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卿抱着茶盘默默退了出去,做这个决定,父亲一定很艰难。而现在,她能做的,就是跟随。一家人,就该在一起,能死一块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胡嬷嬷就在门外等着,里面说什么,她自不知道,不过看到她出来轻松的样子,松了一口气。

她也不知道自己希望听到一个什么答案,这宅子一定不能住,高家的名声啊!还有高家与长公主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留下在这儿,太多的麻烦事儿。

可是不留下,昨天长公主与小侯爷他们的话,她也听到了。真的离开长公主的庇护,她又有些担心。

“让高管家别拆包,用了这里的东西,尽量还原。”雅卿轻轻的吩咐道。

胡嬷嬷明白,这就是高洋的决定。胡嬷嬷知道他一定会这么决定,可是真的听到了时,她还是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默默的去找高管家了。

雅卿则停在了那株海棠花树前,其实长公主还是聪明的,她在父亲的心里永远的种了海棠花,不管父亲在哪,看到海棠就想到了她。

而自己就蠢多了,她就没在任何人的心里种点什么,让人一看到这个,就会想到,那就是我。

第二天,高洋带着儿女一块来给长公主请安,顺便告辞。想了一夜,高洋最终的决定却不是回家乡,而是去城外的别院。所以一早,高管家他们带着人都去收拾别院,顺便把东西运出城去。

当雅卿和儿子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知道,在父亲的心里,他们俩活着更重要。他虽说不能留在长公主的宅子里,求庇于她的门下,但是他会留在新皇的眼皮下。

高峻和雅卿都明白,他们自然都不会说什么,只是笑着说,城外好,地方大,他们可以爱种多少树就种多少树。

高洋也轻舒了一口气,他就这么一对子女,在他心中的大义与子女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子女。此时看到子女的笑容,他才轻舒了一口气,他的选择没有错。

他们去的地方还是靖国侯府,但长公主却没在爱晚居见他们,长公主接了帖子,亲自到了前堂降阶相迎。

“微臣见过大长公主。”高洋是辞官归隐,不是罢官免职,身上是有功名的,所以可以自称为下官。

“大哥真是客气了,我们也有好些年没见了。”长公主看着下着的高洋,还了半礼,伸手虚扶了一下。

高洋抬头看看枯瘦的大长公主,昨夜梦中那个明媚、清丽的女孩还在眼前,却只能慢慢与之重合。好一会儿,“大长公主清减了。”

“是老了,进来坐。”大长公主也觉得喉中一哽,好一会,伸手请他进去。

高洋上前了一步,请她先行。她也知道,高洋不可能走在自己的前面,扶着丁嬷嬷的手慢慢的走进了大堂。

坐在了正位,示意高洋他们坐下,高洋招过了高峻和雅卿,“这是峻儿,你应该见过。卿儿这回亏了你了。”

他说得并不客气,也说的是‘你’,这让大长公主听着很舒服,若是他开口便拒她与千里之外,只怕她会更加伤心吧。

“说这个干什么,卿儿小时我也抱过的,这两天看下来,满儿把她教得很好。”长公主摆了一下手,看了一下高峻,再看看雅卿。

之前她是见过高峻,不过是远远的见的,现在与雅卿站一块,她也就明白,高峻应该更像他的母亲,而卿儿是像高洋的。

高峻和雅卿与长公主正式的见了礼,长公主让人给了表礼,终于小侯爷郝仁清清了一下嗓子,长公主笑了,“大哥,这是我那臭小子,应该比高峻小一点。”

“娘!”郝仁哼哼了,什么叫臭小子。自己小时候被高峻辗压时,他有回家告诉过母亲的,母亲怔了半天,问的却是,“你揍了高峻?”

