的注意力,没想到江景行只是随口问问,这句话一出便是要结束这个话题的意思了,刘延宁便同泄了气的皮球,放松下来,笑着回应了一句。

午饭还在继续,蒋氏领着刘雅琴,一脸喜意的回了灶房,刚踏进门便忍不住道:“江公子可喜欢咱们青青做的菜了,还夸延宁有青青这个妹妹有福气呢,我就说青青是咱们家的福星。”蒋氏想着,江公子羡慕延宁有青青这样的妹妹,不就是羡慕他们家有这样的孙女吗?福气自然也是他们刘家的福气了。

蒋氏这话把正在忙活的众人给惊呆了,这回连李氏都淡定不起来,忍不住问了一句:“娘,那位江公子真的这么夸咱们青青?”

“那当然了。”蒋氏挺着胸脯,自己养出来的孙女被贵公子赞不绝口,比贵公子喊她一声奶奶还让她激动,“江公子夸青青聪明伶俐,还炒得一手好菜,可喜欢咱们青青做的菜了!就连那个曹公子,看起来地位特别高贵,在咱们家这种简陋的地方都显得委屈了他,可吃饭的时候,照样埋头大吃呢,这不是喜欢是什么?”

王氏切到一半的菜,不由停了下来,问蒋氏:“娘,那江公子还说了什么?我们雅琴这么懂事,一直在堂屋忙活,江公子他们有没有夸一夸她?”

蒋氏翻了个白眼:“他们可是从京城来的贵公子,见多识广,你以为要入得他们的眼这么容易,什么人都可以?”

王氏被这么一讽刺,虽然蒋氏未必是有心,却也让她的脸色一瞬变得难看,正准备为自己女儿抱不平,蒋氏已经摆了摆手,催道:“你们手脚麻利些,把剩下几个菜炒完,青青待会儿随我去前边吃饭。”

众人应了一声,又开始忙碌起来。

李氏若有所思的看了王氏一眼,她本来还没深想,方才听王氏的问题,才明白了妯娌的用意,难怪今儿那般积极,叫她女儿进进出出的忙活,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没想到王氏不光胆子大,眼光也高,还当她女儿是天仙不成,连江公子和曹公子这般的人物也敢肖想!

幸好客人就在他们家待半天,下午就要离去,闹不出什么大事来,不然以王氏这般不安分的样子,自家儿子少不得就要在同窗跟前没脸了。

想到这里,李氏脸色微沉,决定找个机会同儿子和公公提一句,王氏有这样的胆子,以后儿子再带同窗回来做客,可得仔细盯着,别叫她闹出笑话来。

至于蒋氏,李氏还真没想同她说,说了也没用,就她婆婆这性子,没过几日又给王氏哄住了。

因为对王氏母女心生警惕,蒋氏提出要带刘青去堂屋吃饭的时候,李氏便没有反对,她想着让女儿去也好,叫那两位公子知道,他们刘家的姑娘还是乖巧懂事的,并不都像刘雅琴那般出格。

刘青还得感谢江景行和曹声扬,这两人带着刘家其他人都变得斯文起来,于是等她炒完菜上桌的时候,每个盘子都还留了不少菜,头一次啊,刘青差点就感动的泪流满面,跟着蒋氏在她旁边坐下,端起碗就开始埋头吃饭。

这一顿饭也算是宾主尽欢,吃了一两个时辰,酒都不知道喝了多少壶,好在都是自家酿的米酒,不需要钱。

院里的那桌早就收桌了,堂屋这桌吃完饭,歇了小半个时辰,眼瞧着天色暗下来,江川去牵了马车过来,准备动身回城了。

刘大爷抱着满满当当的东西,一路把人送到村口,才把回礼送出去,江景行本来想接过去的,刘大爷乐呵呵的笑道:“这东西有点重,我帮你们放到车上去。”

江景行挑了挑眉,看着刘大爷说完已经去放东西了,只当他是热情过度,倒也没多说什么,同刘家人一一告了辞,这才上了马车。

马车渐行渐远,刘家人还没回去,一直目送到瞧不见马车的影子了,这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江景行也放下了帘子,轻笑道:“延宁的家人还真是热情呢。”

曹声扬也挑了挑眉,道:“唔,还算是不虚此行。”

“得了便宜还卖乖。”江景行淡淡的瞥他一眼,似笑非笑,“你在延宁家中的食量,比以往可大了一倍不止。”

曹声扬只是扬着眉,没吭声,江景行却不知道想到什么,又笑道:“早知道应该再加一匹缎子的,粉绿色更显得活泼可爱。”

“啧,真婆妈。”曹声扬摇着头,拎起小茶几上的包裹,虽然一拎发现包裹出乎意料的沉,但他眼皮也没眨一些,将东西放到膝盖上,一边慢条斯理的拆开,一边漫不经心的问,“考察得如何了,打算怎么同三叔说?”

