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他心中亦觉悲凉,原本捧在掌心如珠如宝的闺女,总想着会嫁个年轻俊杰,哪知道最后却跟个酒囊饭袋耽搁了一辈子。

世事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夏景行既见过了宁谦父子,又揍了晋王府的护卫,只觉神清气爽,第二日爬起来就托燕王给宫里递折子,要长驻幽州。

燕王倒是想留他在长安过年,被他拒绝了,“这些日子酒也吃够了,也瞧够了大家前后变脸,从前怎么对我,现在又怎么对我,细想起来,真个无趣,不如早点回家过年,年后往幽州去驻守,才是正经。留在这乌烟瘴气的长安城有甚好的?难道还天天与别人打官司?”

这些日子他人在长安城,心已经在洛阳妻儿身上了,只恨不得早早回去陪伴妻儿,哪里肯再留。

赵六比夏景行还急:“年后回幽州,可我还没娶媳妇呢,先赶着回去娶个媳妇好过年,年后咱们再商量。反正我也不会写字,你的奏折里顺便也将我捎带上,咱们一道回洛阳。”

夏景行只得重新拿过奏折来,在上面添了几笔。

燕王揣了折子进宫向圣人请安,圣人原也是这番意思,不过见得臣子自愿请命戍边,一心为国,心里自然更高兴。还问起燕王,“如今燕云十六州暂时安宁,皇儿暂时不走了吧?怀化大将军与宁远将军年后前往幽州驻守,十六州的事务也可暂时交由怀化大将军暂理,皇儿就留在长安城陪陪朕与你母后?”

圣人这就是同意了夏景行与赵则通长期驻守幽州了,只燕王却也不愿意留在长安,如晋王一般无所事事,忙跪倒请命,“燕云十六州之事非同小可,儿臣虽恨不得日日在父皇母后膝前尽孝,但实是不放心燕云十六州事务。不如等年后,儿臣便出发?好歹儿臣还能陪父皇母后一两个月呢。”

等到燕王从宫里回去,夏景行与赵六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专等消息呢。

圣人倒是还召了这二人一回,赐了赵则通成亲贺礼,又勉励两人许多话,二人出宫之后,便直接骑马带着护卫悄悄儿离开了长安城。

来的时候与燕王同行,声势浩大,夏景行也算得衣锦还乡,不知道惊掉了多少人的眼珠子,走的时候二人还在城门口的摊子上吃了一碗小馄饨,出了城回头再瞧,长安城魏峨壮观,城门口来往车马人员络绎不绝,天子脚下皇城气象,可那到底不是他们心之所系。

二人相视一笑,打马飞奔了起来,很快便将长安城甩在了身后。

隔得三日,宁谦往燕王府递帖子,要求见燕王。

燕王见到这帖子,还对着燕王妃笑叹,“得亏得阿行溜的早,镇北侯这是想做什么?儿子出息了,这会儿倒上赶着来认?!若是阿行没出息,或者当初没被夏少东救,死在道旁,也不知道他偶尔想起这个儿子来,会不会为儿子滴两滴泪?”

世人大多拜高踩低,有时候就连亲生父母也不能免俗。儿子没出息,怎么辱骂殴打都没所谓,儿子忽然之间有了大出息,做父亲的对以前从来不假以辞色的儿子便忽然慎重起来了,还特意递了帖子来。

燕王妃挽起袖子来替燕王磨墨,皓腕如雪,唇边还含着浅淡的笑意,“那王爷见是不见呢?”

燕王瞧她一眼,调皮之心忽起,“王妃猜猜?”

燕王妃果然侧头想上一回,“王爷大约会见吧?”

“为何呢?”

