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辰便在一旁道:“母亲再疼你不过了,生怕你随我出来,少了一根头发。”

林妈是老夫人跟前的得意人儿,在小主子们跟前也得脸,闻言便笑道:“老夫人也疼三爷,这回老奴过来,老夫人千叮万嘱,一定要老奴照顾好三爷,可别再瘦了。”

江远辰不耐烦听这个,摆了摆手道:“林妈忙完自去用饭罢,这儿不用你。”

林妈便听令下去了。

江远辰重新执了筷,落到曹声扬带来的那个碗上,也不介意介意这只普通到堪称的寒酸的碗,放在他家精致的杯盘里头破坏了氛围,一边夹菜一边问:“听说你们去过刘家好几回,可是有何深意?”

“三叔多虑了。”江景行笑道,“我与声扬不过是看中刘延宁从才学,愿意与之交好。”

江远辰却挑眉道:“以往在京里,也没见你们对谁这般热情过。”

“三叔也曾说过,相交看的是人品而非出身,侄儿在京里没有遇到适合相交的,自然就热情不起来了。”

“看来你有把我的话听在耳里。”江远辰点头,表示了一下肯定,“这刘延宁学识不差,我曾考校过两回,如此出身能有这谈吐见识,的确难得,观其眉目眼神坦荡,并无瑟缩之意,想来人品也不差,你再帮我好好观察观察。”

江景行这时却皱起了眉,“三叔年前不是已经回绝了周山长,怎么又起意了?”

“倘若他真是惊才绝艳,资质非凡,我自然不该看着这样的人才埋没。你也不必担心,我自有分寸。”江远辰摆摆手,已经尝了曹声扬带过来的菜,顿时赞不绝口。

江景行看了曹声扬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相同的苦笑,倘若三叔真有他自己说得那般有分寸,大伯也就不用要他跟着过来了。

眼下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刘延宁,他同对方交好,自然也是看重刘延宁的人品才学,然而问题是三叔不仅是他个人,还代表着江宁侯府。当今身体每况日下,皇子争斗的厉害,他们江宁侯府是五皇子的外家,处境也跟着微妙起来,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轻举妄动,三叔如今要在这儿收徒,万一牵扯到侯府怎么办?

第79章

刘青正在一门心思的等碱水提出来,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桶里的水有没有沉淀下去。这份劲头,连李氏都忍不住打趣她了。

碱水头几天看不出什么分别,浑浊一片,不过到后面,这水还真是一天比一天清澈。

刘青忐忑的心也稍微定了定,现在看起来应该问题不大,刘青觉得自己该准备其他的材料了。

做第一块肥皂,刘青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成功就好了,便没打算弄什么花样,做最中规中矩的一款就行了。

肥皂的基础原料就三样,油,碱和水,油脂刘青是盯上了她娘的猪油,猪油具有保湿抗皱的功效,到时候她做成的第一块肥皂,就送给她娘当礼物了。

只是刘青又担心用猪油太过油腻,做成肥皂后清洁能力不强的行,那就没必要弄这个了,因此她在想是不是要添加点皂角汁进去,会比较保险。

不过皂角又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刘青最后决定做两块,一块加皂角的,一块不加,全看到时候的效果。

在刘青一日日的惦记下,碱水很很快沉淀完毕,分离了杂质,得到了小半盆的碱水,刘青这一次只打算做两块肥皂,当然用不了这么多,她打算等做完肥皂,剩下的碱水就用加热的方式蒸发掉水分,得到的固体碱就能保存更长时间了。

不过一步一步来,刘青已经从前几天开始,日日缠着李氏,到现在,她娘总算松了口,在她制作肥皂的时候,在旁边添点柴火。

因为原料要加热并且不停的搅拌,刘青估摸着现在的天气还不算暖和,至少要搅拌三四个小食,因此她一个人根本顾不上烧火,这才缠着她娘帮忙打下手。

李氏原是不同意的,觉得她这是在瞎折腾,要是买了块胰子就能知道怎么做胰子的话,早就有人做了,哪里能等到现在

只是李氏之前答应了刘延宁,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事,都由着刘青自己折腾了,甚至她要拿家里的猪油来糟蹋,李氏也是忍着心疼没有管,睁只眼闭只眼了。

