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一脸疑惑地望着奕洛瑰,摇了摇头。

“很好,”奕洛瑰低头看着安永,撇了撇嘴角,在他耳边压低了声音,“没醉就跟我来。”

 

第二十五章沉酣

奕洛瑰的邀约让安永心中一沉,脸上微红的酒色也在瞬间褪去,目光躲闪着,难掩紧张不安。奕洛瑰哪有闲心去关照他的情绪,径自迈开步子走在前头,命安永随后跟上。

安永抿唇看着奕洛瑰的背影,无可奈何,只好趿鞋走出大殿,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

这一去倒在安永意料之外,奕洛瑰并未往后宫走,而是一路上了宫墙城楼。此时本该朝霞满天,却因为大雨,东方只蒙蒙透着一点亮。奕洛瑰遣散了戍卫,与安永冒着雨在城楼上散步,俯瞰着新丰城中鳞次栉比的屋宇,倒好似悠悠天地之间只有他君臣二人,在此坐拥河山听雨声。

“可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里?”沉吟许久之后,奕洛瑰扶着女墙回过头,这才发现安永早已浑身湿透,巧手梳成的鬓发全湿漉漉地耷拉在脸上,好似刚从水里捞出一般。

还有那同样带着迷惑又无辜的眼神,勾起了心头某些绮丽的回忆,让情欲瞬间又勃然抬起头。

“唉,你这模样…如何能有人与你正经共事?”奕洛瑰不禁拽过安永,伸手替他抹去脸上雨水,又扳住他下巴,两人就着雨水唇舌交缠,深吻了许久,气氛却是越吻越淡,让人兴味索然。

“看来你还是学不乖。”奕洛瑰放开安永,很是不满意地斜睨着眼前人木然的脸庞,伸手探入他衣中摸索。胡服下摆的开衩这时大行方便,由着奕洛瑰冰凉的手掌长驱直入,摸得安永忍不住连连惊喘。

“我给你的玉势呢?”奕洛瑰摸索了半天忽然抬起头,虎着眼问安永。

“丢了。”安永这时仰着头靠在女墙上,气若游丝地回答。

他坦然的回答惹恼了奕洛瑰,使他不悦地冷哼:“你胆子倒不小!”

安永闻言微微抬起头来,在雨中饧眼朦胧地望着奕洛瑰,语气竟半带戏谑:“陛下稀罕这个?”

奕洛瑰冷笑:“是不稀罕,你再丢我再换,只是每一次尺寸都要大些,我怕你消受不了。”

“陛下多虑了,不过…”安永满脸雨水地笑了笑,艳色如莲花倏然出水,乱人心魄,“臣只怕长此以往,就只惦记着玉势了。”

奕洛瑰一怔,旋即听出他言下之意,扬眉笑道:“看来是我小觑了你,放心吧,我岂会输给一根死物?”

说罢他拔去安永发间簪缨,让他一头乌发泄在两肩,肩头衣袖却随着解剥滑落到臂弯,露出玉一样冰凉的大片肌肤。六月末的大雨打在身上,不算太凉,淋得久了反倒有种涤荡灵魂的错觉,使人不知宇宙洪荒、身在何处。

安永就这样摊开四肢任奕洛瑰予取予求,直到奕洛瑰扳过他的身子,将他的一条腿抬起迈出女墙垛口,他才清醒过来惊叫了一声:“哎,我的鞋!”

“怕什么,不过是一只鞋。”奕洛瑰看着安永狼狈又慌张的模样,不禁笑道。

安永忍不住别过脸,无可奈何地瞪了奕洛瑰一眼——他当然不是吝惜一只鞋,只是足下所穿的是崔府之物,有崔氏徽记又镶着云母松石,谁能不识这鞋的主人?被人捡着了,十有八九仍会送还崔府,到时又是一番口舌。

奕洛瑰没空理会安永百转千回的心思,只紧紧搂着他,顺着这个姿势将他钉上城头。这时宫中远远敲响了几声晨鼓,之后一呼百应,震天的晨鼓声响彻云空,唤醒了睡梦中的新丰城。奕洛瑰亦跟随着鼓声调整节奏,伴着那晨鼓三千,用腰一点点撞散安永的三魂七魄、四肢百骸…理智在这一刻到底屈从于感官,安永整个人蝉附在女墙上,十指紧紧抠进硬实的夯土,双眼紧闭着,呻吟声断断续续地从唇间逸出。

