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氏想归想,江景行都亲自将礼物送上了,她内心再纠结,也不敢怠慢的,赶紧双手去接了,嘴上还是要道:“来就来了,带什么礼物?本就是感谢你上回帮的忙,如此一来,岂不是下回还要请客?”

江景行笑道:“伯母手艺这般好,多来蹭几次饭,晚辈也是愿意的。”

李氏被哄得眉开眼笑,先把礼物的事放一旁了,忙道:“要是叫你们天天来吃饭,也不太可能,再好吃的东西,日日吃也会腻,不过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平日有空便过来,伯母给你们做好吃的。”

见李氏这会儿也变身话唠,招呼起人来就说个没完了,刘青便朝正好站在她对面的刘延宁眨眨眼睛,希望亲哥看得懂自己的意思,及时出来制止热情过度的李氏。

刘延宁确实有这个默契,接收到妹妹的眼神,便了然的笑了笑,清了清嗓子道:“娘,锅里还在煮什么,香味越来越浓了?”

这会儿锅里在蒸槽肉,其实之前就蒸好了,只是等他们回来已经凉透了,现在不过是蒸热一下便可以,待会儿还要借着锅里的余温,把糯米排骨也蒸热了。

听见刘延宁的提醒,李氏才想起锅里还有东西,忙咽下刚想说的话,匆匆道:“我回灶房瞧瞧火候,别把锅里的水给烧干了,延宁,你好好招待客人。”

李氏难得风风火火,说完便留下她风一样的背影。

第74章

招呼客人的事自有刘延宁负责,刘青同他们打了个招呼,也跟着回了灶房。

灶房里,李氏已经把一大盘蒸得艳红如火,色香味俱全的槽肉端出锅,拿了抹布托着,递给刘青道:“先把这盘肉端上去,叫他们直接开饭,不用等咱们。”

“好。”刘青听话的端了菜出去,顺道把李氏的话带到,回灶房又带了他们的话来,“娘,江公子他们说等咱们一起去开饭,尤其是娘,他们说娘是长辈,不能把你撇下了。”

李氏正埋头在灶底下收拾柴火,弄得是蓬头垢面,听到刘青的话,一边用袖子擦着汗,一边抬头道:“那你就没说咱们锅里还有菜?”

“我说了啊,但江公子他们说一起等。”

李氏这才起身,叮嘱刘青道:“你瞧着锅里的肉,别把水烧干了。”

见刘青点了头,李氏才走到一旁舀了一小盆水,简单的清理了一下。

最后一个是糯米排骨,早做好了,现在就是热一热。炉里的火烧得旺,菜很快就蒸热了,刘青掀开锅盖瞧了一眼,李氏忙将水倒了进来,一边制止刘青的举动:“青青,你放着别动,太烫了,我来端。”

刘青双手托着分量不轻的锅盖,探头瞧了一眼,笑道:“我不碰,就是瞧一眼蒸好了没。”

李氏手里拖着湿抹布,把锅里最后一道主菜端了出来。

刘青做的糯米排骨,与传统的做法不一样,碗底下才是排骨,上面铺了一层洁白晶莹的糯米。

糯米是自家种的糯米,资质上乘,蒸之前刘青还怕蒸得不够香软弹性,先用水泡了一个时辰,又在水里煮了片刻,这糯米便像是泡发了一样,如今蒸出来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这道菜是刘青上辈子在一家餐厅吃到的改良菜,无论是口感还是卖相,都与传统的做法不一样,第一次吃的刘青对它惊为天人。

可惜他们家没有适合盛这道菜的类似蒸笼的碗,只能将就的早了个海碗盛,造型不合适,少了很多美感。

但就算是这样,李氏端在手里瞧着,也觉得十分新鲜,看了好一会儿,笑道:“这肉香味和糯米的味道都融合到一块了,闻着是香喷喷的,上面铺的这层糯米,这么蒸出来也怪好看。”

刘青对比了一下她记忆中这道菜的样子,不是很满意的摇摇头,摆盘的碗就先不说了,上面只是一层白白的糯米,也太过单调,便道:“这会儿还没有种葱,要是能拔几根葱,将葱叶细细的切碎了,蒸好了端上桌的时候,葱花撒在上面,那样才又好看又好吃呢。”

李氏闻言下意识的瞧了外边的院子一眼,笑道:“想要葱还不简单?过些日子时节到了,咱们也在院子开一方土,这儿小归小,种几根葱还是够的,到时候你想怎么吃都行。”

“种了多久能吃上?”

