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章品行

陶梦阮看着邢曼烟平静却更加清冷的脸,眼中尽是决绝,有些担心,道:“曼烟姐姐,你想想芸香姨,可千万不能做傻事啊!”

邢曼烟露出些笑容:“阮儿,这个时候,你还愿意相信我,没有跟我划清界限,我很高兴。阮妹妹,这世上最不可相信的,就是男子了,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所以,不管你多么喜欢那个人,可千万别像我一样,一切都毫无保留的交给他,这样,只会输得更彻底。”

陶梦阮没有反驳邢曼烟的话,找一个可以全心全意相信的人,太难了,葛婷如此,邢曼烟如此,她们比别人求得更多些,所以输得更惨一些。这个时候,陶梦阮不免想到司连瑾,她原本希望嫁个寻常人家,小富即安,她可以靠着夫家、靠着父兄甚至将来靠着儿女,安安心心做个米虫。可选择了司连瑾,她就只能接受他的一切,她也怕司连瑾有一天会变心,恨不得能看透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但终究,她愿意相信他,哪怕输了,也只能自己承受。

周芸香舍不得走,丈夫和儿子至少要大半年才能回来,她能过来看女儿的机会并不多。反倒是邢曼烟冷静些,细细的嘱咐了周芸香一番,将一行人送走。

周芸香声音有些哽咽,低低的叹道:“她怎么能这么狠心,曼烟是她的亲孙女啊!她怎么能忍心将曼烟送到这里来受苦?”顿了一顿,接着道:“是我没用,若是我强势一些,能占住掌家的权利,她怎么能这么对曼烟?终究是我太无能…”

葛氏只能陪她唏嘘了一回,她和周芸香闺中时是好姐妹,各自嫁了人之后关系虽然还好,但多少有些攀比的心。周芸香嫁得高,可邢家门第高,周芸香嫁过去之后小心翼翼的过日子,连管家权都不好提,到后来二房也娶了亲,娶的还是老太太娘家的侄女,两人一条心,越发将周芸香排挤到一边,直到现在,儿女都大了,周芸香也只管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周芸香平时在贵妇圈子里行走,也有人嘲笑,可儿女都大了,周芸香不想计较这些,到头来才发现,她一个不计较,在女儿受委屈时,她竟毫无办法。

葛氏和陶梦阮将周芸香送到邢家才回陶府,葛氏叮嘱了周芸香几句,周芸香也都一一答应下来,好像一时间想开了一般。各人总有个人的路,葛氏也只是出于姐妹情分,照拂她一些,至于周芸香以后怎么做,会不会有什么转变,自不是她能干涉的。

母女两回到陶府,管家脸色不太好的送上来两分东西,道:“夫人,大姑娘,今日靖国公府老夫人和国公夫人分别送了一样东西过来,都是交给大姑娘的。”

“嗯?”葛氏微微皱眉,“拿来看看。”

管家先将左边一样递上来,道:“这是靖国公夫人送来的。”

葛氏掀开包着的布料,却是一本书,明明白白写着“女戒”两个字。

未来夫家送这样的书过来,表示的是对未来媳妇德行的不满,葛氏气得身子发抖,管家连忙将另一份打开,道:“夫人,这是老夫人送的。”

葛氏勉强控制住情绪,打开看,却是一个盒子,装了一对白玉手镯,有些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管家连忙将靖国公老夫人让人带的话转述过来:“靖国公老夫人道,大姑娘能明辨是非,重情重义,是极好的。”

婆媳两个,前后脚送了完全不同的意思过来,而且看样子,似乎是靖国公夫人送了女戒过来,老夫人才紧接着送了玉镯,葛氏一时有些不明白靖国公府是什么意思。

“国公府的人呢?”葛氏蹙着眉问道。

“国公夫人派来的嬷嬷原本要等夫人和大姑娘回来,但老夫人派来的嬷嬷将她带回去了,并没有留其他的话。”管家尽职尽责的答道。

葛氏摆摆手,示意管家先下去,揉了揉眉心,道:“阮儿,看来这靖国公府的水着实不浅啊!”