“见见镇北侯失望的脸,岂不也是一桩乐子?况且——”她笑意难忍,“听说堂姐将镇北侯的脸皮都揭了下来,我倒想见见堂姐的丰功伟绩呢!”这可是如今长安城里的又一大新闻,好多人亲眼见过了镇北侯的脸,都暗自庆幸自家当初没有求娶宁景兰,否则真不敢想象自家儿子的脸。

燕王妃很少出门,偶尔出去也是前往宫里请安,长安城多少人家向燕王府下了帖子请她赴宴,都被她一概以身体不适为由推掉了,也确没机会见到宁谦的脸。

而且宁谦自从在丹凤门站街,往宫里告过一趟御状之后,似乎克服了心理障碍一般,忽然之间倒不再遮掩,开始到处赴宴了,也不管旁人瞧见他那张脸的表情,谈天说地,破罐子破摔。

有那起子好事的人故意问起来,“侯爷这脸…”原本只是求证,他却一脸遗憾的叹气,“家有河东狮啊!”直接一口承认了是南平郡主所为。

晋王得知这个消息,又不能再使人去揍他,气的将自己书房砸了个稀巴烂,让人传话给福嬷嬷,万不可让南平郡主知道此事。

她这两日好不容易好一些了,可再不能生气了。

燕王果然照顾王妃的心意,回了帖子请镇北侯上门。

说起来,镇北侯也算得燕王府的亲戚,燕王妃见到他也要叫一声“堂姐夫”的。既然是自家亲戚,便以亲戚来待之,燕王妃亲自出来待客,抬头瞧一眼镇北侯的脸,差点喷笑出来,拿帕子使劲摁着嘴角,低头喝了一口茶才压下了笑意。

宁谦如何不知燕王妃的心思,他最近到处让大家参观已经成习惯了,脸皮在厚度在不断增加,这会儿一点赧色也无,还与燕王道:“殿下也知我此次前来为着何事,阿行呢?怎不见他的人?”

他回去思来想去,递了帖子给燕王府,燕王必定会给长子瞧的,既然燕子回贴定了日子,那必然是长子有和解的迹象的,暗自乐了两天这才上门,原以为进门就能瞧见长子,哪知道只有燕王夫妇。

燕王心里瞧不起他,面上却笑的欢,“堂姐夫今儿不是来拜访我的吗,问怀化大将军做什么?”偏要以官职来论,好让镇北侯与夏景行拉开了关系。

宁谦陪笑道:“当初将阿行逐出家门,我也是不知内情的,这不是迫不得已嘛。现在我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就来瞧他,好歹在殿下府上也借住了些日子,他既回了长安城,就该收拾收拾回家里去住,长期住在殿下府上,成什么样子?”

燕王被他的厚脸皮打败了,心里不痛快就更想刺一刺他了,“既然侯爷知道阿行当初是被冤枉的,那事儿是宁景世做的,怎不将宁景世也逐出王府去,给阿行一个交待?”

宁谦吱唔一番,见燕王完全不接茬,只用目光逼视着他,似乎不为夏景行讨个公道,没个说法就坚决不放人回镇北侯住的意思,只能叹一声,“殿下也知我的难处,我若是前脚将阿宁逐出侯府,你那好皇叔后脚恐怕就要去将侯府砸个稀烂,我哪里惹得过啊?”

虽说晋王已经答应了不再插手镇北侯府之事,可那是建立在宁谦与南平郡主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他不再过问,不表示将他的外孙逐出侯府,他也不管的。

“…况且阿宁不是已经是侯府世子了嘛?”

燕王这下就更不待见镇北侯了,只觉此人无耻之极,果然还是因着夏景行出息了,他自觉这个儿子能派上大用场了,能光耀侯府门楣了,这才上门来寻,若是夏景行此刻还是不名一文,流落街头,回到长安城来,说不定他瞧见了也当没瞧见呢。

亏得夏景行跑的快,不然见到他这么无耻的一面,也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

燕王也懒得跟他绕弯子了,“侯爷来晚了,阿行嫌长安城气闷,见到不愿意见的人胸闷气短,前几日已经回洛阳家中与妻儿团聚了,如今却不在本王府上。”

宁谦犹不相信:“他…真的不在?王爷没有诓我?”

难道这个儿子就一点也不顾念侯府了?一点也不想再回家了?

