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头上不适,我一摸头顶,却有扎好的绷带,而身上则穿了干净的中衣,原来这真的只是一场梦。如果连同桂花树底下那场纠缠,都只是梦…那该多好。

我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披了外袍,我下得床来,打开房门,却见外间素洁伏在桌上打盹,而素环则在绷架旁绣着什么。

见我出来,素环站了起来道:“娘娘终于醒了,要不要为娘娘准备些热水?”

我点了点头,问她:“昨天晚上…?”

素环道:“我们被几名太监押到邻近的偏殿,到了清晨才回来。来的时候,皇上已经走了,只有娘娘躺在床上。太医已经看过了,娘娘的头没什么大碍,只不过撞伤而已,过两天就好了。”

我心存疑惑,既然这样,是谁给我穿的衣服?谁抱我进的房?我想,他不可能有那样的好心。如果是找哪位宫女做的,传了出去,可真让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我逐一看了看素环与素洁,两人脸上找不出撒谎的痕迹。可昨天皇上只带了内侍监过来,按道理内侍监是不能帮后妃做这些的,难道真是他自己动的手?

素环问道:“娘娘,热水来了,要不要帮您梳洗一下?”

我点点头,让她准备了木桶,在桶内滴两滴玫瑰精油,再撒上花瓣,自己除了身上的衣衫,缓缓地入了水桶。热气氤氲地包围着我,让我舒服得不想起来,也不想去回想刚才做的噩梦。昨晚的一切理当值得,可以让师媛媛忍气吞声一段时间,孔文珍也会忍一段时间,而我,只要在这段时间找个依靠就行了。

在做尚宫之时,我找寻的依靠是后宫中最大的上官皇后,也就是现在的敏慈太后。虽然她后来夺政的计划失败,但到底我也风光了一些日子。看如今的势头,时皇后羽翼未丰却是最要用人的时候,如果我能立上一两件功劳向她示好,想来问题不大。

可这其中却有一项不足之处:我原来是跟从太后的,旧势力上官家既倒,新势力时家大盛,两家势同水火,必在朝堂内外展开激烈的争夺,她会接受一个原太后人马的示好投诚吗?

我想了一想,除非我能彻底地和太后划清界线,向她表明我的忠心。

想到这里,我的头脑渐渐明朗清晰。就算时皇后不信任我,认为我是两面三刀的小人那又怎么样?只要我对她有用,她就会护着我,让我在这宫里头生存下去。在宫中就是这样,没有长久的友谊,只有利用与反利用。在宫里头活得最长的人,是最有利用价值的人。

想到兴奋处,我从桶中站起,用搭在椅背的棉袍裹了身子,趿了木屐在房里踱步。对宫里的情况,有谁能熟悉过我?我会慢慢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让皇后渐渐离不开我。我可以充当她的打手、她的爪牙,她不方便除的人,我可以不动声色地帮她除了,就像师媛媛。

木桶里水已冰凉,我却浑身有如火烧。不经意地抚上手腕上的痕迹,又抚了抚头上的绷带,我暗暗地笑了,心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太后宫里的宫女与太监虽然全都换了,但皇上为了新朝的平静,总要善待太后的,尚宫局制的东西,自然还得拣最好的送了过去,送过去的人,自是尚宫局的人。

不给孔文珍点儿甜头,她又怎么会帮我?

恰恰好,孔文珍想要的甜头我这里多的是。

洗沐过后,我躺在床上,很快地入睡,这一夜睡得极好,无梦。

第二天是一个极好的早晨,院子里的桂花树又开了不少金黄色的花朵,昨晚落下来的点点金黄已被素洁打扫得干干净净——素洁如今被素环指派干一些粗活。原本地位一样的两人,由于使用价值的不同,便分出高下来。素洁或许感觉委屈,但宫中便是这样,容不得丝毫同情。

