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臻有些意外,看向燕绥,却见燕绥冲她一笑。

他素来话少,表情也不太多,笑容有,但常常懒懒讥嘲,此刻这一笑却春风朗日,湛湛辉光,透着十二分的愉悦,炫目得令人眼花。

文臻顿时溺死在这样难得的笑容里,连姚文邕都忘记了。

姚文邕看见燕绥开口,下意识打了个寒战,但此时已经逼上梁山,算来算去不会再冒出意外,想着殿下定然是诈自己,便决然点头道:“殿下若能拿出可信证据,文邕立即伏法!”

“我便不拿证据,你这种人也不配活过三天。”燕绥看也不看他一眼,转向皇帝,道,“父皇,其实儿臣也准备了证人,本来并不想拿出来的…请父皇允准此人上殿。”

“宣。”

长长的通报声传下百丈阶梯,众臣翘首以盼,过了好一会儿,一条人影才缓缓出现在殿门口,晨间的日光斜斜穿殿入户,将那人长长的身影折在门槛上。

姚文邕眯起眼,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那人行路似乎比较困难,走路姿势也有点奇怪,向一边歪斜。

那影子歪斜着迈过金殿高高的台阶。

日光洗亮一张苍白的脸。

姚文邕一眼看去。

像被一道天雷猛然劈在头顶。

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虎头上敢拔毛

像被一道天雷猛然劈在头顶,从头到脚贯穿,整个人连意识都裂成粉碎,日光如冷白利剑,铺天盖地刺来。

他一个踉跄,混乱的脑海里什么都没了,自己都不知道唇齿间,喃喃碾出两个令他大恐惧的字,“柔儿…”

那瘦弱苍白的女子立在门槛上,神智似乎有些迟缓,茫然地对着满殿惊诧的目光,也不知道行礼,直到姚文邕低吟出这一句,才缓缓把目光转过去。

只一转,她便打了个寒战,两眼一翻,众人都以为她要晕了,谁知道她一颤之后猛地蹦起来,以先前绝无的速度狂扑过去,一把便揪住了站立不稳的姚文邕。

砰一声,她的冲力太大,生生将姚文邕冲撞在地上,姚文邕后脑勺撞在金砖地面咚一声响。

林氏骑在姚文邕身上,两手掐着他的脖子,放声尖叫。

“啊啊啊你为什么不救我!为什么不救我!”

“是你叫我害唐小姐的!是你叫我害的!我跟你说了她要杀我她要杀我!”

“是你说没事没事不会的,啊啊啊唐小姐那样的人你要我拿那种事迷惑她!你怎么不叫我干脆直接杀了她?”

“我为你再三对唐小姐出手,掉到海里我还在帮你,你又在哪里!你在哪里!你在船上站着,你跪你跪她,你就不下海!”

“我是要多蠢要多瞎了眼才会被你骗得一次又一次犯傻啊!”

她掐着他脖子,揪着他脑袋一次次咚咚咚往地上撞,每撞一声都像是悲愤和控诉,不撞出个血肉横飞不罢休。

她明明只剩了一只手,身躯又单薄,却压得姚文邕动弹不得,姚文邕大声惨叫,嘶喊求饶,声音却淹没在她怒发如狂的嚎叫声里。

金殿之上,百官凛然,鸦雀无声,只余嘶喊和惨叫回荡。

姚太尉已经没有了表情和动作,而林俞好像冲击太过,张嘴好几次都没喊出来,颤颤捂住了心口。

众人被那声音瘆得不住后退,都以为姚文邕是心虚恐惧才会被林氏压住了打,文臻却眼尖地看见燕绥手指一弹,姚文邕便动不了了。

林氏骂了几句便不骂了,手上却不肯松,一下一下的,似要将满腔的悲愤痛恨用这头槌砸碎,咚咚咚咚的声音在死一样寂静的殿内机械地重复,反而听着更令人心生恐惧。

事到如今,什么也不用问了,真正的苦主,用自己的恨意做了最有力的证词。

文臻看着燕绥,她还真不知道他有这一手。

燕绥接收到她目光,唇角一弯。

倒不是有意瞒着她,而是林氏也不过刚刚到天京。

当日乌海之上,他居高临下,其实有看见林氏入水后的情形。

那女子入水后自知难逃一劫,濒死爆发,以异能迷幻了一头海兽,那海兽驼着她从水下潜行,离开了那片海域。

他当时心中一动,指令自己的侏儒跟随,如有机会就救下她。

他不会滥好心,但既然这女子有勇气自救,那么他就愿意顺手帮一把。

之后便是那风雨之中一系列变故,也顾不上谁,回京之后也就把这事忘记了,直到昨日才接到侏儒回报,他们找到了林氏,并认为这是主子要的人,护送回了天京,因为林氏残废重伤,路途耽搁,所以凌晨才到,还没来得及送回林府。