“娘,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凭什么显得比我聪明。”郝仁愤怒的对着母亲。

母亲就抱着他笑,笑完了说,“你揍了人,人家家里不来跟娘告状,结果你来告状,说人家比你聪明,儿子,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傻。还有,没骨气。”

小小的郝仁那天明白,告状是小人的行径,他该成长,但是,不代表他要喜欢高峻,站在高峻的身边,郝仁又哼了一声。

站起来,他和高峻竟然也差不多高矮,不过这时雅卿也就看出,郝仁是比哥哥壮很多的,不过现在她不想看到郝仁,有些事想起来了,想抹平,就没那么容易了。

“颇有乃父之风!”高洋这时认真的看了郝仁一下,回头对长公主说道。

“是!”长公主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卿儿一下,“不过卿儿说,仁儿很像我。”

“是吗?”郝仁忙看像卿儿,如果这么说,表示她是有认真的看过他们的,不然不会这么说的。

高洋看到他笑的样子,也微笑了起来,“现在像了。”

长公主看到高洋那抹笑意,竟然觉得够了,他还记得自己的笑容,她离开太师府后,就再没有像儿子这么笑过了,显然,高洋还记得曾经的自己。

PS:有点点伤感,于是反而不敢过度描写,只写对话,体会他们之间那暗涌。

第39章 高洋的妥协

“那住处大哥可满意,房契就在宅子里。”喝了口茶,她便开始说正事。说房契,也就是说,那房子已经送与高洋,那与侯府,长公主府无关的,让他们安心住下。

“长公主,今日高某前来,一是请安,二是感谢,三也是辞行。”高洋看说到正事,忙回身对着长公主拱了一下手。

“辞行?”长公主没说话,边上的郝仁就忍不住跳了起来,看向了在父兄身边的雅卿,“卿儿!”

“我要跟我爹和哥哥一块。”雅卿这根本不用想,父兄去哪,她就去哪。

就算她知道,这也许没有在京城中安全,但父兄的决定,她决定尊重。况且她也下定了决心,此生,她死也要跟父兄死一块儿。如果连死都不怕了,那她还怕什么?说完对父兄甜甜的笑着。

“白眼狼,哥哥以后不喜欢你了。”郝仁真是气死了,想到前天自己给她说了半天,白说了。

雅卿低下了头,她不想看他的眼睛,她也不想跟他有关系,上一世,两人太亲密,然后也太屈辱。她心里实在过不去,此生还是就此别过吧。

“回乡吗?”长公主轻叹了一声,高洋的性子她很了解,看看他的眼睛,她就已经知道大势已去。终究,自己的好意,他还是不肯接受。

如果说小小的雅卿对自己都有些抗拒,那么,这种抗拒又是哪来的?自然是从她的父兄那儿听来的,雅卿一分,到了高洋那儿也许就是十分了。若不是儿子救回了雅卿,只怕这位连这侯府的门,都不会进的。想到这儿,长公主都苦涩起来。

“不,下官想带着他们去郊外的别院,开间小小的私塾,教些贫家子弟。皇上开恩,峻儿还要在国子监读书,也不好离得太远。”高洋轻声说道。

“倒是我没想周到,这样很好,不过卿儿呢?我准备搬回公主府,卿儿与我做伴,也好排解些寂寞?”长公主眼睛一亮,她虽失望高洋不能住在她准备的宅子里,但是她更不想高洋死。去郊外好,这样不远不近,无论对皇家,对清流们,都是一个交待。她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先让她回高家待两年,过两年她至少知道自己是高家的人,才送到长公主身边聆听教诲可好。”高洋想想说道,他当然知道女儿还是放在长公主身边最好,将来也好嫁一点。

“好!”长公主答应的非常痛快。

雅卿不禁看向了长公主,她枯瘦的脸上都像注入了几许生机,她忽又觉得她很可怜,比自己还可怜。她昨天已经问过胡嬷嬷很多事,有些事,胡嬷嬷是不会全告诉她,但她也不是真的九岁小孩,只要让她知道个大概,她也就能猜出大多数的内容。