我穿了一件素色绕云底的画裙,上面被宫中画师用不褪色的颜料画出青竹的模样,鲜亮如新。想当初,为了得到老尚宫的另眼相看,我查阅了无数的古籍残本才配制成这种永远新鲜艳丽的颜色。只需用毛笔蘸了画在裙上,晾干,再水洗一次,裙子上的图案便会永不褪色,而且并不影响裙子的柔软。这样的创举,自是赢得了老尚宫青睐,让我从此步步高升。我微微一笑,我想要达到的目的,从来都会如愿以偿的。

半透明的单织罗随着我的走动仿如云彩环绕。我来到桂花树下,伸手接了一瓣星星点点的桂花。桂花树的下端的树皮露出些许青色来,那样的刺眼,让我感觉有冷意浸身。

“娘娘,御膳房送了早点过来,你要不要…”

我点了点头,回过头,道:“素环,你去尚宫局请孔尚宫过来,只说本妃有些好物件儿想请她品评。”

素环点了点头。

我慢慢地用过了早点。桌上的盘子刚撤下不久,孔尚宫就过来了,还带了不少金丝绣线给我。想是知道了昨晚我在师媛媛处绣百鸟裙的事,她首先告罪道:“奴婢做了尚宫之后,始终不如娘娘之时才艺非凡,那百鸟顾得了大处,就顾不上细微之处,生生让一群活鸟变得呆板木讷,多得娘娘亲自动手…”

我不动声色地收了那金丝绣线,微微一笑道:“这也难怪孔尚宫,新任尚宫不久,人又是个老诚忠厚的,那里有那样细微的心思,只有本妃这样的人,便会常常瞻前顾后,心思多得不得了,有时候自己都烦。不过还好,到最后这条裙子皇上转赐给了本妃。虽只绣上了半幅,本妃穿上了,皇上也没再说什么…”

孔尚宫听了,勉强地笑了笑,“皇上对娘娘当真宠爱,连别的娘娘的裙子都转赠了娘娘。”

我叹了一口气,道:“谁叫皇上忽然之间心血来潮,想看看绣上眼睛的百鸟穿在本妃身上是不是灵动活泼呢?”

孔尚宫来得这么快,自是得到了我在师媛媛那里受了委屈的消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她自是得来打探打探,然后再思量下一步行动的。

看来她却是不知道后来皇上宿在了兰若轩的事。我略一想,便明白了,皇上看来没让人把这件事传出去。我的头受了伤,再加上他当晚是在师媛媛那里,如果传了出去,不知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想来他刚及帝位,不想朝廷未平却后院起火吧。

孔尚宫半信半疑,我知道她的性格,越是这样,她越不敢轻举妄动。

她笑道:“娘娘今儿招我过来,说是有些好物件儿让我品评。娘娘过谦了。娘娘本来是聪慧过人,尚宫局一应制物宝典,娘娘差不多都能熟记于心,有什么物件儿能逃过娘娘的法眼?”

素环端来了茶水,放在面前的桌上。我端起茶杯,示意孔尚宫同饮。试探过一次之后,尚宫局不敢再克扣我的用量,给我的,依旧是最好的毛尖茶,茶色淡绿,入口清香绵柔,茶叶皆如金针般直落杯底。

我饮了一口茶,眯了眼望了望窗外。金色的阳光照在桂花树上,那点点的金黄反射了阳光,略有些刺眼。我道:“也算说些闲话,不算品评什么物件儿。其实那条百鸟裙并不是本妃心思独到,而是前任老尚宫刚刚好在她的手记中提起,我才顺口说了出来。”

暗起风云仍叱咤

孔尚宫脸色虽平静,可我知道,她的呼吸几乎都屏住了,眼神之中有急切之色。尚宫手记这样东西,历经了十几代尚宫的心血而成,全是宫内制物的窍门。其实宫里的手艺人和民间的一样,都不愿意自己的独门秘方外传,传下去的唯一办法,只有记在手记之上,等自己终于不在这个位置了,没有人能威胁到自己的时候,才留给下任尚宫。

如果没有这本手记,等于尚宫没有独立于人前的资本,孔尚宫的位置随时能被人代替。倘若下面哪一位得了宫里贵人的赏识,把她赶下了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既成了皇上的女人,尚宫之位便与我无缘,这就让孔尚宫心中有了希望。只要她心中有了希望,就能任我予求!

