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船被划过来的时候,众人才看见这船何止是简陋,简直就是破旧。原来这船本身就是给下人准备的,待荷花落后,结了莲花和莲子,谢府的下人便划着这船过去采藕。

“二表妹,你看还要坐吗?”萧珊和谢明芳年纪一般大,只是萧珊的月份要比谢明芳大两个月,所以这会她也客气地叫一声表妹。

谢明芳见那船破漏的样子,生怕脏了自己的新裙子,连连摇头。

萧珊见状便笑着看向众人,说道:“前头有一处凉亭,我看咱们姐妹也走了好久了,不如到前头歇息。再让丫鬟们沏壶茶,端些瓜果来,倒也不负这一片好春光。”

这凉亭是建在湖面上方的,凉亭和岸边连着一条白色长桥,这桥面是平的,下方每隔数米便有一根粗壮的柱子插到水中支撑着桥面。

凉亭四周都蒙着薄荷绿轻纱,此时清风拂过,轻纱微微飘动。几位姑娘坐进凉亭之中,不仅有瓜果点心,还有这样的好景致,一时倒也相谈甚欢。

萧家的姑娘没去过江南,自然会问些关于江南的风俗生活。谢明贞虽性子淡泊,不过她读书也不少,也跟着萧氏出去交际过,这会说起江南也是头头是道。

特别是说到江南各处端午都会举行的龙舟赛时,几个姑娘都不停地提问。不过说到这端午,自然就更有话题了。

江南姑娘端午佩戴的是些什么,她们手艺是不是真跟传说中的那样精致秀丽。

而谢家的姑娘则是刚回京城,就连谢明贞当年走的时候虽然已经五岁了,可过去这么多年,哪还记得啊。

于是这京城如今流行什么样的衣裳,又兴哪种样式的首饰,自然都是话题。萧家这边除了二房的萧媛是嫡女外,其他两位姑娘都是庶出的,而谢家三位姑娘也都是庶出。这庶出同庶出在一处说话,自然没那么多心思,说起话来也是自在的。

就连谢明芳这会说话都显得逗趣多了。

她们笑的正开怀时,就见萧熙她们在的小船同冲着这边来呢。萧熙让船娘将船往这边开,靠近凉亭时才停下。

她站在外头,笑着问道:“大家都说什么呢,竟是这般开心,要不也说给我听听?”

“大姐姐在说上回去许姑娘家的事情呢,”五姑娘萧思笑着回她。

萧熙撇嘴,这个许姑娘就是兵部尚书家的嫡女,同她们一般大的年纪,不过在京里头也有些才女的名声,时不时作些诗会邀了姑娘们一同去。

贵女在一起也是要比较的,至于比的无非就是才学、女红,萧熙是两样都会,可两样又都不精通,每回都不出彩。

“端敏郡主下月生辰,到时定是要请咱们这些姐妹去府上的,不如到时候你同我一块去吧,”萧熙转头对谢清溪说道。

端敏郡主,这是谁啊?

谢清溪对于这些京城贵女实在是不了解,便笑着道:“郡主又不识得我,我若是贸贸然过去,只怕是不妥吧。”

萧熙说话声音虽不大,可是却让凉亭里面的姑娘都听见了。谢明贞正端着茶盏喝茶,她脸上倒是没有一丝情绪,喝完茶便放下茶盏。而旁边的萧珊则依旧笑着用叉子戳了一个草莓,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倒是旁边的谢明芳,微微吃了一惊,表情多少露了出来。而五姑娘萧思年纪更小些,更藏不住心思,回头瞧了一眼凉亭外的萧熙。

至于谢明岚,她握着叉子的手掌微微紧了下,可是脸上却跟谢明贞一般,波澜无惊。

端敏郡主,成亲王的女儿,这位成亲王乃是先皇的第四子。按着大齐朝的祖训,这些成年的王爷都是要到各自的番地上去的。不过如今皇上连朝务都不大过问,还会管这些王爷去番地和在京城的问题。

况且这些王爷去了各自的属地,虽也有各种限制,但到底不如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安全。皇上虽然不愿管朝务,可有内阁的人在办公,这皇朝依旧按部就班的运转着。

