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说得有理。”萧凌尘点头,“不过是蝼蚁,我可等不及他们,我迫不及待的,要军临天启!”

“军临天启?是军队的军,还是君王的君?”叶啸鹰问道。

萧凌尘想了一下,缓缓说道:“现在是军队的军,以后或许就不一定了。”

“好!”叶啸鹰朗声长笑。

天启城的守城校尉望着那一片黑压压的军队像是乌云一样,直逼天启城飘来,吓得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这是什么?”

“狼烟!”另一名校尉惊呼道,“远处有狼烟!”

“可那是中军啊。金甲双刀,是叶字营!”先前那名校尉惊呼道。

守城都统走了上来,苦笑了一下:“我一直在想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但是没想到,来得却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快。”

皇陵之中。

前代掌印监浊心公公,前代掌剑监浊森公公,以及前代掌册监浊洛公公脱下了一身灰袍,重新换上了那一身华贵的紫衣蟒袍。

他们走出了皇陵,缓缓地朝着外面走去。

守陵的军士大概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犹豫了许久为首的统领才站了出来:“三位公公,你们不能出去。”

浊心公公摇了摇头:“这一次,我们必须要出去。”

“出去……做什么?”统领犹豫地问道。

浊心公公伸手一扫,将袖中的事物拿了出来,他咧嘴笑了笑,缓缓道:“去迎接我们真正的陛下。”

“大胆!”统领怒骂道。

“太安帝临终所赐龙封卷轴在此。”浊心公公忽然将手中的卷轴高高举起。

统领仔细地看了一眼面前的龙封卷轴,确认之后脸色猛地一变,立刻跪拜在地。跟随着他的动作,所有的守陵军士全都齐刷刷地跪拜在地。

第374章 兵指平清

萧崇走到了庭院之中,望着远处的狼烟和清晰可闻的铁蹄声,皱眉道:“是谁?”

萧瑟双手拢在袖中,也走了出来:“这样的铁蹄声在北离只此一家。”

“他回来了。”

“各位大监!”黎长青推开了大门,却先看见了萧崇和在萧瑟,愣了一下,“二位皇子也在这里,请速去平清殿汇合!”

萧崇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黎长青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没时间多说了,中军叛变了!叶啸鹰带着萧凌尘领着千军万马,现在就在天启城下!”

“萧凌尘?他还活着。”萧崇低声道。

兰月侯府。

老管家站在那里,一脸不安的神情,他挠了挠耳朵:“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这是铁蹄声啊,感觉想回到了战场。”

“是啊,随我入宫吧。”兰月侯笑着挥了挥衣袖。

“侯爷,还能活着回来吗?”管家苦着一张脸。

“本侯也不知道啊,或许不能了吧。”兰月侯笑道。

管家摇了摇头:“不安啊。”

兰月侯抬起头,喃喃道:“萧瑟,你可不要骗我啊。”

天启城两百里外。

军士们以铁甲覆面,举着锃亮的长枪,骑着夜北良马缓缓地前行着。

他们是北离装备最精良的军队,马是最快的,枪是最锐的,弩是最狠的,军甲是最坚硬的,就连双刀叶字营也无法和他们相比。

唯一的缺点是,他们的战力很一般。

但也有一个优点,他们比任何一个战士都注重荣耀。当年的琅琊王,柱国大将军雷梦杀,金甲将军叶啸鹰,都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名将之路。

独立于三军之外,只为守卫皇城而存在的。王离天军。

两万铁甲行进的过程中,却有一袭绿衣最为夺目,她策马行在王离天军的最前面,扭头望着天启城的方向:“你们可一定要平安啊。”

天启城外。

萧凌尘停住了马,他望着那座传说中的城池,笑道:“天启城曾经是军城,易守难攻,我们几日能攻进去?”

叶啸鹰笑了笑:“就算是我们琅琊军,也总得三四日吧。”

萧瑟、萧崇等人跟着黎长青已经赶到了平清殿。禁军以及虎贲郎全都已经整装以待,他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挡不住叶啸鹰的千军万马。

“黎统领,现在你有何计策?”萧崇问道。

黎长青已经急得焦头烂额:“我还没有头绪,事情太过于突然了。”

萧崇皱眉想了一下:“如今之计,我们应该死守天启城,他们虽然人多,但天启城却极难攻下,我们能守一日。我们现在传书给王离天军,届时天军赶到,我们合力抗击,等到其他二军勤王!”