第52章

刘延宁一行人把客人送走,才依依不舍的回身,却没能回家,早被等在旁边瞧热闹村民们拦住了,他们拉着刘家一行人,兴致勃勃的问东问西。

村民最高兴趣的当然是刚送走的两人了,他们不厌其烦的打听着江景行和曹声扬的事,刘大爷等人也很热心的一一作答,看着村民们好奇而羡慕的神色,心里头的自豪越发挡不住了。

原本荣居落水村最受欢迎排行榜榜首的刘延宁,这会儿也不得不暂居其后,等村民满足了热切的好奇心,才终于把注意力转到他身上,有问他在书院过得怎么样的,有问放几日假,明年初几回书院的,还有关心他科举考试准备的怎么样。

刘延宁也一一回答了村民的问题,然而趁着村民们问刘大爷和蒋氏问题的时候,才找个空隙钻出来,回到自家院子时,还听见村民在问蒋氏:“蒋大婶,这也快过年了,我们家小子吵着要吃你们家煮的鸡蛋,我想着过年嘛,能满足他们的就尽量满足了,只是我们家就那么些人,顶多也只能换几十个鸡蛋,多了实在吃不完。要不我家再多出一个鸡蛋来换,大婶你看中意吗?”

妇人的话刚刚落音,旁边好多人立时响应道:“对啊,蒋大娘,我们家过年也想换点鸡蛋来吃,就是换不了多少,怕你们麻烦就一直没说。不过你们要是给牛三家换,顺道给我家也换几个呗?”

蒋氏还没说话,刘大爷已经笑道:“不然这样,要茶叶蛋的人家,先聚到一起商量商量,算一算你们总共要多少,一次性煮了,也比较省事。”

“那敢情好。”最先附和的妇人嗓门大,闻言忙问道,“大爷,那鸡蛋怎么换?”

“放心罢,以前怎么换,现在也怎么换。”

听刘大爷这么一说,好几个表态了要换茶叶蛋的妇人,面上立刻浮现喜意,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再多换几个了。之前没吭声的村民,此时也都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意动。

刘延宁听到村民们在刘大爷和蒋氏换茶叶蛋的事,却也没甚在意,回了自家院子,便瞧见熊孩子们一个个都乖乖的聚在院子里。

见这场景,刘延宁难免有些惊讶。他是自去县里求学后,在家待的时日便不长,但他自个儿也是乡野长大,村民们都忙碌,家长没功夫事事管着孩子,这些被放养长大的孩子,难免带着野性。

自家这些堂弟,从小也是调皮捣蛋惯了的,除了爷爷管得住他们,恐怕连叔叔婶婶,都没办法叫他们如此听话,这会儿家里一个大人都没有,他们竟如此乖巧的站着,如何叫他不惊奇?

刘延宁这么想着,不免又加快了脚步,还没走到熊孩子们跟前,就看到他妹妹从灶房出来,手里头端着一只碗。熊孩子们面上浮现出欢呼的神情,却压抑着没有冲上前去,而是乖乖站在原地,等他妹妹一个一个的发零食。

刘青给熊孩子们发完吃的,察觉到身后的视线,不由回头,看到亲哥正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己,刘青扬了扬唇,问:“哥,把客人送走了吗?”

“走了。”刘延宁走到刘青跟前,不由自主的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笑道,“碗里的是什么?”

“猪肉丝,奶叫我做些吃的给客人在路上当零嘴,我索性多做了一些,叫爷奶他们也尝尝,要是喜欢,过年就多做些用来招待客人。”刘青说着,也从碗里捡了一根肉丝送到刘延宁嘴边,“哥尝尝味道怎么样。”

刘延宁下意识张口一咬,咸香带着些许辣味直冲味蕾,虽然以前没吃过,却别有一番风味,让他不由自主的咀嚼起来。

刘青还在仰着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刘延宁。刘延宁把肉丝吞下肚了才回过神来,又摸了摸她的头,这会儿便是满心的自豪,“很好吃,青青真厉害。”

“你们都在吃什么?”这厢,刘家人其他人也从热情的村民中脱身而出,回了院子,见到家里头孩子们的情形,不免有些好奇。

“给哥哥的同窗做的零嘴,猪肉丝我留了一些,给爷奶尝尝鲜呢。”刘青说着,已经端着碗走上前了,第一个发的自然就是刘大爷,然后蒋氏,李氏,二叔二婶……

蒋氏接过猪肉丝,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笑骂刘青:“我就知道你等不及,饭还刚吃完呢,吃什么零嘴!”

刘青笑嘻嘻的道:“今儿不是宰了猪吗,奶都准备了一大桌的杀猪饭,咱们就吃几根肉丝,您就舍不得啦?”

