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夫人猛如虎上一章:第 52 章
  • 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夫人猛如虎下一章:第 54 章

“甚么?!”王夫人满脸的愕然,不过既然已得了消息,就没有在前院停留的道理了,忙带着几个心腹陪房急急的往王家后宅走去。

因着是在自个儿的娘家,王夫人根本不需要旁人领着,便径直走到了大房所在的正院。别看王子胜没甚么出息,可有王老爷子在,哪怕王子腾再能耐,正院子仍是属于大房的。而等王夫人走到正院子门口,循声看过去时,登时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垂花门里,一溜儿二十来个曾经如花似玉的美眷,如今全都是声息全无的趴在地上。九月底,早已泛着寒意,如今又临近傍晚时分,都不需要亲自验证,就知晓地上凉得彻骨。而显然,那些如花美眷并不是因着寒冷而毫无声息的,因为只消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到她们每个人的背上全部都是血。甚至都不需要看得那般仔细,站在垂花门外,就能轻易闻到弥漫在空气里的那股子浓郁的血腥味。

“你们这是在做甚么!!”

这已经不是问话了,只是王夫人不敢置信的低吼。做甚么是明摆着的,毕竟旁边就立着一排拿着长条形木板子的粗使婆子,甚至那些长板子上头仍在滴着血珠子。

“把她们晾在这里冻上一夜,若是明个儿晌午还有气的话,那就算老天爷不愿意收她们,直接丢出去好了。”

没人回答王夫人的话,倒是立在那些美眷跟前,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姑娘忽的冷冷的开了口,且一开口就透着比如今天气更寒冷一百倍的凉意,只让人不由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王夫人猛地抬眼看过去,不敢置信的望着娘家侄女。半响,她才勉强将目光从侄女面上挪开,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王子胜面上:“大哥,凤哥儿年岁小,你怎么不管管她?”

听得这话,一直沉默不语好似一件摆件玩意儿的王子胜,才仿佛忽的被唤回了魂,缓缓的抬眼望向王夫人,好半天才道:“你来了,去陪陪老太太罢,听说老太太有些不大好。”

“听说?你甚么时候回来的?你竟是还不曾去看过老太太吗?”王夫人愈发的震惊了,据她所知,王家大太太是死于今个儿凌晨时分,而王家的人派去通知她时,已经是晌午以后的事情了。不过,王夫人相信王子胜铁定比自己更早一步得到消息,因为告知她这事儿的,是王家老太太跟前的人,而唤她回来也确是为了让她劝慰一下王家老太太。

“大概比你早一个时辰罢。”王子胜喃喃的道。见王夫人还欲再问甚么,王子胜只向她摆了摆手,“别问了,问我我也不知晓,这会儿我脑子里乱糟糟的,你先去见老太太,好赖劝着点儿。等回头,我将这儿的事情理顺了,自会去寻你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夫人还能如何?只在临走前深深的望了一眼始终满脸杀意的娘家侄女,便转身离开了。

劝慰王家老太太倒是不难,毕竟死的是儿媳妇儿,又不是亲生骨肉。况且,王家老太太原本身子骨还算康健,只是噩耗来得太突然了,才一下子没接上气来晕厥了过去。等王夫人过去时,王家老太太早已幽幽的醒转过来,半躺在床榻上,由丫鬟拿着小银勺给她喂水。

见王夫人过来,王家老太太示意丫鬟退下,只留了个最体面的候在门口,招呼王夫人坐下后,才缓缓的开口道:“见着人了?老二媳妇儿做事利索,我让她帮着料理着,想来应当出不了差错。老爷子今个儿离府前就知晓了消息,大概会请假几日。你二哥那头,倒是让人去通知他了,不过到如今都没个音讯,怕是被拦在营地外头了。对了,你大哥和仁儿也一并回来了罢?还有凤哥儿,那孩子一定被吓坏了。”

王夫人勉强做出一副淡定倾听的模样,心里头却在不断的腹诽着,旁的暂且不论,她都快被凤哥儿给吓死了。六岁大点儿的孩子,在亲娘死后,不忙着哭天抢地,居然把亲爹房里的通房姨娘尽数打死。不对,听着方才那话茬,估计还不曾打死,只不过这天气,打成那般再冻上一晚上,要再不死就成仙了!

“我这儿无事,显然大夫来过,也开了方子的。你……到底已经出嫁了,不好再管家里头的事儿,要不然你帮我去安慰安慰凤哥儿罢。先把她带到我跟前来,灵堂那头,让仁儿去守着,到底他是嫡长子,又十来岁了。凤哥儿一个姑娘家,又那么丁点儿大,一下子没了亲娘,怕是要哭得背过气去了。”

“好的。”见王家老太太满脸的悲切和担忧,王夫人还能说甚么?先应承下来呗,旁的事情以后再说。

不过,说句良心话,在短时间内,王夫人是不敢再看到这个娘家侄女了。这要是真如王家老太太所言,哭得背过气去,那倒是没甚么,谁也不指望一个六岁的小丫头能干出正事儿来。然而,凤哥儿简直让她大开眼界,就算她并不知晓前因后果,可只要一想到方才王子胜那懵圈的神情,就知晓这事儿铁定不是他下令的。

——估摸着,王子胜也是被吓懵了,这才任由旁人杖责他的通房姨娘罢?