陶梦阮当然知道这个,靖国公府年长的三个公子,一个原配所出,一个庶出,一个继室所出,不说他们本身怎么想的,他们后面还免不了牵扯到几家的利益。不说继夫人安氏,就是二公子司蒙的生母,也是五品官家的庶女,安氏对司连瑾的恶意是明明白白的,恐怕那位杨姨娘也不是什么善茬。

只是,这个时候还得安慰葛氏:“娘,国公夫人是世子的继母,她能盼着世子好吗?倒是司老夫人,世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觉得女儿好,自然是最好的。”

葛氏没有那么乐观,也只得点点头,到了如今,靖国公老夫人对女儿印象好,相信女儿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原本带陶梦阮同去,她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邢曼烟那孩子太可怜了,想女儿陪她说说话,但从另一面来说,提前知道了靖国公府的情况,也算好事。

葛氏拍拍陶梦阮的手,道:“你也累了,先回去歇着吧。离你出嫁的日子也不远了,以后就好好绣嫁妆,娘就不带着你到处走动了。”

陶梦阮知道葛氏心里依然不痛快,也点点头,人心九转十八弯,哪能要求谁都对她抱着善意,何况那还是司连瑾的后妈。倒不是说后妈必定不安好心,但这个年代,嫡长子继承爵位还有大部分的家产,继室所出也算嫡子,可分到手的东西比庶子也多不了多少,那做继室的能愿意自己儿子比嫡长子差那么多?何况,陶梦阮觉得,那个安氏想要为儿子谋求的,是世子的位置。

陶梦阮回到自己的院子,叫青雀将人带过来。

陶梦阮有了吩咐,青雀等人跟小福庵交涉之后,将人带了出来,陶梦阮她们往邢家绕了一圈,人已经带回了府中。青雀生怕对方疯疯癫癫的伤到陶梦阮,紧紧将人按住,道:“姑娘,此人疯疯癫癫的,还是属下先审问之后,再交给姑娘吧!”

陶梦阮摇摇头,道:“我先看看,若是她真是疯了,你打死她也没用。”

青雀知道自家主子的脾气,只得点了穴道,还仔细盯着,生怕出什么纰漏,伤到陶梦阮。

陶梦阮倒没有那么担心,将疯婆子挡着脸的头发拨开,看上去有些沧桑的脸却洗的干干净净的,不再年轻,却能看得出年轻时的风韵,是个美貌的妇人。

陶梦阮问过明一,明一说这妇人姓沈,十几年前到小福庵修行。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疯,有一手极好的绣工,常给庵里的尼姑缝补衣裳。有这份恩惠,后来人疯了之后,小福庵也没忍心将人赶走,只叫人看着,好在沈娘子也不是时时都疯,不疯的时候,依然帮庵里做事。

沈娘子这时候没有疯,但青雀丝毫不敢放松,她不能动弹,只微微抬着头,有些呆滞的目光望着陶梦阮。陶梦阮脸色有些严肃,盯着她看了一阵,也不知是真的呆滞了,还是心理够强大,沈娘子目光都没有动一动。

“你没有什么话要说吗?”陶梦阮退了一步,在椅子上坐下,“你是谁,吸引我的注意力想做什么?”

“…”沈娘子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陶梦阮,也不知在想什么,停了片刻,喃喃自语一般道:“梅芷芙是安雅兰害死的,就埋在桂花树下…”

“…”虽然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但陶梦阮也听过一些,靖国公夫人病逝,因为孩子太小,国公府不能没有主母,于是一年之后迎娶安氏进门。安氏嫁入国公府的时候不过十五岁,若是她害死的梅芷芙,那么这个人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想嫁入国公府了。安氏的祖父当时是二品大员,她父亲也是从三品的高官,一个高门出来的官家嫡女,会在十二三岁就想着做继室吗?何况,梅夫人葬在司家祖坟,怎么可能埋在桂花树下,那个埋在桂花树下的又是什么东西?

