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好女人,是我……本国公对她不住。”

镇国公此时也没脸说自己全然无辜,勾起了早已模糊的记忆。

岳父当年不要嫁妆便把爱女嫁给他,当时镇子里的人都是羡慕嫉妒的。

仔细比较,镇国公惊讶的发现娶发妻时,镇子里人的羡慕同他娶萧氏时完全不一样。

镇国公坐在石凳上,“陪我说些你义母的事。”

丽娘轻声道:“国公爷吩咐,丽娘本不敢拒绝,可是丽娘到底身份尴尬,不好同国公爷相处太久,丽娘怕……怕萧夫人误会了。提起义母也是丽娘心中一直有她,并非要帮她争什么,萧夫人纵然再大度,说得太多,总会有不悦。”

她缓缓跪下来,泪珠在眼圈打转,“国公爷就别为难丽娘了,丽娘卑微如尘,只期望能在国公府讨口饭吃,其余富贵还是什么的,从不敢奢求。”

镇国公心头涌起几分涟漪,“你起来。”

丽娘摇头,泪珠仿佛承受不住悲伤般簇簇滚落,丽娘本不够明艳的脸庞有几分多了清丽之色。

她不如萧氏,可也有一股小家碧玉的风韵。

她如同一株小花和藤蔓只能依附于男人生长。

镇国公道:“萧夫人不会知道的,你起来吧,这些年也是我疏忽了你,以后你就是镇国公府的主子,有难处尽管同我说,萧夫人若是……你也可以告诉我。”

“就让我代替先夫人好好照顾你吧,顾远如今有妻有子,对儿媳妇感情深厚,你怕是很难再插足其中,我会帮你寻一个可靠的人,不能让你为顾远空耗一生。”

“我……不要,我只想守着义母的灵位,吃斋念佛为义母祈福,为远哥儿祈福。”

丽娘低垂下脑袋,轻声道:“为国公爷祈福。”

语气里透着坚决和无怨无悔。

镇国公默然一瞬,“随你吧。”

他太过勉强丽娘也不大妥当。

丽娘起身站在一旁,说起义母当年的种种善举,镇国公认真倾听,自己的发妻也是个孝顺贤淑的女人。

第二百一十七章顾远娘亲的安排

劲松院,顾明珠得到了下人回禀,不知从何时起,他们总会发现一些莫名出现的纸条。

纸条上有记载镇国公一些言行,也有萧氏的消息。

顾明珠看着纸条上丽娘同镇国公在后花园的字样,嘴角扯了扯。

“纸条到底是谁送来的?”顾金玉问道。

“不管是谁,总是没有恶意吧。”

顾明珠撕碎纸条,年轻时镇国公出落的伟岸不凡,据说时常抢走秦元帝的风头。

如今镇国公上年岁也是个帅气的老头子。

顾明珠淡淡道:“五叔。”

“小小姐吩咐。”

“去查一查丽娘姑姑,这些年她除了在寺庙里念经求佛,还做过什么。”

“好的。”

等到五叔离去,顾金玉才道:“小妹怀疑丽娘有意祖父?”

“不止。”

顾明珠缓缓说道:“我不会阻止她仰慕镇国公,但是她别想着踩着祖母上位。”

“……”

“倘若她存了心思,就会盼着我们同萧氏两败俱伤,一向只有我算计旁人的份,她想要借着我们除去萧氏,我可不答应。”

原本丽娘若是老实,顾明珠自然不会计较过去的事。

但是现在看丽娘显然有野心,也有手段,顾明珠怎能让丽娘躲在暗处放冷箭或是坐收渔翁之利?

既然丽娘有心思就要付出代价不是吗?

