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送走方母,夏仲芳又去看吕八娘,见她还在睡,便回房了。正好韦清眉逗喆哥儿玩,夏仲芳就把方母说的话转告了韦清眉。

韦清眉道:“论起来,这位魏家公子,也算不错了。就不知道真娘自己如何想?”

夏仲芳道:“这个事,还是阿娘和叶娘去跟她说,要是我说,就怕她有觉得不好的,也不便跟我细议。”

韦清眉道:“这个,包在我身上。”说着见天色还早,便去找苏玉叶。

稍迟些,韦清眉和苏玉叶一道,进了韦天真的房间。

韦天真那里,听得韦清眉提及魏家,也略有印象的,一时道:“那时也有觑过一面,相貌还过得去,就是不知道品性如何?”

韦清眉笑道:“他素日也和郡马略有来往,品姓如何,问问郡马,最是知晓。”

苏玉叶笑道:“郡马是一个厚道人,交往的,也多是品性不错的,他既和郡马走得近,自然不会差到那儿去。”

且说魏家公子在府中苦苦等待消息,到得八月底,方母也就回了消息,说是韦天泽松了口,也有意把妹妹许配出去。魏家公子一听,喜上眉头,忙忙就催着爹娘去提亲。

九月中,韦天真便和魏家公子定了亲。

府中喜事一件接一件,夏仲芳虽忙,每晚回房,却是笑容满面的。

沈子斋自从方御医喜得女儿后,在他跟前吹嘘过,也一心希望夏仲芳能够再怀上,也生一位女儿出来。

这一晚,他拣了蜜枣,塞在夏仲芳嘴里道:“芳娘,你怎么还没动静呢?看看老方,都有女儿了,我们什么时候也生一个女儿?”

夏仲芳吃了蜜枣,笑觑他道:“当年你……,不想就有了喆哥儿,现下这样,却……”

沈子斋想及当年未破夏仲芳的身子,她就怀孕的事,也是失笑,因一把搂过夏仲芳道:“今晚,就重演一遍当年的情景,看看能不能怀上。”

正纠缠,外间却有禀话声。

钱婆子压着声音禀道:“王爷,宫中来人,已在书房中候着了。”

沈子斋一听,忙松开夏仲芳,忙忙去了。

他才到书房,就见戴公公候在书房外间,一时忙迎进内间,问道:“公公此来,是有急事?”

戴公公苦笑道:“王爷还悠闲着呀?我们在宫中,可是遭罪。”

“这是怎么说?”沈子斋不解。

戴公公道:“皇上发脾气,说王爷好久不进宫了。”

沈子斋愕然,自己这阵太忙,且宫中没有传召,也就没有进去,皇祖父这是?

戴公公道:“淑妃娘娘说了,让王爷明儿赶紧带了王妃和哥儿进宫一趟,安抚皇上。以后有事没事,也得常进去。”

送走戴公公,沈子斋不由失笑。待重新回房,便和夏仲芳说了此事。

夏仲芳也笑了,“皇上有了年纪,是喜欢热闹的,只又不好直说。咱们这阵忙,确实进宫少了。”

到得第二天,沈子斋一早起来,便带了夏仲芳和喆哥儿进宫,先去见了苏淑妃,陪苏淑妃闲话。

苏淑妃见他们来了,自是高兴,又抱着喆哥儿问话,见喆哥儿越加伶俐,更是疼爱。

景宗皇帝听闻沈子斋他们进宫了,也无心批折子,只等着他们求见,谁知左等右等不见他们过来,待内侍来禀话,说沈子斋准备在苏淑妃处吃饭,不由瞪眼。好一会,他也就掷下笔,哼一声出了殿,脚步却是不由自主朝苏淑妃住的宫殿去了。

喆哥儿听得脚步声,已是冲出殿外,直奔景宗皇帝,喊道:“太祖父,您可来了!”

景宗皇帝趋前走几步,一手捞起喆哥儿,抱在怀中,点他的鼻子道:“怎么隔这么久才进宫看太祖父?”

喆哥儿一本正经道:“一直在等太祖父传召,一直等不到,我们就自己进宫来了!”