这时身后的人却忽然停下动作,附在他耳边低声喘息着开口:“你睁开眼,看一看…”

“嗯…”安永不耐烦地哼了一声,却蹙紧双眉把眼睛闭得更紧,恼他不肯干干脆脆,“看什么…快些…”

奕洛瑰却仍然不肯合作,执拗地按住他不安的扭动,低声催促道:“快,把眼睛睁开。”

安永这才勉强找回一丝理智,撑开眼皮往城下瞄了一眼,立刻又无力地将脸枕在女墙上,喃喃道:“看过了。”

“可看到什么了?”身后人得寸进尺,不依不饶地追问。

安永再好的脾气这时也终于开始冒火,使劲挣扎着要扭过身子,咬牙一字一顿地怒道:“如果陛下想说话,就放微臣起身,有话好好说。”

奕洛瑰忍不住哈哈大笑,就势帮他翻过身面对着自己,身下却不放松:“偏不,我就爱这样说。”

安永经不住他软磨硬泡,一下子又丢盔弃甲,仰躺在女墙上随他发疯。好一轮激烈的攻伐后,就听奕洛瑰放缓了节奏,轻声慢语道:“崔永安,你看晨鼓过后,百姓们都上街了。”

身下的人闭目不语,好似没听见他的话,然而交合处忽然加剧的紧绞和火热,却泄露了听者真正的心思。奕洛瑰被这炽烈的快感缠得长叹了一口气,才又稳住心神,低声对安永道:“你看这连月的雨,地上积水却不多,百姓仍能安居乐业…原本我恨你在城中拓宽水道,才放走了司马澈一党,谁料如今又是这水道…维护了整座新丰城。”

听见奕洛瑰如此感叹,这时候安永总算是睁开双眼,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看着奕洛瑰,也不独占功劳:“完善了设施,当然就可以抵御天灾,没什么好奇怪的。说来微臣还要感谢陛下,没有因为变乱而终止工程,所以眼下这份福祉,完全是仰赖陛下的仁德。”

奕洛瑰听了安永的话,嘴角挑起一丝古怪的笑意:“你这番话,是在奉承我吗?”

安永翻眼望天,没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自顾自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子献计献策,拿主意的却只有陛下一人而已。所以仰赖陛下之说,并不是奉承。”

奕洛瑰沉默了片刻,才道:“的确不算奉承——你这话一点都不好听。”

安永忍不住笑了,随后气喘吁吁地陪着奕洛瑰冲刺到巅峰,再筋骨酥软地仰躺在雨中,几乎化作一滩水。这时候奕洛瑰也从激情中缓过神来,于是懒洋洋地抽开身子,问安永道:“你知不知道…我们柔然人为什么要离开大漠,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和性命,来征服中原?”

“为什么?”安永头晕脑胀地低声问,想了一想又道,“我猜无非是为利益吧?天下纷争,都是为利而起,何况中原又富饶。”

“不,是因为疲倦——厌倦了逐水草而居,眼看着河床一点点干涸,河道离城邦越来越远…”奕洛瑰喃喃道,“崔永安,你有能力驾驭河流,将泛滥的水从新丰排走,是不是也能让水重新流进干涸的盛乐?”

安永此时人已清醒,黑白分明的眼珠看着奕洛瑰,尽量保守地回答:“这要经过实地勘察,才能答复陛下。盛乐城外有河流吗?”

这时奕洛瑰半抬起头,看着滂沱的雨水在安永的胸骨之间汇成一涓细流,不禁忘情地喃喃道:“有…”

“那么…因地制宜,大概不难。”安永喘了一口气,从奕洛瑰怀中挣脱,起身收拾好衣裳,将湿透的长发胡乱绾起。

奕洛瑰看着安永笨手笨脚,不由嗤笑了一声,拽过他帮他重整发髻:“你瞧你这样子,有什么资格笑我们被发左衽?虽然还蛮好看…”

奕洛瑰后半句赞语太过亲昵,让安永微微蹙眉,一等他放手便立刻退后了几步,低着头等候发落。奕洛瑰冷眼看着安永又恢复常态,颇有些不快地嘲讽道:“既已屈服,何必又故作姿态。”