今日站班时,看见林俞的神态,他若有所觉,在殿外就下令将林氏找来。

果然给他猜着了。

当然可以一开始就把林氏抛出来,可那就看不到他的小蛋糕为他舌战重臣大杀四方啦。

燕绥心情颇好,对面文臻的大白眼儿都觉得美貌妖娆。

姚文邕的惨呼好听得如同雅乐。

别人却受不了了,皇后惨白着一张脸,也没想到今日自己的寿宴成了一出“贤淑女索命薄情郎,泣血诉冤哭金殿”。

皇帝叹息一声,挥挥手。

便有卫士上前来,拉开终于力竭的林氏,把已经快要撞晕的姚文邕架了出去。

卫士架着姚文邕走过林俞面前,林俞这才仿佛醒来,啊地一声大叫,爬起来顺手操起旁边案几上的金爵对他当头一砸。姚文邕拼命闪躲,却被卫士按住动弹不得,金爵还是在他脸上狠狠划过,从左边额头到右边下巴被划裂,翻出一大片血肉模糊。

姚文邕大声惨叫,惨叫声里林俞破口大骂,“下作竖子!枉读圣贤!”

又骂姚太尉:“一门腌臜!”

姚太尉被骂得退后一步捂住胸,脸色忽紫忽白,眼看就要吐血。

眼看就要再来一场闹剧,文臻上前一步,正色道:“太尉不过是为人所蒙蔽,林大人你自己又何尝不是识人不明?此事说到底是姚文邕心术不正,其余人都被他所害,还是别再为难彼此了罢!”

皇帝也道:“林氏着实无辜可怜。稍后着礼部明文表彰其贞烈忠诚,着令好生归家休养。”

林俞这才垂头收手,老泪纵横谢恩,。

今日毕竟是皇后寿辰,不是朝廷议事场合,事情弄明白了便结束,之后自然会另行商议处置的章程。

姚文邕被带走,皇帝又命人把林俞父女扶下去令太医前来诊治,又对姚太尉道:“太尉瞧着气色也不大好。也下去休憩吧。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肖,太尉也不必挂在心上。”

姚太尉眼底涌出感激之色,低了头躬身一礼,谢过皇帝,又对燕绥一礼,燕绥偏头不理。

老姚脸色灰败,最后对文臻无声地抱抱拳。

文臻赶紧避让,又恭谨回礼,笑道:“恕臣说句玩笑话,方才陛下那句安慰也不全对。姚文邕只不过是太尉的侄子,承不了太尉的担当勇烈,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就兴皇帝做老好人,她也要卖人情咧。

姚太尉脸色稍霁,对她点点头,转身有点蹒跚地走了。

众臣目送姚太尉离开,再转头看文臻时,眼神又丰富了许多。

瞧瞧,这姑娘,听说从她入宫开始,想动她的,没一个赢过!

果然不假,今儿个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赶出了景仁宫,连三公之一的姚太尉都没能立得住!

这回可不是殿下出手,殿下像个田舍翁一样袖手旁观,一脸女人出头万事足的模样,笑得都快近乎慈祥了。

也不觉得羞耻!

风波告一段落,礼仪持续进行,皇后和太子的脸色之前僵硬过一瞬,很快也恢复如常。

文臻发觉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皇后太子最起码表面上,都很无为。皇后从不拈酸吃醋,太子从不争锋露头,两人都把自己过得没什么存在感,不管什么场合一句多话都没有,但明明看起来如此庸碌,偏偏位置稳稳多年不动。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样反而能投皇帝所好,还是功夫都用在暗处了。

献礼继续进行,但经过刚才的大戏,人们便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也无心再去争什么。燕绥袖袋里的东西终于掏了出来,却是一个锦囊,里头几株深紫色的药材。众人都不认识,正好太医过来帮忙看护林俞下去,看见了,便十分激动地表示,这东西只生在海外仙山,须得地龙火练过的土壤才能长出,对女子大有裨益,可治皇后长久的失眠之症且有驻颜奇效。如果再有机会以地龙翻身之火炼药,那就完美了。

女子对驻颜这两个字向来都是看重的,皇后当即含笑收了,太子也对燕绥谢了又谢,先前暗讽燕绥备礼不精心的人都讪讪闭嘴。

文臻看着,心想这家伙还是这么坑,采了药草,都不趁火山爆发的时候叫师门顺便给炼了,就这么一朵干花往皇后面前一扔,引得人家打脸,皇后还要谢他。

不过这东西有驻颜之效…德妃娘娘估计又要气死了。

之后众人送的礼物,不过都是些玉围屏、珐琅器、金玉水晶之类的华丽物事。轮到文臻时,她的礼盒一打开,便引起众人称羡之声。

那件珍珠宝衣材质好,色泽美,做工精,手艺绝,在场的都是行家,谁都不能否认这礼物非常用心,皇后也颇喜欢,特地温言勉励几句。

文臻恭敬地和她应酬着,看着她古井不波的眼眸,心想你那凤袍今天穿不穿?

