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王爷的吩咐,赵某哪敢忘了!一斤锦云,早给您备好了!"掌柜惯常地露着一张笑脸,在前边引路。

穿花绕庭地走过几折廊子,一颇为清静雅致的小厢房便隐在一角芭蕉茂盛处。

赵掌柜在门外轻轻扣了扣门,"大当家,王爷他们到了!"

"吱呀"一声,门应声而开,一名笑容可掬的女子便立于玄关处朝王随他们拱了拱手,"呵呵,总算把贵客给等到了!请吧!"她侧身一让,细密的眼神微微划过玲珑与妫语,在妫语身上顿了顿,仿似闪过一抹什么考量,然不过一瞬,似乎连身形都未曾停顿。

妫语不露声色地一笑,对那格外停留的一眼只作不见,心中却暗暗转了转,此人只怕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狐狸杜''''杜叙吧?乍一看似是亲切而和气,然未曾多问的那一眼,却足以表明,其心思深密,绝非外貌所似之随和。

入得厢房,其实也不过闲话家常。午膳用过之后,才开始转入正题,然妫语自始至终只是坐于一旁,不发一言。因仍在喝药,于茶水她便沾不得,只能轻轻嗅着满室里萦绕的清澈甘醇的锦云茶香。乌州锦云是贡茶,她自然是知晓那味儿的。

几 句交待下来,王随与杜叙已大致谈妥。杜叙将手中的帐册预算收好,不由又朝一直沉默无声的两人瞅了眼。玲珑是一直低眉顺眼的安静,而另一位,似乎就有点有别 于常人的闲适了,一种泱泱气度,虽在举手投足间刻意隐藏,然而却依旧有迹可寻。不简单!杜叙瞥了眼一直避而不谈的王随与沈磕仪,也不急于知晓妫语的身份。 热络地一笑便道:"好了!正事已经敲定!今儿便到别院好好聚聚吧!"她起身便引众人往外走。

"我正等着喝你二十年的''''玉樨''''呢!"王随半点不客气,边起身边狮子大开口。

杜叙微微挑了挑眉,依旧笑得很热络,"你王兄弟都能把官盐常股交给我办了,小小一点''''玉樨''''酒,我杜叙又岂会舍不得?"

王随一听这话,马上把脸色一正,"我可没说要给你哦!你心太黑了!独吞了海外的业务,乌州、平州、元州、长泉、瀛州差不多都有你包下的港口,现在还想伸到盐业上来?各地已有好几处向总会抱怨了,说袁大当家偏心!"

杜叙闻言也不恼,依旧笑嘻嘻的,"可还不是王兄弟与袁大当家罩着杜叙我么?不过盐业一事么,都在乌州的地界上了。小妹我一直在东边几个州府跑,上下多少熟一些,也好打点…"

"你不必说了!这次是总会亲自购下常股。"王随朝她得意地一笑,把两手一摊。

"总会亲自来?"杜叙心头转过千转,"是打算正式入主盐业了么?嗯…乌州官盐相对还算稳一些,但元州与桐州就相当不稳,这个决断下得似乎…"她以非常精明的商业头脑估算着利弊,总觉得如此做法有欠妥当。

王随微挑的眉宇朝妫语略略扫去一眼,却但笑不语。

妫语听到这时,心头已经雪亮。原来好戏竟是一出接着一出地唱啊!这生意做大了!不但要吃掉乌州的官盐,还想进一步连元桐二州的官盐都囊括进来。但因为如今官盐私藏高价而不售,积弊难行,因此想让她出面,顺道牵出孙预来整顿。

果然呵,用心良深!妫语低头叹笑,明明口口声声绝不轻涉仕途,然而却处处打着商会的商机旗号,广注民生。这算不算是她的大幸呢?

呵呵,原本就是姜太公钓鱼呀,她的确是愿者上钩了,而且上得很甘心!

一行人由厢房南边一条细石路子走出后院,紧邻闹市的小巷子里已候好两辆马车。方才的赵掌柜不知打哪儿冒出来,又在一旁恭候,"几位的行囊赵某已送至别院,请各位就此上车,别院几处厢房早已收拾停当,各位请先歇歇。"

王随拍拍他肩,"老赵啊!你真是个伶俐人儿!杜叙给你多少工钱?我加倍付你,你来我这儿怎样?"