于是在皇上默许下,大家都不做声的情况下,这几位王爷都留在京中呢。这位端敏郡主,乃是成亲王唯一的嫡女,不仅同宫里的公主能玩在一处,在京城里头也颇广结善缘。

就是在这个端敏郡主的生辰上,就是在这里,谢明岚心中不停地念叨着。

不过她还是安静地待着,她要沉住气,她一定要沉不住气。

“你放心吧,郡主那人最是爱结交朋友了,况且你可是我嫡亲的表妹,同我一道去,我看谁敢乱说话,”萧熙不在意地说道。

谢清溪忍不住笑了,她以为她自己的性子便已经够霸道了。可是跟这位姑娘比起来,她才知道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等她见识到这大齐最顶尖的贵女们,才知道,原来这些贵女并不像她想象地那般,活得那般小心翼翼。

谢清溪见她坚持,只得将她娘亲拖出来,:“只怕我娘亲会不同意呢。”

“没关系,这事包在表姐身上,”萧熙拍了拍她的肩膀,用一种你放心的表情说道。

其实,我真没那么想去。谢清溪心底默默念叨。

萧熙朝亭子里头看了一眼,便得意地让船娘划船离开。

一直安静地坐着没说话的萧媛,突然转头,只是眼睛已经雾气蒙蒙的了。

亭子里的谢家姑娘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着,若是这位姑娘哭了,到时候只怕长辈们也要怪罪的。谢明贞正要出声安慰,可是又不知道这位三姑娘为什么这般激动,有些无从开口的感觉。

倒是萧家的两位姑娘,已经习惯了这位三姑娘的作态。

只听萧珊笑着递了帕子过去说道:“三妹妹可是被风吹迷了眼,这春天便是这般不好。风这么一吹,不仅容易迷眼,头发也容易散呢。”

旁边的萧思也立即接口,说道:“三姐姐,我看你头发还真有些乱呢。不如让丫鬟帮你再梳一下吧。”

“那我便告辞了,诸位姐妹可别怪罪,”萧媛低着头便带着丫鬟走了。

谢家的明贞和明芳头一回见这样的,有些面面相觑。倒是谢明岚却一点也不奇怪,这位萧家的三姑娘还是这样风一吹就倒的样子的,旁人说了一句重话就能惹出她一堆的眼泪,也不知萧二太太怎么养的女儿。

谢清溪也不明白萧熙为何,突然让船娘将船划到那边去,又说了那么一对似是而非的话。不过她只知道,表姐说完这些话后,显得格外高兴。

好吧,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几位姑娘一块回去后,萧熙一看见萧氏便跟她撒娇,说想带着谢清溪一并去端敏郡主的生辰。

萧氏原先也担心贸贸然带着谢清溪去不好,不过她也高兴自家侄女愿意带着谢清溪出门去交际。虽说她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会带晚辈出去,但是姑娘之间还是要表姐妹带着,才能更快地融入圈子中。

倒是萧老太太拍板说,让清溪去,也算是谢清溪在京城交际圈的头一回露面。

谢家的长房嫡女,谢阁老的孙女,永安侯的外孙女,这样的身份可是走到哪都是够的。

谢清溪等回家的时候,还撒娇问,能不能在外祖父家住上几日。

萧氏虽然也想答应她,不过她们也是刚回来,没和家中老太太说,她也不敢贸然答应。只得先哄谢清溪回去,说日后有的是机会回来。

等谢家的马车回去时,谢清溪一直闷闷不乐的,就连街边小贩传来的声音都听不见一般。

就在她走神时,突然马车停住了,秋水赶紧出去瞧了。待过了一会,她才笑着回来,说道:“是恪亲王的马车回城,正巧同咱们碰个对面,老爷让给王爷让路呢。”

紧接着马车便又开始动了起来,可谢清溪一下子望着窗外。

她伸出一只手,想要掀起帘子的一角,可是却没敢动。

她一直记得那句话。

他说,我在京城等你归来。

现在我回来了,他就在我身边。谢清溪突然掀开帘子的一条缝,只看见一架华丽的马车从旁边走过,马车的四角都悬挂着镂空的银熏球,微风一吹,空气中回荡着阵阵清脆的铃声。

就在谢清溪失望地要放开帘子时,突然对面马车的窗帘伸出一只手,那手指修长晶莹犹如玉雕般,只见那指间微动,帘子被挑起一角,一张玉雕般的侧脸露了出来。

谢清溪屏住呼吸时,就看见那张侧脸缓缓转过来。

她看见他了。

他也看见她了。

☆、第67章 金屋藏娇

第六十七章

因为当街在马车掀开帘子的一角,谢清溪这样的举动着实是气坏了萧氏。一直以来萧氏对她管教都不算严格,就算她规矩偶尔有行差踏错,也都是以批评为主。

可这次,一回来萧氏便让谢清溪跪在地上。

“你说为何突然掀起帘子?”萧氏怒问道。

京城可不比江南,这里名流勋贵太多,说不定方才在街上,谢清溪的脸就被人瞧了去。就算这次没有,要是再有下一回,她作为姑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先前萧氏还觉得谢清溪的年纪还小,好生调教便是了。可是如今看来,必须从现在开始严格教导起来,要不然这孩子将来真能给她捅破天。

