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外篇 夜华番外(上篇)

那一年。千顷瑶池。芙蕖灼灼。他挚爱的女子。当着他的面。决绝地。跳下了九重垒土的诛仙台。

(上篇1)

他的娘亲难产。他出生时。整整阵痛了七天。天上的灵胎。从没哪个像他一样磨人的。至他呱呱坠地。三十六天一刹那齐放金光。东荒明壑俊疾山上的七十二只五彩鸟直冲上天来。绕着她娘亲住的寝殿。飞舞了九九八十一天。

上一回乍现这样的情状。还是他的二叔桑籍降生。那时。绕着天后娘娘寝殿飞舞的。也不过四九三十六只五彩鸟。

天君欢喜得老泪纵横。在凌霄殿上当着众臣的面。揖起双手朝东方拜道:“无量善德。我天族终于迎来又一位储君。”

继流放的桑籍之后。又一位被上天选定的储君。

被上天选定的储君。按照天君的意愿生活着。从未辜负过天君的期望。也不能辜负天君的期望。

那时三界平和。天上的神仙们日子过得十分逍遥。

九岁的他扒拉着门槛靠在他父君的灵越宫宫门口朝下看。常能见到头上扎两个圆包包的小仙童们。三个一团两个一堆地捉迷藏、逗蛐蛐儿。他很羡慕。

小孩子天□玩闹。他却几乎从未和人玩耍过。

天君从灵宝天尊座下请来四海八荒唯一佛道双修的慈航真人授他课业。每日里。自辰时被抱上书房那张金镶玉砌的大椅子。一坐。便须坐七个时辰。直到万家灯火的戌时末。

他那个年纪。本应是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年纪。他的几个叔叔。都是被捧在手心里过来的。即便他的父君。也从不曾受过这样的苦。

他那样小。当与他同龄。甚或比他大些的仙童都在乐悠悠地逍遥度日时。他却只能日日守在书房里。对着慈航真人严肃的脸和一大堆典籍经册。只他的娘亲还怜惜他。时时炖一些甜汤来给他喝。到书房来见一见他。他那时才九岁。路都走不大稳。那些道法佛法太难参释。他当着他娘亲的面流过一次泪。他娘亲心中不忍。跑去天君殿上求情。天君勃然大怒。自此之后。直到他两万岁上修成上仙。再也没见过他的娘亲。

有一回。西天梵境佛祖办法会。慈航真人需赶去赴会。没人守着他功课。他偷偷溜出去同太上老君座下两位养珍兽的童子逗了会儿老君养的那头珍兽。被他父君捉回去。请出大棍子来毒打了一顿。那时。他父君说的是:“你怎的如此不上进。你将来是要继天君的位。比不得一般人。你的二叔桑籍落地时。不过三十六只五彩鸟绕梁。他便能在三万岁就修成上仙。你好生想想。明壑俊疾山上七十二只五彩鸟庆你降生。你若不能在三万岁修成上仙。怎对得起那七十二只鸟千里迢迢赶上九重天上的恩情?”

那时。他父君将他看得那样紧。不过只为了心中一个龌龊的念想。想让自己的儿子比过桑籍。却欺他年幼。说出这样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心中懵懵懂懂。却也没想得太多。只觉得委屈。

这事之后。他身边便多了一个叫素锦的小仙娥。他父君说是选给他的玩伴。他年纪小归小。却也晓得。像自己这样不分昼夜勤修佛法道法。根本没什么空余时候来同玩伴玩耍的。他父君不过找个人来看管监视他。

若是寻常的小仙娥。他自然有办法将对方整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总归他是天族未来的储君。即便将对方一巴掌拍得魂归离恨天了。天君不过重重将他罚一罚。罚完了。他仍是天君的孙子。天族的储君。可这位素锦小仙娥。却有些来历。

天族有一个旁支。这个旁支不过五千余人。因尚武而不拘男女全做了天兵天将。自编成一支天军。直属于天族的首领。素锦的父亲便是这个旁支的头儿。顺理成章也便做了这支天军的头儿。两万年前鬼族之乱。上一代老天君钦点了十万天将与战神墨渊。令他将鬼族降服。素锦的父亲带的这一支军队。也在这十万天将之列。

