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迎着秦王的目光看回去,秦王急忙移开目光,“阿夏是长大了,开始喝茶了,喜欢喝什么茶?岚哥儿呢?也喜欢喝茶吗?你五哥也喜欢喝龙井,他现在能喝出明前和雨前了,很不容易。”

“不是喝出来的,是看出来的,明前一芽一叶,太好认了。”李文山拧头接了句。

陆仪失笑出声,这李五,也学会时不时促狭几句了。

“我能喝出来,现在的龙井都是去年的,有一股子陈旧闷气,龙井就这点儿不好,放的时候稍稍一长,就不能喝了。”李文岚急忙表示他是能喝得出来的。

秦王忍不住笑出了声,指着李文岚,“听说你在古家文会上,挑剔说人家把茶叶烫熟了?”

“是烫熟了,五哥已经说过我了,一会儿见了六少爷,我再跟他陪个礼。”李文岚肩膀微微往下塌了塌,那一趟文会回来,他被五哥训了被先生训,被先生训完了又被舅舅絮叨,现在连王爷也知道他不会说话了。

“六少爷因为这事,没脸得很。”陆仪一边笑,一边接话道:“前儿见了我还解释,说那个女侍,刚进茶水司,头一趟侍候初五文会这样的事,有些紧张了。”

陆仪顿了顿,又笑道:“六少爷说他罚了茶水司管事半年月钱,说是茶水司管事的错,头一条,明知道那女侍刚进茶水司,怎么能安排她去侍候苏大公子和六爷呢,对着这么两位,他还洒过茶叶呢。苏大公子和六爷这里,就得安排年过半百的婆子们侍候。”

秦王噗一声笑起来,正要说话,古六的声音从暖阁外传进来,“我听到了!是说我吧?”话音没落,古六掀帘进来,李文山忙站了起来,李文岚一跳而起,几步迎上去。

秦王斜瞄着慢慢站起来的李夏,再看向古六。

古六脱下身上的白狐斗蓬,露出里面一件玉色长衫,一边团团拱手和众人见礼,一边笑道:“陆将军怎么也背后说人了?说什么呢?我都听到了。”

“阿夏来了。”陆仪没接他这句话,抬手示意站在最里面的李夏。

“阿夏长成大姑娘了。”古六往前半步,惊喜的上下打量着李夏,“这丁香色穿得好,阿夏小时候胖嘟嘟,长大些,瘦了,这气度就出来了,不错不错!”古六一脸赞叹,远远围着李夏转了半圈,爱不释眼,毫不掩饰满腔的喜不自胜。

“瞧你这话说的,瘦了气度就出来了,难道阿夏这气度都是瘦出来的?你这意思,一胖就没了?”秦王哗的合上折扇,一幅挑剔模样。

“胖了就是就没了,胖是胖的好看,你看看咱们阿夏,多好看,初春迎着朝霞最早绽放的玫瑰花儿一般,要是胖了,好是好看,不是这么好看了。”古六认真解释加分析。

陆仪失笑,秦王转身示意李夏,“别理他,你坐你的,小古给你送了一箱子九连环?”

“里面有一多半是王爷替你收的,”古六一边自己找地方坐,一边随口接话道:“还有拙言收的几件,都拢在我那儿了,你现在还玩九连环吗?你怎么能解那么快?我练到现在,还是不如你一半快。”

秦王低头喝茶,李文岚换到紧挨着古六的椅子上坐下,“我解的也不快,阿夏根本没练过,她一开始就是那么快,阿夏可厉害了,她现在字写得可好了,书念的也好,比我好,总之,阿夏可聪明了。”李文岚语调一路往上飞扬。

秦王不喝茶了,放下杯子,看看李文岚,又看向重又坐回去,侧头看着李文岚,一脸无奈的李夏,再看看李文岚,笑意渐浓。

李文岚一说到妹妹聪明这语调,和阿夏看着她六哥时这神态,跟从前一模一样,这股子扑面而来的杭州的气息。

第二百七十章 关切之意

陆仪看着眼前一幕,微微有些失神,恍惚中,他仿佛又看到了在杭州时的那一群明朗少年,那时候,他也很年青……

“你跟你五哥,一提你妹妹阿夏,从从前到现在,都是一个腔调。”古六手里的折扇在在李文岚肩上点了下,摇着头,一脸无奈。

说完,古六调头看向李夏,声调里透着浓浓的关切,“阿夏,京城怎么样?伯府呢?过得惯吗?”

