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姜家是心大的,只想着攀高枝,七姑娘能被赵国公府世子瞧上,她这做娘亲的,如今该是喜不自胜了。可偏偏,姜家门风清正。自小府上几个姑娘,学的都是堂堂正正的规矩。不求她几个如何出息,只求嫁了人,踏踏实实相夫教子,一辈子平安和顺。

许氏心里百感交集,自顾想着心事。这厢七姑娘一早候在大门外,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特意翻出来一身儿太太喜好,一眼瞧上去,很是端庄秀雅的嫩粉裙裳,头上别了支素雅的珍珠玉簪子。

这么一收拾,整个人显得干净娟秀。只这么聘聘婷婷的站着,自有一股婉约文静的书卷味儿。全然寻不出京中盛传,“善心计,狐媚邀宠”的半分影子。

春英跟在姑娘身后,难得一见姑娘这般清丽打扮,心里总觉得有那么几分古怪。别家贵女无不是卯足了劲儿,细心打扮,争相在男子跟前显露自个儿灼灼其华的品貌。只她家姑娘,当大人跟前,时常都是白白净净一张素颜。还及不上见太太时,花费的心思。

幸而大人待姑娘非常人可比。偏疼起来,包容得没了边儿。春英不觉暗自感概,世事真个儿难料。当初她与绿芙两个,那般畏惧大人。屋里伺候着,时刻忧心一个大意,便被大人黑脸,命人拖出去杖刑。

彼时她与绿芙两人,都替自家姑娘不值。觉着姑娘这般文文静静,讲道理的人,遇上那位,真就是受了莫大的憋屈。

可事到如今,春英再想一想,别说绿芙那眼皮子浅的,早就嚷嚷着“反正姑娘早没了清白,跟谁还能比跟世子爷安妥?”就是她,慢慢儿也觉着,姑娘偶尔与那位闹别扭,训她两个“胳膊肘向外拐,认不清主子”。这话,仿佛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怎么这心,长着长着,就偏向那位了呢?春英撩起眼皮子,偷眼瞅瞅一手牵哥儿,一手牵姑娘的世子爷,心里默默念叨:人心都是肉长的。世子待姑娘好,她与绿芙两个可是一路跟着看过来,瞪大眼睛,瞅得明明白白。太太要问起来,需得老老实实,事无钜细的回禀,成全世子与姑娘才好。

“姑姑的娘亲,会像娘亲一样,疼爱哥儿么?”四岁的孩童,心里总盼着被人喜欢。孩子纯净的世界里,幸福很简单。多一个人疼爱,便多一分满足。

七姑娘摸摸哥儿脑袋。这话换个时候问,答起来不难。太太心善,自然会善待哥儿。可这会儿她与身旁这人关系微妙,太太便是待小儿慈祥,怕是也不大会显露得过于明显。就怕他领会错了意思,以为是姜家默许,向他示好。

这期间牵连复杂,小孩子不懂,她若拍胸脯一口担保,到时候太太对哥儿不冷不热,反而招来哥儿失望。往后再要扭转小孩子对姜家人的第一印象,恐就难了。

他明白她的顾虑,将她的为难看在眼中。俯身抱了哥儿,正了面容,严肃道,“欲要讨人欢喜,必先端正己身。若是哥儿这几日乖巧懂事,待人接物规矩讲礼,姜夫人看在眼立,不出几日,渐渐便会疼爱你。”

这意思,却是要哥儿主动表现。他在教导哥儿,“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七姑娘在一旁默默听着他又举了两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哥儿起初专心致志听他讲话,末了,重重点一点头,像是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扭着身子回头冲她清清脆脆保证,“哥儿听话,姑姑的娘亲会欢喜哥儿。”

她笑着夸奖几句,对于适时出面,替她解围的男人,抬眼望过去,只见他避在哥儿身后的眸子,平静又温和。

他醇厚缓和的话语,不仅给了哥儿信心,也给了她信心。

他既然能这般教导哥儿,显是心里也清楚,与太太初初会面,未必能尽如人意。既然他已做好准备,她不怕,与他共同迈过这道坎儿。

“姑姑能带哥儿跟团团一块儿耍玩么?”