正想着,忽然一个宫女匆匆而来,在皇后耳边低语几句。

文臻眼力好,敏感地发现了一个口型。

采桑。

时间回到采桑抱着文臻的衣服包袱,跟随皇后宫女进入凤坤宫那一刻。

这少女绣娘出身,没见过什么世面,也就听过成语护卫们的一些简单指导和嘱咐,却是个天生胆大又聪明的。进了皇后宫里,也不东张西望,跟着皇后的宫女站到婢女们聚集的下房,抱着包袱规规矩矩站着,和谁都不兜搭。

她不和人兜搭,人家却要和她兜搭,站了没一会儿,便有一个宫女过来和她传话,道是文大人官服湿了,需要换衣服,让她去前廷送衣服。

采桑来之前经过一番恶补,略略知道宫中水深诡计多,心里有些不安,但她毕竟初来乍到,和文臻也没能形成默契,犹豫了一阵,终究是怕真的文臻需要,便抱了衣服跟着那宫女往外走。

皇后爱养花,最近寿辰更是集中了几乎整个皇宫的花,其中一幅室外藤编屏风绵延数丈,上面攀着各色花朵,拼成各种字体的寿字,十分华贵精妙,只是那屏风隔住了道路,使得来来去去的人不大看得清楚脸。

采桑跟在那宫女身后走着,渐渐觉得四周的人少了,而花屏对面,似乎走过一群人来。

那几人似乎情绪不大好,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忽然一个女子声音大了起来,厉声道,“现在换哪来得及?都怪那该死的猫儿。你们这群废物,连个东西都看不好,小环你还会武功,都抢救不及…”

四面的人噤若寒蝉,采桑听着那声气就不像什么好相与的,有点犹豫便停住了脚步,但她停住了,人家还是要过来的,那一群人转过花屏风,看见这一头有人,便闭了嘴,一群人都含笑和那引路宫女打招呼,当中一个女子,一袭紫罗锦裙外罩烟粉色素纱蝉衣,华贵中不失优雅,笑意盈盈,显得修养极佳。

采桑一边在心里嘀咕,刚才那骂得泼妇一样,一转眼又是这么雍容大方,果然中文说的不错,宫里这些女人都是千面的狐狸,一边也赶紧蹲了蹲身,让在路边。

只是那一大群人占据了整条路,她不得不让到旁边湖边的鹅卵石径上,脚底一滑,险些栽倒,旁边引路宫女一扶,人是扶住了,包袱却掉了,里头大小盒子落了一地。

那群女子中的侍女便也帮忙去捡,为了减重,衣服的盒子已经去掉,那衣服虽然讲究却低调,乍一看也就是寻常小姐穿着的裙子,那紫罗裙女子看一眼,自觉心里有了数——这丫鬟的主子,想来也只是个寻常货色。

因此便把脸上的笑容淡了淡,不再勉强压抑烦躁的心情。

方才她去观赏园景时,不知哪里蹿出来一只猫儿,将她侍女手中捧着的礼盒撞着,虽然没有落地,却撞到了墙角,盒子坏了,里头的彩玉鹦鹉雕却是撞坏了一角。

这玉雕是按照皇后宫里那只颇受宠的鹦鹉形貌雕的,用的是一整块天然七彩玉,请了东堂闻名的玉雕大师,独具匠心地根据彩玉的各种颜色雕成了这只鹦鹉,材质珍稀,雕工绝伦,心思更是机巧,完全有希望在今日的献寿礼环节拔个头筹。

她是长川易家的人,是吏部尚书易德中的女儿易修蓉,也是皇后娘娘同宗的侄女,原本就有一份亲缘在,只是长川易身份特殊,父亲能在朝中任职已经是多方努力而得,因此也就不便和皇后多有来往。只是最近,长川易屡屡出事,朝廷已经有风声要撤长川易的刺史之位,父亲也收到了来自长川易家的书信,具体内容她不知道,但父亲随即精心准备了这个寿礼,交给她,让她进宫来献礼。并再三嘱托她,务必要听皇后的话,讨皇后的欢心。

父亲会在前廷给皇后献礼,但那只是普通不招眼的物事,她这里才是重头戏。

她自然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母亲早逝后父亲没有再娶,她是家中唯一女眷,是父亲最宠爱的小女儿,一直希望能为父亲分忧。

但是出师未捷,礼物还没送上,已经有了擦痕,给皇后看见会怎么想?

此时想要临时再准备礼物也不可能,都是需要时间精心备办的,送个不够出色的礼物,比不送还糟。

她心中一团乱麻,拼命想着如何解决此事,此时她的一个侍女正好把掉在地上的盒子捡起来,盖子已经散开,露出里头的东西。

易修蓉的眼神忽然定住了。

她直勾勾地,脑子茫然地盯着那侍女将散落的黄黑相间的首饰放回盒子,那黑色与黄色之间各种彩光在日光下闪烁,刺得她有点睁不开眼。

直到东西收拾好被递回给了采桑,她才急忙开口,“慢!”