哪知道这丫头主意还打到她身上。

然而李氏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得很反对,刘青便当是纵容了,也不怕她拒绝,继续缠,日日缠,又拉了她哥当说客,李氏也不知道是被缠怕了还是怎样,最后拗不过同意了。

刘青这日一大早就爬起来准备了,本来是下午时间更长,明显下午做更方便,而且过了中午温度还会高一点,也更适合做肥皂的条件。

但是刘青等了这么多天,早等不住了,一大早就要开始动工。

刘青先在锅里放了适量的水,烧热了以后才拿了个铜盆放下去。

翻遍里里外外,她也就找到这个稍微合适的盆子,当时她翻出来的时候,李氏还惊讶的问她:“你从哪里找来的盆?”

“在哥哥的房间里,他说这个盆好像是奶放进去的,但是他也没用过,我就想拿来用一下了。”

李氏才点头道:“看来是你奶收拾过来的了,待会儿用了放回你哥屋子里去,这盆好像是你奶当年带过来的陪嫁,这么多年自己都舍不得用,估摸着是想放你哥屋里讨个好彩头。”

刘青顿时就无语了,一个铜盆也这么金贵,还有彩头。

不过嘴上还是乖乖应了。

刘青现在把盆放进锅里,才把之前准备好的材料,加了水趁热搅拌。

李氏刚去隔壁借了个捣药罐,进来就要把灶台上的皂角扔进去捣,刘青眼疾手快的制止了:“娘,等一会儿,先舀热水洗一洗捣药罐。”

刘青习惯用什么都先消毒,这儿没有消毒剂,至少用开水烫一烫,她才能放心。之前铜盆刚被她找出来的时候,刘青还烧开水煮了小片刻才敢用呢。

李氏心里嫌麻烦,不由嗔了刘青一眼:“小丫头要求还挺多。”

但手上动作却没耽搁,麻利的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出去清洗了。

李氏三两下把皂角捣烂成汁,又照刘青的话拿了干净的纱布,过滤了两三遍,最后才把皂角汁盛在干净的碗里备用。

做完这些,李氏又去还了捣药罐,回来帮刘青看了看柴火,往里头添了些新柴,又看她在不停的换手搅拌,估计是累着的,李氏忍不住数落道:“你说你这不是瞎折腾是什么,别到时候什么都没折腾出来,倒把自个儿累得够呛。”

不过李氏也知道她女儿近来干得活少,搅拌这么久确实为难她了,到底不忍心,最后还是把刘青拉开,换自己上,一边搅拌一边问她:“还要多久?”

刘青看着盆里头漂浮着的油,摇头道:“至少还要一个时辰罢。”

李氏瞧着她这样子,又道:“可别怪娘没提醒你,前儿你师傅托人带话来,再过几日她要进城一趟,会顺道过来检查你有没有好好绣花。娘不会在你师傅跟前告状,但要是你任务完成的不好,你师傅怪罪下来,娘也是不会给你兜着的,叫你最近不务正业,整颗心都掉进这胰子里头了,合该让你师傅训一顿。”

“娘可别吓我,我最近虽然有一些分神,但任务还是有好好做的嘛,师傅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怪我。”刘青笑嘻嘻的道,随后又问,“对了娘,师傅她怎么这个时候进城?”

“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有什么事罢。”

这一上午,李氏啥都没做,净陪着刘青胡闹了,帮她做完肥皂,看着她小心翼翼的在瓷碗里涂了油,将皂液倒进去,又找了个盖子盖好放回柜子里,才问:“这下该忙完了罢?”

刘青摇头,指着剩下的碱水道:“这胰子也不知要多少日能好,这水我怕它坏了,娘再帮我烧个火,我想煮一煮放起来。”

李氏大感荒谬,道:“不就是泡过柴灰的水吗,又不是多金贵,你想要随时再泡就是了,还想存起来呢。”

“那不一样啊,泡这盆水都花了我半个月的功夫,以后用还要再等半个月,那多麻烦?还不如现在好好存放起来呢。”

李氏的反对在刘青这儿是无效的,最后还是要帮刘青烧火,谁都烧干了后,得到了小半碗粉末。

刘青小心地把粉末放起来。

李氏见她不再折腾了,松了口气,毫不客气的把刘青赶出灶房,她要准备午饭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十分懈怠,无心码字,剧情好像也不是很卡,就是特别烦躁,无力