赵掌柜依旧笑着,也未见局促与欣悦,"那敢情好!王爷抬举,赵某自然感激。但赵某恋家,家中数十口人俱在当家手下讨生计!如蒙王爷不弃,赵某愿举家投奔!"

"哎?"王随悄悄捏了把汗,朝笑嘻嘻的杜叙瞪了眼,忙打哈哈,"呵呵,赵掌柜果然伶俐!"

流年faye 2007-03-29 19:24

第三部 江湖篇 第四章 云随雁字长

九月,正赶上紫薇花的末期,凋花残瓣,粉蕊稀落,总有些凄清味儿。

“相看两寂寞…”孙颀病了,也因病了,才终于得下空来在府里歇上半天。

“颀少爷,早晚风凉,您刚病着,还是回屋里去歇歇吧。”孙泉是孙府里的老人了,打小看着几个孙少爷长大,眼见病着,总有些心疼,更何况这位还是孙府里最小的少爷。他朝着孙须使了个眼色,想让这位最为年长的孙少爷劝劝。

谁知孙须却是大咧咧地一拍孙泉的肩膀,道:“泉伯,你放着他呆会儿吧!这小子巴不得自己多病几天呢!”

“须哥!我哪有!”孙颀有气无力地反驳,朝泉伯勉强一笑,“泉伯你放心,我再坐会儿就进屋去,现在日头还没落呢!不凉!”

“没有?那是谁前两天上我那儿吵着要吃红烧蹄胖,说是很久没吃饱过饭了,很想病他一病,就能天天吃了!”孙须笑着朝孙泉挥了挥手,大有安抚的意味,“你小子打小儿就精,哪会才说就真病了!”

孙 颀皱了眉朝四下里瞅了几瞅,才瞪向这位爽直粗豪的大堂哥,“须哥!你可别乱讲啊!被预哥听到了,我可又要被逮去书房呆到半夜了…嗯,我还病着呢…”说 了这会子话,头还真感觉着疼起来。其实他确有三分心虚,病是病着,但只不过小小的着凉而已。然而想起这一年来忙到分不出昼夜的情形,他立刻三分装成十分 病。

唉,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预哥像在赶什么似的,每每看着自己的眼神是那样渴切。越来越多的政务直接摆到他面前,担子重得他几乎应付不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预哥虽在手把手地教着,却仍让他感到吃重。

不是没有耍过赖,但每回看到预哥负手站在窗前沉寂的身影,那抹隐忍的急切,让他看得都觉得心惊。于是,他虽然耍着赖,却也一点一滴地抓紧学着。

孙须看向他忽然沉默下来的神情,有一点讶异,一直记得眼前这个小堂弟最是古灵精怪,狡黠有余,眼前这深思的沉默忽然间让他觉得有些神似那个一直稳持的堂弟孙预。想到即说,孙须问他,“对了,近来阿预很忙么?咱们哥几个好久没在一处喝酒了!”

“预哥哪有时间哪!”孙颀单手支着下颌,细长的眼带上一抹深浓的忧思,“须哥…”

“嗯?”孙须倚身靠向廊柱,单脚架上了一侧的栏干,不雅的坐姿却因人是孙须而展现出一番落拓爽朗的气质,让人看得很是羡慕。

“须哥,预哥…好像有着什么需要他去。”

“什么?”孙须不明白,浓密的剑眉一挑,“朝堂政务,的确样样事离不开他!”

“不 是!不是指这个!我总觉得,在预哥心里,好像有着比政务更重要的事,或者人正等着他去,所以,他着了魔似地在训练我!”孙颀说得好不沉抑,快一年了,自 从…自从先皇驾崩以后,他一会儿是近乎疯狂地找一个什么江湖组织,一会儿又神秘出游。而对于朝堂政务,他隐隐觉得,在许多时候,预哥是近乎大胆冒险地将 许多事务移给他办。而他自己则完全是处于他的身后的一双眼睛,严厉地审视着自己,同时予以最实际的指点。

预哥,他要走了么?总觉得这分离的日子越来越近,过一天少一天!啧!孙颀好不烦躁地想着,为何自己总会有这种感觉呢?