安永被奕洛瑰讥刺,先是愣了一愣,继而才摇头:“陛下,微臣并非故作姿态。屈服是真,心有不甘也是真。不作谄媚之色,是因为这具崔家人的皮囊里,还有灵魂。”

奕洛瑰闻言挑唇一笑,笑过才惊觉这一笑的后味如此苦涩,竟使自己张嘴挢舌,口不能言。他只能挥挥衣袖示意安永离开,偏又在看见他赤着一只脚时,终于让这苦味扎进心里,泛起微微的疼痛。

他立刻拂袖大步流星地离开,冷着脸一路回到承香殿时,却发现哥哥尉迟贺麟一直都在殿中等候自己。

“哥哥?你怎么来了?”奕洛瑰用柔然语纳闷地问,有些烦躁地扯开衣襟,将湿衣一件件脱去。

“你上哪儿去了?”尉迟贺麟面带怒容,碧绿的双眸紧盯着奕洛瑰,不悦道,“我在这儿等了你许久。”

“没去哪儿,随便走走,醒了醒酒。”奕洛瑰说罢伸了个懒腰,又松了松筋骨,当着哥哥的面大咧咧地走进殿后浴室,全身赤裸地跳进浴池。

“你别打马虎眼,”尉迟贺麟跟在他身后走进浴室,冷眼看着泡在池中发懒的弟弟,皱着眉责备,“你怎么又把那个人弄到身边?别忘了我已经提醒过你。”

奕洛瑰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几下游到哥哥脚边,仰着头对他解释:“我只是要驯服他。这和驯服一条狗,一只鹰,或者一匹马,没有什么分别。你就别担心了…”

“驯服烈马或鹰犬,为的是骑猎所用,你要驯服他一个人,又是为了什么?”贺麟紧盯着奕洛瑰,不容他如此敷衍自己,“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说对他没有私心吗?”

尉迟贺麟的质问让奕洛瑰一时语塞,沉默了半天竟寻不到答案,只能闷闷背过身去,避开了哥哥的目光。贺麟望着弟弟倔强的背影,两眼中尽是伤心之色:“弟弟,你可知道,身为祭司最不幸的是什么吗?”

奕洛瑰闻言双眸一黯,闷声问:“是什么?”

“是明明知道你的前方有泥沼,却只能看着你一步步地走进去。”

这时奕洛瑰回过头来,有些无奈地抚摸着贺麟的脚背,低头吻了吻:“哥哥,你之所以会伤心,是因为能预知我的命运——可所谓命运,不正是明明知道前方有泥沼,却只能一意孤行地走下去吗?”

第二十六章省亲

果然即便是盛夏,在雨中纵欲也有损健康。安永回府后的第二天便病倒,连续发了两三天低烧,待到痊愈之后,才得知崔府有一件喜事临门。

其实这件事对于崔夫人来说,与其说是喜事,倒不如说是家丑——原来当初崔府的大小姐崔神爱殉国之时,府中另有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庶出女儿被奕洛瑰收入宫中,这也就是当日崔夫人对安永说“你妹妹是好样的”时,话里同时提过的那一个“不争气的蠢物”。后来这件事崔夫人一向不大提,因此安永也只是知晓个大概。

却不料这一年夏天,这位崔府多余的枝叶,“不争气的”庶女崔桃枝,竟然有了身孕,还被天子奕洛瑰破例恩准,于七月初七这日回府省亲。

安永没见过这位妹妹,也不知道当初崔永安对这位妹妹的态度如何,却可以从府中人提到崔桃枝时,连冬奴都不禁面露鄙夷而略可推及,这位庶出的妹妹崔桃枝,在崔家大抵是不受欢迎的。

先不说来到这个时代已快一年,安永过去好歹也看过《红楼梦》,所以知道嫡庶之间是天壤之别。他自己的价值观并不认同这种出身差异,却又不愿与众人争执,所以始终保持缄默,等着那个妹妹上门。

七月初七这天,连月的霪雨竟然在前夜收止,崔府上下都讶异天公竟然肯为崔桃枝作美——莫非家雀飞上了枝头,也真的能成凤凰?不过腹诽归腹诽,如今这位庶出小姐到底已是宫中的娘娘,大家也不敢怠慢,一早便趁着天晴洒扫了庭院,恭迎大驾。只有崔夫人还在怄气,借口府中并未出丧,坚持让安永与自己身穿丧服接驾。