陶梦阮又问了一遍,沈娘子只重复了同一句话,没有其他的回答。陶梦阮皱着眉,拉起她的手替她诊脉,又回忆起明一提到的,这些年来,沈娘子越发糊涂了,有时连吃没吃过东西都记不住,只默默的替庵里缝补衣裳。

“姑娘…”

陶梦阮摆摆手制止了青雀的话,时间太久了,陶梦阮查不出沈娘子身体上的不妥之处,但从症状上来看,与其说是疯了,不如说是傻了,而且,不是自然的老年痴呆,倒像是让人灌了什么药。这种情况,便是解了毒,也没有什么用,她不会更加痴傻,可失去的记忆和行为能力依然回不来。

陶梦阮叹了口气,向这种情况下,人会一点点失去从前的记忆,甚至日常生活的常识,若想记住一件事,除非一遍一遍的逼迫自己每天回忆。所以,沈娘子对她说的那一句,应当不是逗她玩。可桂花树不是什么稀罕的树木,因为独特的香味,许多人家都会种上几棵,向靖国公府,总不会少了几棵花树,总不能叫司连瑾一棵一棵挖开看吧!

沈娘子重复了几遍,似乎觉得陶梦阮记住了,便闭嘴了不再说话,安安静静的跪着,目光依然呆滞。陶梦阮有些怜悯,叹了口气,道:“你们把她带下去吧,别为难她,先看看情况,过些日子送到庄子上去。”

“姑娘这是…”

“她也不容易,我不缺那点钱,养着她下半辈子也没什么。”不管那一句话是真是假,有没有用,这样一个可怜人,养着也就养着吧。

青雀没敢多问,将沈娘子带了下去。

陶梦阮歇了一会儿,也没去葛氏那边用晚膳,在自己屋子里用膳沐浴之后,自己捧了本书在灯下看。隐约见得窗户纸上突兀的一个树枝晃来晃去,陶梦阮扯扯嘴角,表示自己要早点歇下,将丫头们都打发出去。

二月的天,今日天气也好,没那么冷。陶梦阮也没有裹披风,直接开了窗,落在司连瑾面前,道:“怎么了?今日来的这样早。”

司连瑾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根柳枝,递给陶梦阮,道:“给你!”

陶梦阮手里被司连瑾塞了一根柳条,看他摊开的手心,这是什么意思?讨礼物还是讨打?

司连瑾见陶梦阮呆呆的模样,一时有些好笑。他本是听说安氏上门送了本女戒,过来跟陶梦阮赔罪的,看陶梦阮呆呆的模样,忍不住靠近了在陶梦阮唇上轻轻地点了一下,低声道:“对不起,你别生气,她不过是继母,你不用管她。”

陶梦阮这才明白,司连瑾是因为安氏的事,怕她委屈,过来赔礼来了。晃了晃手里的柳条,陶梦阮露齿一笑,道:“你来负荆请罪就带这么小的荆条?”

“…”司连瑾扯扯嘴角,他刚回府就听说安氏的动作,当时想的就是怎么哄陶梦阮,叫她别生气,想来想去,最后在河边摘了根柳条,拿来负荆请罪。见陶梦阮带笑的模样,道:“柳条虽小,抽手心还是疼的…”

陶梦阮噗嗤一笑,小时候跟老师识药,她那老师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拿了跟柳条就抽学生的手心,虽然不疼,但让人看着怪丢人的。陶梦阮看着司连瑾素白的手心,虎口处能见一些薄茧,是多年习武留下的,更显得手心白皙柔嫩,捏着柳条,往手心上轻轻一抽,司连瑾不觉得疼,倒觉得痒痒的,忍了几下,司连瑾叹了口气,道:“阮儿,你学坏了…”

陶梦阮嘻嘻笑着,将柳条收回来,道:“这柳条可是你送的,下回我不高兴了,还用它抽你!”

“…好,”被小柳条抽不太好过,但只要陶梦阮不跟他怄气,人人也就过去了。

司连瑾跟陶梦阮说了些国公府的事,对陶梦阮还没见过的杨姨娘还多提了两句。靖国公还有两个兄弟,不过都是庶出,老国公过世之后,两家就分出去单过了,倒是司连瑾弟弟妹妹还真不少。司连瑾生怕因此被陶梦阮嫌弃,道:“你不用在意他们,你是长嫂,他们敬着你就够了。”

陶梦阮噗嗤一笑,道:“我知道,虽然有些嫌弃,但现在嫌弃不是也来不及了吗?对了,你二弟和三弟也差不多该娶亲了吧!”