“一开始不大习惯,后来舅舅和太外婆也到京城了,就习惯了。”李夏看着古六,笑眯眯道。

陆仪失笑,秦王挑着眉毛,再次打量李夏,古六哈哈笑起来,“你太外婆……我都听说了,你太婆当天就病了?重不重?”

“有点儿重,说是夜里受了什么惊吓,大伯娘担心的不得了,不过今天听阿娘说,太婆看着好些了。”李夏话里透着无数的话。

这一回陆仪没笑,看看李夏,又看向一脸乐呵的李文山,和拧着眉的李文岚。

秦王刚要落下的眉毛又挑了起来,盯着李夏没移眼。

李夏语笑盈盈,只看着古六说话,仿佛既没留意到秦王的打量,也没注意到陆仪的目光。

“受了惊吓?”古六一个呆滞,随即又哈哈笑起来,“受了惊吓!受惊吓没事,这个好的快。”

李文岚看看李夏,又看看古六,再转头看了眼五哥,他又有一种人家当着他的面儿打哑谜儿的感觉了,不过这一回他觉得他都听懂了。

“你那串珠子带来没有?给我瞧瞧。”古六笑过一阵子,折扇指着李夏的手腕问道。

李夏将手腕从袖子里伸出来些,褪下珠串,递给了李文岚,李文岚转手递给古六。

秦王看着李夏袖出手,褪下珠串,目光落在李夏纤细的手腕上,微微有些失神,她这手,倒还是胖胖圆圆的……这珠串真不错,这小丫头,好象真长大了……

古六接过珠串,举起来,迎着光仔细看了一会儿,将珠串递给李文岚,看着李夏笑道:“这是最好的海珠子,这样大小,这份匀净就极难得了,一般人家得个一个两个,单用来缀幞头什么的,那是因为极难找到十几个一模一样的,还是串珠串好,要的就是这份难得。”

“我就是这么想的。要是一个一个用,人家怎么知道我有几十个一模一样的呢。”李夏接过珠串笼到手腕上,语调轻快里透着调皮之意。

秦王失笑,“既然这样,那该把几十个全穿上,穿一串长的,挂脖子上。”

“那就暴发了。”古六不客气的答了句。

秦王被他这一句话差点噎着,他这不是玩笑么,这小古就不能不犯蠢?

李夏一边笑一边点头,“我是这么想过,穿一长串,然后一圈圈套在手腕上,可这珠子太大了,套多了不好看,又重,手都抬不起来了。”

古六再次大笑,“你还真想过?那我教你,你串一条丝绦用,要是不够,中间夹几个金珠,金珠要空心,不然太沉了不好,最好再配些百花百果的金坠子,不要一个一个的坠子,要一串儿一串儿的,长短不一,配条素色裙子,必定好看!”

“我瞧你们两个,就是两个暴发的,有点好东西,就一心一意想着怎么显摆出去。”秦王折扇点点古六,又点点李夏。

“有好东西当然要显摆了。”李夏嘴角往下翘起,她心情不错。

“对对对,岚哥儿你看到没有,你妹妹这就叫真名士自风流。你回去串一条,正好我们铺子今年有不少合用的新样坠子,我替你挑坠子,明儿一早就送过去。”

古六心情更好,这几年,回回想到阿夏,他就担心她小时不俗,大时了了,成了跟那些女孩子一样的女孩子,那就太让人伤心了,现在看来,这几年白担心了,阿夏小时不俗,现在大了,更不俗了!

“好!”李夏爽快点头。

“别光顾说话,六少爷什么时候用的午饭?让人送些汤水点心过来?”陆仪看着众人笑问道。

“我起得晚,不早不晚的吃了点儿,没用午饭,有点儿饿了,要是有清淡的东西,最好是素的,给我点儿。”古六不客气的先接话道。

“王爷呢?”陆仪看向有几分心不在焉的秦王,秦王嗯了一声,“阿夏想吃点什么?岚哥儿呢?”

