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刘青也知道这事急也急不来,倒不如先放放,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对策呢。

见刘青认错态度很好,李氏满意了,也不舍得训斥她,反倒缓和了语气,笑道:“娘也不是不同意你看书,但是姑娘家有好手艺傍身,人家才瞧得上,你不能本末倒置了。娘只要你每日绣一方帕子,绣完之后,你想做什么都成。”

“我知道了。”刘青十分配合的点头。

李氏放心了,遂话锋一转,说起另一个事:“明儿开始,你哥哥就不能回家吃饭了,你说咱们做些什么送过去?”

“自然是家里有什么菜做什么,然后再炖个汤给哥哥补身子了。”刘青说着,有些不解的看着她娘,“平日不都这样吗?”

“平日是这样没错,可这回你哥哥是书院吃饭。”李氏解释道,“既然书院有规定,江公子他们想必也跟着一块,上回江公子去咱们家,送了贵重的礼物,这回同样的礼物,咱们连回礼都没回,他后来又给你哥哥送了那么多书,咱们委实是占了大便宜。我便想着,若是江公子他们也在书院用饭,咱们给你哥哥送也是送,倒不如给他们也送一份,好歹尽一份心意。”

说到这里,李氏顿了顿,叹气道:“咱们也只能尽心意了,人家出身不凡,就算送礼物,他们也瞧不上。”

虽然刘青前几天才想着要抱一抱金大腿,但还不至于逮着机会就上,毕竟示好也要有个度,表现得太上赶着了,万一造成了负担,对双方都不好。

因此听了她娘的话,刘青组织了下语言,委婉的道:“娘想得是好,只是他们家那样的情形,出门都有下人跟着,就算真要在书院吃饭,应该也有人张罗,还用不着咱们操心罢?”

“你说的是。”李氏点头,“我也是怕太直接了,反倒叫他们不舒服,所以也拿不定主意。”

刘青却想了想,又道:“不过娘要表心意,也不是没有法子,做饭就不必了,咱们家这水平,人家恐怕还瞧不上。但娘不是每天都要花几个时辰给哥哥熬汤吗?娘熬得汤味道真不错,不如多备一些,到时候给江大哥他们也尝尝,一起补补身子。”

李氏眼睛一亮,“你说的是,我怎么没想到?除了熬汤,咱们还可以做些点心送过去。”

刘青点头:“多做些点心小食,万一遇到先生讲得太尽兴,迟迟不肯下学的时候,哥哥还能用些点心垫垫肚子。”

母女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傍晚刘延宁回来,听得她们这一打算,也没有异议,晚饭后刘青照例跟刘延宁去了书房,李氏则还在灶房忙活,明儿起刘延宁在书院解决吃饭问题,早饭都不会回来吃,李氏便现在发了面,准备明天早点起,好给她儿子蒸几个包子带去书院吃,也免得一大早喊刘青起来去送饭。

作者有话要说:应该还有更新,但是宝宝也不能确定,所以随缘吧

第76章

第二日中午,李氏已经把饭和点心都做好了,该装进食盒的装进食盒,等着最后的汤熬好,就叫刘青送去书院。

在送饭之前,李氏先赶了刘青去吃饭:“去青山书院,来回也要两刻钟,晚饭还要接着送,家里就这一个食盒,先别急着回来,等你哥哥吃完了饭,把食盒一起带回来,这一来二去,估摸着要小半个时辰了,你先吃点饭,要不填填肚子也行,别在路上饿着了自己。”

刘青听话得跑去吃饭了,刚吃了没两口,外边传来了敲门声,李氏正站在门口,便对屋里的刘青道:“你别起来了,我出去瞧瞧,应该是梅子过来了。”

李氏开了门,对面站着的果然是高梅,李氏忙露了笑容,一面寒暄着,一面将人迎进了屋:“梅子你回来了?我先还想你今儿要是不回来,就得我陪青青去送饭了。”

高梅前几日回了乡下老家,虽说金氏拍着胸脯表示她女儿会赶在今天回来,但李氏还是做好了准备,万一高梅没回来,青青没有人陪她去送饭,自己也不会放心让她一个人去的。

不过高梅能赶在这个时候回来,自然是最好的了。

听到李氏的话,高梅羞涩的笑了笑,道:“昨儿夜里就回来了,只是怕打扰了嫂子,就没过来打招呼。”

“你这孩子,跟嫂子还见什么外?下回想来就来了,甭客气。”李氏重新锁了院门,热情的拉了高梅的手回屋,一边寒暄道,“这回在老家待了好些日子,青青天天都念叨你,没你在,她都没心思做针线了。”

她娘真是不遗余力的在帮她刷好感度啊。刘青这般想着,也放下了碗筷,站起身笑道:“小姑你过来了?吃饭了没?我正要垫下肚子,待会儿去给哥哥送饭呢,你也一起来吃点罢。”

被刘青这么一提醒,李氏也忙问:“可是来叫青青一起去送饭的?你家都饭都做好了吗?”