“哈哈!”景宗皇帝抱着喆哥儿,听着他童言童语,满腔的郁气突然就消失了。

算了,不跟他们一家子计较,过几日就正式下旨,封子斋为皇太孙罢!至于那女人,算了,也一道封了太孙妃,全了他们一家人的心愿!

作者有话要说:加更!

☆、第126章

九月二十八日,是黄道吉日。景宗皇帝正式下旨,封沈子斋为皇太孙,策封夏仲芳为太孙妃。

连着几天,沈子斋和夏仲芳皆忙得脚不沾地。先是受封领旨,接着在宫内领宴,会见群臣,再由景宗皇帝领着,祭拜天地和祖先。

直忙到十月初,两人才稍为闲下来。

这一晚,府中设宴,给沈子斋和夏仲芳庆祝。

沈玉仙挺着肚子,以茶代酒敬沈子斋和夏仲芳,虽喜悦,又不舍,道:“哥哥和嫂子并喆哥儿,过些时候就要搬进宫中住了,倒是丢下我,我……”

沈子斋安慰她道:“不是还有郡马陪着你么?且你想我们了,随时可以进宫的。”

沈玉仙拉着沈子斋的袖角道:“哥哥,你也要记着我,得空出来看我。”

沈子斋应了,安慰几句,又去交代方执平,让他好生待沈玉仙。

方执平自是一一应下来,笑道:“太孙爷放心,怠慢了谁,也不敢怠慢郡主的。”他难得说一句玩笑话,众人听了,却是哄一声笑了。

大家一笑,气氛也就松快下来。

一时吕八娘也抱了女儿方茵过来,要敬沈子斋和夏仲芳喝酒。

夏仲芳笑道:“我这阵肠胃不好,就不喝酒了,以水代酒罢!”说着倒一杯水,和吕八娘碰杯,又看吕八娘怀中的方茵,见她不过两个多月,却是不怕生,便笑道:“瞧着,长大也是一个大胆的。”

喆哥儿也挤过来看方茵,嚷道:“茵妹妹会吹泡泡,太可爱了!”

喆哥儿一过来,孟安志也跟着过来,一起围住吕八娘,都夸起方茵来。

苏玉叶也凑热闹,抱了十个月大的韦琪过来。

很奇怪的,韦琪也是指着方茵呀呀说话,一脸喜色。

吕八娘扫一眼三个男娃儿,哈哈大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我现在可体会到了!”

众人先是愕然,接着全笑了。

韦清眉为着夏仲芳这一回能顺利封为太孙妃,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待夏仲芳到更衣室中更衣,她也跟了过来,拉着夏仲芳说悄悄话道:“芳娘,进宫后,凡事注意着,再有,每日还得抽空读书写字,不能松懈。须知道,你是未来的国母了,将来要母仪天下,没有学识是不行的。”

夏仲芳道:“阿娘放心,我现下也是抽空看书写字,不敢松懈。”

韦清眉点头,又问道:“你们搬进宫,哪这齐王府?”

夏仲芳道:“太孙爷是求了皇上,让皇上把齐王府改为郡主府,准备赐给郡主当府第。另外,也为天泽夫妇求了赏赐,一样是赏赐一座府第的。方御医夫妇,却要随我们进宫住。方御医一向照料着我们的身体,缺他不得。八娘会功夫,安放在身边,也可以保护我们。”

她们母女说话,太傅夫人也过来恭祝夏仲芳,笑道:“太孙妃大喜啊!”

夏仲芳忙扶住太傅夫人,让她坐下,问及宇文真道:“听闻越国公主怀孕了?”

太傅夫人笑道:“却是前儿才诊出来的。若不然,凭她那个性子,听得王府设宴,定然要来凑热闹。”

太傅夫人说着,悄和夏仲芳道:“太孙妃现下只得喆哥儿一位哥儿,总归少些,赶紧再怀一个罢!”

夏仲芳抿嘴笑道:“我也盼望着的。”

太傅夫人便道:“怕是这阵太忙,损了身子的,过了这阵,你得好好休养着,趁早怀上是正经。”

钱婆子在旁边侍候,这个时候忍不住插嘴道:“太孙妃这个月的月事,倒是迟了几天。”

太傅夫人一听,马上道:“既是迟了,怎不请人把脉?没准就有了呢!”

