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当然盼望她能多吃,毕竟吃得多身子好,身子好了,便什么都齐全了。于是老太太笑吟吟的,一再地鼓励她:“快些尝尝,要是喜欢,回头叫你主子每日给你送一屉子。”

他们都看着,倒叫嘤鸣不大好意思。她是大家子教出来的姑娘,走道儿进吃的都讲究仪态。于是一手挡在唇前,一手夹烧麦送进嘴里,想着大小是真合适,免了咬一半的尴尬。结果再一嚼,味儿好像有点儿怪……不对!不对!

有忌口的人都知道,味蕾对那种不爱吃的东西记忆尤其深刻,稍沾上一点儿,几乎一眨巴眼的工夫,就能把这种遭难般的讯息传达进脑子里。皇帝看着那双笑眼一瞬睁得老大,仿佛谁在她不经意得时候掐了她一把似的,那震惊、那痛苦、那惶恐,简直错综复杂,堪称精彩。

皇帝畅快了,颇有报了一箭之仇的感觉。太皇太后问她怎么样,合不合脾胃,皇帝便一副意会的神情,恭顺道:“看她满眼惊喜,想是很合胃口吧!既然喜欢,就遵皇祖母的示下,明儿起命人每天送一屉过头所。横竖膳房离头所不远,过去的时候还热乎着。”

然后皇帝便开始等着,想看看她接下来如何应对。他有些倨傲地俯视了她一眼,甚至暗暗期待她横眉怒目冲他撒野,这样他就有更充分的理由惩治她了。

结果她倒没如他预期的那样,立时把这烧麦吐出来。她就那么囫囵吞下去了,掖了掖嘴,垂着眼说:“多谢老佛爷和万岁爷,厨子的手艺自然极好,奴才吃出来了,是羊肉馅儿的,奴才很爱吃这个。只是奴才有喘症,几年前就戒了牛羊肉了,倘或现在破戒,回头症候发作起来,就不好了。”

不好了自然要出宫,她虽未明说,但寥寥几句又将了皇帝一军。皇帝心里不悦,调转视线,呷了口茶。她温婉轻笑,连瞧都没瞧皇帝一眼。

大夏天的吃羊肉烧麦,这不是存心整治她是什么?嘤鸣心里恨他恨得牙有八丈长,但因为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她连冲他瞪眼也不敢。吞下去的东西开始在胃里翻腾,开始顶嗓子,这是老毛病,不吐一回是断不能好的。然而现在得忍住,要是在这些主子们面前出了洋相,又要挨皇帝夹枪带棒一顿数落了。

太皇太后经她这么一说才想起来,懊悔不迭的样子,“是我疏忽了,竟忘了这茬。皇帝也是一片好意,你可不能怨怪你主子。”

都是聪明人,太皇太后心里门儿清。齐家谎报孩子有哮喘以逃避选秀,如今进了宫来,总还得继续装下去。嘤鸣这孩子很缜密,她今儿这个表现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她时刻没忘自己的“病症”,二便是羊肉犯了她的忌讳,是皇帝在有意整治她。

这是怎么了,两个人这么暗中较劲,可愁死太皇太后了。她瞧瞧皇帝,一位御极十七年的帝王,欺负起姑娘来竟一点不手软。可她又不能说,毕竟要顾及皇帝的脸面,就算是祖孙,有些事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嘤鸣的笑仍旧甜美,但这回带了点羊膻味儿。她说哪能呢,“主子疼奴才,奴才只记着主子对奴才的好。”

这个好字有股咬牙切齿的劲儿,她说起违心话来半点也不迟疑,倒引得皇帝又朝她瞧了一眼。

刺他耳朵眼儿吧?说主子疼她,大概要把皇帝恶心坏了。嘤鸣也管不得那些了,自己是实打实的恶心,慢慢地满鼻子满嗓子全是那股味儿。她坐不下去了,起身福了福道:“奴才给老佛爷煎杜仲茶来,清清肠胃吧。听说前边花园临溪亭那儿荷叶长得鲜嫩,回头奴才打几片叶子来,给老佛爷做荷叶粥吃。”

