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会儿看了半日,赵如意的细长如玉雕般的手指头也小心谨慎的没搁在任何一张纸上。

坐了半日,康二姑娘抱着楚安安走出来,二姑娘鼻尖出了一点儿细汗,显然是叫楚安安这小淘气给累的,但她的精神却很愉快,大约是真的喜欢楚安安小朋友,她笑道:“安安渴了,给她喝一点儿水。”

康二姑娘这温柔体贴的性子,倒是一如往昔。

她在炕桌边站着,看人倒水来,楚安安越发的活泼,探着身子,一把就抓住了炕桌上的一张笺纸。赵如意一怔,连忙伸手去拿她的手:“安安!”

楚安安活泼又得意的笑着,露出脸颊上的肉窝窝,典型的人来疯,她倒也不是抓着不放,反以为是娘亲逗她玩儿,胖乎乎的身子一扭,就把手里抓到的东西,揉进康二姑娘的怀里了。

赵如意把那纸拿过来,转头一看,康三夫人一脸恍然大悟,得窥天机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第117章 大结局

大结局

楚安安来搅这一回局, 叫赵如意哭笑不得,可康三夫人却是真当了一回事,不过, 本来福气之说就是缥缈无垠的,赵如意觉得, 既然康三夫人爱把这当个好兆头,那也别扫人家的兴才好。

横竖康三夫人是已经再三选了这几家的, 又不是随便的人家,那这些人家不管选中谁, 自然都不会差的。

赵如意这样一想, 就理直气壮起来,她还拿过楚安安抓过去那张纸看了一回,这家人姓钟,本家是东北著名大世族, 自开国起就绵延至今,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员,但读书做官的子弟也是代代都有的。如今长房老爷才四十出头,已经是杭州知府, 当然比不得康三老爷的前程无量,但最终能做个三品高官也是应有之意。

康三夫人取中的是长房嫡次子,今年十八,刚中了个举人的功名在身上,在世家勋贵子弟中已经算是有出息的了,赵如意又大略看了看那几家, 也都是差不多的门第,大约康三老爷和夫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女儿的秉性,便宁愿给她挑个门第低些的夫婿,甚至还避免主持中馈,今后便是康二姑娘又做些什么事出来,也好说话些。

这样一想,赵如意就觉得她们家楚安安选的果然好,这钟家本家在东北,正是康三老爷辖下,便是天大的事儿,康三老爷也托得住。

何况康二姑娘除了那点儿事,她也干不了什么大事。

就是那钟家公子的容貌…赵如意记得她见过钟家的姑娘,十四岁的年龄,个头跟赵如意都差不多高了,又整个壮实了一圈,家里姑娘都是这样,那位公子…

想来与田公子绝对是两种模样儿。

赵如意就没有再想下去了,横竖跟她关系不大,这会儿看起来康三夫人还挺满意的,抱着楚安安眉开眼笑,直说要去京城最大的银楼天宝阁给楚安安打个项圈儿。

康家母女上门来看望了赵如意一回,满意的走了,接着便是赵七姑奶奶赵淑云,蓝家的消息向来灵通,又有在直郡王府管家的蓝侧妃,那一日的变故,赵淑云想必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是以不像是赵四夫人那般慌张,刚好又碰上侯宝如也听说了这事儿上门来看看。

横竖正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赵如意叫人在花园子里的小澜亭煮了茶,厨房里又送了两个食盒四色点心,四色干果,四色鲜果来,便坐在那里喝茶说话。

赵如意把那一日的情形绘声绘色的讲给她们听,赵淑云叹息道:“那一回皇后娘娘认了你做义女,我还真以为她是真疼你的,想着你向来就讨人喜欢,能得皇后娘娘的青眼,也是有的,谁知道她竟这般算计你。”

赵如意若是真的中了这计,不仅是赵如意,连同安郡王,护国长公主,都难脱身,甚至是赵家也要被牵连几分,赵淑云想到这里便觉得,人人都传这位九妹妹是福星降世,现在想想,还真是呢。

