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皎坐在角落里半低着头,只觉无数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只得死死咬住银牙才不流露出异样来。

眉眼灵活的李夫人打圆场道:“咦,真是奇怪,今年知客僧比往年来的晚许多呢。”

她这样一说,厅内夫人们都觉得有些奇怪了,不由议论纷纷起来,姜老夫人与王夫人的过招就此揭过。

之后各府太太们闲聊着,终于有守在门外的下人进来禀告说已经看见知客僧往这边走了。

夫人们面上不动声色,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这边大大小小有十数个待客厅,也不知道知客僧会进哪几间?

不只是姜老夫人所在的小厅,其他厅中的太太们同样派了下人在门外观望。

脚步声近了,又远了,知客僧每走过一个厅门,厅内之人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

眼看着知客僧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各个厅中的夫人们有了同样的疑问:奇怪,难不成今年入了高僧眼的人家正巧在一个厅里?

“快去看看师父进了哪个厅!”

马上有下人回禀道:“进了明心厅了!”

其中一间待客厅里坐着泰宁侯府与固昌伯府的女眷,杜飞雪忍不住开口:“怎么可能没有颜表姐?”

被提到名字的少女十四五岁模样,生得雪肤花貌,气质娴雅,闻言淡淡道:“飞雪表妹别乱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我字写得好的大有人在。”

杜飞雪听了不服气:“颜表姐就是谦虚,去年明明只有卢楚楚与你不分上下,一同得了疏影庵的师太称赞的,今年卢楚楚订了亲没来,颜表姐的字就是咱们这些人中的头一份,那明心厅——”

说到这里杜飞雪一愣,叫道:“哎呀,我想起来了,皎表姐就在那里呢。”

她说着扭了头,央求固昌伯夫人朱氏:“娘,我想去那边瞧瞧,说不准就是皎表姐拔了头筹呢!”

这厅里的人俱是好奇不已,朱氏想着两家是姻亲,女儿过去也不算什么,便点头应了。

杜飞雪大喜,拉住朱颜的手道:“颜表姐,咱们走吧!”

“我就不去啦——”

“颜表姐,你就不好奇有谁的字比你还好吗?”

朱颜一听,不由去看泰宁侯夫人,见母亲冲她点头,这才随杜飞雪去了。

明心厅里,已是人心浮动。

按着惯例,每年会有五到十家的佛经被挑选出来送去疏影庵,而今这厅里总共七八家,难不成全入了高僧们的眼?

哎呀,到底是自家姑娘厚积薄发还是高僧们老眼昏花啊?

几个颇有自知之明的夫人默默想。

她们不由把目光投向姜老夫人。

是了,黎府的二姑娘去年就被选上了,据说大姑娘的字也不错。

知客僧向众人见过礼,走到姜老夫人面前,语出惊人:“不知这册经书是贵府哪位姑娘抄的,疏影庵的师太想见一见。”

第47章 李代桃僵

知客僧走到姜老夫人面前的一瞬间,就把屋里屋外的所有目光吸引到姜老夫人身上,她顿时生出一种飘然微醺的感觉,是以当目光落到知客僧手捧的经文时,一时没有任何反应。

而后,当她从那短暂的美妙感觉中清醒,看清了佛经上的字体时,心中陡然一沉。

这字体,既不是大姑娘黎皎的,亦不是娇娇的。

按着往年惯例,西府姑娘们的手抄经文会被装在一个匣子里送过来。

她近来右眼几近失明,只靠左眼视物,哪里有耐心一一翻阅,不过是重点看了大姑娘的,随后草草扫了一眼放在黎皎下面的那本,依着经验可以断定是四丫头的。

姜老夫人心念急转:这手抄佛经出自黎府,大丫头和二丫头的她仔细看过,五丫头的翻了一下,四丫头的扫了一眼,那么就只剩下了三丫头和六丫头。

六丫头年幼,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字,不,就是满京城又有谁能写出这样的字来?

这分明,是乔先生再世啊!

姜老夫人用眼角余光迅速扫了坐在身侧的邓老夫人一眼,捕捉到她嘴角的笑意,心中一顿。

原来老妯娌对此心知肚明,那么,就算再不可思议,只剩下了唯一的可能:三丫头!

姜老夫人的沉默引起了知客僧的疑惑:“老夫人?”