“他比哥儿小两岁,能开口唤阿兄么?能吃芙蓉糕么?…”

春英在一旁看着世子怀里抱着哥儿,小小的孩童,很是依赖搂着大人的脖子。扭回身,睁着黑油油,亮闪闪的眼睛,对姑娘很是亲近,似有说不完的话。

春英忽而觉得眼前这一幕,只看着已是令人窝心。就像春日里的景致,暖融融,触手生温。或许太太这时候进京,不定是坏事儿呢?早一日定下姑娘与大人的亲事,姑娘便能早一日诞下孩儿。早一日,能如眼前这般,和睦又温情的一家子,就这么长长久久的过下去,哪里又不好呢?

不知多少人羡慕的。

☆、第二七三章 一无出身,二无仰仗

马车徐徐停在别院门口。

许氏自轻薄的纱帐后,一眼瞅见七姑娘熟悉的身影。一瞬间,多少念想都抛在脑后。就想像儿时那般,拉了她到跟前,紧着问一句,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做娘亲的,说到底,对自个儿所出的几个小的,总是格外偏疼些。

看清她身后洞开的并排四扇朱漆大门,门前一双玉石底座的石狮,檐下四根近两丈高的抱柱,气派雄浑。只见了门庭,便知此处的富贵。这还单只是一处别院,已非姜家能够比得。

许氏因骤然见了七姑娘,激动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加之她身旁还站着一抹长身玉立,雍容挺拔的身影,许氏的心,往下沉了沉。回头招呼陶妈妈看顾好团团,自顾打理一番,起身,打帘子出去。

“太太。”七姑娘伸手过去扶人,小脸红扑扑的,满是见了家人的欢喜。

许氏由她搀扶了落地,甫一站稳,便一言不发,轻轻推开她小手,冲她身旁那人,俯身行了大礼。

七姑娘欢喜顿时僵在脸上,尴尬着,目光在他与太太身上来回游走。

太太这般作为,显是将他当了外人,客套至极。有一句老话叫做“敬而远之”。因着敬畏,故而疏远。想也知道太太敬的不是他这人,而是他背后高不可攀的家世。

她忧心忡忡看他一眼,却见他眼底平和如初。并不显得过分慇勤,只讲礼虚扶一把,稍稍侧身,让出道来,请许氏并来人,先行进府再谈。

许氏颔首,正欲举步迈上石阶,忽而,只觉袖口被人勾扯着。埋头一看,这才发现一收拾得很是体面的小儿,依在她腿边。仰起白生生的小脸,带着点儿怯生生的不安,默默握了她手。

“这是…”许氏一愣,方才心神都挂在她两人身上,哪里顾得上留心旁人。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竟不知从何处冒出个孩童来,瞧这眉眼,与世子竟有几分肖似。

许氏不由心下一惊。莫不是,跟传闻中王畿子弟风流浪荡如出一辙,这赵国公府教养出来的世子,也这般不守规矩,嫡妻未过门,便早早得了庶子?

七姑娘是人精,一瞅太太神色不对,赶忙上前牵了哥儿另一只小手,笑着摸摸他脑袋。“这是国公府大姑奶奶,嫁去幽州那位关夫人的嫡子,唤作哥儿。”

听她这么一说,许氏莫名舒一口气。方才疑心这小儿是世子内院哪个通房所出,如今知晓是她多心,倒不好再板着脸。终是对小儿心软,许氏挤出个浅笑,由得哥儿握了她手,就这么母女两个一道,中间夹了个哥儿,路上还能搭上几句话。

七姑娘小心翼翼应对着,刻意避开了于此时说来,不大妥当的话头。就指着姜大人与太太身子是否安康,家里如何,软着声气儿,细细追问。

尚在别家府上,便是要管教她,也是关起门来,姜家的家务事。在外,总不好一直给她脸色瞧,这般不给她留脸面,许氏又怕国公府看轻了她。这般矛盾的心境,不为人父母的,很难体会得到。

便是陶妈妈跟在太太身后,也感觉得出,太太对姑娘,始终是疼爱。之前恼她再厉害,这会儿真见了人,嘴皮子再硬,心头总归是软的。

“姑姑,明儿早带哥儿剪花枝。娘亲屋里插一枝,姑姑的娘亲屋里,也插一枝。”都说孩童的心思最是敏锐。哥儿觉着姜夫人虽然没有娘亲笑容多,可姜夫人的手很软和。握起来香香暖暖的,跟娘亲、姑姑一样。