侯宝如却说:“我瞧啊,皇上才是真疼表嫂的,咱们当然是后来才知道。可皇后娘娘离的近,看的自然多,说不准当初认了表嫂做义女,就是为着讨好皇上。后来见表嫂得皇上信重,就起了坏心,在这事儿上做文章。”

赵如意微笑,不予置评,只随手拿了一块金丝卷儿吃,侯宝如敏捷聪慧一如往昔,而且她的这种聪敏更像是天生的,仿佛一种直觉,总是在无意中直指核心,也就是她这样的心性,才有当初对抗太后的勇气。

单是看着两人对这件事的评价便知道两人的性格不同,赵淑云大气正派,侯宝如聪慧敏捷,虽有这样的不同,却都是好相处,让人喜欢的性子,今后的日子,也自是不会差了。

到了后来,赵淑云随蓝公子外放,掌府里中馈,处事大方,格局正派,上至公婆,下至弟弟妹妹们都颇为喜欢她,又得夫君敬重,下人敬服,是出了名的贤德人。到了四十岁时,蓝公子已经被称为蓝老爷,官居从三品,儿女双全,父母公婆俱在,因蓝家原是商家出身,少有纳妾风气,赵淑云生两子两女,房里别说侍妾,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越发叫人羡慕,各家嫁女娶妇,都来请她,到处去给人做全福夫人。

而侯宝如跟她的小景甜甜蜜蜜了一辈子,长住京城,夫家与娘家本就是世交,世代通婚,婆母看着她长大的,喜欢她的品格性子,拿她当亲女儿般疼,她成日里带着女儿儿子来安郡王府找赵如意玩,又时不时在外避暑避寒,在京城这么多的少奶奶里,就数她过的最自由自在了。

这些亲近人等纷纷上门看望赵如意,还有许多不算很亲近,平日里也是有走动的太太奶奶们也都用看望受惊的安郡王妃的名义上门来坐了一回,待这件事的影响渐渐变的平静了些,终于不用赵如意再叙述一遍的时候,天气已经变的冷了,夹袄换成了丰厚的皮毛,楚安安裹的像只小狗熊,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眼见的新年就要来临了。

尾声

嘉康十年,四月中,国丧一年期满了,又正是天气逐渐热起来的时候,整个京城都显得活跃了起来,民间禁嫁娶一年,不知道耽搁了多少年轻男女,如今饮宴鼓乐都解禁了,立刻就开始重回繁华灿烂之景。

五月初,皇上明发立太子恩诏,册立大皇子为太子,并册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这三位成年皇子为郡王,小皇子们暂时不册封。国丧期一过,帝室便明君臣之别,又祭天告祖,大赦天下,花团锦簇的热闹了起来。

为庆贺太子之立,皇上大宴群臣,后宫也开宴,三品诰命以上与贺,赵如意当然也要进宫去,楚安安刚一岁多点儿,这样的大宴,赵如意就没带进宫去。

蓝侧妃见了赵如意还问呢:“安安呢?也不带来跟颖儿玩?”

蓝侧妃所出的皇帝的长孙女,太子爷的长女大名一个颖字。

“这么多人,怕吓到她,回头闲了,我还不是常常进宫来吗?”赵如意笑道:“哪天不能见?”

蓝侧妃笑道:“又哄我,你们家安安胆子那么大,还能怕人多,前儿她周岁的时候,我看人就很不少了,她还欢喜着呢。我看啊,是你嫌人多吧。”

“你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赵如意笑道:“你们家丫鬟又找过来了,你还不过去,回头闲了再说吧。”

直郡王妃原本身子就弱,小产后就更差了,后来还添了郁结的毛病,越发成了药罐子,赵如意听说她一直在由那位专精女科的神医调理着,也不知怎么调理的,没见一点儿好,镇日里恹恹的,也不出来见人,郡王府后宅也没精力管。