姜老夫人迅速回神,面带微笑道:“是我们二姑娘的。”

邓老夫人剧烈咳嗽起来,强忍住震惊盯着姜老夫人。

她真没想到,这位素来讲规矩重礼仪的乡君会当着她的面做出李代桃僵的事来。

她先前只担心佛经送到东府时姜老夫人见了三丫头的那本经文会动歪脑筋,特意把三丫头的佛经压在了最底下。姜老夫人眼神不好,除了一直和二丫头不相上下的大丫头,其他人的她是没有耐心看的。

万万没想到啊,姜氏居然公然夺了三丫头的风头安在二丫头头上!

邓老夫人险些气炸了肺,刚要开口,就收到姜老夫人警告的眼神。

姜老夫人再次开口:“娇娇,还不过来。”

黎娇迎着众人欣羡赞许的目光施施然来到姜老夫人身边,心中高兴极了,又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直到她下意识扫了知客僧小心翼翼捧着的佛经一眼,这才愣住。

不对,这根本不是她写的!

黎娇半低着头,旁人无法窥见她的惊骇,已是有人夸赞道:“乡君,府上二姑娘真是沉稳,不愧是您亲自教导出来的。”

姜老夫人一听,就好似三伏天饮下了一盏冰镇的酸梅汤那么舒爽,一开始的那点犹豫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她劳心劳力教养二丫头,等的不就是这个吗?

担心黎娇失态露出端倪,姜老夫人悄悄掐了她一下。

黎娇一个激灵回神,心中虽困惑不已,面上却恢复了平静。

“请女施主随贫僧走吧,疏影庵的无梅师太想见你。”

室内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室外则响起凌乱的脚步声。

这一刻,黎娇激动得险些晕了。

无梅师太便是那位大长公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外人,每年这时候对各府姑娘们最大的荣耀不过是得到那位师太一两句称赞罢了,而今天,无梅师太居然要见她!

黎娇早已忘了追寻手抄经文的真正主人是谁,抬头挺胸跟着知客僧出了门,沐浴着无数赞叹目光往疏影庵去了。

明心厅里顿时炸了锅,其他厅中的夫人们按耐不住赶了过来,把小小的明心厅挤得密不透风。

姜老夫人享受着众人的追捧,神清气爽。

邓老夫人则脸色沉沉,一言不发。

趁着姜老夫人去净手的工夫,邓老夫人跟过去,低声责问:“乡君,那本经文可不是二丫头抄的吧?”

姜老夫人立刻左右四顾一眼,见无旁人才松了口气,不慌不忙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怎么,弟妹要当众说出来?”

邓老夫人气得手抖。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皇亲贵胄,扯下那层高贵的皮,最是丑陋!

事已至此,她又如何揭穿?那样整个黎府的名声都会毁于一旦。

姜老夫人瞧着邓老夫人神色,了然一笑。

她就知道,只要先下手为强,邓氏就只能认了。

想着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姜老夫人叹了口气:“弟妹啊,你想想,三丫头名声已经完了,就算佛诞日上大出风头又有什么用?”

“所以就该把三丫头应得的风光让给别人?”

姜老夫人笑笑:“怎么是别人呢,都是黎府的姑娘,二丫头争气了别的姐妹也会跟着沾光的。就说大丫头吧,被人退了亲以后想说门当户对的不容易,但今日之后,谁不会赞一声黎府好教养?长春伯府的幼子本就是个混账的,将来大丫头再说亲也顺当些。”

邓老夫人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这么说,我还该说声谢谢了?”

这样的厚颜无耻,她今日领教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黎’字,弟妹应该也很清楚。”说到这里,姜老夫人就语带警告了。

邓老夫人冷笑一声,扭头就走。

二人先后回到厅中,姜老夫人立刻被夫人们团团围住,就连邓老夫人都得了几声称赞,听在耳里,只觉讽刺。

待客厅外的长廊上站满了年轻姑娘们。

杜飞雪拉着黎皎咬耳朵:“皎表姐,你们府上那位二姑娘写的字真有那么好?”

她手一转,指向朱颜:“比颜表姐的字还好?”

泰宁侯府的姑娘黎皎是不愿得罪的,可当着外人的面说自家姐妹不好亦不合适,便委婉道:“这我就不知了,平日里瞧着二妹的字和我差不太多,想来是二妹藏拙了吧。”

藏拙?哼,就黎娇那样明明只有五分恨不得表现出十分来的货色还知道藏拙?

今日之事实在离奇,她可真是糊涂了。

大福寺里,黎府的二姑娘手抄佛经得到了无梅师太青眼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每个角落。

往年这时人们就该散去的,可无梅师太破天荒见人把所有人的心都勾了起来,夫人们杯中茶水续了一次又一次,谁都不提“走”这个字。

没有了大福寺的热闹,通往疏影庵的小径清幽宁静,黎娇跟着知客僧往前走,忽地有些紧张。

第48章 无梅师太

知客僧的脚步声很轻,连带着黎娇的呼吸声也跟着轻起来。

有那么一瞬间,她有些后悔。

会不会被发现呢?