“我也是清淡点儿就行。”李文岚依旧紧跟古六。

李夏看了眼陆仪,“想不好要吃什么,就这府上拿手的几样吧。”

陆仪嘴角露出笑意,随即心头又是一跳,当年在杭州时,她也是这样明了吗?

陆仪吩咐下去,看着被他打断而安静下来的暖阁,看向李文岚笑道:“你下个月要考童生试,该好好请教请教六少爷,他考过两回。”

“啊?”李文岚震惊了,六少爷考童子试要考两回?这不可能!

“陆将军又埋汰我。”古六指着陆仪,跺了两下脚。

李文山笑个不停,指着李文岚,“你们一样脾气,赶紧好好跟六少爷请教请教,他犯的那些错,你可别犯了。”

秦王也笑起来,李夏扫了眼陆仪,看着震惊的六哥,和比五哥笑的更厉害的古六,抿着嘴儿笑起来。

李文岚站起来,用力挪动椅子,挪到紧挨着古六,“你说说,你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犯了什么错?”

“这个这个。”古六苦恼的拍着折扇,“还是先不说这个了,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你准备的怎么样了?这是大事,你先说说,回头我再告诉你哪些错不能犯。”

陆仪看着和古六嘀嘀咕咕说起文章学问这个那个的李文岚,向李文山使了个眼色,两人往后挪了挪,站到暖阁靠门的地方,低声说起话来。

“六少爷犯了什么错?”李夏上身倾向秦王,一脸好奇。

秦王也欠身靠过去,抖开折扇,挡在两人面前,低低道:“他那回考童子试,唐尚书主考,题目出的简单,一篇赋,一首诗,外加破两道题,他诗兴大发,一首诗扬扬洋洋写满了三张纸,那赋和两道破题,就没地方写了。

唐尚书把他训了一顿,说他太没成算,当场拙落,把古先生气的连着半个月没出门,说没脸见人。”

第二百七十一章 闲聊

李夏一边听一边笑一边点头,这件事儿,极其符合古六的性子,他就是这么个随性没成算的。

秦王说完,从折扇上方,看了眼挥舞着手,正和李文岚说的热烈的古六,和紧挨站在暖阁门口,正说话说的投入的李文山和陆仪,放下了折扇。

李夏看了他一眼,和他一起从折扇上方看出去,看着他放下了折扇。

“你家请年酒那场事,我听凤哥儿说了。”秦王折扇放下,声音依旧压的很低,“你们府上那些陈年旧事,你都知道吧?”

李夏点头,“嗯,我觉得太外婆说的对,放着罪魁祸首不理会,把气撒在不相干的人身上,这不应该。”

“嗯。”李夏这句话不知道触动了秦王哪里,秦王脸上的笑容微滞。

李夏瞄着他笑容中那一丝不易觉察的断裂,接着笑道:“这都是堂皇的话。其实吧,太婆看不得我们小三房,看到就闷气,这是人之常情。只不过现在我们有了太外婆,有了舅舅,五哥和六哥也长大了,我们用不着再受她欺负就是了。”

秦王两根眉毛高高挑起,“你这小丫头……唉。”

秦王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这阿夏,长大了,又没长大,怎么能这么说话呢?这要是让别人听到,那还得了?

”阿夏,不能这么说话,你刚才和小古说话就挺好,刚才那些话,太直白了。“秦王想都没怎么想,赶紧交待。

“嗯,我知道,刚才是跟六少爷说话,现在是跟你说话。”李夏迎着秦王的目光,眼里都是笑。

秦王呆了下,“跟我也……当然当然,跟我说话,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跟别人可不能这么说话,听到没有?”