高梅先回了李氏的话,才对刘青笑道:“我也是在家里吃了过来的,不用管我,你吃你自己的罢。”

人家既然在这里等,李氏也不好拖拉下去,忙道:“这儿也差不多了,我去瞧瞧汤熬好了没,马上就能出锅,青青帮我招呼好你小姑。”

没一会儿,李氏提了满满当当的食盒出来,递给已经吃完饭的刘青,低声叮嘱道:“小心些,东西有些重,要是提不起你就歇一歇,你们现在出发得早,到书院估摸着也要等上一等,他们才下学,所以晚会儿也无妨。”

刘青点点头,拎过食盒,感受到里面的重量,不由忧伤的看了眼自己的手臂,她倒不是拎不起,可天天这么锻炼的话,好怕自己长出肌肉来啊。她长得像她娘,外表看起来很有些柔弱,这要是一挽袖子露出雄壮的肌肉,是会吓坏小朋友的罢?

脑子里塞满这些有的没的,刘青跟高梅一起出去了,高家的屋子在外边些,出去正好要经过他们家,高梅顺路回去提了自家的食盒出来,小姑娘手拉手的去送饭了。

虽然高梅内向又羞涩,看起来不好接触的样子,其实接触久了,就知道她跟普通的姑娘没什么区别。而且刘青这个人长得比较无害,再加上她看在平时需要金氏照看的份上,对高梅也释放了足够的善意,或者说是有意亲近,高梅对她也有所回应,两个人凑在一起也有话题聊了。

送饭的路上并不孤单。刘青还看到好多跟她们一样拎着食盒,同样往青山书院方向走的姑娘,其中还有几个冲她们笑了下,看着也面善,估摸着也是她们附近的邻居,来来去去的,估计也打过照面。

想想还是蛮亲切的。

果然像李氏说得那样,等她们到了书院,书院还没有下学,门人便不给她们放行,大概是怕她们动静太大,打扰了里头的学子们,只叫她们在外边等。

刘青和高梅找了个地儿停下,顺道把食盒放下歇了会儿,刘青顺便扫了一眼周围,来送饭的有二三十个,几乎全是她这个年纪的姑娘,中间也有一两个妇人,男子却没有一个,可能觉得送饭这种事跟做饭一样,都是女人该干的活罢。

难怪她娘放心让她出来送饭。

此时刘青还没想到她娘的真实意图,但是等门人说可以进去了,旁边的姑娘们忽然变了神色,一个个微微低着头,走路都比刚才来的时候缓慢了几分,迈着小碎步的样子很有些婀娜多姿的意味。

刘青见这变故愣了,还没深想,等越走越近,隐隐约约听见些男声,就瞧见好几个姑娘悄然红了脸,连她旁边的高梅的神态,都有些扭捏了起来,不由恍然大悟。

难怪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好好的送饭,俨然已经变成了相亲大会了吗?

她娘虽然没说,但会不会心里也抱着这个念头?

一想到自己现在这个小身板,放上辈子还在念初中呢,就被她娘寄予了如此远大的期望,刘青就觉得崩溃,亲娘啊,她现在还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这个样子都有人看上她,岂不成了恋童癖?

刘青内心正崩溃着,便没有注意到离自己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等食盒被人拎过去了,刘青才回过神来,刚抬起头,头就被人摸了一把:“想什么想这么出神?”

“哥哥怎么出来了?”刘青瞧了一眼,才发现她旁边的高梅,已经走出好几米远了。

“正好下了学,出来瞧瞧你过来了没。”刘延宁的手从刘青头上拿开,顺势又拉住她刚刚提东西的手,问道,“这食盒分量可不轻,手酸了罢?”

