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太太和李冬你一眼我一眼的瞄着滴漏,李文山也是心不在焉,李文岚是最浑然无知的一个,爬到榻上拿了自己描的字,往李县令眼前送,“阿爹你看我今天写的字,我今天多写了五篇,还多背了两课书,阿爹你看看。”

“好好好!”李县令接过小儿子的描红,揽着他坐在怀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点,“这一笔要往下压,嗯,这几个字不错……”

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李冬看向徐太太,徐太太看向李文山,李文山看着正搂着小儿子专心指点的阿爹,心眼卡的牢牢的,干眨巴眼想不出该找个什么借口把阿爹拉过去听壁角。

李夏从她阿娘看到她姐,再看到她哥,又从她哥瞄到垂手站在门口,急的乱挤眼的洪嬷嬷,心里一声接一声的长叹,她这一家子啊!

“阿爹,”李夏趴到李县令腿上,“什么是一醉方休?小九儿说,钟嬷嬷说要一醉方休,什么是一醉方休?是吃的还是玩的?”

“不能吃也不能玩!”李县令失笑,伸手捏了捏李夏的鼻头。

李文山卡的牢牢的心眼咔嗒一声松动,灵气儿来了,“阿爹,嬷嬷上了年纪,酒多了伤身,要不,我陪阿爹过去看看,差不多就行,不能让嬷嬷喝多了。”

李县令忙点头,“还是山哥儿想的周到,过去看看。”

徐太太一口气松下来,差点失声念佛。

李冬赶紧冲上去,从李县令怀里抱开弟弟,再抱起李夏,用力在她脸上猛亲了两口,她这个妹妹,真是太可爱太可爱了!

看着李县令和李文山出了门,徐太太原地转了几个圈,抬脚就想跟过去,被洪嬷嬷一把拉住,“太太,您可不能……六哥儿今天写的字,六哥儿要哭了,你赶紧替六哥儿看看他今天写的字,冬姐儿去厨房瞧瞧,算了,冬姐儿还是照顾九姐儿吧,我去厨房瞧瞧。”洪嬷嬷的安排还算清楚。

李夏趴在姐姐怀里,看着一脸焦灼不安的徐太太,和莫名其妙、一脸委屈的六哥,下巴在姐姐肩膀上抵了几下,“姐姐,我想和六哥玩华容道。”

李冬拿了华容道出来,和徐太太紧挨坐着,心神不宁的看着头抵头玩在一起的阿夏和岚哥儿。

李文山和李县令一前一后出来,天已经黑透了,凉风习习,桂花的香味儿时浓时无。

李县令舒畅的深吸了几口气,心情更加愉快,接着刚才的话题,“策论上头,你多跟秦先生请教,策论重实务,实务上我不如他……”

“是。”李文山心思根本不在这上头,他正在想找个什么借口能让他爹跟他一起听壁角,县衙后宅很小,没几句话的功夫,两个人就离钟嬷嬷那间屋不远了。

眼看再有十来步就到屋门口了,李文山还没想出借口,情急之下,干脆有话直说,“阿爹,咱们……我是说,咱们先听听她们说什么……我的意思……”

李县令又气又笑的看着儿子,抬手在他头上敲了下,“要学人家听壁角是吧?瞧瞧你,越大越长回去了,淘气。”

说着淘气,李县令却放轻了脚步,和儿子一前一后闪身到窗户边,贴墙站着,侧耳偷听屋里说话。

“……你说你,怎么,当年的手艺都丢没了?这点子小手段都没有?”是钟嬷嬷的声音,有些含糊,透着醉意。

“都是一家人,哪能用当年那些手艺。”这个声音应该就是杨婆子。

“一家人?我呸!”钟嬷嬷啐了一口,“你拿他们当一家子,他们拿你呢?要是也当一家子,你也不用愁这些了,是不是?你这热脸贴的是冷屁股,可没意思。我早就说过你,什么一家子两家子,我告诉你,这一家子,就你,一个人,才是一家子,就是那两夫妻,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钟嬷嬷打了个酒嗝,“你看看我,眼前是……这不算啥,你放心,也就半个月十五天,我还搬回那间上房,还是老太太、老祖宗!我呸!老娘我就是这一窝子蠢货的祖宗!”