“嗯!”李夏弯着眼睛笑。

“你这小丫头,小时候一堆小心眼,现在长大了,是一大堆小心眼!”秦王一脸无奈的看着李夏。

“多谢你的糖。”李夏一边笑一边谢了句。

“有用了?”秦王眼睛睁大,笑问道。

“嗯,头一回你送了那么多,正正好够送一圈的。别的地方都有用,就是太婆那儿,一点儿用也没有。好在后来太外婆来了。”李夏叹了口气。

“现在好了?”秦王看起来很关切。

“她还病着呢,得等她病好了再看。不过,听大伯娘那意思,应该是好了。太外婆昨天跟阿娘说,她要是还敢挫磨阿娘,她就真到礼部门口搭棚子去。”李夏晃了下腿。

秦王瞄着她得意晃动的腿,想笑又有几分无奈,“瞧你这意思,巴不得你太外婆去搭个棚子,你好看个热闹是吧?”

“哪有!那就是大事了,连五哥也有不是。我就是说说。”李夏笑的眼睛弯弯。

“嗯。”秦王看着李夏笑的弯弯的眼睛,一句有事来找他,到底没能说出来,他如今处境艰难,这话说出去,她真开了口,他不一定帮得了。

“你昨天看灯没有?”秦王转了话题。

“嗯,”李夏瞄了眼和陆仪说话的五哥,“昨天吃了午饭就出去逛了,先去了金明池,后来又到樊楼吃了饭。”

李夏顿了顿,带着几丝不确定的看着秦王,“樊楼有一段楼梯,挺有名的,你听说过没有?”

秦王忍不住笑,“你去走那段楼梯了?”

“我们快把人家楼梯跑断了,先是七姐姐,后来是六姐姐和八姐姐,来来回回的跑。”

“你没走?”秦王斜着李夏,她跑的趟数最多吧。

“当然走了,不过先是七姐姐拉着我陪她,我不好不陪,后来六姐姐和八姐姐不好意思,我和七姐姐一人拉一个,我都是陪她们走的。”李夏认真解释,秦王笑的肩膀耸动。

“后来我们就去了南门大街,七姐姐说,有舅舅和六哥,我们要把南门大街上所有的彩头都拿回来,不过我们去晚了,你知道我们头一个灯谜猜的是什么吗?”李夏看着秦王,笑眯眯问道。

“是什么?”秦王极其配合的问道,心情雀跃的等着听她怎么说。

“是花牌啊,你知道什么是花牌吗?”李夏眨了下眼。

秦王轻轻咳了一声,点了下头。

“你怎么知道的?”李夏上身微微前倾,屏气问道。

“这个……这个大人都知道!”秦王被李夏这一句问的,有几分狼狈,差点噎着。

“噢~”李夏拖了个长音,斜着秦王,一脸的我看你根本不知道你就是装的,秦王斜着她,挥手示意她接着说。

“你说你知道……好吧,算你知道,其实那个灯谜吧,前面都挺好解的,就是最后一句,怎么也解不通,七姐姐就问舅舅,什么是花牌,你没看到舅舅那个样子,狼狈的不行了,说他嗓子突然痛了,让郭先生解释,郭先生也说嗓子痛,你知道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么?”

李夏弯眼看着秦王。

“我又没看到灯谜儿,又不知道最后一句是什么。”秦王摊手,他更解不了。

“五哥说不是好话儿,不让我们再问,后来,我们就接着猜灯谜儿,再后来,六哥对了幅对联,我们刚走,就有人要买。”李夏嘴角往下撇,“两个人争着买,都快打起来了,假得很。”

秦王大瞪着双眼,片刻,噗一声笑出了声,手指点着李文山,只笑却不说话。

“后来江大公子来了。”李夏看着秦王,“问我们去不去大相国寺,要是不去,可以坐他的船到汴河上看灯,怕有人再到大相国寺打起来,我们就去坐船了。”

秦王看着李夏,满眼疑问,却没说话。

李夏迎着他的目光,一眼的笑,“我们就在江公子那条大船上,把汴河两岸的灯看了个遍,六姐姐和七姐姐可高兴了,后来江大公子也到船上了,说要去放烟火,我们就跟着去看了烟火。”

顿了顿,李夏轻轻叹了口气,“烟火真是好看。京城真好。”

秦王瞄着李夏,片刻,上身前倾,“江延世呢?好看吗?”