直郡王没办法,又不能换正妃,又不能强着她撑着病体理事,只得让蓝侧妃暂时理着,连同外头交际,也只能由蓝侧妃出面,前儿楚安安的周岁生辰,护国长公主府自己关着门庆贺,蓝侧妃就亲自到场来道贺了。

幸而蓝侧妃也是有四品诰命的,旧年里又因国丧少许多应酬,私下里走动起来,也还说得过去。

如今直郡王为太子,入主东宫了,不出宫走动,倒也就免了这忧虑。就是那位太子妃,有了这样的喜事,居然还是没有出来,连群臣恭贺太子爷这样要紧的场面,也依然交给侧妃打理。

倒是蓝侧妃有银子又有人脉,打理起直郡王府后宅来,井井有条,反比以前强了许多,不仅是内务清楚,还直郡王府的下人也都梳理了一遍,虽说不能说内言不出,立刻就整治的铁桶一般,但要打探到里头要紧的话,却也难了。

真正说起这当家主母的手段来,蓝侧妃比那位正经的直郡王妃强的多了,单看今日的场面,就比以前要强些。

皇帝立太子,真是喜事一桩,赵如意很替皇上高兴,而且她听安郡王零零碎碎的说着,直郡王秉性颇像皇上当年,宽厚纯仁,且又比皇上更多谋略,可见皇上所识得人了。

皇室有喜事,赵家也有喜事,今年年底,是赵老夫人七十大寿,老人家福寿双全,赵如意去与护国长公主商议,想要带着楚安安去锦城给老太太过寿,过完年再回京来。

不管自己身份如何,赵如意是真心把老太太当做祖母孝敬的,连护国长公主听了也笑道:“这可是大喜事,你做孙女的,有这番心思,当是好的,我自是不拦你,就是安安小些,那会儿又冷,只怕她受不住。”

护国长公主是知道赵如意如今身份已经明了的人,越发明白她的这份心意,赵老夫人的为人格局,是护国长公主也敬佩的,自然也就不会拦着赵如意。

“有我呢,不妨事。”赵如意笑道:“路上慢着些儿,就好了,老太太还没见过安安呢,带她回去看一看,也是好的。”

赵如意与护国长公主商量了一回,便回自己的华兰园去,这会儿天还早,安郡王当然不会在家里,却见几个丫鬟一齐笑着迎上来,莲心那个嘴快的还眉飞色舞的笑着道:“郡王妃,外头送了一封信进来给您。”

“谁的信?”赵如意随口问,却见这几个锦城跟过来的人丫鬟有些古怪,个个都很欢喜的样子,锦城自是赵家,不过她们却不是赵家长大的…赵如意的脑子向来思维极快,两个跳跃就明白过来了,不由的也大喜:“师父来的信?在哪里,快给我!”

丁香抿嘴笑道:“锦城别院打发人送来的信,来人说,华先生回锦城了,听说您已经在京城成了亲,又写了信送京城来了。随车还送了些东西,都装在箱子里,等您回来再开呢!”

赵如意脚下生风,脚步都加快了几分,进了正房,果然正厅上搁着一只颜色艳丽繁复,画着枝条藤蔓玫瑰花的箱子,赵如意只瞟了一眼,就急着进去看信,师父一去四年,一点儿信也没有,叫她怎么不心急。

“哎呀,师父说去了个国家叫英吉利!”

“还有西班牙!坐的好大的船!”

“啊啊,师父成亲了!”赵如意跟个小姑娘似的一惊一乍,丫鬟们个个都听的怔住了,华先生怕不有三十多了?她们都以为华先生就像宫里很多姑姑似的,一辈子不嫁,没想到,居然还是嫁人了!