黎长青点头:“便是如此,便是如此。”随即一把拉过边上一名禁军:“你快去传书!”

瑾宣大监猛地一个转身:“瑾言!”

可哪里还有瑾言的身影,这位五大监中最为油滑狡诈的掌印监在走出瑾玉的府邸的时候,就已经悄悄溜走了。

萧瑟叹了口气:“怕是这城门,一日是守不住了。”

“瑾威!”瑾宣大监怒喝一声,“去拦住他!”

瑾威公公垂首应道,立刻追了上去。

瑾言公公急速地奔袭着,他的袖中藏着一份卷轴,这份当然不是那个无比重要的龙封卷轴,里面写着的不仅一个名字,而是天启城大大小小四十多个达官显贵的名字,他们都在暗中参与了这一次的叛乱。瑾言公公身为五大监中在朝中交际最广的一位,这些年来,早已经铺好了属于他自己的网。

天启城门之上,都统喝了一口酒,朗声道:“开城门!”

“开城门?”守城校尉吓了一跳。

"对,开城门。”都统又强调了一遍。

“不能开。”副都统走了上来,望着都统一脸怒意,“都统大人你是疯了吗?下面这支军队摆明了就是来叛乱的,你要开城门,是想把我们的命都送了吗?”

都统将酒壶摔在了地上,指着城下的大军:“现在城下有二十万大军,我们天启城有多少驻军?和他们打,才是真正的送命吧。”

“从军卫国,我辈兵士岂能因敌人势重而轻易投之?”副都统怒道,“都统此话,与叛乱无异!当杀!”

都统和副都统同时拔剑,却还没来得及挥剑,副都统的头就已经掉在了地上。

众人惊诧地转过头,只见瑾威公公将染了血的剑重新插回了鞘中,矮胖的瑾言公公随后跟了上来,他笑道:“没想到你的速度竟然还比我快了几步。”

瑾威公公没有理会他,朗声道:“开城门!”

“开城门!”瑾言公公同时喝道。

两位大监亲自到场发话,再加上副都统惨死于城墙之上,都统大人心意已决,守城兵们终于缓缓地点了点头。

“终于来了。”瑾言公公笑道。

瑾威公公却神色郑重:“究竟哪里不对?”

瑾言公公不解:“有何不对?”

“我与你都没有杀死瑾玉,那么是谁杀死他的?这个天启城里,是不是还有一股我们没有察觉到的势力?”瑾威公公问道。

天启城下。

萧凌尘打了个哈欠:“真是比我想象中差远了,我还以为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城之战呢?这就是最难攻的天启城门?”

叶啸鹰皱眉道:“二十万大军直逼天启,最后拦我们的不过是一些守城兵,禁军呢?王离天军呢?天机驽队呢?黎长青就算不是将才,却也不笨,这是怎么回事?”

萧凌尘扭头道:“你怕其中有诈?”

“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大开城门等敌军入城,随后斩杀其首,以退其军。在毫无希望的死战中,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叶啸鹰缓缓说道,“不排除他们做了这样的打算。”

“可是城门就这么开着,我们却反而畏首畏尾吗?”萧凌尘猛地一甩马鞭,冲着缓缓拉起的城门冲去,“斩杀敌首?本王就在这里,项上人头就在这里,倒是来取啊!”

第375章 困兽之斗

赤王府。

萧羽坐在庭院中慢慢地喝着茶,他或许是整个天启城里如今最淡定的人,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二十万大军直逼天启,就算他们的马再快,他们再日夜不歇,也不可能如此悄无声息。

“拦下了所有的军报,杀了所有试图传信的人,只为了给他们铺好进入天启的路。他们应该感激我吧。”萧羽笑着放下了茶壶,“走,我们去平清殿。”

龙邪皱了皱眉:“殿下要将自己陷入死地吗?”