越是这般想着,王夫人越是心头惶恐不已,虽说她打小就性子泼辣,也没少干逼死人的事情,可这么凶残的事情却是破天荒头一回看到。即便以往她想逼死人,也不过是责骂一通撵出府去,至于那人会不会因此郁郁寡欢的离世,那就不关她的事情了。

“你快去,先把凤哥儿唤来。哎哟,我可怜的凤哥儿哟,怎么就那么命苦呢?小小年纪没了亲娘,往后胜儿娶了填房,能待她好吗?就算明面上做得再好,能比得上亲娘吗?不行,你让她立刻来我这儿,甭管往后会如何,我来养着她,谁也不准插手!”

“好好,就照老太太您说的去做。”王夫人头疼死的,却不敢忤逆王家老太太,只得勉强起身再度往正院子而去。

然而,等王夫人再度回到正院子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王夫人站在垂花门外,望着近在咫尺的二十来具……不对,二十来个尚不知死活的人,饶是她自诩胆大,也愣是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太吓人了!!

在垂花门前立了一会儿,王夫人好不容易才看到有人从前头过来,是个年岁上了四十的婆子:“凤姑娘呢?如今在何处?”

“回大姑太太的话,凤姑娘在前头灵堂里跪着呢。”那婆子突然被人扯住原还吓了一大跳,待就着月色细细一看,看清楚是王夫人后,才大松了一口气,忙道,“大老爷倒是吩咐凤姑娘不用守灵,明个儿白日里再去也一样。可凤姑娘脾气拧得很,说甚么都不愿去歇着。大老爷没了奈何,只好由着她了。”

可不是得由着她吗?连先前打杀房里通房姨娘的事情都拦不住,区区守灵一事,仿佛就没甚么大不了的了。

王夫人默默的抬头望向闪着月光和星光的天空,愣是没能寻到合适的话。今个儿一天她过得太刺激了,冷不丁的听说娘家大嫂没了,坐着马车紧赶慢赶的回了娘家后,又被满地不知死活的人吓了一大跳,之后被被亲娘逼着去寻那凶残至极的娘家侄女……

她好累啊,她往后再也不说那拉淑娴难搞了,至少那拉淑娴从不主动惹事啊!!

甭管有多累,王夫人还是硬着头皮去前院灵堂寻人去了。其实,王家的人甭管有再多的缺点,可有一点却是值得旁人称赞的,那就是孝顺。王夫人既然已经答应了亲娘要把侄女送回去,她就一定会做到,哪怕再不想看到侄女,她也会硬着头皮去寻。

……

……

前院。

比起往日里,这里显得格外的灯火通明,王夫人都不知晓该说甚么才好了,她倒是想夸娘家二嫂办事能力强,明明还怀着身孕,却在短短一日时间里,将灵堂布置好了,棺木置办好了,连前院各处都挂起了白灯笼,灯烛纸钱等物也皆一应俱全。当然,后宅处尚不曾完全办妥,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前院是要待客的,今个儿消息就已经传出去了,估摸着明个儿就会有人来吊唁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定然是先顾着前院的。

当王夫人来到前院时,望着满目的白灯笼,以及寒风中隐隐约约的痛哭声,登时捂着心口,满面凄凉。

先不说王夫人尚不曾到铁石心肠的地步,单说就这种气氛,就很难让人不产生悲凉的情绪。况且,她同娘家大嫂虽称不上有多么好的感情,可多少还是有些情分的。再说了,比起嫁进王家多年,连个蛋都没生出来的二嫂子,她自然是更为喜欢大嫂子的。

正这般想着,王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慢慢的走到了灵堂里。

灵堂里,王子胜站在一旁,面无表情。而跪在中间的则是他的两个儿女,王仁和王熙凤。王仁已经是个半大的少年郎了,因着王家诸人身量原就比旁人高大一些,尽管才十来岁,可王仁看着倒是已经有小大人的感觉了。这会儿,王仁挺着脊背跪在棺木前,面上却是茫然中透着一股子无措。而一旁比他矮了许多的王熙凤,却是整个人缩成一团,伏倒在软垫子上,看不清楚她面上的神情,只是能依稀听到她哽咽的哭声。

再多的惊恐,在见到这副样子的侄女时,剩下的也只有怜惜了。

王夫人哀叹一声,走上前来,将侄女揽到了怀里,用尽可能柔和的声音劝道:“老太太很担心你,让我务必要将你带到她跟前去。凤哥儿,我知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不能让祖母病着还担心你,对吗?走,姑母领你去后宅,你也劝劝你祖母,让她放宽心。”