“嗯,二弟的亲事已经差不多定下了,人你也见过的,容州杨家的四姑娘,已经在合八字了,不出什么问题等我们成亲之后,就差不多该要过礼下定了。三弟倒是还没定下来,不过祖母似乎有意安家嫡次女。”司连瑾简单解释了一番。

陶梦阮倒是有些意外,容州杨家虽然不差,但以靖国公府的家世,便是庶出,也会偏向京中的名门吧!

“杨姨娘是容州杨家的远亲,这门亲事也是她提了的,大约是京中寻不到合意的吧!”司连瑾并不十分在意。

陶梦阮点点头,司蒙毕竟是庶出,就算有国公府的门第摆着,司连瑾太过出彩,司蒙想寻个门第高些的只能选庶女,但杨氏自然不愿意选个庶女做儿媳,毕竟庶女很难得到娘家的助力。

“对了,今日去小福庵,我带了个人回来。”陶梦阮简单将沈娘子的事说了一遍,她说过的话更是一个字没改的跟司连瑾重复了一遍。

司连瑾脸色微变,沉默片刻,道:“人在哪里?”

陶梦阮说还在府上。她将人带回来,一来是想,那件事说不定还真有其事,那么这个人也是重要线索。二来,若沈娘子说的是假的,就更要将人弄走,否则,谣言传起来,别人的目光自然指向司连瑾,对他们来说都不算好事。

“我娘,或许真是被害的。”司连瑾眼中有一抹痛意,“安氏一向强势,嫁入国公府就提出将我抱过去养,后来是姑祖母将我接进宫中。我在宫中长到五六岁,就做了太子的伴读,依然是在宫里的时间多,到十来岁有意识想问我娘的事情时,府里我娘用过的人都已经死的死、走的走,几乎找不到半点痕迹。那沈娘子,不管真假,终归是一条线索,阮儿,可以将人交给我吗?”

“若不是因为你,我何必将她带回来!”陶梦阮道,“不过,她似乎是真的糊涂了,再过一段时间,怕是那一句话都不记得了。”

“已经很好了。”司连瑾不是个得陇望蜀的人,本来没有丝毫线索的事,能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已经是上天可怜的,不管是什么情况,沈娘子对当年的事都应该知道一些,陶梦阮能这么敏锐的想到这一点,直接将人带回来,已经是极聪明的办法,否则,哪怕只是一天,都有可能出什么意外,导致这一条线索又断了。

“那你知道她说的桂花树吗?”陶梦阮觉得,沈娘子死记硬背一般记下来的一句话,应该不是废话。

“国公府有不少桂花树,不过祖母提起,我娘的桂花香油做得最好,用的都是她院子里丹桂树上摘的桂花。只是那个院子,如今是安氏住着。”司连瑾想着,或许应该寻个机会去探一探。

第一百零六章新婚

二月底,陶静轩带着陶少安赶回京城准备嫁女儿。

婚礼的程序走得很顺利,陶梦阮正式出嫁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五,初四是亲近好友上门添妆的时候。陶梦阮是主角,但任务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坐在那里,谁来了都微笑点头说谢谢。

葛家一大早就过来了,按照传统,葛家作为陶梦阮外祖家,是要备上一份大礼的,韩氏丝毫没有马虎,直接将一份礼单递给陶梦阮,叫她收着。除了葛家的一份大礼,葛婧和葛兰还专门准备了添妆礼物,葛婧没来叫葛兰一起带了过来。

葛婧是陶梦阮嫡亲的表姐,陶梦阮出嫁,她应该过来才是。可葛婧在婚事上面波折重重,今年都已经十六了,还没有个眉目,她不来,旁人也都表示理解。葛氏叹息了一回,还特意嘱咐陶梦阮,出嫁以后替葛婧看着些,先前还能说不急,如今却是再耽搁不起了。

陶梦阮也叹了口气,她娘也是急糊涂了,她嫁过去也是小辈啊,哪有当妹妹的给表姐张罗婚事的?