午后一抬凤舆从宫中缓缓而出,随着光鲜的仪仗驾临了崔府。当宫中女官从凤舆中扶出崔妃时,安永这才算第一次与妹妹崔桃枝照面。

虽说心理早有准备,但在第一眼看见崔桃枝时,安永还是难抑震惊和别扭——眼前的姑娘一脸少女神态,腰肢轻盈很难看出已怀有身孕,水灵灵的柳眉杏眼神采俏丽,看在安永眼中,分明就是个十七岁花季的高中女学生。

安永对这个时代的婚育习俗仍然无法适应,一想到自己未来也有可能要娶一个这样子的小女孩,就禁不住深深忧惧。

至于奉旨回家省亲的崔桃枝本人,却是扬眉吐气的很。就见她一脸喜气洋洋,遍身紫纱红罗如轻雾绕体,项上佩着金珠璎珞,只在鬓间簪了一朵银花,算是尽了为姐姐崔神爱服丧之意。

她落地后一见崔夫人,立刻扑进她怀里假哭了两声,念及思亲往事,还不忘提两句“姐姐既然命薄,母亲一定要珍重身体”云云,气得崔夫人面如金纸,脸上被妆容攒起的一团假笑,已是生硬得几乎挂不住。

此情此景,让安永不禁在心内叹息:这又是何苦。

崔桃枝一见哥哥,倒是亲热万分,捉着安永的袖子问长问短,时间一长,倒让安永有些明白,为何崔府上下会不待见这位庶出小姐。

“哥哥,我在宫里日子也不好过,尤其年初发生那么大的事,害得我成日担惊受怕。好在官家一向夸我懂事,才没有连带怪罪我,”崔桃枝此时坐在安永的客堂里,抚摸着肚子笑着说,“还好我这肚子争气,这一下哪怕哥哥你做光禄寺主簿,我也不用再操心了。如今我只盼老天垂怜,能让我生下麟儿,母凭子贵,也算光耀了崔府的门楣…”

崔桃枝之所以莅临安永的院落,一是因为嫌弃自己过去的闺房太寒酸,不肯回去,二又嫌弃姐姐的院子晦气,怕冲犯了自己的龙胎,所以到末了她竟不避男女之嫌,直接坐进了哥哥的客堂。

这时候冬奴在一旁煮好了茶,拉着脸为崔桃枝奉上一碗,阴阳怪气道:“崔妃娘娘请用。”

“哎。”崔桃枝立刻接过茶碗呷了一口,又对漆盒里的茶食挑三拣四,“哎呀这种糕点我不爱吃,有酸的梅干杏脯没有?”

“没有。”不管崔桃枝如今是什么身份,冬奴一向不怕这个比自己大不了三四岁的二小姐,于是脆生生地一口回绝。

“没有?没有就去问厨下讨些嘛!”崔桃枝也不拿架子,笑嘻嘻地对冬奴道,“我知道问谁讨,你去找傅大娘。”

冬奴撅着嘴望了望安永,还是不肯动弹。最后安永看不过眼,催促冬奴去取,小家伙这才不甘不愿地离开。

待得冬奴一走,崔桃枝立刻又换了一张笑脸,用一种惺惺相惜又神秘兮兮的,同党似的目光看着安永,从袖中取出一方漆盒:“哥哥,这是官家要我带来交给你的。”

安永纳闷地望了妹妹一眼,接过她递来的漆盒,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放着那日他在城头丢失的鞋。他顿时脸色一白,双眼再看向崔桃枝时,目光已变得冰冷。

“其实今天也是官家让我来劝劝你…哥哥,你我都不容易。官家那个人,脾气你也是知道的。”崔桃枝故意掩口胡卢,吃吃笑了两声,下一刻才发现哥哥脸色不对,而自己已是结结实实碰了根钉子。

只见安永冷着脸拂袖起身,愤然离席走到堂下,扬手将漆盒扔进院中后,才回过头对崔桃枝正色道:“你回去吧,深宫险恶,你自己一人好自为之。”

“哥哥,你别生我的气,”崔桃枝见安永发怒,自己也有些慌了,她赶忙伸手拽着安永的袍角,迭声解释道,“我只是希望官家能够垂青崔府,再把白马公的爵位赐还给我们家,你处处与官家过不去,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还有…我已经打听过,官家至今还没有子嗣,所以我腹中怀得若是男胎,十有八九便是未来的太子!我们就算为了崔家,忍耐到那时候,又有什么不好?”

