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世子许可,她一闺阁女子,擅自替男子散了发髻…这行径,怎么都觉得颇有种“轻佻”意味。

上回扣了他佩绶,这回又在太岁头上动土,姜瑗抿着唇,只觉事情朝着诡异的方向,怎么看都像是她有心“轻薄”了他…

好在像是看出她踟蹰,那人抬手亲自抽出簪子,并不放在一旁杌凳上,倒是递到她手中。

七姑娘赶忙双手接过,偷偷舒一口气,有些庆幸国公府世子“明察秋毫”,免她为难。左右瞅瞅,屋里除了暖炕木桌,便是一张斑驳掉漆的小凳。像是沾了潮气,色泽昏暗,很不匀称。面上带着些刮痕,边缘还翻着细小的木屑。

难怪他不愿碰触,便是她,也不肯放了这样的玉簪在上头,简直是糟蹋。

捧着簪子仔细瞅瞅,羊脂白玉完璧无瑕,怕是一支簪子就抵她全副身家。七姑娘左右思量,最后小心翼翼暂且往随身带着的荷包里一搁,这才了却桩难事儿,顺顺当当替他揉捏。

助眠一道博大精深,除了言语诱导,适当按压也颇见成效。

顾衍闭着眸子,少有觉得,此刻竟是近年来最安逸时候。便是半梦半醒间,也再没被梦里腌臜事惊扰。

肩头颈后,是她轻重交替的捶打,渐渐的,像是浑身泡了热汤,骨头架子都松软下来,思绪也跟着沉了…

姜瑗头上出了层密密的细汗,手腕发酸,臂膀有些使唤不灵。好容易看他受了用,歪在交椅上得以安歇,七姑娘悄然退到窗前,透过纸糊的蓬窗,只见得外间漆黑一片,不见天光。

屋里没有更漏。穷乡僻壤的地儿,早起都是靠鸡鸣打更。估摸不出具体时辰,也就只能坐到炕沿上,老老实实守着他发呆。

睡过去,她却是不敢。得赶在院里众人起身前送了世子出门才好。

七姑娘心头明白,可半晌过后,屋里只余一长一短,轻柔起伏的呼气声。又过一会儿,躺在交椅上的男子豁然睁眼。

与之前每次从梦境中惊醒不同,这次却是自然醒来,虽然睡得不长,终究能够安寝。

顾衍目光盯着歪歪斜斜靠在墙角的女子。依旧裹着湘妃色绸缎披风,缩着脖子,脑袋一啄一啄,曲着小腿儿,睡得甚是可怜。

长长的睫毛耷拉下来,晕着眼底浅浅的青影。小小的人儿团成个球,脸蛋儿绯红,偶尔小嘴儿砸吧几下,挪挪身子,往里边儿挤挤。

顾衍眯着眸子,活络下筋骨,慢条斯理来到她身前。

将睡得迷糊的女子平放在炕上,便见她蚕虫似的自个儿寻了个姿势,也不褪鞋,就这么歪歪咧咧,睡得安心。

弯腰伸手越过她去,顾衍抱出里侧放着的棉被,铺开来搭她在身上。

此番夜探,只为亲看她安然睡去。白日见闻,于她而言,却是头一遭,不堪太甚。见一切安妥,顾衍推门出去,替她掩好门户,男子笔挺身影,逶迤融入暮色之中,渐渐变得淡了…

这个男人,心思太深,最初的时候,被小七误会了…

第三十章 一碗面条

接连两日风狂雨急,像天被捅了个窟窿,没日没夜的下,姜瑗皱着眉头,也不知何时才能启程。

自那日她糊涂睡去,一早醒来后怕得很。幸而那人早已离去,否则,真不知要如何说得清楚。

为大雨所阻,一行人也动身不得,只能各做各事儿,老老实实庄子里躲着。

有了第一回,本以为那人夜里还会过来,没成想他倒是沉得住气,再没有做任何僭越之事。仿佛那晚歇在她屋里,不过一时兴起。

又想起清早醒来时身上搭着的棉被,七姑娘不觉有些羞愧。当时她一睁眼便惶急寻他,另一头发现自个儿躺在炕上,第一反应便是掀开被子摸索番衣裳。

如今想想,她这会儿才多大,不过十岁的姑娘,身子都没长成,莫非还能招他眼睛?再说了,他那样的家世,明年就得束冠,屋里怕早就放了人,跟前哪里会缺少侍寝的婢子?