父亲与长公主明明佳偶天成,他们太笃定了,于是他们舒服的做自己。可他们忘记了,同样青春年少的太子与高满。最终他们把他们也许平淡,但一定会幸福的生活打破了。

若是结果好,那也罢了,她甚至不觉得姑母嫁给当时的太子是件对的选择。如果高家与长公主结亲,那么皇家不会再让高满进宫,现在两王夺嫡的故事就算发生!至少,两王夺嫡的故事不会在高家发生,先帝宠谁,立谁跟高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高家作为长公主的婆家,依然享有至高的尊荣。

“大恩不言谢,长公主之恩义,高某铭记于心。高某会教育乡里,不会再累及儿女的。”高洋低头一揖,纠结了一下低头温声说道,“有些事,也该看淡些,好好将息!”

“小妹当年与皇兄一块在高府读书,与满儿也是挚交。她走时,我去送了。她还是带着明媚的笑容,有如太师与师母的期望,走也走得光彩夺目。小妹亲自送她与皇兄合葬,总算让他们善始善终,得尝所愿。”长公主似没听见高洋的后一句,轻叹了一声,“有些事,我不想解释,我也不想说我问心无愧。”

“高某是读书人,对高某来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虽说现在高某为子女而苟且偷生,但高某心中,天下正道,非白即黑。”高洋沉默了一下,终于抬起头。

“所以你永远是我的大哥,这回就算为了孩子们,请好好活着!”长公主再轻叹了一声。

他的世界永远就是非白即黑,明明他们才是父皇与太师默许的,结果却因为皇兄的争取而落空。因为他的世界里,皇兄先开的口,于是他自然就不能再争了。

后来父皇对她说,若是他与皇兄一般,站出来也说非她不娶,父皇是不会支持皇兄的。因为皇兄不可能娶高满为正妻,这对高家来说,是辱不是荣。

可是他没有争取,他只是默认了。然后听从大家的安排娶了父皇让他娶的女人。父皇说,若他这般盲从,也就不配她期许终身了。她知道,他不是盲从,而是不愿伤害。

如果他争取了,失望的就是满儿,他是为了满儿而放弃的。满儿知道,她也知道。但她更知道,他若对自己感情像自己对他一般,他也不会不争。不争,只是还不够。这才是这些年,她痛的根源,原来自己并没有让他爱上。

他与他夫人之间应该才是爱吧?不停的冲突,然后慢慢的,他开始活得像个人了。后来她明白,她与高洋太像了,太在意身边人的想法,最终苦的只有自己。高夫人让他慢慢摆脱了太师的阴影,那几年,高洋是真的幸福的。有时,她会想,至少,四个人里,有三个是幸福的。那么,这个抉择也许就是对的。

现在他爱他的子女,这回算是妥协,也是争取,妥协于皇权之下,争取了子女活下去希望。长公主再次为自己而叹息,但也放心了,至少听到他说了,他不会相帮七王,也算是个小小的收获。远离事非圈子,安心的教书育人,两个孩子平凡的生活在乡间,也就够了。自己也不过仅仅希望着,他能好好活着而已。

PS:看到你们喜欢秋海棠一章,小P好开心,谢谢大家。说秋海棠是草本的六亿小朋友,我之前查过,秋海棠还有一种是木本的,是可以长高长大的。当初写时,就纠结了很久,要不要用这个,小P不是狡辩,是真的有木本。

第40章 分别

郝仁现在听不见母亲和高洋之间的机锋,他只是愤愤的盯着雅卿,心情很是幽怨的。若是之前柳家收留了雅卿,他也许不会这样。之前想救她,还是因为幼年那一天的相处,他不能看着从他手里咬点心的小胖妞成为官奴,甚至被打入教司坊。

但柳家没收留,丰凯把她带回侯府,几天的相处,他找到了有妹妹的感觉。他慢慢的接受着从土肥圆到小卿儿感情上的衔接与过渡。结果现在失去了,那得而又失的心情,就让他完全不能接受。