葛氏为葛婧的事操心了一回,想起正经事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葛氏生怕陶梦阮明早起来顶着两个黑眼圈,简单解说了一回,丢了个本子给陶梦阮,便自己回房去了。陶梦阮好奇的翻看了一回,脸不红心不跳的收拾了睡下,前世没有实践,但贱兮兮的大表哥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过了,相比起来,那含蓄的图谱实在没有多少爆点。

女孩子一辈子就出嫁一回,这唯一的一回自然是最重要的,一大早葛氏亲自将陶梦阮叫起来,接着端水的、倒茶的,捧嫁衣的、拿首饰的,本来不小的屋子一时拥挤起来。葛氏将婚宴和其他的事都交给秦氏盯着,就专门在这边守着陶梦阮,看着人扶着陶梦阮沐浴更衣,一件一件换上精美的嫁衣,一时眼睛发酸,今日一出门,女儿就再不是她一个人的了。

陶梦阮正被按着梳头,微侧头见葛氏拿着手帕抹眼泪,也有些心酸,道:“娘,你别哭,女儿出嫁了也是娘的女儿!”

葛氏知道女儿出嫁她该高高兴兴的才是,但想到女儿出嫁了,她也该跟丈夫去杭州,日后想见陶梦阮一面都难,眼泪就有些止不住。

正在给陶梦阮梳头的全福人哎哟一声,生怕新娘子也跟着掉眼泪。不过嫁姑娘的时候,哭一哭再正常不过,她见得多了也熟练了,连忙喊丫头:“哎哟,这可还不到哭嫁的时候呢,快扶陶夫人去外面歇歇…”

两个大丫头将葛氏搀了出去,全福人在陶梦阮身后絮叨:“可不是我念叨,等会儿有哭的时候,这会儿可不能动,头没有梳好可是不吉利的。”

本来还忧伤得想哭的气氛让人一个打趣,陶梦阮倒是露出些笑容,道:“婶娘可要替我梳好些,我还盼着大吉大利呢!”

全福人就怕小姑娘舍不得家,不让哭还要啜泣一回,身子抖一抖,珠花都得歪了。陶梦阮倒是稳得住,轻轻地笑身子也纹丝不动的,显然礼仪是极好的。

葛氏和秦氏提前将一整天的程序都反复推敲过,生怕有半点纰漏,但真到了时候,还是难免有些忙乱。外面喊着新姑爷到了,葛氏连忙将宝瓶塞到陶梦阮怀里,叫她抱着,将红盖头一抖,蒙上她的脸,由两个丫头扶着,跟司连瑾一起拜别父母。

鞭炮声想起,陶梦阮上了花轿,晃晃悠悠的往外走,绕上半个京城,才到靖国公府。司连瑾母亲死得早,婚事上司老夫人不放心安氏,将司连瑾的姑姑司云素叫回来帮忙操持,送聘礼的时候场面就叫人惊叹,陶梦阮的嫁妆更是毫不含糊。

一般来说男方的聘礼,女方家中会留一些,再陪送一些,嫁妆与聘礼基本持平,当然有专为聘礼嫁女儿的,聘礼大多留下,陪送的嫁妆也没什么含量,外人看了要笑话不说,女儿嫁过去也抬不起头。而疼女儿的人家,聘礼基本上就意思意思留一些,再添一些嫁妆送过去,嫁妆基本上就超过聘礼了。

陶家就陶梦阮一个女儿,加上陶家本身富庶,从陶梦阮定下亲事葛氏和陶静轩就开始准备嫁妆,不仅按照陶家的规矩陪送田庄铺子珍宝布料,陶静轩和葛氏夫妻两个还专门给陶梦阮添了一份,更别说大哥陶少成豪气的送了两个庄子和两个铺子给妹妹,各种赏玩的珍品、千金难买的孤本古籍、字画都有好几本。

陶梦阮当时还笑爹娘将家底都给了她,将来小弟娶媳妇可怎么办?结果陶少安拽着陶梦阮去陶家库房看了一圈,表示不会少了他的聘礼,陶梦阮这才相信,陶家曾经真的是有名的大商人。

司连瑾本来人气就高,下聘礼、送嫁妆都有许多人围观,到了正式迎新娘子过门了,更是沿路都是围观的人群。陶家到靖国公府路程不近,迎新娘的轿子走得不快,晃晃悠悠的陶梦阮险些在路上睡着了,猛地轿子一晃,陶梦阮连忙抱紧了宝瓶,稳住身子。