只是萧氏不知的是,她的担心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实现了。

“娘,女儿知错了,”谢清溪见萧氏气成这般模样,赶紧认错。

不过萧氏已被她之前的大胆行为吓坏,恨不能立即将她脑子那些不规矩的想法扳直了。哪会因为她轻飘飘的一句认错,就立即消气。

萧氏认真道:“我先前一直觉得你年纪还小,慢慢调教便可。可是如今看来,我若是不惩处你,你定是不知这件事的重要性的。”

“娘,”谢清溪忍不住抬头冲萧氏喊了一声。

说实话,谢清溪虽然已在这里生活了十一年。可大多数时间,她都生活在谢家,生活在萧氏和谢树元的羽翼之下,根本不知道外头世道的艰险。

如今世道对未出阁的姑娘规矩严,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基本的。可是就算是这般,每年都会有姑娘突然‘急病’去世,或者是得了重病送到乡下去疗养。有些姑娘是自己行为不规矩,可有些姑娘就真的是被旁人害了的。

萧氏是在京城长大的,这些事情当年她的母亲都有细细地教她。她自然也是要教导谢清溪的,可是她总觉得清溪还小,还想将她藏在怀中保护,却不知这竟是在害她。

“你将女则、女戒各抄十遍,待什么时候抄完了,再什么时候同府中其他姐妹一道去上学,”萧氏狠下心说道。

“娘,”谢清溪这会真的是惊呼了一声,她真没想到这事居然这么严重。她娘居然真的让她抄女则女戒,要是让府里的其他姑娘知道,自己一回来就被罚抄书,她脸面往哪里搁啊。

谢清溪这么想着,就更加泪眼汪汪地看着萧氏,企图能逃过这次处罚。

“若是你一直抄不完,便呆在院子中一直不要出来,等你抄完了,娘再问你究竟错在哪里,”萧氏冷声说道。

谢清溪低头应了声是,就领着朱砂回了院子。

没一会秋水就送了笔墨纸砚过来,说是太太吩咐的,怕姑娘这里的笔墨纸砚不够用。谢清溪简直是含泪看着朱砂将墨汁研磨好,纸张铺好。

“小姐,要不你赶紧抄吧,我看太太这回是真生气了,”因谢清溪是跟萧氏坐一辆马车里的,秋水跟在马车里伺候着,所以朱砂是坐在别的车中,根本不知道谢清溪究竟怎么惹到萧氏的。

谢清溪斜了她一眼,不过真的开始执笔抄写起来。她写的是簪花小字,虽然字小了,可是写起来却很麻烦。

萧氏正坐在榻上,显得有些疲倦。谢树元便带着一阵轻风进来了,萧氏抬头看了他一眼,却没象从前那样起身。谢树元轻笑了一下,便自顾自地坐了下来。没一会,丫鬟端了茶水送上来,谢树元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我听说你教训了溪儿?”谢树元扫了她一眼,斟酌了会才开口问道。

“老爷这是来质问我的?”也不知怎么的,萧氏看见谢树元这样平静的脸色,她反而沉不住气了,有些嘲讽地问道。

谢树元没想到萧氏火气竟这般大,便轻笑了一声:“你身为她母亲,教她是应该的。我哪会置喙。”

“那老爷问这话是何意,”萧氏不仅没有因为谢树元的话松气,反而逼问着。

其实她自己也明白,因为谢明岚,她和谢树元之间是存了龌蹉。可是谢明岚这等心术不正的女孩,便是将她生生死死地关在庙中,那都不是冤枉的。难不成就因为这个庶女在地震中受伤了,她就得歉疚一辈子不成?