凤哥儿茫然的抬眼,露出了绝美的容颜,以及与她的美貌极度不符的一双肿胀的眼睛。

“走罢,等明个儿睡醒了,再来这里。今个儿,你就待在你祖母跟前,她老人家年岁大了,实在是经不起折腾惊吓了。凤哥儿你去哄哄她,乖。”王夫人连哄带骗的,终还是将凤哥儿哄走了。说到底,那只是个六岁的小姑娘,哪怕再怎么有心计,也定是比不上王夫人的。也许初时,王夫人被唬了一大跳,不过等回过神来了,十个凤哥儿也不是她的对手。

当然,至少此时,王夫人尚不曾将她当做对手来看。

这一夜,对于王家而言,注定是个不眠夜了。

而与此同时,各家各户也都在傍晚前知晓了这事儿,自是想法不一,不过都决定在未来的几日里,去王家吊唁一番。在这些人家之中,那拉淑娴自是最为惊愕的。

早些时候,王夫人因着知晓自己恐怕不可能在晚间赶回府中,故而让身边的大丫鬟们陆续去各处支会了。其中,荣庆堂贾母处是头一个知晓的,没详细说甚么事儿,只说娘家出了大事,必须立刻回去一趟,归期不定。而那拉淑娴这头,因着迎姐儿去了荣庆堂,故而她也恢复了每日的晨昏定省,自然,她是在晚间去请安时知晓的这事儿。

等从荣庆堂回来,那拉淑娴见到了刚回府的贾赦,才从贾赦处得知了具体事宜,登时惊得半响都没能缓过来。

偏此时,贾赦还道:“我知晓这会儿说这话有些不合适,不过原就有长女无母不娶的规矩,虽说王家有老太太在,可你也应当清楚王家老太太是个甚么性子。王家大太太甭管怎么说,娘家都是读书人,她养出来的姑娘我尚且要考虑再三,如今换成了王家老太太,我可没法接受这样的儿媳妇儿。”

同情也好,怜悯也罢,都抵不过自家的利益。贾赦并不觉得自己这般做法有问题,当然他也没有一口回绝,只道再仔细瞧瞧。

彼时,谁也不知晓王熙凤在府里做下了多么凶残的事儿,更不知晓王夫人这会儿已经被这个凶残的侄女吓得开始思考人生了。

[正文 131|第131章]

按着贾家和王家的关系,王家大太太没了,宁荣二府于情于理都是要前往吊唁的,又因着荣国府这头和王家是关系极近的姻亲,恰好第二日又是休沐日,荣国府这头只次日一早就派出两辆马车赶往王家。

头一辆马车上坐着的是贾赦、贾政两兄弟,他俩是必须出席这等场合的,亦如当年史老侯爷过世。不过,又因着这回过世的只是王家大太太,其实只他俩过来就很合适了,可谁让两家关系不一般呢?王夫人早一日就回了娘家,那拉淑娴作为当家太太,自是也得跟着过来,这不,那拉淑娴带着珠哥儿、元姐儿坐在后一辆马车上。没错,二房的两个孩子也来了,只因去的是他们的亲舅母。

大清早的,两辆马车就驶离了荣国府,却因着白日里路上行人众多,且带着女眷和孩子,马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故而等赶到王家时,已是临近晌午时分了。待到了王家,一行人也并不曾立刻赶往灵堂,而是先被引到了偏厅处,过了小半刻钟,得了消息的王夫人才匆匆赶来。

王夫人一脸的沧桑,她昨个儿晚间压根就一整夜不曾阖眼,当然王家的人是不会折腾她的,却架不住她一阖眼就看到王家正院子前趴了一地的尸体。好不容易等临近破晓稍稍有了睡意后,却被王子胜寻人唤她,叫她帮着将一地尸体处理干净。

这究竟是哪门子的道理呢?!好罢,王家老太太病着,王家二太太忙着料理灵堂诸事,可也没有让她一个已出嫁多年的姑太太专门料理娘家大哥房里通房姨娘的尸体罢?!

然而,在王家讲道理显然是行不通的,心累不已的王夫人只得悲伤不已的帮着处理这些所谓的“琐事”。好不容易抹平了这事儿,天已经大亮了,王家大太太的娘家人陆续赶到了,于是新一轮的忙活再度来了。等小半天过后,王夫人好悬没累得背过气去之时,被告知荣国府的人来了……

“大老爷、大太太。”顶着满脸疲惫,王夫人只得先跟贾赦和那拉淑娴打过招呼,又看向珠哥儿和元姐儿,见俩孩子皆是一副被颠簸惨了的模样,心中又是一痛,最后才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贾政身上。