嘤鸣在家时常在福晋跟前伺候,养成了如今识趣儿体人意的性情。太皇太后见她贴心又温顺,并不像先前似的,忌讳她是纳辛家来的,对她处处防备。

人啊,该是什么样的命,其实大半儿攥在自己手里。孝慧皇后是大家子正房独一个的嫡女,没吃过苦,也没受过委屈,所以难免脾气耿直;嘤鸣呢,自小就要讨嫡母的好,谨小慎微耐摔打,到了新的地方也夹尾巴活着。这样的人就像草,活得不张扬,又有打不死的精神,相较先皇后的宁折不弯,她更适合宫里险象环生的环境。

太皇太后笑着说好,“你忙你的去吧。天气暖和了,也不怕吹风,上外头走走,做了荷叶粥给你主子也送一碗。”

嘤鸣嗳了声,漂亮地蹲了个安,却行从次间退了出来。

一到外头她就觉得不成了,匆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蹲在墙根儿下发作了。那股子味儿,在胃里发酵过后简直像灾难,她吐得两眼冒金星,差点没把肠子也一块儿吐出来。

松格无措地在她背上拍打,手里端着茶盏说:“主子,吐完了漱漱口……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叫喝小豆粥,怎么吐得这模样?”

嘤鸣蹲在那里,几乎要虚脱。她并不想哭,可是眼泪没完没了地涌出来,只好抽出帕子把眼睛捂住。

“没事儿。”她还在宽慰松格,“今儿肠胃不好,想是受了寒。”

松格有点慌,“那可怎么办?奴才上寿药房去,让太医给抓点儿养胃的药吧。”

嘤鸣摇头,让她别嚷,“没什么要紧的,吐出来就好了。”

松格知道,这八成又是挨欺负了,只是她主子不肯说罢了。二姑娘的脾气随侧福晋,都是能经事儿的,不会遇见什么就一副天要塌的模样。像侧福晋,给人做小是容易的事儿么,也这么冷桌子热板凳一步步走了过来。到如今在嫡福晋跟前得脸,里头多少心酸,谁也不能告诉。

松格心疼她,低声说:“奴才搀您回去歇一歇吧,既身上不好,回了鹊印姑姑,让她替您告个假。”

嘤鸣说不,“你别只管守着我,上铜茶炊那儿去,告诉张谙达一声,让他煎杜仲茶,老佛爷要用。”

松格没法子,只得一步三回头领命去办。可走到墙根拐角的地方,迎面撞上个人,她惊得哟了声,定睛一看是皇上跟前的小富,忙呵腰赔罪:“对不住了谙达,我没瞧见您……”

小富说不碍的,眼睛不住往那边张望,“嘤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上抱恙?要传周太医吗?”

松格道:“我们主子说了,没什么要紧,过会子就好。”又纳福,“我还有差事在身,先别过谙达了。”

小富随意摆了两下手,又瞧了一阵儿,见姑娘没什么大碍,方回御前复命去了。

嘤鸣直起身的时候头昏眼花,撑墙站了一会儿才缓过来。凭心论,她可太恨皇帝了,这么折腾人,有几条命也不够他糟践的。可他究竟是从哪儿打听出她对羊肉忌口的?为了挤兑她,办大事的万岁爷还特特儿费这份心,看来她该谢恩,多谢万岁爷拿她当回事,这么绞尽脑汁地给她找不痛快。

天儿还早得很,嘤鸣在偏殿里稍歇了会儿,才起身往慈宁宫花园里去。这宫里处处憋闷,唯有逛园子的时候能让人感觉还活着。

她是个得快乐时且快乐的人,刚才受的罪,在看见葱翠扑面的时候,就忘到后脑勺去了。

“多好的园子!”她赞叹着,“自打前朝定都,造了这个紫禁城,前前后后几百年岁月,这里发生了多少故事!”