“就几步路,我才不累。”刘青笑了笑,察觉到周围落在他们身上的视线,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刘青第六感又不迟钝,身为女生,同性们的眼神就算掩饰得再好,她也察觉得到。

毕竟只要不跟江景行和曹声扬那两位比,她哥哥在这儿也是妥妥的男神,院草级的人物啊,招蜂引蝶是毋庸置疑的。

这般想着,刘青扯了扯刘延宁的袖子,催促道:“快去吃饭罢,我还等着拿食盒回家呢。”

刘延宁点头,握紧了刘青的手道:“前儿有草地,我们去那儿吃。”

刘青知道她哥是特意为她避开了众人,要是跟着他去教室,里头想必还有好多男生,她是不好进去的,最多跟其他女生一样,站在外边等他吃完饭了。

即便知道她哥的心意,刘青还是拉住了他,提醒道:“哥哥你忘了,娘还给江大哥他们熬了汤呢。”

“瞧我这记性。”刘延宁也才想起来,这才放开了刘青,叮嘱道,“你站在这儿等我,别乱走,我把汤分给了他们就来。”

刘延宁匆匆回了教室,又匆匆出来,拉着刘青去他说的地方吃饭,吃完又送了刘青出去,本来还想目送刘青离开的,还是刘青说要在门口等高梅一起出来,刘延宁才作罢了。

说是有人送饭,等刘延宁回教室,去食堂吃饭的同学都比他回的快些,可见还是麻烦的。

晚上送饭就没有这么麻烦了,刘青只要把饭送到了,不必等刘延宁吃完,直接就可以回去,而刘延宁自然也就不必为了给他妹妹找个地儿坐,特意跑到外边去吃。

*************************************************

开始进入考前集训的刘延宁,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刘青早上起来已经没见到他人影,只有送两餐的时候能说上两句话,晚上因为刘延宁不在家,李氏都舍不得给刘青点油灯看书,刘青闲得无聊,就只能早早上床睡觉了。

然后一觉起来,果然她哥又不见了。

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刘青却感觉像是活在了两个世界,她哥集训的第二天,她这个局外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

就像她上辈子备战高考一样,似曾相识的经历。

刘青第二日中午去送饭,照例还在半路上,就瞧见了自己走出来的刘延宁。

刘延宁仍然叫她站在原地等,他先提着东西回了教室。

刘青自然听话,乖乖的等着,没成想遇到悠悠然经过的江景行。

果然不用考试的人,画风就是跟大家不一样啊,刘青在心里感慨着,江景行先朝她打了招呼,刘青便也问道:“江大哥,不是该用午饭了吗,你怎么在这儿?”

“刚从三叔那儿过来,正要去吃饭呢。”江景行笑问,“青青过来给你哥送饭?”

刘青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问:“可是江大哥刚刚是从里边过来的,不是从外边啊,江大哥的三叔,莫不是书院的先生?”

江景行隐在袖子里的手动了动,到底没忍住,伸出来摸了摸刘青的头:“青青真聪明。”

似曾相识的动作,跟她哥摸她,她上辈子摸她家大黄的动作,简直如出一辙!

刘青真想把她娘拉过来瞧一瞧,看见了没,看见了没!像江景行这样男神级的人物,对她都跟逗小狗一样,您老人家还真指望你女儿这小身板去征服世界呢!

唉,其实还是有点忧伤的,毕竟两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极品男神啊,结果她只能顶着个萝莉的身板当男神的妹妹,不管做什么都被当成是卖萌。

刘青深深的叹了口气,生不逢时啊。

但是泡不了男神,大腿还是可以抱的,刘青觉得自己是不是该朝江景行摇摇尾巴,让自己看起来更萌一点,江景行已经收回了手,笑道:“青青回去帮我谢谢伯母的汤,辛苦她了。”

刘青便道:“江大哥喜欢就好了,我娘高兴还来不及呢。”

“伯母的手艺自然不差,点心也很好吃。”江景行笑道,“往后都是你来送饭?”

刘青点头,江景行又问:“听你哥说,你最近还在琢磨自己做胰子的事?”

听到这个问题,刘青才收起了些笑容,脸上露出懊恼的表情,抱怨道:“哥哥不是忙得都没功夫回家吃饭吗,怎么就有功夫同江大哥说闲话了?”

江景行了然的笑问:“看来是不顺利了?”

对方这么一副逗上瘾了的样子,刘青索性越发配合,鼓着张脸看他,不说话。

江景行忍着笑意,又问:“没从书里找着有用的东西?”

刘青还是没说话,继续盯着他,眼睛里已经露出丝丝哀怨。

“好好,是我的错,送去的书都没用。”江景行也怕再逗下去,小姑娘就要哭给她看了,便哄道,“改明儿再叫人送些有用的书过去。”

刘青摇头拒绝了,“算了,江大哥送了书来,我也没工夫看,以前哥哥晚上看书,我还能跟着去,现在他不在家了,娘都舍不得给我点油灯,还说怕我熬坏眼睛,骗人。”

江景行好奇的问:“晚上没工夫,那白日呢?”