黎娇心情有些沉重。

大福寺的知客僧长年累月接待富贵人家的女眷,很有几分眼色,见状宽慰道:“小施主不必紧张,师太很和善的。”

“师父见过无梅师太?”

知客僧笑着摇头:“贫僧没有机缘得见,曾听师叔提起过。这么多年师太从不见外人,小施主能见到师太实是难得。”

听知客僧这么一说,黎娇那点后悔顿时无影无踪。

怕什么,是祖母把她推出来的,看到手抄佛经的只有黎府与大福寺的人,只要她咬死了不说,那位师太如何会知道是冒名顶替的?她还没听说过因为书画出众就让人当场提笔的,只要撑过这一刻,以后在京城贵女中就无人能越过她的风头。

黎娇想着这些,暗暗给自己打气。

知客僧在疏影庵门口住了脚,一位中年尼僧接过手抄佛经,领着黎娇进了门。

黎娇难掩好奇,眼角余光暗暗打量四周景色,心道疏影庵一行,以后她会有许多谈资了,至少庵内景物外人就没有见过。

一路上黎娇思绪纷纷,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被尼僧带到了无梅师太面前。

“这就是那位姑娘吗?”无梅师太开口,声音清冷,不沾一丝烟火气。

“师伯,这就是抄写这本佛经的黎二姑娘。”尼僧把那本手抄佛经恭恭敬敬呈给无梅师太。

无梅师太伸手接过,爱惜地摩挲着佛经,随后冲黎娇笑笑:“小施主上前来。”

黎娇一下子紧张起来,忙给无梅师太见礼。

无梅师太笑笑:“不必多礼,贫尼没有想到,你这样小。”

她忽地指了指手中佛经,问黎娇:“这是小施主手抄的?”

黎娇心跳急促,鼓足勇气吐出一个字:“是。”

无梅师太望着她,目中有她看不懂的情绪在流淌。

室内无声,黎娇甚至有一种错觉,面前这位师太,曾经的大长公主,会这样长长久久看下去。

她悄悄攥紧了拳,手心全是湿漉漉的汗水。

“虽是正书,却难掩其疏放妍妙。”无梅师太喃喃道。

世间能做到如此的,她只识得一人。

黎娇在这样的赞美下忍不住抬头,大着胆子端详无梅师太的样貌。

无梅师太眉眼冷凝,丰姿出众,眼角细细的纹路给她平添了岁月的静美,让人瞧不出年龄来。

无梅师太年轻时一定是万里挑一的美人。黎娇忍不住感慨。

公主之尊,风华绝代,这样的人怎么会落发出家呢?

这样的感慨中,黎娇听无梅师太问:“小施主,会背青莲居士的《将进酒》吗?”

“会的。”黎娇忍不住微笑。

这样流传千古的佳作,但凡读书之人谁不会背?

“来。”无梅师太起身。

黎娇随之进了里室。

室内雪洞一般,只有一榻一案并数把椅子。

无梅师太指了指桌案:“小施主,贫尼想请你给贫尼写一篇《将进酒》,不知可否?”

黎娇顿时愣住。

无梅师太目光淡淡望着她,平淡如水的目光下,却有暗流淌过。

黎娇脸上血色褪得干干净净,一张娇美的脸比雪洞还白。

“我——”她张了口,可喉咙中好似塞了棉花,后面的话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无梅师太没有出声催促,可她的眼神太悠长,让黎娇深深意识到,她是不可能找理由推脱的。

无梅师太之所以见她,就是想看她写字,而不是见她后忽然生出让她写字的兴趣!

在那样的眼神下,黎娇硬着头皮提笔,笔尖迟迟不落,终于一滴墨把铺在桌案上的白纸晕染成一团黑。

随着墨落下的,还有她的冷汗。

无梅师太轻轻拧眉,忽地就明白了。

从黎娇进来到现在,她一直平和的神情终于有了变化。

冰雪迫人。

黎娇执笔的手开始抖,到最后浑身抖若筛糠,再无书香贵女的半点气度。

无梅师太失望地叹口气,吩咐侍立在外的尼僧:“静翕,把这位小施主领出去吧,告诉大福寺的师侄,他们领错了人。”

“是。”中年尼僧看一眼呆若木鸡的黎娇,暗暗摇头,“女施主,走吧。”