新娘子不能说话,外面自然也不会解释,陶梦阮暗自庆幸自己抱的稳当,若是将宝瓶摔坏了,问题可就大了。一下子惊醒了,陶梦阮一时倒是清醒得很,想起当初蒋晴柔嫁到洛州去,那一个雪瓷瓶要从杭州抱到洛州,还不能磕了碰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胡思乱想了一阵,外面想起鞭炮声,显然是到了。轿夫压了轿子,司连瑾将手放在陶梦阮面前,陶梦阮毫不犹豫的将手放到司连瑾手心。

司连瑾一直挂着笑容的脸,一时更加娇艳起来,若说平时都似梨花一般清雅疏淡,此时便似那盛放的牡丹,直有倾国倾城之资。陶梦阮盖着红盖头,看不见司连瑾的模样,等后来从旁人口中追忆司连瑾那时的倾城绝色,只觉得甚是遗憾。

司连瑾牵着陶梦阮走下花轿,候在旁边的喜娘连忙将连着大红绸花的缎子塞到两人手中,鞭炮声再响起,众人簇拥着一对新人往里走,整个国公府都洋溢着喜气。

司连瑾怕陶梦阮顶着红盖头不好走路,特意走得慢些,终于一路上没出什么问题,顺顺当当的拜堂送到了新房。司连瑾掀开了红盖头,对上陶梦阮有些迷蒙的眼,心里的高兴都写到了脸上,一时两人对视,竟然呆住了。

喜娘连忙让他们并排坐下,接下来还有结发喝合卺酒一系列的礼仪,等程序走完,别人都退了出去,司连瑾想揉揉陶梦阮的头,但头上簪了各式各样的发簪步摇,一时下不去手。

陶梦阮看他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道:“世子,你去招呼宾客吧,我让人替我梳洗一下。”

司连瑾一点都不想丢下新娘子去招呼宾客,但今日连宫延述都在外面,他实在不能躲在新房里,点了点头,道:“你先把头上的摘下来,我叫人给你送点吃食过来。”

为了避免新娘子婚礼上出丑,一整天陶梦阮就早上稍微吃了点东西,葛氏连水都不许她多喝一口,陶梦阮这个时候其实又渴又饿。司连瑾退了出去,陶梦阮一面叫小雪、雨水两个给她摘掉头上的钗环,一面叫人给她端水,两杯水灌下去,总算觉得舒服多了。

年前陶梦阮想着要将小绵嫁出去,但她年纪不大,一时也挑不到合适的,就暂且作罢,不过回京城时就将小绵留在了杭州。回京城之后陶梦阮身边大丫头的位置就空出来一个,葛氏将身边喜鹊给了陶梦阮,加上四个二等丫头、八个三等丫头,除此之外,廖妈妈跟了来,另外陪房也跟了好几家,陶梦阮计算了一下,嫁一个女儿,光是陪嫁的下人就一大票,难怪人家都说养女儿赔钱。

考虑到新娘子刚刚从娘家转到夫家,新房里伺候的除了两个引路的丫头,其他都是陶梦阮带来的人。碧云几个是惯常服侍陶梦阮的,旁人一走,就手脚麻利的伺候着陶梦阮洗漱更衣,旁人根本插不上手,两个打扮有些不同的丫头凑到陶梦阮身边,想帮忙,陶梦阮微微蹙眉,道:“画眉、夜莺,这里碧云她们伺候就够了,你们去看看你们的屋子。”

画眉和夜莺低着头,她们两个是最后添上来的,按照惯例,是给姑爷预备的通房丫头,作为女主子不喜欢她们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没想到主子直接将她们赶了出去。但她们也明白,即便与其他丫头不同,她们也是卖身契捏在主子手里的下人,断不敢有什么不满,低声道:“是!”

