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仙一听高兴了,轻轻捶他道:“现下可是学得甜嘴了,知道说讨人喜欢的话。”

两人说着话,有丫头进来禀报,说是苏玉叶来了。

沈玉仙忙让丫头快请。

自从夏仲芳搬进宫,齐王府改为郡主府,府中杂事,便是沈玉仙身边的管事嬷嬷在打理了。苏玉叶有事儿,自要过来和沈玉仙商议。

苏玉叶这里来见沈玉仙,却是商议要搬出郡主府事宜。她笑道:“皇上这回大手笔,不单把齐王府改为郡主府,赏赐了郡主。还赏赐给我们一座府第,名梅园。那梅园地方虽不如齐王府大,到底精致。我们一家子刚去瞧了,着实喜欢的,更喜里面式式齐全,也不用如何修整便可以住人了。现来跟郡主商议一下,看着郡主这边若不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事了,我们就择日搬到梅园的。”

沈玉仙见苏玉叶说起梅园,眼睛亮闪闪的,也知道她极想搬出去的,且当时韦天泽和苏玉叶会住在齐王府,不过是因为要保护沈子斋,防着太子的人下手罢了。现下沈子斋进宫,韦天泽和苏玉叶自然也不会再住在这儿了。

沈玉仙笑道:“现时哥哥嫂子进了宫,我们和各府的往来也少些,且这段轻闲,并没有什么事。你们想搬,只管择吉日罢!”

苏玉叶应了,这才退下去。

到得十月中,韦天泽和苏玉叶抱了韦琪,领着韦天真搬出王府,住到梅园。

同月,魏家派人到韦家商议,想早点迎娶韦天真过门,说是家有长辈已上了年纪,若拖着婚事,万一长辈如何了,还得守孝,到时就会误了婚期。

苏玉叶跟韦清眉一商议,再跟韦天泽合计了,就答应让魏家十一月迎了韦天真过门。

韦天真这里嫁人,沈玉仙那里却发动,临盆在即。

十一月中旬,沈玉仙生下一子,取名方世初。

方大户和柴氏到郡主府探望,喜得直合什念佛。

方大户和柴氏道:“这是咱们祖上积德,执平才能当了郡马爷,现下又喜得贵子。”

柴氏也是喜悦,小声道:“先前还怕郡主她……,不想就怀上了。若是如今这形势,郡主想挑郡马,还真轮不到咱们执平的。”

“所以说,这是咱们之福。”

方大户这阵子春风得意的,自从沈子斋得势,方家的生意就做到宫中去了,现下已是正式的皇商身份了。父凭子贵的,他现下走出去,谁敢小看?

夏仲芳得知沈玉仙产子,因自己也怀孕,不便出宫,便让钱婆子代她出宫探望沈玉仙,赏赐下一些物事。

十二月中旬,沈玉仙为儿子方世初办满月酒,夏仲芳怀孕已是满四个月,胎位稳固,便也和沈子斋一道出宫,到郡主府中吃满月酒。

席间,方执心拉了夏仲芳说悄悄话道:“太孙妃命我巧以名目,给夏老爹和曹大娘送东西,让他们老有所依,我却是亲派心腹去送的。心腹回来说,夏老爹和曹大娘在乡下可威风了,买得一间大屋住着,还有几百亩田地,儿子和儿媳妇不敢怠慢他们,都小心侍候着呢!就是嫁出去的那位女儿,得空也回家团聚,侍候着两位老人家,看着样子,他们可是过得滋润。太孙妃不必挂心他们了。”

夏仲芳一听松口气,小声道:“再如何,他们是我的养父母,也养了我十几年,若不是他们先头那样,倒也想接他们养老的。如今他们过得好,我也放心了。”

方执心又悄悄禀话道:“季父季母那儿,我也遵守太孙妃的嘱咐,让人照料一些,让他们有点收入,可以拉扯大孙儿孙女。说起来,太孙妃就是好心肠,他们当初那样对你,你现下倒还要悄悄帮助他们。”

夏仲芳道:“他们也老了,现下过得这样凄苦,已是报应。只孩子无辜,倒要让人接济一些,让他们养大孩子。”

夏仲芳说着,问方执心道:“怎不见你抱丰哥儿过来?”