我打算少更点,调整状态,小伙伴莫慌

第80章

虽然李氏嘴上说刘青就是在胡闹,但她既然都帮着刘青一起胡闹了,对于结果,心头也不是不期待的。

等待肥皂成型的这两天里,李氏表现得比刘青还要上心些,时不时就要去柜子里瞧一眼。

好在两天的时间并不算长,很快便过去了,这一日一早,刘青还在睡梦中,她娘已经等不及来掀被子了:“青青,你做的胰子,我瞧着有些奇怪,你去瞧瞧是不是坏了?”

美梦被打断,刘青还没来得及酝酿起床气,就听到了她娘的话,刘青腾地坐起身,一边抓了抓头发,一边问:“怎么会坏掉,难道还没有成型吗?”

“成型?噢,好像是凝固了,但是我拿手摸了摸,那东西软软的,看着跟咱家买的就不一样,摸着也不像,那软趴趴的样儿能用吗?”李氏说着,还是把刘青扒头发的手扯了下来,嗔道,“姑娘家的怎么能这样扒头发,你瞧瞧自己的头被你扒成鸟窝了。”

刘青从善如流的放下手,笑道:“既然能固定起来,那就应该没有错,咱们先放个十天半个月,说不定就能用了呢?”

李氏想了想,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别的办法了,点头道:“那先放着罢,你也别再睡了,起来刺绣,你师傅这两日就过来了,可别叫她失望。”

刘青听话的起床,先把肥皂从碗里取出来了,仔细对比了一下,两块肥皂的颜色有点差异,没放皂角汁的那块是米黄色的,还带着猪油的香味,淡淡的,凑近了才闻得到。

而另一块就有点儿特殊了,许是皂角汁本身带着颜色,肥皂也呈一种淡淡的说绿不算绿,说灰不算灰的颜色,味道更有些奇怪,本来皂角汁是带着淡淡的清香,偏偏跟猪油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闻起来很是**。

看来加皂角汁本身没错,就是不能跟猪油一起,如果换成植物油,到时候再加些花瓣花汁进去,还能开发多种款式。

刘青心里如是想,淡定的把两块肥皂放在她哥书房外的窗台上,当初他们是见这间屋子照不到什么太阳,不好当卧室,就拿来做书房了,现在窗台正好放肥皂,既能通风,又避免了太阳的直射。

因为刘青放的位置显眼,上午金氏母女过来串门的时候,一眼就瞧见了,还好奇的问了李氏。

李氏不欲多说,便搪塞道:“也不知道青青这丫头鼓捣的什么,估计也就些玩意儿。”

听她这么说,金氏倒也没在意,同李氏寒暄了几句,便回去了,高梅却一直待到金氏过来喊她回去帮忙煮饭。

高家开始做午饭,李氏也要准备起来了,她先送走了高梅,把门关了后便叮嘱刘青:“青青,你做胰子的事,不管最后成不成,都别往外说,知道吗?”

毕竟这儿是城里,不是落水村,李氏生怕自己孤儿寡母的,传出不好的名声去。她家青青这胰子这事,真成功了就怕别人惦记,即便没做成,也怕人家说她女儿眼高手低、不知天高地厚。

倒不如一个字儿也不透露出去,省了这许多事。

刘青点头道:“娘放心罢,旁人我都没说,不过江大哥他们好像一开始就知道了。”

“我知道,你那会儿放大话,就给他们听见了。”李氏笑道,“不过也无妨,他们待你亲厚,听了这话想必也只当你年轻气盛,并未当真放在心上。”

刘青抿唇笑了笑,没吭声了,李氏扭身回灶房做饭,但还得叮嘱一句:“好好做你手上的活计,灶上不必你操心了。”

“好。”刘青倒也不跟她娘客气,安心坐下来刺绣。

李氏念叨了好些日子,刘青她师傅总算进城来了。

院门口有人来敲门的时候,刘青正在吃午饭,因为温度还不高,往往刘青去送饭回来,家里的菜已经凉了,所以刘青一直是她娘在灶房炒菜,她在旁边吃饭。

听见敲门声,刘青放下碗去开门,看到她师傅和丈夫站在外边,也不是很惊讶,连忙笑着把人迎进来:“师傅,大金叔,你们可算来了。”