比起镇北侯的不敢相信,晋王就更是不肯置信了。

他是夏景行离开十多日,朝堂上有官员提起要给怀化大将军与宁远将军安排职位,圣人才道,怀化大将军与宁远将军自请驻守燕云十六州,他已经恩准了。

晋王这日并未上朝,原就是定好的日子,他为着避闲,等下朝之后,有人往晋王府通风报信,他还没反应过来,“你是说夏景行自请戍边?圣人也准了?”

那人见晋王似乎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一般,脸色十分不好,小心回话,“是啊今儿朝上吏部尚书提起来,是时候给两位将军分派职位了,圣人这才吐口的,不然我们大家都被瞒在鼓里。”戏台子都搭起来了,唱戏的却跑了,这算是怎么回事。

此事之前瞒的密不透风,宫中竟然也没传出消息,无论是圣人还是燕王都不曾吐口,这些日子燕王府倒是收了不少帖子,不但怀化大将军与定远将军不曾出席,就连燕王也不曾出来吃酒,谁知道呢。

“算他跑的快!”晋王重重一掌拍在梨花木翘翅案上,面色焦黑,嘴里发苦,心里恨毒了夏景行。

这小畜生在京中搅起风浪,让镇北侯府天翻地覆,揍完了他府里的侍卫,倒溜的飞快,不然他倒要让这小畜生尝尝他的厉害!

卷二:幽州卷

第八十章

进了腊月,整个洛阳城都热闹了起来。

夏景行与赵则通还未回来,前往夏家传旨的官员便已经到了洛阳,连同何大郎也落得个六品的朝议郎虚职,算是对他往边关送衣的褒奖。

传旨官员到了洛阳,前往何家传旨的官员倒是直接去了何府传旨,何康元与何太太听得这喜讯,顿时喜出望外。何康元一辈都想跟官府攀上关系,不惜将两个女儿送了给年过半百的官员做通房丫头,当初何渭送棉衣还觉得他做了桩亏本买卖,若是拿这钱直接去行贿,可不事半功倍。

没想到儿子这招效果奇佳,家里由此改换门庭,自此在外也可以算是官宦之家了。

何康元此刻挂心的,还有女婿赵则通的官职,问及传旨官员,听得他如今已经升至四品宁远将军,顿时喜上眉梢,对夏南天的那点子芥蒂散的一干二净。

原本他已经将夏家压的死死的,祖产祖屋全落在了他手上,一家子迁到窄巷子里去了,哪知道夏南天眼光老辣,招的女婿却是个出息的,立了大功。只何娉婷订了亲,他便立时高兴了起来,听得女婿又升了官,便自觉财权之止,比之夏南天可强出不少。

等送走了天使,何康元便小心翼翼捧着圣旨往何家祠堂送了过去。他心中畅意,看向来与他顶嘴的大闺女也顺眼了不少,还暗盘算着等何娉婷出嫁之时,要给厚厚的置办一份嫁妆。

只夏家祖宅在洛阳城原本也极容易找到的,但他们如今连宅子也卖了,传旨官员在城里转了一圈没找到,不得已只能往知府衙门去了。

崔连浩早就收到朝廷邸报,知道了夏景行升任三品怀化大将军,连同其妻与岳父皆有封赏,心里不知道多少次庆幸当初动手晚了,这才没得罪他。传旨官员寻上门来,他便陪着传旨官员,亲往夏家去了。

夏家如今住的小宅子周围全是寻常百姓,巷子里孩童们跑来跑去的玩闹,忽见得大队人马立刻四散飞奔,往家去了。等到敲开了夏家大门,见得这小院逼仄,就连传旨官员也不免要感叹一回,怀化大将军一家气节高尚,为国鞠躬尽瘁,乃是大齐子民的典范,准备回去往圣人面前好生夸奖一回。

这传旨官员却是国子监祭酒王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左光熙,官拜侍郎,此次揽了这差使,也有王老先生暗中授意,前来瞧瞧夏景行岳家如何。

夏景行在京里时,王家人早已与镇北侯府反目成仇,多年不再来往,对这外孙也爱莫能助。当初他身败名裂,王老先生听得竟然是淫秽之名,逼奸继母房里丫环,弄出人命,虽然多年不曾来往,心中却也存疑,再回过神来,夏景行已经从长安城中消失了。

王家再听到他的消息,却是圣人南下路过洛阳,伴驾的官员里便有王家门生,悄悄儿往王家传了信儿,王老先生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好歹他保住了一条命,日子过的安稳。至于改姓…姓宁的了不起吗?!