松格说是,“没准儿百余年前也有人这个时节上池子里打荷叶,走的也正是咱们脚下的这条道儿。”

嘤鸣笑着点头,放眼远看,这里的景致是经过精心布置的,一步一景儿吧,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她踏在绿树成荫的小径上,恍惚想起那回和海银台游琼府花园的情形儿,也是这样重重远道似的。不过那时枝条才抽芽,不像眼下,树顶上茂叶如盖,浓厚得连阳光都穿不过来。

故人好不好,眼下已不知道了。有时候失之交臂的东西未见得一定圆满,只是因为遗憾,在心上凝结成了一块小小的疤……

不能多想,如今连想一想都是罪过。松格朝前望,踮脚指了指,说前边就是池子了。嘤鸣也是头回来这儿,果然远远看见一个矩形的水池,池子当间儿有单孔砖石券桥横跨,上边建了一座四角攒尖的红亭子。红亭掩映在高大的玉兰树后,鲜浓得像一枚落款的印章。

☆、第26章 立夏(4)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 那临溪亭下开凿的一方水池修得很大,虽被红亭子分隔成了两半, 依旧悠然蓄养了满池莲花。

时节还未到, 零星株茎上结了花苞, 当真是尖尖角,只有刚才那羊肉烧麦大小。但荷叶确实已经相当繁盛了,一重叠着一重, 颇有接天之势。

叶子当然都是今年的新叶, 但生得早晚有很大的差别,老叶颜色深沉, 叶盘上的脉络有力透纸背的深刻。新叶的颜色便要浅许多, 带着一点娇嫩的翻卷, 脉络像美人画斜红, 手法轻俏,点到即止。

临溪亭池畔有汉白玉望柱围砌的栏板,人弯腰采摘, 伸长了胳膊恰好能够着叶底。嘤鸣让松格拽住她, 自己探身下去,莲叶稠密,层层绵延几乎遮挡住了湖面。等她探近了,透过叶与叶的缝隙,才看见底下池水清澈见底, 水里竟还有鱼, 十分傲慢地, 旁若无人地游了过去。

嘤鸣低呼:“有锦鲤!”

松格也伸脖儿看,“哪里?在哪里?”

边上一个声音柔软地响起:“眼下荷叶太盛,看不清水底,等到荷花都谢了,那些鱼便浮上来了。”

慈宁宫花园是宫里妃嫔们解闷儿消暑的地方,几乎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遇上个把出来逛园子的身影。嘤鸣收回身子望过去,先前出声儿的是个年轻的女子,穿月白纱纳团花的氅衣,规整梳着把子头。发髻上簪简单的首饰,唯有一串细密的青玉细珠串在耳畔摇曳,衬着清白的肉皮儿,有几分人淡如菊之感。

嘤鸣打量她,她也含笑望着她,“姑娘不是宫里老人儿,想是老佛爷才接进宫来的吧?是纳公爷家的姑娘?”

瞧这穿着打扮,应当是皇帝的妃嫔,不管是什么位分,见了就行礼总不会错。

嘤鸣冲她蹲安,垂首道是:“奴才初来乍到,没见过宫里的主儿们,不知应当怎么称呼,还请恕罪。”

这一蹲可凭谁都生受不起,受了礼的人忙上来搀扶,笑道:“姑娘快别这么的,这不是折我的寿么。虽说眼下位分未定,将来也必要姐妹相称的。老佛爷上年违和,怕人多闹腾得慌,免了晨昏定省,我也不得进慈宁宫见一见姑娘。今儿有幸遇上了,姑娘倒给我行礼,真叫我不能活了。”

宫里上下都知道,孝慧皇后走后纳辛的闺女就进来了,还是老佛爷亲自打发人去府上接的,前途自是不可限量。如今正好遇上了,那就打个招呼,预先露了脸,将来也不算全生。

边上随侍的宫女应了声,“这是我们怡嫔娘娘,奴才小喜,给姑娘请安。”

嘤鸣笑了笑,说不敢当,“我是进来侍奉太皇太后的,当不得你这声奴才。”又对怡嫔道,“小主儿来逛园子的?今儿雨后初晴,是该出来松泛松泛。”

怡嫔有一双丹凤眼,些些吊着梢儿,笑起来有种说不出的况味。她顺应着:“可不是么,姑娘也进园子逛逛?”