我一笑问她:“听说孔尚宫这几次派尚膳房特地制了宁气养神的汤药去长信宫,我这里倒有几方手记上记着的好方子,不如我写了出来,助孔尚宫一臂之力?”

孔尚宫神情难测地望着我,继而一笑,“娘娘真是好心,尚记得旧人。”

我叹道:“她原也帮过我的,帮过我的人我总是铭记于心的。”

屋内飘着茶叶的香味,孔尚宫在茶香之中沉默良久,轻声道:“那奴婢就帮娘娘完成这个心愿?”

我一笑,将茶杯盖上,清脆悦耳的撞击声在小小的空间回响,“本妃自然会记着你这份恩情的。”

孔尚宫起身恭敬地向我行礼,告辞。

看来今晚又是一轮好月。宫里头的那位旧人听说整日在宫内拜佛理禅,不知道佛声唱喏能否平息她的心境。

夜晚,果然有一轮好月,如银盘般向皇宫内琉璃瓦遍洒清辉。我穿了一套宫女服,手里提了尚膳房专为太后准备的药汤,走在长信宫的雕凤石板阶梯上。由于持了尚宫局的腰牌,而每到这个时候,都有尚宫局的人给太后送汤水,所以,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别人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旁人躲避唯恐不及的长信宫,居然还有人敢来。

而来的,还是以凉薄闻名的前任尚宫宁雨柔。

借着这煲汤水有特别的饮法为名,才请得前来领路的宫女让我面见太后。

长信宫还是老样子,红墙碧瓦,红木雕窗,永远不见些微的残破露出来。各厅插的,永远是最新鲜的长枝玉兰,横栏之上依旧纤尘不染。宣和帝把他的母后照顾得很好。由于新帝生母已逝,太后并未被削夺封号。她依旧是太后,但权势却不可同日而语,她被折断了羽翼,成为后宫之中一位得享高位与荣华富贵的平凡妇人。

眼前出现一个小小的禅堂,单调的木鱼声从禅堂里传了出来。领路的宫女弯腰退了下去。

香烛的味道从门缝间传了出来,浓郁不散,却不攻眼鼻,熏之让人衣染浓香,闻之让人有通体舒适之感。尚宫局按照宣和帝的吩咐,并不因政变而有丝毫的怠慢,连檀香都是用最好的提供给长信宫。

我推门步入佛堂,迎面站立的观音娘娘含笑拈一枝柳枝。

头发半白的老妇背对着我,穿着锦绣绫罗,盘坐在蒲团之上,轻轻地敲打着面前的木鱼,仿佛不闻身外之事。我吃了一惊。太后不过半百,几日之前还是满头青丝,如今已经老成这个样子了吗?

都说宫内寂寞,红颜转瞬老,失败了,便会荣华转瞬空。

我把食盒放在地上,轻声道:“太后娘娘,该饮了。”

太后听见人声,止了木鱼,道:“又到了饮汤的时间了吗?你们司膳房的宁神汤配得倒越来越好了,哀家每晚如不饮此汤,倒无法入眠了。”

我轻声恭敬地道:“太后娘娘,这次送的是孔尚宫特地为您配制的治疗心悸的汤。”

她听了缓缓地从蒲团上站起。

我快走几步,将她扶了起身。她忽然抬起眼皮,双目如电地扫了我一眼,道:“怎么敢劳烦娘娘前来侍候?”

听了此话,我心中暗喜。她终没有磨灭斗志,一个丧失斗志的老妇不会如此警觉。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腕,我轻呼一声,面上现出痛苦的神色,“太后娘娘,奴婢…”

她松了我的手腕,不经意地朝手腕红肿之处望了一下,道:“既然来了,哀家这里多备了一个碗,不如陪哀家饮一碗宁神汤?”