七姑娘在心里暗赞一句,关夫人教得好,哥儿嘴甜,帮她哄太太。

回头再一想,那人特意带哥儿迎出门,莫不是,早通晓打感情牌的要紧?待得转过一处拐角,她偷空回头瞟他一眼。却见不知何时,这人怀里接了团团过来,抱在怀里。陶妈妈跟在他身后,眼见的,强不过他。

她嘴角险些就露了笑。好容易提醒自个儿,太太跟前,不可得意忘形,这才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她好些有些猜出他的盘算。这人也太是诡诈。他惯来在外的强硬手段,此刻尽数收敛。对姜昱,何曾见他如此一声不吭,谦和有礼?

一行人进了花厅,关夫人早候在此处,与世子不同,关夫人出面,自然又是另一副光景。笑着唤人看座奉茶,又拉了许氏,热情得不容她推拒,携了人,一道坐了主位。倒是将他挤在了后头。

他也就顺水推舟,拣了圈椅落座,下首便是七姑娘与坐在她膝头的哥儿。两人之间只隔了张雕花条几,哥儿趴在光可鉴人的小几上,瞪着乌黑的眸子,盯眼打量他怀里的团团。

关夫人一头拉许氏说话,一头暗地里留了心眼儿。观她谈吐大方得体,虽也精明,却非那些个尖酸不好相与的刻薄人。心里没了那许多顾虑,两人都是当家主母,随意起个头,总能说到一处。

同关夫人一般,许氏也在默默审视赵国公府这位已嫁了人的大姑奶奶。虽只攀谈了这么三五句,可不得不说,不论是世子,或是眼前这位容貌颇为殊丽的关夫人,言谈举止,真还挑不出错儿来。与进京前设想,高门大户难免带了那么些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很不一样。

许氏眼梢瞥见陶妈妈束手束脚立在世子背后,团团在那人怀里,半分不曾惊醒。从哥儿对他的依赖,很容易猜出,世子待小儿,颇有耐性。至少,不似外间传言那般阎罗王似的,不近人情。

用了茶,算是正式打过照面。关夫人也不久留人,只叮嘱七姑娘,若是姜夫人屋里缺了用度,千万别瞒着。若不然,得叫人笑话,她这国公府的大姑奶奶,连待客,也如此粗心大意。

七姑娘从他怀里接过团团,他看她一眼,揽了哥儿回身旁。之后她随关夫人身边那婢子,跟着太太一道往内院早早收拾出来的厢房去。他牵了哥儿立在廊下,只道请姜夫人好生歇息。当许氏跟前,冲她点一点头,并未显露出如何亲昵的举止。头一回经历这事,他亦是格外慎重,不敢急进。

厢房收拾得整洁干净。西窗前摆了株碧绿的盆栽,推开窗屉,亮堂柔和的光洒进来,惠风和煦,卷了廊下荆桃幽幽的花香。

关上门,屋里再无旁人。许氏往当中绣凳上一坐,冷眼一瞥,七姑娘乖乖垂手,几步磨蹭近前,心知今日必定躲不过去,也就不再撒娇抵赖的缠磨上去。

许氏之前心里存了多少话想要训她,到如今,话到嘴边,含在嘴里,终是化作一声带着疲惫的叹息。

“前事不提,如今却有一事,需得你好生思量。是你亲去与世子讲明白,了断干净。或是为娘代你,婉拒他一番好意。国公府这等门第,姜家委实高攀不起。自古结亲,无不讲究个门当户对。不说你若然真进了顾家门槛,往后倘若受人欺负,家里帮你撑腰都难。便是他顾氏这般家底,高门内院,岂会简单得了?你还真当甘于过那般是是非非,绞缠不清的日子不成?更遑论,即便顾氏族里认了这门抢来的亲事,往后他再要往后院抬人,姜家家世是不成的,想也知晓,他母亲必不待见你。既无出身,又无依仗,你这位份,如何才能坐得安稳?”