“西班牙的…男爵?!咦,那种地方也跟我们一样的封爵吗!哎哟,师父嫁了个外国人?”赵如意一封信看的兴奋的脸通红,热闹的跟一出大戏似的。

“长什么样?华先生的那位男爵长什么样?”丫鬟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可赵如意哪有空描述,亟不可待的往下看:“还生了个宝宝!也是姑娘耶,哎哟,跟安安差不多大!”赵如意简直手舞足蹈。

“头发是金色的!”赵如意跟丫鬟们说,丫鬟们面面相觑,金色的头发,想都想不出来。

“绿眼睛!”赵如意又跟她们说,莲心都想说妖怪了,可赵如意接受起来毫无困难:“外国人嘛,跟咱们长的不一样,也是有的。”

赵如意把信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连读了三遍:“我要早点回锦城去,我要回去看师父!看金色头发绿眼睛的宝宝!”

赵如意欢喜无限!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始更番外!

番外一 楚安安轶事

小福星

初夏四月,正是天气最好的时候, 也是京城里各色宴请最为频繁和热闹的时候。

安郡王妃赵如意收到了一大堆帖子, 就是再三挑过一遍,那也差不多天天都有地方要去, 赵家的亲戚,楚家的亲戚, 护国长公主府的亲戚, 安郡王的兄弟朋友,还有更多的,是赵如意广结的善缘。

这些送帖子来的人, 多是府里的管家娘子,只要主子是略微有体面些的, 能说上话的, 差不多儿的人进来磕头请安, 说了请客的意思, 多半在后头还要加一句,我们奶奶或者太太或者夫人说, 请郡王妃也要带大姑娘一起来玩。

赵如意哭笑不得, 看看炕桌上一大堆帖子,再看看外头蹲在一丛花儿边上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楚安安,楚安安刚三岁了, 活泼的不像话,屋里坐不住,总要跑外头去玩, 她还是胖乎乎的身形,梳着两个包包头,缠着鲜红的珊瑚珠子,蹲在那里,像个圆球。

楚安安如今在京城里的世家勋贵的圈子里,算的上是一个名人,这一开始是康三夫人宣扬的,康修瑾成为帝王心腹,年仅四十就开牙建府,任一地总督之后,康三夫人自然也就是炙手可热的新任贵妇人了,她没有立刻随夫上任,而是留在京城操持儿女们的亲事。

儿子全是庶子,康三夫人只管尽职,而女儿才是她的心病,尤其是女儿那性子,真是宠坏了呀,康三夫人心中也明白。

是以康三夫人费尽心力挑了大半年,无数要求又无数顾虑,好容易挑了几家出来,却是患得患失,怎么也拿不定主意,后来得了高人指点,去安郡王妃那里寻天机,居然还真得了指点。

是安郡王的长女楚安安替她指点了迷津。

后来,康二姑娘果真嫁进了钟家。

钟家二公子样子普通,身材高大威猛,这也是康三夫人犹豫的其中一点,要论容貌,配自己女儿自是差了一点,而且这么高大,女儿又那么娇滴滴的,只怕经不起。

可是康二姑娘嫁过去,自己却满意的很,钟二公子自己高大威猛,见惯了自己家的姐妹们,甚至表姐妹们,也都是粗壮的样子,乍一见康千玉,简直说不出的惊艳,水灵灵的杏眼,尖尖的小脸儿,身形婀娜袅娜,腰还没他手掌宽,真是跟天上的仙女也没什么区别了。

钟二公子觉得自己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娶到了个仙女,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媳妇跟前百般的柔软体贴,小心仔细的了不得。

连同钟家太太奶奶小姑子等,大约都有一点儿这样的心里,再加上这还是康修瑾唯一的嫡女,体面越发不寻常,整个钟家,差不多就把康千玉捧成了个真的仙女一样了。

康三夫人牵挂不已的女儿的婚姻,眼见得女儿梳起妇人头,越发容色鲜亮,眉目舒展,唇角含笑,显是过的舒心畅意之极,连康三夫人担心的女婿容貌普通这个缺点,康二姑娘似乎还没她老人家那么觉得,康二姑娘道:“他又不差,娘说的这是什么话!男人嘛,有才有德才是要紧的。”