我口称不敢,慢慢地把她扶到檀桌前坐下。

我把食盒拿起,揭开盒子,放到檀桌之上,又从食盒里取出汤盅放在桌上,再从食柜里拿出青瓷花碗,慢慢地舀出清汤,呈上。

我知道太后对我心存疑惑。在宫中她身边参与政变的人全都被新帝屠戮干净,她的母族虽势力庞大,却因被新帝斩断了宫内外的消息,远水解救不了近火。她需要我。但又因为新帝留下的只有我,却让她不得不对我产生怀疑。

我先饮了一口试过了,她才慢慢地自己用银勺舀了汤,放之入口。她微闭了双眼品了品汤味,才道:“你今儿既来了,必是有求于哀家。哀家自身尚且难保,难得还有旧人记得哀家,说罢,你想求什么?”

我面容微凄,跪下道:“太后娘娘以前一向对奴婢照拂有加。奴婢记得太后一向有心悸的毛病,奴婢尚是尚宫之时,记得有一个方子,是专治心悸的,原本那时就要呈给太后的,但诸事突发,奴婢来不及把方子给太后娘娘。奴婢近日想起,每年这个季节太后的心悸之病必然频发,所以冒险换了身衣服,带了煲好的汤药,来看望太后。”

那瓦罐装好的药汤放在紫檀制成的食案之上,汤用足了材料,也花了我不少的心思。在尚宫局已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所制物品送给谁,也不管我与之有多大的仇怨,所制的东西务求尽善尽美,不留一丝瑕疵。因为我知道,在这里我所凭借的,只不过是自己的这身手艺罢了,不能让人寻出半点儿错处。相互争斗的是宫里的人,而不是物件儿。

太后轻叹道:“这些天,尚宫局没有你做出来的物件儿,哀家没了你的服侍,倒的确有些不习惯了。你最紧要的是一双手,可千万别让人把这双手给废了。”

她说完,又用羹匙舀起一勺汤饮了下去。她脸上虽不表现出任何表情,但我知道,她很满意这罐药汤,而且她也注意到了我手腕有伤。但这些不可能打动得了她,她雌居后宫多年,无数妃嫔用尽了手段想巴结上她,她什么没见过?

我不敢露出些微不平之色,只勉强地道:“太后娘娘,奴婢命贱,就算这双手被人废了,也只因为天命难违。”

当的一声,羹匙被扔进了青花瓷碗里,金黄色的药汤被溅出碗外。她随手把药汤丢到了案几之上,冷冷地道:“既是天命,你来做何?”

我急忙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顾不得膝盖撞在硬木地板上阵阵发痛,磕头道:“太后娘娘,奴婢愚钝,奴婢说错了话,太后您的身子金贵,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头贴在冰冷的地板上,檀香的余味从我的鼻端冉冉飘过,眼角余光到处,我望见了她的锦缎山形斜纹长袍的一角。太后娘娘出身娇贵,从小没用过棉布做的东西。在我任尚宫期间,推求出新,研究出了这种素织蚕丝锦缎,用未染色的蚕丝织就出天然的花纹,或明或暗,曾让太后喜不自禁。我知道,宫里的人见的稀罕物多,一旦有了新的物件,这种东西便会丢到脑后,但太后至今依旧穿了它,不但因为它柔软舒适不起皱,也因为我明白贵不在多的道理,叫人织出一匹布之后,独为太后制成两套衣衫,便把千辛万苦叫人做出来的织机砸了,从此尚宫局不再织此素纹织锦。太后穿上这样的衣服,心中怎么会不高兴,旁的妃嫔又怎么会不心生羡慕?

高高在上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我,则迎合了这种感觉。

而所有的制作方法,都在那本尚宫手记之上,都在我的脑里,只有我,才能让它重现天日。

所以,孔文珍才对它思之若狂。

而我,只望太后能些微记得我的好。

青玉云纹灯的倒影映在地板之上,被烛火摇曳得来回晃动。太后微叹了一口气,道:“起来吧!”

我忙起了身,不敢去揉撞得生疼的膝盖,紧走几步,来到太后身边,“太后娘娘,奴婢再帮您添点儿?”