“侯爷,要不,我送你一套书,可好玩的呢!”雅卿都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救了自己,回家一天就不理人了,好像是不对。只好挨过来,扯扯他的袖子。

“不要。”郝仁摇头。

“不要就不要。”雅卿也是有脾气的,自己昨天的气还没消呢。现在这位还跟自己闹腾,雅卿也不想搭理他了。

“乡下不好玩,你就只能嫁给丑八怪的乡下人。”郝仁吓唬起雅卿来。

“那也挺好的,我爹说,我们家耕读传家,爹爹可以种一小块麦田,我可以跟在后面捡麦子。再嫁个老实人,然后在门口也种上一颗石榴树,然后百子千孙。”雅卿皱着鼻子对他哼哼着,嫁丑八怪,也比跟着他没名没份,连孩子都没资格生好。

“去,白眼狼,坏小孩。”郝仁真怒啊,这小孩子真是太不可爱了。

高洋都忍不住露出了笑脸,没有人会把这孩子气的一幕想歪,他从他们身上好像看到了他与夫人之间的互动。

他与长公主都太过内敛,他们一块近十年,但他们就从来没把对对方的感情说出口过。有时想想,如果真的在一起,应该也会很幸福,长公主善解人意,温柔可心。但夫人,他想想又笑了,夫人若是活着,该多好了。

“那书画,真是谢谢小侯爷了。不过,有些并非高某所藏,回头,高某收拾出来,请侯爷归还柳家可好?”听到他们说书,高洋还是想起了什么,忙对着小侯爷一拱手,他万不相信那是女儿所为,于是全算在这位小侯爷身上。

“行了,行了,还个屁啊,当是给你的租金了。你们家不是有共读楼吗?回头找个作坊印出来,造福乡里,这才是功德。”郝仁跳脚,这是什么人?竟然还想还书,真是气死他了。

“仁儿,真是太粗俗了。”长公主还是笑着轻斥了儿子一下,但是却还是开心。

这就是高洋,真是二十年如一日的规矩。她又偷看了雅卿一眼,雅卿正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她明白小雅卿的意思,幸亏昨天一早,把那些值钱的画上都盖上印了。所以这小小的狡猾,是从她母亲那儿继承来的?

不,是从高满身上继承来的。她从侧面了解过,高夫人是将门虎女,但是直率真诚。父皇为高洋选的妻子,也是用过苦心的。若是高夫人还在,现在这种情形,只怕,她会比高洋还愤怒,她会宁可玉碎,也不为瓦全的。

“你要成亲了吗?”他们出来时,郝仁送他们,他跟高家父子都不熟,也不想熟,就牵着雅卿的手。快出门口时,雅卿还是忍不住抬起了头,昨天好些事,被撕开了伤口,弄得一天,她都不想看到郝仁,可是现在要分别了,她还是不忍。天要冷了,回头初雪时,那位把自己作死了怎么办。

“怎么,等哥哥成亲,你要回来观礼?”郝仁郁闷啊,苦着脸蹲下与雅卿平视。

“不是?”她摇头,她才没那闲心,等着看他成亲。想想,左右看看,站住对他招招手,郝仁就凑近了一点。

“我姑姑说宁三姑娘面相不好,不长命,你让人去看看,省得怨你克妻。”雅卿在他的耳边轻语道。

雅卿这些日子也是很纠结的,好歹这男人对自己一直不错,既然现在要走了,她就发回善心好了。不过她也明白,自己说了也白说,他们定亲了,之前不说,现在说退亲,女孩死了,还得说因为是被退亲而气死的,那么,他就不是克妻了,改为无情了。

“小屁孩子懂什么,快走,你爹在等你。”郝仁轻笑了一下,他才不在意那宁小姐死不死呢,起来,拍拍她的背。

雅卿觉得自己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以后的事,就不是她能管的了,她回身抱抱郝仁,轻轻的说了一声,‘谢谢!’便马上提裙向父兄跑去。