夏仲芳笑道:“这几个月忙,有时早几天,有时迟几天,并不算异常。且前几天忙成那样,我也就顾不上的。”

韦清眉早皱眉道:“哪能大意呢?钱嬷嬷,你过去请了方御医过来把脉,不要高声,只说请个平安脉。”

钱婆子应了,忙去请方御医。

方御医很快过来了,见夏仲芳坐在椅子上,韦清眉和太傅夫人神色期待,也略有所觉,赶紧上前行礼。

夏仲芳笑道:“方御医无须多礼,先给我把把脉罢!”

方御医点点头,拿了脉枕放到夏仲芳手腕下,给她细细把脉。

眼见方御医把完脉,脸有喜色,韦清眉和太傅夫人先忍不住了,齐声问道:“如何?”

方御医这才站起来,恭祝道:“恭喜太孙妃,是喜脉!”

“呀?”夏仲芳先是大喜,接着生忧,脱口道:“可我这几天跟着皇上和太孙爷祭拜天地和祖先,又跪又叩,蹲下屈身什么的,全无保养,这,这不会损了胎儿么?”

方御医笑道:“太孙妃身子健壮,现脉象平稳,无须担忧的。只是接下来,还是要好生保养才是。”

夏仲芳松口气道:“那时在乡下,也见着民间妇人纵是初孕,也在田间劳碌,并没有休养,只她们生产倒顺畅。想来我这是村妇的身子,所以跪叩了几日,还能无碍的。”

“这正是太孙妃之福!”方御医笑道:“也是太孙爷之福。”

若是别家府中的夫人,娇生惯养着,莫要说跪叩了几日,就是跪叩一日,想来也是保不住胎儿了。

韦清眉和太傅夫人倒是回过神来,已是连声恭喜夏仲芳,又让人去通知沈子斋。

沈子斋过来时,眉眼早带了笑,只是更衣室人多,他只得克制着,不好马上去搂抱夏仲芳。

夏仲芳也去看沈子斋,却在众人跟前,眉眼传情起来。

韦清眉怕夏仲芳再有碰撞,已是道:“外间宴席也差不多了,太孙爷扶了芳娘先回房罢!让我们去宣布喜讯。”

沈子斋应了,扶了夏仲芳回房,一时就去摸她的肚子,喜道:“终于怀上了!咱们这是双喜临门!”

夏仲芳也是大大松口气的,成亲三年,只育了喆哥儿一个,总归是太少,现下又怀上了,不管是男是女,总是喜事。

他们夫妻正甜蜜说话,外头已是传来喆哥儿的声音,嚷道:“阿娘,阿娘!”

夏仲芳忙应了一声道:“在房中呢!”

喆哥儿兴冲冲就跑进来了,站到夏仲芳跟前,仰头看她的肚子道:“阿娘,外婆说您肚子里装了一位娃儿,是不是真的?我很快就有妹妹了么?”

夏仲芳笑道:“是装了一位娃儿,明年就会生下来。你怎么知道是妹妹?”

喆哥儿答道:“妹妹可爱呀!就像茵妹妹,特别可爱!”

沈子斋也道:“咱们已有喆哥儿了,这胎如果是女娃儿更好呢,到时生下来,便是儿女双全的人家了。”

夏仲芳再次有孕的消息,很快传进宫中,景宗皇帝和苏淑妃听了,自是欢喜。

到了吉日,沈子斋和夏仲芳领着喆哥儿准备搬进东宫。

钱婆子指挥人整理东西,又抽空和孟丽娘说话,只兴奋得不能自己,“阿娘真的想不到,这一辈子,能活到这个份上,居然就要跟太孙妃进宫了。咱们祖宗墓地冒青烟了啊!”

孟丽娘因为孟安志也要跟喆哥儿进宫当伴读,也是惊喜交集,想着孟安志这一厢,前途是无忧了。她又问道:“太孙妃准备把身边得力的丫头和婆子都带进宫么?”