嘤鸣说不是,“奴才是来采些鲜荷叶,回去给老佛爷做荷叶粥吃,不想在这儿遇上了小主。奴才失礼得很,原该上小主们宫里,给各宫小主请安的。”

怡嫔听了一应摆手,“姑娘快别这么说,让丫头别以奴才自称,自己倒还这么的。”一面转头吩咐小喜陪着嘤姑娘的人一块儿打荷叶,一面亲亲热热携了嘤鸣的手进了亭子。

亭子四面开槛窗,四方都能看见风景。靠墙的一圈摆放着长椅,临窗坐着,风从四面徐来,吹在身上很和暖。怡嫔摇着团扇道:“咱们宫里的人,抬头四方天,低头四方地。守着规矩,能去的地方不多,只有这里和后头御花园,还能走走散散。上回大行皇后治丧,我也在钟粹宫,姑娘进来祭拜那会儿,我随内命妇们退到偏殿去了,就坐在窗前,看着你进来的。”

嘤鸣哦了声,她那会儿是独自进的正殿,当时灵前只有四个守灵添灯油的宫女太监。料着太皇太后和太后在幔子后头瞧着,她自然不好随意张望。横竖进去就是被人打量的,也没什么可奇怪,不过这主儿有心的结交,叫她有些不大自在。

怡嫔呢,似乎并不在意她热络不热络,她自己也是淡淡的模样,搭在雕花窗台上的手,慢悠悠盘她的十八子手串。

“我早听说过,姑娘和大行皇后在闺阁里就好。少时的友情多难得啊,如今皇后娘娘不在了,姑娘该多伤心!”她极慢,极深刻地说着,“皇后娘娘可怜见儿的,最后的日子里疼得什么似的,宫外头娘家太太无旨不得入宫来,她就只能巴巴儿瞧着门,那形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唉,说句大不敬的,走了反倒轻省了,少了那许多痛苦,上天做神仙去了。姑娘如今进宫来,旁的都不要紧,兹要是心境开阔,日子还是过得的。”

宫里每一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意。嘤鸣原本不在乎她说些什么,但她提起深知临终前的样子,还是让她感到一阵心酸。

要走了,也没个亲近的人在身边,深知那时候有多难啊!可惜这深宫铜墙铁壁似的,当她无力下懿旨,或是下了懿旨也没有人再为她传达时,她一个人卧在冰冷的床上,一定很害怕。嘤鸣不是那种身处热闹,就愿意戴花插背旗的人,她知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眼下对她的宽和,是因为她阿玛可堪一用。将来会怎么样呢,薛公爷倒了,下一个就该轮着她阿玛了。薛深知走了,下一个被弃之如敝履的人自然也是她。

其实她很想细细打听,那时候宫里至高无上的主子们是怎么对待深知的,可从这样一个不知根底的人这里听来的话,不免添油加醋。她还是放弃了,垂眼抚了抚膝上褶皱,应得淡然:“这宫里是锦绣堆儿,只要作养好身子,什么都有了。”

怡嫔似乎没想到她接了这么一句看似通达的话,虽然说得真切,终究难免敷衍之嫌。也是的,见了面就掏心窝子,世上哪来这样的人!

“万岁爷待娘娘还是有些情义的,毕竟少年夫妻,临了也不忍心娘娘走得不安稳。我听说娘娘升遐的那天,万岁爷去瞧娘娘了,后来不知跟前哪个奴才犯了万岁爷的忌讳,万岁爷就怒气冲冲离开了钟粹宫。你瞧,在这宫里过日子,单是身子骨结实也不顶事儿,还得身边人知道好歹。要紧一宗,得有个贴心的人,倘或姑娘那会儿在宫里,娘娘也不至于孤零零的。”怡嫔说罢腼腆笑了笑,“我今儿见了姑娘,说了一车的话,叫姑娘瞧我这人不端稳,存心套近乎似的。我不怕姑娘笑话,也不敢说自个儿不是毛遂自荐,当初娘娘在世时,宫里就数我和娘娘走得最近。如今姑娘进来,我有了伴儿,不怕没人搭理我了。不瞒姑娘,自娘娘归天,我就再没同人说过这么多的话。”

嘤鸣有些意外,“小主的意思是,宫里人都孤立您么?”