高洋父子还是没坐车,他们骑马出来的。一齐对着郝仁拱了一下手,高家车队整齐的离开。

郝仁默默的看了一下,早上他就已经接到报告,高家有一车队出城,现在知道,他们是去郊外的别院了,现在下面又是一个车队,应该是第二批东西。

想想早上那批,再看看现在这队,高家看来也真是不简单了,也没看他们怎么联络,只要一恢复自由之身,立马就能让人看不出他们的颓势。

“侯爷!”早上派出的人默默的站在了郝仁的身边。

郝仁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倒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准备抬脚回屋的,结果那人轻声说道,“高家不止我们的人跟着。”

“摸到底没?”郝仁站住了。

“看不清来路,他们有搜查别院,但小心的还原了。”那人沉声答道,由此也解释了,为何他会回得这么晚。

郝仁目光一闪,搜东西,那是皇上表哥的人吗?难不成,这回的事,皇上表哥连自己都不信了。他动动自己拇指上的精钢做的扳指,“叫队人,要身手好的,我们跟去看看。”

“这好吗?”跟去的是家将,若是招人跟去,用家将,皇上只怕更会起疑。就算现在不会怎么样,将来谁知道会怎么样?但是用卫队,若是刚刚那队人是皇上的人…

“两边人都带着,挑好的。”郝仁白了他一眼,自己赶忙回去更衣,自己这身可是文士服,真的有事,怎么动手。

想想又叫来了丰凯,让他去找皇上报信,说他发现异动,自己先去看看,不管是不是皇上的人,他已经先报备过了,真的有冲突,他也进可攻,退可守。

PS:好了,高洋明天就死了,唉!相望于江湖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我知道,你还活着。

第41章 教子之道

长公主回了自己的爱晚居,她心情很好,能与高洋再见,看他为了子女做了人生第一次妥协,她觉得自己也许真的能放下心来了。该说的都说了,不管他恨不恨自己,自己能做的也都做了,她突然觉得此生无憾了。

“公主,请个太医回来看看吧?您这些日子又清减了。”丁嬷嬷忙趁机回道。

之前有病,长公主也就随意的养着,却绝少请太医。就算是太皇太后强令派来的太医,她也就点个卯,吃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太医也说了,长公主生机不在,吃药都是惘然的。

这些年,若不是还有一个小侯爷,只怕长公主早就死了。丁嬷嬷听得太医的话,太皇太后自然也听得到。看她生活的状态,自己都觉得心疼,更何况强势了一辈子的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为何会憎恨高满,并不是什么婆媳问题,用太皇太后的话说,“也不过是个妾,也配自称臣媳?”

这句话,当年得罪了先皇,也得罪了高家所有人。但天下谁也不能这么说高满,但当年的皇太后却是可以说的。一,她是太皇元后,皇帝的嫡母,她不承认高满为媳,谁又能把她怎么着?

高满立妃,封贵妃都是皇帝下旨,而旨头也没有正常格式的,“奉太后懿旨”之类的话。死后追封,小皇帝也问过太皇太后的话,不过,最后一道一追封令里,依然也没有“奉太皇太后懿旨”的话。估计本朝建国两百多年来,高满是惟一一个所有封号,都与长辈无关宠妃了。

长公主了不解,丁嬷嬷却是体会至深。太皇太后是恨极了高满毁了长公主的一生。高满的爱情是爱情,难道长公主的爱情就不是吗?

