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楚老太太还不知道外头发生了这么一系列的事情,她如同往常一样,在自己屋里和几个大大小小的孙子孙女们玩笑,却见万姨娘满脸泪痕,脸色惨白的跑了进来:“老太太救命,老太太救命!”

三姑娘楚菊虽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她看这阵仗,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她便轻轻起身,一手牵着妹妹楚蕙,一边招呼着其他几个异母妹妹弟弟们出去。

“怎么了?”楚老太太唬一跳,连忙问。

“荃姐儿…荃姐儿…”万姨娘放声痛哭,她这样的后宅姨娘,本来是极少能够和外界联系的,她因在老太太跟前有体面,又有自己养的女儿进了郡王府,便时常拿着郡王府的大旗,出门去看女儿,比起完全蒙在鼓里的老太太,倒是很快就已经发现诚郡王府出事儿了。

“诚郡王府出事了!”

楚老太太又唬了一跳:“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我原是做了几件孩子的襁褓,想着给荃姐儿送去,没承想到了诚郡王府,进不去,外头有人守着,我悄悄花了银子找人问了一回,只说诚郡王坏了事了,如今郡王府围着,只等上头指令就要动手。”万姨娘一边哭一边说,一副要晕过去的样子。

楚老太太一辈子哪里经历过这样的阵仗,立时手脚无措:“这可怎么好,诚郡王坏了事了,那是皇上的亲儿子,我能做什么?”

这老太太虽然糊涂,至少上下尊卑还是拎得清的,很明显知道诚郡王坏事,不是自己能插手的事。

“老太太说的自是有理。咱们自然不敢管诚郡王的事儿。”万姨娘哭道:“只是荃姐儿在里头,她一个姨娘,能有什么要紧,这会儿旨意也没下,老太太求一求安郡王,略活动活动,想个法子接她出来,只怕还来得及…”

楚老太太本来就没什么主意,此时听了就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说的是,这就打发人去请长寿来,我们先问一问,总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事。”

万姨娘连忙应是,虽然是她亲手把那盒子药交给莲心的,可她还压根没往这上头想,楚荃跟她说的,换掉那瓶子药是为了替诚郡王办事,目标不过是个兵部的什么要紧官儿,否则,她们哪里敢去做呢?

楚老太太刚打发了个小厮去公主府,人还没出楚家呢,外头轰隆隆跑来一大队兵士,一个个都穿着禁卫军的服饰,凶神恶煞的把楚家给围起来了。

那小厮叫人拿刀一比,吓的魂飞天外,连滚带爬的回去报信儿去了。

老太太听说自己家也被围了,更是吓的了不得,偏楚二老爷也不知道上哪里喝酒去了,并不在家里,越发连个主心骨也没有,只有楚二太太听到了消息,连忙赶过来。

楚老太太哆哆嗦嗦的道:“快报公主府,快报公主府。”

这位老太太也就是个窝里横,真遇到事儿了,也就只有报公主府这一个主意了。

说话间,一个没穿官服,只穿着蓝色暗底云纹锦袍,长的漂亮的过分的年轻人拿着一把折扇走了进来,也没拿圣旨,也没拿关防,凤眼一扫在场众人,张口就道:“楚氏一门涉弑君案,奉令缉拿。”

“弑、弑君?”楚老太太抖的更厉害了,话都说不清楚,哆嗦个没完:“怎么、怎么会弑君的?”

楚老太太别的不怕,对皇帝太后等向来是根深蒂固的知道不能惹的,这会儿听到弑君这么大一顶帽子,立刻吓了个半死,进的气儿没有出的多,谈公子站在当地看着,都在想,安郡王这主意到底行不行啊,别真把他家老太太给吓死了!

谈公子扫了一眼站在一边的万姨娘:“你们家以亲戚之便,偷换安郡王妃给圣上制的成药,意图弑君,如今已是证据确凿,诚郡王府侍妾楚氏已经供认了!”

“啊?”万姨娘尖叫一声:“那药是给皇上用的?”

“你!”楚二太太听懂了,顿时气的发抖,这个蠢货,怎么敢干这样的事!

谈公子冷笑一声,手一挥,立刻就有人上来捆了万姨娘,堵了嘴提了出去,谈公子冷笑的时候,那张漂亮的脸越发叫人不敢逼视的印象深刻,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干这种活向来得心应手。

谈公子道:“楚兆林呢?立即搜捕!”