李文山的心提了起来,急忙转头看向阿爹,李县令眉头微蹙,站着没动。

“你是真有本事。我比不上你,到底不是自己亲手带大的。”杨婆子声音低而清。

“这倒是!这跟养狗……还有咱们养瘦马一样,自小儿带大,虽说辛苦些,可打小儿调教,你想要什么样儿,就能捏成什么样儿。”钟嬷嬷的语调,听起来十分得意,“我跟你说,也是费心的不得了!先头在伯府里,我一口气不敢松,他们府里还好,学里那帮先生个顶个的不是东西!”

钟嬷嬷又打了个酒嗝,一声长叹,“我跟你说,这世道不是个东西!咱们,下九流,都不如,贱籍,奴儿!再怎么都是下贱人,只能往下,往上,我跟你说,上不去!根本就上不去啊!

你看看现在,他那个小崽子,刚能在人家王爷面前舔几口,你看看,就不得了了,恩情算个屁!再大的恩情也比不上他那个小崽子!”

“你真打算把他家姐儿送到王同知府上?”杨婆子声音往下压了些。

“打着灯笼也难找!”钟嬷嬷响亮的啜了口酒,“那是个商户出身,下九流里爬出来的,他们不懂,破规矩少,脱光了往床上一放,我告诉你,他就敢上!我跟你说,唉,妹子,咱俩,算是同病相怜,你说我辛苦大半辈子,老了老了又当回奴儿了?那我这二三十年,不是白辛苦了?我养的瘦马,我费尽心机花了银子把她送到侯爷床上,我跟你说,那妮子就不是个好东西!”

第五十四章 沉重打击

钟嬷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猛啐了一口,“生了儿子,她以为她有靠了,她用不着我了,想借那些蠢货的手,要把我赶尽杀绝!我呸!老娘手里调教出来的,还不知道她是个什么阿物儿!”

“那你?”杨婆子的声音里透着惊惧。

“我跟你说,就是得下得去手!要不然,死的就是我!”钟嬷嬷错着牙,“那个贱货,她要是肯听老娘我的话……算了,不说这个了,这就是挑瘦马的难处,太笨了吧,调教不出来,太聪明了,得了机会她就想吞了你!”

“可不是,难哪。老姐姐,我替你难,你看看这官家,多好,可你这……我真替老姐姐你难过。”

“你放心!”钟嬷嬷冷哼了一声,“大风大浪我都过来了。我跟你说,当年,那贱种头年中秀才,隔年就中了举人,想当大官的心,旺炭儿一样,我费了多少心思,熬白了头发,才算把他劝下来,这进士,就没考,唉。”

钟嬷嬷一声长叹里充满了怀念,“在太原府时多好,他那个媳妇,不是个东西,你看看,我就知道,这官不能当,唉!我这是一时失手。你放心,大风大浪我都过来了,那个小崽子,他以为他真搭上了王爷?人家龙子凤孙,能看上他这样的贱种?不急,先把那死妮子送到王同知床上,一个一个来……”

李文山听不下去了,看着脸色死灰的阿爹,伸手扶住他,拖着他往外走,李县令被李文山拖着走出去几十步,还是呆怔的木偶一般。

“阿爹,您没事吧?我扶您……先到书房坐一会儿?”李文山看着李县令的样子,心里七上八下有些惶恐了。

李县令木木呆呆,由着李文山连推带扶,进了李文山那间小书房。

“阿爹,您没事吧?阿爹?”李文山推着李县令在椅子上坐下,伸手在李县令直勾勾的两只眼睛前晃了晃,又晃了晃,提高了声音,“阿爹!”

“没事!”李县令猛抽了口气,“我没事,没事……没事……”李县令一句话没说完,嘴角抽动了几下,身子一软,从椅子上滑下去,两只手捂着脸,缩在地上抖成一团。

“阿爹,阿爹!”李文山吓坏了,弯腰抱在李县令掖下,用力想把李县令抱起来。

“没事,没事,没事……”李县令瘫在地上,两只手胡乱挥着,嘴里喃喃了七八个没事,才说出别的话,“别怕,山哥儿,别怕,阿爹,阿爹,没事。”

李文山见他爹能把话说成句了,一口气松下来,腿一软,紧挨着他爹也软瘫在地上。

“阿爹,你……你别这样,老太太……我是说,姨婆……不是,钟氏,我是说钟氏,阿爹,钟氏一直这样,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阿爹你别难过,不是一天两天,一直这样。”