“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吃了。”

刘青这才高兴起来,笑道:“正好咱们家有猪油,到时候种了葱,煮葱油面吃。”

李氏却嗔了她一眼,道:“先别想着葱呢,赶紧把菜端上桌去开饭,叫他们再等下去,饭菜都凉了。”

刘青赶紧跟在她后边进了堂屋。

李氏虽然端了最后一道菜上来,却并没有坐下吃饭的意思,而是亲自同客人解释了她厨房里还有一道汤没煮完,耽搁不得,叫大家不必等她,先开饭,为了说服客人,李氏还把刘青推上桌了,谎称她年纪小受不得饿,得按照平时的时辰吃饭。

没有一点点防备,刘青就这样被她娘出卖了。

不过李氏都说到这份上,刘延宁也在旁边劝着,江景行倒没有再客套下去。

终于可以开饭了,李氏心满意足的回去熬银耳红枣汤,她想着若是熬得好吃,也给儿子的同窗尝一尝,自家没什么好东西,这些银耳还是四弟妹娘家从北方寻回来的稀罕物,勉强能拿得出手了。

而坐在她哥旁边,看着满桌子美食的刘青,心情却有点忧伤,早早的桌又有什么用?哥哥的小伙伴们吃起饭来都优雅大方,细嚼慢咽,衬得他们这些乡巴佬无地自容,简直让人自惭形秽,分分钟恨不得回娘胎重造。

上次在刘家,刘青就得到了陪客人上桌吃饭的殊荣,结果吃得她差点消化不良,都要有心理阴影了。

当然心塞归心塞,大家都举起筷子吃饭了,刘青也不会手软,她第一下筷子伸向了自己正前方的糯米排骨,夹一块蒸得酥软香浓的排骨出来,上边带了一层珍珠般通透的糯米,放进嘴里,裹着糯米清香的排骨肥而不腻,好吃得让人欲罢不能。

刘青不由自主的弯了弯眼睛,虽然卖相上是差了些,但味道还是记忆中的味道,没让她失望。

许是出于对刘青这个主厨的信任,桌上另外三个人见状,也不约而同的把筷子伸向这道菜,细细品尝之后,纷纷惊为天人,跟不要钱似的夸起了刘青。

虽然美色当前,刘青还是把持住了自己,无论对面的大帅哥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她,用什么样的辞藻赞美她,刘青都不为所动,嘴角一直保持着微弯的幅度,显得既客气又矜持——至少刘青自个觉得她表现得很好,简直是太棒了,没有给她哥拖后腿。

直到对面的人放下筷子,从袖中取出帕子,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毫无预兆的问刘青:“青青是不是很怕我们?”

刘青简直大失所望,难道她表现得不不完美吗,她不是按着她娘说得,很努力在做一个矜持又优雅的古代美少女吗,怎么哥哥的小伙伴还会这样误解她?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刘青陷入了对自己的深深的反省中,一时没接上江景行的话,作为当事人的哥哥,又是请客的主人,刘延宁自然不会让江景行陷入无人回应的尴尬中,忙拍了拍自己妹妹的头,笑道:“景行别误会了,我们青青常年在老家,很少接触生人,许是有些怕生,并非有意针对你和声扬。”

被点名的曹声扬头也没抬,自顾自的低头吃饭,丝毫不在意同桌的小伙伴们,已经纷纷放下了碗筷。

虽然曹声扬动作优雅大方,但是刘青还是透过现象,看到了其身为吃货的本质,不由多看了一眼,在心里吹了个响亮口哨,啧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贵公子。

怎么办,她也好想学这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吃碗中饭。

奈何身为话题的中心,亲哥已经帮她接过一回话了,刘青不好再走神下去,要是再接不上哥哥的小伙伴的话,她这就不是怕生是无礼了。

对面的江景行已经点了点头,虽然心里半点不相信刘延宁的胡扯,早在上回在街上擦肩而过,他就发现这小姑娘本性很有些活泼可爱了,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都能笑得那么甜美,又怎是怕生的人?

更别提他还记得刘延宁说过,最开始卖茶叶蛋,他们家人都不同意,还是他妹妹瞒着大人,带了两个小弟弟去镇上卖,赚了第一桶金,他们家人才做起这个买卖的,胆子大到都敢自己上街卖东西的小姑娘,竟然还会怕生?