康三夫人招了康千玉的陪嫁丫鬟一问,原来这位钟二公子虽然自己五大三粗,可偏颇有点儿话本上的才子范儿,动不动就红袖添香,诗词唱和,这么高大的男子,写一手极清秀的字,四时应景诗做的花团锦簇,会在早上起身后在玉纹纸上写一首诗搁在康千玉枕边。

两人真是志同道合,才子佳人的过起日子来,一唱一和的腻歪个没完,两家人都满意的不得了。

钟二公子这隐藏技能是之前康三夫人绝对没想到的,她不禁就觉得,安郡王那位大姑娘,那果真是指点迷津啊!

到得成亲五个月的时候,康千玉就被诊出有了身孕,康三夫人越发觉得楚安安那果真是个小福星啊!

她便又去打了一对儿赤金小铃铛的镯子送去给楚安安。

康三夫人交游广阔,很能结交人,相好的人家很多,有时候自然会说起康千玉,康三夫人那自然是心满意足,也忘不了小福星。

赵如意虽然也被称为福星,可到底是大人了,哪里比得过小福星的童言无忌呢,人的心理,越是小孩子不懂,越是显得仿佛真是天机一般,康三夫人的话,很传了一回,不信的人自是有的,只是谁都愿意有个好兆头,楚安安小姑娘又白白胖胖大眼睛特别可爱,谁不愿意抱一抱,摸一摸呢?

横竖这小福星白摸白抱,又不用她们花银子养。

旧年里,皇上万寿节,赵如意带着楚安安进宫去磕头,宫里新封的淑妃娘娘,特意请安郡王妃带大姑娘到自己的折桂殿坐坐,她看到楚安安就稀罕的了不得,抱着她坐在膝上,问她要吃什么,要喝什么,在她手上腿上摸来摸去。

淑妃娘娘是难得的甜美人,一张小小的圆面孔,嘴角两个小小的梨涡,一笑起来,眼睛弯的月牙儿一般,露出雪白贝齿,格外甜美,楚安安似乎也喜欢她,第一次见就让她抱着玩,安安静静的不闹着下来。

楚安安可不是个安静的孩子,向来活泼,她又不缺东西吃,不好哄,连赵如意都对淑妃娘娘笑道:“安安真是难得今日这样乖。”

楚安安抬起大眼睛看她娘亲一眼,又低下头去玩一只竹根雕的小船。

淑妃笑道:“可见我和安安有缘。”

淑妃娘娘的声音清脆玲珑,十分动听。赵如意笑一笑,她知道淑妃娘娘为什么一直抱着楚安安不放。

淑妃娘娘进宫几年了,比她后进宫的慧嫔都有了身孕,生下了一位公主,又恰逢宫里没了两位主位娘娘,慧嫔也就晋了妃位,淑妃娘娘自是看在眼里,她虽父亲位高,进宫就有有妃位,可毕竟还是希望有自己子嗣的,她有两回小日子迟了十来日,招了太医来诊脉,都是空欢喜一场,这一回必定是又迟了。

因为这一次她确实有了身孕。

淑妃娘娘患得患失,赵如意心中却是想,皇上的身体真好!

楚安安去淑妃宫里之后第三天,太医为淑妃娘娘诊脉,就诊出了喜脉,淑妃娘娘自是欢喜的很,第二日就从宫里给楚安安送了东西。

淑妃娘娘的娘家母亲保国公世子夫人,很快就和康三夫人一样,喜欢楚安安的了不得,到处说安安果真是小福星。

据说,锦乡侯世子夫人在临盆前几天拉着楚安安的手,问她是弟弟还是妹妹,安安很乖的说弟弟,连生了三个姑娘的世子夫人,在七日后诞下了小世子。

楚安安这一两年也见了不少人,自也有好些有这样那样的喜事,种种欢喜,有意无意间就落到楚安安身上了。

或许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很容易就相信这样的好兆头,而并非要事事灵验,是以楚安安这小福星的名号不胫而走,人人都宁愿信其有,如今,不管去谁家,人家都希望赵如意能带着小福星一起去呢。

护国长公主听到这些流言也觉得好笑,不过她笑着对赵如意道:“这于安安又不是坏事。”

自带福气的姑娘,不说别的好处,今后便是说亲事,那也是好的,谁家不愿意娶个福星呢?