同鬼族的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鬼族的二皇子妃窃了天将的阵法图。逼得墨渊不得不勉力急攻。那场急攻中。使的声东击西的一个计策。须得派出一支天兵做诱饵。素锦的父亲主动请缨。墨渊将列阵严谨的七万多鬼将打出一个缺口。素锦父亲带的这支军队。以五千人头。铺陈了墨渊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鬼族之乱平息后。余下的九万天将重返九重天。只带回素锦父亲一封染血的遗书。寥寥几个字。红一块黑一块。劳烦老天君照看自己府里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即便合族只剩下她一个人了。也要让她顶天立地活着。重振自己一族的声威。

老天君感念素锦他爹的恩德。赏予他们一族的殷荣。却因这一族只剩素锦一个。便全落到了她的身上。更予皓德六万三千零八十三年。将素锦封做了昭仁公主。托给那时刚成婚的长孙。这一代天君的长子——他的父亲抚养。

素锦不过长了他两万岁。按辈分。他却要唤她一声姑奶奶。

开初素锦立在他的案头。还让他有些不自在。渐渐地。他便能将她看做同桌案上的笔墨纸砚一般无二了。原本他便不大活泼。素锦的到来。令他更加沉默。他那时已长成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孩。只是总不大说话。素锦不过两万来岁。也是少年心性。趁着慈航真人令他养神的时候。便总要来逗他说一说话。他觉得厌烦。逢着素锦找他说话。便皱一皱眉。至此。又养成一个爱挑眉皱眉的习惯。

他的授业恩师慈航真人在西方梵境本还有个封号。唤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救苦救难的慈航真人以为正是自己将这样一个水嫩嫩的小孩折腾得如今这么不言不语的。心中内疚。便去天君座前委婉提了一提。说他的道法佛法已学得很有几分根底。可以走出书斋。修习神仙们的术法了。

那几十年。他日日在书斋修习。慈航真人教授得法。除了最初的几年。因他年纪实在太小。有些力不从心。过了那最困难的一步。修着修着。便也得趣。渐渐地。将佛道两者都钻得很深。但终因只是清修。没淌过世情。勘不破红尘。

天君请了大罗天界上清境的元始天尊收他做关门弟子。天界的三清四御。三清之首便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统共只点化过灵宝天尊一位弟子。收徒收得十分严格。天君本人也不太有把握。元始天尊能否看得上他。他那日被慈航真人带着去上清境拜见元始天尊。那位天尊看了他两眼。竟没什么刁难。十分顺利地将他收作了自己的徒弟。那时。他不过是个才总角的小童子。

元始天尊授他仙术。素锦自然不能再跟着。能逃脱素锦的看管。他终于觉得有些雀跃。别的孩子雀跃起来。大多是欢笑着蹦两下。但那时他已养成了一副沉稳性子。更是忘了一张脸该动哪个部位才算是欢笑。即便雀跃。也只是在心中暗暗地雀跃。他一向聪明。再加上跟着元始天尊修习仙术。只他们两人。让他觉得十分自由。兴致便很高。进步可谓神速。元始天尊只拈着胡须儿笑。

渐渐地。他从童子长成少年。听到越来越多的神仙背地里议论。说他长得神似那位自鬼族之乱后便消失的掌乐司战的墨渊上神。

便是天君也有一回将他的脸细细打量一番。叹道:“当年的墨渊上神在少年时代。大抵便也是你的这张脸。墨渊上神虽已灰飞烟灭了三万多年。灰飞湮灭这档事。对于一般的神仙而言。也确然便是人生的尽头了。但他却不是个一般的仙。也许能有办法保住一丝魂魄。经过两万多年的调养。再投生到你母妃的肚子里也说不定。”

天君这一番话。正暗示他或许是墨渊上神的转世。他一面觉得惊讶。一面觉得荒唐。惊讶的是。天界的典籍上记载的是墨渊上神自鬼族之乱后携徒归隐。却原来并没有归隐一说。这位骁勇的上神早已战死沙场。荒唐的是。神仙神仙。既是没将大名签在幽冥司命薄子上的神仙。又哪来的投生转世。

(上篇2)

其实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他是墨渊的转世。神仙转世本就是个违背三界五行根本的事。但天宫里不乏老神仙喜欢将他同墨渊比对。那时他年轻气盛。除了学艺一途受了许多苦。一路上可谓顺风顺水。很受不住个别老神仙背地里说他不如当年的墨渊。跟着慈航真人与元始天尊两位师傅修行时。便更加刻苦。

近两万岁上。那一年。西天梵境佛祖办法会。他跟着慈航真人同去。在灵山上。同佛祖座下的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和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以道法论佛法。大辨三日。得两位古佛盛赞。一时声名大噪。

天君很开心。夸赞道:“当年桑籍已算是很有悟性。却也没你做得好。今次定要好好奖一奖你。你想要什么?”