“好看!跟六哥不相上下。”李夏立刻点头,转头看了眼陆仪,“不过我觉得不如陆将军好看。”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吃烂糊面的人

秦王也看了眼陆仪,再看了眼李文岚,“苏烨也很好看。”

“你也很好看。”李夏看着秦王,认真道。

秦王一个呆怔,随即坐直,片刻,上身又往后靠了靠,“你这小丫头,一点规矩也没有,哪有这么说话的?”

“明明是你先说的!”李夏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阿夏也很好看。”秦王立刻退让回转,“咱们不说这个了,你姐姐的亲事定下来没有?你姐姐今年多大了?应该不大,你五哥才二十一。”

“十九了,不小了。今天相亲去了。”想到姐姐的亲事,李夏是真有几分愁意。

“是哪家?”秦王从椅背上直起上身。

“前司农寺卿陶家次子,叫陶付文的。”李夏欠身过去,低低答道。

“陶臣玉家?他孙子?”秦王拧眉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起来这个陶付文是哪个,他应该是没见过,“陶付文现在领什么差使没有?他父亲呢?”

“嗯,长房次孙,他父亲恩荫出身,说是因为勤勉踏实,前年点了个县令,现在在任上。陶付文没领差使,说是书念的不错,今年要下场考秋闱的,说是学里的先生都说,必定能高中的。”李夏声音里隐隐透着几丝低落。

秦王看着她,犹豫了下,俯身凑前,“这家,是不是有点儿低了?又是次子。”

“大伯娘说她见过这个陶付文好些回,小时候就见过,是个懂事聪明的,性子又好,陶家门风好,陶正卿夫妻两个一辈子恩爱,陶付文父母也恩爱得很。

姐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好,大伯娘说,象姐姐这样的,低头嫁比抬头嫁好,阿娘也觉得好。”李夏低低解释。

“那你觉得呢?”秦王看着李夏问。

“姐姐觉得好就好,又不是我嫁人!”李夏横了秦王一眼。

秦王打了个呵呵,“也是,又不是你嫁人,你还小呢,你今年十一了?”

“嗯,你不小了,你阿娘给你看好哪家姑娘没有?”李夏看着秦王,微微有几分屏气,上一回,他定下了副相魏家姑娘,后来他死了,魏家姑娘落发出了家。

“还没呢,钦天监说我不宜早婚,这话是你该问的?”秦王答了一句,立刻觉出不对,赶紧训回去。

“不该问啊,那就不问了。”李夏笑眯眯的抖了抖帕子,答都答完了,不让问就不问好了。

“你在高邮的时候,成天跟着郭胜往外跑?”秦王再次转一个话题,这小丫头越大越鬼灵精。

“嗯,高邮县小,都走遍了。”李夏想着高邮,暗暗叹了口气,高邮县的好日子,一去不会再回来了,她这会儿,也有点儿不喜欢长大了。

“你才十一,京城也没有太多规矩。这京城,你想逛,也能逛逛,虽说不如高邮县自在,可也多拘束不了太多。”秦王看着李夏脸上的怀念,“京城好玩的地方,可比高邮多多了,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去看过没有?好东西很多,小古常去,你五哥也常去,小古是淘东西的行家,让你五哥带你去逛逛。

出了正月,各家花会多的不得了,多数是到城外庄子里游园赏景,你跟你七姐姐,约上几家合得来的小姐妹,自己去游。

还有金明池……”说到金明池,秦王的话戛然止住,看着李夏,连眨了四五下眼,“我记得……”

“你答应过我,带我去骑马,还有打猎。”李夏慢吞吞道。

秦王抬手拍着额头,“我也没忘,真没忘!就是……这事儿,让我好好想想,你会骑马?”