李文山几句话说完,才觉得他这话好象哪儿不对,可他这会儿心里乱的厉害,心眼全卡在一堆堵在那儿,哪儿不对这事,也卡住堵里面了。

“阿爹,我是说,那个……”李文山顿住,看着他爹,“阿爹,冬姐儿,还有阿夏,阿爹,你别让……你是阿爹……阿爹……”

这一句话不知道触动了哪里,李文山眼泪涌出来,话说不出来了,只揪起袖子,一把接一把的抹眼泪。

李文山哭的说不出话,李县令心疼儿子,心里倒清明了,撑着椅子站起来,弯腰去拉儿子,“别哭了,你是长兄,你放心,都是阿爹,阿爹……山哥儿放心,放心。”

李文山一边哭一边爬起来,看着他爹两眼发直、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有些仓皇,他爹要是有个好歹……那可怎么办?

“阿爹,都怪……”后头的我字在李文山舌头尖上滚了好几滚,却没能滚出来,这事不能怪他,那个人那些事,阿爹得知道!“是儿子不孝。”李文山只好哭了句不孝。

“是阿爹……”李县令跌坐在扶手椅上,抖着手却不知道为什么抖。

父子两个,一站一坐,哭了一会儿,李文山先没了眼泪,摸到暖窠,倒了杯温茶递给李县令,“阿爹,您喝杯茶。您别生气,气坏了身体,我和阿夏,还有岚哥儿,阿冬,还有阿娘,都靠着阿爹,阿爹,您……”

“我……”李县令被儿子这几句话说的心里刀绞一般,“阿爹知道,你放心,阿爹……阿爹……”

李县令抬手捂在脸上,他心里一片混乱混沌,仿佛整个人崩塌碎掉了,“没事,没事,你去吧,歇着,明天一早……好孩子,你去……没事,我……累了。”

“我扶您到床上躺一会儿。”李文山伸手去扶李县令,李县令胡乱推着他的手,抖着腿站起来,“没事,没事,阿爹,没事,你去吧,阿爹歇一歇,歇一歇就好。”

李县令抖几步挪到床边,一头倒在床上,侧着身子,慢慢蜷起来,蜷成了一团。

李文山轻手轻脚的帮他脱了鞋,拉开夹被盖上,掂着脚退到床尾,滑下坐到脚塌上,他得看着阿爹。

这一夜,李县令蜷在床上,也不知道是昏是睡还是没睡。

李文山坐在脚塌上,磕头打盹睡一会儿醒一会儿。

徐太太一夜没睡,李冬陪着徐太太,也是一夜合不上眼。

洪嬷嬷一夜起来不知道多少回,扒着窗户缝、门缝往外看,却不敢比平时多出去哪怕一趟,要一切如常么。

李夏睡的很沉实,不过醒的却极早,侧身躺在床上,支着耳朵听动静。

事情要是发作起来,动静肯定小不了。

第一缕曙光洒在县衙后宅,李县令撑着身子坐起来。

“阿爹。”李文山急忙站起来,愕然看着仿佛一夜老了十年的阿爹,心疼的眼泪都下来了,“阿爹!”

“你在这儿坐了一夜?”李县令更加心疼的看着儿子的黑眼圈,“你怎么还没走?你赶紧回去,再晚就误了早课了……”

第五十五章 小阴沟里翻一翻

“昨儿晚上,儿子已经让人跟秦先生说了,要是今天没赶回去,就让他到书院给我请个假。”李文山看着他爹,忍着眼泪说正事,“儿子没敢使唤梧桐,老太太……那个钟氏的事,梧桐最知道,阿爹,儿子刚到杭城的时候,梧桐就跟儿子说,老太……那个钟氏让他带我去嫖去赌,她还让梧桐败坏我的名声,说咱们一家是贱种,不配在王爷身边……”

“你怎么没跟我说?”李县令眼圈又红了。

“你从来不让说那个钟氏不好,那一回她请神婆子,差点把我折腾死,阿娘说了一句,你说阿娘不孝,我哪敢跟你说?事儿多着呢,还有,上回大伯给咱们的衣服料子,梧桐根本没烧,扛到八字街那家当铺,当了好些银子,都给她了。梧桐说,以前也是这样,京城和大伯送来的东西,都被她倒手卖了,还有好些事,你问梧桐吧。”

李文山越说越生气,再看他爹,心疼少了,竟然隐隐有了几分痛快之意,该!