顾明珠道:“最近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祖母能在祖父造反时,躲过前朝官差的追捕,躲过同是义军的搜寻,她应该不单单只是个贤惠的女人。”

“她该是很聪明,很有胸襟气魄的人。”

顾明珠指了指地上撕碎的纸条,“前些日的纸条,我当做是丽娘姑姑传进来,今日我发觉,许是我猜错了,镇国公身边有人是暗中支持父亲的。”

顾金玉也不是蠢货,点头道:“的确如小妹所推断的,最近我感觉出入公爵府方便很多,有几个人好似格外关照我,这可不是娘亲出手阔绰的原因。”

“父亲刚刚回到镇国公府,当日皇上驾临,我们在书房的谈话以及皇上对父亲的欣赏并没外泄。父亲如今只是个举人,而萧氏虽是屡次受挫,但她经营国公府多年,人脉和根基比初来乍到的父亲更深。”

顾明珠想着除非有先知才会在此时投靠顾远。

然而重生又有几个?

“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得通,就是传纸条提醒父亲的人,其实是祖母留下来的,王小妹不就说过他祖父受过祖母的恩惠,他们也一直记得报恩?”

“祖母……可惜了。”

顾金玉摇头叹息,怎么就被镇国公耽搁了?

顾明珠道:“可惜是可惜,祖母最后对镇国公所作所为未必就没有怨恨,我不信她如同传说一般无怨无悔,祖母怕是个外柔内刚,自成方圆的女子。以她的心思如何想不到自己故去后父亲孤立无援?”

“父亲可是她唯一的儿子!父亲能在三岁上独自一人顺利离开镇国公府,想来祖母对父亲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

顾明珠看了顾金玉一眼,“咱们三岁上时,还蹲在院子里玩泥巴呢,可父亲却已经分清局势,没有被萧氏困在国公府。”

而顾远将来的成就只会更高!

稚儿时全靠父母细心教导,镇国公当时痴迷于萧氏,挣扎于爱情,不会想着教育顾远。

顾远娘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许祖母给父亲留下了保命的手段,可惜她最后看错了人。”

“小妹的意思是丽娘?”

顾明珠微微点头,若是她有儿女,也会在自己死前为儿女们安排一番,毕竟当时顾远的处境着实凶险。

“祖母看错了丽娘,也证明她……马有失蹄……祖母最后许是因为病痛而没了往日的精明。”

顾金玉的说法却让顾明珠摇头,“哥哥有没有怀疑过祖母的死因?也许祖母等发现有问题时已经迟了!她只能把一切交给丽娘,甚至她都来不及叫住父亲。”

“我记得父亲提过一句,那几日父亲被镇国公带出了门,并不在府上!”

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也是顾远这辈子的遗憾。

每次提起来,顾远都更加怨恨镇国公。

“镇国公前脚出门,后脚祖母就病了,没过两日便去了,难道不可疑?萧氏能用迷药对付镇国公,让他做噩梦,未必她就没有别的毒药。”

顾金玉听到小妹的分析后,不由得攥紧拳头。

顾明珠依然很冷静,不过眸子却是堆积着寒冰,“祖母也只能相信留在自己身边的丽娘,甚至为此不惜保证丽娘是父亲的媳妇,期望以此把丽娘同父亲绑在一起。”

以祖母的经历,过早确定丽娘是父亲的童养媳本就是有点不可想象的。

毕竟当时他们都还太小,性情不定。

“丽娘把祖母留给父亲的保命东西给私吞了?”

“哥,你做什么去?”

顾明珠拽住顾金玉。

“我去问清楚,问清楚祖母最后的遗言,当时只有她在祖母身边,她自然清楚。”

“我们无凭无据,全靠她一张嘴,她自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

顾明珠无奈摇头:“她随意说出一些话,你敢相信么?”

顾金玉气愤道:“那也不能让她太得意,咱们如今是不在意祖母留下的东西了,即便没人给我们通风报信,爹也吃不了亏。可是……可是祖母对父亲的期望啊,父亲最是在意这点了。”

“总会有办法让丽娘吐露实情的,咱们不能着急,逼迫之下,她胡说一通,反而有可能帮了她。”

“……太郁闷了。”

顾金玉甩开顾明珠的手,跺脚道:“我不去找丽娘,去院子里练一趟拳脚,再这么下去,我会被憋死的。”

宛若一阵风,顾金玉冲了出去。

顾明珠眯起眼眸,死去的人就真的无法开口么?!