手里捧着色泽如膏脂似的簪子,越快越喜欢。只是他不过来,她又要如何归还?老这么捏手里头,万一一个不当心,缺了个小口子,她也是百死莫辞。

不敢摆外头叫春英绿芙见着,七姑娘夜里屏退了人,偷着另缝了个宽松些的荷包。从笸箩里寻了上好的布头彩线,绣样是来不及的,只是针脚做得好,勉强看得过去。如此才妥当收拣了世子的白玉簪,免得跟那晚似的,搁她随身香囊里,塞得鼓鼓囊囊,连口子都扎不拢的。

听门口绿芙说话声传来,姜瑗赶忙将荷包塞袖兜里,靠着交椅,装模作样打着络子。

“小姐,大雨冲了山石,如今外头道路给封了,灶头上跟着没了炊米。那做饭的仆妇说,庄子上还剩些苞米面粉,您瞧哪样更合心意些?”

大周朝米粮很是精贵。寻常百姓,多吃糠糊糊、烙饼、素面条,别说白白的米粒儿见不着,便是糙米,也不是随便能够买到。官府每到收割时节,便会派士兵收缴米粮,留下的,也都是留给各家各户糊口的粗食。

这几日庄子上能有炊米下锅,还是因着他们这一行人来头大,外边儿有的是人赶着逢迎。可再大的脸面搁老天跟前,也得乖乖降服。路都给堵了,便是金疙瘩也别想送得进来。

姜瑗怎会不知如今难处,随意道,“都成。旁人怎么吃,我这儿自然也就怎么吃。莫非还能变出个花样?”

“花样倒是没有,管大人的意思,您跟五姑娘先挑了称心的,旁的几位爷再填肚子。待得明日,若是天儿晴了,便早些上路。若还这么不依不饶的下着,便派人过去通了路口。”春英拎着茶壶进来,却是刚泡好的六安茶,也是管大人早上给送的。

姜瑗想想,觉得不妥。“该去先请教世子是个什么意思。”尊卑上头,总不能没了规矩。被人说姜家的姑娘养得娇惯,不晓世情。

绿芙笑着扶她起来,抬了杌凳,上面垫了软枕,这才服侍她坐下。如此既遮掩了面上难看,又隔绝了凳子沾染的潮气。

“管大人说的,便是世子的意思。方才奴婢瞧着,管大人召春英姐姐过去说话,世子也是在的。”

原是他的主意。既然那人发了话,她也不扭捏,唤春英吩咐两句,看她听得明白了,这才作罢。

上房西窗前,摆了张老旧书案。案上铺陈开来的物件无一不名贵稀罕。打眼看去瞧不出个名堂,仔细一端详,这才发现个个都有来头。

外间虽大雨不歇,可天却不阴沉,男子沉眸翻看半月前送至的邸抄,脚下袍服里慢慢拱出个又肥又圆的活物。

却是屋里最粘他的阿狸。

“老实些。”顾衍抬脚,墨色皂靴将它撇至一旁,便见那懒猫挪动屁股,委委屈屈盘在地上。

“世子,七姑娘遣人给您送了吃食。”招呼春英进屋,管旭替他收拾好案上文书,腾出个地儿,帮着春英端了青花瓷碗上来,盛到他跟前。

“奴婢见过世子爷。我家姑娘吩咐灶上做了面食,是新想出来的式样,特意叫奴婢送来请您尝个鲜。”