怡嫔欲言又止地微笑,“唉,也不是,各宫有各宫的忙处。再说偌大的紫禁城,也不是个个能交心,见了至多点头打个招呼罢了。”

这时松格在外头回话,说:“主子,时候不早了。这会子不筹备起来,万一老佛爷要用,怕交不得差事。”

嘤鸣正愁不好脱身,恰巧松格给解了围,她站起身道:“小主这份心田太难得了,皇后娘娘在天上也会保佑您的。奴才微末之人,若蒙小主不弃,日后愿意陪着小主说说话。今儿时候差不多了,倒要先走一步,回去为老佛爷预备夜里的膳食。”

怡嫔嗳了声,“伺候老佛爷要紧,姑娘忙吧,等有了闲暇咱们再说话。”

嘤鸣蹲了个安,却行退出了临溪亭。

回去的路上松格还在说:“这位怡嫔娘娘若真和皇后娘娘走得近,那也是个好心的人。”

嘤鸣轻牵了下唇角,“我每年入宫两回,从未听娘娘提起过这位怡嫔。娘娘是什么人呢,咱们自小和她厮混大的,她待你掏心挖肺。半路上遇见的,得是历过生死她才能同你交心。既交心,她就忍不住要给我引荐,我没见过她,那就不是前四年有的交情。经年累月的感情有时候都不见得可信,临走拜见过两回,了不起是底下嫔妃请安,何谈深交。”

松格听得一愣一愣的,“主子,您要是个爷们儿,能升堂审案子。”

嘤鸣笑着接过她手里的荷叶举起来,挡住西晒,“老爷儿真厉害,都快平西了,还有余威呢。你记好了,宫里人的话,只能听一半儿。像她说的种种,不过是叫我心里不痛快罢了。但凡是个有气性儿的,不痛快了就要上脸,咱们天天在老佛爷跟前转,上了脸还得了?”

松格点头不迭,“她还想挑唆您和万岁爷,叫您不待见万岁爷。”

嘤鸣皱着眉,笑容有点垮塌。心说这个并不用她挑唆,她本来就和皇帝不对付。不过那些做妃嫔的,见着了一个有可能成为她们主子的人,自然处处提防。最好再来一个不受宠的皇后,群龙无首,各自称王,这样的日子才是人过的日子。

她不耐烦应付,女人堆儿里是非多,“往后咱们见了那些小主就绕着走,实在不成可以不出慈宁宫。”一面说一面摆弄荷叶,等进了大宫门,就又是一脸笑模样了。

做粥,这个她最拿手。把粳米洗净了,硬炖非得炖烂才入味儿,要节省时间,可以先拿石臼杵得碎一些。这么一边炖煮一边搅拌,差不多的时候加冰糖,撕碎了荷叶盖上去闷上两盏茶工夫,等揭开荷叶,那粥通体碧绿,光闻味儿就清香扑鼻。

嘤鸣在小厨房忙活,太皇太后为了等她那碗粥,后来就没再进小食。

老太太背靠锦垫问米嬷嬷,“瞧着精神头儿,这会子还好?”

米嬷嬷说好,“在灶上活蹦乱跳的,这姑娘真是难得,那样人家出来的,一点儿不娇气。先头吐得跟什么似的,到底年轻,缓和一会儿就好了。依奴才看,再没什么可挑拣的了,老佛爷说呢?”

“真个儿……”太皇太后摇头,“皇帝这么给人小鞋穿,不怕叫人笑话。”

“笑话什么的。”米嬷嬷笑道,“万岁爷金銮殿里乾坤独断,回来了是在自己家里头。嘤姑娘往后是枕边人,两人就是闹一闹,也是小夫妻间的事儿,谁还能传出去不成?帝后本是一体,嘤姑娘跟前使性子,嘤姑娘自然忍耐他。您瞧见万岁爷和旁的妃嫔使过性子没有?宫里个个儿谁不敬畏他?”