“客套话不必说了,直接往灵堂去罢。”贾赦直言道。

见状,王夫人自也乐得配合,忙将一行人带到了灵堂上。

灵堂上,一切亦如昨个儿夜里头王夫人所见的一般,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昨个儿夜里王仁和王熙凤兄妹俩是正对着棺木背对着门口跪的,而今个儿却是跪在了两旁,亦有旁的丫鬟婆子陪着。因着昨个儿饱受惊吓的缘故,如非必要,王夫人真的不想跟王熙凤过多接触,只匆匆带着荣国府一行人依着礼节走了一遍后,便将人再度带了出去,整个过程犹如在走形式,毫无任何真情流露。

自然,原也没有甚么真情可言,甚至除了那拉淑娴特地往王熙凤面上望了几眼外,旁的人只板着脸故作严肃的上香吊唁,完事之后便立刻开溜了。

有时候想想,死亡还真的很无奈,更无奈的是,也许这世上压根就没几个人会真心哀悼。

待出了灵堂后,王夫人又领着荣国府一行人回了偏厅,期间还很是欲言又止的望了那拉淑娴几眼。那拉淑娴心知肚明这是王夫人在担忧议亲一事,偏这事儿不好在这里说道,故而只装作没看到,并不曾理会。

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不过这种事儿去了是没甚么意义,可不去却是丢了礼数和颜面。而在这次吊唁之后,下一次便是等王家大太太出殡时,宁荣二府会一同路祭以表悲痛了。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因着王夫人并未一同从王家离开,在回去的路上,那拉淑娴仍带着二房的两个孩子坐在马车上。那拉淑娴心里头搁着事儿,只低头不语,倒是元姐儿在迟疑再三之后,悄悄的蹭了过来,仰着小脸紧张的看着她。

“元姐儿?”那拉淑娴挑眉问道。

“大舅母她怎么了?”元姐儿已经大了,其实她心里猜到了一些,却并不明着说,只旁敲侧击道,“没了是甚么意思?舅母家的妹妹会如何?”

“没了……就是往后再也见不到了。至于你舅母家的妹妹不会有事儿的,等过段时间,咱们求老太太把她接到府里来住段日子,你说可好?”

“好。”元姐儿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甚么,却最终只是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只微微点头称是。

那拉淑娴知晓元姐儿这孩子心思重,索性也不多问,只在脑海里回想着前几日贾母无意中提及的事儿。三年一次的科举从去年秋日到今年的春日,至今年冬末,宫里就该放出一批宫女、嬷嬷了,而明年便是选秀之年了。尽管先前贾母并不曾将话挑明了,可那拉淑娴仍听出了她话里头的意思。

想法子寻门路,求几个从宫里头放出来的宫女、嬷嬷,能为了甚么事儿?都不需要往深处想,便能猜到贾母图甚么了。贾敏已然嫁人,如今荣国府里统共就两个姑娘家,一个是元姐儿,另一个是迎姐儿。然而,因着迎姐儿最终仍是不曾过继到那拉淑娴名下,故而在族谱上头,她仍是一个庶女。而本朝,虽不曾有明文规定庶女不得参与选秀,可在一般情况下,仍是不常见的。当然,倘若哪家真的出了个姿色绝佳的庶女,大不了记到嫡妻名下再送进宫里好了,故而这个所谓的暗规则并无太大的意义。

可甭管是从出身地位,还有容貌身段,亦或是最简单的年岁问题,迎姐儿都是绝不可能被送入宫中的。如此一来,便只能是元姐儿了。

时年七岁,若无意外的话,应该会参加六年之后的小选。荣国府已然式微,哪怕贾赦今年高中,也并不能将元姐儿直接送入大选。只是若参加小选,那便是入宫伺候贵人们的。

想到这里,那拉淑娴只微微叹息一声,眼角瞥到仍一脸闷闷不乐的元姐儿时,心头愈发的可惜了。她是在宫中待了几十年的人,如何会不知晓深宫后院里的残酷。然而,她当年是被雍正爷指婚后,直接入宝亲王府邸当了侧福晋的,饶是如此也吃了极多的苦头,若是小选……

大选,选出来的是帝皇的妃嫔,皇子皇孙们的正妃或侧妃,以及皇室宗族们的正室。当然,被撂了牌子自行聘嫁的也有不少,可不管怎么说,无论是过了还是不过,都是一份结果。

然而,小选却是选的伺候贵人之人,容貌品性自然也是要看的,可相对而言,更看重伺候主子的能力。运气好一些的,被分到贵人们跟前伺候着,运气不好的则被拨到了尚衣间之类的,整日里做活计,不知晓何时才能离宫。当然,即便运气好,在贵人们跟前伺候着又如何?那种由旁人决定生死的感觉,堂堂荣国府的嫡出大姑娘,能受得了?