对于王家来说,听到宁这个姓也觉得恶心。

原以为夏景行此后行走市井好生过活,没想到他心中志气不小,几经波折,已经官至三品。这时候王家自是喜出望外,也授意朝中门生暗中留意,别让他在朝堂之上吃了亏,只王家一门读书人,孩子落魄时都没能施以援手,如今他出人头地了,再凑上去岂不有攀附之嫌?

到得这时候,王家反而不着急认亲了。

左光熙见得夏南天慈眉善目,亲和通达,倒与镇北侯截然不同,夏芍药天姿国色,温婉贤淑,举手投足间容光慑人,气度娴雅,心中暗赞,想着回去也好向老恩师交差了。旁边小平安在祖父身上爬上爬下,顽皮可爱,眨巴着黑黝黝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他,问及他年岁名字,小家伙一点也不怯场,朗朗对答,末了还道,“我爹爹是大将军呢!”

小孩子心里,穿着官服宣读圣旨的官员手无寸铁,笑起来又很是温煦,自然比不起自己当大将军的亲爹。

左光熙不由朗声大笑,从怀里掏出个白玉雕成的平安佩递了过去,“初次见面,本官喜哥儿口齿伶俐,送个表礼。”却是临出京之时,前去拜望恩师,老先生从自己身上解下来的,“听说那小子连儿子也生了,也不知道生的如何,你顺道捎件见面礼过去,只说是你自己送的。”

夏南天却不敢接,连连推辞,左光熙忙道:“却是本官听得哥儿名字与这玉佩相合,这才觉得这物件与哥儿有缘,正好送了给他顽,却是不值当什么的。”

夏家原本就富贵,夏南天又走南闯北,见识极广,见左光熙掏出来的这块玉佩通透纯净,温润有光,便知不是凡品,推辞不过这才受了。

崔连浩在旁瞧见了,心里暗暗吃惊。

他原想着,就算是夏景行如今官拜三品,那也是武职,朝中又有晋王压制着他,不一定能得志,但瞧着左光熙待夏家哥儿的热络劲儿,便不敢确定自己的猜测。又听得左光熙道:“夏老爷不知,怀化大将军在长安城极得圣人倚重,自封赏之后被圣人召见好多次,大将军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崔连浩心里就更不得劲儿了。

细想想怀化大将军的升官速度,比之他这种十年寒窗苦读,一步步爬上来的官员,快的简直人神共愤。

他陪着左光熙宣完了旨,又贺过了夏家三喜临门,一家子三人都得了封赏,这才被崔连浩请了去府衙吃酒。

这里夏南天将左光熙送的玉佩翻来覆去的瞧,却忽在玉佩内部瞧见个小小的“王”字,不由奇道:“方才我听得这传旨的官员不是姓左吗?难道是我记错了?”

夏芍药想想,崔连浩方才不是称呼传旨官员“左大人”的吗?她可没听岔。

夏南天将手里的玉偑递过去让她瞧,夏芍药颇觉奇怪,“难道这玉器是姓王的师傅刻的?”想想街市间卖的玉器也少有雕刻师傅往上面刻自己姓氏的,尤觉奇怪,只能暂时收了起来,“等夫君回来再瞧吧。”

夏景行与赵则通一路紧赶慢赶,到了腊月中旬才进了洛阳城。

赵六订完亲之后,就托了夏南天在洛阳置办宅子准备娶亲,他走的这许多日子,夏南天早将这事料理妥当,却是个三进的宅子,等他成亲之后,夫妇仆人也尽够了。

二人到得夏家门首,自有人上前去拍门,夏南天父女听得夏景行回来,皆喜之不尽。夏芍药将儿子一把抱在怀里,连连笑道:“小平安,咱们去门口迎你爹爹,他从长安城回来了!”分别这些日子,思念得紧。