这声音尖得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众人的眼光都看过来,她才急忙笑道:“这位姑娘是?我瞧着你这首饰很是好看,能不能卖给我?”

采桑立即摇头,赶紧从那侍女手中接盒子,那侍女却反应很快,手一缩,笑道:“哎呀,这首饰可别跌坏了,我帮你瞧瞧。”

采桑有点发急,道:“我可以自己查看,这位姐姐快还给我罢。”

那侍女顺手把盒子递给易修蓉,偏头对采桑一笑,道:“姑娘你没听见,我家小姐说要买你这套首饰呢,你怎么这么没规矩,连贵人的话都不知道回答吗?”

采桑涨红了脸,她一个整日在绣庄里刺绣的绣娘,见过最恶的也就是绣坊的坊主,商人的恶不过是赤裸裸的压榨,哪里见识过这种笑嘻嘻厚脸皮满嘴虚话儿的闺中女子,她本是泼辣的,却惦记着现在场合身份都不一样,咬牙忍住了,蹲了蹲身,细声回道:“这位小姐恕罪,这首饰是我家小姐的爱物,别说奴婢无权卖,便是我家小姐来了,也不可能卖的。”

易修蓉瞟一眼采桑,她这种混惯了豪门大户的小姐,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人的来历和底蕴,眼前这个丫头虽然规矩没大错,但言谈气质神情举止都有些土气,婢女如此,主子自然也高贵不到哪去,但出于谨慎,她还是问了一句,“敢问你家小姐贵姓?”

采桑便道:“我家小姐姓文。”

易修蓉想了一圈,确定豪门闺秀中没有姓文的,朝中四品以上的大臣也没有姓文的——她不过是闺中小姐,对文臻虽有耳闻,但文臻素来不出现在她们的圈子内,在她们的概念里,也不属于大臣或者小姐,自然想不到她身上。

她不想得罪什么要紧人物,给父亲的仕途带来麻烦。

心下大定,易修蓉笑容更深,不过她混惯了豪门皇宫,心知为人不可太过强横,因此便道:“不肯卖也罢了。那么交换行吗?我这里有一尊非常精致的彩玉鹦鹉,是湖岗居士以天然七彩美玉为底,利用玉质自身色彩雕成,可以说是绝世珍品。本来我是舍不得这尊玉雕的,只是实在喜欢你那套首饰。我们交换一下,你若不信,可以当场请人看看这玉雕,价值不会比你这玳瑁首饰低。你若担心没法交代,回头我会和你家小姐说,放心,她一定不会生气,只会赞你会办事。”

说完自觉做得十分到位,有礼有节,鹦鹉玉雕价值也对得起那小门小户的小姐,便自说自话将盒子交给自己的侍女收起,又命人将那鹦鹉玉雕的礼盒交给采桑。

采桑脸涨得通红,退后一步,左右看看,发现方才给自己引路的宫女已经不见了,四周也没有别的人,只有这个强取豪夺还要假惺惺的大家闺秀和她的一群走狗,堵住了她前后左右的路。

此时不远处有人过来,也似乎是带着婢女的小姐,却十分谨慎,看见这头人聚得颇有些奇怪,便早早停住脚步,侧耳聆听。

采桑垂了垂头,想了一下,道:“婢子身份低微,并不敢做主。而且小姐您方才大抵没有看清楚,那套玳瑁首饰上头有个瑕疵,是今日不小心磕了的,我们小姐才没有戴,打算带出宫先修理的。”

易修蓉怔了一怔,急忙道:“哪里?”

采桑道:“倒也不是什么要紧的瑕疵,婢子给小姐指出来瞧瞧,如果小姐不介意,倒是可以换的…”

易修蓉心中暗叹倒霉,但又觉得假如瑕疵不明显,也不是不能用。毕竟玳瑁首饰和玉雕不一样,这种材质本身就会存在一点自然生长纹,完全可以掩饰。

便命侍女将东西拿出来,递给采桑看,采桑拿过盒子,道:“这位小姐您瞧——”

她一句话没说完,忽然一个转身,抱着盒子往湖里一跳。

“噗通”一声响,溅起的水花泼了易修蓉一脸。

岸上的人这下全傻了,易修蓉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提着裙子冲到湖边,看见那个土里土气的丫头,竟然一身好水性,一眨眼已经抱着盒子游出了好远。

这湖不算小,绕着整个凤坤宫并连接着御花园,采桑也不叫喊,只闷头游,她不愿惹事给文臻带来麻烦,只想游到湖对岸,绕开这些人,到凤坤宫外等小姐,把这件事告诉她。

她深信只要遇上小姐,事情就解决了。小姐一定能完美干掉那个抢东西的虚伪的女人,当初小姐一个人在漳县就骗了她们几十个绣娘呢。

易修蓉盯着水面,脸色铁青——这小丫头岂有此理,她好言商量,又拿珍贵物事交换,给足了对方面子,这丫头居然敢诳回首饰当众跳湖,这要给别人看见,她得担上什么名声!