这眼见得要抓儿子了,楚老太太哪里还顾得了万姨娘这外姓人,当然是儿子要紧,连忙道:“这事兆林不知道啊,这位大人既已经抓了万氏了,还求大人高抬贵手啊。”

谈公子又冷笑一声:“弑君谋逆是抄家杀头,株连九族的大罪,老太太一句不知道,就能抹过去了吗?通天下没有这样容易的事,在下奉刑部钧令,缉拿楚氏一门,除了万氏要带走审讯之外,女眷就地看守,男子全部缉拿,动手!”

老太太又吓的快要晕过去了,老泪纵横的哭骂着万氏胆大妄为,又生了个孽障,如今自己是要死了,还连累一家子。

谈公子好整以暇的扫了扫袖子,立刻一个大汉提了椅子搁在当地,谈公子就大模大样的坐在楚家正堂的正中央。

老太太哭骂了一阵,眼见的到处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又有男人女人的惊叫哭闹声,偏偏身子作养的好,想晕还晕不过去。

“安郡王到~~~”外头拖长了声音的通报,楚老太太那简直就像盼来的救星,战战巍巍的站起来,拄着拐棍就往门口去,眼见得安郡王大步走进来,老太太拐棍都丢了,抓住安郡王哭的了不得:“长寿啊,你快救救你叔父吧,可了不得了!”

安郡王皱着眉,看谈公子这个时候还风流倜傥的拿着折扇,充他的才子派头,心里头气不打一处来,亏的他们家老太太不懂事,要是人家家里的老封君,眼见得他一不穿官服,二不拿手令,早吩咐家里侍卫把他赶出去了,哪里还会被他吓着。

不过这会儿,安郡王只是看了他一眼,就皱着眉对楚老太太说:“祖母打发人来的时候,我刚得了信儿,这是证据确凿的弑君大案,药经了万氏的手,叔父是夫主,脱不了干系,不好转圜啊。”

谈公子眉毛一挑,自己已经吓了老太太一回了,安郡王又张口这样说,他也不怕把嫡亲祖母给吓死啊?

啧,这个不孝孙!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第115章 递解还乡

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老太太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来了救星, 不料安郡王来了也这样说,立时就倒了气儿, 眼见得就往地上软下去了, 安郡王连忙伸手扶着, 却还又加了一句:“老太太又是在二叔这里,那万氏也是常在跟前伺候的,便是老太太, 也免不了隐匿不报四个字, 我听说刑部递给皇上的折子,也加进去了。”

什么,弑君大案还有自己的事儿?楚老太太这眼见得想晕也晕不过去,只得老泪纵横的拉着安郡王的手哭道:“这实在是冤枉啊, 我楚家对皇上的忠心,天日可表, 你爹可是为了救皇上没的!我要是知道他们在底下竟敢干那样的事, 哪里还能容他们到今天!”

对皇上的忠心,十数年来都是楚家的立足之本,这段话老太太这辈子说了不知道多少遍, 简直熟极而流,且楚老太太向来谁都不怕, 但也还根深蒂固的知道皇上太后皇后是不能不恭敬的,这会儿真是觉得莫大的冤屈:“长寿啊,你要去给我们楚家分辨清楚啊!”

安郡王也怕把老太太给吓出个好歹来,这会儿见老太太知道厉害了, 便应了一声,安慰了楚老太太几句,便过去与谈公子商议:“谈大人。”

谈公子煞有介事的点头道:“安郡王请吩咐。”

安郡王道:“既然只是刑部的关防,不是圣上的旨意,还请谈大人看在我的面上,今日略放一放,我自进宫回奏皇上,求皇上恩旨,必不致让谈大人难做。”

谈公子皱眉道:“不是下官不尊安郡王谕令,只是刑部已经吩咐缉拿,若是回头有人趁机逃逸,那岂不是下官的责任了?”

安郡王便道:“本王作保,若是下次还需拿人,必定拱手送上,一个不少!”