听她这话,顾衍觑一眼跟前素净的瓷碗。天青色釉彩,淡淡描摹了小篆“福”字儿,大俗大雅,比他见过的烫金瓷碗来得顺心。

面上飘着细细的葱花儿,比寻常更薄更宽的面条卷做一团,浮着两三粒油珠子,一看便知口味清淡。

见世子搁笔执起竹筷,春英欢喜告退出去,抱着托盘脚步也轻快起来。进屋前得管大人告诫,世子素来不爱用生人送来的吃食。叫她心里得有个数,若是世子摆手,赶紧的退回去。

如今看来,世子也不像那样难伺候…

管旭眼看案后那位接连用了两口,面上虽是淡淡,却没撂开的意思。本还担心今日这般粗糙的食材主子会用不惯,现下看来,倒是七姑娘别出心裁,勉强能让主子满意。

“您觉着还好?”管旭小心道,刚才还在犯难,这会儿多少存了希冀。这位爷可是金尊玉贵,从来没有这样被屈待过。若是府上夫人知道,还不知要如何怪罪。

顾衍舀了勺汤头,细细品尝,不过尔尔。直到用了大半,这才放了筷子,嘴上却道,“尚可”。

别看只得了世子不上不下一句品评,可乐得管大人清冷天里摇了扇子。府上哪个不知,这位嘴刁!明着从不在吃食上与下人为难,可真要不受用,也不是肯迁就的,没人能迫他动第二筷子。

真遇上这样情形,根本无需世子发话,小厨房里当班的厨子,最后不是赶出府去就是罚整整半年例钱。

如今能得世子一句“尚可”,管大人心里诚心感念七姑娘好处,止不住就夸赞两句。“既是您受用,想来余下几位都会觉得好。”

原是各屋都送了去。

便在管大人为七姑娘说好话当口,却见案后那人抬眸瞥他一眼,也不用人服侍,迳自走到面盆架子前,倒了热水,将手浸在里头,两面搓揉。

管旭跟上前奉上木架子上搭着的巾帕,递到他手中,便见世子仪态雍容拍干了水渍。

望着窗外遮天的雨幕,顾衍凝眉,瞧着脚下跟来的阿狸,男子沉声道,“时日刚好。公孙那边,该是成事了。”

寡淡中透出分威仪。与之前举手投足流露的随意,截然不同。

管旭闻言骤然正了神色,收起折扇,冲他欠身一礼。“世子放心,公孙先生必当不负您所望。此番,燕京也该是时候动一动了。”

晚了点儿,才写好。最近网文整顿,据说要持续到十一月。沾衣一想,小小郁闷了下,宠文得向含蓄暖文转变了…

第三十一章 事发突然

好容易等到云消雨散,头顶的天跟洗过似的,隔日居然出了日头,明晃晃照得人心生愉悦。

姜瑗伸展下胳膊,立在日头下就像发散了几日来的郁郁慵懒,换了件讨喜的酡红色印花褙子,梳着云髻,挑了支蜜花色挂珠钗,动起来流苏款摆,俏皮灵动,盈盈生光。

顾衍跨出门来便见她跟在姜昱身后,笑意暖暖,本就温和的眸子映着春花亮色,尤其动人。

五姑娘携着丫鬟,自打离家起,早没了之前欢欣鼓舞的气焰,仿若一潭死水,静得出奇。每每与众人一处说话,也是浅浅勾起个笑来,避在角落里,连惯来喜好与七姑娘争斗,也显得兴致缺缺。

张琛守礼离她姐妹几步开外,偶尔目光落在姜瑗身上,总是似有若无停留片刻。再一次被她笑眼迷住,却见七姑娘身后周大人面容肃穆,大步而来。

“几位若是收拾停当,且尽快上路。”

姜瑗回身瞧他换了身锦袍,难得这人穿了蟹壳青的深衣,竟比昨日更见俊秀。男子之中,周大人虽美得阴柔,却绝不至弱了威势,谁见了都知这人不好招惹。

世子已是好样貌,连他跟前心腹也这般美艳绝伦。由不得她不羡艳。

“一切妥当,这就随大人过去。”姜楠出面应话,众人避在一旁,待得世子尊驾先行,这才带上包袱,如来时一般,各自登车驭马,缓缓启程。

“小姐,您说管大人怀里抱着那箱笼,不大不小的个头,那样着紧,装的会是何物?”