第二七四章 他的手段

太太一番话,句句在理。换谁人身上,这道理都讲得通。可偏偏,他是个例外。

一无出身,二无仰仗?幼安容貌家世,讨国公夫人许氏欢心,样样比她强。可最后如何?照样进不了顾氏的门。他在她跟前,每每提及幼安,总是一句“不相干之人”,一语带过。在他这般强势又极具主张的人跟前,还真就应了那话,“比什么,比不过男人的心”。

这理儿她自个儿清楚,可这时候,却不宜拿出来与太太说道。到时太太若反问一句,“郡主都不成,你单凭他给的宠爱,又能牢靠多久?”这话她还真答不上来。

她信他,是在经年累月,平淡又温情的日子里,一点一滴,积攒而成。甚而,她知晓他比常人不凡的根底。奈何许多事,默默埋在心里,绝不能对旁人提起。如此,说服太太,也就显得格外不易。

七姑娘低垂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深深的苦恼。许久,抬起眼来。

“如太太所言,真要两样当中挑一个…”七姑娘娟秀的小脸皱了皱,终是下了决断。“那么,还请太太出面。只一事恳求您,世子那等身份,到底是要脸面之人。还请太太莫急着回绝了他。便是在别院里多住几日,看在他阿姊待人亲厚的情面上,好歹挑个恰当的时机,再与他相谈可好?”

一时不能叫太太对他太过显赫的家世,消除戒心。七姑娘退而求其次,打定主意,让太太多与他接触几回,水磨工夫,大伙儿就慢慢儿的磨。他这人是好是坏,政事上不好说,可对她,她是有信心的。相信凭太太那双利眼,不几日便能瞧得出来。

七姑娘一头求人,一头绕到太太身后,软绵绵的小手爬上许氏肩头,又揉又摁。硬的不行,来软的。不能将所有担子都压到他身上,她这头也得使力。

许氏意外她竟不强嘴,暗自一思忖,也明白她打的是哪样算盘。要说光几日,他两人就能打动自个儿改了主意,许氏是不信的。好在得了她这话,许氏松一口气。

老实说,刚来便给世子脸色瞧,罔顾人一番妥帖细致的照拂,不论是派到渡口来接的车驾,或是如今这干净舒适的厢房,许氏看在眼里,也知自家是失了礼数。加之关夫人这般热情款待,想带了七姑娘立马离去,许氏还真干不出这等蛮不讲礼的事儿来。遂也不过冷哼着,唤陶妈妈抱了燚哥儿过来,算是默许了她的央求。

午后趁太太歇息,七姑娘蹑手蹑脚退出门。跟陶妈妈打过招呼,带了春英回自个儿屋里。知晓太太进京,七姑娘早两日便从上房搬了出来,换了紧挨着太太的院落。两间庭院,中间只隔了道门墙,穿过一道垂花门,往来很是便利。

如今她回屋,果然见得那人侯在廊下,背对着她,长长的影子,削长而挺拔。

“大人。”她挥退春英,几步来到他跟前。抬头,细细端看他神色。太太这般冷落他,他何时受过这样的憋屈。她抿着唇,夹在他与太太中间,有苦难言。

他转身,潇潇的眉目,照着光影,格外俊朗。待得她在他身前立定,很是自然执了她手,带着人,也不急着进屋,反是在廊下凭栏落座,拥她在怀。

“谈得如何?”他替她挽了发丝在耳后,目光深邃而和煦。与寻常没有不同。乌黑的瞳眸当中,只映着她近在尺咫的白净面孔,仿佛他眼里由始至终,只关注她。

她侧身靠在他胸前,屁股挪一挪,贴得更近些。指尖划过他锦袍上暗金的团蟒,喏喏道,“没挨罚,却也受了教训。听明白‘齐大非偶’的道理。”

跟聪明人说话,无需赘述,一语便能切中要害。

他眉头动了动,眼底掠过抹幽思。垂眸看她,只见她纤长又卷翘的睫毛上,正好盛了光。那光随着她扑闪的眸子,上上下下,欢脱跳跃。他不禁抬手抚上她眼角,意有所指,“这几日先依你。此事了结,阿瑗需得有所补偿。”他在提醒她,孤枕难眠的滋味,他为她暂且忍耐。