方执心的夫婿杜明知,这几年和方家联手,也是一跃成了京城大富商之一,现下跟方大户联手,一道做了皇商,一样是春风得意。

只一条,杜明知再得意,也不敢负了方执心,只守着方执心一人,并不纳妾。

方执心迟迟没有怀孕,还是直到去年,才生下一子,取名杜丰,现已一周岁了。

方执心也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全因当日求到夏仲芳跟前,为杜明知解决了冲撞严家之事,再至后来,她和夏仲芳成了闺蜜,更加得杜家人器重。现下在夫婿家能过得这样快意,自然感激夏仲芳。夏仲芳吩咐她办什么事,无不尽心尽意去办。

现听得夏仲芳询问,方执心笑道:“本要抱他过来,临出门喝水,湿了衣裳,又令奶娘抱去换衣裳,我这里怕耽搁时间,索性自己过来了。”

她们说话,另一头,也有几位夫人说着话。

“太孙妃真是福气,太孙殿下只宠她一人,身边一个妾侍也没有。听闻,以后也不会纳侧妃,只会守着她一人。”

“太孙妃奶活了太孙殿下呀,太孙殿下现下是报救命之恩,愿意和太孙妃一生相守的。”

“太孙妃前半世曲折,这后半世,是真正的苦尽甘来了!”

“是的,太孙妃娘家得意,夫婿顺情,儿子聪慧,真是占尽好运道了。”

“待太孙妃这胎生下来,若是女儿,便是儿女双全,更是圆满了。”

夏仲芳也盼望着这胎是女儿的,待回到宫中,还是请有经验的嬷嬷瞧了瞧,问道:“嬷嬷觉着,这胎是男是女呢?”

嬷嬷笑道:“人说酸男辣女,太孙妃这阵喜欢吃辣的,要是没错,应该是女娃儿的。”

夏仲芳一听大喜,笑道:“我要请太孙爷禀上,先给我家姐儿取一个好名字。”

沈子斋听得夏仲芳的话,果然去跟景宗皇帝禀话,要求先取定名字。

景宗皇帝现下孙儿重孙儿绕膝,心情大好,听得要先取名字,马上取了一个,笑道:“要是姐儿,就叫沈**。”

沈子斋忙谢恩,道:“好名字!”

他回到东宫,把名字告诉了夏仲芳,夏仲芳一听,果然也喜欢,道:“明理聪慧,好名字呢!”

隔年六月,夏仲芳果然生下一女,取名沈**。

沈**稍大些,果然人如其名,极其聪慧,甚得景宗皇帝和苏淑妃喜爱。

景宗皇帝因为疼爱重孙和重孙女,连带的,看夏仲芳便遂日顺眼起来,后来也就默许沈子斋只娶一妃的行为了。

上行下效,景国一些大臣,也以娶一位正妻为荣,在一段时间内,各府三妻四妾者,竟大大减少。

这年八月,夏仲芳生辰,在宫中设宴,请了各府诰命夫人进宫。

席间,各府夫人盛赞夏仲芳保养得宜,观之只如二十许人,又打趣问道:“太孙妃究竟用了什么法子,令得太孙殿下只痴心您一人呢?”

夏仲芳笑而不语,待听得韦清眉和太傅夫人来了,忙令人快迎接。

喆哥儿和慧姐儿早帮着迎了出去,一人牵了韦清眉,一人牵了太傅夫人进来。

韦清眉一进来,见得热闹,也和各夫人一一打过招呼。

说笑着,苏玉叶和沈玉仙也各领了哥儿进宫了。

稍迟些,一众哥儿就围着方茵和沈**玩耍了。

一位夫人悄悄道:“男多女少,以后大了,可有得争了。”

另一位夫人失笑道:“你担忧得太多了。有这功夫,赶紧回府去再生一位女儿出来,将来随便攀这儿一位哥儿当女婿,就够你半夜笑醒了。”

待得宴席散,夏仲芳留下沈玉仙和苏玉叶说话,道:“初哥儿和琪哥儿也该入学了,正好宫中请了太傅讲学,你们可要把哥儿送进宫中太学上课?”

沈玉仙和苏玉叶自然愿意,笑道:“正要和太孙妃讲这个呢,可巧太孙妃自己问了。”

夏仲芳笑道:“现时哥儿和姐儿年纪小,是一并上学的,并没有分开。现宫中太学只有喆哥儿,慧姐儿,茵姐儿,志哥儿四人,加了你们的哥儿,就是六人,也不算多。”

沈玉仙笑道:“听着哥儿多,姐儿少呢!”

夏仲芳道:“可不是么?你们也有哥儿了,赶紧再生一位姐儿罢!”