高家人明知道让长公主去高家的原由,为何选高满为伴读,不过是掩人耳目。将来高满也会得到皇后的恩典,嫁入高门大户,但她蛇心不足,勾搭太子。也只有长公主信她所谓的爱情,在宫中所有人看来,高满其实就是自私。

太皇纵是下旨为高洋赐婚,但是对高满却无一纸诏书。若不是太皇很快病逝,太皇一定不会让高满那么容易进入太子府的。

而老太师也只怕是羞愤难当,却又无可奈何,于是新皇登基,他就辞官归隐,没几年就在壮年时期饮恨而亡。今天高家的灭亡,在丁嬷嬷看来,一切都是高满的自私与无知造成的。

所以丁嬷嬷也恨,可恨又有什么用,长公主失去了生机,她眼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这么枯萎,她怎能不心疼。她还指着由长公主为她养老送终的。

“又没什么病。”长公主还是不愿看太医,多少年的习惯,还真没那么容易改。

“您马上都要娶媳妇,还要照管卿姑娘,万不能倒下。请个平安脉,这两年好好调养一二,还能帮着小侯爷看看孙子、孙女们呢。”丁嬷嬷湊着趣,她不能说之后,高洋总要来看女儿的,不管如何,他们俩人总能像朋友一样,慢慢的注视着对方活着,也不失为一种动力。

“说得跟我不请脉,明儿就要死了一般,知道了,去请吧。”长公主给了丁嬷嬷一个白眼,但想想,自己还要养大卿儿呢,总不能她不嫁,自己就先亡,难不成指着仁儿媳妇?

丁嬷嬷笑着让人拿帖子去请了,自己轻轻的揉着长公主的肩,想想,“高家大少爷跟高大爷不太一样,看着虎气,真是少年才子?”

“当然是真的,他中举的文章我看过,仁儿再学二十年也写不出来。好在当年高大哥和我都没让皇兄制止他们之间的争峰,仁儿在学问上颇有进益,而高峻在身手上,说是带着老七也进益良多。”长公主说到最后时,又轻叹了一声。

她想到七皇子,也是真正的文武全才,想想看,那容貌,倒比高峻还还像高家的孩子,若不是…算了,已经选了,这条路,也就只能走下去。

丁嬷嬷也想到了那个英武的皇子,但也只是冷冷的笑了一下,并没说话。

因为高满,丁嬷嬷对那个所谓文武全才的七皇子也甚为不屑,对她来说,七皇子不过与高满一般,根本心中就没有别人,在意的不过是他们自己而已。但那是皇子,她也懂规矩,她不能置喙,只能低头语。

当年,小侯爷与高少爷争峰的事,他们都是知道的,当时的皇太后简直就是气极败坏的,凭什么?一个外臣之子,敢装着比自己的乖孙聪明,这就是蠢!

在老太太心里,也就郝仁才是她的乖孙,就算是云图,不过是侄女的儿子,跟她的血缘差的也不是一点点。更何况,高峻还姓高。为这个,长公主还特意进宫,特意在请皇兄到慈宁宫一叙。

当时,先皇其实也纠结,他真喜欢高峻的,聪明伶俐,又是挚友之子。可是面对枯瘦的妹妹,他又内疚了。他对不起她,在她的面前,他是抬不起头的。去之前,他和高满也商量好了,实在不成,免了高峻伴读的身份,怎么着也不能让妹妹生气。

“高大哥对于高峻挨打的事,怎么看?”长公主按住了母亲,先问着高家的态度。

“正宽(高洋之字)觉得小孩子,打打闹闹很平常。”先皇陪着笑脸。

“哼…”皇太后冷哼了一声,什么叫‘打打闹闹’,你们孩子什么身份?你们孩子配跟我们孩子打打闹闹吗?