这日过后,他每日大清早,带燚哥儿过来。剪了花枝,两人再带燚哥儿一道,他只候在垂花门外,由她带燚哥儿进去。捧着还带着露水,鲜活的花枝,插瓶里,给太太屋里添色。

之后也不许燚哥儿闹得太久,他等在外边,约莫一刻钟,使唤陶妈妈进屋,催燚哥儿回关夫人屋里习字。

每每这时候,团团总是窝在七姑娘怀里,看着小哥哥被陶妈妈带走。憋着小嘴儿,因着失了玩伴儿,要哭不哭的样子。

“阿姊,习字。”还差三两月才满两岁的小儿,说话漏风,咬字儿不准,可意思却能表达得七七八八,很是聪慧。

团团眼睛生得像她,又黑又亮。那人初见团团便乐意抱他,并非全无缘由。

七姑娘嘴角抽一抽,糯米团子似的小豆丁,笔杆子都抓不稳,着急习什么字。无奈,看不惯他眼泪包包,仿似受了莫大的委屈,只得仿效姜昱教她那会儿,一字儿一字儿,先教团团识字。

如此一来,每日燚哥儿来许氏屋里,又主动分担起替团团温习这事儿,两个小的相处越发融洽,颇有几分恨不能一天到晚,黏在一块儿的劲头。

渐渐的,燚哥儿开始在许氏屋里用饭。不止早上那顿,连带晌午下了学,急急忙忙赶过来,脑门子热得冒汗,头顶上还能瞧见热腾腾的白气。

许氏几次欲要寻他开口,不巧,总是刚叫住他,或是坐下起了个头,前边便有人来请,那意思,还都是顾氏族中或是朝廷的要紧事。

正事耽搁不起,许氏想着拜访关夫人,先行请辞。那位原本十分实诚的夫人,忽而跟开了窍似的,托口这几日身子不舒坦,总是咳嗽。许氏尚未道明来意,已受了关夫人恳请,只道是也不知这病对小儿有没有妨碍,放心不下,不敢再将燚哥儿放在身边。只能厚颜,劳烦许氏白日里,帮忙多照看些燚哥儿,只晚上再接他回院子,他自个儿屋里安置。

话说到这份儿上,许氏推脱不得,起初愣了愣神,沉吟半晌,只得牵了燚哥儿回去。

七姑娘默默跟在太太身后,眼看着太太耐着性子,宽慰燚哥儿关夫人身子不打紧,用几服药就好。心里已是万分肯定:那人与关夫人,必是串通一气的。

从最早燚哥儿出门迎太太,到如今燚哥儿跟团团打成一片儿。除了关夫人跟前,就乐意往太太院子里来。再加上关夫人一旁推波助澜,本就是生来娇柔的美人儿,这么“一病下”,抚着心口,额上还覆着热巾子,有气无力,将燚哥儿托付给太太。

一环扣一环,时机掐得分毫不差。自然就能绊住太太腿脚,多留些时日。

七姑娘在心里感概,自个儿想出来的水磨工夫,到底不如那人老奸巨猾。她甚而怀疑,是不是打从一开始,那人提议接了太太到别院陪她,便没打算短时间内放了人走?

如此,接下来几日,那人频繁送燚哥儿往来于关夫人与许氏的院子,露脸的时候,自然跟着多起来。

忽而有一日,大清早的,燚哥儿由关夫人身旁婢子送了来,身后只跟着七姑娘孤零零一个。许氏起初还默不吭声,直到第三日上头,依旧不见那人身影,许氏这才按耐不住,拉了七姑娘打探。

“你两人可是闹了别扭?”

第二七五章 太太刚开口留了人

人都有矛盾的时候。许氏日日见他候在门外,并不过多打扰,登门而不入。他有这份心,为的必定不是暂住这院子里的正主。看了近半月,他是怎样的人,许氏大半辈子看人的眼光,不敢说十成十精准,大致也是拿捏得清。

世子待七姑娘如何,许氏瞧在眼中,也唯有叹息。若非他那等在许氏眼中“实在不怎么如意”的家世,这么个人,单论品貌,配七姑娘,已是绰绰有余。

“不曾。”七姑娘面上露了抹讶然,似没料到太太会这么问。晃晃脑袋,回头继续翻红绳儿,笑呵呵逗团团。

这时辰,哥儿独自伏在专门收拾出来,靠西窗那张檀木矮几上,描红习字儿。屋子当中隔了扇落地插屏,她与太太这厢说话,也不怕扰了哥儿课业。

七姑娘面上淡淡的,似不以为意。实际心里已是乐开了花。

太太会问起他,意味着太太对他这人,本身意见不大。变化总是在细微处,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七姑娘就盼着太太对他的改观,由小及大,先认可了他这人,人对了,之后才好相谈其他。