孙 须一怔,不是很懂他的意思,但既而想想也没什么,“人嘛,一辈子总有那么几件非常想要去做的事情!比如,为了自己的雄心,比如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比如为 了自己的兄弟义气…总有那么几件事,是在人生正轨以外的!”他回头朝懒洋洋的堂弟笑嘻嘻地瞧了眼,“阿预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里 清楚得很!哪用得着你担心!”

呼!“跟须哥讲,简直比对牛弹琴好不了多少!”孙颀不禁抱怨,怎么能不担心呢?预哥的确有担当啊,所以他 即便要走,也得把这边的事完全安排妥当才会走。但是这边的事要妥当,就得是自己的瘦弱稚嫩的肩必须能挑得起碧落这个大梁!唉!要是先皇还在就好了,毕竟先 皇极有决断,朝堂有她掌舵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如今的新皇可还是个女娃娃啊!比自己还小,那怎么成!“那么大的责任,我怎么提得起来嘛!”

孙须看着这个自小便大家宠着的小堂弟,缓缓一笑,说得闲适又自傲,“阿颀,在孙家,十五岁就得是个男人了!”

“那 又怎样!”孙颀满脸不愤,继而又泄气地趴在石桌上,“其实我知道啦!我已经十五了,和当年预哥一样,已是摄政王辅卿了。肩负着什么我很清楚,需要做什么我 也很清楚。但是…我就是想抱怨一下子,发发牢骚啦!”他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只成嘀咕,“哼,别家的孩子哪有那么辛苦!我干嘛非得要被族里的老头子们给选 上嘛!讨厌死了!”

“呵呵,好啦!你预哥哥已经支会我了,下月初,我要带兵去原州了,那边仍有剌刺的匈奴残部在侵拢。到时可没人再有闲心听你说这些牢骚话了!”孙须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晚啦!回屋里去!别老叫泉伯操心!”

“哎?”孙颀一怔,既而想到兵部那本奏折,想到分别在即,不由也有些黯然,“唉,真是讨厌那个蛮子!你也要走了!颐哥也好几年没见着了,一年几封家书根本不够看!嗯,以后逮个机会,我一定也要问预哥讨个去长泉的监察使。”

孙颀发完了牢骚,倒也安分了,随着孙须进屋,头虽有些沉沉的,但看来似乎比之前略好些了。嗯,要不等会儿去书房看看,预哥那些永远审不完的折子他能不能分担点儿。

唔,前儿户部有折子上来说是元桐二州的盐税又给搁了,今晚上得去问问预哥怎么打算的。

?

九月清秋,暮山凝紫,云影秋光,雁字南飞,总是携了征际一片牵念。

孙预望向窗外,渐暮的山色,归巢的鸟鸣,融成一片清静中的喧闹。手中饱蘸了墨汁的笔尖不禁微微一颤,雪白的纸页上便浓浓地化开一点墨渍,不断渗延。

他蓦地回神,微微一叹,将笔往砚上一搁,起身走至窗前。

又是一个半年了,她的眼睛应该早看得见了吧?不知道下一回去,她能不能发觉他。这半年,孙预总克制着自己想去桃花居的冲动,他没完成的还有太多,他不想总只有在旁边看着,看着她承担一切。既然不想,他就必须完成自己所担负的,然后,到她身边,与她真正地并肩!

毒终于算是清了呵…他摸出腰间藏了一个多月的信笺,唇际缓缓溢出一抹笑。毒清了就好,接下来,她就可以真正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必再有后顾之忧。只是,什么才是她想的生活呢?

在桃花居,她并未找着自己想要的。那么,她想要什么?

正自这样思量着,耳际忽然传来一阵鸟翅扑愣的声音,眼前一晃,便掠过一道白影,一只信鸽停在窗台上“咕咕”而鸣。

瞄到信鸽腿上绑着的红绳细管,孙预眉宇微微一拢,迅速将细管取下。

“不明来历者夜围桃花居,人已突围,现处乌州,仍遭追踪”

脸色一变,孙预马上想到信中所说者何人,心头一紧,他几乎立即转身出门。三司馆以信鸽传讯,人定在不远处,他得马上问清楚!