眼看采桑往湖中央去,那里有一座横跨两岸的拱桥,桥边栓着玩耍用的小舟,她急忙道:“还不快划船追上去!”

她这样身份的贵女,身边自然有身手比较利落的侍女,当即便有人快步上前,解开小舟划船去追,易修蓉飞快跑到拱桥上往下看。

那一边倾听的人似乎也吓了一跳,却依旧没往这个方向来,急急带着人往回走。

采桑倒没看到拱桥这里有船,眼看有船追来,急忙换个方向游,但她拿着东西游泳不方便,那两个侍女臂力也很强,一划便滑出老远,两下就追上了采桑,一人抓住采桑的胳膊往上提,易修蓉在桥上道:“把她那个首饰盒先拿了,不要把东西弄到水里去。”

那侍女便一人按住采桑,另一人抢走盒子,采桑一看盒子被抢,大急之下便大叫:“抢东西啦——有人抢东西啦——”

她贫苦出身,骨子里市井气息不可能转眼便没了,遇见这样的事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大叫,但是易修蓉却急了。

这叫人听见,算什么事儿?她名声毁了,皇后那里也落不得好。

父亲还有重任给她呢。

心中一急,恶念便生,她想也不想地吩咐,“小环!把她按住,不许她叫!”

那孔武有力的侍女哗啦一声,一把将采桑的脑袋按进水里!

采桑拼命挣扎,那侍女却有些一根筋,干脆双肘压上去,死死压住她两肩。

易修蓉一边让自己其余侍女在桥两头观察,如果有人来就以请帮忙寻找东西把人劝开带走,一边让船上另一个侍女把首饰盒给她送上来,以免被人看见,误会是在抢东西。

那侍女便游泳到岸边,上桥将首饰交给易修蓉。

易修蓉拿到东西舒口气,心想什么时候自己想要个东西这么费劲了,心里惦记着才采桑的话,急忙打开盒子查看首饰有无瑕疵,结果不仅首饰完美无缺,而且近距离看,那玳瑁首饰的精致和匠心远超那七彩鹦鹉,她只觉得闪亮得眼睛都似要被灼伤,欢喜地抚了一阵,才忽然想起采桑还被压在水下呢。

想起她那会武的侍女性子有点傻,心中一惊,急忙趴拱桥上向下看,却看见那憨倔侍女已经不挣扎了,半个脑袋浮浮沉沉,被压在水里。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选的,自然最好

采桑拼命挣扎,那侍女却有些一根筋,干脆双肘压上去,死死压住她两肩。

易修蓉一边让自己其余侍女在桥两头观察,如果有人来就以请帮忙寻找东西把人劝开带走,一边让船上另一个侍女把首饰盒给她送上来,以免被人看见,误会是在抢东西。

那侍女便游泳到岸边,上桥将首饰交给易修蓉。

易修蓉拿到东西舒口气,心想什么时候自己想要个东西这么费劲了,心里惦记着才采桑的话,急忙打开盒子查看首饰有无瑕疵,结果不仅首饰完美无缺,而且近距离看,那玳瑁首饰的精致和匠心远超那七彩鹦鹉,她只觉得闪亮得眼睛都似要被灼伤,欢喜地抚了一阵,才忽然想起采桑还被压在水下呢。

想起她那会武的侍女性子有点傻,心中一惊,急忙趴拱桥上向下看,却看那侍女挣扎已经渐渐弱了。

她一瞬间心中混乱,不知该怎么办,把人整成这样,拉上来也会结仇,不拉上来…会不会被人发现?

还没纠结完,忽然“咻”一声轻响,随即小环啊一声大叫,从船上翻了下去,噗通一声声音比刚才采桑入水更响。

她入水,采桑却没冒出头,眼看要沉底,忽然一道人影冲来,噗通一声从那一头跳下水,三两下游到采桑那里,将她抱出水面,在水里就开始做人工呼吸。

这只发生在须臾之间,易修蓉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自己侍女一声惊呼,“宜王殿下!”

她转头,就看见整个天京贵女闺阁中经常含羞含喜含无奈地讨论的人物出现在眼前。

那人衣袂飘举,面色淡淡,姿态有仙气,但人看见只觉得魔王降世,美到有煞气。

易修蓉对上那双明明没有怒气一片空无的晶透眼眸,只觉得浑身都似乎被冻住了。

殿下的眼神像看虫子一样眨眼从她身上滑过,落在了她手上的玳瑁首饰上。

有那么一瞬间,易修蓉有种奇异的感受,像是看见刀锋凛冽,刺过指尖,她惊得手一抖,险些把盒子扔进水里。

然后盒子没扔进水里,她人进水里了。

燕绥手一抬,今天第四声噗通之声,易修蓉掉下拱桥,噗通落水。

她是从拱桥上掉下去的,虽然桥不算高,但激起的水花也比前几个都高,她又不会水,摔下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晕头转向中拼命挣扎,扑打得水花四溅,好容易冒出头来,忽然脑袋被人一按,咚一下又按回了水里。