于是七姑娘揣摩太太心思,绝不主动凑上去说他的好话,更不多话。分明知晓太太是打探他的去处,她吐出两字儿,再没了下文。

见她白开水画画,轻描淡写,应得敷衍。许氏秀眉轻蹙,约莫四十上头,依旧瞧得出当年一副好相貌。就着窗外投进来的光,许氏垂眸,埋头一针一线,亲手给团团制小衣。爱护团团,比疼爱她与姜昱,近乎是一个尺子量出来,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

“如今世子在别院将养,连并你这做人从史的,也是时常无事可做,白白领着朝廷俸禄。每月拿的俸银,比你爹也是相差不离。难怪人都说,京官了不得。寻常郡城官吏,哪里比得上。”许氏絮絮叨叨,颇为感概。对七姑娘这“秉笔女官”一职,由始至终,云里雾里,没看明白。

七姑娘鼓着一双圆溜溜的杏眼,直瞪瞪瞅着太太,无比惊讶。这会儿才听明白,太太竟误会了她是随了那人一道,告假离京,到别院休养?

“这是怎地了?”许氏被她脸上毫不掩饰的惊容,唬了一跳。翻来覆去的回想,没觉着话里有不妥。屋里只她母女两个,私下里谈的又不是朝事,不过唠叨几句她这差事好当,哪里就值当她这般一惊一乍,大惊小怪?

七姑娘呐呐的,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讲实话。这话太太是打哪儿听来?关夫人房里,或是他在她不知情的时候,对太太隐瞒停职一事,亲口所说?

瞧她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许氏也是精明人,搁下手中的活计,唤陶妈妈抱了团团到园子里透气。眼睛眨也不眨盯着她,事关她前程,非得问个明白。

七姑娘顶着太太追根究底的眼神,耷拉着眼睑,刻意压低了声气儿,避着哥儿。将他在围场里一应所为,老老实实,一点儿没敢添油加醋,细细说与太太知晓。末了,添一句,“公子成与几位大人,不满他坏了章程,一状将世子告到御前。王上借由此事,顺手推舟,停了他权职,命他回府静思己过。何时再召他回去,如今尚不知晓。”

许氏张着嘴,怔怔然看她。好半晌,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温热的茶汤下了肚腹,嘴里还带着那么丝微微的苦味儿,这才平复下心头的震动。

“停了他权职?”犹自不敢相信,嘴里再呢喃两回。

之前只知世子抢亲,却不知,他竟因此赋闲在家。因了此事,他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若非七姑娘乃她所出,许氏都得叹一句,这般因个女子,委实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可有怨怪你?”许氏揪着心,执起七姑娘小手,当先着紧的,终究是她,可曾受了委屈。

“不曾。那事儿过后,他待我一如往昔。太太可瞧得出,世子有迁怒于我?”七姑娘实诚摇了摇头,挽着太太胳膊,顺势靠在太太肩上。心里暗想,他要怨我,早怨了。等不到您进京,还得在您跟前,处心积虑,小心翼翼的应对着。

许氏静默良久,心头自嘲,这话问得当真有些个多余。世子若真生出悔意,迁怒七姑娘,便不该这般,自她一行人进京,处处待她敬重。

如今再念及围场一事,心境又是大不相同。之前恼怒,如今却是发作不得。仕途与私情,压根儿无需多问。孰轻孰重,怕是这世间丈夫,寻不出第二个答覆来。

许氏抚着七姑娘发顶,低声再问,“莫非朝堂之上,便无人帮衬世子说话?”

七姑娘低垂的眼眸,几不可察,颤了颤。心想,这可是好苗头。

“一来公子成势大,刻意打压。二来,他亲去请的罪,旁人也拦他不住。御史大人被他气得不轻,恨不能他狠狠吃个教训,哪里肯帮腔?”