“大太太?”元姐儿诧异的抬眼看了过来,方才那拉淑娴忽的抬手拍了拍她的脑袋,可她望过来时,却只向着她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种不知名的苦涩和怜悯。元姐儿虽说心思重,可她到底只是个孩子,当下只将狐疑压到了心底,仍双手搁在膝上,乖巧的坐着。

待临近傍晚,一行人终是回了府里,因着贾母尚且等在荣庆堂听信儿,故而他们索性径直去了荣庆堂,将该说的话都说了一遍后,这才各自散去。

又两日,王夫人这才从王家返回,对于她滞留娘家多日一事,旁人都不曾言语,就连贾母也仅仅流露了一丝不耐烦神色,到底还是不曾说甚么。倒是王夫人,在给贾母请安后,立刻匆忙来到荣禧堂,寻那拉淑娴说事儿。

“大嫂,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只问您一件事儿,咱们先前说好的事儿还算不算数了?”

要说王夫人最担心的事儿,便是珠哥儿能否入国子监一事。偏生,在经历王家大太太突然辞世之后,王夫人完全没了信心。这长女无母不娶反倒是没甚么大不了的,毕竟王家姐儿即便没了亲娘,将来铁定也会有继母的。况且,王家老太太还在呢,自会帮着教养长孙女。问题是,王夫人如今很是崩溃,原因自是出在她娘家侄女本性上头。

“弟妹,有些话就算我如今说了,只怕你也不会照单全收的。既如此,不若先将这事儿略微冷一冷。左右咱们两家也只是打了个招呼,更不说先前王家大老爷也不曾完全应下。”那拉淑娴迟疑了一下,她本人早已相中了王熙凤当自己的儿媳妇儿,可一来俩孩子年岁都小,二来王熙凤如今还在重孝之中,这个时候说甚么都没用。

“我知晓,那事儿我自是知晓的。不过……”王夫人急急的开口解释,只是话到了嘴边,又不知晓该如何说了。是说先将此事定下来好呢?还是说王子胜之前都是在胡说八道,王家那头是非常愿意结亲的?甭管是哪一种,都是好说不好听的。

相较于王夫人的急切,那拉淑娴反而淡定得很。也是,如今要守重孝的人是王熙凤,她完全无需担忧自己相中的儿媳妇儿半路跑了。本朝注重孝道,但凡王家人有点儿脑子,都绝不会在重孝期间帮儿女定下亲事的。再说了,这不还有一个王仁在前头顶着吗?

当下,那拉淑娴开口安慰道:“弟妹也无需这般焦急,实话同你说了罢,我本人极是喜欢凤哥儿那孩子,只是如今这个时候……这样罢,一切等她出了孝再说,你看如何?”

“好好,那就依大嫂的。”王夫人还能说甚么?她就算再迫不及待的想要国子监监生的名额,也没有浑到这个地步。

重孝期间谈婚论嫁,那是将整个家族往死里逼呢!莫说凤哥儿如今年岁尚小,哪怕真的是老姑娘了,那也只能私底下悄悄的相看,等出了孝期再另行聘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俩孩子年岁都小。还有一点,以荣国府的规矩,长兄未娶,身为弟弟是绝不可能越过哥哥将亲事定下来的。因而,王夫人只在心头暗道,除非她儿子能顺利进入国子监,要不然绝对不相看亲事,逼着琏哥儿也跟着往后挪。只这般想着,王夫人的心情才略微好转了一些,又说了两句场面话后,便笑着告辞离开了。

九月底,王家大太太徒然离世。待十一月中旬,王家出殡,诸亲朋好友皆前往送殡,亦有重情重义的人家摆了路祭,为逝者悼念。

直到十二月,荣国府又陷入了另一阵忙碌之中,却并非为了年关一事,而是为元姐儿挑选教养嬷嬷。

甭管荣国府是否式微,若仅仅是寻几个出宫的宫女,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而,贾母并不满足于此,在她看来,小小宫女并不济事,毕竟但凡有能耐些,得了主子青睐的,定能在主子跟前留到五十岁,而非二十五岁就出宫了。当然,有些宫女急着出宫是打算嫁人的,这些自是另当别论,毕竟她们是不可能来荣国府当清客的。而那些并不嫁人,年岁又不大的,则完全不被贾母看在眼里。

几番折腾下来,荣国府内倒是多了四五个人,却没一个是入了贾母眼的。直到小年夜当日,贾赦领着一个年岁约莫五旬的嬷嬷,回了府里。

“我说你们到底在折腾个甚么?连圣上都听说了,你们能不折腾吗?咱们家又不缺使唤的人,好端端的,又是临近年关,寻甚么下人?”贾赦满脸不耐烦的出现在了贾母跟前,又拿手指了指站在他身后两步远的嬷嬷,极为勉强的解释道,“具体的缘由我也不知晓,所以不用问了。这个嬷嬷是原本储秀宫里的,圣上送予我的。”

忍了又忍,贾赦仍没能忍住,吐槽道:“我这辈子就没那么丢人现眼过!临近年关了,圣上当着一屋子皇子皇孙们的面,赐了我一个老嬷嬷!!这叫个甚么事儿嘛!反正我不管了,这人送予老太太您了。记着,别往我房里塞,我跟她八字不合!”

说罢,贾赦立刻转身跑得无影无踪。倒不是他矫情,而是就这么一路过来,老嬷嬷已经从言行举止方方面面对贾赦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贾赦:…………老纸是朝廷命官,不是储秀宫里待选的小主!!