安永低头看着崔桃枝满脸憧憬地说完,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官家的确至今还没子嗣,可惜你打听得还不够细…自古柔然的皇帝,第一个孩子都是要献给天神作祭司的,你腹中的孩子就算是男孩,也注定不会成为太子。”

崔桃枝目瞪口呆地听安永说完,僵坐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忽然竟抓着头发哭起来:“怎么办,我又说了傻话,你和母亲是不是都觉得我很傻…”

“没有人觉得你傻,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你就得自己去走好它。”安永有些不忍地看着梨花带雨的崔桃枝,却终是狠下心道,“请回吧。我不知道官家要你如何做说客,如果是要我心甘情愿地与你共侍一人,就去告诉他崔宁尚有廉耻之心。”

“廉耻之心?”崔桃枝一时忘了掉泪,两眼通红地盯着安永愣了半天,忽然面红耳赤地发狠道,“只有你们知道廉耻,我不知道!当初崔家死的死伤的伤,蛮子在府门外堵了三天…宫中人催着我上车的时候,你们有谁为我说过一句话?崔家上下谁都瞧不起我,从小到大,我就没挺直腰板过过一天好日子!你们只当我是下贱的,危难时候打发出去也不要紧,因为我没廉耻…”

崔桃枝的哭诉让安永手足无措。他没想到自己说的两句重话,竟会让崔桃枝产生如此大的情绪波动,不过想一想崔家人的确从没关心过这个妹妹,她一个人在宫中孤立无援,定然吃了许多辛苦。眼前人说到底只是个小女孩子,自己与奕洛瑰之间的过节,不该拿她置气。安永一向见不得女人哭,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只好从薰笼上扯了一块帛巾,递给她擦眼泪:“快别哭了,我明白你不容易。可我毕竟是七尺男儿,要我以色事君,委实强人所难。你不该随便就受人指使,来对我说那些话…”

“哥哥的委屈,桃枝我自然也知道,可是伴君如伴虎,官家要我如是如是,我岂敢不把话带到的?哥哥不爱听,别往心里去就是了。”崔桃枝接过帛巾用力擤了擤鼻涕,满腹委屈道,“我就是有一点搞不明白,你我都是侍奉官家,明明是我名正言顺,还怀上了孩子,怎么你闹几句别扭,反倒让我成了没廉耻的了?!”

安永听着崔桃枝的抱怨,顿时哑口无言。

这时冬奴恰好捧着漆盒从廊下走来,看见安永与崔桃枝这架势,不禁一脸讶异地问道:“公子,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我这是在和哥哥叙旧呢!”不等安永开口,崔桃枝已先抢过话头,又责怪冬奴道,“怎么这半天才来,慢慢吞吞的,害我好等…”

冬奴不由翻了个白眼,将漆盒揭开送到崔桃枝面前,只见其中放着六枚巴掌大的白玻璃小碟,碟中分别盛着青梅、杏脯、红果、荸荠、杨梅、橄榄,俱是崔府自家精制的蜜饯,五颜六色,鲜洁可爱。崔桃枝见了立刻又高兴起来,泪痕未干的腮上挤出两个梨涡,将之前的不快统统抛诸脑后:“哎,还是回娘家好…”

安永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没见过有强如崔桃枝者,可以将“随遇而安”四个字发挥得如此出神入化。这一场逻辑混乱的交谈,让他对自己这个妹妹算是彻底没了想法。

这一趟变了味道的省亲一直持续到当晚亥时三刻,才算在众人期盼下宣告结束。崔桃枝在临回宫前,趁着与母兄道别之际,仍不肯死心地提醒安永:“哥哥,反正官家的意思我也带到了,听不听由你。只是今后在朝为官,凡事越小心越稳妥越好,别忘了你还有个妹妹在宫中,指望着崔家撑腰的…”

语罢大概是触及了伤心事,崔桃枝忍不住又眼圈发红,流了几滴兔死狐悲的眼泪。倒是崔夫人在一旁看不过眼,开口催促道:“时辰不早,赶紧回宫吧。你哥哥行事一向稳妥周全,何需你提点?”