赵如意也是这样想,只有楚安安自己懵懂,哪里管那么多。

这一回是廉郡王世子妃的长子洗三礼,赵如意本就与廉郡王府常走动的,便也带着楚安安一块儿去了,在廉郡王府的大花厅里,楚安安被人抱来抱去,终于抱烦了,本来脾气就不是太好的安安,挣脱了那位少奶奶的手,跑一边去玩了。

那位少奶奶顿时还有点黯然起来,赵如意不好说什么,只得当没看到,心中却想,有这小福星看起来也挺容易得罪人的。

到了吉时,小世子被抱了出来,小家伙胖乎乎的,呼呼大睡,被脱了衣服放进盆里的时候,闭着眼睛就嚎啕大哭起来,声音颇为洪亮,很有劲儿,楚安安好奇的挤在一边围观。

廉郡王世子妃的长女比楚安安大两岁,大约是一直就想要弟弟妹妹陪她玩了,极其喜欢自己这个弟弟,赵如意听她跟楚安安炫耀:“弟弟好好玩的!”

楚安安睁着大眼睛看她。

那小姑娘得意的说:“你就没有弟弟!”

“我有的!”楚安安不服气:“我姨母才给我生了个弟弟!”

小姑娘到底大些,知道的清楚:“姨母生的不算,要娘亲生的才是亲弟弟!”

楚安安转头看赵如意,又转头去看那边嚎啕大哭的小宝宝,转来转去看了半日,又低头对手指,琢磨了半日,大概是琢磨出来了,跑去拉着赵如意的裙摆:“娘给我生个弟弟!”

那个小姑娘跟过来说:“又不是想有就有的,我都想了好久了,我娘才给了我一个。”

童言童语真是好玩儿,好像这弟弟是特别为她生的似的。

“我娘会给我的!”楚安安大声说:“我娘什么都会给我!我要弟弟,要两个!”

赵如意哭笑不得,拍拍她的头:“今后再说。”

“就要就要,这就要!就要弟弟!”楚安安扭着不肯放,别人有弟弟,又会哭又好玩,她也要有!

旁边的太太奶奶们都好玩的看着,有些掩着嘴笑起来。

“这会儿反正没有!”赵如意光棍的说。

楚安安并不气馁,锲而不舍的问:“那什么时候能有?”

“不知道!”赵如意秉承师父教导孩子的原则,只哄不骗,不给难以兑现的承诺。

“那明日行不行?”楚安安问。

赵如意对付她当然也有一手:“那要明日才知道。”

“好吧。”楚安安勉强答应:“那我明日再问。”

楚安安又跑去跟朋友们玩了,赵如意还隐约的听到楚安安说:“我娘说明日再看有没有弟弟。”

晚间,赵如意还把今儿这事当笑话讲给安郡王听,没想到第二日,赵如意一早起身,就觉得心烦欲呕,她给自己诊了脉,果然有了身孕了。

八个月后,赵如意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护国长公主和安郡王均大喜,宫里的皇上也是大喜,而楚安安更是欢喜坏了,两个弟弟!

赵如意看着女儿的苹果脸凑在襁褓上看弟弟们,心里不由的想,她的孩子,当然是她的福星!

番外二 当家做主

四岁的时候,小小的楚安安坐在院子的石头桌子上, 两条小短腿前后晃动, 手里拿着酥糖,一本正经的跟东宫的小郡主聊天。

赵如意生了儿子在坐月子, 安郡王进宫给皇上和太子请安,顺手就把安安带上了, 这会儿安郡王进去跟太子殿下说事情, 就把她搁在院子里和小郡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