“你叫梧桐进来。”有昨天晚上那番巨大打击垫着底儿,李县令再听到这些事,已经没有太多感觉了。

李文山出来,迎着洪嬷嬷担忧焦急的目光,放低声音,“没事,让人侍候阿爹洗漱,还有衣服,我去叫梧桐,阿爹要审他。”最后一个审字,李文山加重些声音,又冲洪嬷嬷眨了眨眼。

洪嬷嬷一颗心彻底落了回去,顿时喜气洋洋盈腮,盈到一半,又急忙捂着脸往回揉,这会儿一脸喜气可不合适。

“我去叫太太,哥儿快去!快去!”

李县令洗漱换了衣服,又被徐太太硬逼着喝了碗清鸡汤,精神好多了。

梧桐跟着李文山进来,心里十分笃定,他不但早就弃暗投了明,还是立了大功的。

不用李县令多问,梧桐就竹筒倒豆子,从他进府说起,京城送的东西卖到了哪里,多少银子,钟婆子平时怎么骂李县令和他们这一家子,怎么偷太太嫁妆,就连他在太原府时偷考题卖钱这种小事,也统统安到了钟嬷嬷头上,直说的口角喷白沫。

李县令木然听着,李文山瞄着他爹的脸色,给梧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用说了,梧桐领会了李文山的意思,磕了个头,“……老爷,这些事,底下人都知道,当初在太原府时,连咱们家邻居都知道,都说那老虔婆黑心烂肺,拘着老爷一家子给她当孝子贤孙,都说老爷傻……”

“行了,你退下吧。”李文山打断了梧桐的话,梧桐愉快的答应一声,磕了个头,脚步轻快的退了出去。

“阿爹,把她送走吧。”李文山坐到李县令旁边。

“她孤身一人,往哪儿送?她……”李县令心里不混沌了,却是一片彷徨。

“阿爹。”李文山被他爹这一句话说的心头火上来了,声音也高了上去,“这些年,她祸害咱们,把咱们家都搬空了,梧桐算过一回,说她手里,少说也有两三万银子,阿爹还担心她孤身一人!”

“好,好好。”李文山声音一高,李县令竟然有几分畏缩,“阿爹没说……她是扬州人,常说哪儿都不如扬州好,就送她回扬州吧,她是奴婢,得给她写张脱籍文书,还有路引,还……”

“这些小事,阿爹就别操心了,儿子去找……让秦先生帮帮忙,阿爹,你得去见见她,当面说清楚,要不然,她怎么肯走?到哪儿能找到阿爹……咱们家这样的?”

李县令什么反应,后续该怎么办,李文山早和秦先生商量过,做过若干预案。不过,他爹李县令这里,竟然顺当成这样,实在有点出乎李文山的意料。

钟婆子坐在床上,啪一声抬手打在自己脸上,用力挤了挤眼,又打了一巴掌。

她昨天酒多了,这会儿还昏昏沉沉,刚才,一定是做梦,这梦怎么这么真枝真叶的……钟婆子又抬手在自己脸上拍了下。

洪嬷嬷踩着门槛,看着连打了自己几巴掌的钟嬷嬷,心里的痛快就别提了。

“这会儿就是把脸打肿,也没用了。嬷嬷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吧,您老人家的浮财多,收拾起来可不容易。老爷太太慈悲,你那银子,虽说都是从这个家里,从太太的嫁妆里偷的,可老爷太太念你往后就是一个人了,许你带走。老爷太太真是慈悲,赶紧收拾吧,一会儿就来人接你走了。”

洪嬷嬷这几句话说完,神清气爽,扫了眼呆站在屋子正中的小九儿,“你呆在这儿干什么?还不赶紧侍候九姐儿去!要是九姐儿再嫌弃你,我告诉你,你就得到厨房烧火去了。”

小九儿吓的提着裙子就跑。

钟婆子不打脸了,从床上下来,呆站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净房。

净房里,小九儿还没来得及提水送进来,钟婆子面无表情的拿了牙刷清盐帕子沤壶,出门直奔厨房。

唐婆子和帮佣的粗使婆子还不知道出了事,见她和她们一样,凑着水池子擦牙洗脸,瞪大了一只只眼睛看傻了。

洗干净脸,钟婆子重又清爽活泛起来,拎着帕子昂头回到自己屋里,从柜子顶上拉了只樟子大箱子下来,收拾好上了锁,换了身干净衣服,悄悄摸了叠银票子塞到怀里,出了屋,冲站在廊下看着她的洪嬷嬷扬声道:“要走了,容我跟大家伙儿道个别。”