不止绿芙注意到了,姜瑗也几次看见,心里甚是好奇。“总不该是金银玉饰。许是要紧的公文。”听姜昱说,国公府世子顾衍,十二岁已在族内掌权,手中权势仅比现任国公爷少上些许,却是一人之下,旁人不可及。

“奴婢也觉得是公文。昨个儿奉命过去,恰好看见世子正埋首书案,案上满满堆着呈文。”

得春英附和,姜瑗更觉这事儿,八九不离十。正感叹那位年少权重,委实不易。突然马车一个震颤,晃得姜瑗低呼着往左侧撞去。身旁春英后脑勺彭一声,重重磕在窗屉上。绿芙更是不堪,本就坐得不安稳,这会儿整个人向前扑在矮几上,肚子顶着边角,痛得她嘶嘶抽气。

“小姐。”见七姑娘五官拧成一团,抱着左肩,强忍痛楚。春英捂着脑袋,着急过去搀她。人还没碰着,脚下又一个趔趄,却是马车全然倾斜了去,眼看就是一场祸事。

“姑娘!”绿芙仰着脖子,奋力伸手想要拽着她臂膀。却听外间猛的一声暴喝,伴着些旁的乱七八糟,闹不分明的动静,车厢摇晃几下,渐渐被搬得正了。

毫无预兆,被摇得七荤八素,姜瑗抚着心口,来不及唤人,已被抢先冲进来的姜昱一把拽了出去,顾不得她痛呼,只一心紧着救人。

身后两个丫鬟被一名领头的军士夹在腋下,一手一个,跟着带出马车。那壮汉行出几步将两人随意撂下,却不妨她二人早软了腿脚,哪里还能站得住。

没等众人围拢过来,便听身后一声沉重闷响,方才她主仆三人待着的地方漫天尘土,飘飘洒洒,昏黄着扑腾起来,逼得人赶紧退后。

春英绿芙在地上滚了一圈,手忙脚乱拎着裙摆,爬起身来已是满身狼狈,面上染了污泥。回头一看,只觉浑身冰冷,汗毛直立。

七姑娘乘的那辆马车,整个儿翻倒过去,一头轮子已抛飞出去,另一头悬在半空,忽溜溜打着旋儿。落地的车厢散了架子,幕帘软软垂在路旁的水洼里。

这会儿没了周准带人硬撑着扶住,马车整个砸在地上。前头那马惊得悲声呜鸣,来回踏着马蹄,若非套得牢靠,怕是要撒蹄子狂奔。

接二连三死里逃生,姜瑗伏在姜昱胸口,被这一幕惨烈,深深刺痛了眼睛。

“阿瑗。”姜昱黑沉着脸,轻拍她背心,神情透着几分狰狞。显见大惊之后怒到极致。

姜瑗唇瓣开阖,说不出话来。再被他一拍弄,只觉心里铺天盖地都是难受,胃里翻滚欲呕。

“还不放她下来。”腰间被人扣住,那人使了巧劲,将她从姜昱怀里夺下。有意避过她肩头,只握着她臂膀,稳稳将人托住。

“事情过了,莫再惊怕。”顾衍架着她身子,脸色虽不好看,却镇定如常,很有耐心安抚于她。不忘回身下令。

“周准,彻查此事。其余车马另行验看。”

姜瑗半靠在他身上,压住胃里不适,总算缓过神来。

这般一瞧,那人手掌扣在她肋下,拇指套着玉戒,半幅袖摆将她拢在其中。熟悉清冽香气环绕,只叫她益发清醒过来。

此刻姜昱也发觉方才抱着她似有不妥,正恼恨乱中出错,害她难过一场。却见自家妹子被国公府世子半搂半抱,惊得心下一跳。

又见她发髻松散,钗上流苏胡乱勾着发丝,仪态虽不堪入目,却颇有种楚楚可怜的韵致。这会儿抬眸与世子凝视,两人俱有些怔忡。

顾衍只觉此情此景,三分相熟。除了厢房里与她相处过一回,更因此事,模模糊糊勾起他脑中影像。

七姑娘睁着眼睛,吃惊却是她方才一瞬,竟从他眼中捕捉到一丝血色。像是憎恶非常,深深隐在他沉静无波,犹如古井的眸子深处。

“谢过世子对舍妹援手之恩,今日救命恩情,姜家铭感五内。”姜昱深深一礼,又回身冲着同样出手稳住马车,危难间助他救人的周大人道了谢。

说罢牵着七姑娘小手,面上督促她勿忘了谢过世子与周大人救命之恩,实则趁机接了人过来,隐隐将她护在身畔。

这时姜楠也出面道谢,场面一时多了分人气,不像方才静得碜人。

顾衍洞悉姜昱意图,漠然扫他一眼,并不避讳,反倒就势吩咐,“将她扶到前面暂歇。”扬手一指他国公府座驾,也不顾周遭之人诧异,分明便是谕令。

姜楠姜昱相视一眼,正欲婉拒,却听这人轻嗤一声,似有不虞。

“她身上有伤。若是觉着无妨,你二人尽可随意。”