这一下按得又狠又准,她险些闭过气去,那出手的人还不罢休,双肘往她肩上一压,宛如一座小山压上了背,这下别说头抬不起,整个人都要跪在水里,她拼命挣扎,却感觉自己的力量像蚍蜉撼树,被憋得鼻子疼痒,胸腔欲裂,浑身血液都往脑袋上冲,眼睛却疼得刀割一样根本无法睁开,看不见出手的是谁,只在心中绝望地想,刚才那丫头被按在水里就是这种滋味吗?这现世报来得也太快了,这是宫里啊,是凤坤宫啊,是谁这么大胆敢这么对她这个皇后唯一的侄女…但随即愤怒便淡去,思维陷入了混沌,极度的窒息让人无法有任何的反应,她的意识渐渐沉入黑暗…

忽然“哗啦”一声,天光大亮,空气涌来,她在睁眼之前,急忙贪婪地呼吸了几大口,快要炸裂的胸肺得到了拯救,她才慢慢睁开眼,微微模糊的视野里,是一张甜美到近乎可爱的脸。

这样的脸和她手上的动作实在差距太大,以至于易修蓉整个人都呆了。

甜美可爱的文臻看也没看她一眼,对身边已经爬上船并逮着那个小环痛揍的采桑道:“她压了你多久?”

易修蓉浑身一抖。眼神惊恐。

什么意思?

一个丫鬟受了点罪,竟然要她这个皇后侄女受同样的罪来赔吗?

采桑松开手,抹抹自己的鼻血,道:“小姐,这样可以了。咱们不要惹事了。”

文臻呵呵一声。她何曾惹过事?每次不都是事来惹她?

她都没出现了,采桑也不过是刚收的侍女,算着宫里宫外没人认识她,也不至于和她一个侍女为难,谁知道这也能出事。

她拎着易修蓉往船上一扔,对拱桥上周沅芷笑了笑以示谢意。

这边原本有些僻静,皇后又即将回来接受内外妇贺寿,所以人都集中在正殿那里,还是周沅芷及时发现了这里有些不对,命人去通知她。而她当时在殿上,从口型推测出采桑出了事,正好前廷的献礼也结束了,便先出了景仁宫,正好半路上遇到周沅芷派来给她引路的人。

周沅芷跟随父亲刚刚抵京,正好逢上了皇后寿辰。

她拎着易修蓉上了拱桥,燕绥见她上来,皱眉道:“你先把衣服换掉,莫着凉了。”又指着那玳瑁首饰盒,道:“已经给人摸脏了,要么就别戴了。”

易修蓉哆哆嗦嗦地听着,悔得肠子都青了。

到现在她还不知道这娃娃脸姑娘是谁她就枉为皇后侄女了。

这不是那个以厨子之身平步青云上三品的文女官吗,做了唐羡之的夫人,还能让宜王殿下对她死心塌地的那个。

姓文…姓文…尽往闺阁小姐身上想了,早知道是这位东堂官场女子新秀,长川易家就在她手上吃了大亏,给她十颗胆子她也不敢要这首饰啊。

听燕绥这么说她很想哭。

敢情这首饰还是宜王殿下送文大人的。

她这是作了什么死,一惹就惹了俩瘟神…

此刻什么报复心怨恨心都不敢有,她哆嗦成一团,把一张青青白白鼻涕成串的脸亮在那两人面前,只求那两位看了能发恻隐之心,这回就饶过她。

结果,燕绥看都没看她一眼。

文臻忽然伸手,将她扶住,易修蓉心中一喜,正要借此机会和她做小伏低道歉,却见前方来了一大群人,当先赫然是皇后奶娘黄嬷嬷,是负责皇后宫里大小事务的嬷嬷。

文臻搀着她,迎着黄嬷嬷,笑吟吟道:“黄嬷嬷,易小姐不小心落水了,我和我的丫鬟费老大劲儿才救上来,还请借间屋子给我们换衣服啊。”

说完又转头看着易修蓉,道:“易小姐看着轻盈,没想到那么重。易小姐,腰带勒腰,胸前塞布,美则美矣,但是于身体不利,平日里还是少吃一些罢。”说完还眨了眨眼。

易修蓉神情僵硬,看着她那一眨眼的俏皮,想着这什么人啊,满嘴谎言,偏偏还一脸的天真纯稚。

可越是这般天真可喜,她心里越是发寒,一千一万的怒骂反驳都堵在咽喉里,不敢爆发。

不敢爆发就只能默认,可是一默认,明日京中闺秀间就会传遍她以布塞胸口丰胸,以层层腰带勒紧腰部掩饰肥肉,贪吃好睡,闺秀之耻。

看对面那一大群贺寿的夫人小姐们脸上的暧昧表情,她就知道!最后传言只会比她想象得还要夸张!

她以后还能嫁得出去吗?