李夏坐在廊下的鹅颈椅背上,甩着腿,看着钟婆子拎着帕子沤壶出来,再回去,再干净清爽淡定自若的出来去道别。

出了这样的事,这份镇静,这个反应,比她阿爹阿娘要强出好几筹,怪不得她能把阿爹阿娘,把她们一家子握在手心里这么多年……这道别,是要留后手吧……

李夏跳下鹅颈椅,拉上小九儿,“走,咱们去看道个别,肯定好玩儿。”

钟婆子淡定无比的道了一圈别,梧桐和赵胜已经站在门口等她了,钟婆子指了指那只樟木大箱子,梧桐和赵胜抬着,钟婆子从容淡然的跟在后面,出了后衙角门,一辆马车已经在后角门等着了。

第五十六章 晚了的后手

“嬷嬷,您回扬州的船,我们五爷已经替您找好了,我们五爷吩咐了,让我看着您上船,嘿嘿。”梧桐愉快的笑了几声。

“我们五爷这可是一片好意,嬷嬷这箱子里……这么重,肯定都是贵重的不能再贵重的物什儿,没人送可不行,上车吧!您放心,我跟赵胜叔这眼珠都不带错的,一定得把您连您这箱子,一块儿送到船上!”

梧桐在前,连箱子带赵胜一起扯过去,将箱子放上车,语调轻佻愉快的说个不停。

钟婆子眯眼斜着他,哼了一声,没理他,径直跳上车,抬手将车门帘子甩到车顶上,斜着县衙后宅挑起的屋檐看了一会儿,淡定的移开了目光。

她不过一时失手,那一窝崽子都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不过打个转儿,她照样回来当这个老太太!

听洪嬷嬷说钟婆子上车走了,徐太太两眼热泪,双手合什,不停念佛。

李冬笑的合不拢嘴,李文岚拧着眉头,看看阿娘,再看看姐姐,再看看咬着块蜜饯看着他的妹妹,十分纳闷,姨婆走了,不该难过么?

“我去找五哥。”李夏滑下来,穿了鞋往外走,李冬忙拉住她,“阿夏,你跟五哥说,他和阿爹还没吃早饭呢,问问他要不要给他和阿爹送点吃的过去,还有汤水。”

李冬说一句,李夏点一下头,她就是去看看五哥儿和阿爹怎么样了。

“我也去。”李文岚也下来,牵着李夏的手,往前面书房去。

书房里,李县令坐在李文山惯常坐在扶手椅上,李文山拖着只矮凳坐在他旁边,两个人都不说话,李县令怔怔忡忡、目无焦距的看着屋外的银杏树,李文山塌着肩,一脸苦闷的看着他爹发呆。

“阿爹,五哥。”李文岚和李夏四条小短腿一起迈进门槛,李夏奔着五哥,“五哥,姐姐说你和阿爹没吃饭。”

李文岚则扑向李县令,“阿爹阿爹,姨婆走了!姨婆走了!”

“没事没事。”李县令抱住扑上来的小儿子,“姨婆想家了,她回家去了,没事。”

“这里不是姨婆的家吗?”李文岚更加纳闷了,李县令被小儿子这句话问的噎了下,挤出丝难看无比的苦笑,“岚哥儿是好孩子,那不是姨婆,不是……等岚哥儿长大……都是阿爹不好。”

李县令这一句都是阿爹不好,满溢着浓烈的愧疚。

“阿爹,怎么能……不能全怪阿爹。”李文山瞄着李夏的眼风,“就连……钟氏,也不能说全是她的错,京城,那府里要是不纵容,钟氏一个奴婢,怎么能做得出这样的大恶?阿爹,您别太自责,都过去了,改过来就好了,以后咱们家,肯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李文山这几句干巴的不能再干巴的话,听的李夏忍不住背过脸翻了几个白眼,暗暗的一声接一声的长叹。

她五哥这劝人的本事啊,自小到大都没长进过。

“唉!”李县令定定的看着儿子,一声长长叹息里透着股子浓烈的颓唐,“都说青出于蓝,山哥儿是好孩子,青出于蓝,阿爹枉活了这几十年,还没有山哥儿看的明白,阿爹……不如你,好孩子,有……你们几个,是阿爹的福气,阿爹的福气,都在你们几个。”