***************************

开始还债。盟主的打赏,亲们的打赏,抽空就加更。存稿不靠谱了,更新时间变动。一般下午4点前会更新。如果有加更,会放在晚上。谢谢姑娘们支持。

求票票哈,网文整顿,考验沾衣的时候到了。宠文要往细致里写,更费神了。

第三十二章 转眼之间

“这时候,自当以七妹妹为重。旁的些琐碎规矩,防的都是小人。两位世兄还请赶紧扶了妹妹过去,姑娘家身子弱,经不起折腾。”

五姑娘面无表情,寡淡得仿若周遭之内,所有事情俱与她无关。本来还想叫辛枝扶了姜瑗到她车上,到底是姐妹,这时候由她出面最是合宜。

结果等不到她一番好意,接连两人为七姑娘说话,一个位高权重,一个气量宽宏。

姜柔脚下停顿,再不近前。嘴角带着淡淡讥讽。

隐隐对峙中,谁也没料到率先放下颜面,却是与姜瑗影影绰绰,有着那么丝关系的张家二爷。彼此心照不宣,日后两家或可结亲之事,既是张琛不介怀,姜家便少了关乎七姑娘名节的顾虑,事情自然简单许多。

“五姐姐。”姜瑗回头寻到姜柔孤零零的身影。只见她避在树荫下,大半张脸没在光影中,听她唤她,脸上柔柔勾出个笑颜。“七妹妹放心,你那两个丫鬟,辛枝简云会代为照看。”

惊讶她竟如此大度,难得没与她使绊子,姜瑗报以一笑,不忘提醒。“待得周大人查看过马车,姐姐再上车不迟。”

回身被姜昱扶着往世子车架行去,姜瑗掩着眸色,脑子里全是刚才车厢分崩离析的画面。

“伤在哪处?”看她不言不语,姜昱以为这是疼得厉害。

“左肩。”心里还想着事,下意识回他,反应过来又觉生硬。“皮肉伤,不碍事。”

这话正好被立在车旁的顾衍听在耳中,男子睨她一眼,目色沉沉。

很好。倒是个会安慰人的。尚且还耷拉着肩头,笑得勉强,如此也不忘粉饰太平。

“去替她看看。”这人头也没回,寻了个阴凉处,自有人替他张罗开来。随侍从车里抬出软榻,又添了靠枕,顾衍迳自落座。一来等管旭替她诊治,早些用药。二来周准那头总得有个信儿。

姜瑗见他如此混乱之中,排场依旧。莫名就觉得,他如此做派,只为腾出马车供她休整。这人很多时候,面上冷得很,真正用意,却是要用心领会。遂乖乖听话被人扶进车里。说不清缘由,只觉多了分安心。

姜昱本想跟着进去,却被管旭笑着拦下。“在下看诊,不惯留有旁人。”这话却是说得不怎么客气。

直到此刻,姜瑗才恍然有些明白,原来管大人竟是这样的身份。也对,权贵之家多会在府上养了信得过的医师药童。平日里看个头疼脑热的毛病,更多,还是掌着主子身边一应吃食。

想明白管大人身份,再要开口要求姜昱进来,反倒显得她不懂事儿。能给世子看诊之人,纡尊降贵来给她这小姑娘瞧瞧,不磕头谢恩已是不错,哪里还用得着防备。

姜昱也是明白人,欠身一礼,规规矩矩退了回去。

查看一番,周准嘴角带着丝玩味,带着两人,来到世子跟前回禀差事。招手叫一人上去,但见这人手里捧着截断了的车轴端头,裂口参差不齐,看不出名堂。

“属下仔细验过,明面上祸根是这马车木料腐旧,连日来雨水浸泡,又被日头曝晒。一冷一热,在路上颠簸得厉害,受不住重,最后折断了去。”

桃花眼眼梢高挑,刻意朝姜家两人看去,继续回道,“只是属下带着人四处搜查,竟都没找到禁锢车□辘的辖子,此事倒是蹊跷。”