陶梦阮也知道这些惯例,便是陶静轩跟葛氏一向夫妻相得,也有过几个通房,她哥身边也有她大嫂秦氏亲自安排的两个通房。通房丫头跟妾室不同,本质上还是丫头,若非主子特别宠爱,别说抬了做妾室,连伺候的小丫头都没有,可想到身边多了这么两个人,陶梦阮还是见到就不开心。

“姑娘,世子爷命人送了吃食过来!”碧云几个见陶梦阮叫画眉和夜莺出去,心知主子心情不大好,正想着怎么逗主子开怀,守在门口的紫枫便向里面道。

陶梦阮抬头,见紫枫后面跟了两个小丫头,提着两个食盒进来,向陶梦阮行礼,道:“参见大少奶奶,奴婢们奉命给大少奶奶送来吃食。”

陶梦阮此时换了家常的衣裳,本来盘起的头发也打散了只用柔软的缎子束着,但就算这样简单地装束,也掩盖不了那一张绝色的容颜,偷偷拿眼看陶梦阮的两个丫头只觉得呼吸一滞,心道世上真有如此的美人,难怪世子亲自请旨求娶。

碧云见两人偷看陶梦阮,低低的清咳了一声,两个丫头连忙低下头。

陶梦阮看向两个丫头一人提了一个食盒,有些惊讶,道:“这么多啊!”

“这是老夫人提前吩咐的,叫奴婢给大奶奶送过来,后来世子又吩咐给大奶奶送吃的,今日太过忙乱,就都送来了。”其中一个小丫头理了理头绪解释道。

听到是司老夫人吩咐的,陶梦阮有些受宠若惊,那小丫头也是机灵的,接着道:“也不知大奶奶喜欢什么,不如大奶奶看看喜欢什么,都尝一点?”

司老夫人一片好意体贴,陶梦阮不能拂了她的好意,司连瑾也是出于关心,陶梦阮也不愿意浪费,闻言想了想,道:“也好。”

两个丫头将食盒里的东西摆出来,就陶梦阮一个人吃,虽然准备了两份,但数量都不多,司老夫人尤其心细,命人准备的有汤,还有两样清淡的小菜,以及一碗热粥。而司连瑾显然没有经验,大约是从以往的经验来考虑,有两个小菜,一碗米饭和一碟子点心,那小菜还是一盘糖醋排骨、一个凉拌三丝,虽然都合她的胃口,但都吃下去,今晚得闹肚子。

陶梦阮早就知道司连瑾没有照顾人的经验,端起热粥,正要吃,又放下,道:“渴了一整天了,小雪,给我盛碗汤。”

小雪连忙照办。

陶梦阮将一碗汤喝了,略过面前的热粥,端起米饭,开始吃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偏好,每个菜都尝了一些,独独略过了那一碗粥。

一整天没吃什么东西,陶梦阮不敢吃太多,简单吃了一碗饭,又尝了一小块点心,便放下了筷子。两个小丫头也注意到了,但不敢多问,收拾了碗筷便退下了。

一切收拾好了,在新房引路的两个丫头也退了出去,陶梦阮叫了碧云和喜鹊留下,其他人也都打发回去歇着。

没有外人在,碧云低声问陶梦阮:“姑娘,那粥可是…”

“里头加了些料,”陶梦阮满不在意,“没什么,就是让我闹个肚子什么的。”

陶梦阮说的轻巧,碧云却吓得一身冷汗。姑娘刚刚嫁过来,新婚之夜闹肚子,哪怕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爬也要让人笑话,尤其是新姑爷若是对姑娘起了厌烦之心,以后想要挽回可就难了。

“那么会,那可是老夫人…”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碧云连忙捂住嘴,“姑娘…”

“老夫人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我丢人,对世子没有任何好处。”陶梦阮觉得不会是司老夫人,“今日办喜事,咱们府上还忙乱呢,何况国公府,让人钻了什么空子并不奇怪。我们刚来,且不必在这上面纠结。”

碧云和喜鹊都连忙点头。

交代过了两个丫头,陶梦阮刚想靠着歇一歇,便听外面有声音过来,接着,司连瑾便推门进来。碧云和喜鹊连忙向司连瑾见礼,司连摆摆手,示意两人退下,新房里便只剩下陶梦阮和司连瑾两人。

司连瑾一双眼细细的看着陶梦阮,看得陶梦阮有些不自在,移开眼,有些不自然道:“你、你看什么?”

“看你!”司连瑾老实答道,几步上前,将陶梦阮搂在怀里,道:“阮儿,你终于是我的妻子了!”