黎娇仿佛失了魂,浑浑噩噩跟着尼僧往外走,身后忽地传来无梅师太的声音:“静翕,把对的人领来见我。”

静翕浑身一震,恭声道:“是。”

疏影庵的路很快就走到了尽头,等候在外的知客僧迎上来。

静翕皱眉:“师弟,这不是写那本佛经的女施主,你们领错人了。”

知客僧一脸震惊看了黎娇一眼,那一眼让她无地自容,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

“这…这真是想不到…”好一会儿,知客僧才挤出一句话来。

“师弟快些回去吧,师伯还等着呢。”

“等着?”极度震惊之下,知客僧反应慢了许多。

静翕无奈解释:“自然是等着师弟把真正抄写佛经的女施主领过来。”

师伯这么多年才见一次外人,结果出了这种纰漏,还真是让人不快。

知客僧肃容保证:“师兄放心,这一次绝不会再领错了。”

静翕点点头,转身进了庵里。

黎娇心里好似破了一个大洞,呼呼漏风,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走在冰天雪地里。

回去的路上,再无人出言宽慰,就连幽静的山风似乎都停止了。

“黎二姑娘回来了——”寺内传来阵阵骚动。

触及黎娇异样的神态,众人更是好奇,方便的直接去了姜老夫人所在待客厅,不方便的亦派出下人去打探消息。

知客僧领着黎娇一进厅门,厅内顿时一静,随后欢声笑语再次响起。

“哎呦,我们的二姑娘回来了,快过来,快过来。”李夫人笑着喊道。

旁边的太太笑着打断:“就你嘴快,二姑娘就是来也该来乡君身边啊,咱们今天有福气听二姑娘讲讲庵里的见识就该偷笑了。”

姜老夫人听了难掩笑意,直到知客僧到了近前才察觉出不对劲来。

知客僧向姜老夫人见礼,念了一声佛号:“老夫人,这其中恐怕出了什么差错,疏影庵的师太要见的并不是这位姑娘。”

此话一出,厅里厅外,针落可闻。

第49章 凉薄

姜老夫人一张脸慢慢变了颜色。

厅内最初的静默过后,陡然响起窃窃私语声,好似无数只蚊虫在姜老夫人耳畔盘旋飞舞。

她努力睁了睁眼,右眼迷雾重重,更生烦躁。

姜老夫人用那只清明的左眼看向黎娇。

黎娇头皮一炸,强自抑制住恐慌,磕磕巴巴解释:“师太让我…写诗…”

她一双漂亮的凤眼睁得很大,满是祈求与不安。

是祖母让她站出来的,祖母一定有办法吧?

黎娇的话让室内一静,随后私语声更大,已经能清晰听到嗤笑声。

姜老夫人太阳穴突突直跳,头痛欲裂。

这个蠢货,这样一说岂不坐实了冒名顶替被当场拆穿的名声!

她咳嗽一声,一脸严厉:“娇娇,祖母眼神不好,当时见那册佛经放在最上面,就以为是你的。你这孩子,先前高僧问起,怎么不留意一下就冒失跟着去了,竟闹出这般笑话来!”

黎娇脑袋嗡了一声。

祖母在说什么?她怎么一点都听不明白?

什么叫她没留意?明明是祖母——

黎娇下意识看向姜老夫人,就见一向慈爱的祖母眼中没有一点温度,冷得能结冰。

她打了个哆嗦,恍惚明白了什么。

“娇娇,你可知错了?”姜老夫人重重拍了拍桌子。

桌面上的茶杯震了震,发出不小的声响。

黎娇目光游移,看到了邓老夫人唏嘘的神情,又撞见了西府二太太刘氏幸灾乐祸的眼神。

周围的议论声嘈杂无比,黎娇再也抵抗不住这种无形的沉重,膝盖一软跪了下来:“祖母,我…我错了…”

姜老夫人心下一松。

知道把事情揽下来,这丫头总算懂事。

一直冷眼旁观的邓老夫人心中长叹一声:姜氏这样一说,二丫头的名声以后就完了!

在场的太太姑娘们又不是傻子,仔细一琢磨,谁相信二丫头当时没有留意啊,都会明白是二丫头为了才名起了冒名顶替的心思。

她看向姜老夫人的目光更冷了。

对一直当作掌上明珠的孙女都能如此,可想而知这人有多么无情,以后且要小心些。

“阿弥陀佛——”当面闹出这么一出戏,知客僧颇为尴尬,打断了正准备教训孙女的姜老夫人,“老夫人,不知那册佛经是府上哪位姑娘写的,疏影庵的师太还等着见她。”

厅内顿时安静了,夫人们悄悄交换眼神。

原来还真是某位黎姑娘写的?到底是谁呢?