夏景行与赵六已经进了前院,连同护卫一起,乌压压站了一院子。这次小平安可没怕,早早向夏景行伸手,“爹爹抱,骑马马!”自夏景行走了之后,中止了他的这项运动,小家伙失落了好一阵子。

夏芍药不曾习得骑术,夏南天倒是会骑马,可家里如今却没养着马,只能每日里哄了他去外面玩。小平安这会儿见得一院子的骏马,高兴坏了,等夏景行将他放在马鞍之上,他便不肯再下来,非要去跑马玩。

夏景行原本还想着见到了媳妇儿,先回房亲热亲热,这些日子思念的紧,哪知道碰上儿子不讲理,非要骑马,夏南天从来对大孙子言听计从,大手一挥就让才进了门的夏景行差点落下两滴泪来,“既然小平安要去骑马,景行就带了他去跑一圈再回来,这孩子嘴里念叨了许多日子,就想着骑马了。”

赵则通不用想也知道夏景行此刻心中所想,伸臂往他怀里去抱孩子,“干爹抱平安去骑马马?”成亲的事情还要多仰仗夏家搭把手呢,他从小混迹市井,这些事情再不曾做过的。

小平安却抱着夏景行的脖子死活不松手,嘴里直嚷嚷,“就要爹爹!就要爹爹!”软软的胳膊围在夏景行脖子上,小身子在他怀里蹭来蹭去,当爹的心中瞬间就酥软了,只怕此刻他要星星也舍不得给月亮了,歉意的朝老婆使个眼色,抱了孩子便要上马,“好好!爹爹带你去骑马马!”

他小时候不曾好好享受过父爱,轮到自己的儿子了,便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加诸在他身上,这会儿孩子固执起来便一点也舍不得违拗。

眼瞧着父子俩骑马出了门,夏南天才拉了赵六过去,“走走走,咱们爷俩说会话去,你成亲的宅子,仆人都已经准备齐全了,往女方送的礼也置办了,就在宅子里放着,正好今儿你回来了,等两家通过了气,过两日便往何家送聘礼吧,早点娶过门也好。”

甚个时候,赵六有人操心这事情了,听得这话眼眶都红了。他还想着至多就是宅子准备齐全了,成亲的事情大约还得自己亲自来请夏南天,没想到他倒放在了心上,不等开口就已经准备齐全了,心里一阵感激。

夏芍药盼了好些日子,才等到丈夫进门,话都没说上一句,他就被儿子拐跑了,心里想着等这小家伙回来定然要在他肉肉的小屁股上拍两下,只唇边笑意却已经溢了出来,带着丫环往厨房去瞧吃食去了。

夏景行带着儿子出城去跑了一圈,小家伙兴奋的嗷嗷直叫,哄了好一会子才肯回家,到家之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夏南天已经与赵六将他成亲的事情都订了下来,就连吉日夏南天都已经挑了好几个,最近的日子便是腊月二十二。

放下了儿子,他回房里去沐浴洗漱,夏芍药这才抽出空来,夫妻二人能够单独相处一会子。

丫环们将热水提了来,夏景行快速沐浴一番,换了干净衣裳,这才往媳妇儿身边凑,在她面上香了好几口,又沿着脸颊一路吻过去,玉白耳珠,香滑细软的脖子都不肯放过,房里渐渐响起了粗重的喘息声,夏芍药腰带都被扯开了,素娥在门外来报,“姑娘,晚饭好了,要不要摆饭?”夫妻两个这才停了下来。

夏芍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燥热,朝门外扬声道:“就摆到厅里去,姑爷跟着的护卫们的饭也摆到一齐去。”这些人乃是夏景行军中袍泽,俱是同往辽人上京同甘共苦过的,却不好视作仆人之流。

夏景行勾着唇亲自将她的腰带重新给系上,在她耳边磨牙,“等今晚了我再来解。”一句话引的夏芍药面色晕红,嗔他一眼才往妆台前去梳妆。

夏家晚饭热热闹闹摆满了正厅,吃完了饭各自散去。小平安今儿跟着夏景行跑马极为开心,吃完了饭便要跟着父母回房去睡,还想听夏景行讲打仗的故事,夏南天见大孙子抓着女婿的大拇指不放,心下暗笑,到底开口哄他:“平安今晚不跟祖父睡吗?”