察觉太太抚她发丝的手,顿了顿。七姑娘趁热打铁,不刻意帮他说好话,却也不想跟他一样,说得少,做得多。太太跟她不同,她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他这人。换了太太跟前,他不开口,太太又岂能知晓,他待她的心,远比他顾氏的门第,来得可贵。

“之前王府退亲,已然招来国公大人动怒。眼下郡主去了,碍于八王府情面,国公府这头,更不好替他说情。倒是头七那日,春英偷偷来报,说是无意间听得世子吩咐帐下门客,隔日去庙里点一盏长明灯。”

初初听闻这事儿那会儿,她也觉着很是意外。可后来一想,这才符合他一贯做派。生前不欲往来,便干脆利落的拒绝。人死如灯灭,是是非非,尽成过往。他待幼安,无有情意,肚量却是有的。

七姑娘一厢情愿,如此理解他一番作为。却不知,那人未必如她所想。如今将这事儿翻出来与许氏说道,却是碰巧,歪打正着了。

“你若不说,还不知她人已是去了。”许氏在船上已听说了王府退亲这事儿。因他身上早有婚约,心里跟扎了跟刺儿似的,难免没有生出多一分怨怪。

此刻惊闻郡主人没了,心头那根刺,渐渐消融。对他命人点长明灯,只会觉得他仁厚。

许氏本就信佛,佛家与人为善,普度众生的慈悲宽容,许氏深以为然。相信多行善,便能为后世子孙积福。在不知晓幼安几次三番对七姑娘使坏的情形下,又被七姑娘想当然的,带了往歪处想,于是便默认了他这人,重情义。

隔日傍晚,七姑娘一人带着哥儿与团团在院子里耍玩,陶妈妈远远立在山石旁看着,望向七姑娘的眼神,分外慈和。

眼看着天色暗下来,陶妈妈抱了团团,七姑娘牵着哥儿,一行人沿来路折返。跨进院门儿的时候,遥遥看见如今在太太跟前当差的辛枝,翘首立在中庭。甫一见她进门儿,辛枝一脸喜色,赶紧着上前,悄声回禀。

“世子刚回来不久,方才依礼过来给太太问安。太太开口留了世子用饭,这会儿正在屋里说话,只等姑娘您回屋就摆饭呢。”

第二七六章 如今就不算巴结?

“家慈念佛,一月里,大半时候茹素。家中设有佛堂神龛,常诵经,誊抄经文。”

“原是如此,令堂拜的是哪一宗?”

“道融过后,北地法华宗。”

“妾身信的乃是南地法华宗,两家却是同出一脉。”

前厅里,传来他与太太就佛事而起的攀谈。七姑娘两辈子与佛无缘。暗自嘀咕,拜个菩萨竟还这般多讲究?跟听天书似的。

进了门,先给太太请安。转身看他,当太太跟前,规规矩矩向他福礼。

几日不见,哥儿松开七姑娘的手,兴奋朝他奔去。半路忽而记起一事,硬生生止步,怯怯瞄他一眼,端端正正先给许氏问好。尽了礼数,回头催陶妈妈抱了团团到许氏跟前,给许氏瞧瞧团团干干净净的小脸。仰起脑袋,小手背在身后,颇有几分自得。“团团玩得累了,睡觉流涎水。哥儿给擦的,就着他下巴底下那围兜,给擦了两回。”

除他外,屋里众人都笑起来。许氏夸他懂事,小小年岁,已学会照看人。

因了哥儿童言稚语,屋里热闹起来。春英带着婢子,伺候着拧了热巾子擦手,又上了温水漱口。

许氏请他入席,七姑娘自觉跟在太太身边儿,两人中间隔着许氏,偶尔对上眼,他目光坦荡而沉静。反倒是她,一时没适应在长辈跟前跟他同桌用饭,总有那么几丝别扭。回望他时,不敢停留太久。匆匆一瞥,都像是偷偷摸摸,心里砰砰直跳。

席间只哥儿握着瓷勺,小孩子手腕没力,难免抓握不稳。不时扣了碗沿,便闹出些清清脆脆的响动。其余时候,都很安静。

他给哥儿夹菜,太太给她夹菜。盛肉羹时,春英上前给各人分食。太太与世子过后,轮到哥儿与七姑娘。七姑娘礼让,排了最末。待得春英给她上肉羹,碗里油珠子所剩无几,清清亮亮的汤色,面儿上还浮着几块儿炖烂了的白玉萝卜条。再配上几搓葱花末儿,白的似凝脂,绿的似翡翠。惹得哥儿频频往七姑娘碗里打量,很是垂涎。