江景行的心里活动,翻译过来就是:我信了你的邪。

不过信口胡诌的毕竟是自己的小伙伴,还是要礼貌的信一下。江景行不但信了,还加入了睁眼说瞎话的行列,温声道:“青青年纪小,怕生也正常。”

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接下江景行的话的刘青,顿时迟疑了,这话要她怎么接,难道要她说“江大哥你说得太对了,宝宝就是这么的腼腆害羞”……?

好在刘青迟疑的下一秒,江景行又笑道:“不过你我这等关系,也不算是外人了,我与声扬已经把青青当自家妹妹看待,青青委实没必要如此见外。”

被点名的曹声扬这个时候才抬了眼,微微点头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继续吃他的饭了。

而刘青已经是满脑子的黑人问号了,什么关系?什么关系?

大哥你倒是说清楚啊,这么暧昧不明的样子很容易叫人误会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当她嫂子了!

刘青定了定神,赶跑了满脑子污污的联想,连忙点头道:“江大哥您放心,我也是一直把您当哥哥看的,就是嘴巴笨不会说话,您别介意。”

江景行眼底的笑意一闪而过,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转而问道:“听你哥哥说,你想看书?”

刚刚都说了把人家当哥哥,这会儿不能表现得太疏离,自打嘴巴,刘青便点点头,笑道:“哥哥也说上回寻回来的书,就是从江大哥那儿借的呢,书可好看了。”

“我那儿还有些书,青青喜欢看哪种的?待会儿我让江河送几本过来。”

刘青这才知道被哥哥的小伙伴当妹妹看的好处了,眼睛一亮,张了张嘴想点几本书名,结果发现自己叫不出来,只能悻悻然闭上了嘴,道:“我也不知道什么书好看,不过哥哥天天看的那种,我是看不下去的。”

江景行眼底的笑意更浓了,“那就多送些过来,你自个儿挑你想看的。”

刘青恨不得当场应了,猛然想起这年头书都不便宜,尤其是她今天去书肆翻了几本,发现那些所谓的闲书,比正统教材还难找,恐怕真是不简单的东西了。刘青便不敢应承,侧头先看了刘延宁一眼。

刘延宁笑道:“我先还想等青青看完这本,再找你借些别的,一次给她太多书,她也看不完。”

“看不完就慢慢看,你还有两个月就要下场了,还是安心备考,闲的事就别操心了。”

正说着话,那头李氏也把银耳汤熬出来了,她自个儿先尝了尝,发现味道并不难喝,决定拿来招待客人,就狠心放了一大块的冰糖,用干净的碗盛了四碗端出来。

本来见李氏端了汤进来,还以为又是什么好吃的,曹声扬都暂且停下了进食的动作,好奇的看了过来,结果发现就是银耳红枣汤,曹声扬不甚感兴趣的低下了头,继续吃他没吃完的菜。

李氏先给江景行和曹声扬上了汤,一边局促的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延宁他婶娘家那边的人,托人去北方带过来的,听说能补身子,你们尝尝味道如何。”

“伯母忙了一日,快别忙活了,歇一歇用晚饭罢。”江景行说着,才低头瞧了一眼,了然的笑道,“原来是银耳啊,这的确是好东西,延宁再过两个月就下场了,若能每日喝一碗调养身子,往后到了考场,应该也会好受些。”

“是吗?”李氏一阵惊喜,果然她没把这东西藏着掖着是对的,人家从京城来的贵公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比他们识货多了,连江公子都说是好东西,想必是不差了,李氏搓着手道,“拿你们多喝些,锅里还有,喝完了再盛,他婶子娘家托人带了一大包,待会儿我给你们也装点回去补补……”

“伯母不必了,这玩意儿我们那儿也有不少。”江景行忙制止了李氏,“再说我跟声扬不急着今年下场,还是留给延宁用罢。”

李氏想到江景行来时带的礼物,虽然还没功夫打开瞧一眼,但也见识过他出手有多大方,东西肯定差不了,正愁着没什么好东西可回的呢,既然他说银耳不错,勉强能当回礼,李氏自然不想就这么放弃,刚抿了抿唇想劝,江景行又笑道:“家中女眷也常用这个,说是美容养颜,伯母家若是有多,倒不如留着您自己和青青用。”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一章,待会儿还有更的噢,么么哒

第75章

最后李氏还是没有把这礼物送出去,江景行十分健谈,拉着他们一直在说话,李氏不好贸然起身,也只能在旁边作陪,于是到他们离开前,李氏都没找到准备回礼的机会。

送走两人后,李氏一边打开江景行送的包裹,一边懊恼道:“又收了人家的礼物,这回一点回礼都没准备,真真是太失礼了。”

“娘也不必自责。”刘延宁坐在旁边笑道,“这恐怕是景行有意为之。”

李氏手上的动作一顿,忙回头看了刘延宁一眼:“什么意思?”