于是,贾赦麻溜的跑远了,只留下贾母同老嬷嬷面面相觑。好在贾母不是贾赦,非但更为靠谱,且她很快就明白了长青帝的用意。

荣国府虽已式微,可到底是太|祖当年御封的四王八公之一,想来即便是长青帝,也不曾完全放松了警惕,仍时时注意着荣国府的动向,这才会有了如今这番赐下宫中嬷嬷的举动。当然,这番举动一方面说明了长青帝仍很重视荣国府,可从另一方面而言,又何尝不是时刻监视着荣国府呢?

可贾母是甚么人,自信心爆棚都是说轻了,一听说眼前的嬷嬷是由长青帝赐下的,登时激动的满脸堆笑,忙不迭的使人看座,让嬷嬷坐下,又细细询问了嬷嬷的名姓该如何称呼,以及先前在宫中的职位等等。

“老奴姓姜,老太君只管唤我姜嬷嬷即可。”

姜嬷嬷早已将贾赦以及贾母的神态看在了眼里,若说贾赦只是满不在乎中带着一丝不耐烦,那么贾母便是谄媚不已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这对母子俩皆不曾对长青帝赐下她的做法感到一丝一毫的不悦,或者警惕。也就是说,这对母子俩要么就是忠心到完全不怀疑长青帝的用意,要么就是愚蠢到一点儿凑不曾察觉到任何异常。

呵呵,正常情况下,帝王会特地给臣子赐下一位宫中出来的老嬷嬷吗?旁的不说,就不怕她自带通信渠道,将荣国府里所有的事儿尽数卖予长青帝?显然,贾赦和贾母都不曾往那方面去想,或者是真的不在意。

甭管怎么说,姜嬷嬷算是在荣国府内住了下来。她的行囊并不多,只一些从宫中带出来的细软,这还是她多年积攒的月钱以及上头贵人主子们给的赏赐。至于日常用品,反而少得可怜。自然,贾母是万万不会亏待她的。

只一声吩咐,贾母便命人在最短时间内备齐了所有的一切,且样样都是极为精致的。贾母素来崇尚奢侈,她院子里的东西就没一样不好的,甚至为了给予姜嬷嬷最大的体面,贾母还将前不久刚补上来的新的珍珠给姜嬷嬷使唤。

对此,姜嬷嬷欣然接受,并在次日一早就开始细心教导元姐儿了。

还没两日,元姐儿那头尚看不出任何进展,倒是迎姐儿一脸崩溃的奔回了荣禧堂,且一见着那拉淑娴就不管不顾的扑了过来,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好端端的,哪个欺负了你?”那拉淑娴头一个反应就是十二又折腾人了,不过很快她就想起来了,十二早在小年夜之前,就去了张家,至今尚未归来。可除了十二还有谁那么无聊,跟一个小胖丫头为难呢?

“嬷嬷打人!”迎姐儿抬起了头,面上还挂着眼泪珠子,可怜兮兮的控诉着。

“甚么?”那拉淑娴微微一愣,恰好这会儿容嬷嬷走了进来,闻言也是一怔。主仆二人对视一眼后,立刻一唱一和的追问了起来。

那拉淑娴道:“哪个嬷嬷打人了?让张嬷嬷随你过去,给你出气可好?”

容嬷嬷便紧接着道:“对,我最厉害了,保准打的那人哭爹喊娘。姐儿快告诉嬷嬷,谁打你了?”

俩人皆认为是荣庆堂不知哪个不长眼的暗中欺负了迎姐儿,毕竟迎姐儿素来都是一副娇憨的模样,性子迟钝不说,连话儿都说得不是很利索,甚至因着同贾母并不熟稔,即便受了委屈也不会同贾母告状的。

不曾想,迎姐儿却道:“不是打二丫头,是打大姐姐!”

“大……你是说元姐儿?”那拉淑娴愣了一下,旋即才反应过来,“可是新来的姜嬷嬷?她怎么打元姐儿了?”

“就是新来的嬷嬷,二丫头都看到了,她拿着手板子,一下一下的打大姐姐。她还让大姐姐学走路,学行礼,不好就打,啪啪啪!”许是因着终于寻到了可以为她撑腰的人,迎姐儿倒是比平日里说的更利索了,不单说,还连比带划的,争取让那拉淑娴能尽快弄懂她的意思。

只是,那拉淑娴虽然很快就弄明白了,却只能一脸的无奈。

在她看来,虽说贾母身上有着诸多缺点,却还不曾老糊涂到连自己院子里发生的事情都不清楚的地步。想来,姜嬷嬷教导元姐儿礼仪,并责罚一事,贾母定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如此一来,倒是苦了元姐儿,小小年岁不能娇养着,反而要吃那些苦头……