她们不由看向角落里的黎皎。

黎皎眉眼低垂,一颗心急跳起来。

难道说被无梅师太看中的佛经是她写的,被伯祖母李代桃僵安在了黎娇头上?

一定是这样,她就奇怪今年她明明全力以赴,写的字绝对比黎娇漂亮,被选中的人怎么就成了黎娇呢!

“皎表姐——”杜飞雪低声喊,捏了捏黎皎的手。

比起交情淡淡的黎府二姑娘,她当然盼着好事落到自己表姐头上。

姜老夫人有些尴尬:“这个老身还真说不好。老身近来老眼昏花,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丫头们的手抄经文收起来后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并没细瞧,这才弄错,让各位见笑了。”

“哎呀,这也是难免的,乡君就别往心里去了。”李夫人忙打着圆场。

其他人虽没多说,目光却在黎娇身上打转。

黎娇跪坐在地上,冰凉如水的地板刺得她透骨寒,泪水瞬间湿润了眼眶。

那些嘲笑的、轻蔑的眼神化作无数飞刀落在她身上,让这个一直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孩瞬间体无完肤。

邓老夫人暗暗叹了口气,开口道:“师父可否把佛经给老身瞧一瞧。”

知客僧忙把佛经递过去。

邓老夫人早就心中有数,此刻不过是做个样子,扫了一眼便道:“果然是弄混了,这是我们三姑娘的,当时我见她写得好,特意放在了最上面送去东府。没想到侄媳妇也是这般心思,想让乡君一眼就瞧见,谁知乡君却误会了。刚刚乡君说是二姑娘的,她一个小姑娘紧张之下哪里能留意到呢?”

这话算是稍微挽救了一下黎娇的名声。

就算在场的夫人们心知肚明黎娇当时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不能由黎府坐实此事。

姜老夫人心性薄凉,第一时间想的是撇清自己,邓老夫人偏偏不想让她如意。

她有四个孙女呢,二姑娘的名声坏了,其他女孩又能得什么好?

姜老夫人愣了愣,碍于场面已经够尴尬,遂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她的说法。

黎娇低着头,眼泪落了下来。

“原来是贵府三姑娘写的,不知这位小施主现在何处?”知客僧高声问道。

厅内一片静默,厅外却响起阵阵议论,因为声音太大,传进里面来。

“黎府三姑娘?那不是前些日子被拐走的那个吗?”

“没错,后来不是被送回来了。对了,我听说还是被李神医送回来的呢。”

“不对啊,这位姑娘我曾见过,瞧着不像是能写出好字的样子。”

“呵呵,能不能写出好字又不是可以瞧出来的。”

杜飞雪沉着脸道:“皎表姐,那年你东府伯父生辰,黎三不是送过一幅字,我记得那字一点都上不了台面呢!”

她特意抬高了声音,顿时把人们注意力吸引过来。

黎皎站姿挺拔,温和笑道:“或许是后来三妹刻苦练字,水平提高了吧。”

杜飞雪撇撇嘴:“才过去两年就一下子提高这么多?满京城姑娘的字都不及她,还让疏影庵的师太破例召见?”

在众人的注视下,黎皎嘴角一直挂着温和的笑:“许是三妹天资卓绝,近来懂事知道勤勉了,所以水平一日千里。”

黎昭若是天资卓绝,那才是见鬼了,不过在外人面前她是决计不说自家姐妹不是的。

也不知那册佛经是从哪里来的,伯祖母忍不住揽在黎娇头上,祖母又想替黎昭揽过来。

杜飞雪见黎皎处处替黎三辩白,不由冷笑道:“她要是天资卓绝一日千里,那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少人暗暗点头。

知客僧听在耳里,心中直打鼓。

这要是再弄错了可就没法交代了。

“老夫人?”

邓老夫人丝毫不受众人议论影响,老神在在道:“我们三丫头今天没来,不过既然是疏影庵的师太想见,那是她的造化,老身这就派人去接她。”

一旁的姜老夫人心中冷笑:她倒是要看看,三丫头是有哪路神仙相助,能鼓捣出那样一册佛经来!

西府雅和苑。

青筠急匆匆而来,对迎上来的冰绿道:“快让三姑娘收拾一下,老夫人命我来接她去大福寺!”

第50章 对的人

“啊?”

“啊什么,快去啊!”青筠颇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