黄嬷嬷也是吃过文臻亏的,基本上这宫里谁不知道文女官笑面虎一只,也不敢多问,也不敢接话,赶紧让人带文臻易修蓉去换衣服,还要代表易修蓉的娘家人对文臻的见义勇为表示感谢,就当没看见易修蓉一脸的要哭不哭。

文臻从燕绥手里接过那首饰盒,笑道:“这么好看的东西,简直都要惹得人杀人抢劫了,怎么能不要?”

又命采桑把先前装衣服的包袱拾来,陪她和易修蓉去换衣服。易修蓉的侍女一个还在船上晕着,一个湿淋淋不敢上前,还有几个哪里敢凑到宜王殿下面前,眼睁睁看着文臻把人给弄走了。

周沅芷跟在后面,想了一下,慢慢也走了过去,忽然身后一声“借过”,听来十分匆匆,是个男子,她急忙闪到路边,一眼看见一人高颀的背影闪过,她忽然心中一动,唤道:“林侯?”

那人身形一顿,转过身来,果然是林飞白。

周沅芷看见他就笑了,却笑得端庄,落落大方行了个礼,嫣然道:“冒昧打扰侯爷,实在是始终惦记着上次承蒙侯爷相救,还未相谢。”

林飞白并不看她,微微侧身让过她的礼,还礼道:“举手之劳而已。”

他依稀记得在船上好像救过这位小姐,但不认识她是谁,也并不关心,心中有事,草草还礼之后便要走,周沅芷又叫住了他。

林飞白勉强掩住那一丝不耐,皱眉看她,他气质锋利,皱眉看人时颇有些冷肃,寻常小姐这时候多半心惊胆战,周沅芷却依旧笑得温婉,道:“林侯是要去寻文大人吗?”

林飞白一怔,忙问:“你可瞧见她?”

周沅芷笑容并无任何不快,道:“文大人先前落水,但是是她自己跳进去的,现在去偏殿生火换衣补妆,林侯可能不大方便去找她。不过您放心,她无事。”

林飞白转过身,第一次认真看了周沅芷一眼。

他是听说文臻落水匆匆赶来的,现在知道她无事自然也就放心了。但这个大家小姐,居然一照面就猜出他的心思,把他想知道的都第一时间告诉了他,这份剔透,很是难得。

更难得的是,她眼神并无暧昧,清亮坦然。

他出身不凡,神将之子自带光环,没少见识过各种矫揉造作的套近乎,这位周小姐,和那些脂粉闺秀比起来,倒还有几分清新。

周沅芷说完话并不留恋,含笑行礼,很优雅利落地告辞了。林飞白怔了一会,也转身往正殿走。

周沅芷走了几步,回头看林飞白的背影,幽幽叹了口气,拢了拢披风。

她的侍女愕然望着她,问:“小姐,冷吗?”

“不冷…哦,其实还是有点冷的,心冷。”周沅芷叹息,“我以我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关山啊…”

侍女:“…”

小姐你又说怪话了!

凤坤宫前殿一间耳房内点起了火盆,文臻带着采桑,施施然去里间换衣服,易修蓉没有衣服,只能对着火盆将外衣烤烤,里头的衣服不敢脱下来,湿淋淋穿在身上。

妆容花了,也不敢去梳妆台那里补妆,忽闻门响,回头一看,却是周沅芷送了一套妆盒来。

她并不知道周沅芷是害她被揪住的罪魁祸首,还以为是外头想要攀附她的官家小姐,十分感谢。周沅芷便絮絮和她聊天,易修蓉本来打定主意是不多说的,但这位姑娘性格温婉大方,也没问什么大不了的,便和她诉说了今日的心路历程,言下之意觉得很冤枉。

周沅芷宽慰了她几句,听她恨恨说要将今日经历告诉皇后,便笑言如此不妥。因为无论她怎么想,在他人看来就是她堂堂小姐抢夺他人之物还意图杀人灭口,这于名声也太不利了,便是皇后想必也不愿看见今日的好日子出现这种事情,易小姐可千万莫要自误。

易修蓉想着也有道理,只得叹气应了,出神半天,又恨恨道:“这京中也好,宫里也罢,都是一群爬高踩低的货色。皇后娘娘也是软性子…哎,能回老家就好了。”

说完她阒然一醒,发觉说漏了嘴,急忙掩饰,周沅芷却像完全没听懂一般,只淡淡笑着宽慰她几句,又道皇后娘娘正在寻她,让她赶紧去皇后跟前点个卯。

易修蓉当然想走,有点忐忑地看内间,见文臻还没出来,便拢了拢自己湿了又干显得皱巴巴的衣裙,急匆匆出去了。

她出去了,文臻也便出来了,梳妆打扮完毕,周沅芷看着眼前一亮,笑道:“咱们殿下,处处比人出众,但我以为最出众的,还是眼光好啊。”