“死不了,他们拿着龙封卷轴来的,自认是大统,理所应当地继位,杀了我们那就是谋逆了。”萧羽站了起来,望着身边的黑袍人,“更何况,要杀我却也没那么容易。”

龙邪点头:“下一步该如何?”

萧羽抬头望着天:“让那两位将军做好准备吧,大战要来了,谁也猜不到结局,只能全力一战。”

琅琊军攻占天启,北离上下二军发兵勤王。在萧羽拟好的剧本里,很多人都将在这场战斗中死去,而今天,至少有一个人必须死。

明德帝。

只有他死了,萧羽才能登上这个主场。

萧凌尘骑着马和叶啸鹰缓缓地行在天启城的道路之上,萧凌尘望着宽阔的马路,笑道:“当年父帅每次得胜而归时就会这样行着马慢慢地走在这条路上,所过之处,路人皆跪拜行礼,目光中竟是崇拜之情。可他们现在望着马,却只有恐惧。”

叶啸鹰叹了口气:“很多人都已经不一样了,这座城也不再是曾经的天启城了。”

萧凌尘长枪一挥:“全军听令,不得滥杀城民,违令者,斩。”

“现在去哪里?”叶啸鹰问道。

萧凌尘牵转马头:“去太庙。”

钦天监。

他们名义上不过是北离的占卜机构,除了在重大的祭祀典礼上露面外,大多数时候不过看看星辰,记录下星象。可谁都知道,这里有着几位境界高深的天师,他们几个人合力,能有通天改地之能。

“国师,你有何打算?”谢宣问道。

国师笑了笑:“顺天命。”

“那天命会站在谁那边呢?”谢宣又问道。

“许多年前,他曾站在琅琊王那边,但他自己放弃了。”齐天尘轻甩拂尘,走了出去。

可就算仙人临世,也拦不住二十万雄师。

平清殿外。

明德帝在黎长青地搀扶下走了出来,大殿之下,所有禁军已经集结,亲兵虎贲郎站在最后,拦在了明德帝的面前。大监瑾宣,掌香监瑾仙,兰月侯,白王萧崇,永安王萧瑟,以及赤王萧羽等人带着他们的侍从们正等在殿外。

“二十万大军,就这么凭空冒出来了?”明德帝沉默许久,只问了这一句话。

谁也无法回答他。

黎长青已经浑身是汗,他身为禁军统领,主掌皇城军事,这二十万大军的行进本该有军报不停上呈,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凌尘带兵吗?”沉默了一会儿,明德帝又问道。

黎长青点头道:“是,但是大将军叶啸鹰陪同其旁。”

“凌尘是个心善的孩子,和他的父亲一样,至少天启城不会有损伤。”明德帝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不必有无谓的冲突,我们在这里等他。”

“陛下!”黎长青急道,“臣已传信给王离天军和其他两位将军了,只要我们守住宫门,等待他们归来!”

“二十万大军,你拿什么守?”明德帝咳嗽起来,“下面这些都是我北离的良将,你要他们死在这无谓的战争中吗?”

“无谓?”萧崇低声重复了一声。

萧羽低低地笑了一下。

萧瑟沉默不语。

太庙之外,萧凌尘从马上翻身而下,走了进去。

叶啸鹰及其军队守护在外,太庙之中,只有萧氏皇族才能进入。

萧凌尘走了进去,一个老人坐在那里,望见萧凌尘,神色中微微流露出一丝惊诧。

“太叔爷,好多年不见了。”萧凌尘垂首笑道。

老人已经很老了,连站起身都有些吃力,他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缓缓说道:“凌……凌尘?”

“是我,太叔爷。”萧凌尘恭敬地回道。

这位守着太庙的老人,就是如今最年长的萧氏皇族,连明德帝都要尊称其为叔爷。当年他也曾参与平息权宦之乱,经历多朝风云,如今却只是静静地守在太庙中,看着庙外的风云变幻。太叔爷走了过去:“你回来了,这很好。”

“太叔爷真的这么觉得吗?”萧凌尘 抬起头,看着那些牌匾的名字,从上至下,终究没有找到属于父亲的那一块。

太叔爷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若风被判谋逆,太庙之中不会供奉着他的名字。”

“明日就会有了。”萧凌尘伸出一只手,“太叔爷,烦请给我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