一头说着,一头从袖子里摸了两张银票递过去,老太太单看那大小,就知道是大额的,这会儿也顾不得心疼了,倒指望谈公子赶紧收下。

果然,谈公子收银票的动作若行云流水,然后对安郡王点头道:“也罢,既然是安郡王发了话,下官也不好不给面子,既如此,楚兆林暂且不拿,就把那罪魁万氏带走就罢了。”

收了他们家两千两银子还要拿人?楚老太太颤微微的刚想说话,谈公子凤目扫过来,那凛凛的冷意,竟硬生生的把老太太想说的话憋了回去,一个字也说不出。

谈公子举手为礼,与安郡王告辞,带了底下兵士走了,安郡王才对楚老太太道:“这弑君大案,药是经了万氏的手,交给郡王妃的丫鬟的,若不是郡王妃机警,真叫皇上用了那药,咱们一家就完了,别说这会儿我来转圜,就是我,这会儿说不定也进了诏狱了!老太太还想着保那万氏不成?倒是要早些打算,把叔父撕掳开才是当务之急!”

“不保不保。我什么也没说啊!”楚老太太本来就没有个定主意,这会儿叫安郡王一说,顿时也觉得一家子这无妄之灾,全是万姨娘和楚荃招来的。

这还不是小事呢,这是弑君大案!

“这个搅家精!”楚老太太生气的说。

楚老太太不懂事,赵如意可是懂事的,听安郡王说到这里,早笑死了,她一边亲手倒了茶递给安郡王润润喉咙,一边笑道:“刑部这原本就是只提万氏吧?你倒把老太太给吓的那样。”

“刑部如今是直郡王一直理着,我要办点儿家事,他难道好意思不给我方便?”安郡王笑道:“不过他那边的人虽然个个五大三粗,样子看着凶,说话却不行,这样的事,还得叫小谈去办,你瞧他一出马,就把老太太吓的那样。后来话都不用说,眼睛只一扫,老太太就连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赵如意回想谈公子那张漂亮面孔,他凤眼斜挑,笑起来仿若春暖花开,只脸上但凡冷峻下来,就颇有凛冽之意,且言语利落,处变不惊,果真是上佳人选,赵如意便笑道:“后来呢?”

“后来那小子卷了我两千银子走了!”安郡王没好气的道:“还不肯还我了!”

赵如意好险一口茶没喷出来。

安郡王又说:“后面就简单了,楚荃和万氏都供认不讳,现今收押在刑部大狱里,虽然她们是被哄骗的,但说什么药也是从她们手里递出来的,自脱不了干系,大约今后赐自尽罢。这还是因着是我们家的女眷的缘故,才格外施恩,留个颜面,没送菜市口。叔父本不知情,但身为夫主,总有管教不严之责,刑部拟了免职。这还是因着皇上不怎么追究,直郡王看在我的面子上,才这样一个轻飘飘的免职了事,换一家人,说什么也要流放的。”

赵如意点头,这倒是真的。

“这事儿既然是我办的,那就要按照我的心意办。”安郡王道:“叔父免职,再加一条,递解原籍,命地方官严加看管,把老太太一并哄回去。老太太这些年越发昏聩了,虽说没什么坏心,也太没心眼了,动不动叫人撺掇着出头儿,偏又是老祖宗,总不好拿老太太怎么着。”

安郡王喝一口茶,又道:“这会儿万氏虽没了,叔父跟前还那么多人,丫鬟小子的,谁说得准哪些人在后头悄悄哄着老太太呢?时不时的冒出来一个,虽做不了什么伤筋动骨的事,可也没有天天如临大敌的防着的,倒不如哄回老家去,落的清净。”

“说得也是。”赵如意点头道,她知道安郡王这是为了她作想,老太太再怎么折腾,是不会折腾亲孙子的,还不是冲着她来,赵如意道:“有公主府的面子在那里,老太太回了老家,地方上自然也敬重着,且虽然叔父是免职了,老太太到底二品诰命是还在的,咱们平日里四时八节的礼往那边送,谁也不敢不开眼的干些什么。”

只是,赵如意笑道:“那老太太肯走么?”

“要论老太太自个儿的心意,那自然是不肯的。”安郡王笑道:“可架不住又不是我去跟老太太说。小谈昧了我两千两银子,这点事儿都办不好,他还有脸要不成”

谈公子连话都不用多说,只是脸一冷,一副老太太不立刻动身,他就要把楚兆林给抓起来的架势,楚老太太吓的没口子的只是应是,一个多的字都不敢说,还是安郡王在一边□□脸,跟谈公子商议了一番,才允了楚家十日宽限的期限。