“去给顾长乐送个消息,镇国公在后花园。”

“是。”

然而接到消息的顾长乐并未出现在后花园,她如今沉默低调了几分。

顾明珠听说后,长叹一声:“果然都是在成长的。”

有镇国公的常随在,即便顾长乐派去的丫鬟也发现不了丽娘。

第二百一十八章萧氏开始弥补漏洞了

镇国公已经慢慢在保护脆弱腼腆的丽娘了。

这项认知也足以让顾明珠欣慰,她转身再去找顾如意商量。

两姐妹在屋子里议论半晌,顾明珠怀揣一个药瓶被顾如意送出门。

*****

萧氏回到娘家,萧家一向对她很是慎重,每次都会让府上下人跪地迎接。

无论萧家的哪位主子都要赶过来。

萧氏在萧家的地位如同女皇。

她说一不二,即便是萧家现在的家主,萧氏的父亲在萧氏面前都带着几分恭谨。

毕竟没有萧氏,就没有萧家的今日。

即便已经是宫妃并生下养大三皇子的小萧氏都无法同只是镇国公夫人的萧氏比肩。

“女儿,你今日怎么突然就回来了?是不是又有事要办?你几个兄弟都肯为你出力,他们不成,还有你侄子。”

萧老爷子面带几分紧张,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女儿,“听说顾远最近风头正胜,用不用我让人……”

萧氏冷着一张脸道:“你不给我添乱,我就谢天谢地了,我可不敢再指望你们,让你们办得事,哪一件没有出过纰漏?我还得费尽心思帮你们擦屁股。”

把在镇国公府上淤积的火气,萧氏完全发泄出来:

“每次要银子,你们都想到我!这一次我可不会再出银子了,以后你们也不用再提银子的事。”

“可是……可是没有银子如何造势?”

萧氏的长兄生得仪表堂堂,容颜俊美,虽然身体微微发福,但气质儒雅,看起来很像是博学多才的君子。

他名林,他们这一辈都犯木字。

萧氏知道长兄就是典型的绣花枕头,表面光鲜,没有半分本事,不过凭着他不错的容貌到是能糊弄住一些人。

萧林又会装腔作势,在京城也位列四君子之一。

“上次顾远拿走放在余杭府衙的银子,致使江南书院连着来了几次信催讨银子,当初既是妹妹你许诺资助寒门学子,此时突然不再给寒门学子银子,怕是少不了议论。”

萧林眸子带了几分忧愁,没有银子,他君子的名声又如何维护?

最近他都不敢经常出入高档酒楼了。

“再加上散财赌场被火烧了,皇上不准散财赌场再营业,咱们又少了一个重要的进项。江南书院的事迫在眉睫,若是断了银子,江南虽远,但总有一日会有风声传入京城,到时对妹妹你也有几分影响。”

要钱,要钱,只要她回到萧家,娘家人就少不了管她要钱。

“你当我似顾远媳妇?银子怎么都花不完?”

萧氏出口后有几分后悔,原来她在心底也是羡慕顾远媳妇的。

有银子未必幸福,可没有银子一定是不幸的。

“江南书院的银子,我会尽力拨过去。”

萧氏知晓轻重,资助寒门学子对她将来在朝廷上的布局很重要。

即便学子们考不上进士,到时候也可让他们做苦工还钱。

只要其中有几个能科举顺利,在她的扶持下足以对付顾远了。

而且前些年她投入了大笔银子,得了好名声,在此时突然断供了,肯定会招惹不少的非议。

甚至以前投入的银子都打了水漂。

顾远媳妇拿来炫富的银子是不是也有她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