才出房门,他便与快步进来的孙颀撞了个满怀。

“咦?预哥?什么事那么…急…”孙颀手中拿着一封信,见到孙预略有些苍白的神色,心头不由一跳,马上小跑着跟上,“预哥,刚刚外头有人送信来…”

“信?谁送的?人呢?”孙预立时顿住身形,将信一把夺过,匆匆阅毕,不禁眉色沉豫,让一旁瞅着的孙颀暗暗打了个哆嗦。这神情,似是带了几分狠劲。

“送信人,已经走了…门房说,只要把信交给你就…”孙颀还来不及说完,就见孙预已是一脸深沉,那抹肃穆中带点阴沉的神色,让他忽然不敢再开口了。

是什么人?什么竟然会夜围桃花居?是冲着她去的?不,应该不可能,这世上除了他和王随那些人,不会再有人知道她的存在。而知情的人是绝无可能会伤害她的。那么,就是冲着王随他们?因此把她也卷进去了?

看来王随是想要借他的力除掉一些人…是了!他们的三司馆一直是江湖人眼中的一个禁忌,仇家多也不无可能。可是,如果能明确是仇家,王随为什么不直接指明?他想让他查什么?查谁?

孙预抚着额,拧眉思索。

是什么仇家,必得要借他朝廷的力量?他记得,王随他们并不喜与朝廷牵扯上什么大的干系。难道说,这次的仇家身出官门?他们动不得?

桃花居,桃花居!那么一个清静的所在,怎么也会招惹到外界的人?

脑中忽然打过一激灵,铁炬堡!孙预蓦然想起当日在前往桃花居的小舟上,王随特意提到的铁炬堡。照理王随他们行事谨慎,不应有外人知晓那个地方的存在。可是为什么还是泄露了?

有人密报!那么,那个人唯有当日被王随特意关照过的那个女子。她是铁炬堡的人!铁炬堡,铁炬堡,记得当初就有一桩孩童失踪的悬案是有关于铁炬堡的。特意透露那么多讯息的王随一定有着什么目的!

“小颀,马上找一下半年前刑部上呈的一卷永州孩童失踪案,看看后来是怎么结案的!”孙预走到案前,坐下,脑中飞快地思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是。我马上找。”孙颀惊了一跳,马上翻找起来,直觉出了什么事,而且还是大事,不然预哥不会脸色如此大变。

孙预考虑着可行的方案。眼前赶去乌州?恐怕敌暗我明,他防不胜防,到时对她恐怕仍无助益。但是…“嘭”地一声,孙预一掌敲在案上,吓了孙颀一跳。

她现在到底怎样?安全么?乌州,只说突围至了乌州,却半点没说她人在何处!乌州那么大,她身边有人保护么?前途不识,后有追兵,她能平安无事么?王随他们保得了她么?

“预,预哥,找着了,永州的案子!”孙颀小心翼翼地将卷宗捧眼桌案上。

孙预马上接过细看,同时吩咐,“小颀,你马上发公函给乌州知州,让他戒严乌州,不得让可疑人等自由进出。还有,发函给乌州守将,随时待命!”

“呃,好。”孙颀愣了愣,这等安排,实在是很诡异啊!乌州出了什么大事了么?居然要如此兴师动众。

“对了,中书舍人木清嘉此次代巡乌州监察使,已出发几天了?”

“唔,快五日了。”

“马上八百里加急将此信传给他。”孙预凝了凝眉,马上提笔写就一封书函,将自己印信封了,交给孙颀。“小颀,我可能要出去几日,这段期间,朝堂政务就全交给你处置了。”

“啊?预,预哥,我还不行啊!”孙颀话都有些结巴了。

孙预站起身,轻轻按上他的肩,“你行的!”继而眼光扫到那卷宗,他马上调开了注意,无视孙颀讷讷地很想开口说几句话,淡道:“就这样了。你快去安排吧!”他得先把铁炬堡的事理清楚,但愿,他没有找错方向!

?