赵如意笑了半日,第二日一早便打开自己两口子私房小库房,选了些应用东西并衣料、药材、茶叶等,另外加了些老年人日常应用的丸药,一并交出去给护国长公主过目。

公主府又额外买了两辆马车,并派了两个管家娘子,四个婆子,四个小子,连同安郡王挑的护卫,连人带细软,也是七八辆车,送楚二老爷一门回徽州老家去。

只有楚三姑娘本来正在议亲,已经差不多定了人家了,只等明年国丧过了就下定礼,护国长公主便把楚三姑娘楚菊接到公主府住,今后也就从公主府出嫁了。

这种事算是十分平常的,各家常有这样的表小姐,楚家本来就没有正经分家,只是因公主府制度不同而已。

赵如意带着楚安安,楚菊也跟在后头,一起随护国长公主去给老太太送行,侯宝如自也来了,见到胖乎乎的楚安安就伸手抱,她是时常来往的,楚安安认得她,见她伸手就乖乖的张开手让抱。

“安安又沉了!”侯宝如抱着她香面孔,楚安安抱着她的脖子,软软的挨着她,这时节还不冷,楚安安只穿了一套杏黄软缎的撒脚裤子小衣服,越发衬的她雪白的一团,侯宝如笑道:“安安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楚菊在一边笑道:“我觉得,就像那海上进来的珐琅盒子上画的那种小孩儿。表姐觉得呢?”

“对对对!”侯宝如笑:“我也觉得像。”

赵如意倒是没理会她们议论,楚安安也没有,她第一回出门,看什么都新鲜,只管转着小脑袋到处乱看,黑亮的大眼睛里全是好奇。

待送走了楚家一门,赵如意便带着楚安安进宫去给皇上请安,皇上念了好几回要再看看楚安安,上一回皇上见到小家伙的时候,她才刚出生,红彤彤的,哪像现在这样雪□□嫩一团。

如今皇上养伤,看看楚安安,心情好。

宫门高大宽阔,换轿子的时候楚安安就仰着脸好奇的看,往里头去的路上,好奇的身子都想伸出窗口去,皇宫气势又与别的地方不同,格外宽阔,处处都是明黄大红,极有气派,楚安安的那点儿瞌睡都醒了,伸着小脑袋看个没完,赵如意把她抱回来,她又舞手舞脚的挣着要出去,赵如意笑道:“这么好玩?索性把你养在宫里好了。”

她们母女两个到了含德殿,御书房掌宫太监何权已经迎出来,见赵如意亲自抱着小姑娘,小姑娘羊脂玉一般的脸上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瞬也不瞬的盯着他看,连忙笑道:“这是大姑娘吧?这模样儿生的实在好,倒有几分像足了皇上的样子呢。”

赵如意笑道:“都说外甥肖舅,果然是这样。”

这何权原本不是晋王府的人,还是最近才知道赵如意的真实身份的,面儿上一丝儿不露出不同来,可行事做人就悄悄儿的略微变了一点,就如同刚才这句话一般,改的不动声色,却又刚好合适。

能在宫里这样的地方,做大总管屹立不倒,还能做皇上的心腹,果然没点儿本事是不成的。

这个时候,赵如意才突然发现,自从皇上那一回把前因后果,种种缘故说了之后,似乎也在不动声色的安排着让周围的人,小范围的有分寸的透露了赵如意的身份,尤其是那些需要知道了,赵如意才方便的人。

比如这位何大总管,他明白的想必只是赵如意大公主的身份,里头的来龙去脉,想必皇上不会解释,但他明白了,赵如意不管在御书房还是在含德殿,行事说话都要方便许多。

这会儿赵如意便抱着楚安安进去见皇上,在这含德殿病榻前,她便光明正大的对小姑娘说:“安安,这是你外祖父!”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读者想要看谈公子的番外,我没安排他的,所以楚家这件事,特意安排谈公子办,喜欢谈公子的就当他的番外看了哈!一举两得!

感谢

真是破费了

第116章 天机

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安安当然不懂这含义, 她只是好奇的盯着看,一点儿也不害怕, 只是有一点害羞,看了一会儿, 她的小身子就扭过去,双手抱着娘亲的脖子,可是小脑袋还是好奇的看着皇帝的, 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然后她还笑了。

雪□□嫩的楚安安, 大眼睛, 浓密的睫毛,肉肉的脸蛋上左边一个小窝窝,小嘴如花瓣一般, 又是穿着一套软缎的大红麒麟献瑞撒脚衣裤,那样子真是与当年的大公主一个样儿,不知道是岁月模糊了记忆,还是清晰了感觉, 皇帝看着楚安安的样子, 真是觉得自己看到了女儿的重生。