陶梦阮被搂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却不想推开司连瑾,往他怀里靠了靠,道:“我也是…”

司连瑾听到陶梦阮回应,抱着陶梦阮一个翻身,两人便一起倒在铺了大红锦被的床上,陶梦阮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是司连瑾放大的俊脸,一时恶向胆边生,抬起头贴上司连瑾的唇瓣,狠狠地轻薄了一回。

司连瑾先愣了愣,但很快掌握了主动权,并且突破了陶梦阮只是想亲亲他的心意,接下来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半夜里,新房里手臂粗的红烛还在燃烧,司连瑾一只手撑着脑袋,侧着身子盯着陶梦阮熟睡的脸。抬起手一缕一缕拨开陶梦阮贴在脸上的发丝,司连瑾其实很想跟陶梦阮说说话,但没舍得将她吵醒,只低下头,用额头蹭了蹭陶梦阮的额头,像是承诺,又像自言自语:“阮儿,我会对你好,一辈子,只对你一个人好!”

陶梦阮睡梦中仿佛听到他说话,但一点也不像睁眼,抬起手推了推司连瑾的脑袋,没有动,似乎是没有力气了,又将手缩回暖和的被子里。

司连瑾低低的笑了一回,轻轻地吻落在陶梦阮额头上,将被子往上提了提。

新婚之夜的烛火不能灭,暖暖柔和的光晕下,垂下的帘子上映出一双紧紧依偎的身影,好似一对不离不弃的鸳鸯鸟,许下白首不分离的诺言。

第一章安氏其人

早晨,陶梦阮是在司连瑾不断蹭过来的脑袋的打扰下醒来的。睁开眼,司连瑾的脑袋放在陶梦阮肩膀上,滚得乱糟糟的头发在陶梦阮颈间戳来戳去,一点都不老实。

陶梦阮之前就发现,司连瑾睡着了,完全不同于清醒时冷静淡然的模样,简直比小孩子还能闹腾,现在觉得,那时只是睡个午觉,他其实已经收敛了很多。陶梦阮并不讨厌这个小毛病,甚至相对于男神一般的第一才子,这个样子更有些可爱。

陶梦阮那手指戳了戳司连瑾的脸,被司连瑾抓住,塞回被窝里。陶梦阮腾出另一只手来,又戳他另一边脸颊,他另一手被陶梦阮枕着,腾不出手来,终于睁开眼,迷迷蒙蒙仿佛还带了一层水光,有些委屈道:“娘子,你做什么?”

“…”那委屈的小眼神,陶梦阮都觉得司连瑾一夜之间缩小了十岁,险些控制不住让他接着睡,然而,今天早晨应该还有许多事吧。陶梦阮坐起身子,将被子一起带了起来,司连瑾让一阵凉意刺激得清醒了些,只得爬起来,叹了口气道:“好不容易放婚假,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事要做!”

这话委屈的,陶梦阮从来没想过皇帝看重的司世子,太傅大人夸赞过的第一才子,太子的左膀右臂,私下里居然喜欢赖床。陶梦阮是不知道,在她嫁过来之前,每天早上叫司连瑾起床根本就是司连瑾属下们的噩梦。司连瑾在集贤殿供职,虽然身为世子又备受重视,但毕竟资历还不够,不是大的朝会,也没有上朝的资格,然而,就算是集贤殿也要点卯的啊!司连瑾一向不许丫头们进屋伺候,喊他起床一直是身边侍卫的职责,喊起来了司连瑾不高兴,喊不起来最后没有时间吃早饭,司连瑾会更不高兴。

陶梦阮拍拍司连瑾的脸,道:“我去喊你的丫头伺候你更衣。”

司连瑾睁了睁眼又闭上,不满道:“你是我娘子,为什么叫别人替我更衣?”

“…”陶梦阮扯扯嘴角,能指望她一个刚出闺房的姑娘懂得男子的衣裳怎么穿?若是她懂,司连瑾才该不高兴吧,“好了夫君,咱们改日再玩,今日还要去拜见祖母和长辈们的。”

司连瑾不情不愿的被陶梦阮拽起来,正要喊丫头进来,司连瑾自己从柜子里拿了衣裳出来,道:“娘子不帮我,我自己来,不用她们帮忙。”

好吧,不用就不用吧,陶梦阮也不勉强,自己喊了丫头过来帮她洗漱。她也不喜欢吃饭穿衣都让人服侍,但女子的衣裳比男子繁复得多,她自己穿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