“母亲所言极是,”崔桃枝仍带着往日做姑娘时的习惯,立刻满口奉承地附和崔夫人,“可惜桃枝这一次回来,没能向父亲问安。父亲如今一人住在东山,哥哥修书时记得帮我捎上一句,就说我每日每夜都在忧心父亲的身体,请他千万保重。”

崔夫人对崔桃枝的言谈向来句句生厌,听了这一句觉得尤其不顺耳,不禁皱眉冷斥:“很快你哥哥成了亲,崔府有了当家主母,我就去东山陪你父亲,有什么好忧心的?”

崔桃枝本已上了凤舆,这时听见崔夫人的话,立刻从帘帏后探出头来,一惊一乍地迭声问:“什么?哥哥要成亲?官家恩准了么?这事万万不可大意…”

“你哥哥成亲是天经地义,还需人恩准不成?”崔夫人气得板起脸,锐利的眼睛狠狠瞪了崔桃枝一记,“你自己在宫中好好养你那龙胎吧,不要再操心崔府的闲事!”

“这怎么是闲事,我…”崔桃枝还要说什么,这时崔夫人却已转过身去,吩咐安永送驾。

崔桃枝望着母亲漠然远去的背影,不由想起自己生母早亡,昔日在府中遭人白眼、受尽奚落,种种凄凉顿时涌上心头,令她一阵心灰意冷,赌气使劲甩下了帘帏:“不识好人心…”

第二十七章崔锅

省亲之后不出三日,崔府果然不得清静,又招来了是非。

尉迟奕洛瑰竟以中原五姓恃其族望,耻与诸姓缔结婚姻为由,下诏禁止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高平郗氏这五家世族自相婚娶。

也就是说,身为博陵崔氏的崔永安,从此不能向五姓世家的闺秀求婚,并且将来他能否娶妻、何时娶、娶的是谁,都要奏报给奕洛瑰知晓,由他下旨恩准,这一门亲事才算作数。

这道圣旨一下,气得崔夫人火冒三丈,在房中大骂不绝:“这一道圣旨,简直是混账到旷古绝今、闻所未闻!近来五姓之中并无嫁娶,那皇帝为何无事生非冒出这损招?一定是桃枝那丫头使坏!”

坐在一旁的安永已经足足听母亲唠叨了半个时辰,趁着她饮茶解渴的空当,赶忙见缝插针劝慰道:“既然事已至此,再生气也无益,母亲若为此事伤身损神,就是崔宁的罪过了。”

“我怎么能不生气?那皇帝是成心要绝崔家的后!”崔夫人瞪着眼,尤自愤愤不平地恨道,“他若是给你配个柔然婆娘,就是逼我去死!”

安永听了母亲的抱怨,不禁无奈地笑道:“他若为我指婚,我一定抗旨不遵,可好?”

崔夫人听儿子如此表态,总算消了点气,点头赞叹道:“你有此心,不愧是崔家的儿子。”

然而不等安永松口气,她又忍不住忧心忡忡:“阿宁,从此你的婚事崔家就做不得主了,让我怎么办才好?你若娶了寒族女子,我就是死了,也无颜去见崔氏的列祖列宗。”

“母亲您且放宽心,官家这道旨意下得突然,也许只是一时兴起,说不定过个一两年,他就收回成命了。”安永嘴上如此说,心里却赞叹奕洛瑰这道圣旨下得及时,乐得将自己的婚事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唉,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及早让你娶妻,别为你妹妹服丧了…”崔夫人悔不当初地叹气。

安永没将母亲的感喟放在心上,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这一季的暴雨来势汹汹,虽然新丰城固若金汤,中原各州却都有灾情上报。各地的灾民流离失所,在听说京城没有受灾之后,都想尽办法前来讨生活。

这一下新丰城的人口骤然增多,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前朝。城中各个驿站义舍皆是人满为患,原本还算充足的义米义柴都已告急。

京尹将这情况奏报天子之后,奕洛瑰甚是天外飞仙地命中书舍人朱批了一句:钦定光禄寺主簿崔宁差办。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立刻又让安永荣膺御史,多了个正八品的小官加身。于是安永在新丰城内东奔西走、筹措物资安置灾民的时候,时常也会感念奕洛瑰这个人…实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好在凡事有了官方的支持,办起来都很顺利。户部拨钱、太仓放粮,只有收容灾民的居所一时来不及搭建。安永灵机一动,前往浮图寺说服了住持,请他将寺院的偏殿和厢房暂时开放出来供灾民居住,除了赈灾济贫、施医给药之外,也可趁此机会弘扬佛法,广招信徒。