“这样罢,我领你去寻二太太,你可以同她说说。”那拉淑娴思量了一刻,仍觉得自己没有插手的立场,索性领着迎姐儿往梨香院去了,想着若是王夫人不知晓此事,让她尽快知晓也好,哪怕她早已知晓,大不了就是趁着年关将近妯娌俩说会儿话,左右如今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不过,据她的猜测,只怕王夫人应该是知情的。

正如那拉淑娴猜测的那般,王夫人确是知情,甚至在那拉淑娴寻过来时,直接敞开天窗同她说了实话。

元姐儿已经确定要入宫小选,因着如今尚未翻过年,所以不该算是六年后,而是七年后。毕竟,要明年开春之后,才有小选。而三年一届的话,今年是端闰四十九年,那么元姐儿入宫小选则是在端闰五十六年了。那年,元姐儿也不过才十四岁,在府里头金娇玉贵的养了十几年,却一朝送入宫中,干的是伺候人的活计,吃的是没滋没味的饭菜,连穿衣配饰都有着严苛到极点的规矩,甚至时刻都有着性命之虞。

面对无奈中带着一丝期待的王夫人,那拉淑娴只能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望着她。不然,还能说甚么?说深宫后院是吃人的地方?说大选都未必能求仁得仁,更妄论小选?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多说无益。

待王夫人终于将自己的想法尽数都道了出来,见那拉淑娴似乎兴致不高的样子,她面上也有些讪讪的,只道:“大嫂不喜欢听这些?”

“倒不是我喜欢不喜欢的缘由,只是心疼孩子,年岁轻轻的就要吃那些个苦头。咱们府里的规矩暂且不说,这宫中……怕是接下来几年,元姐儿都不会有轻松日子过了。”那拉淑娴叹息一声,她本人也是从这些事情里熬过来的,哪里会不知晓其中的苦痛?

寻常人家即便规矩再森严,那也没法同宫中相比。偏生,荣国府因着发迹年代并不久,很多规矩并不如世家大族那般森严。在这种情况下,逼着原本娇养着的元姐儿吃那些苦头,想想就觉得心疼得慌。

可惜,王夫人却不那么想。

“大嫂,有些话我老早就想同您说了,不是对大嫂您有意见,只是觉得有些事儿罢……就说对待孩子们,我知晓大嫂疼哥儿姐儿,其实我又何尝不疼爱呢?偏生,这孩子是疼不得的,您如今这般待他们,将他们养得金娇玉贵的,往后大了,哥儿总是要出去闯荡的,姐儿也是要嫁人的。到时候,他们可怎么办呢?”

那拉淑娴微微一愣,旋即苦笑连连:“是啊,我知晓我一直都有这个毛病,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的好东西一股脑的全都塞给孩子们。我疼他们,宠他们,至于往后却是真当不曾想太多。”

“这可不曾。老话说,小时候吃的苦不叫苦,即便再怎么疼爱孩子,该严厉时候还得严厉,这也是为了他们好。”王夫人笑意满满的道,“看我,我这个当亲娘的,能不疼珠儿和元姐儿吗?那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疼他们心疼谁去?这以往,也是我想岔了,只恨不得样样事情都亲自来,唯恐旁人做的不够精细。好在后来我就想通了,就算是亲骨肉,我也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既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趁早将该吃的苦头尽数都吃了。您看,如今我家老爷对珠儿这般严苛,我都不管了。”

这事儿,那拉淑娴倒是并不知情,她已经很久没管琏哥儿和十二的功课了。一来,是因为知晓家学那头的先生极是靠谱,二来,她本人并不是很在意功名利禄。如今听王夫人这么一说,她倒是将这事儿搁在了心上,想着回头等十二从张家回来了,仔细问一问他,家学里头可有事儿发生。

这般想着,那拉淑娴只笑着道:“弟妹倒是狠得下心肠来,我却是……唉。”

自个儿身上的毛病,自个儿能不知晓吗?那拉淑娴最清楚自己两世的弱点都在孩子们身上。上辈子,她生养了两儿一女,结果活下来的唯独只有十二一人。哪怕明知晓皇阿哥长大后面临的是惊涛骇浪,可她仍然舍不得,拼尽全力也要尽可能的护着十二,不让他遇到任何风吹雨打。然而,正如王夫人所言,她们是没法护着孩子一辈子的,若不早先放手,那面临的就极有可能是临终都放不下心来。

前世临终时,她不就是记挂着十二吗?

“狠不下心肠也要狠,自家打骂总比往后让旁人打骂来得好。我算是看透了,珠儿是我家老爷独一个儿子,就算他严苛点儿,却绝不可能害了他自个儿亲生的儿子。小孩子嘛,就算乖巧懂事,又有哪个是真的喜欢用功上进的?我家老爷说了,不愿意上进就斥责一通,再不然打骂也无妨。有道是,打是疼骂是爱,一切不都是为了他好吗?”