一边把人迎进去,刘青一边冲灶房喊:“娘,我师傅和大金叔来了。”

李氏在里头应了一声,忙道:“快请了你师傅和你叔进屋坐,再添两副碗筷过去,我炒完这两个菜就过来。”

刘青刚想应着,她师傅笑道:“不用折腾了,我们待会儿还有事,这要是耽搁了,就赶不上回去的牛车了。”

“师傅难得过来一趟,怎么不能不留下吃饭?再说饭菜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师傅和大金叔等,也耽搁不了多少功夫。”刘青说着,领了人进堂屋坐着,她便风风火火去了灶房,取了两幅碗筷过来,顺便又把她娘新出锅的菜端出来,对李氏道,“娘先去把汤热一热罢,师傅那儿我来招待。”

李氏每日炒菜之前,都要先给刘延宁熬一锅汤,这儿又没有保温的东西,因此等菜做完了,汤早已凉透,因此刘青去送饭之前,李氏都会把汤再热一热。

听到刘青的话,李氏自然没有异议,点了点头,又对刘青道:“你师傅他们来得及,咱们也没准备,都没多炒两个好菜招呼他们,你去柜子里把做好的点心,取一盘出来端过去罢。”

“好。”刘青端了东西出来,加上点心,摆在桌上也有四个盘了,勉强好看了些,她师傅有些奇怪,“青青,你们家这么早吃饭?”

刘青便把要去送饭的事说了,她师傅才点头道:“原来如此。”

因着与刘青的师徒关系,她师傅倒也没在推拒,接了碗筷就开始吃起来,大金叔还在一旁笑道:“早知道就懒得带干粮了,背着还占地方。”

刘青师傅瞥了他一眼:“能占多少地方?”

“师傅,大金叔,你们来城里做什么?怎么不把牛牛带过来?”刘青好奇的问。

“牛牛那孩子调皮,带他过来可没得消停了。”刘青师傅道,“你大花姐前阵子请了大夫看,说是胎位有些不稳。这头一胎要是没怀好,生孩子的时候就受罪了,正好如今家里不是很忙,我便想着来城里帮她问问老大夫,给她抓几副药回去吃一吃。”

刘青点头,倒不是很意外,虽然这儿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传统,但她师傅家就大花姐这一个女儿,自来得宠,现在嫁出去了,娘家也断不可能不管。

只是刘青还有些疑惑:“既然是帮大花姐抓药,师傅怎么不带大花姐一起过来?不给大夫瞧瞧,大夫知道什么问题吗?”

“她婆家请的大夫都瞧过了,说就是胎位不稳,再没别的问题,如今这进城也要奔波好几个时辰,就懒得叫她受累,我进城帮她抓药也是一样的。”

刘青抿唇,心里也明白,大花姐都嫁出去了,有事也不是娘家人能插手的,就算为了大花姐好,可她师傅真要带大花姐进城看病,说不定她婆家都有意见,就算大花姐婆家不反对,还得担心周围有闲话,指责大花姐婆家不管儿媳,要人娘家的过来出钱出力。

因此这事还真不是她师傅想带人进城就能带的。

想到这里,刘青在心里叹了口气,面上也有些失望的道:“我还以为能见到大花姐呢。”

她师傅便拍了拍刘青的手,笑道:“等她给你生了个大侄子,你想见面还不容易?”

“大花姐什么时候生孩子?”

“这个哪里说得准的?”她师傅笑了,“不过约莫着就在**月的样子罢。”

这儿虽然没有预产期的算法,但是女人们都怀过孕,有经验,大概的生产月份,还是能推算出来的。

刘青闻言便笑道:“那敢情好的,等大侄子出生了,师傅一定要叫人带个信给我,我也要去喝大侄子的满月酒。”

“那个时候你要是走得开,也就不用叫人带信了,顶多就在你们家门口喊一声。”