太皇太后发现这是个很有说服力的论证,“这么看来,嘤鸣是个有造化的。”

米嬷嬷说可不是,“您就放宽心吧,他们闹腾是他们的事儿,您擎等着喝您的荷叶粥就是了。”

才说完,南窗底下有人影过来。天要黑不黑的,檐下上了灯笼,那剪影投在桃花纸上,像一幅上好的仕女画。门上竹帘打起来,嘤鸣拿青瓷碟儿托着荷叶边的青瓷碗,蹲了个安说:“老佛爷,尝尝奴才的手艺吧。奴才没法子和宫里御厨比,就是民间的口味,若老佛爷吃得好,夸夸奴才就成了。”

她善于讨巧,一句一句很有姑娘的娇憨,太皇太后就吃她这一套。忙叫米嬷嬷接过碗来,揭开盖儿,见青粥上点缀了两颗枸杞,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太皇太后舀起来尝了一口,就如她说的,是荷叶粥最原始的味道,没有芡实,没有薏仁,也没有鸡丁瘦肉。宫里厨子为了讨主子的好,喜欢化简就繁,常把好好的东西弄得极尽繁琐。像这样朴实的口味已经很久没吃着了,偶尔喝上一碗,很称太皇太后的心。

夸是必然要夸的,不过太皇太后更关心的是另一桩,“有没有多的?”

嘤鸣说有,“奴才备了太后和万岁爷的,回头奴才就给太后送去。”

太皇太后说不必,“太后那儿我打发鹊印送过去,你主子的那份儿,你亲自送过去。”

嘤鸣就猜着是这样,她也不好有违太皇太后的令儿,只道:“宫门下钥了,奴才进出恐怕不便。”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太皇太后表示:“就说奉了我的命,没人敢拦着你。”

嘤鸣眨眨眼,没法子,只好应了个是。退到小厨房看着炉子上的粥直愣神,心说白天害我吐成那样,要是有巴豆,我该给你下上一把,叫你吃!

可也终是自己胡思乱想罢了,送到御前的东西都有人检点,谁敢做手脚,回头就叫你满门抄斩。

拿食盒装上吧,嘤鸣小心翼翼提着,和松格一同出了宫门。这回不再走错了,往东过永康左门,一箭之地就是隆宗门。走到半道上的时候听见夹道里浩大的一片传报,下钱粮的时候到了,她们禀明了是奉太皇太后懿旨,才让她们过了门禁。

嘤鸣往养心殿方向看看,心里犯嘀咕:“松格,你说我们这会儿去,好么?”

松格立刻明白过来,“主子是怕万岁爷翻了牌子,不得空吃咱们的荷叶粥?”

嘤鸣冲她露出个赞许的笑,发现这丫头进宫呆了两天,脑子比以前好使了。皇帝也有皇帝的乐子,这会儿要是真有安排,那她去了多尴尬!

脚下搓着,正彷徨,走到了隆宗门前。军机处就在隆宗门内,才要过门禁,迎面见有人从值房里出来,本以为能遇上阿玛,没想到来的是干阿玛。

☆、第27章 立夏(5)

见了是万不能当做没看见的, 嘤鸣忙上前蹲了个福,说:“干阿玛, 嘤鸣给您请安了。”

辅政大臣之首的薛尚章, 老姓薛尼特氏。那个姓氏曾经是草原上最果勇的一族, 什尔干之战中,杀得仅剩九人,照样荡平一个旗。很长一段时间里, 提起薛尼特氏, 就有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功效。

如今虽从龙入关多年,但骨子里流淌的那种倔强和骁勇, 从来不曾熄灭。薛尚章是标准的蒙古汉子, 膀大腰圆, 生得极其彪悍。有时候他并不是真的要将你怎么样, 但那双鹰一般的眼睛,和洪钟一样的声量,都会让人有即将被拆吃入腹的不安感。

还好深知并没有遗传他的相貌, 但脾气和他有七分相像, 过于刚正,爱憎也分明。有时候嘤鸣有些想不通,自己怎么能和深知成为知心的朋友,想来是彼此需要取长补短吧,自己缺乏深知那份决断, 深知的圆滑当然也略输她一段。