有过元州盐案在天都造成的风波,木清嘉来到乌州时,也对这盐业多关注了一些。就在年前,他出任元州盐通不过短短几个月,但对于元州官盐,仍是留下了颇多印象。

紊乱!几乎乱得一塌糊涂。而对于乌州,这个自小长到大的地方,他经由这些年的宦海生涯,知道的就更清楚了些。

官盐屯积,为的不是边役,而是私利,即便是卖于商家的常股,也多是官家自行分红,上于朝廷的,有些甚至还只是个半数!

都转运盐使,庄怀…唔,木清嘉看着手中的公函,心中琢磨。庄怀…虽说是同年,但他与此人并无交集,记得庄怀曾在台谏院任过官…并无政绩。其实那个时候也的确难有政绩,毕竟刚好是闻氏起乱的时候,连正卿何秉如此铮铮铁骨都遭毒手,想他一介年轻士子,定有种种胁制。

唉!想来自己也是幸运的,先皇…将他保护得很好!远离了天都,等于远离了那场血腥,他,其实比随军出征更为安全!想起先皇,木清嘉总有一丝感怀,能让恩师如此感佩的先皇呀,居然在如此芳华,正值碧落待兴的时候…天不假年!

“大人,先去府衙么?”一名侍从在眼角扫到官道一边的界碑时,勒住了马。

木清嘉也勒住了马,招头朝这个离了三年有余的故乡满满地看了一番,不由呼出一口气,“不必了。”

“那大人先去驿馆是吧?”侍从忙要从行囊里翻出官凭,却叫木清嘉一手拿住。“大人?”

“呵呵,不必了!青岩,你还没来过乌州吧?不必住驿馆,你就与我一同回家看看吧!”木清嘉爽朗地一笑,勒马缓行。马蹄的特特声在这秋叶满地的道边分外清脆。

侍从一愣,随即想起,“啊,小人忘了!大人原就是乌州棋安人呢!”

“呵呵,待会儿就带你去这乌州的小城晃晃!”

“呵呵,小人打小在原州长大,对这江南还真是头一回见哩!”

“那倒还真是不同的风光呵!”

?

二人说笑了一阵,渐近棋安城门,一入城,二人便下马款步而行。乌州本是江南富庶之地,稻米锦绣之精良,是举国相闻。因这份精良,乌州还云集了各地商贾,商贩往来,给这棋安更添几分繁华气象。

木清嘉将马绳交给侍从,自己先入一家锦缎铺子,“三表叔!”

“咦?啊!是清嘉啊!你怎么来棋安了?恩假么?”正检视着伙计做活的店老板应声回头,一瞧之下不由喜出望外。“来来!让三表叔瞧瞧!哎呀,人瘦了些!”

“呵呵,劳表叔记挂了!”木清嘉温温地漾开一抹笑,朝四下里溜一圈,“近来生意好么?”

“好!好!”三表叔小心地将他拉到一侧,才道,“全都亏了你当上了京官!整个乌州的官都来巴结过,也给不了少好处!连官家都来我这儿买料子哦!呵呵,就知道你小子出息!”

木清嘉眉色微微一黯,只是笑着问:“他们的家眷也来买料子啊?”

“是呀!”三表叔笑得两眼弯弯的,朝木清嘉又拍了拍,“可不都是沾了我侄儿的光!呵呵,对了,最近还有一家大生意呢!”

“哦?三表叔又要发财了?”木清嘉眼神一凛,直觉想到布税。

“呵呵,你可知道泸州的‘季幽商行’想要大量采购我铺子里的乌锦哩!听说是准备远售到西域的!”

听说是采购,木清嘉暗暗松下一口气,面上又拾起原先那抹笑,“哦?远售西域?那定的单子一定很大!”他扫了眼有些忙乱的铺子,的确是一刻不得闲。“那商家可信么?”

“嗯!”三表叔不放心地又朝干活儿的伙计那边瞧了眼,骂了几句才又回过头来,“当然可信!人家可是有了百年商誉的大商贾了!很稳扎!而且这次还是他们总会亲自派人到南边来采购的。”

“是么?呵呵,那表叔可要好好把握才行啊!”

“那是那是!哎,好了!我回头得看着他们!你先去逛逛!晚了,今儿上我那儿吃饭去!你三婶烧得乌溪醋鱼可等着你!”

“哎!那清嘉先走了!”