“话是这么说的,可……罢了,我回去仔细想想罢。不过,斥责也就罢了,打骂我是肯定舍不得的。”

听得这话,王夫人一下子就笑开了怀:“说得好像我就舍得一样。其实呀,我也就是在大嫂您面前这么说说,真要我下狠手打孩子,这还没打呢,我自个儿就落了泪。这不,我才让我家老爷管教着珠儿,又让老太太帮我教导着元姐儿。左右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哪里会害了他们。”

“可我家老爷……”不提也罢,反正那拉淑娴完全不敢想象贾赦打孩子的场面。不过,她还是将王夫人这话记在了心头,想着回去跟贾赦学一学,也好商量出个章程来。

只是让那拉淑娴万万不曾想到的是,等她领着迎姐儿出了梨香院后,迎姐儿当下就一脸惊悚的抬头看过来,还不等那拉淑娴回过神来,就哭着喊着不要打,登时把那拉淑娴弄得哭笑不得:“好端端的,哪个要打你了?哟,怕是方才听了二太太的话,吓得罢?只管放心罢,就二丫头这模样这性子,是断然去不得宫里的,既如此,只管精心养着,回头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迎姐儿听不懂这一长串的话,垮着脸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才迟疑的问道:“太太不打?”

“对,不打。就算真的要打,也打你小哥哥去!”那拉淑娴故意逗她,其实她哪个都舍不得。

“老爷也不打?”迎姐儿还不曾完全放下心来,估摸着也是因着方才听说贾政会打珠哥儿的缘故,故而只一个劲儿的强调不打。

那拉淑娴当真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嗤笑道:“老爷还道你傻乎乎的,结果却是比谁都鬼精。行了,哪个都不打你了,你是咱们的心肝宝贝儿,谁舍得了?”

这下子,迎姐儿终于心满意足了,只眯着眼睛笑得一脸傻乎乎的,还张开双手,非要那拉淑娴抱她。一旁的奶娘担心迎姐儿太胖了,累着那拉淑娴,不过那拉淑娴倒是并不在意,只弯腰将她搂在了怀里,抱起来慢悠悠的走回了荣禧堂。

然而,谁也不曾注意到,梨香院旁的一株老梨树背后,探出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见那拉淑娴一行人已然走远,极快的从树后窜了出来,径直回到了梨香院里头。

……

……

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至大年二十九那一日,已经失踪好几日的十二终于晃晃悠悠的从外头回来了。待换过了衣裳后,就立刻到东暖阁来寻那拉淑娴。又因着迎姐儿如今并不时常过来,东暖阁里只有那拉淑娴和容嬷嬷二人。

见十二过来,那拉淑娴笑着调侃道:“你外祖父家就那般好,让你舍不得归家?”

“是呀,可不是舍不得吗?”十二嬉皮笑脸的凑到了那拉淑娴跟前,双手作揖,讨喜一般的道,“有两个好消息要告知太太,太太想先听哪个?”

“都是好消息?那一并说了呗。”

“也行。头一个好消息呢,是我二舅母又有喜了,听彬哥儿说,来年三月里就要生了。”顿了顿,十二无视那拉淑娴惊喜的模样,也不卖关子,只径直说道,“第二个好消息呢,是我三舅母也有喜了,不过仿佛月份还不大,栋哥儿这人糊里糊涂的,压根就说不清楚。不过,我听彬哥儿说,仿佛是要晚上半年。”

也就是说,至来年三月和九月,张家都能再度添丁进口?

那拉淑娴登时笑弯了眼,只是笑着笑着,却不免想起了她那已故的娘家大嫂,登时笑容里添了几分苦涩意味。

十二见状,立刻猜出了原委来,只不过他同那拉淑娴又不一样,对于张家大太太,他统共也就见了那么一两回,连话都说了不超过十句,自是谈不上甚么感情的。况且,表姐小铃铛也不同他玩在一道儿,至于小表弟更是一直在后宅精心养着,故而对于张家大房,他远不如对另外两房来得熟稔。

“太太也不必挂念了,听着外祖父的意思,仿佛来年大舅舅就要续弦了,人选是谁我也搞不太清楚,左右就是潘院士家里头的人。说是从旁支过继的姑娘家,甚么人品样貌皆好……反正就这么一回事罢。”十二随口劝着,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大舅母罢了,回头大舅舅再娶一个,不就又有了?

自然,十二心底里的想法,那拉淑娴全看在眼里,当下便横了他一眼,心道王夫人虽然往日里瞧着不靠谱,不过关于孩子那块还是极有道理的。

要不,她也试试看管教孩子?先拿十二练练手?

蓦然间,十二哆嗦了一下,仿佛有种不祥的预感。

[正文 132|第132章]

“娘,您打算作甚?”一时慌乱之下,十二直接喊了娘。当然,其实他头一个反应是打算唤皇额娘的,只不过他进东暖阁前,见着外头小厅里坐着葡萄和石榴,更不说穿堂里还守着数个人,只得硬生生的改口唤了娘。

“没甚么。”那拉淑娴好整以暇的望着十二,反问道,“你觉得我能做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