“景行虽说为人随和,可平日在书院都没有如此健谈过,今儿却一反常态,拖着娘说这么些家长里短,恐怕就是不希望娘费心这些。”

“当真如此?”李氏本能的表示怀疑,但说话的人是她最信赖的儿子,所以她最后还是相信了这个说法,不由一阵欣喜,“江公子真真是个好人,体贴又善良,送了礼物,还怕我们为回礼而烦恼,这番心意委实难得。”

对他娘的感慨,刘延宁笑而不语。

连刘青在旁边听得都觉得牙酸,江景行在她娘的嘴里,妥妥的成了一朵好清纯毫不做作的白莲花啊,和外面的妖艳贱货就是不一样呢!

万万没想到她娘是这种画风。

刘青连忙出声,把她娘从感慨中拉了回来:“娘,你包裹还没打开呢。”

李氏回过神来,嗔了刘青一眼:“你就是个小财迷。”

刘青措手不及,她刚刚做什么了,让她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李氏已经低头继续拆包裹了,仍然是一匹料子和些许点心,只是从深色的料子变成了活泼的浅粉色,已经见识过一回的李氏,这会儿勉强淡定了些,虽然摸着料子的手仍然有些颤抖,有些过分的小心翼翼,声音还算是淡定的:“上回江公子送的料子适合做男装,本来就打算等开了春,给延宁做两身衣裳穿,这匹料子颜色太艳,延宁和我都用不上,只能便宜了青青这丫头。”

刘青看到料子的时候,眼睛也亮了一下,虽然是粉色,可这色泽这花纹,粉得一点都不艳俗啊,反而粉嫩嫩的跟小公举一样,刘青看着它,少女心都冒泡了,已经能想象到自己穿上这么粉嫩的衣裳,是怎样一副小公举的模样了。

刘延宁侧头,毫不意外的看到他妹妹眼睛发亮的模样,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又有新衣裳穿,这下高兴了?”

这厢母子几人在屋里说话,那边院外想起了敲门声,刘青下意识要出去看,被刘延宁拉住了,“你在这待着,我去瞧瞧。”

刘延宁开了门,一个熟悉的人站在对面,“江河?”

江河对刘延宁笑道:“这么晚过来,叨扰刘公子了,少爷叫我过来送书。”

刘延宁的目光,便落到了江河手上捧着的东西上面,高高的一叠,让他也不由为江景行的大手笔惊呆了,“这也太多了罢……”

刘青本来就跟在她哥后面,现在听他这么说,不由探了个头去瞧,一时也瞪大了眼睛,厚厚的一叠,少说也有十来本书,好大一笔巨财啊。

不愧是从京城过来的,出手这么大方,简直是一个大写的壕。

江河许是得了江景行的叮嘱,并未接受刘延宁的推辞,坚持要他们兄妹都收下了,才告辞离开。

李氏刚把东西整理完,转头看到兄妹俩抱这么多书回来,也愣住了:“江公子怎么送这么多书过来?”

当时江景行表示要给刘青送书的时候,李氏并不在旁边,刘青这会儿自然也不敢说这些书都是给她看的,别看她娘平时很纵容她,但这么多书可不是小东西,普通的书一本都要一二两银子,这么多书可贵了,万一有个损坏,卖了她都赔不起。

想到这里,很怂的往她哥身后躲了躲,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刘延宁也很习惯的为妹妹挺身而出,背起这个锅,含糊的回道:“我只是同他们提了两句,没想到景行会送这么多过来。”

李氏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书都是江景行给刘延宁的,为他下场考科举做准备,自然十分上心,道:“那还不赶紧把书放好?人家这般用心,你可别辜负江公子的一番心意,多多看看才好。”

“娘放心罢,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刘延宁淡定的点头,对刘青道,“青青,帮我都放回书房去。”

“好。”刘青乖乖应着,跟在他身后,走了两步才想起什么,转头对她娘道,“娘,我去书房看会儿书,你先睡罢,不必等我。”

李氏点点头,千篇一律的叮嘱道:“那你听话一点,别吵着了你哥哥。”

刘青谨遵她娘的叮嘱,到了书房小心翼翼,一句话都没说,免得打扰她哥用功,只老老实实坐在自己椅子里,把刚到手的这些书,都囫囵的翻了一遍。

殊不知只是这个动作,仍然引起了刘延宁的注意,刘延宁不知何时抬起了头,静静的看着刘青的举动,见她终于从第一本翻到最后一本,已经没书可翻了,刘延宁才忍不住打趣道:“就看完了?”