木清嘉告辞出来,瞅了眼被一旁卖绢帕的小贩吸去眼神的侍从,不由微笑,“青岩!走!咱们去喝茶!”

“哎!好啊!小人正渴了呢!”侍从很是开心,便随着他走入道旁一家‘汇风楼’里坐定。

“啊!这茶怎么那么清啊!”侍从瞧着盖碗低叫了声,显是吃惯了重浊的北茶,对于这乌州的细茶很为新奇,只捧着茶碗看,“真漂亮!”

木清嘉淡淡一笑,不以为意,只一旁的小二马上应了他的话,“这位客倌是北地来的吧?呵呵,这南茶就是在清、香、味上做足了功夫的!不但上贡过朝廷,还远销过海外呢!近些日子呀,还听说要被贩去西域呢!”

“西域?”

“是啊!近些天来了泸州的一个大商家呢!叫‘季幽商行’!听说是响当当的角色,跑过西域,这次打算做锦绣与茶叶生意呢!”小二是个话匣子,一打开就说个没完。

一天之中三番五次地听到同一个名字,多少也会让人留心起来。木清嘉擎了茶盏沉吟了会,“季幽商行?”

“是呀!听说那总会还很细致,特意从总会派了人南下察看呢!”

“哦,那他们…还说过要做什么买卖么?除了茶叶与锦绣的?”

“呃,好像听说,他们一直在应都转运盐使发的招商常股榜文哩!”

“官盐常股啊…”木清嘉深沉了眉眼,呷了口茶,不再言语。

?

正值二人喝茶之际,楼外忽然奔过一群官兵,沿路吆喝着过去,不知出了何事。木清嘉当即立起,正待问,却见店小二亦是非常惊讶,他不由眉梢微拢。想见,这几年来乌州一如以往的和靖,并无甚兵事。然此番却是为何?

待了待,后边便有百姓纷纷议论。再过片刻,便有一师爷手拿官文往示告示墙上贴,身后一小吏拿着铜锣招引众人前去观看。

木清嘉心中一动,立时扔下几贯钱,拉了侍从青岩就走。

“… 大家伙听着!近日天都有凶犯逃窜,疑有同伙接应,摄政王爷已下令严察,令各州府加强警戒,从今夜起,棋安宵禁,戌半之后,仍有四处游荡者,即以疑犯论处。 届时,城门加严,出入府城者,需有户凭,如是外地客商,即刻引本地保人至府衙登记。好!今以告示贴此,各位乡亲互相转告吧!”

师爷命小吏将告示贴好,便匆匆走了。

“大人,这会是逮江洋大盗么?”青岩未尝见过这等阵仗,不免好奇。

木清嘉敛了眉,竟全未听见他的话,只是自言自语:“唔…来时尚未有此公文…这么说,是上头的急件了?怎么逮一个凶犯连王爷都惊动了?”

青岩见他面色凝重,心头不由生出几分胆寒,揪了揪木清嘉的袖子,他小声问:“大人,那我们还是住府衙吧,那儿有府兵…”

木 清嘉这才回过神来,听见这话,不由失笑,“哪有那么厉害!不过是怕贼人躲入城中而已,没什么要紧!”他口中虽如此说,心头却也生出几分疑惑,照理,便真的 是什么要犯,也只需刑部发出通辑令即是,何需摄政王爷亲令呢?稍嫌兴师动众了些…唔,若要往大的方面想,却又觉得只是宵禁与戒严城门,都太过微不足道。 况且也并未接到恩师的什么信件,嗯,且看看再说吧!

拿下主意,木清嘉觉得还是将此事置身事外为好,他仍旧察他的官盐。谁料才一个转身,忽然有一名小吏上前,拦了木清嘉去路,兜头便是一揖,“可是监察使木大人?”

木清嘉还了一礼,打量了他一眼,已知其是官驿差令,“正是。”

“摄政王爷有书函至。请过目!”小吏将信奉上。

木清嘉马上接过细看,阅毕,不由面现微讶,似是完全不料,而且于中透出些不解来。沉吟良久,他回身对差令道:“你这就回吧!我心中有数了。”言罢,他将信件扯碎了,就近向一家铺子要了盆水给糊了。

小吏颇吃了惊,微怔之后,即刻一抱拳,“小人明白。”马上出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