“白日忙啊。”刘青叹了口气,语气深沉,如果这个时候能点根烟抽一口,气氛就更到位了,“白日要去买菜,要帮我娘做饭,还要绣花,每日来书院送两趟饭又要一两个时辰,哪还有闲工夫?”

“看来青青比我们还忙啊。”江景行忍俊不禁,又伸手拍了拍她的头,笑道,“江大哥再给你送几根蜡烛好不好?这样你娘就不会舍不得给你点油灯了。”

刘青只当他在逗自己玩,当然也卖力的哄着他:“好啊,江大哥你到时候可别忘了。”

江景行笑眯眯的点头。

正说着话,刘延宁匆匆过来了,两人寒暄了两句,江景行便回了教室,刘延宁则依旧带着刘青去了昨天去的地方吃饭。

刘青送完饭回家,便准备睡午觉了,并没有把江景行的话当真,毕竟对方当时一副逗小孩的语气,也实在让她没办法当真。

没成想刘青一觉睡醒来,就听见外边响起了敲门声,她娘去开的门,刘青坐在屋檐下清醒清醒,一边听着门口的对话,好像是老熟人江河的声音。

江河捧着好些书和蜡烛,似乎还得了叮嘱,对李氏道:“刘大婶,这是我家少爷吩咐送过来的,希望刘公子能一举金榜题名。”

一回生二回熟,李氏满脸笑容的接过,“真是麻烦江公子了。”

李氏接过书后,注意到放在最上边的蜡烛,不由奇怪:“怎么还有蜡烛?”

江河笑道:“这蜡烛是别人送的,我家少爷用不完,想着刘公子家可能正需要,便送过来了,希望刘大婶不要嫌弃。”

已经从瞌睡中清醒过来的刘青,听到这个随便得不能再随便的解释,都忍不住想捂脸了。

只是刘青没想到,这么随便的解释,也把她娘给打发了。

李氏热情的把江河送走,转过身一边叫刘青过来帮忙关门,一边喜滋滋的道:“江公子真真是太客气了,不过是送了几回汤,咱们给你哥熬也是熬,顺便就给他们也备了,又不费事,哪里要他想着法子来补偿咱们了?”

第77章

刘延宁晚上回来,瞧着书房多了许多书和蜡烛,他娘还一个劲在旁边夸江景行又随和又周到,给他送这么多书来。

只是刘延宁随手翻了两本书,便知道这些都不是送给自己的,本来他就有些疑惑,如果江景行吩咐人送了书给他,在书院的时候怎么也会知会他一声。

刘延宁心想,也不知道中午他妹妹去书院给他送饭的时候,也不知道在路上碰到江景行时,两人说了些什么。

对方下午送这些东西过来,必定是因为中午碰见了。

念头在脑子里一转而过,刘延宁收回思绪,抬头问他娘:“娘怎么还没休息?”

李氏笑道:“年纪大了,睡不了那么多时辰。再说我一般都要过了这个时辰才睡,睡得太早了,天没亮又要醒,反倒不好。”

刘延宁知道他娘这不过是借口,这个时辰还不睡,无非是在等他回来。只是他也知道,自己想劝他娘早点休息,不用管自己,他娘即便是嘴上应了,也不会照做,索性笑了笑,没戳破,转而问道:“青青睡了?”

“她说没事可干,天一黑就爬床上去了,这会儿睡得正香呢。”

刘延宁了然的笑道:“自从青青去书院送饭,也的确累着她了,中午还听她说白日除了干活就是绣花,都没工夫看书了。”

李氏解释道:“也就这几日,前些天她整日腻在你书房,也不知在鼓捣着什么,一点针线活都没做,我怕她这样下去手艺要荒废了,这几日在盯着她多练呢,过阵子再让她松泛松泛。”

刘延宁便点头道:“娘说得是,手艺这东西,就跟读书练字一样,的确不能疏漏了。”

李氏刚笑了笑,刘延宁话锋一转,又道:“不过青青白日都那么忙了,晚上就让她做些她自己想做的事罢。”

听到这里,李氏哪还有什么不懂的,了然的问:“她是不是跟你抱怨了?”

“没有。”刘延宁自然是一力帮他妹妹兜着,滴水不漏的道,“是我今儿问她这几日有没有看书,她说没工夫看。”

李氏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可不是没功夫,我要是让她看了书,她针线活又该耽搁了,她师傅那儿还说过要检查的呢。”

刘延宁便问:“娘为何不让青青在夜里看书?”