刘青愣了一下,才想起她师傅的意思,是说那个时候他们估计都已经回老家了。

她们母女进城来是给她哥调养身子的,倘若她们回老家了,自然就是她哥不需要她们照顾,她师傅这话也是在暗指她哥到时候已经金榜题名,不需要她们再在城里了。

正好说到这里,李氏也收拾好了,把装满的食盒拎了过来,听到刘青她师傅的话,脸上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热情的迎了上去。

一阵寒暄过后,李氏看了眼旁边的刘青,叮嘱道:“快些吃饭,待会儿梅子要来喊你一起去送饭了。”

刘青忙端起碗,一边吃一边竖起耳朵听她娘和师傅说话,她师傅问:“对了,我们过来的时候,蒋大娘托我问一句,延宁书院清明放假吗?若是不放假的话,大爷他们就提前进一趟城,给你们送一些吃的过来,若是放的话,他们也好赶车过来接。”

李氏笑道:“假是会放的,不过这回只放两日,我们前一日回去,清明扫了墓,下午还得赶回来。”

她师傅便点头道:“那行,我回去同蒋大娘说一声。”

刘青在旁边听得狐疑:“娘,哥哥放假的事我怎么知道?”

“你哥夜里回来,你都早早睡了,哪里会知道?”

刘青师傅便问:“延宁念书要念到晚上?”

“可不是。”李氏道,“从这个月开始,他们书院改了上下学的时辰,早上天没亮要去书院,晚上三更半夜才回来,中饭和晚饭都要人送。”

李氏说着,脸上既是欣慰,又是心疼的道:“把那孩子熬得,幸好我们来了,如今日日给他炖些汤水补身子,才勉强没有把身子垮。”

刘青她师傅也一脸心疼得的样子:“真真是苦了延宁,这念书比种地还累些啊。”

几人说着话,高梅过来喊刘青了,李氏和刘青师傅一起催着刘青赶紧走,好像她晚了一秒钟就能把她哥饿死一样。

第81章

很快就到清明了,一家三口准备着回落水村。

李氏和刘延宁回落水村,是为着去山上扫墓,而刘青想的却是找蒋氏她们扒拉些茶油和花生油来做手工皂。

其实刘青觉得最好用来做手工皂的是茶油,本来茶油就具有美容功效,是众所周知也更放心的事,她的手工皂倘若真要卖个好价钱,那自然还是往美容方面走。

倘若只是用来擦手擦身,洗洗衣裳,恐怕再有钱的人也舍不得一二两银子买这样一块肥皂。

只是刘青也知道,这儿都没有大面积种植茶树,现在刘家有点儿茶油,也不过是从后山的一片野茶树林下面,捡了茶籽去榨油。茶籽是每年秋天成熟,中秋节不久之后就可以去捡茶籽了,因为正是农忙的时候,主要劳动力还要下地,都是由蒋氏带了几个孙子孙女去山上捡茶籽。

好在家家户户都这情形,刘家熊孩子多,好些个男孩,平时皮瓷了些,干起活来却也一个比好几个女孩,因此刘家捡的茶籽还不少。

去年刘青倒没有跟着去捡茶籽,因为她拜了师,她师傅家里条件好,不稀罕那点茶籽,只严大娘一个人垮了篮子去山上,能捡多少捡多少,她师傅和大花姐却是正常刺绣。

师傅都没放假,刘青自然不好随随便便请假,蒋氏便没让她跟着去。

刘青那个时候真真是躲过一劫,捡茶籽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刘雅琴她们从山上下来,脸上身上都被树枝给划出痕迹来了,看着十分狼狈。

好在刘家得的茶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拿到镇上去换钱,蒋氏不知道从哪儿得知茶油营养好,心心念念要留着给她大孙子吃,只是刘延宁一年到头才回刘家两次,等他过年回家的时候,刘家条件好了,天天给他炖鱼肉吃,已经在补身子,反倒不稀罕那些茶油了。

蒋氏小心收着的茶油,也不过两三斤的样子,勉强能做几块手工皂,但对刘青而言远远不够,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把花生油和麻油也列入名单了。

刘青也知道,想要达成目标,难度还不小,毕竟这茶油,花生油,和麻油都不便宜,刘家现在有是有,但蒋氏根本舍不得用这么好的油来做菜。

蒋氏抠惯了的一个人,纵然现在条件好了,刘青要是问她要一点还好说,想全部都拿过来,还得费老大一番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