听他一言,除七姑娘避在马车中,见不着她神色。姜家众人无不惊怒。被人松了车□辘,这马车迟早得出事。有没有这几日的连绵大雨,倒是没那么紧要了。

虽有帷帐遮挡,周围就这么大地儿,姜瑗岂会听不明白。先前已有猜想,真正应验,心里却如何也不是个滋味儿。

当着国公府众人跟前,揭开姜家内里阴私。颜面先不论,最紧要,却是令人心寒。她已竭尽全力,不愿随时随地本能就去揣度人心。前世覆辙,至今不愿回想。罔顾她一厢情愿,奈何偏偏逃不开去。

正如前世导师所说,她这样的人,太过清明,伤人伤己。反之装疯卖傻,又像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伤得不重,软挫了筋骨。敷药散了淤积,揉开了活血即可。”隔着衣衫,五指摁压几处,轻易便诊出了症结。管旭出去交差,独留她一人握着药瓶,没人时候,眼中方显出几分寂寥。

好在,这一世还有姜昱,他没有厌烦她不是…

待得收拾妥当的春英绿芙服侍她上了药,外边早已收拾妥当。众人默契再不提此事,只是随即便得拿出个主意。

好端端少了辆马车,两位姑娘并着四名婢子,这要如何安顿?五姑娘马车倒是安妥,然则无论如何,也塞不进去这许多人。

莫非还能眼看着她六人,再生生压垮一辆马车不成?

若是换个人,姜楠还能出面,腆着脸请人挪个位置,谦让了女眷。然而面前之人,乃是赵国公府得文王钦赐公子封号的世子顾衍,谁有胆量请他礼让?光是想想,都觉荒诞无稽。

姜家为难,管大人亦皱了眉头。这趟出门实在不顺遂,遇了大雨,又是塌车。各人正想着如何体面应付过去,便见靠坐榻上这位,当着人前,坦坦荡荡入了马车。

男子放下帷帐,屈指敲一敲车壁,淡淡发令“动身”,便再没了下文。

徐徐前行的马车中,姜瑗尚且还好,只身边没来及退出去的春英绿芙跟挺尸似的,一个赛一个举止僵直。

七姑娘偷偷瞄一眼对面那人,看他随意盘坐,翻书的手指真是漂亮。指节匀称,纤长有度。面上是千年不变的疏冷样子,她主仆三人在他跟前跟透明人似的,人瞧都懒得瞧上一眼。

姜瑗瞅瞅身边丫鬟,羞愧扭一扭身子,背着他冲春英绿芙使劲儿递眼色。

世子这是君子坦荡荡,心中无鬼,堂堂正正。自是不怕人说。

总不至轮到她们,反倒束手束脚,扭捏得厉害。不求她两个行止自若,至少,在没旁人时候,别每次当着这人,就跟见了恶鬼似的,又惊又怕。实在丢人…

她想,他这般不给两个丫鬟退出去的时机,应当是留下二人,好歹为她留了最后的体面。

即便日后说起来,七姑娘与世子同乘,不好歹有块“丫鬟随侍”的遮羞布么。总好过两人独处,凭白招来流言蜚语。

为了缓和周遭古怪气氛,七姑娘伸手揭开烫酒壶的盖子,一股清香甘润的香气扑面而来,酒盅里温的竟然是茶…

斟上一杯,捧在手心递到他跟前,姜瑗再三思量,喏喏道了声谢。

顾衍斜眼睨她片刻,姿态慵懒倒扣了书卷。向后躺在椅背上,沉着目色,伸手接了她奉茶。

七姑娘正暗自松一口气,觉着世子越发和气,不那么天人似的难相处,便听这人冷着声气,当头一句责难,半点儿不兴客套。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如此不济,本世子留你何用?”

第三十三章 最初开端

险些被卷入他眼底暗沉,对面那人凝着眸色,绝非说笑。

两辈子没被人这样责难过。习惯受人夸奖,冷不丁被他如此落了罪名,要说心里不难受,那是骗人。

说起来,便是她真丢了性命,也与他半分不相干的!

若非他强人所难,她这会儿还在桃花坞里安安稳稳过自个儿小日子,好好儿养几年等着嫁人。一辈子不会遇上刺客行刺,更不会躲在泥胚房里啃包谷。

低垂着眼睑,姜瑗缓缓缩回手去,动作慢中带着难堪,不愿被人瞧去了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