“你说得真轻巧。夜里黑灯瞎火的,啥也瞧不清,看书还得特意点灯。”李氏说着,嗔了刘延宁一眼,“你妹妹又不用考状元,不过是看几本闲书,有功夫就看了,白日里没工夫,难道还要单为她点一盏灯?这不是浪费钱吗?”

刘延宁便瞥了眼江景行着人送过来的蜡烛,道:“既然如此,下回就让青青点这些个蜡烛罢,景行送了这么多过来,我一个人也点不完。”

“那不行。”李氏想也不想的拒绝道,“这可是江公子专门送给你的。”

“娘这话可说岔了,景行是给我送了书,但也寻了几本青青爱看的呢,照您这么说,这些蜡烛,应该也有青青的一半。”

李氏不信的道:“你为了哄我,连这种话都能编出来了,江公子没事给你妹妹送书作甚?再说他也没提起过啊。”

“青青毕竟是姑娘,虽然景行他们说一直把青青当自家妹妹照顾,但总不好把青青的名号挂在嘴边,叫人听了不是坏了青青的名声?因此送书的时候没有提到青青,自然是为了避嫌。”刘延宁说着,随手翻了一本有插图的书,递给他娘,“您不信过来瞧一瞧,儿子考科举可用不着这种书。”

李氏还真凑了过来,借着油灯瞧了一眼,这下不得不信了,“江公子还真真是有心啊。”

“他办事自来妥帖。”刘延宁笑了笑,一边慢条斯理的整理着桌上的书,一边道,“景行特地送这么些书来,青青要是不看,岂不是浪费了他一片心意?”

刘延宁都说到这份上,李氏也没什么好坚持的了。

李氏本就不是不赞同她女儿看书,想当初教女儿识字,就是她最先同意的,姑娘家多看两本书,学学知书达理,往后就算不考状元,也能挣个好前程。

只是她女儿最近白天没工夫看书,晚上要点煤油灯看,李氏是舍不得这煤油,说到底姑娘家又不考读书谋出路,读两本书于未来不过是锦上添花,不读也不会受影响,自然是节省一点比较好。

但是现在蜡烛是别人送过来的,不花自个儿一文钱,她儿子又坚持给女儿用蜡烛,李氏也没什么好反对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嗔道:“绕这么一大个圈子,还不是在给你妹妹当说客?你们是亲兄妹,好像我就是外人一样。”

“娘这多年的辛苦为难,儿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儿子无能,没办法让您和妹妹早日过上好日子,但也不想事事委屈了您和妹妹。”

李氏的眼眶一红,不过在微弱而跳跃的灯火下,她的神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李氏回神,收起了微涩的心情,温声道:“有什么委不委屈的?只要你好好读书,我跟你妹妹也就有盼头了。”

虽然李氏极力掩饰,但这会儿气氛还是有些沉重,刘延宁正沉吟着,准备说什么,李氏立刻扯开了话题,问道:“不过我还是不懂,江公子怎么忽然给你妹妹送书了?”

说到这个问题,刘延宁也微微拧了眉,不是很能想通。上回来家里吃过饭,江景行就送了那么多书过来给他妹妹看,若说是因为他先前为妹妹找他接过书,这理由未免太牵强,江景行真的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照顾他妹妹的话,偶尔送几本还能理解,但两次都送了这么多,未免太过热情。

刘延宁同江景行同窗共读,少说也有大半年了,对江景行的了解,自然不像他家中的人那般片面,他娘只是见过几回江景行,心里眼里都是江景行的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对他这个人十分有好感。

但刘延宁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了解,隐约觉得江景行同外表看起来就十分高冷的曹声扬,其实是一类人,只是江景行用温和表情掩饰,而曹声扬根本不屑于掩饰。

这样一个骨子里透着高冷疏离的人,却对他妹妹好得过分,是不是有些奇怪?

刘延宁心里琢磨归琢磨,面上却没透露出来,找了个他唯一认为说得过去的理由,道:“想是因为上回青青去买了胰子,回来的路上跟我说要仔细瞧瞧,以后也学着自己做胰子,刚好被景行他们听见了,他才送了这些书过来,应该是想帮青青罢。”

“那丫头不过是大言不惭,江公子倒还当真了。”李氏摇头,无奈的笑了。

刘延宁却道:“娘也别这么说,青青都能自个儿琢磨出茶叶蛋的做法,说不准胰子也能被她做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