永安公子出面,浮图寺住持欣然答应,于是此例一开,其他寺庙道观也纷纷效法,很快就解了安永燃眉之急。

同时由安永设计的慈善收容院也在加紧营建,他在设计公用建筑这方面并不专业,也不熟悉这个时代的建筑结构,因此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好在他也没多大野心,只求略具雏形,以便交给工部的官员去细化,至于是否合理,可以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慢慢完善。

“公子,为什么您画的这座宅院,要叫悲田院?真是好怪的名字。”冬奴晚间为安永掌灯时,看着设计图稿上的文字,不禁皱着小脸问,“好好一座宅院,为什么要用悲字呢?听上去不大吉利。”

安永笑了笑,耐心地对冬奴解释道:“因为佛教教义之中,有三块福田——供养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我们济世救贫,就是在这块悲田里种下了一个福因,将来这颗种子开花结果,可得无量福报。”

冬奴听了安永的话,懵懵懂懂有些明白,却终是忍不住问:“公子,您什么时候突然信佛了?那是寒族和庶族才信奉的玩意儿,被夫人知道了,恐怕又要惹她不高兴。”

安永听了冬奴的话,并不多作解释,只答道:“我自有我的缘法,这个不可说。”

“哎呀,什么叫不可说嘛…”冬奴对公子的回答很不满意,赖在席间,撒娇撒痴地抱怨着,“公子告诉冬奴的话,冬奴从来都是压在心底,守口如瓶的。到底什么缘法不可说,还要瞒着冬奴呀?”

安永坏坏一笑,故意逗小家伙道:“所谓不可说就是…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哎呀公子,您不说就不说吧,快别说了,”冬奴听得愁眉苦脸,不禁捂着耳朵叫道,“这生生说说的,把我绕得肠子都要打结啦!”

安永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时之间,新丰城内政通人和,京尹在奏报里歌功颂德,捎带将崔永安夸得天花乱坠,奕洛瑰却甚是淡定地令中书舍人朱批了一句:知道了,理当如此。

眼下灾民的基本生计都得到解决,只有做饭的燃料仍然供应紧张。这个时代的煤炭还是奢侈品,城中的干柴也已卖到三文钱一束,安永又心疼新丰城外的大片山林,不想过度砍伐,因此特意拜托将作监为自己打制了一口铁锅,这日便与光禄寺的同僚们聚在一起,示范油锅炒菜。

“这和油煎法实际上很类似,只是不拘于只煎肉类,蔬菜什么的都可以做…这样下了油脂后用大火猛炒,切细的菜很快就能烧熟,比起用釜煮羹或者炙烤大块整肉来说,更能节省薪火,”安永在众目睽睽之下,红着脸炒了两个鸡蛋,“我们可以先在悲田院中试行,如果顺利,再在城中推广这种烹饪法,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中以光禄寺卿最为德高望重,于是由他先举箸,尝了一筷子安永炒的鸡蛋,半晌后才缓缓道:“还成,的确熟了。”

安永上一世的做菜水准,的确一直停留在把菜“弄熟”的水平上。光禄寺卿实事求是的一句话,让安永很是羞愧,觉得对不住自己那个世界的餐饮文化。

“崔主簿只是示范方法,本意不在调味,”这时一位监膳好心开口,为安永挽回了一点面子,“若加些切细的葱白、浑豉,用麻油炒熟,应当能更适口。”

“对对…”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安永不禁赧然一笑,很感激同僚们的好意。

其实安永能有这份好人缘绝非偶然——谁都知道永安公子在光禄寺中当个小官,只是龙困浅滩,陪着他们一干虾兵蟹将玩玩而已,哪个人真敢怠慢小觑他?难得他又平易近人,没有士族子弟的骄矜之气,所以大家放下疑虑后,都喜欢与他共事。

“既然诸位都赞同,我们就照此样式,请将作监再造出一批炒锅来,只是这一次别再做那么精细了。”安永对铁锅上精致的蟠龙把手,以及边沿上华丽的鎏金卷草纹很是无奈,“毕竟只是做饭的炊具,还是以实用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