李夏看着她爹,头歪来歪去慢慢的点,她阿爹的福气,确实,都是她们几个……她和五哥身上。

唐婆子站在柴房门口,看着钟婆子出了角门,捏着袖管的手松开,往回走了两步,顿住,伸手又去捏袖管,捏了几下,垂下手甩了甩,大步急走了十来步,猛的又顿住,又抬手捏向袖管……

唐婆子一路走一路停一路捏,一直捏回到厨房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了好一会儿,从门里收回脚,连跺了几下,掉头往上房去找洪嬷嬷。

洪嬷嬷送走唐婆子,小心的将唐婆子塞给她的银票子袖好,几步进了上房,挨到徐太太身边,将银票子递给她,“太太看看这个,刚才唐婆子找我,就为了这张银票子,这是钟婆子刚才给她的,说让她留心这府里,说她不放心老爷太太,还有哥儿姐儿,让唐婆子常给她捎个话。”

“她都回扬州了,还怎么捎话!”徐太太捏着那张一百两的银票子,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我去跟……”五哥儿冲到嘴边,又被洪嬷嬷强咽了下去,“太太别急,我出去看看,得看着她上了船……太太放心,说什么也得把这个瘟神远远的送走!我出去看看。”

“嬷嬷,”徐太太叫住洪嬷嬷,将银票子递给她,“这一百两银子,你还拿给唐婆子,跟她说,我知道她的心,这银子让她拿着用。”

“太太是个明明白白能持家的人,这是咱们家老太太的话。”洪嬷嬷接过银票子笑道,她嘴里的老太太,是徐太太的祖母霍老太太。

洪嬷嬷出了角门,兜了个圈子,往黄家老店去寻吉大。

吉大没在店里,洪嬷嬷等了小半个时辰,吉大急匆匆从外面进来,远远看到洪嬷嬷,忙紧跑几步,“大嫂来了,进来说话。”

吉大将洪嬷嬷让进包下的小院里,洪嬷嬷一进小院,就急急道:“我急的不行!老爷把那婆子送走了,这事你知道……你肯定知道,我跟你说,那婆子没死心,走前到处撒银子留后手,光送上船不行,得看着那船走了……”

“嬷嬷别急,嬷嬷放心,五爷交待过,先生也交待过,放心,肯定稳稳妥妥把她送走,嬷嬷只管放心,让人看着呢,既出来了,断没有再让她回去的理儿。”吉大忙笑着答话,宽慰洪嬷嬷。

“五哥儿交待过了?”洪嬷嬷惊讶了一句,立刻就笑起来,“五哥儿真是……往后,这个家就全靠五哥儿了,吉爷别笑话,我见识少,没经过事,你说的先生,是哥儿刚请的那位秦先生?”

“是。”

第五十七章 刺心的话得说

“托大老爷的福。”洪嬷嬷知道秦先生的来历,阿弥陀佛谢了一句,“菩萨保佑,我们老爷总算……唉!也是读过好些书的人,大理儿都能错成那样,大老爷那是正经的血脉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兄弟,再怎么着,也得比外人亲吧……我这碎嘴……那我回去了,那婆子的事,就烦劳吉爷了。”

洪嬷嬷放了心,也不多逗留,从客栈出来回去了。

徐太太安了心,心里那份激动和高兴,无论如何平伏不下去,一夜没睡也没什么困意,看着蜷在榻上,沉沉睡着的李冬,一边做针线,一边和洪嬷嬷低低说着话儿。

“……她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子,这个家都被她搬空了,几个孩子,也就山哥儿穿过几件新衣服……咱们这个家,生生被她祸害了十几年,老天总算开了眼……”徐太太缝着手里旧衣服料子,感慨万千。

“太太,我说几句实话,您可别恼。”洪嬷嬷一边用手指掐衣服边儿,一边低声道:“这个家被她祸害,太太得担七分的责。”

徐太太一愣。

洪嬷嬷抬眼皮瞄了她一眼,“她偷太太嫁妆,不是一回两回,太太也知道,回回太太都是怎么说的?太太出嫁前,老太太交待过不只一回,那三从四德,讲的是大理大节,不是事事顺从,女人掌家,自己得先有个主心骨,那婆子什么样人,太太不知道?”