钱婆子道:“历来得用的,都要带进去。且太孙妃有孕,不能劳碌,更要我们小心侍候着,人手自然得带足了。”

虽要搬进宫,沈子斋却不让夏仲芳操劳,他吩咐苏良和钱婆子等人看着办理,有不知道的,再行请示。

苏淑妃那里,却让人来传话,说宫中一切都是现成的,若没有什么了,内务府也会安排,齐王府的东西,就不必搬进宫了。

沈子斋自是应了,但别的不搬,一些古玩和字画书籍等,却必须要带进去的。另有一些东西,只让人记档,放在仓库。

到得吉时,一行人就进了宫。

景宗皇帝特意嘱咐,让夏仲芳好好养胎,宫中一切自有苏淑妃打理,让她不必操心。

苏淑妃自来能干,宫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且她也想笼络着夏仲芳,将来在后宫中,也能安享晚年,自然也让夏仲芳只管养胎,不须早晚请安,更不须操心宫中之事。

转过头,苏淑妃又派了八位能干的宫女过来协助夏仲芳打理东宫之事。

夏仲芳到得宫中,竟是难得清闲下来,一时笑向沈子斋道:“我这是进宫享福来了!”

沈子斋哈哈笑道:“淑妃娘娘体恤,你就不必推却,好生享着福罢!”

夏仲芳笑道:“虽如此,今儿是咱们搬进宫的吉日,还得整治一桌酒菜,请了皇上和淑妃娘娘过来小聚,也算是入伙酒。”

景宗皇帝和苏淑妃听得夏仲芳摆入伙酒,自然欣然应承过来小聚。

到得晚间,景宗皇帝便携了苏淑妃过来了。

夏仲芳领着吕八娘和钱婆子等人,已是摆设起来,很快就开了席。

席间,景宗皇帝让人去请罗道长过来。

罗道长一来,就笑道:“这是全家福呢!”

景宗皇帝让罗道长坐在他下首,笑指向夏仲芳道:“老道给芳娘看看,她这胎是男是女?”

罗道长看看夏仲芳的气色道:“太孙妃貌若桃李,这一胎,有六成的机率,是女娃儿。”

景宗皇帝笑骂道:“老道又来糊弄人。看不出就说看不出,还要说什么六成的机率?”

罗道长笑道:“皇上让老道看,老道哪敢抗旨,说什么看不出的话?”

有了罗道长插科打诨,夏仲芳摆的这桌入伙酒,上头虽坐了景宗皇帝,下首的人也慢慢放松了,小声说笑起来,气氛良好。

景宗皇帝和苏淑妃体谅夏仲芳怀孕,只坐小半个时辰,就走了。

至晚回房,沈子斋拥着夏仲芳,两人坐在床边说话。

沈子斋道:“罗道长跟本太孙提过,说皇祖父身子健壮,寿数颇长,有他在,咱们也是安稳的。这么着,本太孙正好慢慢学习治国之道,将来承继盛世。那时节,喆哥儿也大了,你也不必忧心什么了。”

夏仲芳把头靠在沈子斋怀中,低声道:“太孙爷,我能当了太孙妃,能住进宫中,成为东宫主母,总感觉像做梦。”

“这样呢,还像做梦么?”沈子斋吻在夏仲芳唇上,轻轻一咬。

夏仲芳轻叫,捶打沈子斋道:“太孙爷又欺负奴家!”

两人调笑着,一片温馨。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还有一章就大结局。写完大结局,会更几章喆哥儿和方茵的番外。

☆、第127章

过得几日,景宗皇帝下旨,改齐王府为郡主府,赏赐给沈玉仙当府第。

沈玉仙得此殊荣,虽高兴,又伤感着,和方执平道,“我和哥哥相依为命多年,乍然离了他,总是不惯,现下虽得了这座府第,无来由倒希望这里还是齐王府,我依然和哥哥在一处的。”

方执平握了她的手道,“郡主还有我呢,过得一些时候,还有咱们的孩子,何必伤感?”

沈玉仙抚着肚子,注意力转移了,悄悄问道:“你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方执平当然希望沈玉仙第一胎能生下儿子来,但他嘴里可不会这样说,只笑道:“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只要是咱们的孩子,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