还是那么小,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黑亮的大眼睛如宝石一般,清澈透明,丝毫不知人世险恶。

皇帝又是欣喜又是辛酸, 自是爱的了不得,忍不住伸手想要抱一抱她,赵如意笑着把她递过去,楚安安却紧紧的搂住母亲的脖子不肯放手,到底是第一次见,楚安安还不认得。

赵如意拍拍她的脊背哄她:“乖,让外祖父抱抱。”

楚安安看看娘亲,又扭头看看皇帝,也不知道她的小脑袋里是怎么衡量的,终于松了手,乖乖的让皇帝接了过去。

楚安安胖乎乎的,沉甸甸的重量倚在皇帝的怀中,开始倒是老实,她的大眼睛盯着皇帝看,小嘴偶尔动一动,皇帝忍不住伸手去点了一点。

小姑娘乌溜溜的眼睛就跟着皇帝的手指动起来,然后她一伸手,就去抓皇帝修剪整齐的胡须,爹爹没有这个,好好奇!

“不能抓。”赵如意连忙去拉她的手,这孩子,什么都会抓,不过还好,常常被娘亲阻止,她就本能的知道,娘亲让抓的可以随便抓,娘亲要拉的就不能抓。这会儿叫娘亲拉了手,这就归类于不能抓的一类了,楚安安乖乖的收了手,她看也看够了,又不能抓,不好玩,楚安安不耐烦起来,扭着小身子伸出双手,依依呀呀的探向赵如意。

皇帝舍不得,要找一样东西给她玩,赵如意笑道:“您还没大好呢,安安也沉,别抱太久了。”她也没抱了楚安安过去,只是把小姑娘抱起来,放在皇帝身边,让她自己玩。

楚安安也不执着,她团身坐着,好奇的扯着跟前明黄的穗子,这是平日里见不到的颜色,不过她到底还小,一会儿就晃悠悠的往后倒。

何权见赵如意带了小姑娘一起来,早就吩咐了去拿些玩器来,此时已经拿了一托盘来预备着,赵如意又扶着楚安安坐着,拿了一支五颜六色的风车给她玩。

小家伙立刻不管别的了,拿着拨来拨去,又好奇的去扯,小手肉肉的,手背上全是窝窝,捏着彩色风车,看着特别好玩,皇帝看着笑道:“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儿,什么都要弄坏。”

赵如意笑道:“不会吧,我这么乖,肯定不像安安那么淘气。”

皇帝立时笑道:“你比她还淘气呢,安安就比你乖,还肯要人抱,你那个时候啊,除了你跟前的人,就只要我抱,别人一抱你,你就紧紧抓着我不放,好像人家要抢走你一般。”

当年的事,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可他们慢悠悠的说了一整个下午,楚安安在身边玩风车,玩玉桃子,玩小铃铛,偶尔抬起头来看看娘亲又看看外祖父,不想坐着了,躺下来滚来滚去,滚的累了,她也不要人哄,自己团成一团,就睡着了。

小姑娘肉肉的小拳头搁在脸畔,呼吸很安静,睡的很沉,含德殿里的时空也静谧,偶尔有轻轻的笑声传出来。

——————————————————————

宫中大事已毕,便有各家各色人等纷纷上门看望‘受惊’的安郡王妃,虽然安郡王妃其实没有受惊,但人人都知道,皇后娘娘买通了人,悄悄换了安郡王妃的药,意图弑君,皇室为了体面,没有公开说明,只是事情在那里放着,安郡王妃被换了药,差点被谋害弑君,肯定是要受惊的。

大家也都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这样惊天动地的事,实在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各家知道消息有先有后,上门的日子自也不同。

赵四夫人很快就上门来了,她是真的听到消息担惊受怕了,赵大老爷卷入谋逆案入狱的事情才过去两年,当时乌云盖顶的情形还算是历历在目,一听到赵如意差点儿卷进弑君案,这又比谋逆案更厉害了,自是吓的什么似的,也觉得赵如意定然也吓的什么似的,作为赵家唯一留在京城的长辈,连忙带着赵十姑娘赵淑秀上门来看她。

进了护国长公主府,听说赵如意还好整以暇的抱着楚安安在花园子里走动,待她回来,赵四夫人拉着她的手道:“这样要紧的事,怎么就不叫人回家来说一声,昨儿听说这事儿,这等怕人,我一晚上都睡不着。今日就赶着过来了。”