她微微点了点头。我缓缓地再给她盛上一碗。因为今日假扮成尚宫局宫女,我梳了一个式样简单的垂螺髻,脑后特意插上点翠玉钗,后有浅绿流苏垂了下来,刚好挡住脑后的伤处。我盛汤之时扯动了头皮,因撞破之处未好,让我的头抽痛了一下,手一抖,那药汤便洒了一些出来。我微皱了一下眉头,却仿若无事般稳定了手,给太后盛上了药汤。

太后端了药汤,轻饮一口,望了一眼我的头饰,随口道:“你做尚宫之时,对自身也好,对所制物品也好,皆一丝不苟。今儿虽装扮成宫女来见我,也不该胡乱打扮,惹人注意。梳的既是垂螺髻,就不该插了点翠,免得遭人话柄。”

我微弯了腰,道:“只因夜深人静,又惦记着赶了时辰来见太后,因而拿错了玉钗,想不到太后娘娘目光如注…”

太后微微一笑,便再没有说什么。

当我走出长信宫时,更漏刚刚好响了三次,回头而望,蹲在檐角上的吉兽映着半边明月,宁致静雅。

我拔下头顶的玉钗,微微地笑了。她既已察觉了我头上的异样,那么,自会派人去调查为何我会这样。她将会知道,新帝对我并不好,他的每一样折磨侮辱,都会辗转被她知道。那么,她会利用这一点吗?我能再一次取得她的信任吗?

新帝能斩断太后娘娘宫内外的消息,但我相信,他斩不断她在宫内的关系网,因为他只愿意小规模地清洗长信宫,其他宫内太后隐藏的宫人,还能继续为她效命。我太清楚太后的手段了。凡为她效命者,又何尝没有一两样把柄被她捏在手里,让人不得不誓死而忠?新帝一时慈仁,留下的将是无穷的隐患。

他又哪里知道,我连他带给我的折磨侮辱都能善加利用?

希望这支插得并不合适的玉钗,能带给我好运。

悄悄地回到兰若轩,正要从角门走入,却见素洁送一名小太监出来。我看得清楚,正是康大为身边的传唤小太监。我吃了一惊,忙缩到墙角,等他走远了,才悄悄地走进角门。一进院子,却见素洁急得来回踱步,“娘娘去了哪里,如果让皇上知道…”

素环却不理她,只冷冷地道:“娘娘去了哪里,岂是我们应该理的。”

素洁气道:“我知道,你早就塞了银子给总管,想调去昭纯宫了,难为娘娘…”

素环淡淡地道:“宫内的人哪一位不想往高处走?我若到了昭纯宫,说不定娘娘更喜欢!”

我心中暗暗称赞。素环深知在宫中生存的道理。她说得不错,人往高处走,只有到了高处,才能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利用价值。也许,我该想办法让她完成这个心愿?

我弄出些微声响,走进了院子,只作不知道她们的争吵,道:“今儿晚上没人来过吧?”

素洁走过来扶住我,道:“娘娘,急死奴婢了。刚刚康总管身边的小顺子送了伤药过来,说是皇上吩咐的,叫娘娘洗了头用热水调了,涂在伤处,很快就好。”

想起前几天师媛媛在花园摘花,被花刺伤了手指,刚好让皇上看见,就叫了御医前去相看,闹得几乎人尽皆知,而我,却只能叫一个小太监偷偷地拿了药来。他是怕我死在兰若轩,失去了潜在价值吧?

药膏透明芳香,装在一个小小的兰花景泰蓝的圆铁盒子里。铁盒子不知是前面哪一任尚宫制出来的,手工精致,式样我倒从未见过,想来就算曾身为尚宫,皇宫里的好东西也有我不尽知道的。

素洁素环帮我洗了头,又洗出不少血水,看得素洁眼中有泪,而素环则神色淡淡的,仿若未见。用药膏涂上之后,血倒马上止住了。

用了这种清清凉凉的药膏,自受伤之后那一阵阵抽风似的头痛倒止住了,让我睡了一个好觉。

接下来的日子,我常常半夜拜访在长信宫吃斋礼佛的太后娘娘。在孔文珍的配合下,给她带一些适用的好东西过去。孔文珍见我不论制衫还是配汤的点子层出不穷,心中越发地艳羡,更不敢驳我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办了给我,让我给太后娘娘带了过去。我与太后都没有提起我在新帝那里受的委屈,但她对我的态度却略有和缓。我想,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本朝自很久以前就废止了妃嫔每日向皇后请安的制度,改为一个月宫内妃嫔相聚一次。其他的妃嫔见时皇后掌控后宫,权势日盛,便时不时地在她那里走动走动,我却一次都没去过,除非传召又或是例行的请安,我才会出现在时皇后的昭纯宫。