苏玉叶笑道:“太孙妃说我们,倒不如说说自己。慧姐儿也三岁了,太孙妃也可以再怀一个的。”

夏仲芳捂嘴笑了。

至晚,夏仲芳主动和沈子斋亲热。

沈子斋惊奇道:“咱们成亲这些年,你主动的次数可稀少。说,有什么图谋?”

夏仲芳扯着沈子斋道:“人家不过想再生一位哥儿罢了,哪有什么图谋?”

沈子斋见夏仲芳虽二十多岁了,依然明艳如少女,不由搂了她,低语道:“芳娘,当初方御医给你喝的药,莫非真加了什么好东西不成?瞧瞧,你现下还这样诱人,叫人……”说着含住夏仲芳的唇瓣。

夏仲芳启唇,探出香舌,缠住沈子斋的大舌,缠绵着。

这一晚,两人恩爱无限。

隔得两个月,夏仲芳有孕,次年再次产子,取名沈明和。

沈明和性子宽厚温和,也一样得了景宗皇帝和苏淑妃的喜欢。

看看沈子斋这一房,已有两男一女,景宗皇帝也放了心,过后和沈子斋道:“当年你阿爹病亡,你又病卧在床,祖父时时担忧你们三房会绝后。今日你有儿有女,祖父也算是松心了。”

沈子斋最近听闻有大臣进言,说皇室人丁单薄,宜多纳妃等语,倒怕景宗皇帝又要给他纳侧妃,因趁机道:“孙儿能活着,全赖芳娘,且芳娘给孙儿生了两男一女,此生,是不会负她了。”

景宗皇帝点头道:“你们恩爱,也是国家之福,儿孙之福。”

当日,景宗皇帝赏赐夏仲芳,又嘉奖她,说她服侍沈子斋有功等语。

夏仲芳首次得景宗皇帝肯定,当即红了眼眶,自叹不易。

景宗皇帝毕竟高龄,不多久便病了。

神龙二十年三月,景宗皇帝去世。同年,沈子斋登位,改国号为开平,封夏仲芳为正宫皇后,尊苏淑妃为太皇太后,大赦天下,厚待世族。

国孝过后,有大臣试探沈子斋,建议选秀,又有大臣想着皇后夏仲芳也三十岁出头了,或者不能吸引沈子斋了,也想送女进宫。

沈子斋不置可否,但过后,却是把有心思的大臣贬了官。至此,众大臣便也知道,皇帝确实是准备一辈子只守着皇后一人的。

后来史书记载,开平帝在位三十八年,盛宠皇后夏仲芳,后宫并无其它嫔妃,成为传奇。

作者有话要说:结局了,撒花撒花!

PS:还会更几章番外哦!番外很有趣的~

☆、第128章

,一,定亲

开平八年的夏天,比往年更热。

夏仲芳不堪京城内酷热,便跟沈子斋道,“皇上,现下天气太热,臣妾想出城外避暑。就到咱们去年避暑的别庄上度过这个夏天,待秋凉再回来。”

现时天下太平,沈子斋也稍比平素松闲些,也有意出宫避暑,他听着夏仲芳的话,就故意道,“芳娘只顾自己去凉快,就不管朕了么?”

夏仲芳失笑道:“都老夫老妻了,皇上还这样?”

沈子斋一把拉住夏仲芳,细看她道:“哪儿老了?朕的芳娘可是一年比一年娇俏呢!看看,这都三十七岁了,瞧着最多二十五岁。”

“皇上就别提臣妾的岁数了,一提,可是伤感!”夏仲芳觑沈子斋,叹息道:“老啰,儿子都快要成亲了,可以喝媳妇茶了!”

一提媳妇茶,沈子斋笑道:“明喆和茵娘本来相处不错的,自打定了亲,反是生疏了,不知道是什么心思?”

今年初,沈子斋和夏仲芳作主,已是定了方茵为太子妃,准备年底让她和太子沈明喆成亲。

听着沈子斋的话,夏仲芳笑道:“他们这是害羞了,故意避开对方,其实都悄悄留意着对方呢!”

沈子斋道:“那就好,朕还怕他们不乐意定亲呢!”

夏仲芳道:“明喆也好,茵娘也好,都是那等有主意的,要是不乐意,早就想法推托了,哪会等着我们安排?”