萧氏不是这样的人,她虽然表面八面玲珑,可是心中也有方正的一面。其实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谢清懋有那等内敛方正的性子并非无缘无故的,其实萧氏也知,这个二儿子是象及了自己。

只是她会用八面玲珑来伪装自己,可是清懋却不愿,在他的处事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分人物也不分场景。

“我只是说你教清溪教的好罢了,你又何必生这样大的气,”谢树元还是好声好气的模样。

这就跟打在棉花团中一样,一拳打进去,连个反弹的劲都没有,萧氏忍不住气闷。

好吧,她更恼了。可是她现在连一句话不想跟谢树元说了。

于是房间里只余下一片寂静,谁知谢树元在这样的寂静下,不但没觉得难受,反而颇为自得。

等过了一会,谢树元再开口的时候,萧氏反而也不好意思再象方才那般对他那么说话了。

于是厚脸皮赢了。

谢清溪昨晚熬了一夜,也只抄写了一半不到了。不过她去给萧氏请安的时候,看见她母亲看自己的脸色也不象昨日那般严肃。

“娘,”谢清溪低低地叫了一声,却也不敢说别的。

旁边三个姑娘都先于她过来,这会见谢清溪的模样正觉得奇怪呢。萧氏便招手让她过来,低声问道:“昨夜可是未睡好?”

谢清溪点头,但也不敢再说旁的。

倒是萧氏低低叹了一口气,先前见旁人家里的出了败家子还想着,父母怎么不好生约束。如今自己家这个虽不至败家子的地步,可是让她多说一分,她都觉得心疼呢。

“今日是你头一回去上课,可不能精神不济,要不然不说先生责罚,就算是娘亲也是不能饶过你的,”萧氏轻轻说道。

咦,谢清溪惊诧,怎么这会又能去上学了,难道不用抄书了?

“不过昨日娘让你做的事情,却还是一定要完成,”萧氏郑重说道。

“谢谢娘亲,”谢清溪立即甜甜地回答,她又小声道:“我以后再也不惹娘亲生气了。”

以二姑娘为首的三位姑娘在用了早膳之后,便去学堂里上课了。谢家也同样给姑娘们请了先生,每日上两个时辰的课,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上午是先生叫琴棋书画的,而下午则是专门请了绣娘叫针黹。

大姑娘如今到了年纪,又因为定了婚事,便不再跟这些妹妹们一道去学堂了。

“你既是无事,便同我一块陪你祖母说说话,”萧氏对大姑娘说道。

大姑娘自是满口答应。

待去了老太太房中,就看见二房的闵氏已经在了,老太太脸上露着笑容,看着心情倒是不坏。

是以萧氏坐下之后,便听老太太说道:“前两日,杜家老太太去寺庙上香祈福,所以你大妹妹才没回来。今个你大妹妹送了信回来,说是明日有空,要回来见见你同那些侄女呢。”

“我也是许久未见大姑奶奶了,菡姐儿和菲姐儿可一起回来?”萧氏也高兴地问道。

“说来菲姐儿如今正在议亲,也不知大姐可有相看好了,”因着谢大姑奶奶比二老爷谢树钊年纪要略大,所以闵氏称她为大姐。

说起两个外孙女的亲事,谢老太太也是微微叹了一口气。大姑奶奶生了三个孩子,全都是姑娘。如今大姑娘已经嫁人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二姑娘杜菡说定了人家,不过那户人家别说大姑奶奶瞧不上,就连老太太也是觉得普通罢了。

可是这亲事是杜家老太太做主定下来的,世子爷素来是个孝敬的,对于亲娘的话那是从来不敢驳斥的。就算大姑奶奶心中有所不愿,可是照旧挡不住这亲事定下。

待到了杜菲订亲的时候,大姑奶奶算是打定了心思,这会一定得她自己相看成功了。杜菲是定北伯府世子爷的嫡女,这身份在京城倒是不上不下的,偏大姑奶奶的眼睛一直朝她看着,这会也还定下呢。

“还在相看着呢,菲姐儿的品性样貌都是顶好的,”谢老太太一提起自家外孙女也是得意的,杜菲的样貌确实是好,就算是在京城贵女里也是能排得上名次的。

闵氏突然抿嘴笑道:“母亲何必担心,咱们菲姐儿这样的,谁家要是真讨回去做媳妇,那可是福气。”

不过笑完之后,她眼睛看了眼萧氏,冲着老太太说道:“再说了,大嫂如今不也回来了。都说大嫂以前在京城的时候,那人缘是顶顶好的。若是大嫂看着有合适的,也好给菲姐儿说和说和。”