小平安回头,为难的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终于一本正经道:“我晚上踢被子,扰的祖父睡不好,今儿跟爹娘去睡…祖父就能睡个好觉了!”这理由简直贴心到了极致,不止夏南天捧腹,就连夏芍药也笑的不行,刮他的小鼻子:“怎么你知道自己踢被子?”

夏景行倒是既想让儿子陪着,又舍不得春宵,感觉到手上那软软的小爪子紧紧抓着他的拇指那柔软的触感,心里早化成了一滩水,还逗儿子,“安哥儿怕祖父睡不好,就不怕爹爹睡不好吗?”

小平安眨巴眨巴大眼睛,终于笑了,“爹爹年轻!祖父老了!”

夏南天都不知道该笑大孙子体贴,还是笑他诡计多端,小脑瓜子灵活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哄了他留下来,丧权辱国答应了许多条件,晚上搂了他香香软软的小身子,哄他,“小乖乖快睡,等你爹娘再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夏家人丁单薄,顶好枝繁叶荗。

夏芍药夫妇房里,丫环们都退了下去,只余夫妇二人。

夏芍药担心夏景行在长安城吃亏,这会儿终于有空了,外面也安静了下来,这才开口问他在长安城的事情,夏景行便搂着媳妇儿,绘声绘色将长安城之事讲了一遍,听得晋王连连吃瘪,夫妇二人相对大笑,这情景倒好似小时候做了坏事,未得到惩罚。

讲到晋王去宫里告御状,燕王耍赖不认,回头在燕王府摆酒庆贺,再讲起在归云馆里揍了晋王府的侍卫,再没有更痛快的事情了。最可奇之处,却是晋王府护卫被揍,不但晋王没再追究,就连圣人也不曾提得一句。

宁谦在宫里为夏景行说话,燕王不知,夏景行自然也不知。

原本他们严阵以待,准备等晋王闹将起来再说,哪知道一点事也没有。

“难道他转性了?”夏芍药觉得这与晋王霸道的性子全然不符。

夏景行在她唇上啄得一口,“晋王一辈子没吃过亏,怎么可能转性,说不定是他憋着坏招等着我呢,结果我却提前溜了。”他走的比较匆忙,可再没给别人机会使坏。

“也有可能。”夏景行去得长安城这些日子,夏芍药可是担足了心事,现在见得人平安归来,不但没吃亏,还让晋王落了个灰头土脸,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夫妇两个却不知,夏景行这番猜测正中晋王计划。

至于镇北侯府成为长安城的笑话,侯爷脸皮子都被揭掉一事,夏景行觉得此事实在太过丢脸,就算他与宁家再无瓜葛,可也不好意思讲出来给老婆当乐子听,遂按下不提。

夏芍药放下心来,才坐在妆台前拆头发,等将首饰归置到匣子里去的时候,才想起来左光熙送的那块玉偑,便拿了过来给夏景行,又指了里面小小的“王”字给他瞧,“真是奇怪,明明那位大人姓左,我听得崔大人也称他为左大人,送出来的玉佩上却刻着王字,你说奇不奇怪?”

夏景行摩挲着那块玉佩,面上瞧不出来是喜是悲,良久才将这块玉佩塞回她手里,“替安哥儿好好收着吧,你忘了我外祖家姓王?”