“怎么可能,一目十行也没这么快啊。”

“那你在瞧什么?”

“我在瞧江大哥送过来的,都是些什么书。”

刘延宁笑道:“他既然答应了,就不会送你不想看的书。”

刘青点头,深以为然的道:“江大哥还是很靠谱的。”

自己一个小不点,装着这么深沉的样子,夸一个比她大好多岁的人很靠谱,刘延宁怎么看怎么滑稽,忍不住笑出了声,又想到他妹妹不喜被人看轻,忙掩饰了过去,笑道:“看来这些书挑得,很深得你心?”

刘青笑眯眯的点头:“江大哥可比哥哥会挑书。”

“不过送了你几本书,连哥哥都不要了?”刘延宁轻哼一声,敲了敲刘青的脑袋以示不满,探过身去看了几眼,“我瞧瞧都是些什么书,高兴得你连哥哥都不认了。”

刘青好似没听出她哥咬牙切齿的语气,从里头挑了一本出来,随意翻开有配插图的一页,比给刘延宁看:“这本书还教人做好多东西呢,明儿我要仔细瞧瞧,说不定我能从里头找到做胰子的法子。”

刘延宁心说物以稀为贵,胰子既然能卖那么贵,那便不会是人人都能做出来的,至少书上不可能有这个。他妹妹这么兴致勃勃,到头来只怕还得无功而返,不过刘延宁倒也不泼她冷水,笑道:“那你可要仔仔细细的瞧,别给遗漏了。景行恐怕也是听到你放下的大话,才这个当口送这些书过来。”

“真的吗?”刘青有些诧异,旋即又了然般的点头,“难怪他主动问我要看什么书呢,哥哥的朋友人真好。”

说着,刘青也给江景行发了张好人卡,心里开始纠结自己要不要改变方针。

毕竟这条大腿好像很粗/大很难得啊!

而且刘青也不蠢,虽然面上没表露出来,却隐约察觉到对方对她很感兴趣的样子。虽然不知道这份兴趣,到底是出于她哥的缘故,还是觉得她本人就很有趣,但至少这份善意是真实的。

老实说,她要是抱一抱大腿,对方应该不会拒绝罢?

刘青越想越心动了。

刘延宁看着他妹妹眼睛都笑弯了,不由问道:“在想什么,这么高兴?”

刘青喜滋滋的合上书,道:“等我知道做胰子了,就可以叫爷奶他们来城里卖这个,比茶叶蛋赚得多不说,方子都是保密的,还不怕人来捣乱。”

刘延宁闻言眼神一闪,先前还只是觉得他妹妹心血来潮,现在听这话,便知道她其实想了也很多,一个小姑娘,不像别的小姑娘,整天想的不是穿衣打扮,竟然是发家致富。

想到这里,刘延宁既自豪又心酸,摸了摸刘青的头,温声道:“你要是喜欢这个,自个儿试着玩也无妨,家中的事,都交给大人去做,再不济还有我,实在用不着你来操心。”

刘青也知道她哥心里压力大,闻言忙笑道:“哥你想多了,我就是想玩一玩,能赚钱当然好,但是一块胰子卖那么贵,真要那么容易做,只怕早就卖疯了。”

刘延宁只是拍了拍她的头,没再说话。

*****************************************************

刘青拿出当年奋战高考的兴头,埋头苦读了好些日子,甚至看着比她哥这个准考生都要用功几分,结果她翻遍了江景行送来的所有书,一遍不够还翻了第二遍,却是半点有用的资料都没找到。

她依然不知道能用什么代替烧碱——而这却是她做肥皂里头最关键的一步。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刘青不至于大失所望,顶多就是不能偷懒,全靠她自己绞尽脑汁的想罢了。

但是刘青这份兴趣,在李氏看来很有些不务正业,忍不住提醒她:“青青,你这是在忙什么?都好几日没做针线了,忘记你师傅要检查的了?”

刘青只能暂且把这事搁下,点头道:“我明儿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