我想,我做的一切,想必皆已传到太后的耳内吧。

新帝登基后,二皇子虽被封为信王遣往封地,但依旧得到各藩王的支持。新帝并未采取行动,想来一是为求个好名声,二是朝政被太后一党把持多年,一时之间,他没有办法下手惩治吧。

看似平静的朝廷,并未像前朝武帝初登帝位之时大开杀戒,但暗地里的风起云涌只怕是更为剧烈。

这几日风轻云淡,头上的伤口也渐渐地好了。想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我难免心情大好。自上次侍寝之后,夏侯辰便没有再传唤我,想来他把心中的怒气宣泄了之后,便不再把我记在心上。我自是乐见其成。按照计划的发展,最多一两个月,我便会找到另外一条出路。

我懒懒地躺在床上,望着头顶的云锦青帐。玉色帐钩被晨风一吹,下垂的翡翠珠子便叮当作响,有如玉珠落盘。

窗外尚有明月西斜。

素洁脚步轻缓地走了进来,弯了腰,在帐前轻声唤道:“娘娘,起来吧。”

我缓缓地坐起了身,问道:“今日是向皇后请安的日子?”

素洁点了点头,“娘娘每到这个日子便从四更天就开始打扮了,今儿个可有些晚了。”

我揭了青帐懒懒起身,道:“不晚,我总归落不成最后一个。”

每次宫内妃嫔在昭纯宫相聚,师媛媛总是最后一位,早惹得众妃嫔不满,她却依然故我,着实让我佩服。

“娘娘,今日梳个反绾髻罢。衬上尚宫局送来的紫玉攒金凤钗,再穿上那件荷花渐次而开的百罗绣裙,既显了娘娘的美态,又不会太过突出。”

素洁最近会察言观色很多,我赞许地点了点头,道:“就依你罢。”

罗裙尚配玉钗凤

素洁甚少得到我的赞许,听到此言,喜不自胜地去准备了。我略有些奇怪:素洁虽说入宫未久,但宫内是一个极大的染缸,她跟在我身边已有几个月了,应该听闻了我的处境,为何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

等她放好衣裙配钗,我忍不住问道:“素洁,这些日子,跟着本妃,可受了委屈?”

素洁慌得忙跪下,“娘娘,奴婢怎么敢叫委屈?能侍候娘娘,是奴婢几生修来的福气。奴婢初入宫时,得知侍候的是您,不知有多高兴呢。奴婢入宫前是宝器坊的制钗丫环,因得手巧,才被选入宫的。娘娘以前制作的几件梳金翡翠,流传了出去,被宝器坊收藏,依此打照,仿制品成为民间趋之若鹜的东西。娘娘的大名,在奴婢听来,却是如雷贯耳呢!”

我提起了兴趣,没想到我制作的珠钗在宫内看似平常,在民间却被推崇,于是问道:“是什么样式的珠钗传出了宫去?”

素洁道:“有一对双翠翘的鸳钗,步摇玉搔头,以及攒玉象牙梳…”

素洁如数家珍地说了出来,让我略略有了些印象。这几样小东西,却是我好几年前做出来的。想来后面有了层出不穷的新款,这几样老款就被某位妃子随手打发了,没曾想在民间得到如此的重视。

可那又怎样?我永远也走不出皇宫这个金子打造的笼子,而我,也只适合于生长在这里。

既成了主子,那以前帮人制钗制衫的往事,反而成为人人取笑的源头。

我懒懒地打断了素洁的描述,道:“叫素环进来。今儿个,让她跟我去昭纯宫罢。”

素洁脸上的兴奋之色消失不见,只得微敛了衣裙,前去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