沈子斋自打登位后,也算诸事顺心了,且下朝回后宫,夏仲芳又侍候妥贴,更不用烦后宫之争诸事,心下也认为,自己虽是皇帝,只娶一妻也有好处。且两子一女皆出色,三人情谊又厚,不像当年父亲那一代的人,因不同母亲,斗个你死我活,没有一丝兄弟情份的。

他心下自得,更是宠爱夏仲芳。对于两子一女,也稍为宽待,不像当年他阿爹那样严厉要求。

可偏是这样,两子一女越是自我要求严格,并不须他太操心。至于太子沈明喆,武功承自吕八娘,文学方面,却承了简太傅,真正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还因简太傅告老,不再任宫中太傅,他还在外游学一年方归,说是顺道见识世情,探民间疾苦。

围绕在沈明喆身边的,有孟安志,韦堪,方世初等人,一众少年郎皆是出色人物,倒叫沈子斋大大放心。

也正因沈明喆过于出色,在婚事上头,便有些挑拣,放眼京城,并没几个女子能入得他的眼。

还是夏仲芳想着先前吕八娘的戏言,说要把方茵许配给沈明喆,且沈明喆和方茵从小玩到大,也有情份,就试探了沈明喆一番。

沈明喆听明白了夏仲芳的意思,便道:“这个婚事么,阿娘作主就好!”

夏仲芳听得这话,一时就知道沈明喆是中意方茵了。

说起来也是,方茵相貌秀美,同样学了吕八娘的功夫,又学得方御医一些医术,是扬名京城内外的才女呢!不知道多少人想求亲而不得,沈明喆喜欢她也不奇怪。

过得几天,夏仲芳也就跟吕八娘说了这件事。

吕八娘眨巴着眼道:“明喆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徒弟,品性如何,我知道。他想娶茵娘,我是千肯万肯的。但就怕茵娘自己有主意,不让我作主。”

夏仲芳道:“儿女大了,都不由娘么?”

吕八娘笑着道:“待我直接问问她罢!她要肯,咱们就成亲家了。”

至晚,吕八娘果然问了方茵。

方茵心中其实愿意,嘴里便道:“听闻我还没出生,阿娘就将我许人了,现下还问什么呢?”

吕八娘一怔,待回神来,不由笑骂道:“愿意就说愿意,偏生要绕圈子说话,欺负你阿娘么?”

方茵一下扑到吕八娘身上,撒娇道:“我好好一个娘子,阿娘不珍重,还没出生就许人,还没跟你计较呢,你倒说起我来?”

“好了好了,一切全是我的错!”吕八娘怕了方茵,拉她坐正,正式问道:“真愿意么?真愿意我就答应皇后娘娘,要给你们定亲了。”

方茵红了脸道:“不愿意我跟你扯这么多呀?”说着跑了。

吕八娘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没多久,方茵就和沈明喆定了亲。

只两人定亲后,反不及先前亲热,每每回避着对方的。

现听着夏仲芳说话,沈子斋便道:“这回咱们到别庄避暑,把他们这些人也带上罢!年底就要成亲了,也得亲和一些。”

夏仲芳自然同意了。

沈明喆和方茵听得要带同他们一起到别庄避暑,却是暗暗高兴,只表面还要端着,假装是被逼着去的。

倒是孟安志等人爽快,一听要去避暑,马上大力鼓掌赞成。

就是韦琪,因为暗恋着沈**,听得沈**这回也去避暑,心中雀跃,只盼得个机会能讨好沈**。

至于沈明和及方世初等人,听得一众少年郎皆要去,自然也不会落后。

待得端午过后,沈子斋安排好朝中各事,也就带着夏仲夏和一众人起行到城外的别庄中。

别庄诸人早就安排妥当,待沈子斋等人来了,忙迎进去,紧张侍候着。

沈子斋本也怕热,到得别庄,一凉爽,心情自然好,早晚和夏仲芳说说笑笑,又暗令两位先生功课布置得少些,也让少年们消闲过一个夏天。

却有内侍带了一黑一白两只猫儿过来,说是云罗国人进贡的,黑白猫儿圆滚滚的甚是可爱,众人皆喜欢上了。

沈明喆也爱抱着猫儿喂食。

这一日,方茵见沈明喆在喂猫儿,不动声色从他手里抢走猫儿,又道:“昨晚不是找画幅么?画幅是掉在床底下了,往床底下去找罢!”

沈明喆本来淡定,听得这句话,差点跳起来。她,她怎么知道本太子掉画幅了?那画幅,是着人悄悄寻来的春宫图啊!这不是年底就要成亲了,想先观摩着,到时不令她受苦么?

沈明喆纠结极了,难道她昨晚爬窗偷窥本太子了?

(二)兽语

这日午后,一黑一白两只猫儿在台阶上打滚嬉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