李夏点头,在高邮这几年,骑马这事,她肯定要学会的,从前他们吓白了脸,磕头到死也不敢让她做的事,她都要做一做,她早就能骑着马跟上郭胜了。

“世子还说要送我一匹马,还有弓箭。”李夏接了一句。

“送马容易,早知道我送马给你,让他……还是我带你出去好,阿夏,京城的风俗,女孩子骑马的极少,带你出去骑马,我……那个,还有打猎,你先放心,这事不急,你别急,等我安排安排。”

秦王用折扇挠着额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许下什么不好,许诺带她骑马打猎,他现在要是带着她打上一趟猎,得闹出多大的风波,他简直不敢想。

好象他还许诺要带她到金明池看演武,这个就更没法带了,算了,先别提了,她大约已经忘了……

李夏笑看着他,就是不说话。

秦王一个人吱唔了半天,摊着手,”阿夏,打猎这事,一时半会……唉,不是哥哥不带你去,哥哥现在在京城,跟在杭州时不一样,这京城对你来说跟在杭州差不多,规矩不多,可对哥哥来说,规矩就多如牛毛了,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说,好不好?

你想要什么?这样的珠子还要不要?我库房里好象也有不少,别的呢?喜欢玩什么?要不我让人带你去库房,你自己挑?“

”什么都不要,以后有机会了,你记着带我打猎就行了。”顿了顿,李夏看着秦王,慢吞吞道:“还有金明池演武,我都记着呢。”

“唉!好好好。”秦王往后靠进椅背里,拍着额头,连懊恼加苦恼,在这小丫头面前,不能乱说话啊!

外面一阵轻巧的脚步声,陆仪掀帘看了眼,招手示意几个小厮提着提盒进来,撤了满桌子的点心,摆上了野菜素饺,三丝春卷,核桃冻,鸡汤小馄饨等十来样小吃细点。

李夏瞄着中间一钵烂糊面,这钵面必定是秦王常吃的,不然,这样的卖相不好的小食,是不该送到客人面前的。

她以前累极了的时候,胃口全无,就常常吃这样的烂糊面,糊糊涂涂吃完,胃里暖暖的很舒服很妥贴。

李夏忍不住抬头看了眼陆仪,她想不起来这样的烂糊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的了,她也没留心过,这烂糊面是从哪儿开始的……

“我尝尝这个。”李夏指着那钵子烂糊面。

陆仪眉毛微抬,秦王失笑,指着烂糊面吩咐内侍,“给她盛一点,滴几滴香醋。”

内侍忙上前,先盛了半碗,滴了几滴香醋,捧给李夏,又盛了半碗,同样滴了几滴香醋,奉给秦王。

第二百七十三章 紧急军报

古六说要吃素,却拣了几个虾饺,吩咐内侍也给他滴了几滴香醋,一边吃一边看着小心翼翼吃了一口烂糊面的李夏,咽了虾饺笑道:“阿夏,那个不好看也不好吃,你要是吃不下,可别勉强。”

秦王看向李夏,李夏正专心吃面,好象没听到古六的话,秦王扫了眼古六,慢慢吃起了自己那碗面。

众人吃完,内侍收拾下去,重又沏了茶,摆了些干鲜果上来。

秦王轻松惬意的靠在椅子里,往李文山努了努嘴,和李夏低声道:“你五哥相亲的笑话儿,你听说了没有?”

“听大伯娘说了。”李夏看着和古六、李文岚凑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的五哥,抿嘴笑起来。

“说的清清楚楚,松竹梅纹样的斗蓬,天地长春云肩,那天走廊下,用云肩的一共就两位小娘子,其中一位云肩还是素缎没绣花,就那样,你五哥还是没认出来。”

秦王转着折扇,看起来心情十分愉快。

“你怎么知道走廊上就两个用云肩的?”李夏微微欠身,瞪着秦王问道。

“咳!”秦王轻轻咳了一声,“是小古,说你五哥要去相亲,鹦哥儿就说,就你五哥那样的,这亲说不定就得相错了,要是相错了,那可是大事,那天正好,我到大相国寺有点儿事,就顺便看了几眼。”

李夏斜着秦王,秦王摊着手,”你看,你五哥果然相错了,幸好那天我和小古。鹦哥儿他们都在,要不然他回去说一句没见到人,没相中,这一门好亲,不就可惜了?”

李夏嘴角用力往下撇。

秦王干笑几声,竖起折扇挡在两人面前,凑过去低声耳语道:“要是换了你,你不去看看?”

“嗯,以后你相亲的时候,我一定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