长公主再一次按住了母亲,让她别说过激的话,省得把皇兄激怒,这事反而不好办。

“皇兄,这事,您回去跟贵妃说说,请她别插手,您也当没看见成吗?”长公主微笑的看着皇兄,柔声说道。

先皇怔了一下,挨打的虽说是高峻,但是问题是,高峻并没有服输,他在这儿赔笑,说白了就是高峻并不是那个单纯受欺侮的小孩,他在才智之上,全面辗压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外甥。这才是重点!儿子被辗压了,他心里也有点不太舒服,他也天生傲气,心里多少也觉得高峻该回家好好教教了。

“高家有高家的风骨,高峻不会光挨打的,而我的仁儿得知道这天下,比他聪明的人多了去。我请皇兄放手,让高峻做仁儿的磨刀石。”长公主浅笑一下,看向了皇兄,“至于说皇兄,请保持一颗中立之心,万不可偏颇,该夸时夸,该罚时罚。”

先帝深思了一下,算是点了头,以后上书房闹成什么样,他都不管,也不许高满管。他们默许甚至纵容了高洋与郝仁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不然这些年,高峻为何能那么恣意的成长,而郝仁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优秀。

但丁嬷嬷却一直觉得,长公主如此,不过是因为中间有一个高洋罢了。她不要自己的儿子与高洋之子成为死仇,这种良性的竞争,是会让孩子们成长,也许不能成朋友,但他们会学会尊重对方。

第42章 有刺客

城门外,高家的车队慢慢前行,雅卿就跟着胡嬷嬷坐在中间的车里,父兄就在两边骑马跟着。雅卿对父兄的本事也另眼相看了,他们昨天才从大理寺里出来,今天就能准备一个车队。

翻开车帘,看看城墙,上一世,活到死,也没出过这外城的城墙。这一世,她是终于出来了吗?

“姑娘!”胡嬷嬷轻轻的打掉了她的手,胡嬷嬷就算听到了昨天高峻的话,却也不肯认同的。高家的姑娘,就该有高家的体面,她万不肯放水的。

雅卿缩回了手,经过了一夜的沉绽,她也想明白了,自己是心魔做怪,觉得对自己曾经牡丹阁的一切被人窥视一般。胡嬷嬷不可能想到那个,最多是觉得她中邪了,现在她对着胡嬷嬷没有昨天的那么不自在,表现从容多了。因为从容,反而做得好些,胡嬷嬷点点头,自己端正的坐好,等待着。

边上银屏、银镜捂嘴笑了起来,而趣儿和巧儿显得有点尴尬。

胡嬷嬷回归,雅卿房里的事自然就全交到她的手中,之前,高家雅卿房里的那些人,昨天也就全被招集在一块了。

胡嬷嬷是高家的老人,又从宫中归来,权威之上,无人能及,于是他们四人就成了雅卿身边的四大一等丫头,然后再配了四个二等,其它的人,加上高洋父子身边的一些人,一下子就谴了二、三十人出府。车队是高管家出去雇的临工,她们俩也不知道跟着雅卿算什么了。

高家若是败了,那么姑娘身边并没有缺人。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把她们送回长公主的身边,说算是借用,但是他们没有,刚也听到了,以后姑娘还是要回到长公主身边的,所以高家算败还是没败?

当然这也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她们觉得胡嬷嬷实在太严厉了,她们都不觉得姑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胡嬷嬷还在挑刺?姑娘笑起来多好看,连她们都有心里一动的感觉,可是却立马被胡嬷嬷瞪回去,巧儿和趣儿现在都有一种了无生趣的感觉了,如果这样都不成,那么自己哪里能够活?

这一天,他们俩就小心的盯着胡嬷嬷,生怕她挑出她们俩的毛病,简直就是战战兢兢的,但看看银屏和银镜,为什么同样在胡嬷嬷的跟前,她们还敢笑?

“姑娘,别院好玩吗?”银屏虽说大些,看雅卿被打了回来,忙找着话题。

她们是有卖身契的丫头,主家在哪,他们在哪,没有说,听说是郊外,就不去的。不过,从小在皇宫,出宫都害怕,更不要说,现在出城了。

银屏和银镜都比雅卿大两岁,高洋把雅卿托付高满时,就说了,要她像她娘一样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高满便特意找两个开郎活泼的回来陪她。规矩是要求很严,但是其它方面,她都是特意一再优容,就是培养她开朗、乐观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