他心中并未觉得快慰。低头道:“孙儿想见一见母妃。”

天君脸色青了两青。冷声道:“慈母多败儿。你要接我的衣钵。你母妃却注定不能将你养得成器。只能令你长成一副优柔寡断的性子。我不让你见她。是为你好。”

他抬头看了两眼他的爷爷。低头再道:“孙儿只想见一见母妃。”

天君怒道:“若要令我准你见她。你便在两万岁前修成上仙罢。”

这已是刁难。四海八荒。从没哪个神仙能在两万岁上修成上仙的。便是天界的尊神墨渊上神。当年也是两万五千岁才修得的上仙。墨渊之后又是十来万年。才出了个桑籍。能在三万岁上受劫飞升。

那时的他。离整满两万岁。不过须臾三四年。元始天尊晓得这桩事。只意味深长笑了一笑。他父君来劝他道:“你的母妃如今很好。你无须挂心。天君如此看重你。你便应事事顺他的心。何苦违逆他。惹得他不高兴。”

听了这番话。他略有动容。不能明白自己为何会摊上这样一个懦弱的父君。但也并不觉得难过。天君自小对他的那一番教导安排。本就是要化去他的情根。叫他灵台清明。六根清净。将来才好一掌乾坤。君临四海八荒。做一个能忍受并享受高处不胜寒这滋味的天君。

他想去见一见他的母妃。其实并不为年幼时他母妃对他的怜爱。那些事太远。远得他已记不清。连同他母妃的面貌。那时他才九岁。他只是想。他不是没有母妃的人。那至少。他要记得自己的母妃长的是个什么样子。

他的父君已不再令素锦日日陪着他。这么两万年处下来。他只当这位昭仁公主是他案头的一张晾笔架子。并未将她当一回事。她还会不会继续立在他案头。于他而言。实在没什么分别。

他自以为这两万年。素锦日日守着他也守得难受。熬到今日。大家终于都得解脱。出乎他意料的是。素锦却仍日日守在他的案头。他去元始天尊处时。便守在上清境的入口。他因忙着修行。要在两万岁前飞升上仙。便也没多在意这桩事。

眼看着他两万岁生辰日近。天君本人几乎已忘了同他的那一个赌约。

他生辰的前一日。素锦将九重天都搜了个遍也没找到他。却忽闻得第三十六天雷声滚滚。闪电一把一把削下来。划破云层。直达下界的东荒。携的是摧枯拉朽的势。一摞一摞的山石树木顷刻间化作灰烬。是个神仙都知道。这雷不是一般的雷。是神仙飞升才能历的天雷。

凌霄殿上的天君一张脸瞬时雪白。这天雷。一旦降下来便逃不掉。历了便寿与天齐。历不了便就此绝命。

天君白着一张脸携众仙一同站在南天门口。

两盏茶过后。他一身血污。倒在一朵辨不出颜色的软云上头。慢吞吞腾回来。

见着南天门上的天君。竟费力从云头上翻下来。踉踉跄跄拜倒在天君的跟前。他眼梢嘴角尚有细细血痕。面容却十分沉定。只淡然恭顺道:“天君答应孙儿。若是能在两万岁前飞升上仙。便允孙儿见一见母妃。今日孙儿已历劫飞升。不知何时能与母妃相见。”

天君神色复杂看了他几眼。终妥协道:“把这一身的伤将养好了再去罢。省得你母妃担心。”

两万岁便修成上仙实在旷古绝今。他这一举在四海八荒立时掀起一趟轩然大波。自此。再也没哪个神仙拿他同墨渊比对了。只他的师父元始天尊在玄都玉京中同来座下问道的灵宝天尊模糊赞过一回:“大抵长得那个模样的。天生都带了副十分的仙骨。当年的墨渊上神如是。夜华亦如是。”

寻常人只见着他年纪轻轻便飞升上仙的体面。关怀他一身沉重伤势的却没几个。经了三道天雷的伤。自然比不得一般的伤。那日他能从云头上翻下来拜见天君。已是使了仅存的力。此后。只能日日躺在灵越宫里将养。便是用个膳行个路。也须得人来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