七姑娘心思玲珑,明白这是小孩子不喜荤腥,偏好品相好的吃食。正欲开口让春英调换了个儿,却见他径直伸手,将哥儿跟前的青花瓷碗,挪到自个儿跟前。执起汤匙,仪态雅致,将黄橙橙的油珠子,尽数撇了进他碗里。如此三两回,这才将香浓不腻的肉羹,再摆回哥儿跟前。

她眸子闪了闪,埋头默默喝汤。他是知晓她能吃辣,却不喜油腻。于是他抢在她前头。这个男人的细腻,含蓄而深刻,多少女子都比不上他。

许氏咽下一口热汤,将他几人举动,悉数看在眼底。执汤匙的手,微顿了顿。之后默不吭声,只眼梢瞥见七姑娘嘴角,悄然牵起一双甜甜的酒窝。

用过饭,惯例的,再用一盏茶。他只抿了几口,小坐片刻,便起身告辞。尊卑有别,许氏起身,欲送他出门。别说她一妇道人家,便是换了姜大人在此处,也该恭恭敬敬,亲自送他至正门外。

他却借口“长幼有序”,请许氏留步,无须过多客套。适时地,七姑娘出面儿,只道是替太太送世子。

许氏斜眼睨她一眼,虽未明着点头,却搭了辛枝手臂,转身回内室去。这却是默许了她一番说辞。

跨出房门,他与她默契的挑了右手边儿拐弯儿的游廊。刻意回避了笔直一条道儿,通向院门的石板路。一来是蜿蜒的回廊,只需稍稍放慢脚步,便能与他多相处些时候。再者,亦能借花树掩映,避开旁人立在窗前,探究的目光。

刚用过饭,他让春英牵了哥儿走在前头,消消食。阔大的玄色金边袖袍底下,他很是自然握了她手。此刻天色已晚,麻黑的夜幕中,檐下挂着飘飘摇摇的风灯。婆娑的光影在他脸上起伏跳跃,衬得他本该棱角分明的侧脸,模糊而柔和。

他仿佛偏好束玉冠,腰封也多以玉璧做点缀。他性子里刚强的一面,与温润如玉,半点儿不沾边。然而某些时候,这个男人,真真当得起“君子如玉”的。

“府上有事耽搁,比预想回得迟了两日。”他在跟她交代他的行踪。

她轻应一声,觉得他不必对她事事讲明。她不会疑心他。可转念一想,若然她耐心倾听,能带给他“总有那么个人,时刻记挂你”,这般温馨的感觉,好似也不错。于是欣然接受他,难得主动的解释。

“大人您此番回京,事情可顺遂?”她只知他回去国公府,详细缘由,能说的,他自会与她说道。

果然,紧接着,他提起寒食节将至。今岁祭祖扫墓,赵国公政事繁重,尤其处在太子与公子成夺嫡的当口,不便离京。而他被文王勒令,“回府静思己过”,却是无王命,离不得京畿。于是今岁赵国公府祭祖,倒是如何个章程,族内争执不下。最终无奈妥协,由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顺带几个小字辈儿的,一同前往顾氏先祖墓前,祭祀叩拜。

他对她说了明面上的理由,却瞒着她,此番挑了人遣往充州,却是另有一番要紧的布置。事关朝堂争斗,不欲拿了徒增她烦扰。

他惯来将她护得极好,真要瞒她,轻易便能做到滴水不漏。她果真被他面上显露出的平淡给糊弄过去。转而得他提醒,想起寒食节上头,祖宅那边儿,因了太太进京,怕是姜老太太对二房,又要生出诸多不满。

“既已进京,倒免了受气。”她将顾虑说给他听。这人即刻沉下脸。之前姜老太太连同大房,欲将她早早说给旁人这事,至今令他对祖宅一干姜家人,极不待见。

七姑娘晃晃他胳膊,仰头,低声打趣他。“太太若听了您这话,怕是要以为您放下身段,刻意巴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