文臻心想姑娘你情商也很出众,一句话夸两个人。

最重要的是燕绥那么欺负你,你还能这么诚心诚意夸出来。

她刚才在里头已经听了个大概,易修蓉本就是故意想解释给她听的。周沅芷则道:“文大人,方才易小姐最后一句话,其实我父亲听见了一些风声,正要我有机会转告您和殿下。听说…吏部尚书易德中,也就是这位易小姐的父亲,想要活动长川易的刺史。”

文臻怔了一怔,失声道:“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要收了长川易家的权柄,罢了易勒石刺史位,争取把长川收归朝廷,皇帝怎么可能再派一个长川易家的子弟去当刺史?哪怕是远亲也不行啊。

“我也觉得荒唐,但是消息应该是真的。所以易德中今日精心备了重礼,想要拉近和皇后的关系,请她适当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忽然门外燕绥的声音道:“易德中其实没有在长川易家生活过,他的祖辈当年就是因为被易家排挤,不得不早早离开长川去了天京,和易家亲缘不深。”他推开门走了进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易德中想必在陛下驾前请缨,愿为细作,瓦解易家。”

文臻恍然。

易德中是易家人,却和长川易没有情分,眼下朝廷为了选谁做这个刺史已经伤透了脑筋,大家都不愿意去送死,这时候易德中自动请缨,实在时机很好。他毕竟流着易家的血,比平常人更容易为长川易家所接纳,如果真的能获取易家的信任,再为朝廷办事,确实可以在耗损最小的情况下为朝廷拿回长川。

但是前提是,他确实赤胆忠心,要为朝廷分忧。拿下长川后能将长川纳回朝廷版图。

“陛下什么意思?”

“父皇也在为难。因为愿意去的人能力不够,能力够的不愿意去。这种事如果不能心甘情愿,派去了也是无用。所以我猜父皇应该有点动心。”燕绥答得漫不经心,从进屋开始目光便落在文臻的身上,而周沅芷早已很有眼色地含笑带着采桑出去了,还贴心地带上门。

文臻立在屋子中央,对他拉了拉裙摆,笑道:“怎么样?”

燕绥凝视着她,少女肌肤如雪,非常适合这种娇嫩明艳的鹅黄色,领口袖口的彩鳞绣在自然光线下变幻万千宛若虹霓,那种微带金属色的质感非常迷人,而玳瑁天然庄重的色泽则中和了衣裙颜色带来的稚嫩感,也压住了彩鳞的迷幻感,乌珠金珠如此珍贵在此刻也不过是点缀,却也恰到好处地将她衬得越发莹然闪亮。

他伸手给她扶了扶簪子,微微斜一点,便显出几分俏皮来。

“我选的,自然最好。”

这句话也像是双关,文臻便笑,忽然道:“小甜甜,我们一起去,把长川易拿下来好不好?”

文臻离开景仁宫有点匆匆,没来得及把今日的人证先安排好。

商醉蝉和易人离做完证,便退出了景仁宫,便有太监上前来说要带他们出宫。

商醉蝉轻快地舒了口气,二话不说跟着太监走了,他早就想云游四海,体验真正自由的滋味,但是文臻要他先来天京一趟,备着乌海之事有人作妖。他也只好多呆一阵子。

易人离却拒绝了,他不放心这宫里的人,想等着文臻一起走,而且刚才在殿上看见皇后,他心里有点感触。

皇后是他的亲姑姑,而且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姑姑,皇后和他的父亲,是双胞胎兄妹,但是他出生时候,皇后已经出嫁了,他没见过这位据说非常贤淑的姑姑。

他只知道,家族里有个传说,说皇后比家族中所有的女子男子都出色健康,而他的父亲却比寻常男丁状况还要差一些,这是因为在母胎里,皇后便抢夺了一切健康的东西,使健康的愈健康,病弱的愈病弱。

也正是因为父亲情形比寻常子弟更差,所以他想要自己健康和获得完全健康的后代的心越发强烈,也因此他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遭遇,吃了很多苦,最后忍无可忍,做了那弑父出逃的罪人。

他永远记得那夜月亮是红的,而血是黑的,难以想象,羊白头的怪物,全身都没有颜色,连汗毛都是浅色的,偏偏血的颜色那么浓,那么浓。

那浓郁黏腻的一片,像是天际风雨欲来的霾云,从此长遮于野,难见微光。

今日在殿上,至亲相见,不能相识。

他心绪复杂,不知是苦是悲,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却无人可倾诉。

他在景仁宫偏殿等候,不知不觉顺着回廊,走到一处僻静处。

面前忽然多了一个人,他抬头,不大认识。好像今日殿中臣之一。

那个中年人对他微笑,道:“易小哥。我是易德中。从家谱来算,应该算是你的堂叔。”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戏

文臻今日带她进宫,本就有想让她查看凤袍的意思,听见她这么说,并不意外,微微侧身,听采桑低声道:“原本背后有一块团绣,当初也正是那一块,被铃娘发现了有问题,才引出后来那许多事。但方才皇后娘娘升座,我好像没有看见那块团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