“我就是知道,又能怎么样……”徐太太被洪嬷嬷这几句极不客气的话说的浑身不自在,强笑着分辩了一句,就被洪嬷嬷打断,“太太可从来没怎么样,也没想怎么样过,看看现在,太太真想动手了,这不就送走了?太太可不是不能,从前您那是什么也没做过!”

徐太太被洪嬷嬷这几句话堵的张口结舌。

“太太,话说到这儿,不怕您恼,我再多说两句。

太太,您是当娘的人,您得刚强起来,不为了自己,您也得为了哥儿姐儿。都说为母则强,太太不刚强起来,难道您眼睁睁看着姐儿被塞到人家床上,生米做成熟饭给人家当妾?能眼睁睁看着……”

“嬷嬷别说了。”徐太太抖着声音打断了洪嬷嬷的话。

洪嬷嬷那句姐儿被塞到人家床上,她多想了一点点,简直心如刀绞。

“我知道了,我……从前是我糊涂,总觉得,有老爷,凡事……”

“太太也真是。”洪嬷嬷一声晒笑,“这男人……太太当年在家里时,从老太太、大太太,到那位六堂婶子,哪一个不是自己先立起来,才过得下去的?别的不说,老太太要是象太太这样,凡事都有老爷呢,能活几年?太太福运好,老爷没纳几个小妾,这家里真有几个心头肉掌中宝,太太还敢说这句凡事都有老爷?”

徐太太脸色青白,洪嬷嬷看着她的脸色,咬咬牙接着道:“远了不说,就眼前这事,太太自己扪心想想,这要不是五哥儿顶在了前头,冬姐儿能逃过这一劫不能?要不是又生出五哥儿的事,冬姐儿这会儿……还不知道在谁床上呢。”

徐太太嘴唇抖个不停。

洪嬷嬷长叹了口气,“太太,不是我说话难听,哥儿姐儿摊上老爷那样的糊涂爹,这命就够苦的了,偏偏太太还要往自己眼上抹狗血,一层一层的抹,凡事都装看不见,缩着脖子一心一意三从四德,哥儿还好,也不过搭上前程,冬姐儿和夏姐儿,只怕连命都得搭进去。唉!”

“我……我……”徐太太眼泪横流,“我知道了,嬷嬷……是为了……”

“我是看着几个孩子可怜,多好的孩子。”洪嬷嬷瞄着泪水崩流的徐太太,“太太可别再糊涂了,俗语儿说,有后娘就有后爹,没娘的孩子穿芦花,这孩子有福没福,全看这娘怎么样。再说,老爷有多糊涂,您刚嫁过来那时候,不就知道了?这么个糊涂浆子,你跟他三从四德……”

洪嬷嬷不往下说了,一声接一声叹气。

徐太太看着睡的一动不动的冬姐儿,双手捂着脸,上身一点一点萎下去,头埋在两腿间,压着声音,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深受打击以及刺激的李县令和徐太太总算都稍稍平复,歇下了,李文山溜出来,坐在后园小亭子里,和李夏说话。

“吉大说,洪嬷嬷去找他了,说是不放心钟婆子。”李文山熬了一夜,看起来却是神采奕奕。

“她说道别,给了唐婆子一百两银子,给了老郑头二十两,还去找了琼花,琼花没敢要她的银子。”李夏晃着腿,这会儿,她发现她这小,也有小的大好处。

“老郑头不能用了,正好,他年纪也大了,交给秦先生安排。唐婆子连银子带话都交给洪嬷嬷了,她无儿无女,五哥有空去谢她一句,再告诉她,你以后给她养老送终。”

李夏一边说,李文山一边点头。

“琼花年纪不小了,让洪嬷嬷安排,这横山县是个过日子的好地方,挑户好人家,就嫁在这里吧。”

趁着钟婆子这场事,正好看好清理好家里这些人。

“琼花没要她的银子……”李文山对闷葫芦一般的琼花没什么不好的印象。

“这银子,钟氏只给了琼花,她可没去找苏叶,为什么?因为她知道她要是给苏叶银子,苏叶肯定会告诉姐姐,或是阿娘,琼花就不会。那就是说,以前,琼花肯定没少听她的话。”李夏微微昂着头。

李文山皱着眉,以前,这个家里,谁敢不听老太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