嘤鸣对于这位干阿玛, 说多熟络谈不上, 但因为他是深知的阿玛,尚有几分亲近知心。以前跟着深知上他们府里小住,她也去请安,薛公爷常会说上两句家常话,也会有个笑模样。因此别人如何将他说得十恶不赦,嘤鸣却从来没有真正感觉到过。

夜色昏沉,檐下牛皮纸灯笼的光穿透黑暗,照亮薛公爷的半边脸。他点点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静看着她,忽然微哽了下,匆忙转过头去。

嘤鸣心头狠狠被撞了一下,她知道他看见她,想起深知来了。虽然对权力的欲望,驱使他把唯一的女儿推进了深渊,但事到如今,他心里也还是会痛。

当初深知和她说起宫中岁月,曾那样毫不掩饰地恨过她阿玛,深知走后,嘤鸣也觉得应当归咎于他。可如今在宫里遇见他,那种丧女之痛还未从他眉眼间消散,他必须如常当值,继续维持这种骑虎难下的傲慢。

然而他的背微微有些佝偻了,他不像纳公爷,平时懂得保养自己。纳公爷一年四季虫草当零嘴儿嚼,早中晚三顿羊乳,哪怕羊死绝了也得想辙给他弄来。就这么的,他还天天抱怨家里女人不够体贴,要上外头找人给他揉身子扦脚……薛公爷早年在军中出生入死,是实权派,也是实干派。大马金刀的岁月里横跨过来,没有那么精细的要求。

“干阿玛,您要保重身子。”这时候不能多说什么,见了也唯有多行两个礼罢了。嘤鸣又冲他蹲安,挎着食盒迈过了隆宗门。

松格怕她伤感,用力楼了搂她的胳膊。她勉强笑了笑,偏过头瞧一眼,薛公爷目送她,等她走出隆宗门上灯笼照射的范围,才转身回军机值房。

真伤心,嘤鸣见着他,就想起深知。虽说如今自己被送进这虎狼窝,也是他一手促成,可当真要恨,也得瞧着深知的情面,那个人终究是她留在世上最亲的人。

隆宗门到内右门,距离不算很远。松格抬头瞧了眼,提醒她:“主子,这就要到了。”

嘤鸣嗯了声,站在门前等松格上去通传。门外的人上下打量,问:“哪个宫的?都下钥了,干什么来了?”

松格呵了呵腰说:“谙达,咱们奉太皇太后之命,来给万岁爷送小食,还请谙达费心通传。”

宫门上了锁,要办事就变得非常困难,一重接着一重的关卡,必须经过逐层通报才能最后开启。守门的说等着吧,门内传出一串粉底皂靴踩踏青砖的声响,哒哒地,往远处去了。隔着绯红的大门,有人在后边喁喁低语,不多会儿就听见说“落锁”,然后小富从里头迎出来,就地打了个千儿,“姑娘来了。”

嘤鸣嗳了声,“主子这会子安置了么?”

小富说:“哪儿能呢,时候还早得很呢。主子才从乾清宫回来,也就前后脚的工夫……姑娘快别在外头站着了,进来吧。原瞧着是您,不等通传就该开门才是,可宫里规矩重,还请姑娘见谅。”说着看见她手里的食盒,笑道,“您这是给主子爷送荷叶粥来了?先头主子还说今儿酒膳腻得慌呢,可巧您就来了,倒像约好了似的。”

嘤鸣只是笑,因为除了笑,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应付这位皇帝跟前得宠的太监。想了想道:“熬粥时候长,等摘了荷叶一应收拾好,已经到了这会子。”

小富的话里依旧庆幸满满,似乎她能来就是好的,“不碍,主子爷勤政,不到子时且不能安置。往后您走动,要是下了钥,就打发人上月华门值房里找奴才来,奴才入夜只管看守养心殿门禁,天天儿都在里头上夜。”

嘤鸣点点头,说了声谢。

晚上夹道里死一样的宁静,天上月亮也白惨惨的,照得这世界有些凄惶。嘤鸣思量了再三对小富道:“我把食盒递给您吧,您替我往御前送。时候这么晚了,万岁爷正忙公务,见了我又得停下……”停下挤兑她,不也费工夫么。