“臭丫头,还敢埋汰我小气了?我要是舍不得,还能让你在这儿胡闹?”蒋氏说着,作势要去揪刘青的耳朵,刘青笑嘻嘻的躲开了。

刘大爷摆了摆手,笑道:“这猪肉丝嚼着还不错,要是有功夫,可以多备一些留着过年。”

蒋氏这才收了手,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么想呢,反正家里猪肉多。”

刘青已经分完猪肉丝,拿着空碗回灶房了,李氏等人也自发的回了灶房准备忙活,今儿刚杀的猪,到现在才有功夫处理猪肉。

王氏没有跟着妯娌们进灶房,她站在蒋氏身后,踌躇了片刻,还是朝刘延宁笑了笑,问道:“延宁啊,今儿随你来家做客的那两位公子,都什么身份?”

“他们也是前几个月才来书院的,平日甚少提及家里,因此我也不是很清楚。”

刘延宁本能觉得王氏的神情有些怪异,似乎不像是纯粹的好奇,而是在算计些什么,因此他心里有些抵触,便隐下了书院里以知县公子为首的官宦子弟,平日都对江草二人极尽推崇的事实。

王氏眼底闪过一丝失望,还以为大侄子同那两位关系好,结果连对方的身世都不清楚,可见关系也没她想的那般好。不过王氏还不想放弃,忍不住又问道:“听说他们是从京城来的,会不会是世家子弟?”

“侄儿并不清楚。”

王氏也感觉刘延宁在敷衍自己,便有些不满,“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平日聊天,都不说起这个吗?”

虽然刘家其他人也对江曹二人的身世感兴趣,在王氏开口问的时候,才没有打断她的话,但是此时听到王氏暗含不满的语气,刘大爷立时冷了脸色,斥道:“老二家的!”

反倒是刘延宁,见着二婶这反应,越觉得对方心思不简单,便更不想透露关于同窗的一个字,忙拦住了刘大爷将要训斥出口的话,“爷,二婶也只是好奇,您别怪她。”

说罢转身冲王氏拱了拱手,解释道:“二婶有所不知,侄儿与这两位同窗好友,平日在一起也是探讨诗书与策论,甚少提及无关紧要的事,因此对他二人的境况,侄儿的确是一无所知。”

刘延宁态度好的跟自己解释了,王氏也不好继续拿这个说事,讪讪表达了歉意,才又问道:“那他们往后还会来做客吗?”

“侄儿也不甚清楚。”

王氏眼神暗了暗,心知自己在刘延宁这儿,再问不出她想知道的事,便干脆止了话头,进了灶房同妯娌们一起干活了。

等王氏走后,刘大爷才招呼刘延宁和几个儿子,“延宁,去屋里,爷正要问问你们今儿打的什么哑谜,究竟有什么法子解决咱家卖茶叶蛋的事。”

听到这话,本来想去灶房监工的蒋氏,不由收回了脚步,还是觉得卖茶叶蛋的事比较重要,正准备跟着他们进屋,刘青刚好从灶房出来,见状忙上前扯了蒋氏的衣摆,“奶,我能进去听吗?我保证不作声。”

倘若是别的孙女,蒋氏都能毫不犹豫的叫她们一边玩去,偏偏提这要求的是刘青,卖茶叶蛋的主意还是她想出来的,蒋氏便不好敢她走,可是她一个丫头片子,家里这么大的事哪能叫她去凑热闹?

蒋氏一时有些犹豫了。

刘延宁听到声音回头,笑道:“奶,青青想听的话,就让她进来罢,到底还是她想出来的煮茶叶蛋。”说完,刘延宁又顿了顿,到底觉得自家妹妹一个太过出挑,又道,“还有大林和大根儿,他们也大了。”

若不是刘雅琴这会儿不在家里,刘延宁也想把她一起叫上,这样才显得他妹妹不那么打眼。

只是刘雅琴早被小姐妹喊走了。其实那群小姑娘主要想喊的是刘青,只是刘青对这种聚会一向不感兴趣,毫不例外的又拒绝了。

刘延宁开了口,蒋氏便不再迟疑,转头去喊两个大孙子:“大林,大根儿,快过来,有正事找你们!”

于是刘青乖乖跟在蒋氏身后,进了屋也不怎么作声,默默的找了个凳子坐在角落,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同样是兄妹,刘延宁的待遇,跟刘青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被刘大爷拉着在旁边坐下,刘二叔这几个长辈,都排在刘延宁后面,刘二叔几兄弟也没有半点意见,早习以为常,他们正目光灼灼的看着刘延宁,等他为自家指条明路。

刘延宁瞧着他妹妹乖觉的举动,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才收回视线,能感受到长辈们急切的心情,便也没卖关子,直接道:“我想景行的意思,是把卖茶叶蛋从咱们一家的生意,变成咱们整个落水村的生意,如此一来就成了村里的产业,而不是咱们家。咱们村这么多地在种,每年又要交许多赋税,卖茶叶蛋只是副业,自家养鸡下蛋,鸡蛋拿去镇上却每每卖不出去,没办法便只能想这个法子,贴补贴补家用,上头不可能把咱们整个村都归为商户,这事便只能不了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