谢老太太原本没想到萧氏,不过这会闵氏一提,她倒是想起一件事。她问道:“我记得你娘家的侄子里头好像有个同菲姐儿差不多年纪吧。”

谁知萧氏还没回呢,闵氏又抢着说道:“母亲,您说的是萧家那位三少爷吧。我记得如今也有十五岁了吧,这么一提还真和咱们家菲姐儿一般大呢。”

萧氏一听到这,干脆抿嘴坐在一旁,也不说话,让闵氏自个说个够。

倒是旁边的谢明贞,有些不好意思地垂头。按理说,她是未出嫁的姑娘,这些亲事她是不该听的。不过如今谁都没说,果真这订亲的姑娘和未订亲的就是不一样。

谢老太太心中一合算,这永安侯府可是京中的顶级豪门。再说了永安侯府家教也好,萧氏这代不说,统共三个孩子还全是嫡子,而如今这辈小的,好像是有个庶子来着,不过这庶子到后面也不过是分点家产罢了。

至于这位萧家三少爷,是永安侯世子的小儿子。都说百姓爱幺儿,做小儿媳妇可不象大儿媳妇那样,要事事兼顾时时操心。这小儿媳妇只要嘴甜能哄的长辈开心便行了。

谢老太太也知道,自己外孙女的家世有些够不上,不过陪这不需要继承爵位的小儿子,倒也还能讲究。她如今越来就越是觉得合适,这先前怎么就没想到萧家呢。

她见闵氏还是在说,便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吓得闵氏不敢再说话。

老太太和颜悦色地对萧氏说道:“你可知你家三侄子如今可订了婚事?”

萧氏没想到这老太太还真是想一出,先不说她刚回京城,回娘家见母亲话都说不完呢,哪有时间关心自家侄子有没有定婚事啊。再说了,你就算真有这打算,能不能问的稍微委婉一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家外孙女怎么嫁不出去呢。

不过萧氏却含笑道:“大姑娘还在这里呢,让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听这些,总是不好的。”

见萧氏没接这话,老太太原本和煦的脸,突然僵了一下,紧接着脸色就沉了下来,再也不象之前那样好看了。

而旁边的闵氏倒是跟没看见一般,反而呵呵笑了下说道:“都怪我先提了这茬。”

老太太虽没说别的,不过接下去却是兴致不减,说了几句话便觉得累了。萧氏见状便带着大姑娘要告退,闵氏也要跟着要回去。

三人一块走出去,闵氏同萧氏走在前面,大姑娘跟在身后。闵氏转头看着萧氏笑道:“大嫂,有件事倒是要跟你商议一下。”

“二弟妹有什么事只管说就是了,”萧氏宽厚地笑道。

“其实就是明雪吧,见清溪刚回京城。这不正巧下个月端敏郡主生辰,到时候定是要请京城里的贵女去府上的。明雪便想着带着清溪去,到时候也能多认识些人不是?”闵氏原本倒是好意,不过她说的时候太过高高在上。

萧氏忍不住朝她看了一眼,轻笑了一声:“倒是谢谢二弟妹了,不过昨个我回永安侯府的时候,我那四侄女也正巧说了这事。她也说要带着清溪去同她那些小姐妹见见面,我想着不过都是女孩子家,倒也无妨,当时就答应了下来。”

闵氏忍不住愣了下,不过脸上的笑就有些挂不住了。

她说这个无非就是想在萧氏面前讨个好,说是明雪主动要清溪去见见京城那些贵女。可萧氏呢,倒也不客气,直接便打了回来。你觉得那些小姑娘是贵女,不过在我眼里不过都是些小女孩罢了。

所以两人所处的地位不同,这眼界就不同。

闵氏的父亲如今不过才是四品官,想当初她出嫁的时候,官职就更低微了。她能嫁到谢家来,完全是因为她父亲当官不行,不过学识和品性倒是都不错。谢舫赏识她父亲的品性,又想着反正是给次子娶媳妇,女方便是家世稍微低些也是无妨的。

正所谓高门嫁女,低门娶媳。

“不过还是要谢谢明雪了,虽说清溪是跟着我娘家侄女一起去,不过到底是在一个宴会上,到时候还是要麻烦明雪多看顾点清溪了,”萧氏微微笑着。

闵氏尴尬道:“瞧大嫂说的,这不是应该的嘛。”

随后两人便分开来走,萧氏带着大姑娘往大房的院子去,而闵氏等萧氏的身影消失不见后,突然调了个头又回了老太太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