说着就要掉眼泪,赵如意连忙道:“就是怕吓着伯娘,才没想着当个正经事说的,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要紧呢。”

赵如意把楚安安放到炕上玩,赵十姑娘便去逗她玩儿,一边笑道:“我跟娘说哪有九姐姐吃亏的事儿,必不用担心的,九姐姐天降福星,从来都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娘还念叨呢。”

赵四夫人嗔道:“哪有你这样说话的,这一回自是你姐姐的福气,平平安安的过了,今后还不是得小心么?郡王妃平日里不管给谁用药,尤其是自己制的药,越发要留心才好,宁可落些埋怨,也不要逞强才是。”

楚安安听到赵四夫人话里安安两个字,还以为叫她,抬头看了一眼,有点茫然。

赵如意笑着应道:“我知道了,我仔细着呢,要不是仔细着,这一回早叫人算着了不是?”

这么一说,赵四夫人就放心了:“这事儿迟早是要传出去的,我回头写信给老太太说明白,别吓着老太太才好。你知道,老太太向来最是疼你的。你要得闲,也写封信回去,就是请个安也好。”

“嗯嗯,我也写。”赵如意笑盈盈的应了:“正好我新得了一支有年头的老参,配了参茸丸,给老太太补益。”

赵老夫人肯定不会给吓着,赵如意想,老太太多半是知道她的身份的,当然知道,她可是有靠山的人!

赵四夫人坐了半日,护国长公主虽然没有亲自留饭,但特地打发了人来说,请赵如意要留娘家人吃饭,是以赵四夫人和赵淑秀是用了饭走的。

这一日她们来了,很快,康三夫人也来了,她当日是在长春宫的,亲眼看见了来龙去脉,很清楚赵如意是早有预备,后来又见诚郡王坏事了,她这样的官夫人,立刻就想到了诚郡王府有个楚姨娘,心里多少明白,这很可能是赵如意设的局,所以她倒是没觉得赵如意有什么可安慰的。

其实,康三夫人是为康二姑娘的婚事来的,赵如意连救了康二姑娘两次,一次还算是偶然,两次下来,就有点异样了,康三夫人很觉得赵如意是康二姑娘命中的贵人,联系到赵如意福星的说法,于是便认为是赵如意的福气惠及了自己闺女,据说还去奉国寺问了一回张铁口,张铁口的说法,康二姑娘和安郡王妃面相相合,果然是贵人。

这个亲闺女,康三夫人那是操碎了心,如今给康二姑娘挑姑爷,选了快一年,选了好几家人,康三夫人今日带着参茸肉桂,鲍鱼海参连同康二姑娘,来看赵如意,说是给安郡王妃压惊,其实是想着两家如今是亲近的姻亲关系,目的是借着赵如意这福气,问问安郡王妃关于康二姑娘亲事的意见。

康三夫人觉得,赵如意指点的,必然是于康二姑娘好的。

赵如意听懂了康三夫人的来意,实在觉得哭笑不得,就算再是亲戚,康二姑娘的亲事这么要紧的事,也没有自己来给意见的啊。

赵如意往里间瞄了一眼,康二姑娘大家闺秀,当然不好听母亲谈自己的亲事,早便说了去看楚安安,进里间玩儿去了,这么一看,楚安安虽然是第一回见康二姑娘——洗三的时候不算,那个时候小姑娘根本还看不见人——好像她还挺喜欢康二姑娘的,笑的很大声。

赵如意推辞道:“康夫人说的这几家的哥儿,我是真不知道,您知道的,这几家的太太,我虽认得,也不过是偶尔见过几回,连她们家的姑娘,我也没怎么见过,何况哥儿呢。”

康家是十妹妹的夫家,赵如意也不好随口就打发了,只得出主意道:“贵府两位公子都在外头有差事,三公子又进了太学,于文于武,这几位哥儿的人品性格都是打听得到的,在外头多问一问,岂不是比我清楚些?”

赵如意哪敢真给选啊,这样的事情,便是亲姐妹也不好乱说,何况还是妹妹的小姑子,今后嫁过去日子好过倒也罢了,若有半点不如意,可叫人埋怨。

康三夫人哪里不知道这点儿,她本来也不是想要赵如意理智分析到底哪家好,她想要的,是赵如意无意的露出一点偏向来,越是无意的,才越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