夏芍药张大了嘴巴,“难道…这竟是你外祖父暗中托人送来的?”这玉佩瞧玉质温润通透,显然是随身多年之物,没想到却与夏景行外祖家有关。

“这里面刻着小小的王字,恐怕还真是外祖父的手笔。我从小到大,都很是埋怨外祖家不管我,一点也不曾照顾我,自己如今做了父亲,才有所体会。听得我身边嬷嬷说过,娘亲很得外祖父外祖母欢心,家里三个舅舅,也只有母亲一个闺女,没想到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吊死在了镇北侯府,还是为了我的嫡子名份。若我是外祖父外祖母,恐怕也没办法对这样的外孙子欢喜起来,若非是我,他们又怎么可能经受丧女之痛?”他这时提起来,带着对自己深深的厌弃,再不是今日进门意气风发的样子。

夏芍药心内钝钝的痛。

王氏为着儿子的将来,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何等刚烈可敬,就算是夏景行对镇北侯之位并无执念,可是这件事情却长久的压在他心上,成为了多年心结。

她伸臂搂住了丈夫,在他耳边喃喃,“我生了小平安之后,每日里瞧着他的小脸,只觉得为着他,哪怕舍了我的命去也一点不后悔,也一点没想着要他报答我什么,只想将自己的所有都给他。婆母待夫君,大约也是这样的心思。她所求的定然不是让夫君心里痛恨自己,而是想让夫君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长大,能顺顺遂遂过完一生。镇北侯如今可只有个空架子,夫君若有志,好好拼个侯位回来,将来将婆母的灵位摆在自己府里,让她长久接受香火供奉,婆母在天有灵,定然也很欣慰。”

夏景行伸出双臂来,将她紧紧搂在怀里,紧的夏芍药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第八十一章

赵六回来的第三日,便带了长安置办的礼品,往何家去了。

前一日,赵六已经派人往何家送信,何太太忍着不舒服派人去外宅子知会何康元。

何康元听得女婿到了洛阳,喜的什么似的,抱着幼子亲个不住,“小二子,你大姐夫回来了!明儿爹就去瞧瞧,看他打长安给你带了什么回来!”

他那外室折腾了许多日子,原本想哄的何康元将自己娘俩搬到夏家大宅子里去的,算是跟何太太打对台,哪知道何渭忽悠人的本事一流,凭她哭了多少海子眼泪,都是白费功夫。

她心里恨的跟什么似的,偏偏正室一枝儿不但儿子争气,做生意的手腕一流,就连闺女也运道极好,原本想着何娉婷年纪大了,不好再挑挑拣拣,她只要等着看笑话便成了,谁知道天上降下个贵婿来,进门就是四品官家正室夫人了。

怎不教她恨的牙根痒痒?

可当着何康元的面儿,这些心思再不能露一点出来,还得陪着笑脸道:“你大姐夫未必知道有咱们小二子这么个人,可咱们小二子心里肯定想着大姐姐跟大姐夫的吧?”

何二郎年纪小小,哪里懂这些弯弯绕,只会跟何康元伸手讨要,“要好吃的,要好玩的…”至于大姐姐跟大姐夫,那是什么人…不认识。

何康元对小儿子颇有几分愧疚之心,不似双胞胎闺女,生下来就是别人家的人,嫁谁不是嫁呢,只要能为娘家发挥光和热。儿子可是要为家族争光的,可惜何二郎如今还不曾踏进何家门一步。

又听得外室这番话,冲动之下便道,“明儿大喜的日子,女婿上门,瞧在孙婿面儿上,说不定爹会松动,不如我将小二子抱回去见见祖父?”

外室再没想到,自己随意的一句话,竟然让何康元带着儿子回家里去。当儿子的进了何家祖宅,当娘的难道还能给隔在高墙外面?

她当下喜的眉花眼笑,折腾了半夜,才将何二郎随身穿的用的都给收拾整齐了,还假意道:“既然夫君要让二郎回去陪陪祖父,不如让他多住些日子?”等儿子在何家祖宅扎下根来,她这个当娘的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登门了。

何康元一想,此计甚妙。

只要让何老太爷与小二子处出感情来,再商量接外室进祖宅的话题,就容易多了。

第二日天才亮,何康元便抱着外室子往主宅里去了。家下人等见得老爷抱着个小孩子回来,皆面面相窥,有那腿快的已经跑去何太太院里通风报信。

何康元倒是打的好主意,直接抱着小儿子进了何老太爷的院子,说是去向祖父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